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与北方人
北方人和南方人易得的病都不一样

北方人和南方人易得的病都不一样中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显著。
在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北方人和南方人易得的病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北方人和南方人常见的易得病,并分析其成因与预防措施。
北方人易得的病:1. 冬季疾病:北方冬季严寒,人们常常会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易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此外,由于北方地区燃煤取暖,空气污染也成为北方人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
2. 营养不良: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人们喜欢食用高热量的食物以保暖,这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胃溃疡等。
同时,北方人常常以面食为主食,膳食中蔬菜摄入不足,易患维生素缺乏相关疾病。
南方人易得的病:1. 暑热病: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常年高温,容易导致中暑、日射病等暑热疾病。
尤其是夏季,南方人的身体容易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而出现中暑的症状。
2. 湿热病:南方气候湿热,容易滋生各类细菌和病原体。
湿热环境也会加重皮肤炎症的发生率,如湿疹、痤疮等皮肤病。
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他们易患疾病的类型。
预防措施:1. 强化免疫力: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个人免疫力的提升对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搭配、适量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睡眠习惯都能够帮助增强免疫力。
2. 注意个人卫生:南方人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保持个人卫生尤为重要。
勤洗手、使用干燥清洁的毛巾擦拭身体,能够有效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3. 适应气候环境: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在面临不同气候环境时,要学会适应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北方人在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南方人则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避免中暑等疾病的发生。
4. 合理饮食: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应该注意合理饮食。
北方人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摄入,南方人则要多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
综上所述,北方人和南方人易得的病与气候、环境、饮食等因素息息相关。
通过加强免疫力、个人卫生、适应气候环境和合理饮食,可以有效预防这些易患疾病的发生。
南方人与北方人之间的误解,你中了吗?

南方人与北方人之间的误解,你中了吗?1、南方人认为北方人抗冻,北方人认为南方不冷。
(作为北方人小编表示的确如此。
北方冬天有暖气,而南方只有空调。
)2、CCTV以为全中国逢年过节都吃饺子。
(难道不是吗?)3、北方人:南方人下雪时居然打雨伞4、宿舍中东北人:哎呀饿死了,今天整个啥味儿的方便面呢?非东北人:你老说整,整是什么意思?东北人:啊,整就是吃的意思。
5、厕所,还是他俩。
东北人:哎呀我去,谁拉的这么大一坨不冲!!!这可咋整?!!非东北人:……6、小学课文里写的春雨贵如油,一直不明白妈的整个春天每天都在下雨有什么好贵的,后来才知道作者是北方人。
7、北方:往北走?南方:左拐转右!8、本人河北,大学在南京上的,感觉南京就是南方了,结果吃饭的时候听到俩广东同学说,来到北方真不适应。
9、北方同学:“来来来,说两句你们XX省的方言来听听。
