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的论述题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评分标准: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

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

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材料论述题一:美洲的发现……确实带来了一场最实在性的(变化)。

由于美洲为欧洲所有的商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和异常广阔的市场,从而引起新的社会分工和艺术进步——这在欧洲古老经济的狭隘的范围内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

……新大陆的白银似乎是以这种方式成为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古老大陆两端的贸易得以继续,而且,也正是通过它的大部分贸易使世界上原本相距遥远的部分彼此间联在一起。

——亚当.斯密(1)与材料中“美洲的发现”同个时期还有什么类似的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麦哲伦环球航行(2)观点: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

(2分)新航路开辟,不仅发现了美洲,促进美洲与外界的联系。

同时新的航行路线的开辟,使得交通更加方便快捷,人们突破了以前丝绸之路大陆两端贸易的局限,各大洲交流和贸易更加频繁。

随着各大洲的紧密联系,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

(4分)材料论述二: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是美国综合实力的崛起,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领土、科技和社会等诸多方面。

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美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夏东《美国崛起因素考察及启示》(1)材料中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美国崛起的根本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1)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2分)(2)[答案示例]观点: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是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世界古代史的论述题

世界古代史的论述题

论述题一、论述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答:(1)土壤枯竭论。

罗马共和国时代开始,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已经衰落,个行省耕地逐渐沙漠化,农民税收负担加重,农业生产率低,社会生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恶化。

(2)气候变化论。

气候变化导致罗马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元4、5、6世纪降水量不足而造成的。

(3)种族混杂论。

外来的种族和蛮族被同化,与罗马人相互渗透。

但罗马人的出生率却逐渐降低,罗马人的血统变的越来越不纯洁,而在这些血统混杂的地方,稳定的精神和道德标准都丢失了,是的罗马帝国处于混乱。

(4)基督教影响论。

咋罗马帝国遭到蛮族入侵时,基督教也乘虚而入,使那些不满现实的人希图死后得以进入天堂。

这一风气一来,罗马人越来越不注重务实,防务日益空虚,基督教越传越广,帝国也越来越弱而不振,直至灭亡。

(5)蛮族入侵论。

大量的蛮族人迁入罗马帝国,而罗马本身因为人口的减少而兵源不足,只能依靠蛮族的雇佣兵来抵御蛮族的入侵,实行以蛮制蛮的政策。

而最终,日耳曼雇佣兵首领多克亚废黜了罗马末代皇帝,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灭亡。

(6)经济上,随着对外征服战争的结束,战俘的来源断绝,是的劳动力短缺,奴隶制陷入困境,产生了奴隶制的经济危机使得帝国经济崩溃,从而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7)铅中毒论。

古罗马人冶金技术发达,对使用金属铅的有偏爱。

他们把金属铅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除此之外,铅还被当作贵重金属大量用以制作各种玩具、铸像、戒指、钱币、化妆品、药品和颜料。

各种餐具、厨具或器皿也大量使用铅质材料。

而慢性的铅中毒,使得罗马人得生育能力和身体素质降低,这也成为罗马灭亡的一个原因。

二、论述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主要经过和影响。

原因(1)西欧封建主的各个阶层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都希望向外扩张领土,广殖财货。

(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出于控制东正教和夺回被伊斯兰教徒占据的地盘的目的,也渴望向东方扩张。

(3)以意大利商人为首的西欧商人,为了独霸东西方贸易,积极支持十字军的东侵。

世界史论述题

世界史论述题

世界史论述题论述希波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希波战争为公元前492年至前449年,波斯与希腊城邦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战争。

战争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两个战场。

战争对希波两国以及当时的国际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原因(1)根本原因:由扩张霸权而导致的不同文明间的冲突。

随着希腊世界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发展以及波斯帝国统治范围的扩大,古代东西方两大政治力量的接触,必然导致双方之间的战争。

