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

合集下载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2013-05-24发布2014-06-01实施前言本标准代替GB 14881-19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本标准与GB 14881-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修改了标准结构;——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强调了对原料、加工、产品贮存和运输等食品生产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要求,并制定了控制生物、化学、物理污染的主要措施;——修改了生产设备有关内容,从防止生物、化学、物理污染的角度对生产设备布局、材质和设计提出了要求;——增加了原料采购、验收、运输和贮存的相关要求;——增加了产品追溯与召回的具体要求;——增加了记录和文件的管理要求。

——增加了附录A“食品加工环境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如确有必要制定某类食品生产的专项卫生规范,应当以本标准作为基础。

2术语和定义2.1 污染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污染因素传入的过程。

2.2 虫害由昆虫、鸟类、啮齿类动物等生物(包括苍蝇、蟑螂、麻雀、老鼠等)造成的不良影响。

2.3 食品加工人员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面的操作人员。

2.4接触表面设备、工器具、人体等可被接触到的表面。

2.5 分离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2.6 分隔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卫生屏障、遮罩或独立房间等进行隔离。

2.7 食品加工场所用于食品加工处理的建筑物和场地,以及按照相同方式管理的其他建筑物、场地和周围环境等。

2.8 监控按照预设的方式和参数进行观察或测定,以评估控制环节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2.9工作服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要求,为降低食品加工人员对食品的污染风险而配备的专用服装。

【营养学】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

【营养学】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二)蔬菜和水果 2.卫生要求 1)保持蔬菜水果的新鲜-长期保藏引起其腐败和 亚硝酸盐含量多过 2)清洗消毒-流水中清洗,在沸水中进行极短时间 的热烫;常用药物消毒浸泡液:漂白粉溶液和高 锰酸钾溶液,但应注意浸泡消毒后,要及时用清 水洗干净 3)蔬菜水果的卫生标准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四)奶及奶制品 2.卫生要求1)理化指标:脂肪≥3.1%,蛋白质 ≥2.9%,非脂固体≥8.1%;杂质度≤2mg/kg 2)感官指标如下表 消毒牛乳卫生标准(感官指标)
滋味和气味
具有消毒牛乳固有的纯香味,无其它任何外来滋 味和气味 呈均匀的流体。无沉淀、无凝块、无机械杂质、 无黏稠和浓厚现象
1.卫生问题 1)罐头食品是指密封包装,严格杀菌,能在通常条 件下长期保存的食品. 2)罐头食品的储存后可能出现胖听情况的原因: 一是微生物引起的胀气变化; 二是化学性胀气; 三是物理性胀气,低温冰冻引起膨胀. 2.卫生要求:封闭严密,使内容物与外界空气隔绝; 罐皮内层涂膜,防止食物与金属接触而变质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四)奶及奶制品 1.卫生问题:主要是微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1)奶中存在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乳房,水及空气 2)致病菌对奶的污染.按其来源分挤奶前的感染和 挤奶后的污染. 3)奶及奶制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 4)掺伪:在牛奶中掺水外还有其他许多掺入物—盐, 糖,淀粉,胶体溶液,豆浆,防腐剂,抗生素甚至洗 衣粉等
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
营养师讲师
杨芳 五星培训公司讲师
种类食品的卫生要求
一.植物性食物的卫生要求 二.动物性食物的卫生要求 三.冷饮食品的卫生要求 四.罐头食品的卫生要求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蔬菜水果质量保证方案

蔬菜水果质量保证方案

蔬菜水果质量保证方案第一节蔬菜水果供应质量保证承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做好本单位的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杜绝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并郑重承诺:一、食材质量标准供应食品的卫生、质量及包装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他有关食品卫生的法律规定,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及各类货物的食品相关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按采购方要求供货,提供采购方所需要有关食品的资料。

