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地实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红色教育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关于红色教育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关于红色教育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社会实践目的:为了解红色教育基地的革命历史,加强与过去红色记忆的联系,本团队于8月30日前往湖南省宁乡县刘少奇同志故居,追寻革命伟人的历史足迹。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实践中,红色文化也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

就高校而言,应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用红色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

因为红色文化自身具有的真实性、鲜活性、激励性、历史性等特点,注定了要比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教材更加生动,更能够让大学生广泛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将红色文化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更能发挥教育作用。

比如,临沂大学实施了“红色育人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沂蒙精神”这一“红魂”,进一步拉近了大学生与红色文化的距离,起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实践内容:为对本次实践活动有充分准备,我们事先查找了有关刘少奇同志的生平信息,以及故居所在家乡。

1、刘少奇生平介绍:(1)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80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为恢复他的名誉作了专门的决定。

他的主要著作收入了《刘少奇选集》。

[1](2)主要成就:他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作政治报告,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规定了方向。

红色旅游调研报告

红色旅游调研报告

红色旅游调研报告红色旅游调研报告红色旅游指的是以红色资源为主题,通过游览红色遗址、纪念馆、红色景点等,了解、缅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光辉历史的旅游活动。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以便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

一、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据调查,红色旅游在过去几年里逐渐兴起,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不少红色旅游景区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尤其是一些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地方,如北京的中共中央旧址纪念馆、长沙的湖南首义起义纪念馆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同时,红色旅游的观众群体也在逐步扩大,不仅仅局限于中老年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参观红色景点和遗址,增加对历史的了解,提高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红色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尽管红色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景区开发不均衡。

一些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较偏远,交通不便,导致游客流量较小,未能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的价值。

其次是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不够。

有鉴于红色旅游的特殊性,需要更加强调红色旅游的理念和意义,向广大游客宣传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是一些红色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不高。

一些景区在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上存在不足,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发展红色旅游,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力度。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善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交通便捷度。

同时,还应加强对一些冷门地区的开发,挖掘出更多的红色旅游资源。

其次,提高红色旅游宣传的力度。

政府、景区和旅游企业应联合开展推广活动,向社会大众普及红色旅游的理念和意义。

可以通过电视广告、互联网宣传、旅游节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再次,提高红色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

景区应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素质。

同时,景区应加强对游客的接待能力,提供更加便捷、周全的服务。

最后,鼓励与其他旅游资源的结合。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正文]红色景点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斗争。

为了加深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我参加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前往了几个红色景点进行考察与观察。

下面是我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

[第一段]之所以选择红色景点作为实践的目的地,是因为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情感意义。

这些景点可以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以及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

在实践活动中,我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衡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这些地方真实再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

[第二段]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参观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延安时期的艰苦生活环境和严峻的政治斗争。

馆内陈列的照片和实物,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如磐、英勇无畏的岁月。

我了解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实践,形成了久经考验的党的路线和策略。

他们在苦难中坚持信仰,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一切。

[第三段]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参观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在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

博物馆中生动地再现了井冈山时期的场景,我仿佛与革命先辈一同挺身而出,在革命火热的岁月中与敌斗争。

我由衷地敬佩他们的英勇和智慧,他们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第四段]衡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参观,让我对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辛与英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馆内陈列着众多珍贵的文物和图片,记录了红军长征的沿途景色、人民的援助以及领导者的智慧决策。

这些展品让我更加理解了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红军用血肉之躯和坚强意志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结尾]通过这次红色景点的实践活动,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斗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色景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记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色旅游景点调查报告

红色旅游景点调查报告

红色旅游景点调查报告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感受革命先烈坚强不屈的精神,对我们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红色旅游景点调查报告。

红色旅游景点调查报告第一篇:1西柏坡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昔日指挥所,今朝红色胜地。

今日的西柏坡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建、管、用并举,已修建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览馆、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影视厅、五位书记铜像、领袖风范雕塑园、周恩来评语碑、文物保护碑和新世纪青少年绿色文明园等10余处革命教育景点。

不仅丰富了西柏坡的教育内容,而且扩大了西柏坡的社会影响,已经获得了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AAAA及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2004年,西柏坡的年接待人数由23万人增加到60多万人,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尽管已是寒意袭人的冬天,但是每天仍有2000人以上的团队来此参观。

据西柏坡管理处透露,2004年以来平均每天的参观人数在2000人左右,其中一季度参观人数同比增长43%,2009年2月下旬以来人数骤增,每天平均在8000人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还多。

现在来西柏坡参观的游客明显增多,从中央各直属机关到地方各个党政机关单位都有,既有省内各地区市的,也有除石家庄、北京、太原等周边地区外的,如新疆、内蒙古、甘肃、辽宁、上海、安徽、广东等距离较远省份的游客。

