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烧伤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烧伤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浅谈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163-01【摘要】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也是对人体破坏性很大的创伤。

治疗护理复杂、病程长、烧伤后瘢痕形成、毁容和功能障碍都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

我们通过了解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与其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针对处于不同病程阶段的烧伤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治疗护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稳定病人情绪,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是烧伤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烧伤病人心理护理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

烧伤后剧烈的疼痛,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瘢痕增生孪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给烧伤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重新投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针对病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做好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工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恢复。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象来自我院烧伤科自2009年7月~2010年7月间第一次住院的烧伤病人180例,男113例,女67例,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76岁,57%病人可见头、颈、手等暴露部位烧伤。

1.2临床特征:病人烧伤后通常可出现恐惧行为,社会能力紊乱,睡眠形态改变,警觉,记忆和情绪的改变。

易出现躯体不适、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烦躁等精神症状。

病人通常把自己受伤怪罪于他人或过分自责,这类情况都必须给予恰当的心理医疗干预。

2影响因素2.1家庭社会因素:社会家庭支持不足,家庭功能退化,面对来自别人奇异的目光,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烧伤对于患者整个家庭的严重影响并不低于患者本人。

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亲属,尤其是有自责倾向者应给予恰当的心理评估及尽早的干预治疗[1]。

浅谈烧伤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浅谈烧伤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烧伤多 由意外性事故 引起 ,来 得突然 ,病人毫无思想准备。因此 , 烧伤后病人精神紧张 ,尤其是大面积的烧伤病人会感到一切茫然 , 对 突 然 的 打击 难 以承 受 ,产 生 恐 惧 心 理 ,过 分 地 设 想 病 情 的严 重 性 。 例 如 ,曾 因 井 喷起 火烧 伤 的 4例 钻 井 1一人 ,刚 人 院 时 ,看 到 自己及 同 伴遍体鳞伤 ,布满原 油,止不住对医生护士不停地哭喊救命。对 于这 样的患者 ,我们立 即予 以清创 ,换衣 ,清 洗油污 ,消 除外 观引起 的不 良刺激 。在认真地进行治疗 、护理的同时 ,安慰 患者 ,理护理的重要 手段是语 言美 ,语 言能展示 医护 人员心灵美 ,开展 优质 的心理 护理 活动,护上应 掌握病 人的身心变化 ,做到有 问必答 ,合情合理 ,人生 难 免 有 意 外 发生 ,对他 们 说 ,你 的伤 势 并 不 严 重 ,经 过 治 疗 很 快 就 会 好 起 来 ,并 向他 们介 绍那 些 烧 伤 面积 更 大 且 恢 复 良好 的病 人 ,使 他 们很快安静下来 :病人在住院期间遇 到同病房病 人病 情恶化 、垂危
精纱球擦干。③钬激光用后先退 出工作状态 ,再切断电源 ,以免搅乱 电脑工作程序 。④钬激光脚踏开关在使用前应先用 防水塑料包好 , 以防触 电。⑤碎石时,钬激光光纤末端距离镜面至少 5mln,以免振动 光纤末端而损坏镜体 。⑥冷光源用后及时关闭 ,但不要立 即切 断电 源 ,利于延长机器寿命 。 4.2术中护理 管理 ①术中需要调整体位时 ,注意患者双手勿接触手 术床的金属部位 。取截石位时 ,脚架应用布类包裹 ,以免损伤口窝血 管和腓总神经 ,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及保护患者腿部皮肤 。②如室温 过低 ,应将 冲洗液适当加温 ,以防止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③密切 观察尿量,保持尿管引流通 畅。因术 中需用 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尿 量生成大大增加 。如果尿管脱落 、受压扭曲 ,膀胱 内尿量不能及时排 出 ,将 导至膀 胱内压增 高,而引起膀胱破裂 。如果发 现异常 ,应及时 报告医生 ,立即查找原因。④ 及时倾倒排 出的冲洗 液 ,避免溢出 ,浸 湿地上脚踏开关及其它联线插头 ,以防漏电、触 电。⑤ 随时严密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 ,保证 手术顺利进行。 参 考 文献 :

