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肝炎患者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肝炎是指肝脏发炎的疾病,它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两种类型。

病毒性肝炎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而非病毒性肝炎则与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

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医疗器械污染等。

为了预防肝炎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所有人都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特别是婴幼儿和高风险人群。

2. 避免血液传播:避免使用他人的针头、注射器等医疗器械,不与他人共用剃刀、牙刷等个人用品,减少接触他人的血液。

3.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性传播肝炎的风险,避免与患有肝炎的人发生性接触。

4. 避免母婴传播:孕妇在怀孕期间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筛查,如果发现携带病毒,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传给胎儿。

5.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

除了预防措施,了解肝炎的症状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通常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对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而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

治疗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治疗。

此外,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膳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用油腻、烧烤、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2. 适度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3. 戒烟限酒:烟酒对肝脏健康有害,应尽量戒烟限酒或避免过量饮酒。

4.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肝功能和病毒载量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5. 保护肝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非必要,不滥用药物。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减少其传播和危害。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两种类型。

它主要通过病毒感染引起,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

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为了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些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1. 肝炎的症状:急性肝炎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慢性肝炎的症状可能较轻或无明显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2. 肝炎的传播途径: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性行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此外,共用注射器、针头、刮痧板等不洁工具也可能导致肝炎的传播。

3. 预防肝炎的措施:预防肝炎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

目前已有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疫苗可供使用。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也能有效预防肝炎的传播。

4. 合理用药:合理用药也是预防肝炎的重要环节。

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避免滥用药物和注射器。

5.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肝炎病毒感染。

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或病毒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6. 饮食健康: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预防肝炎。

应避免食用生鱼片、生肉、生蛋黄等生食,尽量选择煮熟的食物。

同时,避免酗酒,饮酒过量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7. 知识普及:加强肝炎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可以有效降低肝炎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总结: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通过病毒感染引起。

了解肝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合理用药、定期体检和饮食健康,可以有效预防肝炎的发生和传播。

加强肝炎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是减少肝炎感染的重要举措。

肝炎的健康教育

肝炎的健康教育

肝炎的健康教育肝炎是一种由不同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肝炎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肝炎病毒感染后,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甚至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为了预防肝炎的传播和保护大家的健康,以下是一些肝炎的健康教育内容。

1. 肝炎的基本知识- 肝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 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 肝炎病毒感染后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严重时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2. 肝炎的预防措施- 注射疫苗是预防肝炎的最有效方法,目前已经有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疫苗可供使用。

- 避免与感染肝炎病毒的人进行性接触,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性传播的风险。

- 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头、注射器等注射器具,以防止血液传播的风险。

- 孕妇应接受肝炎病毒的筛查,以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 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性体液等。

3. 肝炎的症状和诊断- 急性肝炎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

- 慢性肝炎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 肝炎的诊断通常通过血液检测,检测肝炎病毒的抗体和病毒核酸。

4. 肝炎的治疗和管理- 急性肝炎通常无特殊治疗,患者需要休息、饮食清淡、多饮水,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 慢性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 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遵循医生的管理和治疗方案。

- 对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肝移植、化疗等。

5. 肝炎的并发症和预后- 慢性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 肝癌是肝炎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提高预后。

6. 肝炎的心理支持和生活调整- 肝炎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健康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压力,需要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支持。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二)2024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二)2024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二)引言概述:
肝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不可小觑。

为了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知,并促进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本文将分析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并针对五个重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了解肝炎的概念和病因
1. 肝炎的概念及分类
2. 不同类型肝炎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3. 了解肝炎病毒的特点和感染机制
4. 误解与真实:肝炎是否只限于病毒感染引起
5. 掌握肝炎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认识肝炎的症状和检测方法
1. 常见肝炎的临床表现和症状
2. 学会使用肝功能和病毒学检测方法进行早期筛查
3. 了解各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人群
4. 肝炎症状的防范和监测
5. 强调早期发现和诊断的重要性
三、掌握肝炎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1. 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
2. 掌握正确的饮食和饮水卫生常识
3. 注重个人防护和接种疫苗
4. 办好家庭和学校等团体的肝炎知识普及活动
5. 健康教育与肝炎防控的合作与创新
四、拓展肝炎相关知识
1. 了解肝炎的并发症及对身体的影响
2. 学习肝炎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护理
3. 认识肝炎对妊娠和胎儿的影响
4. 掌握肝炎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及相关政策
5. 提倡社会参与和支持肝炎相关公益事业
五、肝炎健康教育知识总结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对于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肝炎的概念和病因、认识其症状和检测方法、掌握预防和控制策略、拓展相关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肝炎。

而肝炎的健康教育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进行,以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知和促进防控措施的实施,从而降低肝炎的流行和危害。

护士肝病健康教育内容

护士肝病健康教育内容

护士肝病健康教育内容
肝病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对护士而言,了解肝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进行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可以向患者传达的肝病健康教育内容:
1. 肝病概述:向患者解释肝脏是身体内重要的代谢和排毒器官,肝病是指肝脏出现病理性变化的一系列疾病。

