教学大纲--幼儿手工制作》课程

合集下载

幼儿园鲜花盛开:手工立体花朵制作教学案例

幼儿园鲜花盛开:手工立体花朵制作教学案例

幼儿园鲜花盛开:手工立体花朵制作教学案例幼儿园鲜花盛开:手工立体花朵制作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学中,手工制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手工制作,幼儿不仅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中,制作立体花朵是非常受欢迎的手工活动之一。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探讨幼儿园手工立体花朵制作的教学方法和意义。

1. 教学目的在进行手工制作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的。

对于制作立体花朵来说,教学目的主要包括:- 培养幼儿对花朵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对花朵进行观察和描述。

通过手工制作,帮助幼儿对花朵有更深入的了解。

-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制作立体花朵,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手工技能。

-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制作花朵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造自己心中理想的花朵。

2. 教学准备在开始教学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教学材料的准备,包括彩纸、剪刀、胶水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准备好教学课件,用以展示花朵的形态和花瓣的构造。

另外,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大纲和教学步骤,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3.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进行。

我们可以通过课件或图片向幼儿展示各种不同种类的花朵,让他们对花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我们可以向幼儿介绍手工制作立体花朵的基本要领,包括剪纸、折叠、粘贴等步骤。

我们可以现场示范一遍,然后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制作自己的立体花朵。

4. 教学意义通过手工制作立体花朵这一活动,可以达到以下教学意义:- 帮助幼儿对花朵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动手操作,幼儿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花朵的结构和形态,培养对花朵的兴趣和热爱。

-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需要运用剪纸和粘贴等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制作花朵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花朵,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手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手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手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手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数开学单位手工基础专业核心课程4总学时数课程代码1110251010制订时间2021年8月64讲授学时28课堂教学学时36****学院适用于专业、年级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先修成课程采用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美术基础1.手工实用教程.孙华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讲授法2.模拟法3.练习法课堂教学考核《手工基础》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为幼儿园新颖手工,就是为培育幼儿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教育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课程包含基础理论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著重对手工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控、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意识的培育,注重学用结合与幼儿教师教育特色,特别强调应用性和虚课程概述践性。

通过自学与掌控平面纸工、立体纸工、泥塑、缠、迁调、钩、绣、缀和利用回收物造型等手工教学内容和技能技巧,提升学生平面、立体造型能力以及手、眼、脑、协同活动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训练双手动作的灵活性,提升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并使学生今后在专门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较好地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本课程与有关课学生自学本课程之前理应基本的绘画基础和色彩配搭能力。

同时,本门课程的联系与分后工程的自学为后面自学“幼儿玩玩教具制作”基础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中序号1234学时分配内容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二章平面纸工第三章立体纸工第四章泥工讲2664讨实实888习授论验训题其他156第五章布艺第六章环保手工合计总计6428863664三、教学内容及基本建议第一章手工概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自学该章内容后,掌控手工教学的性质、内容与建议,介绍手工对幼儿教育儿童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控手工的教学性质。

难点:幼儿手工教学的特点。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介绍:手工的概念、分类以及幼儿手工教学的范畴。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彩泥》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彩泥》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彩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艺术领域》第四章《手工制作》,详细内容为第三小节《彩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彩泥的基本特性,掌握彩泥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彩泥的制作方法及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泥、教学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彩泥、小刀、牙签、模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一组色彩鲜艳的彩泥作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彩泥作品的特点,让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彩泥作品的颜色、形状等信息。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1)讲解彩泥的基本特性,如颜色、质地、柔软度等。

(2)示范彩泥的制作方法,如揉、捏、压、切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彩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事物。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模仿示范作品,制作一个简单的彩泥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彩泥的基本特性2. 彩泥制作方法:揉、捏、压、切3. 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动物、植物、人物等)。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彩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彩泥的特性掌握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废旧物品、自然材料等)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幼儿园手工报纸课程设计

幼儿园手工报纸课程设计

幼儿园手工报纸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报纸的特点和用途,了解报纸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幼儿对颜色、形状、图案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习手工技巧,掌握简单的报纸制作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手工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作品。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幼儿珍惜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2.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手工活动的情感,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手工活动为主,结合观察、认知、创造等环节,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学生特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注重引导和启发,关注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报纸的基本知识:- 报纸的组成部分:标题、图片、文字、版面等。

