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实习报告
2019年遥感制图实习报告-word范文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遥感制图实习报告篇一:遥感制图实习报告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室成绩评定教师签字专题一:DEM图像进行彩色制图(叙述制图过程并把自己处理结果加载到本文档里)实验目的:实验步骤:1. 选择File > Open Image File>bhdemsub.img,出现由主图像窗口、滚动窗口和缩放窗口组成的ENVI 图像。
2. 选择主图像窗口内的功能菜单Tools>Color Maping>Density Slice,出现Density Slice对话框。
3. 选择Clear Ranges,清除Defined Density Slice Ranges下的内容。
4. 选择Options>Add New Ranges, 其中RangeStart:1219 ;Range End;1701;#ofRanges:10。
在Density Slice对话框中Defined Density Slice Ranges下出现十组内容。
5. 逐个组将Red条依次改为25,50,75,100,125,150,175,200,225,250。
Greeen与Blue不变。
选择Apply按钮,主图像窗口、滚动窗口和缩放窗口组成的ENVI图像的颜色改变。
6. 选择主图像窗口内的功能菜单File>Save Image As> Image File 出现Output Dispiayto Image File对话框,Output File Type选择JPEG,Enter OutputFilename选择保存位置,Compression Facter(0-1)选择0.750.实验结果:专题二:TM与SPOT数据融合(叙述该过程并处理结果加载到本文档里。
遥感实验课总结与反思报告

遥感实验课总结与反思报告一、实验概述遥感实验课是为了加深对遥感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所设计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通过此次实验课,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也收获了一些收获。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课主要包括遥感数据获取、遥感影像处理和遥感应用三个方面的实验内容。
其中,遥感数据获取实验是通过收集卫星影像数据,探究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遥感影像处理实验是通过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分类和解译等操作,学习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遥感应用实验是通过选取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应用分析。
三、实验收获1. 对遥感原理和技术的理解通过实验课,我不仅深入了解了遥感的原理和技术,还学习到了很多遥感数据处理的方法。
在数据获取实验中,我了解到不同遥感平台对应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空间分辨率,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数据源;在遥感影像处理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分类和解译,并使用软件进行操作;在遥感应用实验中,我掌握了如何将遥感数据应用于具体问题分析中。
2. 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验课的实践操作,我逐渐掌握了一些遥感数据处理的技巧和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在数据获取实验中,我学会了利用卫星数据下载工具获取遥感数据;在遥感影像处理实验中,我熟悉了遥感图像的处理流程,并能够独立完成影像的预处理和解译工作;在遥感应用实验中,我学会了将遥感数据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3. 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合作,相互交流,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四、实验反思1. 实验准备不充分在实验中,我发现自己的实验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对实验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困惑和困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
摄影遥感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地质、环境、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摄影遥感作为一种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我国摄影遥感技术水平,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质的遥感人才,我们组织了一次摄影遥感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员了解摄影遥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应用领域,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1)使学员掌握摄影遥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遥感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员了解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 实训内容(1)摄影遥感基本原理:包括遥感成像原理、遥感数据获取、遥感图像处理等;(2)摄影遥感操作方法:包括卫星遥感数据获取、无人机遥感数据获取、地面遥感数据获取等;(3)遥感图像处理:包括遥感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分类等;(4)遥感应用领域:包括农业、林业、地质、环境、城市规划等。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组织了学员进行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使学员对摄影遥感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使学员了解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实训实施(1)学员分组:我们将学员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
