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合集下载

第四章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7、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蛋白质 _____ 分子; 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 ___ ; D代表 糖蛋白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选择透过性 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一定的流动性 _________________ bcd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葡萄糖 b 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 。 a
氧气、氮气 二氧化碳、苯
水、甘油、 乙醇 氨基酸 葡萄糖 核苷酸 H+、 Na+、 K+、 Ca2+、 Mg2+、 _ HCO 合成 的脂 双层
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 过脂双层? 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 过? 葡萄糖不能通过无 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 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 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 解释? 观察此图,联系已 有的知识,你还能提出 其他问题吗?能不能对 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 性的回答?
渗透作用属于自由扩散吗?
转 运 速 率
物质浓度
自由扩散动画模拟
膜外
膜内
播放 总结
自由扩散动画模拟 O 、
2
膜外
CO2、 甘油、 乙醇、 苯等
膜内
重播 总结
(一)自由扩散
特点:
•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 不需要能量。 • 方式简单,速度快
如:水、氧气、二氧化碳、 甘油、乙醇、脂肪酸等。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顺浓度 梯度 载体蛋白
胞吞 大分子物质 胞吐
消 耗 能 量
四、课堂反馈
1、下列物质中以相同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 ) A、甘油和二氧化碳 B、氨离子和水 C、氨基酸和水 D、葡萄糖和糖原

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特点: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需要 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能量;
3.实例: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Na+ 外流、 K+内流(识记:主动拿( Na+ )钱出去 (外流)送领导,领导甲(K+)壳,真的很累(内))
4.主动运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主
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3、通过此图还可以联想得出,细胞需要的离子是 否也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来运输等问题。来自物质跨膜运输 的方式 1.
自由扩散
被动运输
顺浓度
协助扩散 梯度
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
胞吞
2. 大分子物质
胞吐
二、协助扩散
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
扩散。 (1)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
(2)特点:需要载体蛋白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高中生物】16.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高中生物】16.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永年一中高一生物导学案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备人:宋领书审核人:袁金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能力目标: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重点、难点】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2.主动运输的特点、过程和意义。

【知识链接】本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在本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

整节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大家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理解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要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被动运输●基础知识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2.类型:扩散和扩散。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①条件: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存在。

②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到一侧。

③实例:水、CO2、、、。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①条件:①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存在物质分子的。

②细胞膜上的协助。

②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到一侧。

③实例:血液中的进入红细胞。

●分析、讨论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4.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相同之处:不同之处:5.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因为两者都是进行的,不需要,所以称为被动运输。

●典型例题6. 【A级】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7.【A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需要载体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D.不需要载体8.【B级】下列物质中,以相同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甘油和二氧化碳 B.钠离子和水C.氨基酸和水 D.葡萄糖和氧气二、主动运输●基础知识9.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输到一侧。

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目标 1.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

2.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3.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认同生物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2.科学思维:推测影响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环境因素,并能作出合理解释。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图示甲乙条件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实例水、O2、CO2等葡萄糖等物质的顺浓度梯度运输运输方向高浓度一侧→低浓度一侧2.主动运输(1)物质运输方向:从低浓度一侧→高浓度一侧。

(2)基本条件①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

②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3)实例:K+进红细胞;Na+出红细胞。

(4)生理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1)水分子和气体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脂肪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与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的速率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答案(1)×(2)√(3)×(4)√1.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何特点?提示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蛋白不同,不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具有饱和性: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达到饱和时,细胞吸收该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从主动运输的条件角度分析,与主动运输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有哪些?提示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提供载体蛋白)。

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1.浓度差(1)图甲:可代表浓度差对自由扩散速率的影响。

(2)图乙:可代表浓度差对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速率的影响,Q点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2.O2浓度(1)图甲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完整word版)【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完整word版)【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授课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授课教师:苏会宁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I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内容属于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所以本节的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以后进一步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知识。

二、学情分析:在本章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组成、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一些实例,但还未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原理进行学习。

本节内容就是系统的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对其中涉及的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所以本节内容对于高中学生并不难理解,因此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图与表格。

技能目标:(1)逐渐形成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

(2)逐渐形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教学难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及区别。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

六、教学媒体:教科书、板书等七、教学过程:导言: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以及细胞内含有的水,糖类等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作为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那么反应的原料如何运进细胞?代谢废物又如何运出细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今天的学习。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流程物理上的扩散我们先来回忆一个初中大家做过的一个物理实验。

在一个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滴一滴红墨水后会怎么样呢?变成浅红色的了吧!它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动吧!大家一定很清楚这就是初中物理中的扩散试验,那么它具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回答我几个问题:1.这个过程需要借助外界帮助吗?2.这个过程需要能量吗?3.这个过程能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吗?回忆初中物理知识理解自由扩散的特点回答:1.不需要2.不需要3.不能通过熟知的知识转移到要学的知识上,用类比的方法学习便于学生理解。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物质进入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①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叫自由扩散。

②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比较不消耗H不消耗2、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通式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无机盐、糖、【习题一】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C.红细胞中能贮存大量氧气分子,故氧气分子进入红细胞为主动运输D.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钾离子如图为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向膜内转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④由膜内向膜外转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据此作答。

