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体育公共关系1
体育公共关系

体育公共关系一、名词解释1、体育公共关系:主要是指负有体育工作使命或其工作与体育有密切依附关系的组织、团体和机构,为了自身和事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策略性行动。
・2、体育组织:作为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主体的体育组织,它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协调力量和行动的合作系统。
3、体育公众: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的并与体育组织利益相关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群体。
・4、体育传播:体育组织运用媒介手段将自身的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体育公众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活动。
5、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是指体育公共关系结构诸要素与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体现出的能力和作用。
6、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在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思想观念领导下,根据公关活动客观规律和要求所提出的基本的工作方法和准则。
•7、体育公共关系的守望功能:是指在实现体育公共关系协调体育组织和自身环境关系的目的中,体育公关工作时刻要对变化运动着的环境信息有清楚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达到对体育组织内部、外部环境信息及其变化趋势的了解。
•8、体育公共关系部:是组织内部设立的、专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职能部门。
9、体育公共关系公司:又称公共关系顾问公司或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它是独立的,经过注册登记,具有法人地位,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组成,专门向客户提供公共关系咨询和公共关系技术服务,为客户策划公共关系活动,帮助客户设计公共关系计划并以此获取报酬的公共关系机构。
•10、公众: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11、体育目标公众:在体育公共关系中,具体的体育组织所面对的公众就是它的目标公众。
•12、边缘公众:是指对组织持中间态度、观点和意向不明朗的公众,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他们既不受该组织的政策、行为的影响,也不对该组织产生任何实际的影响和作用。
•13、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电影及网络等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的活动。
《体育公共关系学》

• 4.体育专业知识 • 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体育专业的
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 主要运动项目的历史沿革,竞赛规则,设施 器材的主要数据、体育锻炼和运动的解刨学、 生理学、心理学机制、以及体育社会科学知 识等。
44
体育公关从业人员的能力结构
• 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经过 后天的教育培养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够胜任某项任务 主观条件的综合表现。
20
第五章 体育公共关系的策划
• 1、大型体育活动策划 • 2、体育明星代言人策划 • 3、体育赞助项目策划 • 4、体育彩票公关策划
21
1、大型体育活动策划
• 定义:大型活动也称大型赛事, 大型体育赛事的策划是指根据赛 事经营目标和基本要求所进行的 从赛事筹办、竞赛表演资源销售, 到竞赛的实施和评价过程的规划 和管理。
• 酒会饮食形式:宴会式和自助式。
34
文化活动
• 赛事的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 闭幕式、火炬点燃和传递、民族文化 演出等。
• 这也是用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宣传及 沟通手段。
35
游艺活动
• 定义:是宣传赛事的有效方式,游艺 活动容易吸引大众参与,是赛事引起 社会关注的有效沟通方式。
• 赛事游艺活动的形式: • 1、以广播电视等作为媒介 • 2、以电话和计算机网络为媒介 • 3、利用休闲娱乐场所
体育公共关系
体育公共关系的客体及原 则
• 1、体育公众的定义 • 2、体育公众的特征 • 3、体育公关的本质属性 • 4、体育公关的原则
2
一、体育公众的定义
体育公共关系的公众是指与某一特定组 织因体育行为而相联系的、所处地位相似 或相同,具有共同目的、共同利益、共同 问题、共同兴趣、共同意识或共同文化心 理等“合群意识”的社会群体。
体育公共关系

体育公共关系:负有体育工作使命或其工作与体育有密切依附关系的组织、团体和机构,为了自身和事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策略性行动。
公众: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体育公众:与体育公共关系主题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大众传播: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电影及网络等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的活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它是各名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以约定熟成建立起来的并共同遵守的用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体系。
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体育公共关系的主体——体育组织体育公共关系的客体——体育公众体育公共关系的过程——传播体育组织的分类:一、行政管理型体育组织:二、经营管理型体育组织三、公益服务型体育组织四、互利型体育组织体育公众的特征:相关性、同质性、群体性、多维性、可变性体育公众的分类:一、根据体育公众与体育组织的相互关系分类二、根据体育公众对体育组织的不同态度分类三、根据体育公众对体育组织的重要性不同分类1,首要体育公众:对体育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体育公众。