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

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

标题: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关键词:烧伤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和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皮肤或组织损害。

烧伤对病人心理所造成的打击是很大的,具有突发性、严重性、长期性等特点。

因此,护理人员了解并观察烧伤病人在受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1、早期的心理反应1.1紧张和恐惧:烧伤早期,大多数患者因突然的意外致伤,对所发生的突然事件无心理准备,一些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神志清楚时由于不了解伤情,对是否能治愈心里无底,往往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此时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

他们或表现出意外的镇静、冷淡、少语,反应迟钝,或躁动不安、痛苦、叫喊、抱怨等。

1.2 焦虑:由于烧伤病人需要隔离,不能会见家人亲友,还要忍受伤痛和各种担忧,轻者显得无法安静、心神不定、严重患者甚至怨天尤人、心情恶劣、无法安静、难以入眠或夜惊。

2、中期心理反应2.1 惧怕疼痛:重症患者,休克期过后,进入感染期,患者要频繁接受手术、大量换药及其他各种治疗,如注射、静脉穿刺等。

这些治疗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承受疼痛的能力也会减弱,一些人因害怕而食欲不振,睡眠差、呻吟、烦躁、恐惧,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手术和换药。

2.2猜疑:烧伤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对周围一切事情相当敏感。

他们希望知道治疗方法和结果,有时反复询问治疗措施,很关心躯体的不适,很想了解自己的信息,如果解释不及时就会引起猜疑。

但对一些解释又抱怀疑态度,总认为自己伤情重,担心医生看轻了伤情误诊。

医生、护士查房讲话稍不慎,病人就会左思右想,担心自己将来残废;同病室的病人病情加重或死亡也会使其心理负担加重。

自己稍有不适就怀疑病情加重,紧张不安,顾虑重重。

3、度过危险期之后,患者进入康复期,这个阶段烧伤患者容易出现忧郁、急躁易怒、绝望、自卑、依赖性强等心理特点。

重症烧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重症烧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2 3 烦躁不 安 . 患者表现 为情绪不 稳定 , 视的亲属 的安慰性 语言不加理 睬 , 对探 对治 疗护 理 工作 不配 合 。 怒 无常 , 的甚至 辱 骂医 护人 员 。 喜 有 2 4 焦虑抑 郁 .
安全 感, 用身体 语言缩短护患 间的空 间距离 , 护理查房或做治疗时可采 用触摸 的方式进行非语 言交流 , 如帮患者 整理 被子、 擦汗等微 小动作 ,
快适应 患者 角色 , 积极 配合治疗 , 心理 冶疗的 一个 重要方面 。 是
3 2 1 建立 良好 的 护患关 系 患者入 院后 由于对 病情 不了解 .. 而产生的 恐惧 感及对环境的 陌生 使患者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 , 对大面 积烧伤 的患者 , 要进行 严格的无菌操作 ,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 患者 因
行 分析 , 确疏导 ; 到个性 化心理 护理 。 果 除 l 例患者死亡 外 , 正 做 结 2 其余 无心理 问题 发 生。 结论 理 问题 , 对患者实施心理干 预, 是恢复患者 身心健康 状态的重要措施 。
【 关键 词】 重度 烧伤 心理 问题 心理 护理 【 图分 类 号 】R4 中 7 3 【 献标 识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1 7 - 7 2 1 )0c- 1 0 0 4 0 4 (0 1 () 0 - 1 6 2 0 7
2 6 悲观 、自悲 . 烧伤患者疤痕 增生及组 织挛缩畸形 , 影响 容貌及功能 , 多数患者
其容貌有 最大程 度的有所 改善 。 对于肢体功 能受限的 患者 , 确指导 正 其循序渐进 , 坚持不懈 的锻炼 , 告知其功 能恢 复可能到达的程度 , 避免 错误 引导 , 期望过高 , 从而解 除患者 的思想顾虑 。