【解答】解:A、物质通过方式①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也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并非所有的小分子微粒都可以自由扩散方式出入细胞膜,A错误;B、神经元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K+外流,A错误;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B正确;D、大分子运输是胞吞或胞吐,④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习题三】正常人体血浆中K+浓度低于红细胞内K+浓度,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从02浓度高的血浆流入02浓度低的血浆,在其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氧气浓度变化对其吸收K+和葡萄糖速率变化的影响分别是()A.吸收K+的速率不变,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不变B.吸收K+的速率降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降低C.吸收K+的速率升高,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升髙D.吸收K+的速率降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升高【分析】红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氧气等气体分子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载体和能量,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共39张PPT)

(2)根据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 动运输。
影响物质出入细胞的因素
•【例2】 如图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 麦根系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 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多选)( )。
A.曲线O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 K+载体数量未达到 饱和且能量充足 B.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 K+过多,细胞大量排 出K+ C.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K+ D.曲线BC、FG段的形成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有关 思维导图:
•特别提醒 表中“高浓度”、“低浓度”是指运输的离子或小分 子本身的浓度,而不是它们所在的溶液的浓度。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 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 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②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比较
物质出入细 胞的方式 运输方向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低浓度→高浓 度 需要 消耗
主动运输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能量
不需要 不消耗
需要 不消耗
图例 小肠上皮细胞吸 O2、CO2、H2O、甘油、 红细胞吸收 举例 收葡萄糖、氨基 乙醇、苯等出入细胞 葡萄糖 酸、无机盐等
规律方法 坐标曲线题的解法 (1)理解纵坐标与横坐标表示的含义 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即纵坐标 随着横坐标的变化而变化。 (2)学会曲线中限制因素的判断 在曲线上升阶段,限制其增长的因素为横坐标 所表示的因子,如图中限制 EF段的因素为氧气的 相对含量;当曲线不再上升时,限制其增长的因 素需要从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如图中限制 FG 段的因素为载体数量 ( 内部因素 ) 和 温度(环境因素)等。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是一种将物质穿越细胞膜的过程,使内质网壁外的物质能向生物细胞内
外流动,从而起到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温度、p H 值、营养物等的作用。

物质跨膜运输方
式包括三种,分别是催化蛋白质载体介导的跨膜运输,水通道跨膜运输及穿孔膜跨膜运输。

催化蛋白质载体介导的跨膜运输是指有特殊分子蛋白质扮演中介,调节由细胞内向细
胞外的物质流动,蛋白质载体有输运载体、旻状共轭依赖载体、不可逆连取载体和ATP 抑制载体等,它们在细胞膜表面上构成一种催化蛋白质膜结构,并紧密合作,以达到调节细
胞营养物及其他物质流动的效果。

水通道跨膜运输是指水分子经跨膜水通道的运输方式,这种通道具有活性结构,能够
直接通过一定的水压差,向嵌入或与膜表面相连的细胞内外传递体液,从而达到调节细胞
内外浓度平衡,控制细胞环境的目的。

穿孔膜跨膜运输指的是通过穿孔膜的跨膜运输方式,此类膜由许多可穿透的小孔构成,这些孔就像一个滤网一样,可以吸收凝固物质和粒子,游离的大分子物质却会随着水的流
动而通过膜的小孔滤入细胞内或细胞外。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通过这些跨膜运输方式才能保持细胞外外界
环境和细胞内环境的平衡,从而使生物体能够正常运行和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年一中高一生物导学案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能力目标: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重点、难点】
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2.主动运输的特点、过程和意义。

【知识链接】本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在本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

整节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大家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理解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要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被动运输
●基础知识
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2.类型:扩散和扩散。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①条件: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存在。

②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到一侧。

③实例:水、CO2、、、。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①条件:①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存在物质分子的。

②细胞膜上的协助。

②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到一侧。

③实例:血液中的进入红细胞。

●分析、讨论
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4.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5.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因为两者都是进行的,不需要,所以称为被动运输。

●典型例题
6. 【A级】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7.【A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需要载体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D.不需要载体
8.【B级】下列物质中,以相同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甘油和二氧化碳 B.钠离子和水
C.氨基酸和水 D.葡萄糖和氧气
二、主动运输
●基础知识
9.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输到一侧。

10.条件: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

11.实例:、、等。

12.意义: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排除和对细胞的物质。

●典型例题
13.【A级】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O2进入组织细胞 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水分子进出细胞 D.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14.【A级】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的是()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B级】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
K+吸收则不受影响。

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Ca2+的浓度
三、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永年一中高一生物导学案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基础知识
16.方式:大分子物质是通过或进出细胞的。

(1)胞吞:大分子物质附着在细胞膜表面,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例如实例: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摄食。

(2)胞吐:大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形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将大分子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例如:分泌蛋白的产生。

17.原理:细胞膜的。

18.条件:需要消耗。

●典型例题
19.【A级】人体中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小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这个过程的
完成依靠细胞膜的 ( )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作用 C.流动性 D.自由扩散
20.【B级】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质和半乳糖。

这两
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内吞、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内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问题收集:通过学习你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请写在这里吧!
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请赶快动手写下来吧!
当堂检测
21.【B级】甲(〇)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
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22.【B级】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
吸收K+和NO3-的曲线。

影响
A、B两点和
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增大,
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增多)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课后作业
23.总结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特点
方式
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能量
被动
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和胞吐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