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doc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年1月修订)一、专业概况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创建于2003年。
本专业遵循高校人才培养规律、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着力塑造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学校和高等院校课程与教学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评估以及教师发展培训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依托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学科群体优势、学术研究氛围,融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力量,统整式、前瞻式地培养课程与教学研究、评价、管理和服务领域的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
往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教育科研机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管理部门,大中型国企的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的人才管培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严谨治学态度、良好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需要的课程与教学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1.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诚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2.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动向,掌握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
3.具有方法论意识,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并具有运用教育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54. 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在本学科使用外语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
5.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善于进行跨学科合作,能胜任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服务于课程与教学开发、设计与评估实践的能力。
834语文教学论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学科教学语文)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所涵盖的语文课程论、语文学习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师论、语文教研论等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语文课程论约30分语文学习论约30分语文教学论约30分语文教师论约15分语文教研论约30分语文评价论约1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与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实践运用题:1小题,每小题 50分,共50分三、考查范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理念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语文课程论】1.掌握语文、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论、语文素养等基本概念;2.理解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了解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关于课程性质的争论;3.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认识;分析新课标中所体现的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的新的教育思想;4.了解古代、近代、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特点、古代语文教育经验、近现代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学习论】1.熟记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方式、非智力因素、语文学习动机等有关基本概念;2.了解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方式并分析其价值意义;3.能正确看待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4.运用新课程倡导的语文学习方式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问题。
【语文教学论】1.把握语文课程设计、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过程、对媒体教学、板书、教案、素质教育等基本概念;2.了解语文教材改革情况以及常见教材的特点;3.娴熟地掌握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技能;4.有效把握识字写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综合实践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操作要领。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pdf

试卷题型结构
1.概念阐释 2.知识解答 3.问题论述 4.教学设计(或课例评析)
试卷分值结构
1.概念阐释(20 分) 2.知识解答(30 分) 3.问题论述(40 分) 4.教学设计(或课例评析)(60 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满分为 150 分。及格为 90 分。 2.依据参考答案评分。适当拉开分数档距。各题分数允许小到小数点后 1 位数。 3.在问题论述和教学设计中有创见的可以给满分。 4.要求格式规范,书写整洁,内容条理清楚,语言准确通畅。
备注
试卷内容结构
1.基本概念阐释 2.基础知识理解 3.教学问题研讨 4.教学技能考察
试卷难易结构
1.基本概念阐释,考察对基本概念的清晰辨识,难度一般。 2.基础知识理解,考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难度一般。 3.教学问题研讨,考察对语文教学基本问题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难度中等。 4.教学技能考察,考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难度较大。
201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学科教学 语文教育)
参考书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张中原、徐林祥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年版; 2.《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考试内容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 2.语文课程理念与语文课标解读 3.语文学习心理与语文学习指导 4.语文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5.语文教师基本素养与专业发展
90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业务课二: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用于选拔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本考试是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入学资格专业基础课考试,主要检测考生对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检测考生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下,运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教学问题的能力。
(一)考生应具备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理解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与功能、基本理念与目标,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效实施语文教学。
(二)考生应具备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理解这门课程的价值和类型、体例与结构,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发挥教材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
(三)考生应具备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程序、方式等知识,尤其应注重体验和感悟、层次和角度、自主和探究的理解和掌握,结合现代语文多媒体教学,形成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四)考生应具备语文教师素养、教学实践、科学研究、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撰写论文、编写教材等教学实践。
(五)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分值及题型结构试卷满分为150分,题型结构及各题具体分值如下:1.名词解释题,共4个小题,每空5分,共20分;2.判断简答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教学设计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4.案例评析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三、考试范围(一)语文课程论1.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2.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3.语文课程的理念与目标;4.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5.语文课程的测试与评价: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和方法。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课程——(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的定义是:“课业及其进程。
”广义指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2)一般说来课程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常见的课程定义有六种类型:教学科目、教学活动、预期学习结果、社会文化再生产、社会改造、学习经验】2、教学-—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在完成认识对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的任务过程中,实现改进课程质量、促进有效教学和提升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幸福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它的发展,始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终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它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具体阐述如下:1.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2。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1)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资源,等等;(2)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等;(3)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等等;(4)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
2016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333教育综合参考书)

2016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333教育综合参考书)(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333教育硕士”或者是专硕,由于教育硕士相比较学术型硕士来讲考试科目比较简单,而且学习期限也短,所以最近几年越来越热,受到很多在职人员的青睐。
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参考书目除了首师大、河北师大,广州大学,广西师大等几所院校不一样,其他大部分学校都是按照国家统一大纲来的。
由于很多同学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参考书目感到困惑,所以针对这方面的情况,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供各位考生大家参考,希望可以给各位的考研带来一定帮助。
总的来讲全日制教育硕士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二、教育综合(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来说不用考教育研究方法)以及专业课。
一、首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目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按照专家的意见购买书籍,以免耽误备考。