(2)实地操作:在实训过程中,学员们分别进行了卫星遥感数据获取、无人机遥感数据获取和地面遥感数据获取等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学员们认真听从指导老师的讲解,积极提问,争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3)数据处理:学员们对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增强和分类等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4)成果展示:在实训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了成果展示,分享了自己的实训心得和经验。
四、实训成果1. 学员掌握了摄影遥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学员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3. 学员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遥感实习报告envi

遥感实习报告envi篇一:遥感ENVI实习报告遥感报告监督分类实习一、实习内容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监督分类,经过前几次的实习,已经能够初步使用envi软件的基本功能,但对于感兴趣区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便是对envi软件中感兴趣区的操作。
二、实习过程1、打开文件打开要操作的图像文件,432波段假彩色合成2、选择样本点击菜单条上的basic tools->region ofinterest-->ROI Tool,新建3个感兴趣区,分别为水体,居民区,植被。
颜色分别为蓝色,红色,和绿色。
多选一些样本点,尽可能使它分布均匀。
3.图层叠加点击tool里的layer stacking,将6个波段合成到一副图像里,保存为监督.img4.检测可分离性选择好感兴趣区后,点击File-save ROIS,保存感兴趣区,格式为ROI便于查找。
然后在options里选择Compute ROI separability,选择合成好了的监督.img,检测可分离性。
篇二:ENVI实习报告《遥感原理与方法教学实验》XX年5月目录《遥感原理与方法教学实验》 .............................................. (1)实验一:ENVI图像几何纠正 ................................................ . (1)实验目的 ................................................ ................................................... .. (1)实验要求 ................................................ ................................................... .. (1)实验组织方式 ................................................ ................................................... (1)实验原理 ................................................ ................................................... .. (1)(一) 坐标变换的两种方案 ................................................ . (1)(二) 输出图像的边界大小 ................................................ . (2)(三) 数字图像灰度值的重采样 ................................................ .. (3)实验内容及步骤 ................................................ ................................................... .. (3)实验二:ENVI的监督和非监督分类 ................................................ (9)实验目的 ................................................ ................................................... .. (9)实验要求 ................................................ ................................................... .. (9)实验组织方式 ................................................ ................................................... (9)实验原理 ................................................ ................................................... .. (9)实验步骤及内容 ................................................ ................................................... .. (9)实验目的 ................................................ ................................................... (11)实验要求 ................................................ ................................................... (11)实验原理 ................................................ ................................................... (12)实验过程及步骤 ................................................ ................................................... (12)定义训练样本 ................................................ ................................................... ...................... 13 实验心得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感实习心得体会

遥感实习心得体会篇一:遥感实习日志和总结实习日志实验一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我先看了实习安排:主要对高光谱分析、镶嵌、配准、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五个方面进行了操作,整个过程是借鉴了一些参考资料以及和同学的一些讨论才得以完成。
主要学会了如何查看影响信息,和图像彩色合成,水体,植被的dn值等。
实习过程中还遇到了许多困难,导致不同程度的返工,一遍遍重复的操作,不过这样一来,更加加深了对EnVi软件的理解和应用,俗话说熟能生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一遍遍的错误,并通过结合理论知识的讨论和研究,才能不仅仅局限于对应课件一步一步来的层次,才能对做过的实验进行反思和分析,认真考虑到底是那个地方出现了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进步。