本项目配备专人专车供货,送货人具有健康证。

所供货物在有效期内,生产日期在本月或本季度内。

具有“三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

所供食品符合国家检疫标准,有每批次货物质量合格检测报告。

采购人可以不定期对我方提供货物送达食品果蔬品监督管理局及各有关部门对产品例行质量检测,所需费用全部由我方承担。

如果在检测中该产品质量出现不合格,对该产品处罚费用全部由我方承担。

在每次采购方付款之前给采购方开具税务部门正规发票。

所供原料包装符合卫生要求,符合饮食中心具体使用的规格标准要求。

送货到采购方指定的地点时,无条件接受采购方指定人员的验收。

提供的货物,符合采购方要求,如采购方标准没有要求的,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上述标准都没有要求的,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要求及采购方实际使用之目的。

禁止将下列食品送达采购方。

1.腐烂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3.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

4.违规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农药或农药残留超标的。

5.转基因食品。

6.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所有定型预包装原料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二、蔬菜水果质量标准1.供应的蔬菜、水果类,无农药残留,残余农药含量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提供检验检测报告,否则由此造成一切后果及损失均由我方负责。

公共营养师教材

公共营养师教材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公共营养师的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营养学概论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第三节矿物质第四节维生素第五节水第六节膳食纤维第四章食物营养基础第一节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二节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三节油脂和调味品的营养价值第四节饮料和茶第五节营养强化和保健食品第六节常见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技术第五章膳食营养指导第一节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概论第二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应用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第六章人群营养第一节孕妇营养第二节乳母营养第三节婴儿营养第四节幼儿营养第五节学龄前儿童营养第六节学龄儿童与青少年营养第七节老年人营养第七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第一节营养教育第二节社区营养管理第三节营养缺乏病预防第四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第八章食品卫生基础第一节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第二节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第九章相关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节《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相关知识第三节食品营养标签管理第四节营养管理相关法规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食物重量的估计学习单元2 《食物成分表》的应用学习单元3 食物可食部和废弃率的计算学习单元4 食物生熟重量比值的换算方法学习单元5 称重记录表的设计学习单元6 膳食调查----称重法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1 膳食中各类食物摄入量的计算学习单元2 一份菜肴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学习单元3 一日膳食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计算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学习单元1 成人身高及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2 成人体格围度的测量学习单元3 儿童身高、坐高及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4 儿童体格围度的测量学习单元5 体格测量调查表的填写第二节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头发和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成人消瘦的判断学习单元2 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学习单元3 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一)----评价指标的计算学习单元4 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二)----常见指标的应用和评价学习单元5 儿童发育迟缓的判断思考题第三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需要和食物种类确定学习单元1 确定成人的营养需要学习单元2 食物营养类别识别学习单元3 成人食物选择和用量的计算第二节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确定成人主食用量学习单元2 确定成人副食用量学习单元3 成人一餐食谱编制学习单元4 成人一日食谱编制第三节食谱调整和评价学习单元1 食谱能量调整学习单元2 能量----价格调整学习单元3 食谱脂肪评价学习单元4 食谱美味调整和评价学习单元5 食物交换份法思考题第四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样品收集和标签解读学习单元1 食品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2 食品标签和配料解读学习单元3 营养标签解读学习单元4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食品加工过程学习单元2 食品感官检验学习单元3 粮油制品营养价值的评价学习单元4 乳品营养价值的评价学习单元5 饮料的营养价值和评价思考题第五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学习单元1 访谈和调查表填写学习单元2 入户动员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数据资料的录入学习单元2 数据的验证与核对思考题附录附录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附录2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2008)附录3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附录4 成人体质指数表附录5 随机数字表附录6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体重和身高标准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膳食摄入量调查----24H回顾法学习单元2 膳食摄入量调查---- 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学习单元3 膳食摄入量调查----记账法学习单元4 膳食摄入量调查----称重记账法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1 膳食结构分析与评价学习单元2 膳食能量摄入量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3 膳食营养素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4 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学习单元5 数据库的建立和结果保存学习单元6 人群膳食调查报告的撰写学习单元7 膳食调查方法应用练习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学习单元1 体格测量的标准化学习单元2 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3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第二节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1 