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幼儿园二等分四等分(课堂PPT)
2024年幼儿园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 优质课件

2024年幼儿园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数学教材第四章《分数的认识》中的第二节“二等分和四等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操作方法,运用二等分和四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操作。
3. 培养学生运用二等分和四等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操作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及其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直尺、剪刀、彩纸等。
学具:剪刀、彩纸、画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如:蛋糕、苹果、橙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两个或四个朋友呢?”2. 教学二等分(10分钟)(1)讲解二等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将一个物品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
(2)演示二等分的操作方法,如:将一张纸对折,沿折痕剪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3)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二等分。
3. 教学四等分(10分钟)(1)讲解四等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将一个物品或图形平均分成四份的过程。
(2)演示四等分的操作方法,如:将一张纸对折两次,沿折痕剪开,得到四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3)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四等分。
4.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例题: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什么形状?(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答案。
(3)出示例题:将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什么形状?(4)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2. 四等分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3.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什么形状?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什么形状?2. 答案:长方形二等分后,每份是两个矩形;正方形四等分后,每份是四个小正方形。
大班数学《二等分四等分》幼儿园课件

大班数学《二等分四等分》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六章《分数的认知》第三节《二等分四等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操作方法,学会运用分数表示等分的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能够独立完成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分数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学会运用分数表示等分的结果。
2. 教学重点:掌握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操作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剪刀、彩纸。
2. 学具:剪刀、彩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切蛋糕的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引出二等分的概念。
3. 随堂练习:发放彩纸,让幼儿动手操作,将彩纸二等分,并在纸上标注分数。
4.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一个蛋糕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引出四等分的概念。
6. 随堂练习:发放剪刀和彩纸,让幼儿动手操作,将彩纸四等分,并在纸上标注分数。
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四等分》2. 内容:(1)二等分的概念及操作方法(2)二等分的分数表示(3)四等分的概念及操作方法(4)四等分的分数表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一张A4纸二等分,用分数表示结果。
(2)将一张A4纸四等分,用分数表示结果。
2. 答案:(1)分数:1/2(2)分数:1/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一个物品进行其他等分,如三等分、五等分等,培养幼儿的拓展思维。
同时,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等分操作,如水果、饼干等,增加趣味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指导;6.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大班数学《二等分、四等分》课件

大班数学《二等分、四等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图形的分割与拼接》,具体内容为二等分与四等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概念,学会用折纸、剪刀等工具进行图形的二等分与四等分操作,掌握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性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二等分与四等分的含义,掌握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2. 教学重点: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性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教学课件、剪刀、折纸、直尺等。
2. 学具:剪刀、折纸、直尺、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长方形的纸,提问:“如何将这张纸平均分成两份?”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二等分的概念。
2. 例题讲解:讲解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概念,展示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操作。
3.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二等分与四等分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性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四等分》2. 内容:二等分的定义与操作方法四等分的定义与操作方法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性质二等分与四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一张正方形纸二等分,再将其四等分,画图表示过程。
(2)举例说明二等分与四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画图见附件。
(2)例如:将一块蛋糕二等分,每人可得半块;将一个苹果四等分,每人可得四分之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为小学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鼓励学生将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年数学幼儿园二等分四等分课件

2024年数学幼儿园二等分四等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数学教材第四章《图形的等分》,详细内容为幼儿园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幼儿掌握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二等分)和四份(四等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图形和实物的等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幼儿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等分和四等分的实际操作与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学会将图形和实物进行等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二等分和四等分的图片、实物(如苹果、蛋糕等)、剪刀、彩纸等。
2. 学具:每组一份二等分和四等分的图片、实物、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讲述小熊过生日分蛋糕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蛋糕的二等分和四等分。
2. 讲解概念:介绍二等分和四等分的定义,让幼儿初步理解其意义。
3. 实践操作:a. 请幼儿用剪刀和彩纸尝试将纸张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
b. 分组讨论:如何将一个苹果或蛋糕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
c. 各组展示操作成果,分享等分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将一个长方形和圆形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
5. 随堂练习:请幼儿完成教材第36页的练习题,巩固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幼儿园二等分与四等分2. 内容:a. 二等分: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b. 四等分: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c. 实例:长方形、圆形、苹果、蛋糕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幼儿用彩纸剪一个长方形,尝试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
b. 请幼儿将一个苹果(或蛋糕)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并与家长分享等分方法。
2. 答案:a. 长方形的二等分:沿着长边或宽边剪开。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二等分和四等分》PPT课件

