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的控制方法
预应力张拉控制(详细完整版)

预应力张拉控制预应力张拉控制是确保预应力构件正确施工和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1. 施工准备:●在进行预应力张拉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包括对工程设计文件、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等进行检查和确认,确保所有材料和设备符合要求。
2. 张拉计划编制:●制定详细的张拉计划,明确预应力构件的张拉次序、张拉力级、锚固长度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3. 张拉设备检查:●对用于预应力张拉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如液压泵、压力表、锚具等,检查其工作性能和安全功能是否正常。
4. 钢筋准备:●钢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好防锈处理。
在张拉前,对钢筋进行检查,确保无损伤、腐蚀、弯曲等情况。
5. 锚固装置安装:●安装预应力锚固装置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进行操作,确保锚固装置能够正确、牢固地锚固钢筋。
6. 张拉控制过程:●张拉过程中必须准确监测和控制张拉力的大小,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张拉力的控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逐级控制和记录。
●在张拉过程中,要注意张拉速度的控制,避免快速或突然的张拉造成钢筋断裂或其他意外情况。
7. 张拉力监测:●在张拉过程中应监测张拉力的实际数值,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记录,以确保预应力构件的质量安全。
8. 张拉结束处理:●张拉完成后,要及时对张拉设备和锚固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对张拉后的预应力构件进行验收,包括检查构件的应力状态、锚固长度、张拉力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 张拉记录和报告:完成张拉后,需制作详细的张拉记录和报告,记录张拉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张拉力测量数据等,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在预应力张拉控制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预应力构件的安全施工和质量可靠。
同时,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加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以防止潜在的危险和事故发生。
预应力锚索张拉规范

预应力锚索张拉规范预应力锚索是一种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张拉。
下面将详细介绍预应力锚索张拉规范。
一、设备准备1. 检查预应力锚具是否完整,并清扫锚具表面;2. 检查预应力锚索是否完好,并进行表面清洁;3. 检查预应力张拉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功能正常;4. 检查张拉机的传感器是否校准准确。
二、准备工作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锚索的张拉长度和张拉力;2. 根据结构要求,确定锚具的布置位置和数量;3. 根据设计要求,检查锚固部位的混凝土质量和强度。
三、施工过程1. 检查锚具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调整;2. 确保锚具的安装位置平整,并用水平仪进行确认;3. 根据锚具的规定孔径和孔深,在锚固部位进行钻孔,务必保持孔底清洁;4. 采用压缩空气将孔内的灰尘清除干净,确保锚具能够完全嵌入孔内;5. 将预应力锚索插入钻孔孔内,确保其完全嵌入孔内,并用刷子清除孔内的灰尘;6. 按照设计要求,开始预应力锚索的张拉工作,通过预应力张拉机进行控制;7. 在张拉过程中,要确保张拉速度均匀,不得有突然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发生;8. 在预应力锚索达到设计张拉力后,应保持锚索无滑移现象,并将锚固部位固定住;9. 在张拉完成后应进行锚索张拉力的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10. 在砼龄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施工。
四、验收规范1. 对预应力锚具的安装位置和数量进行检查,确保与设计图纸相符;2. 检查钻孔孔径和孔深是否满足要求;3. 检查预应力锚索的插入深度是否符合要求;4. 检查预应力锚索的张拉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5. 检查锚固部位是否固定牢固;6. 检查锚索张拉力的检测是否合格。
以上是关于预应力锚索张拉规范的详细介绍,通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可以保证预应力锚索的安全可靠性,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锚索张拉钢绞线伸长量

预应力锚索张拉钢绞线伸长量,及油表计算? 八束的锚索是高边坡上使用的钢绞线直径为15.24mm,截面面积为140平方毫米自由段在30-40之间控制应力*钢绞线截面积*钢绞线的根数=张拉力根据千斤顶和油表的检测报告中的校正方程计算出油表读数即可。