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24H尿样)学习单元2 粪便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3 血样的收集和保存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判断学习单元2 营养性贫血的判断学习单元3 维生素A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4 骨软化病(维生素D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5 儿童佝偻病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6 维生素C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7 维生素B2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8 锌缺乏的判断与评价思考题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学习单元1 食品选购指导学习单元2 烹饪营养的指导学习单元3 平衡膳食测评学习单元4 膳食纤维摄入量的评估学习单元5 健康生活方式测评学习单元6 体力活动水平测试学习单元7 家庭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第二节营养教育学习单元1 家庭食品安全教育学习单元2 食品卫生检验问题解答学习单元3 体重控制的营养教育学习单元4 平衡膳食的营养教育学习单元5 科普文章的编写思考题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学习单元1 儿童膳食能量和营养目标设计学习单元2 个体膳食目标设计学习单元3 均匀性群体膳食营养目标设计第二节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个体营养食谱编制学习单元2 幼儿园食谱编制学习单元3 学校营养食谱的设计学习单元4 大学生食堂食谱的编制第三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1 食谱餐次比例和修改学习单元2 膳食蛋白质和脂肪调整学习单元3 膳食蛋白质互补的原则和评价学习单元4 个体食谱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5 群体食谱编制和评价思考题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学习单元1 谷类产品分析计划的制订学习单元2 液态奶的营养标签制作学习单元3 饼干的营养标签制作学习单元4 产品说明书的制作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食品能量密度和营养质量指数评价方法学习单元2 食物蛋白质质量评价学习单元3 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评价学习单元4 食物碳水化合物评价----血糖生成指数学习单元5 食物脂肪评价—脂肪酸比例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辑学习单元1 产品宣传资料的编写学习单元2 市场需求调查以及调查表设计学习单元3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思考题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学习单元1 专项调查表编制学习单元2 综合信息调查表的编制学习单元3 社区卫生基本资料的收集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学习单元2 人群基本资料的计算分析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学习单元1 社区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学习单元2 普通人群运动方案设计和运动能量消耗指导思考题附录附录1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 S 及脂肪供能比附录2 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I S或AI S附录3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RNI S或AI S附录4 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食物频率法调查表的设计学习单元2 膳食调查----食物频率法第二节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和评价学习单元1 个体食物频率法调查资料的计算学习单元2 群体食物频率法调查资料的计算学习单元3 定量频率法摄入量的计算第三节食物频率法调查报告的撰写学习单元1 膳食资料的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2 撰写食物频率法调查报告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和监测学习单元1 孕妇的体格测量学习单元2 青少年身高和体重的监测学习单元3 儿童身高和体重的监测第二节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学习单元1 血液中营养相关指标的分析学习单元2 尿液中营养相关指标的分析学习单元3 头发中营养指标的分析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碘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2 硒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3 氟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4 氟过量评价学习单元5 烟酸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6 个体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思考题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学习单元1 母乳喂养指导学习单元2 人工喂养指导学习单元3 孕妇营养状况评价学习单元4 中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和指导第二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习单元1 演讲的技巧学习单元2 营养教育平面媒体材料制作学习单元3 媒体教育资料的评价思考题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目标确定和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婴儿营养需要估计学习单元2 幼儿营养目标确定及食谱编制学习单元3 孕妇营养素需要量确定及食谱编制学习单元4 乳母营养目标确定及食谱编制第二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1 幼儿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2 老年人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思考题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营养评价学习单元1 食品营养标签的核对和评价学习单元2 营养素补充剂评价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谷类食品强化剂的选择学习单元2 食品营养强化载体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写学习单元1 食品营养强化的研发资料编写学习单元2 强化食品研发资料的编写思考题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收集学习单元1 食品相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学习单元2 食物中毒事件信息上报程序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社区人群营养与健康档案数据库建立学习单元2 膳食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学习单元1 营养干预措施的选择学习单元2 30天运动与膳食结合的能量消耗和健身方案制定学习单元3 营养干预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第四节营养干预方案效果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1 营养干预形成评价和过程评价学习单元2 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思考题第七章培训和管理第一节培训学习单元1 专项公共营养师培训计划编制学习单元2 公共营养师教学和培训第二节指导学习单元1 公共营养师业务实习指导学习单元2 案例教学法思考题附录附录1 维生素和矿物质使用量附录2 营养声称的使用准则附录3 个人健康及生活方式信息表附录4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版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1-3教学文稿