- 报纸的用途和特点:传递信息、宣传教育、娱乐休闲等。

2. 报纸手工制作技巧:- 报纸拼贴:利用报纸上的图案、颜色进行创意拼贴。

- 报纸卷曲:学习报纸卷曲的方法,制作各种形状的手工品。

- 报纸编织:探索报纸编织技巧,制作简单实用的小物件。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报纸的基本知识,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报纸的特点。

- 第二课时:学习报纸拼贴技巧,进行创意拼贴实践。

- 第三课时:探索报纸卷曲方法,制作简单卷曲形状的手工品。

- 第四课时:学习报纸编织技巧,共同完成小组作品。

4. 教学内容进度:- 第一周:报纸的基本知识及拼贴技巧。

- 第二周:报纸卷曲技巧及实践。

- 第三周:报纸编织技巧及小组作品制作。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课本中“手工制作”章节相关,结合幼儿实际操作能力,选择报纸作为手工材料,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纸质建筑物DIY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

幼儿园纸质建筑物DIY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场所,在手工制作教育中,纸质建筑物DIY活动是一种很受孩子们欢迎的手工制作项目。

通过纸质建筑物DIY活动,幼儿可以锻炼手部协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耐心与毅力。

设计一份符合幼儿园教学要求的纸质建筑物DIY教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此主题进行讨论,并提供一份高质量的教案示例。

一、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1.教案的编写要贴合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要求,符合学生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教案内容需要具体而详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反思等方面,保证教师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

3.教案的内容需围绕“纸质建筑物DIY”这一主题展开,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易于操作。

二、纸质建筑物DIY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通过制作纸质建筑物,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建筑物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用纸质材料制作建筑物的基本形态。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好示范建筑物的样品,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让幼儿观察身边的建筑物,引导他们谈谈对建筑物的认识和了解。

2.教师示范:教师用简单的纸质材料现场制作一个简单的建筑物,过程中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指导实践: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各种建筑物,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展示成果: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制作的建筑物,同时可以邀请其他班级的小朋友来欣赏和交流。

5.教师点评: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赞赏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1.通过观察引导和讨论引导的方法,启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

2.示范引导和手把手指导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3.展示交流和互动合作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小班手工黏土课程设计

小班手工黏土课程设计

小班手工黏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手工黏土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搓、捏等。

2. 学生能够认识和运用基本的色彩搭配原理,为作品增添美感。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黏土作品中所包含的简单几何形状和结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手工黏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主题黏土作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对手工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审美情趣。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自信、自主、创新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班手工黏土课程,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创新性。

学生特点:小班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引导和鼓励。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手工黏土技巧,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手工黏土基本技巧- 认识黏土:介绍黏土的种类、特点及保存方法。

- 制作技巧:学习揉、搓、捏等基本手法,掌握黏土造型的基础。

2. 色彩搭配与装饰- 色彩知识:了解三原色、间色等基本色彩原理。

- 装饰技巧:学习运用不同颜色、纹理进行装饰,提高作品美感。

3. 创意设计与实践- 主题创作:根据课程主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设计。

- 实践操作:分组合作,动手制作黏土作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认识黏土,学习基本制作手法,进行简单造型练习。

第二课时:学习色彩知识,掌握基本色彩搭配,进行装饰技巧练习。

第三课时:开展主题创作,分组讨论设计思路,进行实践操作。

幼儿园手工教案:玩转毛线编织

幼儿园手工教案:玩转毛线编织

幼儿园手工教案:玩转毛线编织一、教学目标1.了解毛线编织的基础知识,包括钩针的使用方法和毛线的分类;2.学会基本的编织技巧,如链针、单钩和双钩等;3.掌握基本的编织图案,如平钩和圆钩织法等;4.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耐心,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5.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大纲1.毛线编织的概述2.毛线编织的材料和工具3.基本钩针的使用方法4.链针和单钩的织法5.双钩的织法6.圆钩织法7.大作品的制作技巧8.毛线编织的注意事项9.编织能力评估三、教学过程一、毛线编织的概述首先在幼儿园的教室里,教师可以播放短片子或仅仅是使用图片为幼儿们介绍毛线编织的动态和静态效果。

