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作业三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

解答:计算机的控制器的功能是向整机每个部件提供协同运行所需要 的控制信号。是依据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和它所处的执行步骤,形成并 提供出在这一时刻整机各部件要用到的控制信号。
(1) X=0.1101 Y=-0.0111 (2) X=10111101 Y=-00101011 解答:
X=0.1101 Y=-0.0111 [X]原=00 1101 [Y]原=11 0111 [X]反=00 1101 [Y]反=11 1000 [X]补=00 1101 [Y]补=11 1001 [X+Y]补=(00 1101+11 1001)MOD 2 =(00 0110)MOD 2=0 0110 [X-Y]补=([X]补+[-Y]补)MOD 2 =(00 1101+00 0111)MOD 2 =(01 0100)MOD 2 (双符号得值不同溢出, 上溢) X=10111101 Y=-00101011 [X]原=00 [Y]原=11 10111101 00101011 [X]反=00 [Y]反=11 10111101 11010100 [X]补=00 [Y]补=11 10111101 11010101 [X+Y]补=(00 10111101+11 11010101)MOD 2 =(00 10010010)MOD 2=0 10010010 [X-Y]补=([X]补+[-Y]补)MOD 2 =(00 10111101+00 00101011)MOD 2 =0 11101000
1. 在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多级结构的存储器系统?它们的应用
是建立在程序的什么特性之上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作业答案

000001
够减商上1
00.11010
000010
左移
+ 11.00001
+ [-Y]补
11.11011
000010
不够减,商上0
11.10110
000100
左移
+ 00.11111
+ [Y]补
00.10101
000101
够减商上1
01.01010
001010
左移
• 被除数(余数) 01.01010
• 解:|X|=00.10110 |Y|=00.11111 [-Y]补=11.00001
被除数(余数)
商
操作说明
00.10110
000000
开始情况
+ 11.00001
+ [-Y]补
11.10111
000000
不够减,商上0
11.01110
000000
左移1位
+ 00.11111
+ |Y|
00.01101
P1= D1 ⊕ D2 ⊕ D4 ⊕ D5⊕ D7 P2= D1 ⊕ D3 ⊕ D4 ⊕ D6 ⊕ D7 P3= D2 ⊕ D3 ⊕ D4 ⊕ D8 P4= D5 ⊕ D6 ⊕ D7 ⊕ D8 P5= D1⊕D2⊕D3⊕D4⊕D5⊕D6⊕D7⊕D8⊕P1⊕P2⊕P3⊕P4
3.27 设有8位有效信息,编制海明校验线路,说明编码方法,分析所选方 案有怎样的检错与纠错能力。若8位信息是01101101,海明码是多少?
译码最小单位确定,首先确定芯片的最小地址空间= A12…A0,为了今后扩充芯 片的灵活性,将剩余的地址线全部参加译码,CPU地址线是A15…A0,减去芯片的 地址线,剩余的地址线为A15 、A14 、A13,(如果剩余4根地址线,就采用4-16译 码),采用3-8译码,所以将整个CPU的64KB(A15…A0)地址空间平均分割为8个8KB 空间(8×8KB=64KB)。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部分作业解答(第三章)

0 1 1 … 1
1 0 0 … 0 1 0 1 … 1 1 1 0 … 0 1 1 1 … 1
2016/6/26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学院
5/12
片选逻辑:
芯片容量
16K*32 16K*32 16K*32 16K*32
芯片地址
A13~A0 A13~A0 A13~A0 A13~A0
片选信号
CS0 CS1 CS2 CS3
第三章
5.
