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调研报告-精选模板

合集下载

革命遗址 调查报告

革命遗址 调查报告

革命遗址调查报告革命遗址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革命遗址作为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承载着无数英勇斗争的记忆,对于了解和传承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某地区的革命遗址进行调查,以期探索其历史价值和保护现状。

一、背景介绍革命遗址位于某地区的山区,这里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场之一。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无数革命志士在这片土地上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迹。

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乱和自然侵蚀,这些遗址的保护状况备受关注。

二、遗址调查1. 遗址概况经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这片革命遗址包括了多处战斗遗址、纪念碑、纪念馆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无数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的名字。

纪念碑前还有一片整齐的烈士陵园,每逢重要节日,人们都会来这里献花悼念。

2. 历史价值这片革命遗址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其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这里曾是无数革命志士的战斗场所,他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3. 保护现状尽管这片革命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是在保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导致游客流量较少,遗址的知名度不高。

其次,由于长期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部分遗址的完整性和原貌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最后,管理机构的力量不足,导致对遗址的保护和维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保护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片革命遗址,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知名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2. 强化保护措施:加强遗址的保护和维护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详细的保护方案,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原貌。

3. 加强教育宣传: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革命历史知识,培养和传承革命精神。

关于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源利用不充分、文化价值挖掘不深入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情况,本次调研对相关地区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井冈山、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当地政府、文化部门、旅游企业、游客和专家学者。

调研结果:
1.红色文化遗址资源利用不充分,存在浪费和滥用现象。

2.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文化价值挖掘不深入。

3.红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宣传。

4.红色文化遗址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群体多方参与和共同推进。

调研建议:
1.政府部门应加强领导和管理,制定相关法规规范红色文化遗
址保护和利用。

2.文化部门应加强文化价值挖掘和保护,提高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社会、科学价值的知晓度。

3.旅游企业应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满足游客不同需求。

4.游客应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尊重红色文化遗址,不乱扔垃圾,不乱刻涂。

结论: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需要多方参与和共同推进,应采取合适的措施,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色文化遗址逐渐成为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和宝贵的教育资源。

为了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遗址,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红色文化遗址的现状和保护利用情况,探索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模式。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1. 调研内容:(1)红色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2)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状况,包括遗址的完整性、环境保护和维修情况等;(3)红色文化遗址的利用方式,包括旅游开发、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体验等;(4)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 调研方法:(1)Desk research: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红色文化遗址的分布和基本情况;(2)Field research:实地考察红色文化遗址,了解其保护和利用情况;(3)访谈法: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红色文化遗址分布情况:通过调研发现,我国红色文化遗址分布较广,特别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战斗地带、革命烈士陵园和纪念馆等地。

2.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状况:(1)完整性:大部分红色文化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完整性;(2)环境保护:部分红色文化遗址周边环境存在污染和破坏问题;(3)维修情况:一些红色文化遗址有设立专门的维修队伍,但在一些偏远地区,资源不足导致维修工作滞后。

3. 红色文化遗址利用方式:(1)旅游开发:将红色文化遗址开发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和教育,传承红色文化;(3)红色文化体验:通过红色文化活动、展览等方式,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

4.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人力资源不足:一些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管理人员不足,导致遗址保护不够细致;(2)资金投入不足:一些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资金来源有限;(3)利益冲突:一些红色文化遗址周边的建设项目可能与遗址保护和利用产生冲突。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共7篇)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共7篇)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共7篇)红色旅游调查报告(共7篇)第1篇: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红色旅游调查报告延安以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了红色旅游的飞快进展。

延安,那个当之无愧的中国革命圣地,作为红色旅游的首选地,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厚爱和高度关注。

但是,假如我们平复考虑一下,就会发觉,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在进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别容忽视的咨询题。

业内人士都知道,延安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红色资源为主体,黄帝文化、黄土风情为外延的独有资源形成的旅游产业。