注意:有的需要超张拉来抵消预应力损失,在控制应力中乘以系数即可。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方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ΔL=(PpL)/(ApEp)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Pp=P(1-e-(kx+μθ))/(kx+μθ)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2.张拉长度^L=^P*L/(E*S)^L——张拉长度(mm),^P——张拉力(kN)L——预应力筋夹持长度(mm)S——预应力筋截面积(mm平方)E——预应力筋弹性模量(GPa;1GPa=1000MPa)3.满意回答1=2*8/(9*10)1 △L:理论伸长量(m);2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3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4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5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6 k:影响系数,7 μ:摩擦系数,8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9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10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希望你看懂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我真的不好表示,我想可以发照片给你。
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值偏差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

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值偏差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作者:张晓军唐海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9期摘要:预应力锚索各工序作业中,张拉工序是重要环节之一。
它是评定锚索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然而张拉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锚索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间存在偏差,这种差值在一定范围内是符合规范要求的,如果偏差过大会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这就需要查明引起偏差过大的原因并进行处理。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值偏差Abstract: the process of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tensioning procedure is one of important steps. It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anchor cable.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will cause tension cable deviation between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value of elongation elongation value, this valu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 in a certain range, if the deviation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lso can bring certain harm, it needs to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deviation is too large and processing.Keywords: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tension; elongation value deviation中图分类号:U443.15+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概述预应力锚索支护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隧洞、边坡治理等各种加固处理工程。
预应力伸长量的控制分析

预应力伸长量的控制分析孟闯席军现摘要预应力钢筋以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量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值和理论伸长值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通过本工程实例,分析预应力双控指标伸长量的影响因素,确保预应力体系中的有效应力,有助于预应力施工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预应力伸长量双控分析1 概述人文路跨贾鲁河大桥桥梁全长526m,全宽55m。
分南、北引桥和主桥。
其中南、北引桥为预应力砼小箱梁,预应力体系分为预制小箱梁纵向预应力索及中幅桥1~3号轴盖梁预应力索两部分。
主桥采用钢主梁和混凝土主梁两种。
混凝土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砼小箱梁共149片,其中每片有8束钢绞线,共计1192束。
中幅桥1~3号轴盖梁,共计29束钢绞线。
混凝土主梁分为5#~6#现浇箱梁和7#~8#现浇箱梁,其中5#~6#现浇箱梁共332束,7#~8#现浇箱梁共358束,7#主塔共计88束。
全桥共计1999束钢绞线。
且所有预应力管道曲线复杂,转角多,为预应力施工增加了难度。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第11.5.6条规定:预应力钢筋以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量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值和理论伸长值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张拉应力和伸长值是预应力的双控指标。