游客绝大部分是机关单位组织来受教育的,也有部分组团的旅行社和个人的参观者。

2西柏坡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分析2.1有利的红色资源。

西柏坡是著名的革命圣地,是新中国的摇篮。

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由朱德、董必武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西柏坡。

7月17日至9月13日,刘少奇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从而大大推动了各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开展。

红色基地参观调查 实践报告

红色基地参观调查 实践报告

红色基地参观调查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红色基地参观调查
1. 背景介绍
红色基地是我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革命历史,增加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我决定进行一次红色基地参观调查实践。

2. 目的和方法
目的是通过参观调查,了解红色基地的历史背景、红色文化以及其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我选择了红色基地参观和讲解、文物陈列、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多种方法进行实践调查。

3. 调查结果
在参观调查中,我了解到红色基地是我国革命时期中共党员、红军战士和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基地。

通过参观讲解和文物陈列,我了解到红色基地曾经是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场所,有许多秘密道路和隐藏处。

这些被保留下来的遗迹让我感受到了当时革命战士们的艰苦和勇敢。

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时,我听到了一位讲解员讲述了革命战士们的事迹和他们为追求信仰、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精神。

这使我深受启发,加深了我对红色文化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解。

此外,我还观看了一些红色基地的多媒体展示,了解了更多的历史细节和红色政权建设的情况。

这些展示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情景,加强了我对红色基地历史的认知。

4. 总结和体会
通过参观调查红色基地,我深入了解了我国革命历史,增加了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让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牺牲与付出。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红色基地等革命遗址的参观调查,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进行红色基地参观调查实践的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

红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红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红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红色题材,旨在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增强对红色精神的认同和传承。

本报告将对我们的红色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详细总结。

二、调查背景中国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光辉历程,为了更好地了解红色革命的历程和精神,我们选择了江西井冈山作为实践活动的目的地。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曾经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事件,对中国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实践活动概述1. 行程安排我们于xx年xx月xx日前往井冈山进行实践活动,整个行程为期xx天。

在井冈山期间,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茅坪红色旅游区等红色景点,参加了各种学习交流活动,深入了解了井冈山的历史和革命精神。

2.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档案,展示了井冈山的历史和红色革命的发展过程。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深入了解了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我们对红色革命先辈的敬意和自豪感。

3. 茅坪红色旅游区茅坪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代表性地区之一,这里保存着大量革命遗址和历史文物,是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我们在茅坪参观了革命旧址、纪念馆等场所,学习了井冈山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

4. 学习交流活动在实践活动期间,我们还参加了各种学习交流活动。

我们与当地的红色文化研究学者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井冈山革命的解读和研究成果。

我们还与当地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传承学校的学生开展了交流活动,分享了我们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四、收获与感想通过本次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获益良多,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加深了对红色革命的理解和认同。

我们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伟大力量,它激励我们要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我们还深刻体会到了井冈山的自然美景,亲身感受到了井冈山革命精神的独特魅力。

我们从中明白到,革命事业需要强大的信念和毅力,也需要坚定的理想和信仰。

红色旅游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红色旅游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红色旅游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红色旅游调研报告姓名:陈红波班级:陶工一班学号201410160102[摘要] 枣庄市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这里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是台儿庄大战的主战场和八路军115师的驻地。

在红色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枣庄市和各区市都已进行了红色旅游规划,已经或正在建设一批新景点,但如何利用枣庄红色旅游资源搞好营销策划,尚无成熟的研究成果,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营销策划枣庄地区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煤矿工运高潮迭起;台儿庄大战举世闻名;铁道游击队名震中外;八路军115师威震抱犊;鲁南战役决胜千里。

枣庄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根据不完全统计红色旅游景点(区)有70余处。

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4年~2014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和100个经典景区,枣庄被规划在“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之中。

30条精品线路中,枣庄被规划在“济南——济宁——枣庄——临沂——连云港”线上。

100个红色经典景区,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地和台儿庄大战遗址名列其中。

最近,国家旅游局又把枣庄市列为全国20个红色旅游景区重点调度观察报告城市,是山东省惟——个红色旅游报告城市,与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著名红色旅游景区并列其中。

在《山东省红色旅游规划》的“一个核心,三个区域,一条主线,六条精品线”中,以枣庄和微山湖为中心的铁道游击队活动区为一个区;6条精品线路中枣庄有2条,即“北京——济南——枣庄——临沂——青岛——上海”线和“济南——济宁——曲阜——滕州——微山湖——枣庄——徐州”线。

国家和省如此重视枣庄红色旅游资源,这给枣庄红色旅游事业带来了发展良机。

一、红色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免费论文网)枣庄最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唯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莫属,随之连线的景点有:李宗仁史料馆、清真寺、中正门、台儿庄战史馆即将开发建设的运河风光等。