老师可以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毛线编织背后的原理。

二、毛线编织的材料和工具在介绍毛线编织的材料和工具时,教师可以展示所有必要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辨认出它们的名称及用途。

斟酌可能需要:- 毛线(不同材质和颜色);- 钩针(链针,单钩,双钩和圆钩);- 剪刀;- 图案。

三、基本钩针的使用方法教师应该展示如何握住钩针,握住钩针单手握住钩针的中心部分,将剪刀伸进钩针口中,用剪刀打开钩针袖口,并拿住毛线结束处来回穿过钩针口。

然后,将钩针轻轻向下拉,让钩针穿过毛线环,在绳结保护下把钩针逐步拔出。

四、链针和单钩的织法1.链针织法- 用截好的全长毛线打一个结。

- 将毛线环放在指尖上,最近的一个手指伸向前或向下。

- 用左手把整根毛线卷成圈放在指尖上,用右手钩份宽松3-4钩的绳尾。

- 单手松开钩针点,把钩针缓缓拉入圆圈中,推钩线放上毛线后,再慢慢抬起钩针,就织成了一个简单的钩针花环。

2. 单钩织法- 结束修整,剪下小毛线节。

- 然后分辨出口和内侧再戳下一个环。

(建议左手掌心朝外。

)- 如果直钩必须钩两次或多次,使用右手拿住钩,握住左手上一个钩头的后端,用缓慢的力量拉住左手绳头,保证钩头诚信完成织发任务。

五、双钩的织法1. 双钩价格代码共同钩针的左右两端,每个钩针有一个吊钩。

大班彩泥手工课程设计

大班彩泥手工课程设计

大班彩泥手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彩泥手工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压等;2. 学生能了解和运用基本的美术色彩知识,如色彩搭配、冷暖色调等;3. 学生能理解并创作出具有主题性的彩泥作品,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手工操作的细致与耐心;2. 学生能运用所学彩泥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化的作品;3.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彩泥手工制作过程中,培养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通过作品创作,学会欣赏美、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学会分享、互助与尊重。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彩泥手工制作,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审美情趣,同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以课本中“手工制作”章节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彩泥基本技巧:揉、搓、捏、压等手法的学习和练习;- 教材章节:第一单元“手工制作技巧”2. 色彩知识:学习色彩搭配、冷暖色调等基本色彩知识;- 教材章节:第二单元“色彩的认识与应用”3. 主题创作: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创作具有主题性的彩泥作品;- 教材章节:第三单元“主题创作与实践”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彩泥手工基本技巧,学生进行基本手法练习;第二课时:学习色彩知识,进行彩泥色彩搭配练习;第三课时:讲解主题创作方法,学生开始创作彩泥作品;第四课时: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评价与总结。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彩泥手工技巧,同时结合课本知识,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通过明确的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教师可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紧密关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修订草稿)
课 程 名 称:幼儿园儿手工制作

课 程 类 别:专 业 核 心 课
制 定 时 间:2015年8月30日
成都电中教学教务科制
幼儿园手工制作课程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手工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综合艺术形式
之一,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不断丰富和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本课程
重点在学习纸材的平面与立体制作系列等,以及各种材质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
品。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色彩与选材等问题的
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工作
的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1理论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手工艺术了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手工艺术的内容
和基本原理 ,了解手工艺术的主要流派,手工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表现方法。通过学
习,让学生明确学习手工艺术的目的及意义。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
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

2.2实践要求:
使学生理解手工艺术的概念,了解手工艺术的构成,了解手工艺术的的特征以及手工
艺术的规律,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具体综合运用手工艺术规律的教学和创作奠定一
定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手工艺术的的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手工艺术创作中的多种表现
方法,把握手工艺术语言的艺术性、多样性、趣味性、丰富性。

2.3学生学习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手工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掌握手工艺术造型中的艺术性原则。
通过反复训练和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手工艺术的技法表现力,熟练掌握手工艺术的知识理
论和实操技能。掌握结构的概念,建立结构思维来表现手工艺术的空间。