实验二一周的遥感实习就这么开始了,虽然之前已有做arcGiS和地图制图学的实习,但这次当拿到遥感实习的任务时还是一头的污水,不懂得从何入手,不懂得具体的该做些什么,甚至对EnVi软件也是一窍不通。
只得按照试验书的步骤一步步的做,所以此次的遥感实习的开始是一个艰难的开始。
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自有路,问题总是得在实习的过程中一步步的解决得,一切也都是从不懂到懂的,总得经历这个过程的。
实习的整个过程是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总完成的。
此外为了做好遥感实习我还从各个方面学习了遥感的相关知识。
这些在书本上获得的感性认识,在课程设计中获得了真正的实践,得到了真正的掌握。
这次课程设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告诫自己,不管做什么,切忌眼高手低,要善于钻研。
细心负责是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基本的专业素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实验三遥感实习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将一学期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深入了解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并初步学会了运用相关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制作。
课程中,了解了EnVi的基本功能和基本作用,完成了图像的处理与制作。
同时,我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空间分析时一不小心修改了原数据,导致后面的操作无法进行,不过通过重新导入原数据避免了重头再来。
遥感影像数据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与分析一、实习目的本次遥感影像数据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应用方法,提高对遥感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信息提取和分类,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遥感影像的分析和应用。
二、实习内容(一)遥感影像预处理本次实习所使用的遥感影像数据为Landsat 8卫星影像,首先需要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地理校正等。
预处理的目的是消除遥感影像中由于大气、传感器等非目标因素引起的影响,提高影像的可用性和分析精度。
(二)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在预处理的基础上,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信息提取,包括水体、植被、建筑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提取。
信息提取的方法包括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和基于对象的分类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分类方法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进行实习任务的需求。
(三)遥感影像分类与分析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是为了将影像中的不同地物类型进行区分,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分类的方法包括监督分类、无监督分类和混合像元分解等。
在分类的基础上,可以对不同地物类型的分布、变化等进行分析,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四)遥感影像应用在遥感影像分类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遥感影像的应用,例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等。
通过实际应用,可以进一步理解遥感影像数据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实习步骤与方法(一)遥感影像预处理1. 辐射定标:将遥感影像的数字量化值(DN)转换为反射率或辐射率。
2. 大气校正:消除大气对遥感影像的影响,提高地物反射率的准确性。
3. 地理校正:纠正遥感影像的几何变形,使影像坐标与实际地理坐标对应。
(二)遥感影像信息提取1. 基于像元的分类:通过设置不同的阈值,将遥感影像中的像素分为不同的类别。
2. 基于对象的分类:利用遥感影像分割技术,将影像中的不同地物分为对象,并进行分类。
(三)遥感影像分类与分析1. 监督分类:利用已知类别的样本数据,训练分类器,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
遥感实习报告5则范文

遥感实习报告5则范文第一篇:遥感实习报告《遥感原理与应用》课堂实验报告(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成绩:□ 优秀: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图表规范美观;实验原理清楚,实验步骤合理,结果正确;严格遵守实验纪律,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 良好: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图表规范;实验原理较清楚,实验步骤合理,结果正确;遵守实验纪律,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 中等: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内容较完整;实验原理较清楚,实验步骤基本合理,结果正确;能遵守实验纪律,能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 及格:格式问题较多,内容基本完整;实验原理较清楚,实验步骤基本合理,结果基本正确;能遵守实验纪律,能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不及格:格式问题突出,内容不完整;实验原理不清楚,实验步骤欠合理,结果不正确;有抄袭现象,不遵守实验纪律,未时上交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2015年 11月 5日实验项目(一):遥感图像几何纠正(4学时)实验目的:掌握遥感图像几何纠正的原理方法;熟悉几何纠正中控制点的选择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有关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步骤;针对变形的遥感图像能进行几何纠正。
实验器材:1、计算机;2、基准遥感图像、待纠正遥感图像;3、遥感数字图像处理ENVI软件。
实验要求:掌握遥感图像几何纠正的主要步骤;自己独立完成遥感图像几何纠正;对几何校正结果进行评价。
实习时间及地点:2015年10月15日软件与数据源描述:ENVI提供以下选择方式:从栅格图像上选择如果拥有需要校正图像区域的经过校正的影像、地形图等栅格数据,可以从中选择控制点,对应的控制点选择模式为Image to Image。
