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教学论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探究

合集下载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探析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探析
分 之 一 的时 间 , 师 根 据 教 学 内容 和 学 生 的特 点 开 教 展 形 式多 样 的课 内实 践活 动 , 学 生参 与其 中 , 身 让 切
方 案” “ 、 条块 分 割” 使 得 目前 思想 政 治 理 论课 的 ,
课 内实践 教学从 整体 上 看杂乱 无章 , 缺乏 整体性 , 实
了 条 件 。
考核评 价体 系是 否科 学 、 理将 直 接 影 响学 生 参 与 合
实践教 学 的积极 性 , 响教 学 的效 果 和 质 量 。课 内 影 实践 教学 的考核 与评 价应 坚持过 程评 价与 结果 评价 相结 合 、 性评 价 和定量 评价相 结合 、 师评价 与学 定 教 生 白评相 结合 的原 则 。实 质 上 , 内 实践 的考 核 课 和评 价应 采用 系统 论 的观 点 和方 法 , 学 生 进行 全 对 方位 、 层次 、 多 立体 化 的考核 , 充分 发扬教 学 民主 , 突 Ⅲ学 生 的主体 地位 , 极 引 导 学 生参 与 课 内实践 活 积
第 9卷 第 1 1期 21 0 1年 1 1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社
J u na fS ut o r lo o hwe tAg iulu a nv r iy S ca in eEdto ) s rc t rlU iest ( o il e c iin Sc
V o19, o . N .11

二、 在课内实践教学 内容 的设计上 , 现 体
整体 性

在 课 堂 教 学 时 问 的 安 排 上 , 新 “ + 创 2
理概 论 》 以下 简称 “ 理” 《 ( 原 ) 毛泽 东思想 和 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理 论体 系概 论 》 以下 简称 “ ( 概论 ” 《 国近 )中 现代 史纲 要 》 以 下 简 称 “ ( 纲要 ” 等 4门主 干 课 程 。 ) 由于 不 同课 程 ( 教 师 ) 属 不 同教 研 室 或教 研 组 , 或 分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实 践 的 程 度不 够 , 理论 课 课 堂 教 学 的单 纯 说 教 面 对 形 形 色 色 的
现时 社 会 势 必 会 显得 身 单 力 薄 , 使理 论 教 育 在 不 断变 化 的现 致 实面 前 显 得 苍 白无 力 ,缺 乏针 对 性 、 效 性 和说 服力 、 染 力 。 实 感 这 就 需要 依 托社 会 , 员 更 加 广 泛 的社 会 力 量 介人 , 助实 动 借 践 教 学 , 学 生 通 过 接 触社 会 、 使 了解 社 会 、 识 社 会 、 身体 验 改 认 亲 革 开 放 给 经 济 和社 会 带 来 的生 机 和 活 力 , 实 践 中形 成 辩 证 唯 在 物 主 义 和 历史 主义 观 点 , 高 洞 察 能力 、 提 运用 知 识 分 析 和解 决 题 的能 力 、 交 能 力 、 社 独立 活 动 能 力 , 而 提 高 他 们 分 辨 是 非 和适 进
I r v h u h oiia n h o eia u jc mp o et o g tp l c la dt e rtc ls b t t e
pr c ie t a hi g a t a f e t e pl r to a tc e c n c u le f c x o a i n
tmoo ylw al o , e db igto g tp l ia a dt e rtcl u jc e ̄ al o ,b igas h t h rsn g olg td n e lg a c l fr n e en h u h oic l n h o eia be tslscl fr en lota ep e e ta ec l esu e t t s t e
有决 定 性 的作 用 , 对认 识 的检 验 、 富 和 发 展 。实 践 性是 马 克 是 丰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使得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了一些教学资源的浪费和教学质量的下降。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当前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针对性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学内容设置、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建设教学资源平台以及深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意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而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