(2)导火线:米利都起义。

公元前500年,小亚的米利都发动爱奥尼亚诸邦起义,反抗波斯对小亚沿岸希腊城邦的统治。

在起义中,雅典曾派兵给予援助。

起义被波斯镇压后,波斯便以雅典援助起义为由,渡海入侵希腊。

(二)过程(1)第一阶段(公元前492-479年):波斯进攻阶段。

公元前492年,波斯第一次入侵希腊,但因海军遭受风暴,最终无功而返,公元前490年,波斯第二次入侵希腊,双方会战于马拉松平原,希腊方取得了“马拉松大捷”。

公元前480年,波斯第三次入侵希腊,双方先后爆发“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湾海战”,“普拉提亚平原之战”和“米卡列海角海战”等,最终希腊联军于公元前479年击败波斯入侵军队。

(2)第二阶段(公元前478-449年):希腊反攻阶段。

公元前478年,原联军统帅斯巴达退出战争,由雅典接任指挥,对波斯展开反攻,目的主要是为了解放爱琴海和小亚细亚诸城邦。

公元前449年,双方签订《卡利阿斯和约》,结束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军事对抗,确定了希腊和波斯的海陆军事地理分界线以及希腊城邦自治。

(三)影响(1)对希腊而言。

战争的胜利维持了希腊各邦得以维持独立,极大地提升了城邦政治的自我认同与自豪感。

同时大量战俘奴隶和战利品的获得极大的促进了希腊各邦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希腊城邦进入全盛时代。

但是战争后期,雅典的崛起,使得提洛同盟的性质发生转变,由出于保家卫国目的而具有正义性质的联盟转变为雅典控制盟邦、建立海上霸权的工具。

这种霸权引发了斯巴达的恐惧,最终引起希腊世界内部相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世界古代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考研试题及答案题目:世界古代史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埃及的法老被认为是什么?A. 神的使者B. 神的仆人C. 神的亲属D. 神的敌人答案:A2.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最早出现在哪个城邦?A. 斯巴达B. 雅典C. 科林斯D. 底比斯答案:B3. 罗马法的基石是以下哪部法律文献?A. 十二铜表法B. 公民法C. 万民法D. 查士丁尼法典答案:A4.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负责宗教和教育的是哪一个等级?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A. 城市国家林立B. 楔形文字的使用C. 铁器的广泛使用D. 法典的编纂答案:C6. 古代玛雅文明位于今天的哪个地区?A. 墨西哥B. 危地马拉C. 秘鲁D. 埃及答案:B7.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 长安B. 洛阳C. 大马士革D. 罗马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古代希腊哲学家?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尼采答案:D9. 古代罗马的元老院由多少名成员组成?A. 100B. 300C. 500D. 1000答案:B10. 古代非洲的哪个文明以其巨大的石雕像而闻名?A. 埃及文明B. 阿克苏姆文明C. 努比亚文明D. 阿克特文明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古代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结构。

答案:古代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结构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元老院、执政官和民众大会。

元老院由贵族组成,负责制定政策和外交事务;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行政官员,通常有两名,任期一年,负责执行元老院的决策和日常政务;民众大会则由罗马公民组成,通过投票的方式对法律和重要事务进行表决。

2. 描述古代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度。

答案: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权参与政治决策。

雅典的政治中心是公民大会(Ecclesia),所有公民都可以参加并发言。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以下哪个河流?A. 尼罗河B. 底格里斯河C. 幼发拉底河D. 恒河2. 古希腊城邦中,哪个城邦以民主制度著称?A. 斯巴达B. 雅典C. 底比斯D. 科林斯3. 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图拉真D. 哈德良4. 古代波斯帝国的创立者是?A. 居鲁士大帝B. 大流士一世C. 薛西斯一世D. 亚历山大大帝5.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是?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6.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哪个发明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7. 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中,天皇的角色是?A. 军事领袖B. 宗教领袖C. 政治领袖D. 象征性领袖8. 古代玛雅文明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A. 墨西哥B. 危地马拉C. 洪都拉斯D. 秘鲁9. 古代非洲的努比亚文明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A. 埃及B. 苏丹C. 埃塞俄比亚D. 摩洛哥10. 古代美洲的印加帝国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A. 墨西哥B. 秘鲁C. 哥伦比亚D. 巴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被称为________文明。