”南方同学:“……”我们省的方言……我们一个县都有几种不同方言你造么?10、这是我去北方上大学的好基友的故事…啊,我钥匙掉掉了!掉掉了是什么东西啊?就是掉了啊…掉了你就捡起来啊!后来基友被他室友念叨好久:丢了就老老实实说丢了,不要说掉了,更不要说掉掉了…11、记得俩北方室友,一个东北的一个山东的)第一次在寝室看到蟑螂,抓起来玩了好久,还玩边讨论:——卧槽南方的臭大姐这么大啊。
跑得还挺快啊。
——别扯,这应该是南方大蛐蛐吧?!12、我北方上大学用惯搓澡巾,买了两个回家。
我妈说,你这次买的微波炉手套不好,大拇指没有分开,还薄,有点烫手。
我#(啊?)13、北方:LOL段位跟季节有什么关系?南方:.........14、那会儿刚去沈阳上大学,正大一,进学校的澡堂子的时候不都要把衣服全脱干净才能进去洗澡么,我实在是觉得尴尬,穿着内衣进去,所有人都盯着我,吓死了。
还有个就是她们都爱用搓澡巾,我尝试过一次,觉得擦在身上真是疼的像要掉一层皮一样,看着她们搓到像只胡萝卜一样,真是惊悚。
过了两年我才被同化,是慢慢轻轻地让阿姨搓的,后来就爱上洗澡了,好舒服,然后毕业了回家发现没人给搓澡了,好难受...以前觉得北方人很脏,现在觉得南方人很脏,都不搓澡!!!!(我原来以为全国人民都要搓澡的,后来才发现我太天真了,人家南方都用沐浴露!)15、大学在南昌,洗澡的时候听到一东北哥们和一广东哥们对话,东北哥们:来了南昌我才知道原来两天就要洗一次澡,广东哥们:来了南昌我才知道原来可以两天洗一次澡。
南北方人情世故差异的原因

南北方人情世故差异的原因南北方人情世故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地域文化、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南北方人情世故差异的原因:1. 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南北方文化差异:南北方在历史、文化传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北方地域辽阔,历史上经历过较多的战乱,形成了直率、豪爽的性格。
南方相对温暖湿润,社会发展相对较早,人们更注重灵活、圆滑的处世方式。
封闭性与开放性:北方相对封闭,对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吸收相对较少,更注重传统的人情世故。
南方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更早与外界接触,对于新思想的容纳度相对较高,更注重实力和能力。
2. 地域环境和资源分布:南北资源差异:南北方在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北方气候干燥,土地较为贫瘠,资源相对较少。
而南方地域湿润,自然资源丰富。
南方人可能更注重人脉关系的建立,以获取资源和信息。
3. 职场竞争压力:南北方职场差异:南北方职场环境差异较大。
北方一些小城市、乡镇的职场可能相对封闭,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人情世故更显突出。
相对而言,南方一线城市职场相对开放,更注重实力和能力,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明了。
4. 教育和社会观念:南北教育差异:北方一些地区的教育体系可能更加注重传统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培养,强调人情世故的重要性。
南方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更注重个体的能力和素质,强调专业能力和实际表现。
5. 社会发展程度:南北方社会发展:南方一线城市相对更为开放、发达,社会发展程度高。
北方一些地区社会相对相对封闭,传统人情世故的作用更为显著。
6. 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南方城市化速度:南方一线城市的城市化速度相对较快,人们的观念更为现代化,更注重能力和实力。
而北方一些地区,由于相对较慢的城市化速度,人们更依赖传统的人情世故来解决问题。
结论:南北方人情世故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域文化、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这种差异并非绝对,也受到个体差异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南矮北高: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为1.647 米。
南瘦北胖:身高和体重的差异主要是受环境和食物两个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居住在草原、高原、高纬度、气候寒冷地区的并以麦面为主食的人,身材魁梧。
而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岛屿和滨海平原地区,从事农耕并以大米为主食的人,身材则较矮小。
南米北面:南甜北咸:我国饮食和口味的突出表现就是南米北面、南甜北咸。