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以张拉力为主,伸长量校核”的意思是只要张拉力足够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伸长量是反映有效预应力的重要指标,伸长量异常,说明有效预应力不足或局部预应力集中,这都将给结构受力构件耐久性带来严重的后果,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并直指结构物使用安全性。
通过本工程实例,分析预应力双控指标的伸长量的影响因素,确保预应力体系中的有效应力,有助于预应力施工质量的控制。
2 复核理论伸长值伸长值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为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为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为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m2;为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MPa;其中: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为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为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m2;为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MPa;为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夹角之和,rad;为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为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预应力张拉控制详解

预应力张拉控制详解一、预应力张拉概述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预应力张拉是通过施加拉力,使施加预应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承受使用荷载前产生一定的压缩,从而在结构承受外荷载的过程中,抵消部分外荷载,以减少结构的变形和提高结构的刚度。
二、预应力张拉控制的重要性预应力张拉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准确的预应力张拉控制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如果张拉力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变形或者破坏,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预应力张拉控制对于结构的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
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预应力张拉不当可能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缩短结构的使用寿命。
三、预应力张拉控制方法1、控制张拉力:根据设计要求,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施加的拉力值。
控制张拉力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的,它取决于结构的重要性、使用要求、材料性能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2、控制延伸量: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控制延伸量是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措施。
如果延伸量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变形或者破坏。
因此,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需要对延伸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控制张拉顺序: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张拉的顺序也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一般来说,应该按照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张拉,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控制持荷时间: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持荷时间也是影响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持荷时间应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以保证结构的充分稳定和达到预期的力学性能。
5、控制降温速率: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降温速率也会影响结构的性能。
如果降温速率过快,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或者破坏。
因此,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需要对降温速率进行控制。
四、预应力张拉控制的注意事项1、在预应力张拉前,需要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试验,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值偏差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

2 2 锚 索 实际张拉伸 长值 . 锚 索 张 拉 前 因钢 绞 线 在 孔 道 内处 于 松 弛 状 态 ,应 进 行 钢绞 线 调 直 ,采 取预 张拉 的方 法 ,
