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护理论文:烧伤护理体会
浅淡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浅淡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烧伤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于人体所致的组织损害,主要由热力、电能、激光、放射线、化学物质等引起。
通常狭义的烧伤,是指热力烧伤,包括热液(水、油、汤等)、蒸汽、火焰、高温金属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临床最常见,约占各类烧伤原因中的85%~90%。
但近年来,由于化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的普遍应用,化学烧伤和电烧伤的发生率已呈上升趋势。
1 病因烧伤泛指由热力(火焰、热液、蒸汽及高温固体)、电能、放射线或化学物质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
热力所引起的烧伤临床上最多见。
烧伤不仅损伤皮肤,还可累及肌肉、骨骼,严重者出现休克、脓毒血症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危及生命。
2 方法2.1处理创面正确处理创面能有效减少全身性感染等并发症,大面积提高烧伤的治愈率,是治愈烧伤的关键环节。
创面处理的目的是保护创面、防治感染、促进愈合、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处理创面的措施有清创、选用包扎疗法或暴露疗法,Ⅲ度烧伤者去痂和植皮。
2.2防治休克中度以上烧伤病人应及早采用液体疗法,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防治低血容量休克,防治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3防治感染抗感染是烧伤病程中的重要环节,治疗时须在创面局部和全身使用有效抗生素;同时还需应用免疫增强疗法,提高免疫力。
3 护理3.1维持有效呼吸: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防止窒息;鼓励咳嗽、深呼吸,帮助病人翻身、叩背、改变体位等,促进分泌物排出;气管内痰液过多时,可行气管内吸痰;吸氧,中、重度呼吸道烧伤,一般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浓度40%左右,氧流量4~5L/min。
3.2静脉补充液体3.2.1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经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的方式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液体能及时输入。
3.2.2合理安排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尿畅补钾”的原则,成人一般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儿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者适当减慢输液速度。
3.2.3补液注意点任何补液公式都存在局限性,不可机械执行,由于受年龄、烧伤深度、合并伤、救治时间及个人身体素质的影响,个人对补液治疗的反应差异较大,应根据病人反应,随时调整输液的成分和速度。
火灾烧伤现场救护论文

火灾烧伤现场救护【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662-01火灾是平时和战时最常见的灾难之一,也是造成烧伤的最主要原因。
时间就是生命[1],在医生到达现场之前,如果每个人都掌握了自救互救的知识,就为自己的生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自救法在火灾发生初期,如果火势不大,可以利用附近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自来水等,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将火扑灭。
当火势失去控制时,不要惊慌,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通过安全通道逃生。
屋内着火,火势蔓延将楼梯封死时,可以攀爬到阳台、窗台的脚手架、雨蓬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
高层居民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至相邻单元或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转移至相对安全的区域。
被火困在房间时,将绳索一端固定在门、窗框或重物上后顺绳爬下,注意手脚并用,并采用手套、毛巾等保护手部。
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扎紧扎实并拧成麻花状,可连接几条床单当成绳索使用。
也可顺建筑外墙或阳台边的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滑下地面。
可将结实的晾衣杆、竹竿直接从阳台或窗户口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层平台,固定好后顺杆滑下。
在高层建筑火灾中,千万不可乘普通电梯逃生,而要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消防通道、外窗的通廊。
进入楼梯后,再确定楼下没有着火的情况下,可以向下逃生,不能往上跑。
如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救,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质物品,白天挥动鲜艳布条,夜间挥动手电或白布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火场切勿轻易跳楼。
万不得已时3层以下可以跳楼逃生,但要选择周围地形落差较小的地块作为着地点,并先将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作为缓冲物,使身体重心尽量放低,做好准备后再跳下。
2 现场救护2.1 环境危险因素评估急救者必须对意外伤害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掌握保护自己与救援受害者的各种技能,否则不仅不能帮助患者,而且还会危及自身安全。
烧伤工作总结

烧伤工作总结
烧伤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烧伤工作,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我想对这段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烧伤工作需要高度的紧急救援能力。
烧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患者需要