第十一章-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1-3教学文稿
腐败变质表现:畜肉发粘、发绿、发臭。 腐败肉对人的影响:腐败肉含有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产 物,如吲哚、硫化物、硫醇、尸胺等可导致人体中毒。
1.5 引起腐败变质的原因
( 1 ) 健康牲畜在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被微生 物污染
(2) 宰前污染即病畜在生前体弱时,病原微生物在牲畜抵 抗力低下的情况下,蔓延至全身各组织
特点:
A 细嫩、柔软,有弹性,易咀嚼,易消化,感官性状 良好,味道鲜美
B 肉表面因蛋白凝固形成一层干膜,可以阻止微生物 侵入
C 肌肉中形成乳酸具有一定杀菌作用。
1.3 自溶 当肉存放在常温或更高温度下,使畜肉原有体 温维持较长时间,组织酶在无菌条件下仍呈活性 ,分解蛋白质、脂肪,使组织发生“自溶”。
感观变化及意义
蛋白质分解产生硫化氢和硫醇,与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中的铁 作用形成硫化血红蛋白,肉呈暗绿色,肌肉纤维松弛,严重影响肉 品的质量。内脏自溶较肌肉快。变质程度较轻时,肉需经高温处理 后食用。
预防
为防止自溶,肉尸应及时降温或冷藏
1.4 腐败
自溶为细菌的入侵、繁殖创造了条件,细菌的酶使蛋 白质、含氮物质分解、肉的PH值上升,该过程为腐败过 程。
( 3 ) 宰后污染:即牲畜疲劳过度,宰后肉的熟力不强,产 酸少,难以抑制细菌的繁殖, 导致腐败变质。
1.6 肉腐败变质的预防措施
肉腐败变质 的预防措施
宰前检查、宰后预防 注意扒皮和解体卫生不要使肠内物污染组 织 延长后熟时间
冷冻保存
高温消毒保藏
2.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1 概念 由对动物和人具有双重致病性的病原体所引 起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大米外形 [色泽]新大米的色泽新鲜,白色有光泽。 [味道]新大米有清香味, [外形]长形或椭圆形 [硬度]表面光亮、整齐均匀、碾压硬度较高的大米, 组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第一部分:食品卫生概述食品卫生是指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环节中,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预防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卫生涉及食品的质量、卫生标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等方面。

第二部分:主要食品卫生问题1.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霉菌等会导致食品腐败和食源性疾病。

2.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对人体健康有害。

3.食品中的物理杂质污染:如玻璃碎片、金属碎屑等,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不安全的食品加工和储存:不规范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条件可能导致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

第三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1.保障身体健康:良好的食品卫生可以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2.维护社会稳定:食品卫生安全事关人们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食品卫生能够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的信心,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

第四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1.食品加工及储存问题及解决方法:-选购无公害食品,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食品;-食品加工要采用洗手、防护措施,保证食品的卫生;-合理储存食品,避免食品受潮霉变。

2.食物中毒问题及预防措施:-食用前要加热煮熟,确保食品吃熟煮熟;-避免食品交叉污染,如生熟食品分开存储。

3.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问题及预防措施:-选购有机食品,减少农药残留风险;-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避免过量使用。

4.食品中的重金属问题及预防措施:-选择新鲜食品,减少重金属积累;-避免使用有污染的土壤或水源进行食物种植。

第五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个人防护措施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

2.合理储存和加工食品:避免食品受潮、变质。

4.加热煮熟食物:确保食物吃熟煮熟。

第六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机构和法规1.监管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门等。

2.相关法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标准》等。

结语:。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和要求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和要求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编号:1043030124课程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学时学分:72/4开课对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目的与任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预防医学的观点出发,深入理解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人民营养,预防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包含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两门学科。

预防医学领域内的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中含有或混入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要加强科学思维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食品污染与健康的关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社区营养等。