2,次要体育公众:对体育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做用的体育公众。
3,边缘体育公众:与体育组织有关系但又不是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的公众。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其特征是:①个体性强,②参与度高,③从传播的信息看,其交流的手段丰富,符号多样化④从传播的反馈看,其速度较快,交流的双方最易于相互调整适应。
⑤最富有人情味⑥不利于信息广泛、迅速、准确的传递体育大众传播:体育组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体育信息传递给分散的体育公众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其特征是:①间接性②公众性③能以最快的速度,向最大量公众传播信息④信息反馈困难⑤高度专业化⑥对象高度大众化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①守望功能②协调功能③教育功能④效益功能⑤娱乐功能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①坚持提高透明度原则②坚持体育公共传播的真实性原则③坚持依靠长期努力为主的原则④坚持双向交流的原则⑤坚持首先自我完善的原则⑥坚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原则⑦坚持互惠的原则体育公众的社会特征:①整体性②共同性③多样性④可变性⑤相关性大众传播的特点:①,传播机构和传播手段高度专业化②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③大众传播往往赋予所传播信息以某种特殊的意义④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
11体育公共关系1

第章体育公共关系内容提要:体育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在运行中,为实现目标运用传播媒介,采用相应方式促使自己与相关体育公众相互了解、合作而进行的体育传播或体育沟通活动。
具有受众高度关注性与广泛性、效益的持久性与传播的国际性、媒体高度关联性与持续性的特征。
第一节体育公共关系的特征、构成要素一、体育公共关系的含义及特征(一)体育公共关系的含义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的英文全称是Public Relations,简称PR。
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是指一种为维系良好公众关系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和在传播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首先在美国问世,1904年,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艾维·李(Ivy Ledbetter Lee)在纽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这是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
继艾维·李之后在美国早期公共关系活动中有重大贡献的是伯内斯(Edward L. Bernays),1923年他开始撰写《舆论之凝结》一书,同年他在纽约大学首次开设并主讲公共关系课程。
为建立公共关系学科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国外,关于公共关系的属性存在着三种观点。
一是公共关系具有管理的职能,公共关系学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二是公共关系具有组织的功能,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组织的行为,故公共关系学是社会学的范畴;三是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公共关系过程是一个传播过程,故公共关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应用领域。
国外对公共关系的定义较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6月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各国公共关系协会第一次世界大会规定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发展趋势,预测其结果,为组织领导咨询并实行有计划的行为方案,这种行动方案将服务于该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中国的公共关系学者对公共关系定义的讨论也众说纷纭,但大多数都旨在揭示公共关系的特殊属性即公共关系的本质是“沟通协调”,简而言之,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其特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活动。
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之组织

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信息可以覆盖到广泛的受众,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覆盖面广
现代传播工具使组织能够直接与公众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公众的反馈和需求,提高沟通效果。
互动性强
现代社会中信息量极大,传播需要在海量信息中突显组织的信息,使组织能够被关注和认可。
信息过载
传播在体育公共关系中的挑战
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传播的重要条件,需要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确保组织的信息能够被正确和广泛地传播。
管理
管理是体育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保障,是组织对体育公共关系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管理需要注重团队建设,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体育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开展。