通过研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开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深入探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为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①王建 民、 楚莉莉《 关 于 建 设 高 校 思想 政 治 课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长 效 机 制 的 探 讨 一一 以 < 毛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概
论) 课程为例》 , 《 法 制 与 社会 } 2 0 1 0年 第 4 期。 ②刘晓霞《 论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 内 涵 及应 用 路 径 》 , 《 继续教育研究} 2 0 1 0年 第 1 2期 。
其 课程 设 置 、 教 材编 写 、 师 资 队伍 建设 、 精 品课 程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4 —0 2
作者简介 : 郭昭昭( 1 9 8 2 ) , 男, 安徽合肥人 , 江 苏 科 技 大学 讲 师 , 博士 ,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近 现代 史 和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研 究 。
着 力 点 是 中心 。 关 键 词 :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 ;实践 教 学 ;实效 性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4 1 文 献标 识码 : A
长期 以来 , 高校 思 想 政 治理 论 课教 学 以课 堂
教学 为 主。近年 来 , 意 识形 态有 效 性 成 为思 想 政 治教 育关 注 的重 点 , 教 育 主 管部 门和 高 校思 想 政
第 3 期
郭 昭 昭 :提 高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 实 效 性 的几 点 思 考
建设 等各 项工作 在专项 经 费支持 下快 速发 展 。当
前 的工作 重点 就是增 强思想 政治 理论课 教 学 的实 效性 。思 想政 治理论课 教 学分 为理论 教学 和实 践 教学 , 理论 教学 实效性 的重 要性 无需赘 言 , 对于 实

用实践活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探索

用实践活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探索

用实践活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探索缺乏逻辑论证的理论固然很难使人相信,但是缺乏感性论证的理论亦难使人信而持久、信而弥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重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还应加强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提供感性基础、理解契机和内化为思想素质的体验机制。

(一)实践教学的外延界定实践性教学(亦可称之为实践教学)是西方在倡导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行为主义教育哲学,强化教育职业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今天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正式纳入到其理工农医类学科的教学规程当中,而且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在其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教学中引入了实践性教学的方法。

我国高校对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大体可归纳为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凡课堂理论教学以外的,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或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一切教学形式都归入实践教学。

徐麟文等人所撰《知行结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盐城师范学院“两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等文还详细列举了实践教学的各种形式。

另一种观点则把教师课堂讲授以外的一切教学形式都归之为实践教学。

如把学生上台授课、课堂讨论、师生对话等都归之为实践教学。

上述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诸多形式进而对于我们自觉作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运用选择极具意义。

但是对其中的某些形式的分类却有待商榷。

实践教学既然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它应当是课堂理论教学以外的,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或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一切教学形式,至于学生上台讲课以及课堂讨论等作为值得倡导的教学方法,应当归属于课堂教学而不是实践教学。

(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加强实践教学,这是由我们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当今的大学生生活的范围主要就是家庭、学校。

正如有的同志所概括的那样,他们中有不少人在家为父母宠着,在校接受着书本知识的教育,缺乏对生活的全面了解,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因而往往容易用理想主义眼光来看待社会和人生;他们对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对改革和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疾苦知之甚少,大多不能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位置。

以实践教学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以实践教学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球信息网络化的革命 , 使世界进入 了一个知识和信 息大爆炸的时代。 但是 , 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 一方
那 么 , 思政 课 教学 中 突 出实践 教学 的重要 性 在 体 现在 哪些方 面 呢 ? 首 先 , 出实践 教学 是 风 云变幻 的国 际 国内形 突 势对 思 政课 的客 观要求 。
等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 在整个课程体系 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任务 。长期以来 , 由于 人们对思政课的偏见 , 由于思政课部分教师习惯于 灌输式 的教学 , 由于学生对思政课的不重视 , 思政
学 制 约 因素 的基 础 上 , 四 个 方 面 论 述 了提 高 思 政 课 实践教 学 效 果 的 举措 . 高校 思 政课 实践 教 学 的 有 效 开 展 进 从 为
行 了有 益 的探 究 。
关键 词 实践 教 学 思政 课
教 学 实 效性
高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课 ( 以下 简 称思 政 课 ) 高 是