浅谈整体护理中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浅谈整体护理中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1 临 床 资 料
20 0 7年 1月 一 2月收治 的烧伤患者 8 , 中男 5 , 1 5例 其 3例 女3 2例 。根据烧伤的原因分为 : 热液伤 5 , O例 火焰伤 2 6例, 爆炸伤 5例 , 酸碱伤 2例 , 电弧伤 2例。根据烧 伤程度分 为: 浅Ⅱ4 ( .%) 深Ⅱ 3 。0例 89 , 。5例(5 1 ,I1 6 . %) 1。0例(6 。 1 2 %)
哈尔滨 医药 20 09年第 2 9卷第 1 期

7 ・ 3
浅 谈整 体 护 理中烧 伤 病 人 的心 理护 理
徐 志 萍
( 江苏 省无锡 市第 三人 民 医院 江苏 无锡 2 44 ) 10 1
[ 中图分类号] 1 7 . 1 36 4
文 章 编 码 :0 1 11 20 ) 1 0 7 0 10 —83 ( 0 9 O — 0 3— 2
2 2 苦闷 、 . 烦躁 、 虑心理 : 焦 烧伤住 院后 , 对病 员的学 习、 工 作、 恋爱 、 婚姻 、 家庭 、 经济 及个人前 途十 分担忧 。男 性患者 多表现为暴躁 、 易怒 , 女性 患者则多 表现 为忧郁哭 泣。这些 情绪都会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 , 不利于病情恢复。医护人员 应尽最大能力使患者得 到满意 , 与患者进 行有效 的沟通 , 了 解焦虑 、 恐惧 的原 因 , 利用语 言技巧 , 尽快 安定患 者 的情 绪 , 让他们得到一些信息 , 励并提 供正确对 待疾病 的忠告 , 鼓 指 导患者进行 自我调节 , 学会控制 自己的情绪 , 而缓解 焦虑 从 恐惧的心理障碍 , 配合治疗 , 争取早 日康复 。 2 3 孤独寂寞心理 : . 患者受伤人院后常常感到被命运捉 弄 , 与家人和亲友 分开 , 有强 烈的孤独 寂寞感而郁 郁寡 言 , 周 对 围的一切冷漠麻 木。因此 , 医护人员应详细观察 和了解 患者 的情 况 , 有的放矢地帮助 患者适应 医院的环境 , 同时争取 患 者对 医院工作 的理解 , 配合 医疗护理过 程 , 而有 利于疾 病 从 的康复 。另外 , 除了让 患者熟 悉医护人 员外 , 还应该 向他们 介绍病友 , 促进病友 间的交流 , 还要做 好家属、 亲友和患者单 位 的工作 , 让他们 配合护 理工作 , 以解 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 2 4 悲观绝望心理 : 伤后由于体液渗 出而致颜色 肿胀 、 . 烧 眼 不能睁 、 视力模糊 、 口唇肿胀 外翻 、 口困难等 , 张 产生 悲观绝 望心理 。 这是 心理 护理 的关键 时期 , 及时发 现问题 , 应 及时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烧伤患者在住院期间,虽然因其生活环境、文化程度、修养、职业等的不同,心理反应不同,但他们的心理需求是相同的。

心理护理就是在护理中去了解、观察患者在烧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针对其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疗效。

1提高自身素质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必备条件。

作为一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有坚定的政治目标、成熟的医学伦理道德,应热爱护理专业,具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及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有同情心,工作主动热情,在不断的护理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具有优良品质的好护士。

1.1 富有同情心护士对烧伤患者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患者是不幸的,当患者因烦闷与其交谈时,护士要做一个富有同情心和耐心的聆听者,尊重病人的人格,切忌议论病人的伤残所造成的缺陷,要理解、体谅他们因伤残而表现的激动、抑制、自卑、消极、对抗行为,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没有被人们抛弃,而有生存的希望。

1.2 热情主动护士的态度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对病人热情友好、礼貌相待、和蔼可亲,能使患者因此而产生信任感,明显减轻他初人院时的紧张不安和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及畏惧心理,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而情绪稳定。

对忧郁绝望的患者,护士态度应是满腔热情、主动亲近关心他们,使他们受到乐观、热情、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感染,从而增强信心;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伤情,面对现实,通过自身修养来增加战胜伤残的信心,消除忧郁、绝望心理,使之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1.3 理解和容忍作为烧伤科护士要学会关怀和体谅患者,对病人的变态心理要宽容体量、容忍克制,不要为细碎小事与病人争执。