2016/6/26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学院
9/12
第三章
9. Cache命中率为: h=2420/(2420+80)=96.8% r=tm/tc=240ns/40ns=6 访问效率e=1/[h+(1h)r]=1/(0.968+0.032*6)=86.2% 平均访问时间ta=tc/e=40/0.862=46.4ns 或ta=tc*h+(1h)*(tc+tm)=40*0.968+0.032*(240+40)=47.68ns
2016/6/26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学院
11/12
第三章
11.设取指周期为T,总线周期为τ ,指令执行 时间为t0,则 (1)所需时间T总=(T+3τ +4t0)80= 80T+240τ +320t0 (2) 所需时间T总=(T+7τ +8t0)40= 40T+280τ +320t0 故运行时间不相等
e=tc/ta=40/47.68=83.89%
2016/6/26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学院
10/12
第三章
10. 已知平均访问时间ta=tc/e=50ns, tc=40ns, tm=200ns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作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题3

第三次作业单选题:1、采用规格化的浮点数是为了(D)A、增加数据的表示范围B、方便浮点运算C、防止运算时数据溢出D、增加数据的表示精度2、以下(D)表示法主要用来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A、原码B、补码C、反码D、移码3、浮点加减运算中的对阶指(A)A、将较小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大的一个阶码相同B、将较大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小的一个阶码相同C、将被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加数的阶码相同D、将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被加数的阶码相同4、假定采用IEEE 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一个数为45100000H,则该数为(B)A、(+1.125)10×210B、(+1.125)10×211C、(+0.125)10×211D、(+0.125)10×2105、如果浮点数的尾数用补码表示,则下列(D)中的尾数是规格化形式A、1.11000B、0.01110C、0.01010D、1.000106、float型数据通常用IEEE 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若编译器将float型变量x分配在一个32位浮点寄存器FR1中,且x = -8.25,则FR1的内容是(A)A、C104 0000HB、C242 0000HC、C184 0000HD、C1C2 0000H7、运算器虽由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件是(A)A、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B、多路开关C、数据总线D、累加寄存器ACC8、使用74LS181这种器件来构成一个16位的ALU,需要使用(B)片。
A、2B、4C、8D、169、用4片74181和1片74182相配合,具有(D)传递功能A、串行进位B、组内并行进位,组间串行进位C、组内串行进位,组间并行进位D、组内、组间均为并行进位10、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特点是(C)A、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B、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C、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D、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11、磁盘属于(D)类型的存储器A、随机存取存储器B、只读存储器C、顺序存取存储器D、直接存取存储器12、某计算机系统,其操作系统保存在硬盘上,其内存储器应该采用(C)A、RAMB、ROMC、RAM和ROMD、都不对13、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指(D)A、RAMB、ROMC、主存储器D、Cache、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14、一般存储系统由三级组成,下列关于各级存储器的作用及速度、容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主存存放正在CPU中运行的程序,速度较快,容量很大B、Cache存放当前所有频繁访问的数据,特点是速度最快、容量较小C、外存存放需联机保存但暂时不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容量很大且速度很慢D、外存存放需联机保存但暂时不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容量很大且速度很快15、以下器件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C)A、CacheB、主存C、寄存器D、磁盘16、在下列几种存储器中,CPU可直接访问的是(A)A、主存储器B、磁盘C、磁带D、光盘17、下列叙述中,(A)是正确的A、主存可由RAM和ROM组成B、主存只能由RAM组成C、主存只能由ROM组成D、都不对18、在存储器层次结构中,存储器从速度最快到最慢的排列顺序是(D)A、寄存器-主存-Cache-辅存B、寄存器-主存-辅存-CacheC、寄存器-Cache-辅存-主存D、寄存器-Cache-主存-辅存19、在存储器层次结构中,存储器从容量最大到最小的排列顺序是(C)A、寄存器-主存-