所以,针对妨碍延安旅游业进展的主导因素红色旅游,我们民盟XX市委精心安排,及时组织盟员中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政策水平高、业务素养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盟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XX市县(区)各景点开展了对红色旅游产业进展的调研活动,调研中要紧采取走、访、看、咨询、谈、查等形式,针对延安红色旅游产业进展的基本事情、存在的要紧困难和咨询题展开了调查,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现将调研事情报告如下:一、延安红色旅游产业进展的基本事情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事业,将红色旅游产业进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以民族圣地红色延安作为标志性品牌,坚持高起点引领、大手笔规划、整景区打造、市场化运作,倾力做大做强全球炎黄子孙朝圣地、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黄河自然遗产观光地、黄土风情文化传播地四大红色旅游板块,精心打造出了延安过大年、公祭民祭黄帝陵、中国洛川国际苹果节、延川红枣文化节、壶口旅游节、安塞文化艺术节、万花山牡丹节等七大经典品牌节会,直接促使红色旅游业的进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延安的经济社会进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我们了解,截止目前,延安对外开放的重点旅游景区已达35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7处,旅行社46家、导游800名,星级饭店38家。

县域旅游和乡村旅游迅猛进展,全市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省级旅游强县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旅游专业村60个,乡村旅游专业户__户。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红色文化遗址是指具有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内涵,代表着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个人或集体英勇斗争的遗址。

它们是我国宝贵的历史资源,对于传承红色精神、弘扬革命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经济发展压力和物质文化日益更新的冲击下,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开展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实地走访、文件资料查阅和专家座谈等方式,并以国内一些典型的红色文化遗址为调研对象。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专家和学者的深入交流和访谈,了解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与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1.文化遗址保护意识不强: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存在严重的保护意识不强的问题。

2.保护手段欠缺:部分红色文化遗址虽然得到了保护,但保护手段单一,缺乏系统化的保护规划和措施。

3.利用方式单一:对于一些红色文化遗址,仅仅停留在以展览为主的利用方式,缺乏创新的利用模式。

4.资金短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一些地方的经济实力有限,导致资金短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四、解决办法与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办法和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保护意识。

2.建立保护机制:完善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机制,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建立专业化的保护队伍,提高保护水平。

3.拓宽利用方式:在保护的基础上,探索多种利用方式,如开展专题展览、红色教育培训、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丰富遗址的内涵和吸引力。

4.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增加资金投入,推动工作的开展。

红色调研主题报告(5篇范文)

红色调研主题报告(5篇范文)

红色调研主题报告(5篇范文)【第1篇】关于2023县红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范文为深入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挖掘崇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市场人才相结合,不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根据xx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市特色文化资源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挖掘崇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市场人才相结合,不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根据xx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市特色文化资源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一)概况崇义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赣南著名的老区县。

崇义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小平、彭德怀、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崇义这块土地上战斗、工作、生活过,他们领导根据地人民取得了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伟大胜利和成功经验,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崇义人民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不畏牺牲,前仆后继,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资料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崇义苏区8万人口,参加红军1万多人,参加赤卫队、洗衣队、支前作战约2.65万多人,有名可查的崇义籍烈士1863人,无名烈士和无名英雄数以千计。

1955年,崇义籍黄志勇被授予中将军衔,兴中、谢振华、余光茂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

(二)资源分布xx县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思顺、上堡、横水、文英、丰州、麟潭、杰坝、铅厂、长龙等乡镇,以思顺、上堡较为集中。

思顺乡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王尔琢烈士墓、彭德怀旧居、严坑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新四军驻思顺通讯站旧址、大王洞后方医院遗址、思顺革命烈士纪念塔以及分布在思顺、长江、上峙等地的的大北军营旧址(军事讲习所)、黄土坳军营旧址(朱范合作会客厅)、莲塘军营旧址、柳树坝练兵场遗址。

革命遗址情况报告范文

革命遗址情况报告范文

革命遗址情况报告范文> 报告人:XXX> 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背景介绍革命遗址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

为了加强保护和管理,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我院组织了考察团队前往多个革命遗址进行实地调研,目的是全面了解革命遗址现状,提出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建议。

本报告将对调研过程中所涉及的革命遗址进行介绍并总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二、革命遗址调研情况1. 遗址一遗址一位于XXXX市XXXX区,是XXXX革命的重要地点之一。

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该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清晰的保护规划:目前,遗址内的建筑物已经严重损毁,但没有明确的修复和保护规划,缺乏系统的保护措施。