2. 古代希腊的________战争是希腊城邦之间最著名的战争之一。

3. 罗马法律体系中,最著名的法典是________。

4. 古代印度的佛教创始人是________。

5. 古代中国的________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代表。

6. 古代日本的________是日本古代封建制度的基础。

7. 古代玛雅文明的代表性建筑是________。

8. 古代非洲的________文明以黄金贸易著称。

9. 古代美洲的________帝国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复杂的社会结构闻名。

10. 古代文明中,________文明以其高度发达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而闻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

世界历史上册部分论述题

世界历史上册部分论述题

1、华盛顿:(1)、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美国的开国元勋。

(2)、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受命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人民经过了萨拉托加、约克镇等系列战役,击败英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他还开创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独立战争结束后,他主动交出军权。

1787年在他的主持下美国制订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他还身体力行,他在连任第一二届总统后主动放弃担任第三届总统的机会。

(4)、由于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卓越功勋和开创的民主政治,使他赢得了美国人民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的著名总统之一,被尊为美国国父2、林肯:(1)、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2)、1861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他领导了美国政府应对南方军队挑起的内战,战争期间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的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踊跃参军,使战争形势有利于北方。

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这场战争,为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战争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一百多年来,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和怀念。

(4)、局限:林肯对待奴隶制的态度不是立即废除,而是希望逐步限制发展直到消除,他的犹豫不决的态度,是战争初北方失利的原因之一,这体现了他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软弱性。

3、拿破仑:(1)、在法国大革命后的动荡年代,拿破仑凭借非凡的军事才能,登上法国历史舞台,成为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

(2)、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颁布了《法典》等系列法律,成为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捍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A. 印度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两河流域D. 黄河流域答案:B2.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最早出现在:A. 雅典B. 斯巴达C. 科林斯D. 底比斯答案:A3. 罗马帝国的首任皇帝是: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尼禄D. 提图斯答案:B二、填空题4.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代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

答案:象形文字5.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其政治体制是________。

答案:元老院、执政官和民众大会6.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古希腊三贤三、简答题7. 简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答案: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

其特点包括城市国家的形成、楔形文字的发明、法律制度的建立(如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等。

8. 描述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罗马法是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石,其影响深远。

它确立了法律的普遍性、平等性和系统性原则,对现代民法、刑法以及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论述题9. 论述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贡献。

答案: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哲学、政治、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哲学方面,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西方的哲学发展。

在政治上,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为现代民主制度提供了原型。

艺术上,古希腊雕塑和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上,古希腊的数学、天文学等学科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10. 评述罗马帝国的兴衰及其原因。

答案: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其军事征服、有效的行政管理、法律体系以及对外扩张政策密切相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腐败、经济问题、军事开支过大以及外部民族的入侵等因素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落。

最终,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部落领袖奥多亚克推翻,标志着古典古代的结束。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A 尼罗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答案:B解析: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苏美尔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种姓制度D 雅典卫城答案:A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汉谟拉比法典》出自()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希腊答案:B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中,处于最高等级的是()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答案:A解析: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婆罗门是最高等级,掌管宗教祭祀。

5、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时期的执政官是()A 梭伦B 克利斯提尼C 伯利克里D 屋大维答案:C解析: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6、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A 凯撒B 屋大维C 君士坦丁D 查士丁尼答案:B解析: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

7、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A 耶稣B 穆罕默德C 释迦牟尼D 老子答案:B解析: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8、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A 封君封臣制B 庄园制C 农奴制D 教会制答案:A解析: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

