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解译项目案例
广西河池地区某县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广西河池地区某县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目的
地质灾害在我国属于多发易发性灾害。
全面掌握A县地质灾害情况,通过揭示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造成的破坏损失和人类社会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抵御灾害的能力。
意义
充分掌握A县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损害。
对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概况
总面积约1700km2。
项目组共5个人,从数据预处理到成果提交用时5天。
制作的图件高程分布图如图1,坡体结构分布图如图2。
图1 高程的分布图2 坡体结构
四、成果
工作区共解译125个地质灾害点,其中滑坡21个,崩塌8个,不稳定斜坡58个,危岩38个。
图6遥感解译点分布图。
I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I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解译项目案例
一、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目的
地质灾害在我国属于多发易发性灾害。
全面掌握I县地质灾害情况,通过揭示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造成的破坏损失和人类社会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抵御灾害的能力。
二、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意义
充分掌握I县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损害。
对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解译概况
I县总面积约4000km2。
项目组共5个人,从数据预处理到成果提交用时5天。
制作的图件地貌图如图1,坡体结构分布图如图2。
图1 高程的分布图2 坡体结构
四、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实施
1.地质灾害解译
I县地貌主要由峰丛峰林洼地谷地、溶岭谷地和低山组成。
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图3)、不稳定斜坡(图4)、危岩、岩溶塌陷等。
图2崩塌图3 不稳定斜坡
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主要根据遥感解译出来的地质灾害点与各个专题信息的空间关系进行因子分析。
例如地质灾害点与坡度的空间关系(图4)、地质灾害点与道路的空间关系(图5)等。
图4地质灾害点与地貌和断层构造图5地质灾害点与道路
五、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
工作区共解译154个地质灾害点,其中滑坡7个,崩塌27个,不稳定斜坡107个,岩溶塌陷13个。
图6遥感解译点分布图。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解译概况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解译概况E县总面积约2348km2。
项目组共5个人,从数据预处理到成果提交用时5天。
制作的图件高程分布图如图1,坡体结构分布图如图2。
图1 高程的分布图2 坡体结构
四、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实施
1.地质灾害解译
E县地貌主要由构造侵蚀中山、侵蚀剥蚀中低山、剥蚀丘陵、溶蚀峰林谷地、峰丛洼地和侵蚀堆积河谷阶地组成。
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图3)、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图4)等。
图2 野外验证的滑坡点图3野外验证的不稳定斜坡点
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主要根据遥感解译出来的地质灾害点与各个专题信息的空间关系进行因子分析。
例如地质灾害点与岩性和断层构造的空间关系(图4)、地质灾害点与道路的空间关系(图5)等。
图4地质灾害点与岩性和断层构造地质灾害点与道路
五、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
工作区共解译130个地质灾害点,其中滑坡24个,崩塌22个,不稳定斜坡84个。
图6遥感解译点分布图。
石门_地灾_遥感报告

湖南省石门县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报告2013年8月8日湖南省石门县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报告项目负责:×××项目设计:×××报告主编:×××参加人员:×××××××××××××项目审核:×××队长:×××编制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三队编制时间:二O一四年十月目录第一章遥感数据选取及处理 (1)第二章遥感地质灾害影像解译标志 (2)第三章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统计 (5)第四章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背景之间的关系 (11)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17)附表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信息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遥感数据选取及处理一、遥感数据选取本次石门县遥感灾害地质调查项目选用SPOT5遥感数据,经过投影及彩色合成等处理后形成地质灾害详查影像底图,基本参数见下表1:表1 石门县遥感影像底图基本参数表二、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影像的预处理主要包括遥感影像的融合、正射校正、分割与镶嵌、几何精校正等 4 个步骤:(1) 融合。