- 缺乏专业管理团队:由于资源有限,遗址目前没有专职的管理团队,导致管理工作的松散和不专业。

- 宣传力度不够: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宣传,游客数量较少,影响了对遗址的认知和保护度。

2. 遗址二遗址二位于XXX市XXX区,是XXX重要战斗的发生地。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建筑物状况堪忧:遗址内的建筑物严重倒塌、毁损,亟需修复和保护。

- 缺乏安全措施:遗址周边缺少安全保护设施,导致盗掘和破坏行为频发。

- 参观条件有限:遗址没有提供良好的参观条件,如导览服务、展示陈列等,限制了游客的体验和对遗址的了解。

三、解决方案与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革命遗址的保护程度和游客的满意度,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 保护规划和修复工程针对遗址一和遗址二的建筑物状况,我们建议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并立即启动修复工程。

修复过程应根据历史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还原建筑物的原貌,确保修复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2. 建立专业管理团队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革命遗址,我们建议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遗址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保护工作。

该团队应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推进保护工作并提供专业的导览服务。

红色遗产调研报告范文

红色遗产调研报告范文

红色遗产调研报告范文*报告人: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1. 引言红色遗产是指中国共产领导下的革命事业所留下的历史遗迹、纪念地和相关文物。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遗产是连接过去和未来、传承先烈遗志的纽带。

为了进一步了解红色遗产的现状和保护问题,本调研报告将对红色遗产进行实地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调研团队共由X名专家组成,团队成员分工明确,负责不同调研任务,包括现场勘察、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

调研时间为XXXX年X月至XXXX年X月,涵盖了多个红色遗产地。

3. 调研结果3.1 红色遗产地现状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红色遗产地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革命文物得到了妥善保存和修复。

例如XXX地,与当年革命活动相关联的建筑和文物得到了良好的保护,成为了旅游景点和教育基地。

然而,在一些红色遗产地,尤其是偏远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条件限制,一些重要的红色遗产较为破旧,保护不够到位。

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

3.2 参观者态度和需求我们采访了部分参观者,了解了他们对红色遗产的态度和需求。

大多数参观者表示对红色遗产怀有敬意,希望通过参观了解革命历史,并将其传承给下一代。

参观者对红色遗产地的环境卫生、导览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希望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引起重视。

3.3 保护现状和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与一些保护红色遗产的专家进行了访谈,进一步了解了红色遗产的保护现状和问题。

专家们表示,红色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基层保护机构。

其次,一些红色遗产地未制定完善的保护规划和严格执行保护措施。

同时,一些红色遗产地的保护开发存在盲目性和商业化倾向。

4. 建议和对策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4.1 加大保护投入加大对红色遗产地的保护资金投入,尤其要加强对基层保护机构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调研报告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调研报告前不久,四届政协文史委全体同志对全区革命遗址进行三次专题调研和考察。

大家实地走访、察看了分布在我区西部山区的众多革命遗址,听取了知情老人的介绍,还到定远县藕塘烈士陵园进行了参观考察和瞻仰。

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我区当年的**山抗日根据地,与定远藕塘紧密相连,是津浦路西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少奇等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此战斗生活,留下的这些革命遗址、遗迹,不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还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观赏教育价值。

目前当务之急是把我区革命遗址保护、整理、维修好,并进一步开发利用,为今后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打下基础。

一、我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及革命遗址现状**区西部山区(**山)是当年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之一,是**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地处山丘,背靠**山,地形难攻易守,便于游击战、运动战;农副产品较丰富,且群众基础好,是理想的游击区。

这里一度是中共苏皖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等重要领导机关驻地,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及其文物。

中原局旧址、中共苏皖省委旧址、刘少奇旧居瓦屋薛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原局旧址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还有刘少奇亲自召开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一次军政干部大会遗址,海东大坝遗址,黑狼庙战斗遗址和林英坚烈士墓,大韩战斗遗址和大韩烈士墓等多处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