迅速得到有效的救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随时保持警惕,准备好各种救治设备和药品,以便在发生烧伤事故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其次,烧伤工作需要团队协作精神。
在处理烧伤患者时,往往需要多个医护人
员协同合作,进行急救、疼痛缓解、伤口处理等工作。
团队协作的效率和默契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加强团队合作的训练和沟通,以保证在关键时刻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
最后,烧伤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技能。
烧伤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
新的领域,新的救治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烧伤救治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烧伤患者提供有效的救治。
总的来说,烧伤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
紧急救援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不断提高的自身技能。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为更多的烧伤患者带来希望和康复。
一例烧伤患者护理体会

一例烧伤患者护理体会
烧伤患者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
下面是我在一例烧伤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病人是一名45岁的男性,因为煤气罐爆炸导致面部、上肢和胸部烧伤。
在入院后,病人的烧伤面积进行了评估,确定为II度深度烧伤,面积约为20%。
病人的痛苦非常强烈,需要给予镇痛和安神药物,并且需要进行密切观察,以防止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在保证患者的休息和舒适的同时,进行烧伤面积的清创和换药。
由于烧伤面积较大,清创和换药需要十分小心谨慎,以避免二次伤害和感染的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卫生,每天对病人进行一次淋浴,并及时更换床上用品和衣物。
此外,我们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和饮水,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脱水。
病人需要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同时需要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烧伤患者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陪伴,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和恐惧感。
我们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总之,护理烧伤患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病人的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 梗 赛 2例 , 药 物 治 疗 后 缓 解 。 随 访 1 1 , 访 率 8 .% 经 2例 随 07 (2/5 )术 后 1 、 年 生存 率 分 别 为 8 .% 和 6 %。 1 110 , 年 3 83 5
3 讨 论
[] 水 波 , 国庆 , 桂 林 , . 年 人 肺 癌 外 科 治 疗 [] 肿 瘤 2朱 姚 殷 等 老 J.
l3 3
差 , 疫 力 下 降 , 合 并 不 同 程 度 的重 要 器 官 病 变 , 外 科 治 疗 免 常 给 带 来 了很 多 困 难 , 别 是 对 围术 期 处 理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 特
3 1 呼 吸 系 统 : 前 对 肺 功 能 检 查 有 重 要 的 指 导 作 用 , 有 时 . 术 但 也不能作为绝对指标。有的患者做肺功 能检查 时配合不佳 , 使 肺 功 能 检 查 结 果 误 差 较 大 。 若 患 者 的体 力 好 , 从 事 日常 生 活 能
和 劳 动 , 重 度 肺 气 肿 及 明显 胸 闷 憋 气 者 , 术 是 比 较 安 全 的 。 无 手 老 年 患 者 手 术 后 最 常 见 的 是 咳 痰 困难 、 不 张 , 肺 因此 , 期 的 翻 定 身、 叩背 、 助 咳痰 并 辅 以雾 化 吸 入 等 治 疗 , 能 取 得 较 好 的 效 协 常 果 。术 后 排 痰 必 须 及 时 、 切 , 痰 量 少 时 及 时 咳 出 , 现肺 不 确 在 出 张后 往 往 很难 咳 出 , 时 可 进 行 鼻 导 管 吸 痰 , 操 作 简 单 , 能 此 共 常 取得 良好 的效 果 , 鼻 导 管 吸 痰 困 难 , 用 纤 维 支 气 管 镜 辅 助 如 可 吸痰 , 果 确 切 。 老 年 患 者 的 血 氧 偏 低 , 后 如 氧 分 压 > 效 术
对严重烧伤患者护理与论文

关于对严重烧伤患者的护理研究与探讨【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就诊治疗的严重烧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和探讨。
方法从我院选择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69例严重烧伤患者的原始病历作为研究分析资料。
将68例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别,治疗组患者39例,采用常规护理、食疗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方法。
另选择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该组患者主要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39例患者中,33例患者伤口愈合,治愈率84.61%;对照组30例患者中,21例患者伤口愈合,治愈率70%。
结论在严重烧伤患者护理工作中,应采取常规护理为主,食疗护理和心理护理为辅的综合性护理方法,能够将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严重烧伤;常规护理;食疗护理;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愈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活动是从我院选择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69例严重烧伤患者的原始病历作为研究分析资料。
