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托班数学教案(5篇)

托班数学教案(5篇)

托班数学教案(5篇)托班数学教案1一、活动目标: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场地准备: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三、物质准备: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三、活动流程:四、活动过程:1、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

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

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

(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3、游戏:娃娃请客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娃娃家吃饭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幼儿回答)对。

图形娃娃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经坐不下了,它们要把小桌子变成大桌子,你们有办法吗?(幼儿分组合作拼摆桌子,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

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

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游戏:送礼物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

幼儿园托班认识目标数学教案

幼儿园托班认识目标数学教案

幼儿园托班认识目标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数字1。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

教学内容:1. 数字1的形状和意义。

2. 数字1的运用。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玩具、图片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数字1。

2. 讲解:讲解数字1的形状和意义,让幼儿理解数字1代表一个物品。

3. 操作:让幼儿通过手指、卡片等工具,练习书写和识别数字1。

4. 巩固: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让幼儿巩固对数字1的认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数字1的认识程度。

2.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正确运用数字1。

第二章:认识数字2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数字2。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

教学内容:1. 数字2的形状和意义。

2. 数字2的运用。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玩具、图片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数字2。

2. 讲解:讲解数字2的形状和意义,让幼儿理解数字2代表两个物品。

3. 操作:让幼儿通过手指、卡片等工具,练习书写和识别数字2。

4. 巩固: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让幼儿巩固对数字2的认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数字2的认识程度。

2.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正确运用数字2。

第三章:认识数字3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数字3。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

教学内容:1. 数字3的形状和意义。

2. 数字3的运用。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玩具、图片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数字3。

2. 讲解:讲解数字3的形状和意义,让幼儿理解数字3代表三个物品。

3. 操作:让幼儿通过手指、卡片等工具,练习书写和识别数字3。

4. 巩固: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让幼儿巩固对数字3的认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数字3的认识程度。

2.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正确运用数字3。

托班数学分辨大和小的教案

托班数学分辨大和小的教案

托班数学分辨大和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大”和“小”的概念,能够分辨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2. 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分辨大小。

3. 运用生活中各种物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大小概念。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苹果、积木等。

2. 学具:每个学生一份大小不同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如“大球”、“小苹果”。

2. 讲解:教师讲解“大”和“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的意义。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挑选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比较和实践,学会分辨大小。

五、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找出家里的大小物品,与家长一起进行大小分辨游戏。

2. 学生绘制一幅大小物品的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以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大小分辨活动。

2. 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是否能正确分辨大小物品。

3. 听取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是否能够运用大小概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大小主题的数学活动,如大小排序、大小匹配等。

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引导学生运用大小概念。

3.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寻找大小不同的物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大小概念。

2. 在实践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九、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大小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内容,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幼儿园托班数学详细教案

幼儿园托班数学详细教案

幼儿园托班数学详细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数字的含义。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5的形状和读音。

2. 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1-5的大小和顺序。

教学活动:1. 数字接龙游戏: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按照顺序接龙。

2. 数字拼图:教师出示数字拼图,学生正确拼接。

第二章: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内容:1. 学习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2. 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活动:1. 数字大小排序: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 数字大小判断: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判断大小关系。

第三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数字的含义。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10的形状和读音。

2. 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6-10的大小和顺序。

教学活动:1. 数字接龙游戏: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按照顺序接龙。

2. 数字拼图:教师出示数字拼图,学生正确拼接。

第四章:认识颜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的颜色。

2. 培养学生对颜色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颜色的名称。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颜色词汇(红、黄、蓝、绿、白、黑)。

2. 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颜色的特点。

教学活动:1. 颜色matching游戏:教师出示颜色卡片,学生找出对应的物品。

2. 颜色涂鸦:学生用不同颜色的蜡笔在纸上涂鸦。

第五章:简单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加减法运算的结果。

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的概念和符号。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编六篇小班数学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熟练掌握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会按物体的数量匹配圆点。

二、活动准备: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圆点卡、各种水果图片三、活动过程:(一)过生日。

1、今天有许多叔叔阿姨来看小朋友上课,幼儿园里真热闹。

还有一个地方也非常热闹,小朋友想去看看吗?(想),今天森林里的大树爷爷要过100岁生日,森林里呀可热闹了。

2、听说大树爷爷要过生日,小动物纷纷前来庆祝,我们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3、(出示小松鼠)问:这是谁呀?(小松鼠),来了几只小松鼠呀?(1只)。