管理包括多个方面,如人力资源、财务、物资、时间等方面的管理。
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保体育公共关系活动的有序开展。
监测和分析公共关系环境
03
组织需要密切关注公共关系环境的变化,并进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公共关系策略。
管理在体育公共关系中的优势
管理在体育公共关系中的挑战
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在处理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时,组织需要妥善协调各方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
保持组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组织需要保持真实性和可信度,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公众。
公众在体育公共关系中的挑战
01
意见分歧和矛盾
公众作为利益相关者,可能存在意见分歧和矛盾,需要组织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02
信息不对称
公众作为利益相关者,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需要组织提供充分的信息和解释。
05
传播在体育公共关系中的角色
传播在体育公共关系中的首要职责是准确、及时地传达信息,包括组织的相关政策、活动、成就等。
体育公共关系学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011210课程名称:体育公共关系/Sports Public Relations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体育教育本科、表演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开课学期:7开课部门:体育学院先修课程:《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考核要求:考查:平时成绩(占20%),期末论文或随堂考试(占8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刘德佩,石岩主编,《体育公共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蒋春堂主编.《公共关系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体育公共关系属于现代管理科学的一部分,它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个分支,是公共关系学在体育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体育公共关系旨在指导人们通过运作,帮助组织、团体或机构建立起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的良好融洽的社会关系,获得社会公众的美誉,树立起自身的形象,最终达到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
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学科。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体育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体育公共关系与目标公众、体育公共关系与大众传播、体育公共关系的策划、体育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体育公共关系的礼仪、体育公共关系的文书与广告、体育公共关系与CI的策划和设计、体育公共关系与企业文化等。
三、学时分配章节12 3 4 5 6 7 8 9课程内容绪论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体育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与人员体育公共关系与目标公众体育公共关系与大众传播体育公共关系的策划体育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体育公共关系活动评估学时22222224210 11 12 13 14体育公共关系中的礼仪体育公共关系文书与广告体育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体育公共关系与CI 的策划和设计体育公共关系与企业文化24442合计36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形式采用以讲授为主。
体育公共关系概论

1公共关系的概念:是组织机构通过有效地公共关系活动去改善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达到组织自身顺利发展的目的2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组织形象塑造理念信息双向沟通理念协调互利发展理念全员公关意识理念全程公关思想理念3公告关系工作的基本特点:软性化目标特点长期效果积累的特点有限资料矛盾的特点非标准化操作特点4对体育公共关系的理解:是指体育组织在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沟通传播媒介,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行动,促进体育组织与相关体育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信任与合作,为体育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实现体育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的总称。
5体育公共关系的研究内容:各类体育组织的公共关系运动会申办的公共关系体育赛事中的公共关系社会体育中的公共关系体育赞助中的公共关系体育明星与体育公共关系体育危机与公共公关系体育国际交流的公共关系体育公共关系礼仪6体育公共关系的主体——体育组织:是人们为了共同的体育目标,为了完成相同的体育人物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一定的形式集合在一个群体或者一个体育团体之内所形成的一种体育机构7体育公共关系的客体——体育公众:是面临某种共同问题与体育组织之间具有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社会群体和个人,也就是与体育组织存在着现实联系的群体和个人。
8体育公共关系的过程——体育传播:是连接体育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纽带,也是中介。