利用回顾分析法对69例严重烧伤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对比分析。
在这69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2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患者的身体重量在23公斤至82公斤,平均身体体重为62公斤。
1.2 身体检查我们对这69例烧伤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确定导致患者烧伤的原因主要为明火烧伤48例,硫酸等化学制剂烧伤12例,热水、热源烫伤5例,放射性物质烧伤4例等等。
通过对患者烧伤面积进行检测,烧伤面积范围在31.24%至88.32%,平均烧伤面积为47.43%。
重度烧伤52例,特重度烧伤16例,烧伤程度均在ⅱ°以上,其中ⅱ°烧伤患者26例,ⅲ°烧伤患者34例,ⅲ°以上患者9例。
在严重烧伤患者中,部分出现了并发症的现象,其中出现抽搐惊厥6例,休克4例,发热现象(38.5摄氏度以上)8例,败血症患者5例,消化道出血患者3例等。
浅谈烧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浅谈烧伤的临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0-10-29T10:38:47.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8期供稿作者:郑建花[导读] 烧伤患者是社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服务对象,正确地护理有助于构建良好地护患关系,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郑建花 (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卫生院浙江金华 321035)【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061-02烧伤患者是社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服务对象,正确地护理有助于构建良好地护患关系,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烧伤患者一般以热液烧伤较多,火焰、化学烧伤等次之。
夏季多发,且以头、颈、手、四肢等暴露部位为多发。
根据烧伤的部位、轻重程度、患者自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案甚为重要。
现将本人多年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轻度烧伤护理发生烧伤或烫伤,首先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洁净冷水或自来水冲洗。
等冷却后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泡。
冷水冲洗的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肿胀,从而避免或减少水泡形成。
冲洗时间约半小时以上,以停止冲洗时不感到疼痛为止。
如果烫伤在手指,也可用冷水浸浴。
面部等不能冲洗或浸浴的部位可用冷敷。
冷水处理后把创面拭干,然后薄薄地涂些蓝油烃、绿药膏等药物,再适当包扎1~2天。
如有水泡形成可用消毒针筒抽吸或剪个小孔放出水液即可;如水泡已破则用消毒棉球拭干,以保持干燥。
2 重度烧伤护理严重烧伤患者如不及时治疗,病人可发生休克,必须立即进行抢救和适当的处理。
大面积烧伤病人病情危重,病程长,而烧伤创面的处理和护理工作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是烧伤治疗中一项最基本的、时间较长的、工作量很大的任务。
所以如何使烧伤病人更好地康复,一靠科学地治疗,二靠烧伤各时期护理工作的出色完成情况。
2.1烧伤创面的包扎疗法的护理。
适用于对四肢污染较轻、创面清洁的烧伤和躁动不合作者。
该法便于护理和病人的移动或活动,有利于减轻创面疼痛,防止创面加深,预防创面感染,且有保温的作用。
护理学论文: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大学毕业论文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主考学校: 武汉大学专业: 护理学指导教师:***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联系电话:***********邮箱:***2019年4月 10 日目录开题报告 (2)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二、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3)三、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3)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4)湖北十堰 (4)1、临床资料 (5)2、方法 (5)3、结果 (7)4、体会 (7)致谢 (9)参考文献 (10)开题报告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目的:通过加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从而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意义:大多数护理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量大,事情多而总是忽略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有些病人因为心理因素而影响病情,影响治疗,尤其是对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来说,每一位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因素,不及时的疏解,总是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大面积烧伤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能积极推动医疗工作的进行,促进患者的恢复。
二、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主攻方向:注重论文的经验性、理论性和调查实践性。
主要涉及烧伤病人特殊的心理护理方法。
主要内容:护理研究的目的,护理研究的资料,护理研究的方法,护理研究的结果,护理研究的讨论。
研究方法:对一位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烧伤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加强心理护理,评价护理后的效果及临床的意义。