从矢量数据中选择如果拥有需要校正图像区域的经过校正的矢量数据,可以从中选择控制点,对应的模式为Image to Map。
从文本文件中导入事先已经通过GPS测量、摄影测量或者其他途径获得了控制点坐标数据,保存为以[Map(x,y), Image(x,y)]格式提供的文本文件可以直接导入作为控制点,对应的控制点选择模式为Image to Image 和Image to Map。
遥感概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遥感概论实习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遥感概论实习旨在让我们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遥感软件和分析遥感数据的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熟练掌握遥感图像的预处理、解译和分析方法,学会使用遥感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地物分类,并能够根据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现状的初步判断。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遥感图像预处理在实习的第一阶段,我们学习了遥感图像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太阳高度角校正和几何校正等。
我们使用ENVI软件对下载的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提高了图像的质量,为后续的解译和分析打下了基础。
2. 遥感图像解译在实习的第二阶段,我们学习了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
我们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2007》标准,对所调查区域的遥感影像地物进行初步目视解译、划分,建立了外业目视解译标志表。
通过解译,我们了解了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提高了对遥感图像的理解能力。
3. 遥感图像分析与应用在实习的第三阶段,我们学习了遥感图像的分析与应用方法。
我们使用ENVI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分类,制作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专题图。
此外,我们还根据遥感影像图,针对所调查区域进行了生态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等应用实践。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遥感概论实习,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遥感图像的预处理、解译和分析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我学会了使用ENVI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掌握了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遥感技术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遥感图像的解译受限于图像分辨率和光谱特性,有时会出现误判和漏判。
此外,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与其他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如GPS、GIS等,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实习总结本次遥感概论实习让我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一遥感图像预处理--- 图像增强一、实习目的1、掌握直方图的概念、生成方法,通过对不同图像直方图的比较,理解直方图所反映的图像性质;2、了解图像增强和滤波的多种方法,掌握直方图均衡、分段线性拉伸、密度分割、平滑、锐化、边缘增强的方法;3、通过图像增强和滤波多种方法的实习,掌握改善遥感图像视觉效果的有效方法。
二、实验数据1、多波段彩色遥感图像,wuce.tiff 。
2、单波段彩色遥感图像,wuce-R.tiff,wuce-G.tiff,wuce-B.tiff。
3、多波段彩色遥感图像,tmAtlanta.img。
三、实习内容1、图像的输入/输出(1)在ERDAS 图标面板菜单条单击Import/Export 命令, 打开Import/Export 对话框;选择数据输入,即选中 Import 复选框;(2)选择数据类型,设置图像格式类型;(3)选择图像存储介质类型,设置为 File;(5)选择输入图像文件名,并给出输出图像文件名;(6)单击OK按扭,执行图像格式转换,并分别显示如图。
2、直方图显示:在ERDAS图标面板采单条单击Tools | Image Information|Histgram命令;以layer1为例截图,均衡化之前的layer1的直方图和各波段的断点显示如图:图片信息如图:3、直方图均衡化:在Viewer 中,单击 Raster | Contrast|Histgram Equalize命令。
均衡化之后的layer1直方图和各波段的断点显示如图:从上面两个图可以看到图片的的红波段和绿色波段的均衡化最为明显,因为红绿波段的灰度值分布比较广,某些地方的灰度值集中,所以均衡化效果明显,对于蓝色波段的均衡化不是很明显,因为蓝波段的分布比较均衡。
均衡化之后图片信息:均衡化之后图片显示:4、方差调整在Viewer 中,单击 Raster | Contrast|General Contrast 命令,打开 Contrast Adjust对话框,在Method中选 Standard Deviations。
了解不同的方差数值对改变图像效果的影响。
当方差设置为2的时候如图:当方差设置为1 的时候如图:当方差设置为5的时候如图:从上面的图片效果来看,方差值设置很小的时候,很容易区分出植被和有颜色的屋顶的边界轮廓,在方差设置比较大的时候,我这个刚时候比较容易区分出建筑物的一些结构特征。
5、线性拉伸在Viewer 中,单击 Raster | Contrast|General Contrast 命令,打开 Contrast Adjust对话框,在Method中选 Linear。
当slope为1,shift为0 的时候如图:当slope为2,shift为0 的时候如图:当slope为3,shift为0 的时候如图:当slope为1,shift为50 的时候如图:当slope为1,shift为100 的时候如图:6、亮度/反差调整在Viewer 中,单击 Raster | Brightness/Contrast命令。
7、密度分割在Viewer 中,单击 Raster | Contrast|General Contrast 命令,打开 Contrast Adjust对话框,在Method中选 Level Slice。
当level 为2的时候如图:当level 为10的时候如图:当level 为50的时候如图:8、分段拉伸在Viewer 中,单击 Raster | Contrast|Piecewise Contrast 命令。
