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治愈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

标题: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关键词:烧伤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和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皮肤或组织损害。
烧伤对病人心理所造成的打击是很大的,具有突发性、严重性、长期性等特点。
因此,护理人员了解并观察烧伤病人在受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1、早期的心理反应1.1紧张和恐惧:烧伤早期,大多数患者因突然的意外致伤,对所发生的突然事件无心理准备,一些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神志清楚时由于不了解伤情,对是否能治愈心里无底,往往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此时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
他们或表现出意外的镇静、冷淡、少语,反应迟钝,或躁动不安、痛苦、叫喊、抱怨等。
1.2 焦虑:由于烧伤病人需要隔离,不能会见家人亲友,还要忍受伤痛和各种担忧,轻者显得无法安静、心神不定、严重患者甚至怨天尤人、心情恶劣、无法安静、难以入眠或夜惊。
2、中期心理反应2.1 惧怕疼痛:重症患者,休克期过后,进入感染期,患者要频繁接受手术、大量换药及其他各种治疗,如注射、静脉穿刺等。
这些治疗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承受疼痛的能力也会减弱,一些人因害怕而食欲不振,睡眠差、呻吟、烦躁、恐惧,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手术和换药。
2.2猜疑:烧伤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对周围一切事情相当敏感。
他们希望知道治疗方法和结果,有时反复询问治疗措施,很关心躯体的不适,很想了解自己的信息,如果解释不及时就会引起猜疑。
但对一些解释又抱怀疑态度,总认为自己伤情重,担心医生看轻了伤情误诊。
医生、护士查房讲话稍不慎,病人就会左思右想,担心自己将来残废;同病室的病人病情加重或死亡也会使其心理负担加重。
自己稍有不适就怀疑病情加重,紧张不安,顾虑重重。
3、度过危险期之后,患者进入康复期,这个阶段烧伤患者容易出现忧郁、急躁易怒、绝望、自卑、依赖性强等心理特点。
80%以上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手术 的好处及创面愈 合 的规 律 , 告知 患者 治疗 的进展及 护理 情况 , 消除患 者的疑虑 。通过与 手术 成功 患者交流 , 让其对 自 己的病情及预后 有一个 正确 的评 估。鼓励 亲友按 时探视 , 以
减少患者 的孤独感 。 2 . 3 康复期 : 烧伤创面 的愈合后 一般 都会 留有瘢 痕 , 影 响正
仍在治疗 中3例。结论 : 良好 的心理护理是大面积烧 伤救治过 程中重要 节 , 可 以充分调动患 者主观能动 性 , 提高机体 的抗病 能力
和修复能力。
[ 关键词 ] 大 面积烧伤 ; 心理护理
大面积烧伤患者大 多是 由于意外事 故造成 的 , 这 类疾病 具有 发病突发性 强 、 病 程长 、 愈合后常 留有 瘢痕或 畸形 、 功 能 尊重的人 , 是一个 有用 的人 。细心 、 耐心地 倾 听患者 的心 声 , 征求他们的意见 , 应用科学 的医学理 论知识 以引导 , 详细解释
・
5 5 1 8・
吉林 医学 2 0 1 3年 9月第 Nhomakorabea 4卷 第 2 6期
8 0 %以上 大面 积 烧 伤 患者 的心 理 护 理 体 会
李永红。 , 韩
外三科 , 吉林
芳 , 李艳丽 , 邵永梅 ( I .中国人 民解放军第 2 0 6医院护理部 , 吉林
通化 1 3 4 0 0 1 )
通化 1 3 4 0 0 1 ;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 0 6医院
[ 摘
要] 目的 : 帮助患者渡过烧伤后生活功能障碍 、 致残 等心 理危 机期 , 提高患者治愈率 。方 法 : 选择 收治 的 8 0 % 以上大
面积烧伤患 者 3 4例 , 在烧伤初期为患者创造安静 、 整洁的病区环境 , 主动热情 接侍患者 , 使其尽快进入患者角色 ; 治疗稳定期 护士
浅谈整体护理中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20 0 7年 1月 一 2月收治 的烧伤患者 8 , 中男 5 , 1 5例 其 3例 女3 2例 。根据烧伤的原因分为 : 热液伤 5 , O例 火焰伤 2 6例, 爆炸伤 5例 , 酸碱伤 2例 , 电弧伤 2例。根据烧 伤程度分 为: 浅Ⅱ4 ( .%) 深Ⅱ 3 。0例 89 , 。5例(5 1 ,I1 6 . %) 1。0例(6 。 1 2 %)
哈尔滨 医药 20 09年第 2 9卷第 1 期
・
7 ・ 3
浅 谈整 体 护 理中烧 伤 病 人 的心 理护 理
徐 志 萍
( 江苏 省无锡 市第 三人 民 医院 江苏 无锡 2 44 ) 10 1
[ 中图分类号] 1 7 . 1 36 4
文 章 编 码 :0 1 11 20 ) 1 0 7 0 10 —83 ( 0 9 O — 0 3— 2