4、(出示小鸟)问:谁来了呀?(小鸟)有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5、小朋友猜猜还有谁会来呢?(出示小山羊)问:谁呀?(小山羊),来了几只小山羊呀?我们右手食指伸出来数一数?6、最后到的会是谁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呀?(出示梅花鹿)问:这是谁呀,小朋友认识它吗?(梅花鹿),来了几只梅花鹿呀,我们伸出手指数一数?(二)送礼物。

1、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还给大树爷爷准备了生日礼物呢?是什么礼物呢?2、小动物们给大树爷爷准备了许多水果。

小松鼠给大树爷爷带来了1个大大的梨。

3、小鸟会给大树爷爷送上什么水果呢?(出示苹果)是什么呀?(苹果),有几个呢?4、小山羊会带什么水果来呢?(出示桃子)是什么呀?(桃子),请座的好的小朋友告诉我,有几个桃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是不是3个?5、梅花鹿在后面等的可着急了,它很想把准备好的水果送给大树爷爷了,我们看看梅花鹿会送给大树爷爷什么水果,(出示西红柿),是什么呀?(西红柿),有几个?我请上课认真的小朋友来数数看?全班小朋友右手食指伸出来数一数?6、大树爷爷收到了小动物的礼物真开心,很想谢谢它们,它也为小动物准备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出示圆点卡)原来是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画了不同的小圆点,大树爷爷想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来帮它送这些卡片给小动物。

7、2个圆点送给谁,1个圆点送给谁?8、现在大树爷爷要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来帮送卡片了。

小班数学教案:比大小5篇(数学小班比较大小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比大小5篇(数学小班比较大小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比大小5篇(数学小班比较大小教案)下面是我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比大小5篇(数学小班比较大小教案),供大家赏析。

小班数学教案:比大小1一、设计意图:在平常的生活中,小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感知一组物体的相对大小,但是对于系统的概念并不完全了解,在完整的表述物体大小的语言能力还存在个体明显差异。

在操场玩耍时能指认出哪个是大球,哪个是小球,个别孩子可以抱起大球说:这个是大球,大部分幼儿不愿开口或者合着同伴说这是大球或者小球,但本身并不理解、熟悉。

因此我开展本次活动,本设计以系列生活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玩游戏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学习按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二、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认识并区分物体的大小。

2、尝试用一句话正确表述物体的大小。

3、能主动参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课件四、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小朋友夏天喜欢吃什么水果呀?幼儿一起回答:西瓜教师引出PPT 上的第一张幻灯片:两个西瓜(一)两个西瓜入场,初步感知大小的变化。

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提问: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两个西瓜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小朋友喜欢吃什么水果? 苹果、橘子、梨子引出第二张幻灯片:苹果(二)脑子转一转:在我们看的动画片中,回忆回忆,都有哪些动画人物,你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动画人物?老师:小嘴巴闭起来,转动脑子想一想,举手回答,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幼儿:米奇、喜羊羊、海绵宝宝、天线宝宝、蜘蛛侠、奥特曼、大黄鸭老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动画人物?引出幻灯片老师:这是什么呀?它们谁是妈妈?谁是宝宝呢?幼儿:举手回答老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以为客人,小朋友鼓掌欢迎它出场。

老师:这是什么呢?它两个谁是老大?小朋友向他两个学习一下,笑一笑哇,我们小朋友都和他们一样,非常的开心。

看谁在跳舞呢?是海绵宝宝在跳舞吗?老师遇见了一个问题:老师总是分不清他们谁是哥哥了,谁能告诉我呀?(三)找一找:熊爸爸和熊宝宝的熊掌丢了,帮熊爸爸熊宝宝找一找他们的熊掌提问:这上面有几个熊掌?幼儿上来自己操作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熊掌。

幼儿园数学主题托班教育教案五篇:数学集体活动教学教案

幼儿园数学主题托班教育教案五篇:数学集体活动教学教案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数学集体活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集体活动,幼儿可以互相交流,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同时探索数学世界,发掘数学的乐趣。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5个有趣的数学集体活动教案,以期为幼儿园师资培训教师提供参考。