此 时 的 张 拉 值 与张 拉 力成 非 直 线性 关 系 。一 般 采 用 锚 素 张拉 伸长 值 测 记 的 第 二 级 以后 的 各 级 张 拉 值 与 相 对应 的理 论 值 做 比较 ,这 样 所 得 到
测 净 伸长 值 ,包 括 多 级 张 拉 、两 端 张 拉 总 伸长 值 ,mm ;
析 并 进 行处 理 ,保 证 锚 素 施 工 质 量 ,避 免 危 害
的 发生 。
三— — 初应 力下 的推 算伸 长值 ,mm。 。
2 3 伸 长值 偏 差 .
理 论 伸长 值 与 实 际 伸 长值 进 行 比较 ,之 间
会产 生一 定 的摩擦 阻 力 ,影 响较 大 ; () 由于锚 素孔 施 工过程 中 ,较 深孔 道 呈 3 抛物 线 ,钢 绞 线 拉直 后 与 孔 壁 之 间产 生 摩 擦 阻
力 ,使 得 锚 索 张 拉 力 由于 摩 擦 阻力 的 原 因 出现
衰减 ;
( )设备 经 常使 用导 致实 际 压力达 不 到要 4 求 ,张 拉 力不够 从 而使 张拉 值偏 小 。
卜
— —
钢绞 线弹 性模 量 ,k mm N/ ;
钢绞 线截 面积 ,mm ;
由 伸长 值 计 算 公 式 可知 张 拉 力偏 大是 伸 长 值 原 因之 一 。锚 索 的设 计 张 拉 力 一 般是 钢 绞 线
・
29 ・
第3 期 21年0月 0 9 1
岩土锚 固工程
程 中 由于 地 质 条件 、岩 体 变 形 、灌 浆 质 量 、各
预应力张拉监理控制重点

预应力张拉(后张)监理控制重点
控制内容:预应力张拉(后张)
质量控制标准:采用伸长量和张拉力双控。
钢绞线伸长值误差应控制在±6%。
张拉控制力必须达到设计规定。
同一构件内断丝根数不超过钢丝总数的1%。
质量控制要点:
1、进场后千斤顶、压力
表应经有资质单位进行标
定。
钢绞线应经有资质单位
试验合格。
2、穿设波纹管时,应注
意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在立
侧面模板之前检查波纹管密
封情况,在不合格处重新包
裹,防止混凝土渗入。
3、将工作锚按顺序穿入钢绞线,用套管将夹片均匀打入锚环,然后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和工具锚,用铁管将夹片均匀打入工具锚内,调整锚圈、垫板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轴线重合。
4、预应力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龄期满足7天要求。
5、张拉程序为:0→10%σcon→100%σcon持荷5分钟锚固,张拉后注意检查每根钢绞线的锚固是否有异常情况;张拉时应对称、先上后下张拉。
6、张拉采用智能张拉设备,两端张拉,共4台千斤顶,检查千斤顶安装好后,在电脑端进行控制,张拉时应设专人指挥控制,确保两端张拉同步进行。
7、在整个张拉过程中,人员站在钢绞线的侧面,正面严禁站人。
8、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张拉完后,采用砂轮切割机切掉多余的钢铰线,切割后钢铰线的外露长度控制在30mm-50mm。
锚具及外露的钢铰线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可用干硬性砂浆,采用人工将砂浆涂敷在锚具表面,并按压密实。
封堵应严密,确保压浆过程中不漏水泥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m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的控制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刘继伟) 关键词:预应力伸长量
摘要: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
它将高边坡病害防治与坡面柔性防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达到防治高边坡病害的目的,又可美化环境,实现了工程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的核心环节就是预应力张拉,高边坡锚索张拉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量值双控,他是决定锚索是否能起到巩固边坡稳定的核心任务,因此,探讨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偏差的施工控制,对于高边坡锚索框架梁的施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浦南高速公路A7标段YK80+038.6-YK80+142.1段右侧高边坡锚索框架防护25m锚索试验孔张拉伸长量计算为例,总结出用于现场锚索张拉施工控制方法,以便同行互励共勉。
1、工程简介
浦南高速公路A7标段YK80+038.6-YK80+142.1段右侧高边坡最大开挖高度48米,每级高度为8米。
第一级边坡坡率为1:0.5,第二至第六级边坡坡率为1:0.75。
第一、第二级设预应力锚杆加固,第三至第五级设预应力锚索加固,锚索每孔张拉力为520KN,每孔分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根锚索,一单元锚固长度4米,自由段21米,二单元锚固长度8米,自由段17米,三单元锚固长度12米,自由段13米。
锚索锚头结构见下图。
2
2.1进场的无黏结预应力钢绞线已经检验,并且符合设计要求,其弹性模量为
202GPa,直径为15.24mm。
2.2试验前已经将两套千斤顶和油压表进行配套标定。
3、理论计算
3.1受力计算
单根钢绞线受力为520÷6=86.667KN,为了使每一根钢绞线受力均衡,考虑到每个单元的自由段长度不同,为了消除其影响,每个单元必须单独张拉,其张拉力由自由段差值与其总长度决定,
公式为: F1(1)=(L1÷L)×F=4÷21×173.333=33.016KN
其中: F1(1)为第一单元第一次张拉力;
F为每单元总张拉力;F=86.667KN×2=173.333KN
当第二次张拉时,第一、第二单元同时张拉,其张拉力的分布情况如下:
F2=F1(1)+F1(2)+F2(1)=33.016+33.016+40.784=106.816KN 其中:(F1(2)+F2(1))的分布系数为:
(F1(2)+F2(1))=(4÷21+4÷17)×F=33.016+40.784=73.8KN 可知,第二次张拉结束时一单元受力为33.016+33.016=66.032KN,二单元受力为40.784KN。