9、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C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D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答案:D解析:大化改新中,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公民死后,土地归国家所有,而不是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10、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A 古代印度人B 古代埃及人C 古代巴比伦人D 古代中国人答案:A解析: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代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

二、填空题1、古埃及人发明的文字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
一、论述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答:(1)土壤枯竭论。

罗马共和国时代开始,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已经衰落,个行省耕地逐渐沙漠化,农民税收负担加重,农业生产率低,社会生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恶化。

(2)气候变化论。

气候变化导致罗马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元4、5、6世纪降水量不足而造成的。

(3)种族混杂论。

外来的种族和蛮族被同化,与罗马人相互渗透。

但罗马人的出生率却逐渐降低,罗马人的血统变的越来越不纯洁,而在这些血统混杂的地方,稳定的精神和道德标准都丢失了,是的罗马帝国处于混乱。

(4)基督教影响论。

咋罗马帝国遭到蛮族入侵时,基督教也乘虚而入,使那些不满现实的人希图死后得以进入天堂。

这一风气一来,罗马人越来越不注重务实,防务日益空虚,基督教越传越广,帝国也越来越弱而不振,直至灭亡。

(5)蛮族入侵论。

大量的蛮族人迁入罗马帝国,而罗马本身因为人口的减少而兵源不足,只能依靠蛮族的雇佣兵来抵御蛮族的入侵,实行以蛮制蛮的政策。

而最终,日耳曼雇佣兵首领多克亚废黜了罗马末代皇帝,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灭亡。

(6)经济上,随着对外征服战争的结束,战俘的来源断绝,是的劳动力短缺,奴隶制陷入困境,产生了奴隶制的经济危机使得帝国经济崩溃,从而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7)铅中毒论。

古罗马人冶金技术发达,对使用金属铅的有偏爱。

他们把金属铅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除此之外,铅还被当作贵重金属大量用以制作各种玩具、铸像、戒指、钱币、化妆品、药品和颜料。

各种餐具、厨具或器皿也大量使用铅质材料。

而慢性的铅中毒,使得罗马人得生育能力和身体素质降低,这也成为罗马灭亡的一个原因。

二、论述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主要经过和影响。

原因
(1)西欧封建主的各个阶层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都希望向外扩张领土,广殖财货。

(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出于控制东正教和夺回被伊斯兰教徒占据的地盘的目的,也渴望向东方扩张。

(3)以意大利商人为首的西欧商人,为了独霸东西方贸易,积极支持十字军的东侵。

(4)西欧的一部分农民,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也卷入了十字军运动。

(5)近东地区当时的历史条件,也为西欧教会和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条件。

主要经过:
第一次东征(1096 年—1099 年)分四路进军,攻占耶路撒冷。

十字军大肆劫掠,杀戮7 万人,并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国。

第二次东征( 1147 年—1149 年)为响应耶路撒冷国王求援,企图夺回被土耳其军队收复的埃德萨,遭失败。

第三次东征(1189 年—1192 年)企图夺回被埃及苏丹萨拉丁攻克的耶路撒冷,遭到顽强抵抗未能如愿。

第四次东征(1202 年—1204 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攻陷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建立拉丁帝国。

第五次(1217 年—1221 年)、第六次(1228 年—1229 年)、第七次(1248 年—1254
年)东征都把进攻矛头指向埃及,均告失败。

第八次(1270 年)进军突尼斯,也以悲剧告终。

历次东侵所占据点不断丧失,1291 年,最后据点阿克城失守,标志着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

历史影响:
(1)给近东和西欧人民均带来不同程度的苦难。

(2)东西方往来频繁,促进西欧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有利于西欧中央集权的形成。

(4)教皇和教会的影响下降。

(5)对西欧农奴解放的影响。

(6)加强了西欧商人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

(7)东方的一些先进技术等传进西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