在患者面前切忌急躁,当患者情绪激动时,护士应有自我克制力,要理解他们因伤残而产生的焦虑、急躁的苦恼心理,容忍他们一对的情绪澈动,尽量及时解决病人提出的问题并满足病人的要求,给予诚挚的帮助、安慰,这样才能获得病人的好感和信赖。

烧伤患者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体会

烧伤患者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体会
理解 患者的心理反应 。
将要产生 的疼痛 、 适 、 不 出血 等感 到 紧张 、 惧 , 恐 特别 是 面部
烧伤 , 担心毁容严重 , 生无 助 和孤独 感 , 现表 情淡 漠 、 产 呈 麻 木不仁 。 四、 临床恢 复阶段 烧伤 事 故给 患 者身 体造 成 不 可弥 补 的损 失 , 肢体 残 如
此, 对这类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 护理 , 包括 心理疏 导 、 心理支
六 、 新 适 应 阶段 重
由于伤情不 同, 治疗 时 间长短 不一 , 患者存 在适 应 角色 的问题 , 一旦进入 患者 角色 , 为也 将发 生变 化 , 行 其兴 趣 、 爱 好、 事物评价在行 为表 现上都要 重新 适应 。表 现出 以应付 的 态 度制 定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减少 应激 的策略行 为。 比如 , 怀
和敏捷 的动作保证抢救顺利进 行 , 树立 良好的第一 印象 。护
士在第一时间 良好 的非语言行 为 , 对抢 救过程 的顺利及 抢救 和治疗 效果有着极大 的影 响。
二 、 疗 阶段 治
绪不稳定 , 常无故发脾气 , 责骂医护人员 , 至拒绝治疗 。 甚
三、 手术阶段 烧伤患者治疗 后期 , 为 患者 做植 皮手 术 , 者对 术 中 需 患

: ! :

产生 的疑虑和恐惧 , 轻不必 要 的精 神压 力 , 减 及时解 决不 利 于手术的各种心理反 应。用关 切的询 问 、 耐心 的解 释、 练 熟
由于突发的意外事故 , 患者在毫无 预感 和准备 的前提 下
遭受打击 , 产生 巨大恐 惧感 , 呈现 全身 发抖 、 痛苦 呻吟 、 闹 哭
喊叫 、 不知所措 的反应 。此 时患 者 的心理 承受 力特 别差 , 判

心理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临床应用论文

心理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临床应用论文

心理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

结论加强大面积烧伤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非常必要。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 r248.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70-0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患者的护理不能单纯停留在治疗和饮食护理上,而应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尤其对烧伤患者不仅要进行积极躯体治疗,还要进行相关有效的心理治疗,指导患者正确利用应对资源(生理资源、心理资源、社会资源)。

掌握让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较好恢复的方法和技术,在烧伤患者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现代护理定义现代护理定义为“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其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显然,这里“反应”是指目前已存在和潜在健康问题所引起的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的反应。

该定义包含了现代护理工作的四个主要特征—现象、理论应用、护理行为和效果评价。

这些特征是与现代护理程序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38例烧伤、烫伤、电击伤患者中,作者观察和发现,患者作为“弱者”自身评价往往较低,但却渴望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特别是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重视,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和破格对待。

不同社会角色的患者,常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和显示自己的身份,让别人知道他们的重要性,以期望医护人员对他们的特殊照顾。

2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治疗的全过程,包括烧伤早期、手术前后期(植皮术)、烧伤后期。

烧伤患者在治疗中常有较强烈且持久的情绪反应,其原因与以下几方面有关:由于制动,丧失了独立性和能动性;换药、清创等治疗的痛苦和严重的住院规则的约束,使患者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毁容、畸形和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往往使患者丧失生活的信心;对以前生活和事业计划的破灭,陷入极度的空虚的绝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烧伤科:巫甜【摘要】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也是对人体破坏性很大的创伤。

治疗护理复杂、病程长、烧伤后瘢痕形成、毁容和功能障碍都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

我们通过了解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与其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针对处于不同病程阶段的烧伤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治疗护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稳定病人情绪,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是烧伤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烧伤病人心理护理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