南繁北齐: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划一。
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三千多公里,两地语音虽有区别,而通话交流思想没有多大困难。
在南方,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为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互相听不懂。
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与韩江三角洲相距不过300公里,粤语与潮汕语之间却无法交谈。
南老北孔:南方是无为而治的老子哲学思想主要传播地,北方的齐鲁大地则是孔子儒家学说的发源地。
南柔北刚:南柔北刚是反映在地理景观和文化艺术两方面的差异:杏花春雨江南,古道西风冀北——南北景观差异;南曲如抽丝,北曲如轮枪——南北戏曲差异。
南细北爽:南北两方人生活习性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南北两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南方人的精致、细腻与北方人的粗犷、简朴形成鲜明的对比;南细北爽是指,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方人说话比较直率。
南拳北腿:南拳北腿指的是武术的南北差异,南方的拳术和北方的腿功形成强烈对比。
南骗北抢:南骗北抢是犯罪分子行为地理分布特点的真实写照,即南方多发生智力型的案件,北方多发生暴力型的犯罪活动。
南船北马:在交通方式上,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南船北马的区域差异——南方水上交通发达,北方主要靠陆上交通。
南敞北封:由于气候、地貌等条件的差异,南北方园林和建筑风格不同。
纵观我国民居屋顶坡度,从南到北逐渐减缓。
到了河北一带出现平顶民居。
南方坡大,一可防雨水渗漏,二可隔太阳暴晒。
北方坡缓,可节省建筑材料,兼作凉晒作物场地。
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区别

北方人告诉你很难的,他会。
南方人告诉你很难的,他也不会。
帮助人的时候
北方人要么不帮,要帮就什么都帮到底,就连别人能做的的也帮。
南方人能帮的帮,不能帮的就不帮,他自己能做的就不帮。
北方人以你的语言来判断你说的事情。
-------------和北方人说话,一字之差可能会让对方理解的意思相差千里。比如“做”“玩”“干”“弄”“搞”这些字大部分时候是要区分场合来说的,说错了他们会二丈摸不着头脑
南方人很关心自己做的事情,很少去想别人做的事。
开玩笑当说到北方人的心里事时候,他会很恼火。
所以北方人说话尽量避免猜测别人的想法。
开玩笑当说到南方人的心里事时候,他会很高兴。
所以南方人说话尽量地猜测别人的想法。
北方前辈会尽量让你知道他什么都懂得比你多(虽然不尽如此)
南方前辈会尽量让你知道他什么都有很多不懂。(虽然不尽如此)
遇到别人说教的时候
北方人先看对方够不够资格。
南方人先看对方说得对不对。
北方人让你做的事情自己不一定做得到。
南方人自己做得到的事情才会让你去做。
如果有人把一个悲惨的交通事故以开玩笑的形式讲给女孩子听的时候:
总结:
北方人看法很客观。
南方人看法很主观。
有老者说过,南方人配南方人,北方人配北方人。南北方差异不只是在与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由于客观因素决定着性格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南方人和北方人说话觉得北方人说话很枯燥,分析不出什么原因来。北方人又觉得南方人说话太直白,别人想什么他怎么知道,总是随便分析别人,等等等等。当然这些只是相对的,不然,难道南北方人就不可能成为朋友?还是那里句话,以供参考,当你和地域不同的朋友说话不搭边的时候不妨参考参考。
南人与北人

【导读】南方人对朋友说,来呀到我家来做客,晚饭一定到我家来吃哦,并拉拉扯扯,佯装非常热情。
如晚上真个去吃饭,主人去十分尴尬,全然忘却,认为你令不清虚情假意;物竞天择,是自然界的规律。
这种天择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不同的差异,演化出不同的性格体魄的人群来。
南人与北人不同的习性,就是由此造成的......南方纬度低、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多雨、植被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万紫千红,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地表很少裸露。
南方的河、水量充沛,水质含沙量少,山明水秀,清澈纯碧,河深水急,气候温暖。