三、论文主要参考文献[1]郭莉莉,贺敬春,孙艳秋,等。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22(10):298-299.[2]陈虹,柴建秋,柴恺,心理护理在老年性骨折中的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2010,1(12):172-173.[3]夏占娥,韩传平,南秀荣,等。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2003,5(10):16-18.[4]邹恂。
现代护理诊断手册[M].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03.[5]肖春霞,郑少冰,李碧清,护理干预对一次性分道外剥内扎术患者恐惧疼痛发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护理论文:
烧伤护理体会
关键词:烧伤;护理;体会
烧伤泛指各种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始于皮肤、由表及里的一种损伤。
通常,烧伤多指单纯因热力,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物体等所致的组织损伤。
严重烧伤者危及生命[1],获救者多伤残。
在各种烧伤病人的护理工作中,对病人实施严密隔离、特护,对生命体征、出入量进行密切观察,可为医生判断病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对病人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达到治疗目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对病人进行评估
病人到达医院后,护士应迅速对创面做出全面评估,通过收集资料(包括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做出护理诊断。
列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及致伤因子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烧伤面积、深度、合并伤、心理创伤,有无并发症等,以及面积和深度估计。
2 初期护理
对病员进行评估的同时应立即行快速有效地急诊处理,对病员要做出具体分析,制定抢救和护理方案。
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及时有次序地进行并迅速准备烧伤病房。
3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合并伤
合并伤主要见于瓦斯爆炸,炮炸伤等病人,伤情复杂,既有烧伤又有爆震伤,甚至部分病人合并致命重要脏器损伤。
故病人就诊时,就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危及生命的合并伤,通过视、触、听、问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变化,配合临床医生及时发现或排除合并伤。
4 休克期护理
大面积烧伤后48~72h,体液大量外渗、丢失,患者容易发生休克。
应保持输液顺畅,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输液原则,根据每小时尿量调整滴速,同时详细记录每小时尿量,成人应维持在30~50ml/h,小儿20ml/h,若患者液体量不足,应加快补液速度。
5 感染期护理
体液渗出36~40h即进入回吸收期,此时患者进入感染期。
此期应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变化及精神症状。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床单、被套高压灭菌处理,遇污及时更换。
加强创面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创面长期受压,以防过早融痂。
使用翻身床,通过观察用悬浮床效果最好。
对严重烧伤患者安置在层流病房隔离,协助医生定期做创面、血液及各种排泄物细菌培养,以便合理使用抗生素[3]。
6 呼吸道护理和气管切开置管护理
常规给予氧气吸入,2L/min。
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在护理中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及节律变化。
注意患者咯出物及其性状是否为脓性、血性或气管黏膜坏死脱落组织。
对气道痰液阻塞者应迅速吸痰,选择粗细合适的吸痰管[4]。
吸痰时可适当调高吸氧浓度,动作轻柔迅速,每次不超过15s,吸引时避免吸痰管过深插入气道而加重气道损伤。
妥善固定外套管,防止滑脱,每日更换
套管处外敷料1次。
清洗并煮沸消毒内套管2次/d,30min/次,管口用一层盐水纱布覆盖,间断滴入湿化液: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庆大霉素,2~3ml/次,并给超声雾化吸入2次/d,每次行雾化吸入前应先吸痰,以防痰液膨胀后阻塞气道。
7 创面护理
包扎疗法应选用吸水性好的敷料[5],及时更换,保持敷料干燥,观察肢体末梢血循环变化,如皮温和动脉搏动;暴露疗法应保持创面干燥、促使焦痂或痂皮早日形成并完整。
8 疼痛的护理
由于创面范围大,程度深[6],因此疼痛是主要的护理问题之一。
尤其在换药时,我们在护理中经常鼓励安慰患者,协助取舒适体位。
保持病区整洁舒适,良好睡眠。
同时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性质,根据病情遵医嘱给镇静、止痛剂,并评估其效果。
指导其放松疗法以及听音乐,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疼痛。
9 心理护理
烧伤患者因担心容貌[7]、身体和形象的改变影响生活,因此应给予心理支持。
烧伤病人对来自自身和环境的压力,表现出焦虑、恐惧、失眠、烦躁等心理压力反应,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心理压力源,鼓励病人自强、自立、自信,敢于面对出院后的一切变化和困难,积极主动适应新生活。
【参考文献】
[1] 许虹.特重烧伤护理中的风险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9:83
[2]路春兰,王莉.58例特重烧伤患者的救治及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9,49(21):57
[3] 刘秀芹.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09:130-131
[4] 杨朝霞,吕卫华,张江平.烧伤22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7:4155-4156
[5] 李君,王晓红.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8,02:75
[6] 尤艳,张宇鸣,李东姝,等.重度烧伤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8,20:1723-1724
[7] 徐霞,金芙萍,吴继军.高原地区242例头面颈部烧伤护理[J].高原医学杂志,2004,01:50~51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