食品卫生学(food hygiene)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其内容主要有: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性质作用、含量水平、监测管理以及预防措施;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品添加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等内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特点,与国民健康密切相关。

《食品安全》课程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课程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课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食品安全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一、课程的性质课程主要针对中专学校三年制烹调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对于从事餐饮行业的烹饪专业学生,更应该掌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食品安全处理方法,保证入口食品的安全性。

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烹饪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本专业学生的应知应会为导向,结合现今的食品安全案例,同时,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通过课程的改革,改变以往营养与卫生一本教材的教学方式,探索性地结合专业需求和社会发展,餐饮业对食品卫生安全的严格要求,把《食品安全》课程独立起来。

建议本课程课时为36课时。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饮食行业的食品卫生安全的基础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要求,严守法规,科学操作。

更能让学生识法、守法、科学操作。

使学生能熟悉行业的卫生法规和操作要领,从而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制作适合卫生要求的产品,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内容与能力培养目标:第一章食品污染与食品安全[讲授内容]第一节食品污染概述一、食品污染分类二、污染的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二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一、自然界中细菌的分布二、食品中细菌污染的来源三、食品微生物卫生指标四、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五、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六、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第三节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一、农药污染食品及其预防二、有毒金属污染食品及其预防三、化学致癌物的污染及其预防第四节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污染第五节食品添加剂一、食品添加剂定义及分类二、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及使用原则三、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和禁止使用的添加剂四、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安全现状[基本要求]1.了解食品卫生学概念及食品污染的分类。

2.了解常见的食品细菌,掌握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3.了解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化学过程,掌握其鉴定指标。