炎热使人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稍一远动大汗淋漓、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周期缩短。
汗毛扩张,身体发育提前,过早地缩短了骨骼生长期,提早了骨的闭合成型。
再加上南人食素多于食肉,便使南人的身高受到了制约,所以南人个子长得矮小......由于南方植被茂盛,为造就各种动植物的数量、种类提供了生存必须的丰富的食物。
这也使南人的食性比北人杂得多。
大至飞禽走兽,小至鱼虫草蔬,无所不食。
如将南人的食谱编排起来也是洋洋大观的。
北方人不食鼠、蛇、蟹、鳖等等,而南人一概食之。
虽杂还是以素食为主。
南人的杂食性,究其根本,是由这种温暖多雨,植被丰厚造就的。
北方不同,寒冷干旱,食性也单一多了。
南方的先民们,要从茂密的植被中找出能食用的植物来,是需要勇气来尝试的。
像神农尝百草那样也需要动脑、动智,仔细分析辨明,以防中毒。
在南方丰富的植被中搜寻猎物,防止各种毒蛇猛兽的侵害。
树木、草丛、荆棘、藤萝也妨碍了他们的狩猎行动。
因此,南方先人必须用计用谋,巧思来取得更多的食物,改善其生存的条件。
南方土地肥沃、气候温暖,耕作有限的土地,能得到较好的收获。
无需多人合作。
不像北方先人那样,需强壮粗蛮的体力。
只需适当的体力,更需要的是用脑力和智力。
这样一代代遗传成为习惯。
促成了南人头额发达前冲,眼窝凹陷的脸型和阴柔、善谋、不露心境、自私的满足。
养成了南人在生活中用巧、斤斤计较,用肚皮功夫的习惯。
中国各地方人的性格特点

中国各地方人的性格特点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方的人性格特点多种多样。
以下是中国各地方人的性格特点的一些概述:1.北方人:北方人性格率直豪爽,善于表达,直言不讳。
他们勇敢坚毅,诚实守信。
同时,北方人讲究实际,重视工作和经济利益。
他们热情好客,重友谊,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
2.南方人:南方人性格温和细腻,为人圆融。
他们注重人情味,擅长交际,讲究言行举止的得体和细致。
南方人重视文化教育,勤奋好学,追求精神满足。
他们也讲究饮食,擅长烹饪。
3.西北人:西北人性格豪放开朗,直爽勇敢。
他们有着坚韧不拔的品质,面对困难和逆境能够胜利克服。
西北人热情好客,重视友谊和亲情,乐于助人。
同时,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草原牧民的豪迈精神。
4.华东地区人:华东地区人性格活泼开朗,善于表达。
他们讲究实用主义,注重物质生活和经济发展。
华东人重视时尚和品味,注重个人形象和社交礼仪。
同时,他们也重视文化、艺术和教育,追求综合素质的提高。
5.华南地区人:华南地区人性格豪爽乐观,善于交际。
他们热情好客,注重人际关系和友谊。
华南人特别重视饮食文化,擅长烹饪各种美食。
同时,他们讲究享乐,重视休闲和娱乐活动。
6.华中地区人:华中地区人性格淳朴豪放,勤劳实干。
他们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对待工作和生活有着踏实的态度。
华中人注重务实和实用主义,他们有着自己的节俭积蓄和财务管理概念,重视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7.西南地区人:西南地区人性格开朗热情,善于交际。
他们重视人情味和社交活动,注重人际关系的发展。
西南人乐观向上,追求自由和幸福。
他们的性格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豁达和人性的温情。
8.东北地区人:东北地区人性格豪爽直率,幽默风趣。
他们讲究实际,注重务实,勇往直前。
东北人重视友情和亲情,讲究乐于助人和团结合作。
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总而言之,中国各地方人的性格特点多种多样,受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无论来自哪个地方,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特点,这些地方特色性格的存在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北方人和南方人的不同,终于说透了!

北方人和南方人的不同,终于说透了!1所谓:太极生两仪。
所有的事物,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一团的混沌,然后演绎成性质互补的两种事物,然后交融在一起:中国人的格局也是这样:华夏文明自从在黄河流域诞生以来,其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一直都在中原。
直到宋朝时期,政治重心开始北移动,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中国逐渐进入到了二元时代:南方发展经济,北方紧抓政治,直到现在。
格局决定性格。