烧伤后剧烈的疼痛,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瘢痕增生孪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给烧伤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重新投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针对病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做好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工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恢复。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象来自我院烧伤科自2011年 11月~2011年11月间第一次住院的烧伤病人180例,男113例,女67例,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76岁,57%病人可见头、颈、手等暴露部位烧伤。

1.2临床特征:病人烧伤后通常可出现恐惧行为,社会能力紊乱,睡眠形态改变,警觉,记忆和情绪的改变。

易出现躯体不适、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烦躁等精神症状。

病人通常把自己受伤怪罪于他人或过分自责,这类情况都必须给予恰当的心理医疗干预。

2影响因素2.1家庭社会因素:社会家庭支持不足,家庭功能退化,面对来自别人奇异的目光,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烧伤对于患者整个家庭的严重影响并不低于患者本人。

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亲属,尤其是有自责倾向者应给予恰当的心理评估及尽早的干预治疗[1]。

2.2 烧伤因素:烧伤不仅对机体造成巨大的生理损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且还会造成持续而剧烈的心理社会应激,常导致精神、心理后遗症的发生,还明显增大了个体家庭所承受的来自生活、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压力[2]。

有些还会导致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3]。

随着烧伤创面的愈合,病人身体外观的改变、瘢痕隆起,日益受限的功能以及可能改变的生活方式等均构成新的自身压力。

2.3 其他相关因素2.3.1 性别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烧伤患者常出现焦虑、恐怖的心理,焦虑女性较突出,而男性较女性更注重能力、魄力及自身事业的发展,而感到担忧厌烦,产生敌意,故敌对症状男性多于女性。

2.3.2 医疗费用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烧伤患者来势急、病情重、病程长,患者除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忍受极大的痛苦,还需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

住院费用自己负担得越多,在日常生活中不良情绪越多,而产生的躯体不适、敌对、恐怖与精神症状越突出。

2.3.3 年龄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不同年龄烧伤病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年轻人主要关注愈合后能不能留有瘢痕,配偶会不会嫌弃自己,出院后的工作能否胜任,而老年人主要担心是否影响身体的基本功能,会不会拖累儿女。

2.3.4 文化程度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文化程度越高,越关心自己的病情,担心病情变化、治疗效果、事业的发展、对家庭的影响,而产生难以摆脱的困扰和忧虑,与周围人相比感到不公平,产生自卑感而出现敌对、人际关系紧张。

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及自信心者而易产生焦虑、精神病症状。

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充分评估每个个体的文化风格背景,受教育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心等情况,提供个体化护理,并提供客观的信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现实。

3 烧伤病人的护理3.1心理评估对烧伤病人做充分的心理状况评估,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细心观察、心理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烧伤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重危病人,主要通过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和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进行评估。

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心理评估应该贯穿于病人的整个病程中3.2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3.2.1烧伤早期阶段患者刚入院难以接受现实,心理恐惧紧张,急于探听自己的病情,担心留后遗症,而过高估计自己的病情。

此时医务人员应详细讲解烧伤知识,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2.2病程中心理护理这是对烧伤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主要阶段:(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应充分应用心理护理技巧,给予病人热心关怀与体谅,取得其信任,增强病人说出内心感受,认真倾听,给病人心理支持、理解与同情。

通过温柔的动作,亲切的言语和关注的目光,给病人以安慰,以稳定其情绪,消除其抵触心理,便于治疗。

(2)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良情绪。

由于烧伤创面感染,病程延长,患者反复接受换药、切痂、手术等治疗,疼痛难以忍受,抱怨、怨恨、消极、悲观,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准确轻柔,以免增加患者痛苦,随时随地与病人交谈,消除烧伤患者孤独无助、悲观绝望的不良情绪。

宣讲优秀的康复病例,让病人认识到自身对家人和社会的价值,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加强医护合作,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应经常巡视病房,一旦发现烧伤患者有病情及情绪变化,沟通应及时并采取有效措施。