我区革命遗址背景及现状:1、中原局第一次会议旧址、中共苏皖省委旧址(瓦屋薛)1938年冬,新四军挺进队到达**山区,开展民运工作。

1939年春,中共苏皖省委、新四军四支队陆续到达**,其中苏皖省委驻在瓦屋薛薛宗元家(又名薛慕柳),书记刘顺元,李世农、郭述申、方毅等七人为委员。

1939年11月底,刘少奇和徐海东及中原局机关来到**山区,刘少奇住在瓦屋薛。

月上旬,在此召开了中原局第一次会议,参加人员有刘少奇、张云逸、徐海东、罗炳辉、郑位三、刘顺元、李世农、郭述申等,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立了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发展人民武装,建立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方针。

目前苏皖省委旧址已立碑。

20xx年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的四合院已不存在,只剩下西厢房两间屋。

刘少奇在两间小屋住了80多天(1939年11月至1940年2月),用过的桌子、板凳、木床、马灯等文物仍保留,小屋内陈列着部分历史资料和图片。

2、军政干部大会遗址(瓦屋薛西头庙山洼)中原局第一次会议后,刘少奇在瓦屋薛西头庙山洼(露天会场),召开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一次军政干部大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原局机关、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四、五支队及地方干部在内约200人,刘少奇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目前大会遗址仍在,刘少奇讲话时的露天讲台基本完好。

3、江北指挥部及“海东大坝”等遗址1939年底,副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徐海东驻在窝子李。

为解决当地群众用水问题,徐海东带领警卫连在窝子李附近筑了一座拦水坝,蓄水一万多方,当地群众称之为“海东大坝”。

徐海东在指挥打胜周家岗战役之后,一直在窝子李养(病)伤,1943年移驻太平集,直到抗战胜利时他才离开这里。

目前海东大坝尚存,但未立碑。

此外,四、五支队以及此后成立的二师下属的许多工厂也曾设在**山区。

据当地知情人介绍,被服厂设在北窑,肥皂厂、医药库设在东王刘,兵工厂设在黄山冲,医院设在郑刘。

徐海东还在太平村创办了抗日小学。

4、黑狼庙战斗遗址和林英坚烈士墓(**大冒)林英坚等烈士是1941年冬在章广黑狼庙战斗中牺牲的。

1941年11月27日,桂系171师分三路向章广黑狼庙的新四军五旅13团阵地进攻,因敌众我寡,我军伤亡较重,团长林英坚等指战员阵亡。

当时因情况紧急,烈士们被就地安葬。

1972年,**公社党委决定在大冒对面山上修建烈士墓,并立了一块纪念碑。

1982年烈士墓重修了一次。

1990年,原县级**市委计划将烈士墓修建成烈士陵园,有关部门已将占地亩的规划图编制好,后因为地改市、分区,修建陵园计划搁置。

目前烈士墓杂草丛生,规模小,破旧不堪,亟待维修、扩建(林英坚,安徽金寨人,1908年出生,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党,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和长征,牺牲前为新四军二师五旅13团团长,牺牲后,江北指挥部于1941年月15日在岗村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张云逸副军长致悼词)。

5、珠龙南山头战斗遗址和烈士纪念碑(南山头)1945年11月初,为阻止国民党军队向津浦路西根据地的主力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进攻,定滁全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调研报告第2页支队回民连二排的30多名战士在连长董立才率领下,坚守珠龙南山头,抗击蒋顽进攻,终因寡不敌众,4人壮烈牺牲,27人被俘。

其中董立才为保护同志,假称排长,被敌活埋于珠龙街北,英勇就义。

1966年,珠龙公社党委在南山头建有烈士纪念碑一座。

目前烈士纪念碑已破旧,且无围栏,四周杂草丛生。

6、大韩战斗遗址和大韩革命烈士纪念碑(施集镇大韩村)1948年5月,时任江淮地委书记杨效椿与支队司令艾明山,带领**支队一个营攻打周家岗和施集,在歼灭周家岗全椒县保安大队一个中队后,途径大韩,因误食桐油,部队行动不便,五连和司令部及县武工队在此宿营。

又因敌保长告密,天亮前被国民党军一个连包围。

我军英勇作战,打了一天直到黄昏时才突围。

此仗,我军牺牲23名战士、被俘30多人。

战斗结束后,杨效椿派人到大韩把牺牲的20多名烈士遗体掩埋。

1977年8月,李集公社党委决定在掩埋烈士遗体的山岗上,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目前纪念碑四周无围栏,急待维修。