(包括体育人际传播,体育组织传播,体育大众传播)9组建体育公共关部的原则(精简的原则,自动调节原则,专业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分工协作原则)10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1)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公共关系艺术(包括塑造形象的意识,服务公众的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沟通交流的意识,立足长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意识)2)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包括强烈的自信精神,热情和乐观的心理,开放和进取的心态)3)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4) 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能力结构11体育公共关系实务策划12体育组织的公共关系分类:行政管理型体育组织经营管理型体育组织公益服务型体育组织13运动会申办概述一运动会申办委员会(1 运动会申办委员会工作机构及人员组成2运动会申办委员会的工作任务 3 申办报告)二申办单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三运动会举办城市的遴选(1由申办城市向主办方提出书面申请2对提出申办的城市进行初步筛选 3 对申办城市进行实地考察4确定申办城市5主办者与举办城市签约)14运动会申办的公共关系对象:运动会的主办者申办城市的市民新闻媒介体育赞助商15运动会申办的公共关系特点: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工作量大,联系面广,标准高。
体育公共关系职责

体育公共关系职责体育公共关系是指体育组织或体育相关机构与公众、媒体、政府、商业伙伴等各方之间的关系管理和沟通工作。
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责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沟通渠道,增强体育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沟通渠道体育组织需要与各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包括与公众、媒体、政府、商业伙伴、赞助商等建立联系。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体育组织可以及时传递信息,回应各方的关切,增进交流和理解。
同时,还需要建立并维护一个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各方对体育组织的看法和意见,以便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二、增强体育组织的形象和声誉体育组织的形象和声誉对于其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责之一就是积极塑造和维护体育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类活动,提高体育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与公众、媒体等各方的互动和沟通,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树立体育组织的良好形象;通过公关活动和公益事业的开展,提升体育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形象。
三、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责之一是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体系,涵盖了体育赛事、体育设施、体育培训、体育媒体、体育商品等多个领域。
体育组织通过与商业伙伴和赞助商的合作,共同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通过开展合作项目和活动,促进体育赛事的举办和推广;通过与体育媒体的合作,增强体育赛事的曝光度和影响力;通过与商业伙伴和赞助商的合作,提升体育组织的财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管理危机和风险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责还包括管理危机和风险。
体育组织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危机和风险,如比赛暴力事件、运动员兴奋剂问题、财务丑闻等。
体育公共关系团队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这些危机和风险,以减少负面影响,并保护体育组织的利益和声誉。
他们需要制定应对危机的预案和策略,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恢复公众对体育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责主要包括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沟通渠道,增强体育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管理危机和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章体育公共关系内容提要:体育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在运行中,为实现目标运用传播媒介,采用相应方式促使自己与相关体育公众相互了解、合作而进行的体育传播或体育沟通活动。
具有受众高度关注性与广泛性、效益的持久性与传播的国际性、媒体高度关联性与持续性的特征。
第一节体育公共关系的特征、构成要素一、体育公共关系的含义及特征(一)体育公共关系的含义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的英文全称是Public Relations,简称PR。
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是指一种为维系良好公众关系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和在传播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首先在美国问世,1904年,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艾维·李(Ivy Ledbetter Lee)在纽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这是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
