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拥抱变化,蜕变成长
高校校园绿色改造评价体系框架整合优化研究

城市 环境 设计 学术 146 | 12 | 2023364摘要:既有高校校园绿色改造能有效推动我国绿色校园的发展。
然而我国尚缺乏针对性的评价标准,相关评价与指导需由多个评价标准所组成的高校校园绿色改造评价体系协调配合完成,整合优化体系框架能使其协调更顺畅、评价更科学。
本文通过对比国外的LEED 、Green Mark 、STARS 、Green Metric 及我国相关评价标准体系的发展演变、关联衔接、编制机构等方面的典型特征,提出整合优化我国体系框架的思路:协调框架形成逻辑关系和对政策的响应;增设《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中间框架层级;插入“模块式”地域性因素框架;利用信息化平台优化对标准编制的统筹等,为推动高校校园绿色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Abstract: Retrofitting the existi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mpuses into green campuse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campus in China.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specific assessment standards in China, relevant evaluation and guidance should be coordinated by the evaluation system made up of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Campus,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and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Building.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above standards can make their coordination smoother and evaluation more scientific.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LEED, Green Mark, STARS, Green Metric, and other foreign systems, and the related standard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na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correl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frame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integr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framework for green retrofitt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mpus in China as follows: coordination framework logic formation and response to policy; add the intermediate frame level of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Campus; Insert "modular" regional factor framework; use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optimize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standard compilatio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green retrofitt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mpuses.关键词:高校校园;绿色改造;评价标准;体系框架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mpuses; green retrofitting; evaluation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刘金日宋昆陈国瑞赵迪*LIU Jinri SONG Kun CHEN Guorui ZHAO Di*文章编号: 1672-9080(2023)12-0364-08DOI : 10.19974/ 21-1508/TU.2023.12.0364中图分类号:TU 984.14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 2022-09-08修回日期: 2023-03-08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既有高校校园绿色化改造评价与设计方法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批准号:52078325)作者简介刘金日,硕士,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
新能源汽车概论全套教案

学习目标:
掌握纯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各总成结构结构;
熟知纯电动汽车的特点;
了解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及主要技术指标。
学习任务描述: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纯电动汽车的定义、类型及总体结构,明确纯电动汽车的优势及劣势,理解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及主要技术指标。
知识讲授:
引导问题 1:什么样的车可称为纯电动汽车呢?
德育 渗透点
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渗透做事应三思而后行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
国内外系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难点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学法引导
讲授法、讨论法;通过系统介绍引发学生兴趣,给出资料学生获取信息,然后应用所获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更新、补 充、删节
增加近年来的新知识及新的发展动态,删除过时信息
参考资料
《新能源汽车》机械工业出版社 臧杰主编
《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赵振宁王慧怡主编
《新能源汽车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邹政耀王若平主编
《新能源汽车》清华大学出版社王刚荆旭龙主编
课后体会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时间
课程介绍:
课堂:20%作业(课堂笔记):20% 考试:60%
教学开展:通过课件展示国家对纯电动汽车的要求,总结归纳纯电汽车的概念。
一、纯电动汽车的概念
1、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种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
2、以车载电源为动力,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使之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各类竞赛颁奖

3
顾犬补牢—关于翠湖公园外环遛狗空间调查研究
云南大学
“网”势如潮,“食”事变迁 ——互联网时代下城市餐饮店铺空间分布
4
调查
重庆大学
5 殊途不同归——不同运营模式下的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效果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6
若是邻而避之,何以颐养天年——养老机构邻避效应调研
南京工业大学
异乡“独”居 何以“乐”活——时空视角下南京市空巢青年工作日生活
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各类竞赛颁奖
新时代·新规划·新教育
佳作获奖名单
序号
作品名称
院校
学生
30 游人有余,彼者有间——武汉市中山公园使用现状社会调查 武汉科技大学
31
此心安处是吾乡——乡村振兴视角下武汉远城区市民下乡融入 度调查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
李周,刘路明,周思凡,王志杰, 熊章瑞,唐珊珊,陈娇,黄煜菲
齐嘉杰,崔昌炜,陈亚军,刘楚韩
“城”与“市”——汉正街传统批发市场转型中的商户行为与商业空间
54
调查
武汉大学
周晟炜,陈璐,杨少杰,张竹君,
55
“老楼装新梯”破题之后 ——北京毛纺北小区加装电梯后评估
清华大学
陈思羽,周雅青,姚孟辰
56
迁居·择居·好居--北京朱房城中村流动人口居住流动调查
清华大学 夏雨珂,黄冰冰,王笑晨,刘贇,
指导老师
祁丽艳
张洪恩
周旭 王燕 傅倩
刘端 戴洁 张俊杰 范建红 谢涤湘
廖开怀 廖开怀 范建红 谢涤湘
张俊杰
张新红 李鸿飞 夏润乔
66 老街的烟火气——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活力度调研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井之源,赵慧敏,王雪琪,余雷, 赵丛霞 程文 陆明 郭嵘
基于小学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研究