西柏坡红色旅游调查报告

西柏坡红色旅游调查报告
西柏坡红色旅游调查 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调查背景及目的 • 调查方法与过程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现状与问题 • 对西柏坡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调查背景及目的
调查背景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遗址,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西柏坡接受红色教育,了解中国革命历史 。
调查过程
网络搜索
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旅游信息和评价,收 集游客对西柏坡红色旅游的评价和建议。
设计问卷
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设计包含多个问题 的问卷,例如旅游动机、旅游体验、景区 设施等。
发放问卷
在景区内外向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发放问 卷,并说明调查目的和要求。
实地访谈
在景区内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 他们对景区运营和旅游体验的看法和建议 。
参观景点
游客参观的景点以西柏坡纪念馆、五大领袖雕像、中央军 委旧址等为主。
旅游满意度
85%的游客对西柏坡的旅游服务表示满意,其中20%的 游客表示非常满意。
游客对红色旅游的认知与评价
红色旅游意义
70%的游客认为红色旅游对于传承红 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 意义。
红色旅游发展建议
60%的游客认为应加强红色旅游资源 的开发与保护,提高旅游服务的品质 与水平。
02
调查方法与过程
调查方法
01
02
03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针对游客和景 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了 解他们对红色旅游的看法 和建议。
实地访谈
与景区管理人员、导游和 游客进行深入访谈,收集 他们对景区运营和旅游体价,了解游客对西柏坡红 色旅游的关注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旅游地实践调查报告
地区是著名的红色地域,各种红色经典在此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根据年所实施的《地区红色文化遗产遗存状况及爱国主义公益推广项目》显示,当地保存的八路军三八五旅旅部旧址、中学旧址、县革命历史纪念馆、驿马关大沟、钟楼巷赵故居、曾为中国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家庭等遗留物质红色文化遗产和红色香包、红色刺绣、红色歌谣、红色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表露着深刻的历史痕迹,流溢出沉淀在他们逝往痕迹里愈发浓香的红色精神,而这其中最核心的精神便是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时代变迁和遗迹的不断损毁,年轻一代对历史遗迹及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了解甚少,寻找、应用和推广红色精神刻不容缓。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国***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试图以小学为实践目标,透过“少年儿童红色文化夏令营”这一主题,以红色童谣连唱、红色故事营、红色故土体验等形式,在学习与传递的过程中向小学生们讲述家乡的烽火英勇和无尚光荣,也为党的九十华诞献礼。

一、实践内容
我们小队七月八号从出发,九号下午到达小学。

正式活动从七月十号开始至七月二十三号结束。

在这十五天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活动:七月十号至十三号联系当地政府。

联系政府相关单位,包括:教育局,文化局,体育局,民政局,妇联、少工委,党史办,博物馆以及当地媒体。

主要为后面活动的展开做好相关预备,同时熟悉并适应当地情况。

七月十四日挂牌仪式即开营仪式。

七月十四日上午十点半举行了大学与小学建立合作基地的挂牌仪式,计划在小学举行。

仪式邀请教育局,文化局,民政局,小学的领导和大学文化行者代表出席。

借此机会,大学文化行者希看与政府和小学建立合作长期合作关系,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会尽可能
的为的文物保护和红色文化繁荣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也是年暑假夏令营开营的标志。

二、实践成果
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在团队成员的努力以及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实践目的地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的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

首先,大学文化行者共建庆城暑假社会实践基地暨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的接牌仪式成功举行。

小学是以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的耿彪同道的夫人赵女士名字命名的,而赵女士本身就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老革命荚冬因此大学与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具有特殊意义,有利于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以地区为代表的革命老区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模式。

其次,我们在小学组织四十名小学天生功举办了一期红色夏令营。

通过教唱红色革命歌曲、听老红军讲革命故事、开展红色运动会、观看红色电影、参观县城博物馆等活动,让小学生们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为建立新中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实现本次实践的另一主要目的:向当地小学生们宣传红色文化,使他们熟悉到红色文化遗产既是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地域偏重明显的红歌和革命故事的选取也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增强了视传承红色文化为己任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我们在实践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将收集和整理的有关庆城的红色资料编辑成一部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的红色乡土教材,同时与党史办合作,结合已有的宣传资料弥补青少年红色文化宣讲资料的漏洞和空缺,为继续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继续奉献我们的微薄气力。

第四,在我们的主动联系和积极配合下,我们争取到了两次电视台的采访报道,若干县政府网站的图片新闻报道。

其中,大学文化行者共建庆城
暑假社会实践基地暨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基地揭牌仪式的新闻还被排在当天地方新闻的第二条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为本次后续实践活动的展开和今后红色文化的宣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存在题目
此次实践,我们收获累累硕果,可我们不能沉迷于享受收获,我们应在不足中,探究新的成功之路。