4.掌握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5.掌握常见农药、有毒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及多环芳烃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6.了解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繁殖有关。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2、蔬菜和水果
(2)卫生要求
1)保持新鲜 尽量不要贮藏 如果一定要贮藏的话,应剔除有外伤的蔬菜和 水果并保持其外形完整,以小包装形式进行低 温保藏。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2、蔬菜和水果
(2)卫生要求
2)清洗消毒 药物消毒有: 为了安全食用蔬菜,既要杀灭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 ①用漂白粉溶液浸泡。 卵,又要防治营养素的流失,最好的方法是先在流 ②用5%乳酸浸泡5 min,但乳酸价格昂贵,不易推广。 水中清洗,然后在沸水中进行极短时间的热烫。 ③用 0.3%氯亚明溶液浸泡5~7 min,效果虽好,但价 食用水果前也应彻底洗净,最好用沸水烫或消毒水 格也很贵。 ④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应用比较普遍,但效果不好, 浸泡后削皮再吃。为了防止二次污染,严禁将水果 而且浸泡后需要用清水冲洗。 削皮切开出售。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1)主要卫生问题
1)腐败变质 肉的后熟;
宰后就及时降温或冷藏(酶,内脏自溶更快);
变质程度不严重的必须经高温处理才能食用; 而病畜肉,pH值较高;(pH6.8~7.0),容易腐败 。
健康的畜肉的pH值较低(pH5.6~6.2),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
肉制品加工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1)主要卫生问题
2)人畜共患传染病
对人有传染性的牲畜疾病,称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如: ① 炭疽
② 鼻疽
③ 口蹄疫 ④ 猪传染病
⑤ 囊虫病
⑥ 旋毛虫病 ⑦ 结核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1)主要卫生问题
2)人畜共患传染病 ① 炭疽 发现后,必须在6小时内采取措施 病畜一律不准屠宰,应整体高温处理或2米深坑加生石灰 活埋。 消毒用20%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或5%甲醛)
旋毛虫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1)主要卫生问题
2)人畜共患传染病 ⑦ 结核
由结核杆菌引起,牛、羊、猪和家禽等均可感染,特别是牛 型和禽型结核杆菌可传染给人。 患畜全身消瘦、贫血、咳嗽、呼吸音粗糙有锣音。颌下、乳 房及其他体表淋巴结肿大变硬。局部病灶有大小不一的结节, 呈半透明或白色,也可呈干酪样钙化或化脓等。如结核杆菌 侵犯淋巴结,可见肿大化脓,切面呈干酪样。患全身性结核 时,脏器及表面淋巴结可同时呈现病变。
2)农药残留
粮豆中农药残留可来自防治病虫害和除草时直接施用的农药和通 过水、空气、土壤等途径将环境中污染的农药吸收、进入粮豆作 物中。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粮豆类
(1)主要卫生问题
3)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主要有:汞、镉、砷、铅、铬、酚和氰化物。 原因:主要是用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工业废 水和生活污水对农田、菜地的灌溉所造成。
2、蔬菜和水果
(1)主要卫生问题
3)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残留 使用过农药的蔬菜和水果在收获后,常会有一定量
农药残留,如果残留量大将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绿叶蔬菜尤其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我国常有鸡毛菜等绿叶蔬菜刚喷洒农药就上市,结 果造成农药中霉。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2、蔬菜和水果
(1)主要卫生问题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1)主要卫生问题
3)死畜肉
死畜肉可来自病死、中毒或外伤死亡牲畜。如为一般疾病或
外伤死亡,又未发生腐败变质,经高温处理后可食用,内脏 废弃;如为人畜共患疾病,则不得任意食用。 死因不明的畜肉,一律不准食用。 死畜肉的特点是: 肉色暗红,肌肉间毛细血管淤血,切开肌肉用刀背按压,可见
1、粮豆类
(1)主要卫生问题
6)掺伪
①为了掩盖霉变,在大米中掺人的少量霉变米、陈米。将陈小米洗后 染色冒充新小米,煮食这种粮食有苦辣味、霉味。
②为了增白,掺入有毒物质,如在米粉和粉丝中加入有毒的荧光增白
剂。在面粉中掺入滑石粉、太白粉、石膏,面制品中掺入禁用的吊白 ③以掺假、掺杂或以低质量的食物冒充高质量的食物,如在粮食中掺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粮豆类
(1)主要卫生问题
4)仓储害虫
主要有:甲虫(大谷盗、米象、谷 蠹和黑粉虫等)、螨虫(粉螨)及蛾 类(螟蛾)等50余种。 原因:当仓库温度在18~21℃、 相对湿度在65%以上时,适于虫 卵孵化及害虫繁殖;当仓库温度 在10℃以下时,害虫活动减少。 仓储害虫在原粮、半成品粮豆上 都能生长并使其失去或降低食用 价值。
大谷盗 米象
粉螨
螟蛾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粮豆类
(1)主要卫生问题
5)其他污染 包括无机夹杂物和有毒种子的污染。
泥土、沙石和金属是粮豆中的主要无机夹杂物。
此外,粮豆在农田生长期和收割时,可混杂入有 毒植物种子,如麦角、毒麦、麦仙翁子、槐子、 毛果洋茉莉子、曼陀罗子、苍耳子等。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传播途径:皮肤接触或空气吸入