2 2 苦闷 、 . 烦躁 、 虑心理 : 焦 烧伤住 院后 , 对病 员的学 习、 工 作、 恋爱 、 婚姻 、 家庭 、 经济 及个人前 途十 分担忧 。男 性患者 多表现为暴躁 、 易怒 , 女性 患者则多 表现 为忧郁哭 泣。这些 情绪都会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 , 不利于病情恢复。医护人员 应尽最大能力使患者得 到满意 , 与患者进 行有效 的沟通 , 了 解焦虑 、 恐惧 的原 因 , 利用语 言技巧 , 尽快 安定患 者 的情 绪 , 让他们得到一些信息 , 励并提 供正确对 待疾病 的忠告 , 鼓 指 导患者进行 自我调节 , 学会控制 自己的情绪 , 而缓解 焦虑 从 恐惧的心理障碍 , 配合治疗 , 争取早 日康复 。 2 3 孤独寂寞心理 : . 患者受伤人院后常常感到被命运捉 弄 , 与家人和亲友 分开 , 有强 烈的孤独 寂寞感而郁 郁寡 言 , 周 对 围的一切冷漠麻 木。因此 , 医护人员应详细观察 和了解 患者 的情 况 , 有的放矢地帮助 患者适应 医院的环境 , 同时争取 患 者对 医院工作 的理解 , 配合 医疗护理过 程 , 而有 利于疾 病 从 的康复 。另外 , 除了让 患者熟 悉医护人 员外 , 还应该 向他们 介绍病友 , 促进病友 间的交流 , 还要做 好家属、 亲友和患者单 位 的工作 , 让他们 配合护 理工作 , 以解 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 2 4 悲观绝望心理 : 伤后由于体液渗 出而致颜色 肿胀 、 . 烧 眼 不能睁 、 视力模糊 、 口唇肿胀 外翻 、 口困难等 , 张 产生 悲观绝 望心理 。 这是 心理 护理 的关键 时期 , 及时发 现问题 , 应 及时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烧伤患者在住院期间,虽然因其生活环境、文化程度、修养、职业等的不同,心理反应不同,但他们的心理需求是相同的。
心理护理就是在护理中去了解、观察患者在烧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针对其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疗效。
1提高自身素质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必备条件。
作为一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有坚定的政治目标、成熟的医学伦理道德,应热爱护理专业,具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及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有同情心,工作主动热情,在不断的护理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具有优良品质的好护士。
1.1 富有同情心护士对烧伤患者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患者是不幸的,当患者因烦闷与其交谈时,护士要做一个富有同情心和耐心的聆听者,尊重病人的人格,切忌议论病人的伤残所造成的缺陷,要理解、体谅他们因伤残而表现的激动、抑制、自卑、消极、对抗行为,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没有被人们抛弃,而有生存的希望。
1.2 热情主动护士的态度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对病人热情友好、礼貌相待、和蔼可亲,能使患者因此而产生信任感,明显减轻他初人院时的紧张不安和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及畏惧心理,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而情绪稳定。
对忧郁绝望的患者,护士态度应是满腔热情、主动亲近关心他们,使他们受到乐观、热情、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感染,从而增强信心;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伤情,面对现实,通过自身修养来增加战胜伤残的信心,消除忧郁、绝望心理,使之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1.3 理解和容忍作为烧伤科护士要学会关怀和体谅患者,对病人的变态心理要宽容体量、容忍克制,不要为细碎小事与病人争执。
在患者面前切忌急躁,当患者情绪激动时,护士应有自我克制力,要理解他们因伤残而产生的焦虑、急躁的苦恼心理,容忍他们一对的情绪澈动,尽量及时解决病人提出的问题并满足病人的要求,给予诚挚的帮助、安慰,这样才能获得病人的好感和信赖。
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

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程度。
结果: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好于对照组。
结论:对烧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健康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烧伤;心理康复特重烧伤初期多半出乎意料的镇静、冷淡、回话简单、少与人交谈,这是一种情绪性休克,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防御反应。
由于烧伤突如其来的刺激,又无思想准备,大部分引起精神过度紧张,恐惧情绪,此外手术切痂,植皮及愈后效果可引起焦虑忧郁。