869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陈孝彬869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导论》原子能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三版)傅树京870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世纪心理学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09月黄希庭著870 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里赫曼(Ryckman,R.M.)著871 思想政治教育学《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版)施良方871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版)檀传宝871 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学科心理研究》人民出版社04年版兰维、田国秀872 汉语与写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不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873 数学基础《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三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873 数学基础《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三版)北京大学874 综合物理《力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漆安慎,杜蝉英等874 综合物理《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梁灿彬875 普通化学《无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等三校875 普通化学《有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曾昭琼主编876 英语学科教学《语言教学的流派(第二版)(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翻印)Jack C. Richards & Theodore S. Rodgers编876 英语学科教学《二语习得引论(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翻印)Muriel Saville-Troike编877 历史教育学《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于友西,叶小兵等著878 地理教育学综合《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陈澄主编879 中外音乐史《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于润洋主编879 中外音乐史《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孙继南周柱栓主编880 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尹少淳著880 美术教育学《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教育部880 美术教育学《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教育部881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B. Forouzan881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计算机导论》(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王玉龙主编883 科学技术史自然学科教学设计《科学技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张密生主编883 科学技术史自然学科教学设计《自然科学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陈刚主编884 普通生物学基础《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5吴相钰主编888 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黄人颂二、全国其他院校可以参考以下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3.课程考核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考核以课程论文形式进行考查,
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4.课程安排
公共学位课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授课时间。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由文学院根据《文
学院教学管理办法》和课程的内在联系、系统性和衔接性灵活安排,并保证各个学期的
1.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务必带有英文课程名称)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 类别 公共 学位课
专业 学位课
选修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开课 学时
分 学期
开课 单位
000201
第一外国语
136 6 1-2 研究生处安排
0002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4 2 1 研究生处安排
040100201
001040102208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34
Chinese Teaching Design and
22 2 1、2 22 22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其他
000207
2.教学方式
Implementation 学术活动
2 1-6
文学院
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倡导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Studies on educational principles
51 3 1 研究生处安排
04010020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51 3 1 研究生处安排
001040102201 语文教学论 Theory of Chinese Teaching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论述题
科目:课程与教学论1.1.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2.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
1.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1.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
1.6.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
1.7.“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程理论存在的缺陷是什么?1.8.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 1.9.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内涵是什么?1.10.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是什么?1.11.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是什么?1.12.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怎样?1.1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是什么?1.1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
1.15.“主动作业”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1.16.教学的涵义是什么?1.17.课程与教学相分离产生的弊端是什么?2.1.什么是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2.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3.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来源是什么?2.4.怎样通过分析当代生活以得出教育目标?2.5.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是什么?2.6.简述编制理想的评价工具需要经过的阶段。
2.7.简述过程模式中的“过程原则”。
2.8.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9.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表现在哪些方面?2.10.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2.11.简述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则。
2.12.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是什么?2.13.构成泰勒原理中课程开发的四个环节的关系怎样?2.14.赞科夫的教学原则有哪些?2.15.程序教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2.16.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念。
2.17.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旨及基本特征是什么?3.1.简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3.2.教育目标的功能是什么?3.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4.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注意认识哪些问题?3.5.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是什么?3.6.艾斯纳是怎样区分“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3.7.简单叙述“学术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各自的涵义。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学院及代码专业及代码类型招生人数接收推免生限额考试科目业务科1参考书目业务科2参考书目复试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跨专业加试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本专业特殊要求联系方式001政治教育学院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当代学术型10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11西方哲学史①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版。
①《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高等教育出版社。
①名称:综合知识②名称:写作无无028-84760836001政治教育学院010102中国哲学01儒家经学02宋明理学学术型5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12中国哲学史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中国哲学史》编写组,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西方哲学史。
参考书目:《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①名称:综合知识②名称:写作无无028-84760836001政治教育学院010103外国哲学01近现代西方哲学学术型3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11西方哲学史(含现当代部分,占20%)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②《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
中国哲学 。
参考书目:①《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学科必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2.5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由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两块内容构成。
通过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具有将这些先进的教师观、教学观、师生观与学习观,体现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旨在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掌握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内容和设计思路,并会用课标的理念分析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通过学习,了解并熟悉语文教材的类型、构成要素及其编制,掌握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体例结构,会用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独立开展教材分析和研究,具备初步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1.现状考察与历史梳理相结合。
本课程不仅重视语文教育现状的考察,而且注重语文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研究现实问题的对策,进而把握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2.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本理论,并致力于学生能将所学的有关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能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具体教学实践,提高语文学科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
3.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形成情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三、先修课程语言学、文学等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通识教育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现行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体例结构;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学业质量标准;运用课标的理念分析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材分析方法的实践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学 语文教育)
参考书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张中原、徐林祥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考试内容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
2.语文课程理念与语文课标解读
4.教学技能考察,考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难度较大。
试卷题型结构
1.概念阐释
2.知识解答
3.问题论述
4.教学设计(或课例评析)
试卷分值结构
1.概念阐释(20分)
2.知识解答(30分)
3.问题论述(40分)
4.教学设计(或课例评析)(60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
1.满分为150分。及格为90分。
3.语文学习心理与语文学习指导
4.语文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5.语文教师基本素养与专业发展
试卷内容结构
1.基本概念阐释
2.基础知识理解
3.教学问题研讨
4.教学技能考察
试卷难易结构基础知识理解,考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难度一般。
3.教学问题研讨,考察对语文教学基本问题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难度中等。
2.依据参考答案评分。适当拉开分数档距。各题分数允许小到小数点后1位数。
3.在问题论述和教学设计中有创见的可以给满分。
4.要求格式规范,书写整洁,内容条理清楚,语言准确通畅。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