继艾维·李之后在美国早期公共关系活动中有重大贡献的是伯内斯(Edward L. Bernays),1923年他开始撰写《舆论之凝结》一书,同年他在纽约大学首次开设并主讲公共关系课程。
为建立公共关系学科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国外,关于公共关系的属性存在着三种观点。
一是公共关系具有管理的职能,公共关系学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二是公共关系具有组织的功能,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组织的行为,故公共关系学是社会学的范畴;三是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公共关系过程是一个传播过程,故公共关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应用领域。
国外对公共关系的定义较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6月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各国公共关系协会第一次世界大会规定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发展趋势,预测其结果,为组织领导咨询并实行有计划的行为方案,这种行动方案将服务于该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中国的公共关系学者对公共关系定义的讨论也众说纷纭,但大多数都旨在揭示公共关系的特殊属性即公共关系的本质是“沟通协调”,简而言之,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其特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活动。
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为取得与其特定公众的双向沟通和精诚合作而进行的遵循一定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传播活动”。
2、体育公共关系的定义体育公共关系与一般的公共关系不同的是关系的主客体是通过“体育传播或者体育沟通”来实现。
一个组织在管理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传播媒介,遵循一定行为规则,采取一定的行为方式,促进体育组织与相关体育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信任和合作,从而实现体育组织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将体育公共关系界定为:“是一个组织在运行中,为实现目标运用传播媒介,采用相应方式促使自己与相关体育公众相互了解、合作而进行的体育传播或体育沟通活动”。
从这个定义可见,第一,体育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而且除非整合到整个组织的管理功能中,否则公共关系不能发挥效益;第二,体育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实践,即尽管公共关系不是唯一的沟通活动,但是以沟通为基础的实践;第三,体育公共关系始于体育组织关键公众的认定,而这个公众群体包括体育传媒、体育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及体育公司职员、消费者、捐赠者和投资者等凡与体育组织相关的人员;第四,一旦体育组织的关键公众被认定,体育组织就要评估它与这些公众的关系是友好的或是敌意的;第五,为促使组织效力的最大化,体育组织能发展激励合作关系的公共关系项目和大型活动。
(二)体育公共关系的特征1、受众高度关注性与广泛性体育是沟通人类共同的文化与语言,体育历来就倍受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和喜爱。
根据IOC和SRI在1985-1996年间所做的9国跨国研究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各国民众认识奥林匹克的五环标志。
在全球商业与非商业的标志中,它的知名度最高。
如果成为奥运会的特许赞助商,抑或参与申办奥运的活动,都能获得较高的受众关注度。
如2001年3月6日,三只印有大红鹰标记的红色队伍从浙江宁波出发,开始了“全民健身万里行,支持申奥大签名”的宣传活动。
这三支队伍包括:第一支由宁波到北京的车队,行程约1.8万公里,到达21个省48个城市;第二支是在浙江境内活动的车队,行程约3千公里,跑遍了浙江省的每一个县;第三支队伍主要负责去西藏、云南等地,行程也有1.7万公里。
到6月11日,此次由大红鹰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元人民币的活动历时3个多月,行程3万多公里,沿途有各界人士自愿签名于长达10,040米的丝绸之上。
此次活动直接涉及人数200万人次,各种媒体报道达1000余次。
引起受众广泛关注。
2、效益的持久性与传播的国际性任何新的广告活动的第一步必须是公共关系,对于寻求塑造品牌的意识和认同感的营销人员来说,他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程式——公关第一,广告第二。
而体育公共关系是一种有效的品牌塑造工具,因为它有产生积极的持久的公共性的能力。
体育公共关系的兴旺,促使体育产业产生持久的经济价值。
据美国《幸福》杂志报道,尽管退役,“飞人乔丹对美国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超过了百亿美元。
”体育以其特有的精彩和刺激,在全球不同的种族、性别、年龄的观众中引起共鸣,所以体育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跨国界的媒体。
在体育公关中,赞助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跨国界沟通手段。
国外许多著名名牌,如可口可乐、三星电子等都是借助TOP奥运赞助计划成功的典型。
1997年,三星首次与国际奥委会签署了TOP协议,在无线通讯设备方面正式成为奥运会的合作伙伴。
经过持续不断的体育赞助,三星由一个名不见经传得韩国本土公司一举称为一个国际性的大企业。
中国很多知名企业也日渐意识到,“品牌国际化可以从体育起跳”。
海尔电脑通过冠名澳大利亚老牌篮球队墨尔本老虎队、同时聘请该队著名球星担任海尔笔记本电脑的形象代言人等体育公关手段,开始了其国际化营销之路。
联想集团和中石化集团为了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也纷纷牵手体育赛事:联想集团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TOP全球赞助商。
3、媒体高度关联性与持续性体育领域公共关系的实践是多元的,但最普遍的方式是媒体关系,所以体育公共关系的媒体关联度非常高。
