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拓展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加减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加减混合运算丨苏教版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1.2节——加减混合运算。
这一节主要讲述的是如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包括相同数位的对齐,以及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的规则。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且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学生对相同数位的对齐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如何将加法和减法运算结合起来。
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并且能够解释其运算过程。
为了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计算器以及一些练习题。
然后,我会讲解一些例题,比如说,23 + 45,我会演示如何进行相同数位的对齐,以及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我会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一起进行运算,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随堂练习是巩固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我会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运算,并且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运算过程。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运算步骤和结果清晰地展示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运算的过程和结果。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出一道类似的题目,比如说,45 23,让学生回家后独立进行运算,并且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资源,比如说,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练习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相同数位的对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
对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的对齐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会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并通过一些例题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这个概念。
如何将加法和减法运算结合起来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在教学中,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加法和减法运算之间的关系,并且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共15个练习)

练习一一、基础达标1.2.用竖式计算,能口算的就口算73-26+2045+18-2952-8+353.国庆节快到了,同学们做彩旗布置教室,做了36面红旗和48面黄旗,其中有25面是男生做的。
(1)一共做了多少面彩旗?(2)女生做了多少面彩旗?4.有一本科技书70页,第一天看了25页。
第二天看了29页,第三天从第__________页看起。
5.水果店原有45千克菠萝,第一天卖掉37千克,第二天又购进19千克。
水果店现在有多少千克菠萝?46+28-1781-49-2626+34+19二、思维拓展1.左右两边交换哪两个数字,可以使两边的数字的和同样多?381741172421____________2.停车场两次各开走了17辆汽车,剩下17辆,停车场原有多少辆汽车?3.小明家离书店远80米,星期日,小明去书店买书,走出门10米后,突然想起没有带钱,于是马上回家拿钱,然后再去书店,这一次小明去书店一共走了多少米?三、实践应用1.有一个游戏,经过会被扣掉15分,经过可奖励18分。
请算出最终得分。
(1)60分=()(2)72分=()练习二一、基础达标1.用竖式计算73-29+3638+39+4590-36-282.想一想,算一算+7+7+7+7+7+716-6-6-6-6-6-66 3.我是小医生4.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填空。
(1)第一行拿走()个圆片,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个圆片,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个圆片摆到第二行,两行圆片就同样多。
5.□○□=□三、思维拓展1.(1)小红踢了多少下?(2)小明踢了多少下?2.二(1)班同学栽杨树36棵,松树28棵,其中的31棵树是男生栽的。
(1)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2)女生栽树多少棵?3.丁丁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75看成了57,这样算得的差是28。