7、黄泥岗战斗遗址和烈士纪念碑1945年,黄泥岗日伪据点共有日军一个小分队、伪军80多人,直接残害当地百姓。

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亲自指导拟定作战计划。

8月6日至7日,嘉山县总队在新四军二师学兵连的配合下,在嘉山县总队徐政委、胡主任、总队副李占彪等具体部署指挥下,8月6日夜发起强攻,经过两日激战,我军奋勇向前,炸开敌人碉堡,大获全胜,打死日军木村小队长等日伪军30多人,俘虏80余人。

战斗中,我军也有一些伤亡。

1993年,黄泥岗镇政府在原日伪军碉堡的遗址上,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除上述遗址外,还有施集蔡家洼战斗遗址及烈士墓,章广五尖山战斗、花山战斗、皇道山战斗等多处遗址。

二、革命遗址保护面临问题及原因以刘少奇旧居、中原局第一次会议和苏皖省委旧址为主的大量革命遗址尚存,但原物、原貌都发生很大变化。

有的地方已遭到一定破坏,有的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如林英坚烈士墓原先周围有松树,现已被原**乡卖给私人,树被砍,墓址周围已变成私人承包山场。

江北指挥部第一次军政干部大会遗址,20xx年春卖给私人已栽松树。

其问题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主要有:一是受战争环境破坏和解放后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而改变现状。

窝子李村庄当年是徐海东大将养病的地方,曾被敌人放火焚烧成灰烬,后来又发动战士上山砍树割草重新盖房,解放后村民居住的草房已翻盖成砖木结构的瓦房或平房。

刘少奇居住瓦屋薛薛宗元家的房,因年久失修,原四合院房已扒重建平房。

刘少奇当年居住两小间西厢房也是两次重新修建。

二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黑狼庙战斗遗址,当年战士们挖的两米多深的壕沟依稀可见,现历经60多年的风雨残蚀,壕沟仅有五六十公分深且周边长满了松树和杂草等。

主观方面主要有:第一,有关领导和部门对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重视不够,宣传保护力度不大。

有少数镇、村干部没有保护革命遗址的意识,乱作为。

革命遗址本应是集体所有,不经请示却擅自卖给私人。

第二,农民群众对保护革命遗址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自觉性不高。

有的农民明知瓦屋薛庙山洼是重要的革命遗址,却为了一时的私利在遗址上取土,栽种杨(松)树等。

第三,我区对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缺乏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

第四,投入不足,经费匮乏。

从太平村部到瓦屋薛村庄仅存一公里多的土路,因没有经费而未修成水泥路(村村通工程的水泥路已修到太平村部)。

三、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重大而深远1、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保护、维修这些革命遗址、遗迹,整理、修复历史资料、文物,既能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又能激励广大干群和青少年学习先辈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形式。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外来文化严重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受到冲击更大。

特别是青少年,一个时期以来对外来文化的崇拜相当严重,对祖国文化特别是对现代革命史的了解很少。

而发展红色旅游,寓教于旅游之中,是丰富生动和切实有效的。

2、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我区至今无一处区级“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与我区有着众多革命历史遗迹的革命老区是不相称的。

这些革命遗址、遗迹,记录着民主革命时期珍贵的历史资料,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好教材。

因此,保护好革命遗址,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件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工作。

对于做好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无疑起着重要的导向、教育作用。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崭新的宣传形式,登上爱国主义教育舞台,担负起弘扬和教育民族精神的使命。

实践证明,红色旅游的形式已成为广大民众所乐意接受的新的教育方式,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

3、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

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记录了意义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开展红色旅游,就是要把这种先进文化进一步弘扬,教育后代,激励后人。

红色旅游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人们感受到红色景点,已不是几处简单的旧址,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4、保护、修复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发展的富民工程当前全国各地发展红色旅游方兴未艾。

井冈山、瑞金、延安等革命圣地吸引了国内众多游客前往参观、学习、旅游,对推动老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我区西部抗日根据地作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迹也有着较高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保护、整理好这些文物、遗址,可以为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打下基础。

目前同是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定远县藕塘烈士纪念馆已被国家列项投资;坐落在我区**山区的中原局旧址瓦屋薛至今还未立项上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