有效的体育公共关系实践通常都需要有良好的媒体技能基础,包括良好的写作能力、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公众演讲的能力、设计出版物的能力和网络工作能力。
而且,除了媒体关系,体育领域公共关系的其他形式,如社区关系、投资者关系、政府关系,无不与媒体运作息息相关。
也正是凭借各种有效的媒体手段,如网站内容和赛事秩序册等,有效的体育公共关系成为一个能产生品牌意识和品牌联想的强有力的营销手段且持续时间长。
由于媒体关联度高,体育公共关系一旦犯错,其代价也是很严重且持续性的。
二、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构成公共关系,必须有三个基本要素:“社会组织”、“公众”和“传播与沟通”。
在三个要素中,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而传播与沟通是中介和手段。
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就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通过传播、沟通、协调所形成的信息的双向交流。
(一)主体——社会组织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按照一定的领属关系,有计划、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群体。
政党、工厂、学校、商场、协会等都属于社会组织。
作为体育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体育组织和体育公关主体中的社会性个人——体育明星。
1、体育组织所谓体育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体育目标,为了完成共同的体育任务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一定的形式集合所形成的一种体育机构。
以体育为内涵来开展体育活动,这是体育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最根本、最显著的区别,也是体育组织的本质特征。
体育公共关系中所涉及到的体育组织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
而不同类型的体育组织其目标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要搞好体育公共关系工作必须要了解体育组织的分类情况。
总的来说,体育组织大致可分为三类:1)行政管理型体育组织:主要指各国政府中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各种职能部门和民间体育组织以及国际体育组织,如我国国家体育总局,地方各级政府的体育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等;2)经营管理型体育组织:主要指各种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类体育组织和经营服务类体育组织,如生产体育健身器械、服装、鞋帽的企业和各种体育服务公司、中介公司、咨询服务公司以及体育职业俱乐部等;3)公益服务型体育组织:主要指以国家及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为目标的公益性体育组织,包括体育院校、各级业余体校、少年体校、运动康复中心、社区或群众体育活动中心等等。
2、体育明星——社会性个人在体育公共关系中,社会性个人是指那些代表体育组织形象和作为体育组织形象一部分的个人,如体育组织中的领导人、体育明星、体育产品品牌的形象代言人等。
这些人已不再只代表他们自然人的个体本身,而变成了对体育组织形象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性个人。
在今天,体育社会性个人在许多体育组织中存在,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他的个人形象往往代表了国际奥委会的组织形象。
还有一些体育明星,如姚明、刘翔等则代表着中国运动员的形象,代表着中国体育的形象。
(二)客体——公众社会组织的形象是由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来评定的,故公众也是公共关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公众之所以成为公众,是因为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
体育公共关系中公众的这些同质性表现在他们之间具有一些共同点,比如有共同的体育利益、共同的体育需求、共同的体育问题、共同的体育兴趣、共同的体育背景等,也正因为这些共同点,使一群人或一些团体具有相同或类似态度和行为,构成了体育公共关系所面临的公众。
1、按归属关系划分研究公共关系实际上就是研究公众关系。
按照公众与组织有无归属关系,可将公众分为两大类: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体育公共关系中的内部公众是指归属于体育组织的内部成员,主要包括球员、教练员、裁判等和体育企业内部员工。
内部公众具有与体育组织最密切相关的利益关系,是体育组织实现“内求团结”目标需要协调的主要对象。
外部公众是指与作为体育公共关系主体组织不具有隶属关系的其他组织、群体或个人,如新闻媒介、政府机构、社区居民、服务对象、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社会名流等。
外部公众是实现“外求发展”目标需要协调的重要对象。
2、按发展过程分类美国公共关系学者格鲁尼格和亨特按照一般公众的发展过程,把公众分为四类:1)非公众:非公众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某些既不受组织行为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任何后果的社会成员,然而提前对非公众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帮助公共关系工作减少盲目性;2)潜在公众:潜在公众是指那些已经面临由组织行为引起的共同问题,但他们自己尚未意识到或察觉到这一问题存在的公众,所以争取这一部分潜在公众,尽量让潜在公众迅速转变为知晓公众非常重要;3)知晓公众:知晓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指那些不仅面临共同问题,而且自身也意识到问题存在的公众,所以知晓公众一旦形成,体育公共关系活动则应该更积极地开展,以便同公众交流信息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合作的目的;4)行动公众:行动公众是由知晓公众发展而来,指公众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社会组织还没能及时解决问题时,公众就会准备采取或已经采取行动,如诉诸大众传播媒介、诉诸政府的有关部门,甚至诉诸法律等,所以面临行动公众,公共关系工作更要加紧进行,展开补救,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