正确的差是多少?三、实践应用1.摆一摆,第一行摆16个圆片,第二行摆8个圆片,怎样可以使两行圆片数量相同,用三种方法摆给爸爸妈妈看一看。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全册)2018用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全册)2018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445297f61fb7360b4c65e0.png)
姓名一、口算。
9分30+15+11=40+20+18=1+19+56=19+8+6=31+25+7=44+6+28=90-50-20=56-16-20=39-19-6=二、检查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错题请更正。
9分三、在○里填上“>”、“<”或“=”。
14分20-7○20 11+38○49 60-23○30 78-48○42 73-19+28○75 35+24-18○62 90-24+28○48四、计算。
18分35+27-18=81-28-28=70-27+43=28+37+18=20+42-38=60-25-35=五、先画一画,再解答。
10分(1)在横线上画△,比□多3个,△有()个。
□□□□□□□□□(2)在横线上画□,比○少2个,□有()个。
○○○○○○○○○○○六、看图填空。
10分(1)苹果比桃子少()个,桃子拿走()就和苹果同样多。
苹果添上()个就和桃子同样多。
(2)小明比小红多()张明信片。
小明送给小红()张后,两人的明信片张数同样多。
七、解决问题。
30分1、动物园有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2、商店里有42个汽车玩具,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又运来44个,现在有多少个3、听解放军叔叔讲故事,二年级上册去了45人,一年级比二年级上册多去8人,一年级去了多少人,两个年级共去了多少人4、5、第一次摘了18个,第二次又摘了21个,两次共摘了多少个,摘了两次后,树上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测试卷姓名_____得分_____一、图形分类,再填空,填图形的序号(每空3分,12分)。
上面图形中,四边形是(),五边形是( ),六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的()。
二、折一折,填一填(每空2分,30分)⑤搭一个六边形至少要()根小棒。
⑥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⑦课桌面是()形,红领巾的面是()形,车轮的面是()形。
三、数一数填一填。
2018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附加奥数)

二年级上册应用题专题训练(附加奥数)一.加减法类型例题1:林大爷收获了48个西瓜,收获的南瓜比西瓜多8个。
他收获了多少个南瓜?分析:哪种瓜多?多多少?1. 小明做了38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多18朵,小明做了多少朵黄花?2. 小明做了43朵蓝花,做的蓝花比粉花多12朵,小明做了多少朵粉花?扩展题:小明做了40朵红花,做的蓝花比红花少5朵,做的黄花比红花多9朵,问做的蓝花和黄花各多少朵?例题2:小红说我得了6颗星星,小亮说我得了4颗星星,他们一共得了多少颗星星?1.在马路两边种树,一边种了7棵,另一边种了8棵,两边一共种了多少棵?2.在马路两边种树,一边种了8棵,另一边种的也是8棵,两边一共种了多少棵?例题3:二(1)班的同学坐客车去春游,车上坐了18个女生和25个男生,其中客车有45个座位,问客车还剩多少个座位?1. 56盆花分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7盆,分给幼儿园多少盆?2. 两根电线,第一根长36米,第二根长47米,要使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二根应该剪去多少米?二、乘除法类型涉及到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常出现的关键字眼:每/平均每例1:每只猴子摘了6个桃子,4只猴子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1. 一支钢笔5元钱,小红买了4这样的钢笔一共要付多少元?2. 小东和他的3个好朋友每人做了5朵花,他们一共做了多少朵花?拓展题:小明买了6幅油画,小红买了6幅油画,小华也买了6幅油画,问一共买了多少幅油画?(用乘法算式计算)例2:小朋友做了15朵黄花,做的红花比黄花多15朵。
做了多少朵花?把每5朵花扎成一束,一共扎了多少束?1. 妈妈买了16个冰糖雪梨,26个贡梨,每个盘子里放7个。
一共买了多少个梨?一共放了多少盘?2.学校美术兴趣班一共有48人,每个小组8人。
一共有多少个小组?对比:学校美术兴趣班有6各小组,平均每个小组8人。
美术兴趣班一共有多少人?三、其他类型第一种:过滤数据型例题1:爷爷带了80元,在商店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上衣50元一件,裤子比上衣便宜25元,问裤子多少元?1. 爷爷带了100元去商店购物,买了一副眼镜和一个水壶,其中眼镜38元一副,水壶28元一个。
苏州某校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拓展专题《时间我会好好用》及答案

拓展专题时间我会好好用!
知识要点
巩固练习
1、小新计划周日在家里做家务,如果他擦地板需要5分钟,叠衣服需要3分钟,浇花需要2分钟,用电饭锅蒸米饭需要20分钟,擦桌椅需要5分钟,那么小新从6点开始做家务,6点30分时他能做完吗?
2、星期天,大维在家里做家务。
如果他拖地需要6分钟,洗碗需要3分钟,擦鞋需要2分钟,用洗衣机洗衣服需要15分钟,晾衣服需要5分钟,
那么大维做家务的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多少分钟呢?
3、甲、乙、丙三位顾客来到收营处结账,甲结账需要5分钟,乙结账需要7分钟,丙结账需要4分钟,那么收营员怎样给这三位顾客安排结账顺序才能使他们的等待的总时间最短呢?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呢?