如果翻一下中国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凡是南方人和北方人发生的战争,往往都是北方取胜,而且中国每次动乱之后,基本都是北方势力灭掉南方势力,北方人最终统治了南方人。
司马迁说过一段非常著名的话:“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夫作事者必於东、南,收功实者常於西、北。
故禹兴於西羌,汤起於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历史上的统一,成事者皆以西北伐东南,从北方取南方,是中国自古以来统一的路线图。
周取天下、秦取天下、汉取天下,莫不如此,只有项羽的反秦复楚和朱元璋的反蒙复汉是例外,所以北方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地。
北方既然是是政权所在地,一定要讲政治和立场。
这也就成就了北方人的性格特点:身高力壮的同时,喜欢用强大的武力征服一切。
然后有高度和格局,比较大气,重义气,喜欢英雄主义。
当然历史上也有南方人打败北方人的战斗,比如“火烧赤壁”这样的经典战役,反而是北方人落荒而逃,但这只能说明智慧和毅力照样可以战胜强大的武力,而这正是南方人的长处。
所以南方人的特点是这样的:他们不善直接打仗、打架。
他们喜欢过安稳的日子,经营自己的生活,更注重自己的那部分利益。
不过大家发现没有,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都是从最南端开始。
比如辛亥革命、近代的改革开放,都是从广东开始的。
这说明中国的南方人确实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比较开明,适合发展经济。
自自宋以来,中国经济中心就不断朝南方转移,从长三角到珠三角,沿路都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
2北方有政权,南方有经济,形成了南北平衡的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饭的时候,跟朋友聊起了郭宝昌的《大宅门》,我随口说了一句,我看,南方人未必能理解与欣赏《大宅门》。
吃饭的地点在杭州,我又是以北方人自居,说完这句话后,我自己都连连后悔。
同时大吃一惊,想到自己一向鼓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竟然如此无礼的臆度南方人,言语之中,又冒然有对南方人的不逊轻看之意,脸红了许久。
可是话既然已经说出口了,后悔是后悔,也总不愿再加许多的补救之词了。
想来但若有南方人说什么类似的语言,如北方人肯定也理解欣赏不了什么东东时,我也会不屑,总是同样的情绪吧。
不过从此可见,无论人们的沟通交流进行的多么畅通,这地域之间由于空间的隔离而造成的人性的差别,或多或少的,总还是有吧。
人常说北方人豪爽刚烈粗犷热情,南方人细腻纤巧内敛阴柔。
也许有点道理吧。
可我看来,南方人与北方人最大的差别或造成这些表面现象差别的是文明程度的不同。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历费恩历险记》中故意的将civilised写成sivilised,以示他对于文明的不屑与讥刺,至少也是对于文明对于人性束缚的一种不满吧。
其实马克先生这样做,也是显得异样的幽默,对于文明的不满或者反抗,何尝不是等于今天的自己扇昨天的自己的嘴巴,今天的自己背叛昨天的自己。
人越是在没有什么的时候,渴望什么。
在我看来,这是个比较稳固的真理,顺便想到,现在的社会上,流行一种文本,同样的模式,同样的故事结构,也是同样的语言,文本的制作者处心积虑,循循诱导,又好象发现了什么天底下的第一号秘密,无非是最后告诉你,原来这世界上最珍贵的,并非是未得到的与已失去的,而是现已拥有的。
我在见过了太多太多这样的文字滥行于中国的各个消闲杂志之上时,才深深的体会到了原来现今的中国的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什么,真相显然不是大家都非常满足于现在的拥有,而是仍如同千百年来一样渴望那失去的与未得到的。
不然也用不着那么多的流行作者来如此教化,如此灌输反面的东西。
为什么要那么重的强调对立面的错,我想原因很可能就是那劝着大家都不要相信的对立面就是不可违抗的本性。
话说回来讲文明,按照我的逻辑,那么就应该是没有多少文明的时候,大家都在渴望文明,而文明太发达的时候,人们都在反抗文明。
文明毫无疑问是人类昨天劳动积累的财富,昨天的路可以得以维系走过来的法器,可昨天的宝贝不一定不会成为羁绊人性的东西。
马克吐温笔下的哪个哈克贝历,就老是不愿意穿干净的衣服,睡干净的床,去教堂,还要上学识字,总是要去抽他的烟斗,到什么草地上睡一会,那是已有的文明不能满足或者限制住的早先的人性的乐趣。
我们现在的人,岁数稍大一点,自以为有点经历过过去的,总是享受着今天的文明的时候,无限畅想着过去日子的美好,坐汽车的时候怀念先前的驴车,吃饺子的时候怀念先前的窝头,穿成衣的时候怀念先前的棉布制衣,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其实哪一个人没有过去,七八岁的孩子也有过去呀,于是连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也会感叹还是几年前的歌舞比较酷。