另外,责任护士主动介绍主管医生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好,树立威信,增加信赖感,解除病人的疑虑;主管医生介绍责任护士的护理技术精湛,责任心强,使病人认真配合。

(4)丰富病人的生活,转移注意力。

比如通过读书看报、听音乐、看电视、经常组织病人交流联谊活动等方式使病人忘记病情的痛苦和折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2.3康复期心理护理(1)调动社会支持系统:邀请患者的亲戚、朋友、同学、领导同事等经常来探视、看望病人,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做生活的强者!(2)生活指导:无论患者出现哪种功能障碍,都将长期甚至终生影响病人的生活自理问题,因此,康复护理不能靠“替代”解决,指导患者在掌握功能锻炼的状态下,尽早进行生活能力训练,让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和生活,为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4 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对策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掌握和运用精神心理疾病的知识和心理护理技巧,对病人进行及早的评估与心理干预,在烧伤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护士与病人保持密切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发现病人的情绪及心理变化,给予病人心理支持、理解与同情,并帮助患者接受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4.1 入院初心理护理:病人被送到医院后,会产生一种安全感。

我们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友善的语气一边详细听取病人和家属的有关病情叙述,一边仔细查看伤情,积极迅速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吸氧、止痛、输液等,使病人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增加安全感。

但这种安全往往是暂时的,不稳定的,病人一旦了解自己的病情,已形成的安全感就会减弱,表现为恐惧、忧虑、烦躁,我们针对病人存在的这种心理给予同情、理解、安慰,讲述目前烧伤治疗科学的进展以及医院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讲述已出院病人配合治疗成功治愈恢复的例子,向病人表示医护人员积极救治的决心和信心。

在抢救过程中我们要表现的勇敢、镇定,应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给病人以安全感、信任感,使恐惧、焦虑的情绪得以平静稳定,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

4.2 休克期护理:大部分病人休克期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如受伤时的场面给其留下危险恐怖的印象,加之医院陌生的环境,使病人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产生紧张、恐怖等一系列复杂反应[6]。

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

但是,由于病人是清醒的,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

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解释静脉补液、测量生命体征、导尿及尿量观察等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7]。

在实施操作中,说话要细声谨慎,举止要轻巧而文雅,工作要稳重而有秩序,以影响病人心理,帮助病人减轻和摆脱惊恐情绪,使其镇定并增强信心。

4.3 感染期的护理:烧伤病人痛苦大,经济负担重,住院时间长,进入感染期后,体温常在38℃以上而出现焦虑,表现出少语、失眠、食欲下降、对事物反应冷淡、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厌倦情绪等。

为此,我们要给予诚恳开导,耐心解释烧伤恢复过程,讲明换药、手术、翻身、输液的必要性及这些操作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但要相信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会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以减轻逆反心理。

4.4 恢复期的护理:随着创面愈合,瘢痕的形成,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忧虑心理,特别是头面部瘢痕形成及肢体功能严重障碍造成生活自理困难,使病人产生悲观、绝望心理,此时我们要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康复,并介绍国内整形整容水平,以后可做手术恢复功能与容貌。

讲一些现实生活中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使其接受现实、正视现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生活的信心。

我们和家属要多与病人沟通,给予病人心理上的安慰及生活上的帮助,使其感到生活是美好的,从而在愉快的心境中配合治疗护理,得以康复。

5 结论烧伤患者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共性特点,亦有烧伤患者的特征,并且会因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烧伤程度、不同的分期,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也错综复杂。

为了很好掌握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必须加强护士心理素质训练,以提高护士的素质。

大量资料显示,烧伤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好坏有密切关系。

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护患交流,有利于治疗护理。

护士要加强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做好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之通过提高护士的素质,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是烧伤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1]刘建芬.烧伤患者的身体形象与自尊初步测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3(1):50[2]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122[3]李黎.烧伤患者精神障碍与重返社会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烧伤杂志,2002,18(5):305~307[4]陆树良.烧伤患者的抑郁反应.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2004,9(1):59~62[5]肖传实,李荣山.实用医患沟通技巧.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35~137[6]张俐,管鹏.现代护理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1~87[7]王淑君.烧伤护理冻伤护理300问.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8~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