主要是高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影像与低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的融合, 这样可以增加多光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2) 正射校正。
利用 DEM 对影像几何畸变纠正的过程, 它将对由地形、相机几何特性以及与传感器相关的误差所造成的明显的几何畸变进行处理, 得到正射的平面真实影像;(3) 分割与镶嵌。
将多幅影像连接合并, 以生成一副单一的合成影像, 由于获得的数据源种类多样, 不同的遥感数据存在着一定的云层覆盖等影像质量差的问题,需要对遥感数据进行分割与镶嵌处理, 这样可以把云覆盖等效果较差的地区去除, 形成一个较协调、均衡的整体; (4) 几何精校正。
遥感技术在灵石县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
辩
9 ¨ i国土资 源
} ∞ m梆
遥感 技术在 灵石县 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 防治 中的应用
张 亮 宏
( 灵石县段 纯镇 国土资源管理所 ,山西
灵石
0 3 1 3 0 0)
摘要’ :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给社会造成 - / 巨大的经济损失,因
l …… ~ …… ~ …… … … … … ~ … … … … …… … … …
1 2 6 l 2 O{ 5年 第 3期 { 总第 6 6期 )
,
∥ R0警 0{ 0 j 8s
・
论 ¥ 。 黔 % 塞 § # i・
须遵循 “ 全 面观察 、综 合分 析”的原则。 4) 野外验证 与补 判 野外 验证 包括检 验解 译 内容是否 正确 和验证 图斑 边界 是否 准确 。如果发 现由于解译标 志错 误导致地物类型判读错 误 ,就需要对解译标 志进行 修改 ,依据新的解译标志再次进 行解译 。 5) 成果 的转 绘与制图 依据制图要素信息文件 ,采用手工或转绘仪进行转绘 。
此有必要对 灾害进 行调 查 分析、 预测 和防治。 该文阐述了利 用遥感技术对 灵石 县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等 灾害进平 『 . 调 查的 原理和方法。文中 对灵石县主要地质灾害 的类 型及其危害 程度作
了评 价 ,针 对主要地质 灾害应采取 的措施 提 出了具体意见 ,并对 日后 可能发 生严重 灾害的
、
— — ~ — — Ⅳ^ —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 张亮宏 ( 1 9 7 ( 卜) , 男, 山西灵石人 , 助理 工程 师 , 本科 , 长期从事遥感技 术在 地质 灾害防治 中的
遥感技术在延川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应用

快速、 准确、 高效开展延川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以遥感 技术 为主要手 段 , 展地质 灾 害详 细调 查 。 开 在本 次试 点调 查 中, 用 高分 辨 率 的 S o5数 据 , 选 pt
进行 了地质灾害解译与信息提取 , 获取了丰富的地质环 境条件和地质灾害以及承载体信息 , 为开展地质灾害野 外调查提供 了基础资料 , 发挥了遥感技术 的先导作用 。 以延 川县 地 质 灾 害详 细调 查 为依 据 , 遥感 调 查 的 内 从 容、 工作 方法 、 数据 选择 和处理 、 解译 技术方 法及解 译效 果 等方 面论 述 了遥 感 技术 在延 川县 地 质灾 害详 细调 查 中 的应 用 , 为该技 术方 法和 本次试 点调查 所取得 的经 认 验 可 以在黄 土地 区地质灾 害详 细调查 中推广 和应 用 。 1 地 质灾 害遥感调 查 的 内容 遥感调查是以遥感数据和地面控制为信息源, 获取 地 质灾 害及 其发育 环境要 素信 息 , 定滑坡 、 确 崩塌 、 泥石 流 的类 型 、 模及空 间分 布特 征 , 析 地质 灾 害形 成 和 规 分 发育的环境地质背景条件。本 次地质灾 害遥感调查 的 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发育环境背景条件 、 地质灾害体 及 承灾 体 3 方面 。 个 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 主要调查与滑坡、 崩塌、 泥石流 等 发育有 关 的地 貌类 型 、 质构造 、 ( ) 地 岩 土 体类 型 、 文 水 地质 现象 和地 表覆 盖等 内容 。
一
设 、 通 、 利工程 活动增 强 , 交 水 特别是 群众 削坡建 窑等 工 程 活动 中, 为 活动诱 发 的地 质 灾 害 事件 呈 上 升趋 势 。 人 据延 川县 国土局 20  ̄2 0 0 0 0 7年灾情 资料 , 截至 2 0 0 7年 1 O月底 延 川 县共 发 生 1 滑坡 、7处 崩塌 、 泥石 4处 l 1处 流灾 害 , 成 l 造 3人 死 亡 , 窑 1 毁 8孔 , 处 路 段 交 通 堵 多 塞 。因此 , 开展延 川县 1:5万地 质 灾 害详 细 调 查对 减 灾防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为
遥感解译在怀集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应用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 2019年第四期遥感测绘遥感解译方法就是将野外的环境景观展现在图像上,并利用地学原理进行识别及定性、时空分析等,可及时获取相关的地质灾害信息,并进行相应的监测工作[1]。
随着国产卫星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开始利用遥感卫星数据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工作,起初阶段,主要用于对大型工程或水利建设等有威胁的地质灾害的调查[2-3],后来逐渐应用到对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有影响的地质灾害的调查[4-5]。