人员应进行青霉素预防注射, 并用2%的来苏尔液消毒。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1)主要卫生问题
2)人畜共患传染病 ② 鼻疽
鼻疽是马、骡、驴比较多发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人亦可 感染。
病原体为鼻疽杆菌,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和结膜感
染。 患鼻疽病牲畜的肉尸可见鼻腔、喉头和气管有粟粒状大小结节以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2、蔬菜和水果
(1)主要卫生问题
1)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污染
蔬菜栽培,利用人畜的粪、尿作肥料,可被肠道致 病菌和寄生虫卵污染。 在收获、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卫生管理不当,可被肠 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污染。 一般表皮破损严重的水果大肠杆菌检出率高。 所以,水果与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有密切关系。
第二节 各类食品的 卫生要求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粮豆类 2、蔬菜和水果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2、水产品 3、蛋类 4、奶及奶制品 5、冷饮食品 6、罐头食品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粮豆类
(1)主要卫生问题
1)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
粮豆类在农田生产期、收获及储藏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可受到霉 菌污染。当环境湿度较大、温度增高时,霉菌易在粮豆中生长繁 殖使粮豆发生霉变。影响粮豆的感官性状改变,降低和失去营养 价值,而且还可能产生相应的霉菌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常见污染粮豆的霉菌有曲霉、青霉、毛霉、根霉和镰刀菌等
入沙石、糯米中掺入大米、藕粉中掺入薯干淀粉。还有的从面粉中抽
出面筋后,其余部分还冒充面粉或混入好面粉中出售。
一、植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粮豆类
(2)卫生要求
不同品种的粮豆都具有固有的色泽及气味,有异味时应慎食,霉变的不 能食用,尤其是成品粮。为了保证食用安全,我国对粮豆类食品已制定 了许多卫生标准。 豆制品含水量高,营养成分好,若有微生物污染,很容易繁殖,分解碳 水化合物,使豆制品变酸变质。生产工具、容器、管道和污染源头。产 品的保存方式,豆制品成品能够新鲜存放的时间很短,特别是夏季,如 果不及时冷藏很快就可变质。因此,要注意做好豆腐、豆浆等豆制品的 卫生管理。在做豆腐等豆制品时要防止微生物污染。豆制品要放在冷藏 柜里,通常豆制品最好用小包装。豆制品中的添加剂,如凝固剂、消泡 剂、防腐剂等要按有关规定使用。 豆制品感官上的变化能灵敏地反映产品鲜度变化,如新鲜的豆腐块形整 齐、软硬适宜、质地细嫩、有弹性。随着鲜度的变化,颜色开始发暗、 质地溃散、有黄色液体析出、发黏、变酸、产生异味。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1)主要卫生问题
5)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
往老牛身上注射番木瓜酶促进肌纤维软化,冒充小牛肉卖高价; 给圈养的鸡饲以砷饲料,宰杀后鸡皮发黄冒充散放碍卖高价; 给畜禽肉注射脏水以加大重量等。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2)卫生要求 在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对鲜猪肉、鲜牛肉、鲜羊肉、鲜兔肉以 及各类肉制品均有具体的卫生要求。例如,对新鲜猪肉的感官要 求主要从色泽、黏度、弹性、气味和肉汤等方面提出。肌肉有光 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指压后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1)主要卫生问题
1)腐败变质
感官:发粘,发绿发臭 分解产物:吲哚、硫化物、硫醇、粪臭素、尸胺,醛类、 酮类和细菌毒素,这些毒素可使人中毒 பைடு நூலகம் 影响腐败的原因: 各环节中微生物污染 病畜 疲劳过度
猪屠宰加工
牛屠宰加工
兔屠宰加工
鸭屠宰加工
鸡屠宰加工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1)主要卫生问题
2)人畜共患传染病 ⑤ 囊虫病 病原体在牛为无钩绦虫,在猪为有钩囊虫。 肉眼可见白色、绿豆大小、半透明的水泡状包囊,包囊 一端为乳白色不透明头节。 受感染的猪肉一般称为“米猪肉”。人食入未经煮熟含 囊尾蚴的肉,即可感染患绦虫病,并成为绦虫的终末宿 主。
暗紫色淤血溢出。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要求
1、畜禽肉
(1)主要卫生问题
4)药物残留 动物用药包括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激素及生长促进剂
等。
瘦肉精 畜禽的治疗一般用药量大、时间短,而饲料中的添加用 药量虽少,但持续时间长。两者都可能会在畜禽肉类中 残留,或致中毒,或使病菌耐药性增强,危害人体健康。
2)寄生虫病 华枝睾吸虫(肝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预防华枝皋吸虫应采取不吃“鱼生粥”等综合措施。 预防卫氏并殖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宣传,不吃
4)腐败变质与亚硝酸盐含量
腐败变质: 亚硝酸含量: 措施: 蔬菜和水果因为含有大量 氮肥 硝化及亚硝化作用 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的水分、组织脆弱等,当 合理的田间管理。 影响因素: 储藏条件稍有不适,极易 低温储藏。 干旱 腐败变质。 收获后不恰当的环境存放 不要食用没有腌透的咸菜。 蔬菜和水果的腐败变质, 腌制 除了本身酵解的酶起作用 过量:人畜食用后就会引起中毒。 外,主要与微生物大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