Cache-辅存B、寄存器-主存-辅存-CacheC、辅存-主存-Cache-寄存器D、寄存器-Cache-主存-辅存20、以下(A)表示从主存M中读出数据A、M(MAR) →MDRB、(MDR)→M(MAR)C、M(MDR)→MARD、(MAR)→M(MDR)21、以下(B)表示向主存M中写入数据A、M(MAR) →MDRB、(MDR)→M(MAR)C、M(MDR)→MARD、(MAR)→M(MDR)22、用户程序所存放的主存空间属于(A)A、随机存取存储器B、只读存储器C、顺序存取存储器D、直接存取存储器23、下面有关系统主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RAM是可读可写存储器,ROM是只读存储器B、ROM和RAM的访问方式相同,都采用随机访问方式进行C、系统的主存由RAM和ROM组成D、系统的主存都是用DRAM芯片实现的24、半导体静态存储器SRAM的存储原理是(A)A、依靠双稳态电路B、依靠定时刷新C、依靠读后再生D、信息不再变化25、动态RAM的特点是(C)A、工作中存储内容动态地变化B、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访存地址C、每隔一定时间刷新一遍D、每次读出后需根据原存内容全部刷新一遍26、和静态RAM相比,动态RAM具有(B)优点A、容量能随应用任务需要动态变化B、成本低、功耗低C、掉电后内容不会丢失D、内容不需要再生27、DRAM的刷新是以(B)为单位进行的A、存储单元B、行C、列D、存储元28、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D)A、64、16B、16、64C、64、8D、16、1629、某存储器容量为32K×16位,则(C)A、地址线为16根,数据线为32根B、地址线为32根,数据线为32根C、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D、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32根综合题:1、假设浮点数的阶码为5位,尾数为10位,均含有2位符号位,求x + y。
中石油华东《计算机组成原理》2021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三)【标准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2021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通道程序是由()组成。
A.1/O指令
B.通道控制字(或称通道指令)
C.通道状态字
D.通道地址字
答案:B
2.周期挪用(窃取)方式常用于()中。
A.程序查询方式的输入输出
B.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的输入输出
C.直接程序传送方式的输入输出
D.程序中断方式的输入输出
答案:B
3.对于二进制数,若小数点左移1位则数值(),若小数点右移1位则数值()。
A.扩大一倍,扩大一倍
B.扩大一倍,缩小一半
C.缩小一半,扩大一倍
D.缩小一半,缩小一半
答案:C
4.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读写操作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
A.存取时间
B.存取周期
C.CPU周期
D.机器周期
答案:A
5.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
A.存储器的容量
B.指令字长
C.机器字长
D.存储字长
答案:B
6.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A.进行主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B.进行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
C.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D.控制进、出栈操作
答案:C。
北师范大学网络作业计算机组成原理.三带答案

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答案在下1、是总线?总线传输有何特点?为了减轻总线负载,总线上的部件应具备什么特点?总线是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总线上信息传输的特点:某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但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收相同的信息。
以CPU片内总线为例,在每个需要将信息送至总线的寄存器输出端接三态门,由三态门控制端控制什么时刻由哪个寄存器输出。
当控制端无效时,寄存器和总线之间呈高阻状态。
2、为什么要设置总线判优控制?常见的集中式总线控制有几种?各有何特点?哪种方式响应时间最快?哪种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答:总线判优控制解决多个部件同时申请总线时的使用权分配问题;常见的集中式总线控制有三种: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独立请求;特点:链式查询方式连线简单,易于扩充,对电路故障最敏感;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优先级设置较灵活,对故障不敏感,连线及控制过程较复杂;独立请求方式速度最快,但硬件器件用量大,连线多,成本较高。
3、简要说明程序中断接口中IM、IR、EI、RD、BS五个触发器的作用。
五个触发器的作用:中断屏蔽触发器(IM):CPU是否受理中断或批准中断的标志。
Im标志为“0”时,CPU 可受理外界中断请求。
中断请求触发器(IR):暂存中断请求线上由设备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IR标志为“1”时,表示设备发出了中断请求。
允许中断触发器(EI):用程序指令来置位,控制是否允许某设备发出中断请求。
IE为“1”时,某设备可以向CPU发出请求。
准备就绪的标志(RD):一旦设备做好一次数据的接收或发送,便发出一个设备动作完毕信号,使RS标志为“1”。