本文是在对广东省怀集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遥感技术应用研究,通过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较好地提取了遥感地质灾害点,对地质灾害的详查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1.研究区地质环境怀集县隶属肇庆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地区北部,北江支流绥江的上游。
县域内地表水系发育,地貌类型总体为山地丘陵地貌,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
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
植被生态条件较好,人类活动主要有:削坡建房、交通建设、水资源开发、矿山开采、旅游资源开发、垦殖坡地等。
2.遥感解译步骤根据怀集县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调查内容和调查精度的要求,本次遥感调查主要采用spot5和Quickbird 等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资料作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其中spot5数据来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时间:2015年10月)。
在分析和研究怀集县区域已有资料和遥感图像的基础上,获取全县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环境信息。
在利用ERDAS、ENVI 等专业遥感软件和ArcGIS、MAPGIS 等专业地理信息软件作为平台,建立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的解译标志。
具体解译包括以下四个步骤:2.1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在充分收集怀集县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踏勘,在基础图像上建立典型地质灾害类型、构成要素、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水文地质现象和土地覆盖类型等的遥感解译标志。
遥感技术在攸县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攸县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文章采用SPOT5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地形图,建立各种地质灾害解译标志、室内初步解译、野外验证、室内详细解译几个步骤对攸县进行地质灾害解译。
结果表明攸县共有地质灾害51处,其中滑坡20处,崩塌23处,塌陷7处,泥石流1处,其分布与降雨、地形、断裂构造有密切关系。
标签:攸县;地质灾害;遥感1 概述地质灾害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后的遥感影像与周围地物的形态、影纹和色调均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均能从遥感影像上直接解译[2]。
首先,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灾害,利用卫星可以实时的获取灾害发生地区的遥感数据,第一时间获取灾害的破坏程度。
其次,融合多种数据时,我们可以快速地提取出地质灾害。
最后,地质灾害在应用遥感技术时是应用ArcGis、ENVI、ERDAS等技术平台完成的。
文章以SPOT5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从遥感影像中提取滑坡、崩塌、塌陷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各种信息,判定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分布情况,判定其稳定性、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最终为攸县1:5万地质灾害详查项目提供指导依据。
2 区域概况攸县,湖南省株洲市辖县,地理位置为东纬113°09′09″~113°51′30″,北纬26°46′34″~27°26′30″,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
攸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8℃,多年年均降水量1484.2mm,降水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5%,年最大降雨量2202.4mm (1997年),年最小降雨量886.3mm(1971年),月最大降雨量577.6mm(1998年7月),日最大降雨量240.2mmmm(2000年9月2日)。
攸县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全县面积的32.3%,其次为岗地,约占全县面积的31.3%,接下来依次为平原、丘陵和水面,各占全县面积的16.9%、16.3%和3.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地质灾害在我国属于多发易发性灾害。
全面掌握I县地质灾害情况,通过揭示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造成的破坏损失和人类社会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抵御灾害的能力。
充分掌握I县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损害。
对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县总面积约4000km2。
项目组共5个人,从数据预处理到成果提交用时5天。
制作的图件地貌图如图1,坡体结构分布图如图2。
图1 高程的分布图2 坡体结构
成果
工作区共解译154个地质灾害点,其中滑坡7个,崩塌27个,不稳定斜坡107个,岩溶塌陷13个。
遥感解译点分布图
以上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由广西善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