不同类型的肝病有不同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2. 预防肝病:讲解肝病的预防措施,如良好的饮食习惯,戒酒戒烟,避免使用非法药物和注射毒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接种肝炎疫苗等。

3. 健康饮食:引导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鼓励患者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

4. 药物管理:向患者解释关于肝病治疗的常见药物,建议患者按时服药,严格按医嘱用药,并告知潜在的药物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5. 避免过度劳累:肝脏的衰竭是导致许多肝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告诉患者,他们需要适度休息,避免过度体力劳动和长时间工作。

6. 定期追踪和诊断:引导患者定期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测,以及肝癌筛查。

及时发现和治疗肝病有助于提高预后。

7. 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的锻炼、充足的睡眠以及减轻压力和焦虑等。

以上内容可供护士向肝病患者传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肝病,提醒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来维护肝脏的健康。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的肝炎类型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肝炎的传播,以下是一些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1. 了解肝炎的传播途径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血液直接接触,如共用注射器、输血、手术和美容过程中的不安全操作等。

母婴传播主要是指孕妇感染肝炎病毒后,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等途径传给新生儿。

性传播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特别是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和多性伴侣等。

2. 掌握肝炎的预防方法为了预防肝炎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注射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所有人都接种乙肝疫苗,尤其是婴幼儿和青少年。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血液、体液或污物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

- 避免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如果需要注射药物,请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并确保从合法的医疗机构购买。

-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性传播肝炎的风险。

- 避免与肝炎患者共用个人护理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3. 了解肝炎的症状和检测方法肝炎的症状可能会因不同类型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测。

肝炎的常见检测方法包括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肝功能检查等。

及早发现肝炎,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4. 了解肝炎的治疗方法肝炎的治疗方法因病情和类型而有所不同。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而戊型肝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

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酗酒等。

5. 加强肝炎的宣传和教育肝炎的宣传和教育对于预防和控制肝炎的传播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宣传、媒体报道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肝炎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范意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简洁范本

肝炎的健康教育简洁范本

肝炎的健康教育肝炎的健康教育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分为乙肝感染和丙肝感染两种类型。

肝炎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为了加强肝炎的防控工作,我们有必要进行肝炎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我们需要了解肝炎的传播途径。

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血液和其他体液的直接接触,如不共用针具,不随便打破他人的皮肤,不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等。

对于乙肝感染的患者,还应避免使用共用的牙刷、剃须刀等个人卫生用品。

,我们需要了解肝炎的预防措施。

目前,针对乙肝感染已经有了疫苗,大部分人群都可以接种乙肝疫苗,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对于丙肝感染的患者,我们需要加强卫生教育,避免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体液接触。

,我们需要了解肝炎的症状和早期筛查。

肝炎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以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确诊肝炎。

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等指标,早期发现患病风险,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我们需要了解肝炎的治疗和护理。

对于乙肝感染的患者,可以通过抗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我们还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行为,减轻肝脏负担。

对于丙肝感染的患者,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们需要加强护理,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通过肝炎的健康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降低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肝炎的防控工作中,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都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防和治疗肝炎的目标,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

肝炎患者健康教育【11页】

肝炎患者健康教育【11页】

生活指导
饮食
5、肝病患者不易多食用罐头食品、油煎及油 炸食物、方便面和香肠。罐头食物中的防 腐剂、食物色素等会加重肝脏代谢及解毒 功能的负担,油煎及油炸属于高脂肪食物 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 肪泻反复煎炸的食物中会有致癌物质,对 防止肝炎发展成肝癌是不利的。
生活指导
饮食
6、戒酒,酒精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可促 进肝内脂肪的生成和蓄积。
肝病患者健康教育
➢生活指导 ➢心理指导 ➢隔离指导 ➢健康指导
生活指导
休息
1、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转氨酶升高时绝 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缓解肝淤 血,利于肝细胞修复。
2、肝功能改善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疲 劳为度。
3、肝功正常1-3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及 工作。
生活指导
饮食
1、急性肝炎:清淡易消化、高碳水化合物、 多维生素饮食,保证足够热量,如谷物、 面包、面条、马铃薯、麦、豆和蔬菜等。

生活指导
l 饮食
7、肝炎患者不易吃大蒜,大蒜的某些成分对 胃肠有刺激作用,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 影响食欲和食物的消化,可加重肝炎病人 厌食、厌油腻和恶心等诸多症状。此外味 精是调味品,肝病患者一次服量较多或经 常服用可出现短暂的头痛、心慌、恶心等 症状。
心理指导
• 为患者讲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以消除不必 要的顾虑
• HBsAg阳性、甲肝 、戊肝者禁止献血、献 组织器官,不得从事餐饮工作
健康指导
❖正确对待疾病,避免不良情绪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加强营养,避免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
高热量饮食 ❖戒烟戒酒 ❖禁用肝损害药物,住院期间不私自服药、
以免加重病情 ❖家庭实施隔离措施,以免家庭聚集性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摘要】探讨门诊护理人员对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控制肝炎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在门诊及时准确地对肝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肝炎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也顺应了当代医学、护理学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健康教育;门诊;肝炎患者;护理人员
随着医学的发展,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是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