2.4教师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
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课堂训练中以短期作业为主,实践教学和理论教
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又熟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全面提高
对手工艺术的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概述(2学时)
1.明确手工学习的意义与工具材料的准备
2.手工的大体分类
3、代表作品赏析
(二)纸艺篇(8学时)
1、 概述
2、 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3、 常用折纸技法
4、 剪纸的技法与创作
5、 染纸的技法与创作
6、 纸浮雕
7、 多面体
8、 立方造型结构组织
9、 几何形化具象造型与整纸切折造型
(三)雕塑篇(2学时)
1. 泥雕(陶泥、橡皮泥)
2. 木雕
3. 牙雕
4. 石雕(影雕)
5. 核雕
6. 漆雕
7. 沙雕
8. 冰雕
9. 肥皂雕
10.红萝卜、白萝卜雕刻
(四)、珠串篇(2学时)
1、 手链
2、 项链
3、 戒指
4、 挂链
5、 其它装饰挂件
(五)、布艺篇(2学时)
6、 香包
7、 钱包
8、 手机包
9、 钥匙包
10、 手提包
11、 杯垫
12、 布艺画
13、 布娃娃
14、 其它
(六)、绣艺篇(2学时)
1. 珠绣
2. 十字绣
3. 丝带绣
4. 传统刺绣(苏绣、蜀绣、湘绣等)
5. 欧式刺绣
(七)、编织篇(2学时)
1. 围巾、手套、 帽子编织
2. 钩针、毛衣编织
3. 梭编
4. 蕾丝编织
5. 凤眼梭编
6. 中国结
(八)彩绘篇(4学时)
1. 彩绘瓶子
2. 彩绘杯子
3. 彩绘罐子
4. 彩绘葫芦
5. 彩绘石
6. 彩绘盘子
7. 彩绘勺子
8. 彩绘扇子
9.彩绘脸谱
10、 彩绘T恤
(九)综艺篇(8学时)
1. 丝网花
2. 豆贴画
3. 染纸画
4. 树皮画
5. 堆沙画
6. 建筑模型
7. 瓶盖粘贴画
8. 钮扣粘贴画
9. 围棋粘贴手工
10.树叶拼贴画
11.可乐罐创意手工
12.纸杯创意手工
13.铅笔组合创意手工
14.洗涤用品创意手工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手工工艺》/郑健 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2、参考书目:
《美术 综合—探索》 河海大学出版社
《彩色纸艺》 海天出版社
《立体构成》 浙江美术出版社
《应用美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美术》 余乐孝编着 高等教育出版

《实用美术基础》 李学英等编着 天津美术出版社
五、实践要求: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科教学中除了对中外最新的手工
制作技巧的学习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凡创意能力,在实践中熟悉各种材料
的特性以及具备能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巧妙组合,提高材料的表现力。强调理论在
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在课内外对手工制作的本质、语言进行深
入的探究和思考,为今后的手工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本课程拟以课内示范和课内专题训练为主,教学中的专题训练结合理论阐
述并联系课内外作品进行互动性的探究和分析,并努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向学生
传授手工制作的技巧与方法等。同时要求学生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取手工材
料并利用创意理念在课内外进行手工的制作,通过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系统手工
制作的技能技巧。
(一)教学重点: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常用折纸技法 剪纸的技法与创作 纸
浮雕 几何形化具象造型与整纸切折造型 布艺画 彩绘类手工 豆贴画 废旧材料
的创造与再利用

(二)教学难点:纸工艺的技能技法 装饰的手法 废旧材料的创造与再利用
(三)教学方法提示:
1、 讲究图文结合、讨论、设疑、示范教学相结合,专题训练与理论相
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多渠道来获得多方面知识,并在这过程中生成学习
策略,学会学习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2、 讲究语言的生动性、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师生的互
动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2、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反馈。
3、针对专业特点合理安排一些课外考察学习,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本学科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每周2学时,期末考查。
成绩构成:平时考核成绩(30%)+ 课内课外的作业成绩(30%)+ 期末考
查(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