工作触发器(BS):设备“忙”的标志。
BS=1,表示启动设备工作4、中断处理过程包括哪些操作步骤?中断处理过程如下:(1)设备提出中断请求(2)当一条指令执行结束时CPU响应中断(3)CPU设置“中断屏蔽”标志,不再响应其它中断请求(4)保存程序断点(PC)(5)硬件识别中断源(转移到中断服务子程序入口地址)(6)用软件方法保存CPU现场(7)为设备服务(8)恢复CPU现场(9)“中断屏蔽”标志复位,以便接收其它设备中断请求(10)返回主程序5、什么是闪速存储器?它有哪些特点?90年代INTEL公司发明的一种高密度、非易失性的读写半导体存储器闪速存储器的特点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是一类非易失性存储器NVM(Non-Volatile Memory)即使在供电电源关闭后仍能保持片内信息;而诸如DRAM、SRAM这类易失性存储器,当供电电源关闭时片内信息随即丢失。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一 二 三阶段在线作业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19道题)∙A、巨型机∙B、中型机∙C、小型机∙D、微型机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7CD)16∙B、(7D0)16∙C、(7E0)16∙D、(7F0)16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A、(10011001)2∙B、(227)8∙C、(98)16∙D、(150)10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A、(10011001)2∙B、(227)8∙C、(98)16∙D、(150)10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BCD码∙B、16进制∙C、格雷码∙D、ASCⅡ码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6.(2.5分)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 )是正确的∙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B、只做加法∙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D、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7.(2.5分)六七十年代,在美国的______州,出现了一个地名叫硅谷。
该地主要工业是______它也是____∙A、马萨诸塞,硅矿产地,通用计算机∙B、加利福尼亚,微电子工业,通用计算机∙C、加利福尼亚,微电子工业,微处理机∙D、加利福尼亚,硅生产基地,小型计算机和微处理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A、阶符与数符相同为规格化数∙B、阶符与数符相异为规格化数∙C、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异为规格化数∙D、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为规格化数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A、-215 ~ +(215 -1)∙B、B -(215 –1)~ +(215 –1)∙C、-(215 + 1)~ +215∙D、-215 ~ +215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C、堆栈操作∙D、存贮器按内容选择地址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A、原码∙B、补码∙C、数码∙D、反码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C、原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现代计算机内部一般采用二进制形式,我国历史上的______即反映了二值逻辑的思想,它最∙A、八卦图、论衡、二∙B、算筹、周脾算经、二∙C、算筹、九章算术、一∙D、八卦图、周易、三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牛顿、维纳、图灵∙B、莱布尼兹、布尔、图灵∙C、巴贝奇、维纳、麦克斯韦∙D、莱布尼兹、布尔、克雷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A、11001011∙B、11010110∙C、11000001∙D、11001001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全串行运算的乘法器∙B、全并行运算的乘法器∙C、串—并行运算的乘法器∙D、并—串型运算的乘法器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A、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B 外部设备和主机;∙C、C 主机和实用程序;∙D、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A.节约元件;∙B、B 运算速度快;∙C、C 物理器件的性能决定;∙D、D 信息处理方便;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A、-127∙B、32∙C、-122∙D、-3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判断题 (共21道题)收起∙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22.(2.5分)用16位字长(其中1位符号位)表示定点整数时,所能表示的整数的数值范围是[ 0,21∙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23.(2.5分)在定点运算器中,无论采用双符号位还是单符号位,必须有溢出判断电路,它一般用异或∙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26.