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肝炎是常见的严重传染病,常常威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吉林省人民医院从1992年起在护理工作中,边学习、边探索,依照肝炎患者的特点,在门诊开展健康教育。

采取行为干预、行为指导,使人们重视自我保健,改变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可以达到预防疾病、控制疾病、健康长寿,自我保健的目的[2]。

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了肝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好评,护理工作收到了满意效果。

现将报告如下。

1 肝炎患者的特点
门诊肝炎患者停留时间比住院患者相对短;每日就诊人数较多、业务量较大;每个患者的职业、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对
疾病的认知有所不同,且愈后各有差异。

2 肝炎患者的心理特征
2. 1 尽早治疗的心理在门诊多数患者及家属都迫切期望尽早就诊、尽早治疗。

尤其是外地来就医的患者,更希望及时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关心、安慰和交流,希望及早明确诊断,及时得到正确治疗,以缩短在医院滞留的时间。

2. 2 紧张焦虑心理肝炎患者的病程较长,恢复较慢。

有些患者因身心受到伤害与折磨,表现出紧张恐惧、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对治疗缺乏耐心等心理。

2. 3 自卑、厌世心理部分患者较为突出,由于社会的偏见,谈“肝”色变,怕传染,甚至错误认为“低人一等”,处于自卑状态。

也有些患者因病情加重,经济负担过重,常表现出沮丧、绝望的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厌世心理。

3 健康教育的目的
护理人员在门诊对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提高预防保健意识,使患者改变不健康行为,减少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而使所患疾病经常复发、加重身心负担,缩短病程天数,提高护理质量[3],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4 健康教育要求
健康教育内容易于患者执行;语言通俗易懂,易于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背景的人
都能接受。

5 健康教育内容
5. 1 接诊教育是门诊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的一种方法[4]。

当患者在门诊第一次与医院亲密接触时,由于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表现出紧张、忐忑不安,渴望医务人员的关心、安慰。

此时接诊的护理人员要体谅患者的心情,热情接待,耐心细致地作自我介绍、解答疑问、消除顾虑,使患者愿意与护理人员交谈、倾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发挥了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5. 2 心理健康教育患者对自身健康担忧,常表现出不良的心里及消极情绪,影响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及心理要求,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运用尊重性语言、情感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当家庭成员患病时,家属对患者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

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提醒他们注意保持自身的情绪稳定,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5],促进早日康复。

5. 3 相关知识教育口头讲解、面对面咨询。

门诊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向就诊患者及家属讲解所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与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减少复发的措施等;门诊科室专设热线电话,采取护患之间“一对一”的信息交流,满足患者求医问药的需求;门诊科室墙壁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内容以防治肝病知识为
主,言简意赅,字迹工整;门诊科室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护理人员发给每个就诊的患者,让患者通过自己阅读来获得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5. 4 药物治疗教育有些肝炎患者“求医心切”,但不要“有病乱求医”,建议患者最好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不要相信药物广告或其它药物宣传,更不要购买低价而质量差的药物,否则会加重肝脏损害,这是因为很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增加肝脏负担。

治疗时应强调合理用药,避免长时间、大量应用药物,久而久之会产生耐药性,使肝脏产生病变,病情会更加严重。

5. 5 饮食、生活指导教育护理人员针对疾病的特点进行饮食教育,如饮食中主副食应如何搭配,副食中各种营养质量的掌握,常见副食搭配的禁忌,辛辣食物的控制以及个别食物对疾病的影响等[6]。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多食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高蛋白(如瘦肉、豆制品)食物等,戒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暴饮暴食。

护理人员应让患者及家属多了解肝病的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措施等,指导家属在患者理解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日常生活中患者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如毛巾、牙刷、餐具及剃须用品等,教育患者加强自我保护,防止交叉感染。

生活有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态。

增加营养,适量运动,如慢走、打太极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6 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对肝炎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
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患者知晓饮食、用药指导及自我保健知识等,使综合满意度均在96%以上,患者再次复查仍选择本科,并介绍亲戚朋友到本科就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科的知明度,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 小结
健康教育是提高医护质量,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的重要措施。

门诊不仅是疾病诊疗中心,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本科建立了具有门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运用健康教育有助于增进及改善护患关系,是实行人性化、亲情化服务的一个良好开端。

护理人员不仅要给患者适当的治疗与护理,还要利用热线电话,面对面咨询,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向患者讲解疾病的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安全用药,饮食及生活安排等等,对改变患者卫生习惯及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控制肝炎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陆巍,周峥,何登玲. 乳腺癌手术病人健康教育临床路经表的应用研究. 护理研究, 2005, 19(3):511-512.
[2] 郭秀娥. 加强门诊健康教育的管理. 医学文选, 2000, 19(5):263.
[3] 齐秀云,杜桂茹. 门诊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 吉林医学2008, 5(29):872.
[4] 刘莉,拱中华. 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 吉林医学, 2008,5(10):831.
[5] 张小平. 死者对同室病友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 2002, 17(12):9.
[6] 范丽华,曹月辉,李志霞. 浅谈出院患者的预防教育.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10):2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