我不是想说这有什么好与不好,我只是想说,文明的进步在消除一种遗憾却又在增加另一种遗憾。
感动人的不全是过去的日子,而可能是过去日子里的汗水与欢笑,单纯与质朴。
英文中有一个词叫怀旧(nostalgia),简单的解释是missing old good days。
可我看
见了另外一个有趣的解释却写成miss old days that is really old but not good。
这个解释非常的幽默,它令人发笑却直指事情的真实,也是在讲,人们的情结在文明中陷入尴尬的例子。
中国人讲什么事情,最爱给其下一个道德评判标准,什么东西好不好,坏不坏,无论人还是事。
可是许多事情,岂是一个好坏对错的标准就能定性了的?文明就是一个例子,谁要说文明是好的,文明是坏的,甚至好坏参半,多多少少的关系,我看那简直是犯晕了。
文明就是文明,文明就是一个呈现着万千景象的事实。
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是。
最初说南方人与北方人,我的意见就是,南方人就是凭借着地理、气候、历史种种的原因,获得了比北方人较先进的文明,这就是南方人与北方人最大的不同。
江南一带,对于一个北方人,一个在北方生活许久的北方人,初到这里生活,你不能不惊异于这里人的文明程度。
不仅指他们拥有与使用的物质设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本身。
南方的城市都相对的十分安全,不提小偷强盗少了,就是连打架的事也是少见。
我跟朋友讲,在南方你作为一个北方人感到很无奈,就想找一个人打一架,也未必能找得到人。
这里的人从街这头可以喋喋不休面红耳赤义正严辞的吵到街那头去,也许吵上一个上午也未必,却始终不会动起手来。
这一点,你尽管可以嘲笑讽刺南方人什么没有阳刚之气也好,婆婆妈妈也好,可造成的总的社会效果是好的,就是不会无谓的伤害到自己与他人的身家性命。
北方的情形自然是激烈,豪爽,三句话没说完,话不对路,双方提起什么是什么,逮着什么是什么,路边的砖头,饭馆里的凳子,都成了武器,更有甚者,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粗犷是粗犷了,可死了一个人,死了的玩完了,另一个也得拉去枪毙了。
北方人的日子还是依旧的按北方的方式过。
北方人爱打架,总之是不好的,可这不好之中,却也有那么一点长处来。
南方人有恩怨,吵倒好了,有时候还不吵,于是一点点小积怨,慢慢成了大矛盾,待到非解决不可之日,恐怕已经伤害了双方很久很深了。
北方人不同,只要不是动刀子,板凳抡起来,一个的头破了,鲜血流了出来,问题也随之解决了。
到医院里包扎好了头,哥俩找一小饭馆,叫一瓶烈酒,一席话,从此成了挚友。
北方人最爱讲一个义气,什么事情,义气先放第一位,对错都在其次了。
什么人得罪了我兄弟,我出头,哪怕其实兄弟你自己错了,也总把那人打趴下,给兄弟你认个错赔个礼解解气。
这也是北方人文明程度不高的标志。
南方人则总是要讲对错,服法纪,义气在他们眼里,显得分量轻了一些。
南方人头脑更加开放一点,可能缘于他们更为发达的市场意识,体制意识,他们讲竞争,讲操作,讲钱。
所以北方人到了南方傻眼了,怎么这里的人都这么疯狂的忙于挣钱呀。
仿佛早上一起床就忙乎着去挣钱,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另外还是个人奋斗,劳动致富,北方的一套,钻政策的空子,靠亲戚的关系,从官到钱的道路有点落后了。
所以北方的官僚到了南方会感叹于南方体制的发达,北方的平民到了南方会感到自己的懒惰。
相比于南方人,北方人太懒了。
南方的人口稠密,北方稀疏。
北方人到南方会不适应南方的竞争压力,但贪恋南方的物产。
南方的几个大城市,杭州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可以说是适宜居住的好地方,天堂一词,
也不过分。
可惟独人口数量不敢恭维。
既然是天堂,那么人都涌进来了,人涌进来了,这好端端的天堂反倒有一点地狱的感觉了。
在杭州坐公交车,这一点感觉异常明显,那汽车与其说是在行驶,还不如说在爬行,蜗牛一般的行人,西湖风景依然,只是人满为患。
想起《大宅门》,北方人眼中,白七爷可能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可是南方人未必这么想,你想那白七爷终究还是靠着他们家祖上的一块老牌子闯出了些名堂,无论如何的威风,威风的玩女人,威风的整治别人,也始终没有脱离去其祖宗财富的背景与瓜葛,怎么能够让精明细致相信个人奋斗的南方人心服呢?这一点上,我到认为,南方人更加接近美国人,从穷光蛋到百万富翁的个人奋斗才是接近于南方人心目中的理想典型。
南方人与北方人,在不同程度的环境下,达到了不同程度的文明,也造就了不同的南方人与北方人。
中国实在太大了,有时候你感觉到两地之人(任何两地)的差别是如此之大,无论是风俗还是性情,但感谢那两千年前的秦始皇,终究让我们使用同样的文字,让我们得以分享共创同样的文化,让我们在血液之中流动着的大多数的东西,还是那么的一致。
2004年2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