2021年第07期164基础教育基于小学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研究王杰山东省齐河县第一实验小学,山东齐河251100在新时代新课标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改变教学策略和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努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打造新型人才。
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
本文就基于跨学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进行研讨。
一、整合课程资源,紧扣主题巧融合根据国家规定,课程安排将实现三个整合,打破专题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设置边界,科学整合课程。
在综合实践、学科实践、劳动教育、德育活动、体育锻炼、艺术素养培育方面,跨学科整合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找寻、发现、探索和综合应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做到协同教学[1]。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来解决各种难题、突破各个难关,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养。
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贯穿和整合能力,密切联系现实社会和生活,在活动中实践科学理论,并积极发现新知识和新经验。
例如,在纪念“九一八”事变89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开展了“缅怀先烈,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
这一活动可以贯穿历史、思品、音乐等三个学科,紧紧围绕爱国这一主题,把其他学科的特点和知识巧妙地融入进来,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动首先在历史方面以老师的讲解开始,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回顾了那一段残酷的历史以及先烈们的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的烈士、惨无人道的敌人、硝烟弥漫的战场,燃起了学生缅怀先烈、保家卫国的爱国激情。
思品方面老师给学生讲述在没有硝烟的今天,战场依然存在,甚至更加残酷,有多少人为了维护得来不易的和平而英勇就义,有多少人为了守住公德底线而默默献身,从而使学生树立珍爱和平、勇创未来的伟大志向。
《2024年电影《青春变形记》_个体变形、规训反叛与镜像审视》范文

《电影《青春变形记》_个体变形、规训反叛与镜像审视》篇一电影《青春变形记》_个体变形、规训反叛与镜像审视电影《青春变形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描绘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惑。
本文将从个体变形、规训反叛与镜像审视三个方面,对这部电影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个体变形:青春的蜕变与成长电影中,主角们在青春期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这可以看作是个体变形的体现。
身体上的变化让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而心理上的变化则更加复杂。
他们需要面对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
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身份认同逐渐清晰,但同时也伴随着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和不安。
这种个体变形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更是心灵上的成长。
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时,主角们学会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些成长经历不仅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二、规训反叛:青春的冲突与抵抗在电影中,规训反叛是青春期的另一种表现。
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对青少年的期望和要求,往往与他们自身的价值观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让青少年产生了反叛心理,他们开始质疑传统观念和规则,寻求自我认同和自由。
然而,这种反叛并不是无目的的叛逆行为。
在电影中,主角们通过反叛来表达对现实的反抗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他们在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过程中,也逐渐明白了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
这种规训反叛的情节设置,既展现了青春期的冲突和矛盾,也揭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挣扎和思考。
三、镜像审视:青春的自我认知与反思电影中的镜像审视是指通过自我反思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过程。
在青春期,个体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行为和价值观,并试图从中找到自我认同的依据。
这种自我认知的过程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观察和反思来实现的。
在电影中,主角们通过与家人、朋友、恋人等人的交往,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并尝试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纺织人内心的温度和做事的态度

S pecial 11
特别报道纺织人内心的温度和做事的态度
孙瑞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我198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纺织行业,历经纺织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
国家纺织工业局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所有机构变革。
投身纺织服装行业36年,我的感受就是:与价值同行,与责任同行,与美好同行。
纺织服装与人民美好生活紧密相连。
一针一线,缔造文化财富,增进民生福祉;一丝一缕,面向天地山河,铺成美丽中国。
纺织行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融合制造经济、服务经济,集成科技创新、时尚创意,是永恒产业、未来产业;衔接城镇与乡村,纺织行业弥合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推动生活富裕、精神富足,是民生产业、创富产业。
当前,中国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立足新发展阶段,纺织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新形象⸺ 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
惟有坚定,只在奋进,这是纺织人内心的温度,也是做事的态度。
让我们不忘产业报国初心,牢记强国富民使命,锐意创新,务实创造,在高起点
上攀登新高度,在新格局中开创新局面。
为有纺织多壮志,敢教世界换新颜!”的态度。
让我心,牢记强国富民使命,锐意创新,务实创造,在高起点为有纺织多壮志,敢教世界换新颜!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拥抱变化演讲稿

拥抱变化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拥抱变化”的主题。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变化,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而如何去拥抱这些变化,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拥抱变化”这个词汇本身。
拥抱,意味着接受、包容、拥护。
而变化,则意味着新鲜、不同、未知。
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时,我们就需要学会接受新的事物,包容不同的观点,拥护未知的可能性。
正如一句古老的谚语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变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只有拥抱变化,我们才能在变革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其次,拥抱变化需要我们具备一颗勇敢的心。
面对未知,我们往往会感到恐惧和不安。
但是,正如马克·吐温所说,“20年后,你会更加遗憾于那些你没有做的事情,而不是你所做的事情。
”只有敢于面对变化,敢于迎接挑战,我们才能够超越自我,实现更大的成就。
最后,拥抱变化也需要我们具备灵活的思维。
在变化中,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知识。
正如达尔文所说,“不是最强大的物种能够生存,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够适应变化的。
”只有拥有灵活的思维,我们才能够在变化中找到新的机会,开辟新的道路。
总之,拥抱变化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变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我们无法改变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变化的态度。
让我们拥抱变化,勇敢面对,灵活应对,相信在变化中我们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谢谢大家!。
找回热情拥抱变化重塑自我形象