4、泡泡、思思、小新和大维四个人准备通过一座摇摇欲坠的小桥,每次只允许两个人通过,否则桥就会断开。
四个人过桥的速度不同:泡泡过桥需要1分钟,思思过桥需要2分钟,小新过桥需要5分钟,大维过桥需要10分钟。
如果17分钟后这座桥就要断开了,而现在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在这漆黑的夜晚他们能安全地通过这座桥吗?他们应该怎样通过呢?。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五单元测试一、计算。
(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20分)57⨯= 64⨯= 204÷= 258-=349⨯+=243÷= 6538-= 53⨯= 124÷=267⨯-= 63+=45⨯=186÷=3626+=27183-÷=205÷=306÷=255÷=34⨯=333+⨯=2.用竖式计算。
(8分)551767+-=803917-+=743725--=372538++=二、填空。
(每空1分,共35分) 1.(1)(2)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评卷姓名:成绩:等第:一、口算(16分)1.4×2=8,4+6=102.2×5=10,3×6=183.2×6=12,5×5=254.5×3=15,3×4=125.4+4+4+4=16,6+6+6=18,5+6+7=18,7+9-10=66.4×2+3=11,4×5+5=25,6×6-5=31,5×4-4=16二、填空(47分)1.(6)个(8)相加,加法算式:6×8=48.7)个(5)相加,加法算式:7×5=35.乘法算式:8×5=40或5×8=40.2.5个6比6个6少(6),比4个6多(6)。
3."五六七八九十,十九二十",乘法算式:5×12=60,4×23=92.4.2个5相加得(10),2个5相乘得(25)。
5.在○里填“+”、“-”或“×”。
5+4=20,2×4=8,6×8=48.5+6=11,2×2=4,4×4=16.6.在○XXX“>”、“<”或“=”。
3×4<4×3,2×6=6×2,5+4=4×4.1×6<5×1,2×2<2×3,5×6<6×7.7.(5)里最大能填几。
5×(5)<26,20>3×(6),(2)×2<12,8>6×(2),4×(3)<15,(2)×3<8.8.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 3+3+3+3=4×3=12,(2) 6+6+6+6+6=5×6=30.3) 1+1+1=3×1=3,(4) 5+5+5+…+5=10×5=50.9.找规律,填一填。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除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对于除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可能还停留在直观形象的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物来帮助他们建立除法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除法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除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除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数学游戏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除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3.巩固: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巩固对除法的理解。
4.拓展:学生进行一些除法的应用题解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除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方法。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或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1、64+()+23=97 ()-25-36=80 60 -()+34=61
36+()=()+40 36+()=40 -()
2、小明和小华一起折纸鹤,他们一共折了53只,小明一天折了27只纸鹤。
小华上午折了18只,他下午折了多少只纸鹤?
3、一辆公交车到站,车上有26人。
上车一些人,下车8人后,车上还剩29人。
上车多少人?
4、一辆公交车到站,车上有26人。
上车11人,下车多少人后,车上还剩26人?
5、丽丽和强强比赛投飞镖,每人投三次。
强强想要得第一名,第三次至少要得多少分?
丽丽说:“我投三次得了88分。
”
强强说:“我第一次得了40分,第二次得了26分。
”
6、两种数量不相等,先算大数减小数等于相差数。
少的要补齐,多的要减去。
如果他们之间要给予,就把相差数分两半儿,给一半儿、留一半儿。
(1)莎莎给力力6张邮票后,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原来莎莎比力力多()张邮票。
(2)芳芳比莎莎少10张邮票,()给()张邮票后,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
(3)他们三人,()的邮票最多,()的邮票最少。
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在下面的方格图中,按照已经给出的两条边,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中找到一个最大的长方形,再用线段画出来。
2、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中,找到和这个三角形一样的三角形,并用线段画出来。
3、在下面的长方形中画两条线段,想一想,怎样画才能准确地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图形中的规律。
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1、填空。
5×3=()+()+()=()+()+()+()+()3×4= ()×()+3 4×4=()×4- 4 3×2+2×2=()1+2+3+4+5+6+7+8=()×()
2、小马虎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把第一个乘数3看成了2,结果比正确的积少了5,原来的乘法算式应该是()×()=()。
3、同学们排成方队做操,小红的前、后、左、右都有3人,这个方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40个少。
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个数与人数同样多。
可能有多少个苹果?有多少个小朋友?
5、每个小朋友吃一个苹果用3分钟,五个小朋友一起吃,他们各吃一个苹果,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6、每个小朋友吃一个梨,四个小朋友同时吃四个梨要用四分钟吃完,那么12个小朋友同时吃12个梨需要多少分才能吃完?
7、6个人吃饭,每人用一个碗,两人合用一个菜碗,三人合用一个汤碗,一共需要多少个碗?
8、有37个人要过河,河边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没有船夫,每次只能坐5人,至少多少次才能全部过河?
9、图形巧换数:
①?+?=6,★×★=25,★-?=(),?+★=(),★×?=()。
②△+△+△+△=?+?,?+?+?=□+□,那么□=△×()。
10、用算式表示下图中圆的个数。
先圈一圈,再用不同的算式表示出来。
你有几种不同的想法?
11、用口诀填空。
儿歌:
1只蛤蟆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蛤蟆2张嘴,4只眼睛,()条腿。
3只蛤蟆3张嘴,()只眼睛,()条腿。
4只蛤蟆()张嘴,()只眼睛,()条腿。
()只蛤蟆5张嘴,()只眼睛,()条腿。
……
①这首儿歌的内容真有意思,你能想出和哪几句乘法口诀有关系?(至少三句)
②你还能写出几句这样的儿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