通过提问、故事等方式激发幼儿对二等分和四等分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新课内容 ,探讨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数学原理和应用。
03
操作方法演示与讲解
Chapter
二等分操作方法
讲解定义
首先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 二等分,即把一个整体平 均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图形示例
通过展示简单的图形(如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演示如何将其进行二 等分。
感谢观看
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1 2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帮助 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学习 目标。
学生互评
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 借鉴,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成 绩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 见和建议。
操作注意事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如直尺、剪刀等)进行等分操 作。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 思考等分后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 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 学素养。
确保等分准确 使用合适工具 安全第一 引导思考
在操作过程中,要强调等分的准 确性,确保每个部分都相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们的 安全,避免使用过于尖锐或易碎 的工具。
实物操作
让孩子们使用纸张、食物 等实物进行二等分的实践 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
四等分操作方法
讲解定义
实物操作
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四等分,即把一 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
让孩子们使用纸张、食物等实物进行 四等分的实践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 解。
图形示例
《二等分和四等分》(幼儿园优质课件

《二等分和四等分》(幼儿园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二等分和四等分》是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依据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详细讲解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能识别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掌握二等分的操作方法,学会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和四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果图片、剪刀、彩纸、尺子、投影仪。
学具:剪刀、彩纸、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水果图片,提问:“大家看看这幅图,有哪些水果?这些水果可以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怎么分?”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二等分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0分钟)(1)讲解二等分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二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讲解四等分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4)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四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二等分和四等分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题1:将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面积是多少?例题2: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面积是多少?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1: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练习题2:将一块饼干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多少?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等分和四等分》2. 内容:(1)二等分的概念和操作方法(2)二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四等分的概念和操作方法(4)四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一张A4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什么形状?(2)将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多少?2. 答案:(1)每份是长方形(2)每份是巧克力的一半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幼儿园数学《二等分》课件

幼儿园数学《二等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几何图形》第三节《二等分》。
主要内容为让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了解二等分的概念,学会将图形或物品二等分,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二等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二等分的概念,能够识别出二等分的图形。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二等分的操作。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学会二等分的操作。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二等分教具(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卡片),磁性白板,彩色笔。
2. 学具:操作卡片,剪刀,胶带,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切开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苹果被切成了几份?每份是不是一样大?”由此引出二等分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二等分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讲解二等分的概念,并引导幼儿观察如何将图形二等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片,教师指导幼儿使用剪刀、胶带等工具,尝试将卡片上的图形二等分。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操作成果,讨论二等分的方法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2. 内容:二等分的定义二等分的方法二等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将下面的图形二等分。
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心形。
2. 答案:圆形:通过直径将圆二等分。
正方形:通过连接对角线将正方形二等分。
长方形:通过连接长方形的中心点,将长方形二等分。
心形:通过连接心形的顶部和底部中心点,将心形二等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二等分概念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除了二等分,还有没有其他分数?如:三等分、四等分等。
幼儿园数学《二等分》课件

幼儿园数学《二等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几何图形》第三节“二等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将图形或物品二等分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二等分的概念,了解什么是二等分。
2. 培养幼儿运用二等分的方法,将图形或物品进行二等分。
3. 提高幼儿观察、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将图形或物品进行二等分。
重点: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二等分教具模型、水果、糖果等可二等分的物品。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准备一个苹果,现场将其切成两半,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提问:“这个苹果被切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是不是一样大?”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加深对二等分的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二等分教具模型,讲解什么是二等分。
通过具体例子,如将长方形、圆形等图形进行二等分,让幼儿明白二等分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幼儿用剪刀和彩纸尝试将图形二等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强调二等分的关键是使每一部分大小相等。
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2. 内容:二等分的概念二等分的方法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纸剪出两个二等分的图形,如长方形、圆形等。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二等分概念的理解程度,针对问题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在家中与幼儿共同完成二等分任务,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后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生活中的二等分现象,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如何通过生活化的例子让幼儿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2. 例题讲解中,如何通过具体的图形展示和操作,帮助幼儿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1
32
33
?
34
35
“是不是二等份或四等分?看谁说得对
36
“是不是二等份或四等分?看谁说得对
37
“分几份?是不是等分?看谁说得对”
38
“分几份?是不是等分?看谁说得对”
39
“分几份?是不是等分?看谁说得对”
40
“分几份?是不是等分?看谁说得对”
41
“分几份?是不是等分?看谁说得对”
50
51
52
53
54
55
42
“分几份?是不是等分?看谁说得对”
43
“分几份?是不是等分?看谁说得对”
44
“分几份?是不是等分?看谁说得对”
45
“分几份?是不是等分?看谁说得对”
46
“是不是二等份或四等分?看谁说得对
47
“是不是二等份或四等分?看谁说得对
48
“是不是二等份或四等分?看谁说得对
49
“是不是二等份或四等分?看谁说得对
盱眙县明祖陵镇中心幼儿园 李丹丹
1
2
3
???
4
5
6
7
8
二等分就是分成两块,两块 一样大。
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 两部分就叫二等分。
9
?
10
11
12
13
14
?
15
16
17
18
?
19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1
22
?
23
24
嘻嘻吃蛋糕了
25
26
27
?
28
29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