找回热情拥抱变化重塑自我形象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挑战。
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往往会失去热情,迷失自我,感到迷茫不安。
然而,重塑自我形象并重新找回热情和拥抱变化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找回热情,重新拥抱变化,塑造自己全新的形象。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要找回热情并重塑自我形象,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对自己的不足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自我分析和自我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目标。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从而真正拥抱变化并塑造新的形象。
第二,学习接纳变化变化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要重塑自我形象,我们需要学会接纳变化。
接纳并适应变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失去自我主张,而是要学会在变化中找到机会和挑战。
每一次变化都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
因此,拥抱变化并乐观积极地面对新的挑战是找回热情和重塑自我形象的重要一步。
第三,树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找回热情的关键。
无论是面对工作上的挑战还是生活中的变化,我们都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要树立起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我们的喜悦和成功来增强自己的信心,通过看到他人的成功来激励自己,通过乐观的思考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坚定的信念,绝对会帮助我们重拾热情,并找回自己的人生动力。
第四,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我们的热情和形象。
要重塑自己的形象,我们就需要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这包括我们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锻炼计划等等。
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的稳定,从而更好地拥抱变化并展现新的形象。
第五,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是找回热情并塑造新形象的重要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来扩宽自己的视野,并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拥抱变化,蜕变成长
大家好,我是来自本部财务与投资管理部的宋瑞,可能很多人对我还不熟悉,因为我来联交所才两个月多月的时间,但是我想借今天的演讲,让更多的同事认识我。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拥抱变化,蜕变成长
我来我们联交所的时间不长,并没有其他的同事那么资深,所以我今天要讲的就是以一个新人的角度来谈谈这两个月联交所教给我的三堂课。
第一堂课是高效。
在我以前的观念中,新的岗位,初来乍到,一定要经历一个熟悉环境、前辈指导、自己摸索的过程工作才会慢慢步入正轨,但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我记住了14个市州公司和8个平台,迅速的和每家机构的财务人员建立了沟通,就这样,没有培训,没有实习,工作正式开始了。
记得上班第一周的周五下班后,回忆自己第一个星期的收获,我不禁惊讶于财务部工作的高效,对内我们需要协调全所以及各分支机构的财务问题,对外我们要保证各项数据报表的上报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们会为找到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差额而一遍遍的核对海量数据;我们会加班加点汇总数据来保证各项报表准时上报;我们在规范合规的前提下迅速地完成费用报销、审批支付;所以高效是我们必须要养成的工作习惯,也正是高效使我们部门高速运转,房子装修、结婚生子、儿女中高考这些丝毫没有影响我们高效工作的脚步。
因为我们明白,我们每个员工的工作
看似渺小,但是一位位员工的高效才能拼凑成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团队才能撑起联交所平台卓越的发展。
创新是联交所教给我的第二堂课。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财务部的工作是规章制度下的工作,是各种条条框框的管理办法,但是在五大创新战略落实掷地有声,各个部门大力倡导转型创新的今天,我们财务部怎么会落后呢?从管家理财到价值创造,从业务创新到服务创新,从制度规范到信息化控制,我们都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为了应对多样化的开票要求,我们灵活转变开票方法;为了服务工会党建,我们积极沟通新增工会财务核算系统;为了做好预算控制,我们和软件公司一遍一遍沟通预算软件公式定义。
因为我们明白,创新是一个企业稳步向前的不竭源泉,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创新,我们才能为各部各室更好地服务,才能成为联交所创新转型的中坚力量。
第三堂课,是关于热爱。
来联交所前,我在银行工作,在银行,加班也是常事,一到加班,听得最多的就是抱怨声与唉声叹气。
其实刚来我们联交所的时候,也正是财务部业务比较繁忙的时候,我们会为了工作忘记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会为核对一家家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而加班到深夜;我们把面包当晚餐;我们总是成为所里最后下班的部门。
但是在部门两位领导和其他同事的话语中我没有听到丝毫抱怨,有的只是对工作的认真探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工作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负责;因为热爱,所以敬业;因为热爱,所以心甘情愿为之奉献。
我相信也正是一位位同事对工作的热爱,才让我们有动
力去高效工作,才让我们为了创新奋力拼搏,才撑起了联交所这十多年来的发展。
这三堂课,从工作方法到思想转变都让我受益匪浅,对待工作,我们不能等闲白了少年头,而应大展宏图斥方遒;面对转变,我们不能只识弯弓射大雕,而应欲与天公试比高;面对辛苦,我们不应怨天尤人叹无奈,而应满腔热血写今朝;面对困难,我们不能畏途巉岩不可攀,而应不破楼兰终不还。
我相信,只要我们产权人怀揣这种高效、创新、热爱工作的精神,百舸争流中,我们定能拔得头筹,千帆相竟中,我们定能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