9、主成分变换(1)打开主成分对话框:在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单击Interpreter图标|Spectral Enhancement|Principal Components 命令;(2)确定输入图像(Input File);(3)定义输出图像路径及名称(Out File);(4)选定文件坐标类型(Coordinate Type);(5)选择处理范围,确定;(6)特征矩阵(Eigen Matric)与特征值(Eigenvalues)输出设置,其中Showin Session Log 表示是否在运行日志中显示,Write to File 表示你是否将数据写入文件,若勾选中此选项,则还需定义写入文件的路径以及名称(Out Text File);(7)确定输出数据类型(Data Type);(8)输出选项设置(Out Options),若要对输出图像进行灰度拉伸,则选择Stretch to Unsigned 8 Bit复选框;Ignore Zero in Stats则表示输出数据统计时忽略零值;(9)确定主成分数量(Number of Components Desired);(10)单击OK按钮,执行主成分变换。
(11)显示处理影像:处理前:处理后:四、实习要求针对不同的图像,选择多种增强方法,体会各种方法的不同效果。
五、思考题1. 图像显示效果与直方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答:直方图是图像的一种统计表达,它反映了该图中不同灰度级出现的统计概率。
图像的显示效果与直方图有对应关系,即直方图的形状和改变对视觉的感知影响很大,因此采用直方图变换的方式可以增强图像。
2. 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什么?答:采用一系列技术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将图像转换成一种更适合于人或机器进行分析处理的形式。
通过处理设法有选择地突出便于人或机器分析某些感兴趣的信息,抑制一些无用的信息,以提高图像的使用价值。
3. 遥感图像增强的方法有哪些?简要说明它们的不同。
答:图像增强方法从增强的作用域出发,可分为空间域增强和频率域增强两种。
空间域增强是直接对图像像素灰度进行操作;频率域增强是对图像经傅立叶变换后的频谱成分进行操作,然后经傅立叶逆变换获得所需结果。
1、辐射增强处理: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匹配2、空间增强处理卷积:增强处理,自适应滤波,锐化增强处理,分辩率融合3、光谱增强处理:主成份变换(K-L变换)、K-T变换、区别:1、直方图均衡化实质上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元值,使一定灰度范围内像元的数量大致相等。
2直方图匹配是对图像查找表进行数学变换,使一幅图像的直方图与另一幅图像类似。
3、卷积增强是将整个图像按照像元分块进行平均处理,用于改变图像的空间频率特征。
4、自适应滤波是应用Wallis Adapter Filter方法对图像的感兴趣区域(AOI)进行对比度拉伸处理,从而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
5、锐化增强处理实质上是通过对图像进行卷积滤波处理,其专题内容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
6、分辩率融合是对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融合处理,使融合后的遥感图像既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又具有多光谱特征,从而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
7、主成份变换(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压缩方法,它可以将具有相关性的多波段数据压缩到完全独立的较少的几个波段上,使图像数据更易于解译。
8、K-T变换:多波段(N波段)图像可以看作是N维空间(N-dimensional Space),每一个像元都是N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其位置取决于像元在各个波段上的数值。
实习二多源遥感影像融合一、实习目的1、掌握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在ERDAS中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的操作方法。
二、实习数据第一组数据:IKONOS影像:全色波段:pan.img 多光谱波段:rgb.img第二组数据:SPOT全色波段:spot.img TM多光谱波段:743.img三、实习步骤在ERDAS图标面板菜单,单击Main| Image Interpreter| Spatial Enhancement| Resolution Merge命令,打开Resolution Merge对话框,或者在ERDAS图标面板菜单,单击Interpreter| Spatial Enhancement| Resolution Merge命令,打开Resolution Merge对话框,在Resolution Merge对话框中,需要进行如下参数设置:1、确定高分辨率输入文件,(High Resolution Input File),2、确定多光谱输入文件(Multispectral Input File),3、定义输出文件(Out File),4、选择融合方法(Method),有主成分变换(Principle Component),乘积方法(Mutiplicative)和比值方法(Brovey Transform),5、选择重采样方法(Resampling Techniques)为Bilinear Interpolation,6、输出数据选择为Stretch Unsigned 8 bit,7、输出波段选择(Layer Selection)为1:3,8、单击OK按钮,关闭(Resolution Merge 对话框,执行分辨率融合),9、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主分量,乘积,比值变换进行融合。
四、实习要求1、分别用主分量变换、乘积变换、比值变换进行融合,并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波段组合,观察融合后的影像。
2、比较融合后的多光谱遥感影像与融合前的多光谱遥感影像,试分析图像的特征发生了那些变化。
3、对同一组数据,分析比较几种融合效果的优劣,利用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定量评价。
4、比较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的融合效果,分析利用第二组数据融合的影像存在什么问题,这个缺陷是如何产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5、撰写实习报告,包括融合后影像和以上4个实习要求。
五、结果分析第一组数据IKONOS影像:全色波段:pan.img 多光谱波段:rgb.img主分量变化乘积变化比值变化第二组数据:SPOT全色波段:spot.img TM多光谱波段:743.img主分量变化乘积变化比值变化1、融合前后图像特征发生的变化:图像融合后,轮廓更加清晰,多光谱变得更加清晰。
融合前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较高,但是颜色不丰富,人眼不易区分细节,而多光谱虽然颜色丰富,但是空间分辨率差一点,图像模糊,二者融合后,使图像兼备较高空间分辨率和丰富的色彩。
2、对同一组数据,分析比较主分量变换、乘积变换、比值变换的融合效果的优劣,并进行定性评价:第一组数据(IKONOS):主分量变换后:颜色与原rgb.img相比,变化最小,色彩保真度较高。
但是图像比原图像变得模糊一些,也暗一些,精度有所降低。
乘积变化后:颜色比较暗,植被与灰色房屋之间更加难以区分,对比度降低,图像变得模糊不清,颜色与原彩色图像相比,失真比较厉害。
比值变换后:对比度增加,地物之间的颜色差异变大,更易于地物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