t O

第 期
以实践教学提 高高校思政课教学 实效性探究
。张 海 亮 ( 兰兰州 7 07 ) 300
本 文 通 过 对 高 校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实践 教 学 的重 要 性 的 表 述 .在 详 细分 析 高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践 教
主法 制 的 中 国 ,这 种 种 概 念搅 乱 了青 年 学 生 的 思 想 , 乱 了他 们 的思 维 , 个 不 同 中 国 的 印象 与 概 混 两 念在 他们 的头脑 中叠 加 , 响 了青 年 学生 对社 会 的 影
观、 人生观 、 价值观的教育, 担负着社会核心价值体
系 的维 护和灌 输 。思 政课 的课 程 定位 表 明 , 在思政 课教 学 中 ,要 突 出强 调 学生 对社 会 的 了解 和认 识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与实践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与实践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问题及背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程。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存在一定的困境。

因此,进行研究并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方案与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为某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确立研究框架,并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老师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学生对于课程实施效果的感受。

然后,对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实地观察,观察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材内容过时,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的评价也普遍反映了这些问题。

实地观察发现,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课堂活动少,互动性差。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素养、教材的选择和更新、学生自主参与等。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行研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教师应提高教学素养,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教材应选择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并及时更新。

最后,鼓励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思维能力。

通过本研究的实证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得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然而,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局限性,如研究样本仅限于某高校,数据收集方式有限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多的高校进行调查,采用更多样的数据收集方式,以获得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变革路径和模式,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 词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 实践 教 学 ;实效 中 图分 类 号 :G 62 0 4 .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4 9 20 ) 1 150 6250 (09 I - 1-2 0
高校思想 政治理 论课是 对大学 生进 行 系统思 想 政治 理论教育 ,提高 大学生 素质 的主 阵地 、主课 堂 和 主渠道 ,其根本任务 是教 育青 年学生 学会 运用 马 克思 主义 的立场 、观 点 、方 法去 观察 、思考 、分 析 和解决 问题 。而 目前 思想政 治理论 课教 学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是 “ 思想政治 理论 课 教 学 重理 论 体 系 阐述 , 轻现实 问题研究 ;重理 论知 识传播 ,轻 学生 能力培 养 ;重 教师单 向教 育 ,轻 师 生 双 向沟 通 交 流 ” 等 , 造成这 种状 况 的重 要 原 因是 理 论 与 实 际 脱 节 。 因 此 ,要 真正实 现教学 目的 ,就必须 切实 加强 思想政 治理论课 的实践 教学环节 。
20 0 9年 第 1 期 1 ( 第7 总 1期 )
边疆经 济与 文化
THE BORDER E CONOMY AND CUL TURE
Nn I . o 9 12 0
Ge ea. n r1 Nn 7 1
【 教育纵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论 增 强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 的 实 效 性
钟 久 辉
( 赣南师范学院 政 法学 院 ,江西 赣 州 3 10 ) 4 0 0

要 : 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 课实践教 学环 节中还存 在着一 些突 出的 问题 ,对 此我们在 实践 中探 索 了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实践教学论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探究[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

文章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该门课程500多份实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2005]5号)(简称“05”方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

“05”方案颁布后,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调研了该门课程500多份实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

调研范围为2007级、2008级学生,其中2007级173份,2008级327份,院系为全校17个学院的38个专业,主要采用归纳分析法,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同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可使学生深入生活、走向社会,在实践体验中树立崇高的理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思想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和校外的社会实践教学,具体表现形式有:课题研究、参观考察、专题调研、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等。

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各种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更突出的是它的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特点。

同时,在开展实践性教学时,还要求实践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实践性教学形式要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要具体化、规范化;实践教学评价方式要科学化、合理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明显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高素质人才。

例如,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长期坚持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广大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导,陶冶了情操,心灵受到震撼,唤起爱国爱民强烈意识;加强了环保意识,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提高和锻炼了洞察能力、社交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活动能力、分析和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初步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步骤、格式,为四年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一)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实践活动是以学习小组为活动单位,5~7人为一小组(其中1人为组长)。