现将题目列举如下:
首先,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享受这种丰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本应是当地文化传播者的学生的心灵深处出现了“荒漠”,对“红色文化”的概念模糊,对其产生的悠远影响的熟悉淡薄。

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我们需要适当调整计划,付出更多时间,让孩子们与红色文化更好接触。

由于先前对这一情况估计不足,对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盲目乐观情绪,所以在开展一些抢答等互动环节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和影响,不失为一大遗憾;而且为了完成红色文化知识的“扫盲”,为接下来的实践做好理论展垫,先前制定的进度表***微调,时间表开始依照学生们的学习进度来行走,我们的处境变得相当被动。

其次,由于孩子们生活在方言充斥的农村,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或交换意见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影响到孩子们对知识的吸收与我们对知识的传授。

先前设计的吸引孩子们爱好的桥段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而不被理解的时候,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教者们也着实体验了一把当老师的辛劳与心酸。

第三,为确保整个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多方领导的协助,如教育局,文化局,体育局等,由于缺少社交技巧和接洽经验,在与有关部分的接触过程中表现得不够成熟,开始并没有把预备工作做得非常精细,联系负责人和议定具体事项的时候往往落不到实处,也经常吃“闭门羹”。


然后来逐一攻克,但依然超出预计时间安排,也未能达到预期中政府可以提供的帮助的全部目标。

四、经验建议
首先,应在出发前对实践地做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前思考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想好应对措施。

在制定实践计划和进度的同时,将各种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计算在内,留出一定量的机动时间以应对突发状况,可避免因突发状况导致计划进度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

其次,在队伍中安排当地同学充当向导和方言交流媒介固然重要,但假如一个队伍仅仅想要依靠一个人就想解决交流题目是不行的。

可以在出发前向当地同学学习适应当地方言,避免出现大的纰漏。

第三,与当地政府部分的接触应提前开始预备,可以通过发邮件、打电话等多种形式尽量让对方对我们的项目产生爱好,甚至提供帮助,不要等到到达之时再从头逐一说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佳
第四,在实践过程中碰到时间过于富余或是内容贫乏时,应主动召集开会,共同商讨接下往的活动计划,决不能拖延时间做无谓的时间浪费。

在出发前也可以在计划外增加备选择的项目,以应对这种情况。

五、实践收获
短短的十四天中,我们举行了红色运动会、红色故事营、观看红色电影、唱红歌、参观红色文化遗迹等活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品尝了别样的欢乐。

在同小朋友、学校老师和的各级领导的相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很多不一样的收获。

首先,我们学会了如何和小朋友们相处,并尽可能在轻松的氛围下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加强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学会了在碰到突发状况时如何与校方和家长有效沟通,达成三方满足的终极解决办法。

其次,我们将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传递给了当地的少年儿童,为爱国主义教育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响应了国家关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号召,在对他们的教授过程和各种活动中了解了庆城地区的红色文化遗产,自己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在实践活动中为下一步的红色文化教育积累了一些经验,不管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式,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被验证是有效的我们都牢记在心,为之后的工作提供了鉴戒、奠定了基础。

六、理性思考
由于实践题材选择上的特殊性,在总结了实践方面的经验之后,我们还就实践中发现的其他现象作了深进思考:
首先,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

红色精神是一种信仰,是坚定的***主义信念和理想。

红色文化是一种历史,是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沉淀。

现今社会由于信仰的匮乏,凝聚力的缺失。

名族文化的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革命先烈对祖国的伟大献身,为人民的无私奉献,为***主义的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需要我们往学习,效仿和传承的。

地区是著名的红色老区,种种红色经典在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值此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队员们受大地上的“红色”精神感召以及对革命先烈们投身建设伟大祖国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身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赴庆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的传承要靠孩子,籍此,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们建立了暑假红色文化夏令营,将当地的红色文化传递给孩子,尽自己的努力点燃些许的星星之火,为红色祖国添柴加薪。

其次,对于当地的孩子。

在我们的意识里,甘肃是个偏僻闭塞的地方,贫穷曾一度是当地的代名词,随着的祖国繁荣富强和当地的不断努力,
对与孩子们的教育虽有改善,却始终显得力有未逮。

但是贫穷阻挡不了孩子们求知的心,在他们的眼中,我们看到了未来和希看。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熟悉到只要社会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就没有会被遗忘的历史;只有社会大众真正接受了文化经济两条腿缺一不可的观念,红色文化事业才能越来越蓬勃发展。

衷心希看祖国的红色文化教育事业能不断完善,为青少年在长大成才的过程中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