1. 数字接龙适合年龄:3-5岁目的:帮助幼儿学习数数、数量比较,同时锻炼其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

教具:数字卡片、白板、擦子步骤: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并将其贴在白板上。

2)接着,老师向一名幼儿喊出“2”,要求其贴在数字卡片“1”的下方。

3)其他幼儿依照此规则依次喊出数字并贴上。

4)如果幼儿们喊错了,老师需马上给予纠正。

5)当幼儿们贴完所有数字卡片后,老师读出这些数字,引导幼儿们形成数量概念。

2. 数字拼图适合年龄:3-5岁目的:培养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及拼图能力。

教具:数字卡片,彩笔,白板步骤:1)将数字卡片恰当地分成两半,例如数字“6”的右半部分“+”与左半部分“=”,散布在白板上。

2)老师向幼儿展示每一对数字卡片,鼓励他们将其正确拼合起来,并在白板上填写对应的数字。

3)在幼儿们拼好所有的数字后,老师可以用白板上的数字进行计算,帮助幼儿巩固加减法的基础知识。

3. 四则运算口算赢家适合年龄:4-5岁目的:培养幼儿辨别数字大小及进行基础运算的能力。

教具:数字卡片,运算符号卡片,白板步骤:1)老师将24个数字卡片及6个运算符号卡片翻面放置一起,创建“数字池”。

2)每个幼儿从数字池中随机选出4张数字卡片,编写一套四则运算题目。

3)老师逐一评价每个幼儿编写的题目答案是否正确,并奖励他们相应的积分。

4)根据积分最高值,决定当日口算赢家。

4. 数学游戏地图适合年龄:3-5岁目的:通过数学游戏地图,帮助幼儿学习数字的顺序以及计数的方法。

教具:数学游戏地图、骰子、木棒和不同颜色的棋子步骤:1)将数学游戏地图放在桌子上,让每个幼儿选择一种颜色的棋子。

2)幼儿们轮流用骰子掷点,将棋子按照点数移动到对应位置上。

幼儿园数学活动万能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数学活动万能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数学活动万能教案(通用8篇)幼儿园数学活动万能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习。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

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

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

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

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3、幼儿操作活动:(1)、每人一张作业图。

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幼儿园数学活动万能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制作图书的活动,巩固幼儿对6以内数量的认识,并学会按数匹配实。

2、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课前认识图书,知道什么是封面,封底,什么叫每一页。

2、各种事物形象的贴纸若干,封面印有数字和标有页码的图输若干。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兔开了一家图书店,生意特别好,这几天书店里的图书全卖完了,可还有许多小动物想来买书,小兔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每人帮他设计制作一本图书,你们愿意吗?二、认识图书1、出示封面印有数字的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案:分辨大和小(托班)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在学会辨别大小的基础上,能够按大、小分类
3、学会说“大的”、“小的”,让幼儿愿意说话
活动准备:
1、两个不同大小的篮框
2、演示用的大橘子和小橘子、大海宝和小海宝、大瓶子和小瓶子、大的书和小的书、许多大的和小的花
活动过程:
1、语言直接导入
——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神奇啊?
因为它充满了“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老师念咒语带大家一起去
吧!小朋友要闭上眼睛哦!(念咒语)
——在念咒语的同时将道具展示在幼儿面前。

——请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的东西啊都分成了“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说大的时候出示大的对比物。

说小的时候出示小的对比物),小朋
友们能不能把大和小分辨出来呀?
2、辨别哪个大,哪个小,尝试以大、小进行分类
——分别出示大橘子和小橘子、大海宝和小海宝、大瓶子和小瓶子、大的书和小的书,引导幼儿辨别大、小,并说出“大的”、“小的”。

——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都有自己的房子,大的宝宝要进大房子,小的宝宝要进小房子,可是它们没有脚,需要我们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送回家。

——教师演示如何分类,并指导幼儿将大的对比物放到大篮框,小的对比物放到小篮框。

反复练习几遍。

3、活动结束,让幼儿说出“大的”、“小的”
——时间过得真快,现在我们要回家,这些宝宝们要谢谢我们的小朋友,请老师送给每个小朋友一朵花。

但是呢,需要小朋友说出这个花是“大的”
还是“小的”。

活动延伸:
回家后让我们找找还有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