(2.5分)我国在1946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第一台晶体管数字计算机于1958年∙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29.(2.5分)用16位字长(其中一位符号位)表示定点小数时,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N│≤1-2-∙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35.(2.5分)设32位浮点数中,符号位为1位,阶码为8位,尾数位为23位,则它所能表示的最大∙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39.(2.5分)某机字长16位,定点表示,尾数15位,数符1位,则定点法原码整数表示的最大正数为∙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分割-----------------------------------------------------------第二阶段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21道题)∙A、RAM存贮器∙B、ROM存贮器∙C、主存贮器∙D、cache、主存贮器和外存贮器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贮元∙B、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C、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D、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A、地址方式∙B、堆栈方式∙C、内容指定方式∙D、地址方式与堆栈方式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A、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D、程序记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A、64,16∙B、16,64∙C、64,8∙D、16,16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三
1.设机器数字长为8位(含1位符号位在内),写出对应下列各真值的原码、补码和反码。
-13/64,29/128
2.设机器字长为8位(含1位符号位),用补码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题。
(1)A=9/64,B=-13/32,求A+B;
解:
(1)A=9/64=(0.001 0010)2 B= -13/32=(-0.011 0100)2
[A]补=0.001 0010 [B]补=1.100 1100
[A+B]补= 0. 0 0 1 0 0 1 0 +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无溢出
A+B=(-0.010 0010)2 = -17/64
(2)A=19/32,B=-17/128,求A-B;
解:
(2)A=19/32=(0.100 1100)2 B= -17/128=(-0.001 0001)2
[A]补=0.100 1100 [B]补=1.110 1111 [-B]补=0.001 0001
[A-B]补= 0. 1 0 0 1 1 0 0 + 0. 0 0 1 0 0 0 1 0. 1 0 1 1 1 0 1 ——无溢出
A-B=(0.101 1101)2 = 93/128
3. 试比较基址寻址和变址寻址。
答:基址寻址需设有基址寄存器BR,其操作数的有效地址EA等于指令字中的形式地址与基址寄存器中的内容(称作基地址)相加。
即EA=A+(BR) 变址寻址有效地址EA等于指令字中的形式地址A与变址寄存器IX的内容相加之和。
即EA=A+(IX)
变址寻址与基址寻址的有效地址形成过程极为相似。
两者的不同:
基址寻址主要用于为程序或数据分配存储空间,故基址寄存器的内容通常由操作系统或管理程序确定,而指令字中的A是可变的。
在变址寻址中,变址寄存器的内容是由用户设定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可变,而指令字中的A是不可变的。
变址寻址主要用于处理数组问题,在数组处理过程中,可设定A为数组的首地址,不断改变变址寄存器IX的内容,便可很容易形成数组中任一数据的地址,特别适合编制循环程序。
4.什么是中断?设计中断时需考虑哪些问题?
答:当主机正在繁忙地处理它的具体事务时,某个外设向主机提出需要临时处理问题的请求,于是主机响应外设请求暂时中断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处理外部事件,处理完后再返回到被中断程序的断点处继续执行原程序的过程,称为中断。
设计中断时需考虑
(1)设立必要的中断源,确定它们提出的中断请求的方式。
(2)根据急迫程度的不同,规定好中断源的优先级别,以确定当几个中断源同时请求时,处理机能有一个先后响应次序。
(3)当处理机响应中断后,需要把被中断程序的现场、断点保存起来,以便中断处理结束后能返回原程序,
(4)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5)恢复现场,返回原程序,
5.中断处理过程“保护现场”需完成哪些任务?如何实现
答:中断的时候会把SR状态跟中断下来要执行语句的地址放进堆栈中,实现处理完中断以后CPU要执行的语句,注意是地址先进,SR后进,出栈时SR先出,地址后出,当然了在中断里面可以嵌套中断的,对可屏蔽中断来说,主要是CPU响应中断以后,GIE会自动复位,所以不能对可屏蔽中断进行嵌套,如果在中为中要嵌套可屏蔽中断的话可以开GIE,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此时正在响应的中断标志还是置位的情况下会反复进入此中断,就像死循环一样,这时会引起堆栈的溢出,而在响应可屏蔽中断时,不可屏蔽中断不受此影响,因为他不受GIE的影响,只受自己单独的使能位影响,在堆栈中的操作原理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