在第一、第二次张拉调整好自由段引起的不同伸长量后,还没有达到设计张拉力的25%时,则应按设计的25%、50%、75%、100%、110%、150%分级张拉,其张拉力为别为130KN, 260KN, 390KN, 520KN , 572KN, 780KN。
当第三次张拉时,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同时张拉,其张拉力的分布情况如下:F3=F1(3)+F2(2)+F3(1)+F2
设(F1(3)+F2(2)+F3(1))的总分布系数为1,则(1/21+1/17+1/13)X=1
F1(3)的系数为(1/21)X=0.259694476,F2(2)的系数为(1/17)X=0.320799058
F3(1)的系数为(1/13)X=0.419506461
当F3=130KN时;
F1(3)= 0.259694476×(130-106.816)=6.021KN
F2(2) =0.320799058×(130-106.816)=7.437KN
F3(1) =0.419506461×(130-106.816)=9.726KN
此时,一单元受力为72.053KN, 二单元受力为48.221KN三单元受力为9.726KN。
同理:
当F3=260KN时;
F1(3) =39.781KN F2(2) =49.141KN F3(1) =64.262KN
此时,一单元受力为105.813KN, 二单元受力为89.91KN三单元受力为64.262KN。
当F3=390KN时;
F1(3)= 73.541KN F2(2) =90.845KN F3(1) =118.798KN
此时,一单元受力为139.562KN, 二单元受力为131.63KN三单元受力为118.798KN。
当F3=520KN时;
F1(3)= 107.302KN F2(2) =132.549KN F3(1) =173.333KN
此时,一单元受力为173.334KN, 二单元受力为173.334KN三单元受力为173.333KN。
当F3=572KN时;
F1(3)= 120.806KN F2(2) =149.2311KN F3(1) =195.148KN
此时,一单元受力为186.838KN, 二单元受力为190.015KN三单元受力为195.148KN。
当F3=780KN时;
F1(3)= 174.822KN F2(2) =215.957KN F3(1) =282.405KN
此时,一单元受力为240.854KN, 二单元受力为256.741KN三单元受力为282.405KN。
3.2油表读数计算
依据122#千斤顶的回归方程为: Y=28.653X+0.0047
05#千斤顶的回归方程为: Y=12.173X-5.8583(其中Y单位为KN,X单位为MPa)
3.3伸长量的计算
3.3.1根据<无黏结预应力钢绞线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可得钢绞线弹性模量E=202GPa,单元面积为A=2.796cm
2
3.3.2 根据以上计算
由公式: /P A δ= 和 ()/L L E δ∆=⨯
在只张拉第一单元时, F=33.016KN, L=21米,可得 L ∆=12.276mm 。
在只张拉第一、二单元时, F=40.782KN, L=17米,可得 L ∆=12.276mm 。
在张拉到130KN 时,第三单元F=9.726KN , L =13米,可得L ∆=2.24mm 。
在张拉到260KN 时,第三单元F=64.262KN , L =13米,可得L ∆=14.79mm 。
在张拉到390KN 时,第三单元F=118.798KN ,度L =13米,可得L ∆=27.34mm 。
在张拉到520KN 时,第三单元F=173.333KN , L =13米,可得L ∆=39.9mm 。
在张拉到572KN 时,第三单元F=195.148KN , L =13米,可得L ∆=44.92mm 。
在张拉到780KN 时,第三单元F=282.405KN , L =13米,可得L ∆=65mm 。
3.4实际张拉数据汇总: 见下表
3.5数据分析
3.5.1 在经过理论数据和试验数据的对比,发现对一单元和对第一、第二单元张拉的伸长量比理论伸长量稍稍偏短约0.2mm 。
3.5.2在张拉力达到130KN ,260KN ,390KN 时,伸长量比理论值增量略大或者略小,情况比较理想,在张拉力达到520KN 时,伸长量比理论值增量略小,都是基本吻合,达到要求。
3.5.3 在张拉力达到572KN,780KN时,总伸长量及其与各级伸长量的差值与理论值相比均略偏小。
3.5.4 在回油至1GPa时,监测到伸长值比780KN即超张拉150%时的伸长量小
4.7mm。
3.6原因分析
3.6.1 对一单元和对第一、第二单元张拉的伸长量比理论伸长量稍稍偏短约0.2mm。
分析原因有一下三种可能:
(1)、自由段的长度可能稍稍偏短,从计算过程中我们看到由于自由段偏短导致了伸长值的偏短,故此,在张拉的过程中要仔细控制锚索自由段长度。
(2)、油压表的读数误差引起。
(3)、千斤顶张拉锚具及夹片的变形引起伸长值偏短。
3.6.2 千斤顶在回油至1GPa时,监测到伸长值比780KN即超张拉150%时的伸长量小
4.7mm。
说明回油时由于锚具及夹片的变形量为4.7mm,单最终伸长量为38.92mm,略小于设计值为520KN时的理论伸长值39.91,但其差值在允许偏差范围(6%)以内。
纵上所述,该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与理论计算相吻合,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从计算过程中我们充分理解控制锚索张拉伸长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条:
有效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来保证张拉力的准确。
千斤顶和油表、油泵计量精度要符合要求,及时定期校验。
失效部分钢绞线失效处理得当,能达到失效的作用和效果,失效长度符合设计长度。
4、结束语
高边坡锚索张拉的伸长量计算是锚索施工的重要环节,也是锚索能否起到防护作用的关键工序,因此,在施工时决不能轻视这个问题。
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和解决。
参考文献:
4.1《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22:90).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年
4.2《建筑工程常用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09
4.3《浦南高速公路高边坡动态设计》.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200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