每人分工不同,职责不同,共同参与完成研究课题。

实践过程中每个人既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又要学会尊重和倾听别人的观点,这就需要小组成员间团结合作、相互谦让、群策群力、通力协作,这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及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通过学习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分工、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研究课题,使学生增强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经过对收集资料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过程,还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此外,在教师悉心指导下,学生们还学会了如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了在科学探索道路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

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科学探索精神,也使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发展。

学生们进行环保实践教学活动后,便会自觉地保护环境,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学生们走进贫困山村进行调研活动后,便学会了关爱他人,努力回报社会;学生们为地震灾区的人民进行义卖实践活动后,爱国热情便会持续高涨;学生们为奥运进行宣传活动后,自豪之情便会溢满胸膛。

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应注意的问题(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认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尤其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我们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忽略了理论与实际联系,就会造成“知行”脱节,影响实践性教学的效果,达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

目前有不少教师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没有理论联系实际,没有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脱离实践生活空谈理论,使得实践活动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结合课程和专业特点,与时俱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联系本专业特点,结合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指导学生开展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

如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进行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活动,写出“普及环保知识,共创美好家园”“一次性筷子引发的思考”等调研论文;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经济方面的实践活动,写出“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需求的研究” “当今企业与人才需求”等调研论文;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网络方面的实践调研活动,写出“网络利与弊调查” “青少年上网的调查”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等调研论文。

有的教师结合思品课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献出爱心方面及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消费观等方面的调研实践活动,写出“关爱老人” “走进聋哑学校” “便民利民,爱心传递” “爱心义卖,温暖一生” “关于大学生人生态度调查研究”“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大学生恋爱动机研究”“构建合理的大学生消费观”“关于我校大学生新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等调研论文;有的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围绕身边发生的重大事情及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实践活动,写出“地震远去,我们的爱心何去何从” “抗震救灾,义卖国旗有感” “文明奥运我先行” “由奶粉事件引发的道德问题”等调研论文。

实践活动内容不仅丰富多彩,实践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化。

有调研报告、研究论文、访谈专集(学生对博士、教授、成功人士、平凡人士的真人采访汇成集)、绘画作品(美术系学生运用漫画形式完成论文)、精美课件(把实践活动过程制作成课件,图文并茂且附有个人感言)等,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做好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前提实践性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是关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性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与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是否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1.教师要具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

实践性教学的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特点决定教师要比传统教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首先,教师要指定周密的实践教学活动计划,在开学初向学生公布,以便学生对实践活动有所准备。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选题,确定课题研究,制订研究方案。

再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

最后,学生的研究论文完成后,教师还要进行认真批改、点评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面谈、书信、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随时进行指导。

由于近年来扩招,学生人数较多,往往一位教师要上4~5个班级,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要进行实践性教学,做大量的工作,付出更多的精力。

没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教师就不会做到悉心指导学生。

指导工作不到位,学生的实践活动就不能有序开展,学生也就不知如何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课题研究,这将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效果。

从上述调研的论文可看出,少数教师指导不够,学生论文质量就比较差,甚至出现从网上、报纸杂志上抄袭现象,违背了实践教学的初衷,达不到实践教学效果。

2.要强化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在实践性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

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才能在实践性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要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要科学安排实践活动内容和实践活动的形式。

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科学安排好实践活动内容和实践活动的形式。

作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紧密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要求进行,达到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养成优秀道德品质及遵纪守法的目的。

如关于环境保护(保护桂林环境、保护校园环境、保护漓江、保护大自然、垃圾处理)、大学生消费观、恋爱观、就业观、劳动观、阅读观、体育观、公共道德修养(爱护公共设施、节约水电)、爱心活动(参观福利院、聋哑学校、支教、义卖、献血、艾滋病宣传、奥运宣传、抗震救灾募捐)、人物访谈(博士、教授、平凡的人)等,活动内容能结合本专业特点、结合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与时俱进,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富于爱心、遵守社会公德的精神风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