烧伤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烧伤心理康复是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生物-心理- 社会角度出发,对患者的损伤、残疾和残障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烧伤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在 2010——2013 年我们收治的烧伤病人中,调查了40 例病人的心理反应、和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烧伤原因及不同的烧伤部位病人的心理情绪。
其中男性34 例,女性6 例,特重烧伤16 例,重度烧伤 14 例,年龄在20-52 岁之间。
2.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一般心理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 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2]分别进行筛查和评定,筛选时,以8 分为阳性起始点,即8分以上为可疑及肯定有症状者。
烧伤心理康复主要通过语言、行动等调整和恢复病人的心理平衡。
(1)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这是医护人员必备的良好职业道德,对病人热情和蔼认真负责,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放心,要耐心听取病人对身患疾病的苦恼和要求,以便了解其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在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必须严肃认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不良刺激。
(2)正确的疏导和解释:根据不同的心理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疏导和解释,做好心理上的治疗。
大部分病人入院治疗时都处于一种紧张恐惧烦躁情绪之中,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耐心对病人进行解释、疏导、安慰,使病人的紧张急躁反应得以控制。
烧伤患者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体会

将要产生 的疼痛 、 适 、 不 出血 等感 到 紧张 、 惧 , 恐 特别 是 面部
烧伤 , 担心毁容严重 , 生无 助 和孤独 感 , 现表 情淡 漠 、 产 呈 麻 木不仁 。 四、 临床恢 复阶段 烧伤 事 故给 患 者身 体造 成 不 可弥 补 的损 失 , 肢体 残 如
此, 对这类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 护理 , 包括 心理疏 导 、 心理支
六 、 新 适 应 阶段 重
由于伤情不 同, 治疗 时 间长短 不一 , 患者存 在适 应 角色 的问题 , 一旦进入 患者 角色 , 为也 将发 生变 化 , 行 其兴 趣 、 爱 好、 事物评价在行 为表 现上都要 重新 适应 。表 现出 以应付 的 态 度制 定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减少 应激 的策略行 为。 比如 , 怀
和敏捷 的动作保证抢救顺利进 行 , 树立 良好的第一 印象 。护
士在第一时间 良好 的非语言行 为 , 对抢 救过程 的顺利及 抢救 和治疗 效果有着极大 的影 响。
二 、 疗 阶段 治
绪不稳定 , 常无故发脾气 , 责骂医护人员 , 至拒绝治疗 。 甚
三、 手术阶段 烧伤患者治疗 后期 , 为 患者 做植 皮手 术 , 者对 术 中 需 患
!
: ! :
:
产生 的疑虑和恐惧 , 轻不必 要 的精 神压 力 , 减 及时解 决不 利 于手术的各种心理反 应。用关 切的询 问 、 耐心 的解 释、 练 熟
由于突发的意外事故 , 患者在毫无 预感 和准备 的前提 下
遭受打击 , 产生 巨大恐 惧感 , 呈现 全身 发抖 、 痛苦 呻吟 、 闹 哭
喊叫 、 不知所措 的反应 。此 时患 者 的心理 承受 力特 别差 , 判
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

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目的:心理管理干预在烧伤科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1年-2015年入住我科的70例大面积烧伤(受伤面积30%及以上)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选取患者,以此模式分为常规护理组(35例)和心理管理干预组(35例)。
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强心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关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在抗焦虑、抗抑郁方面相比于常规护理组,都更胜一筹(P<0.05)。
结论:在烧伤科患者护理中应用注重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护理质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心理干预应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心理护理烧伤是严重的创伤之一,具有严重性、突发性、迁延性等特点,患者自我形象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甚至躯体功能受到损伤,患者会出现情绪、行为以及认知等心理异常反应。
患者的心理异常反应对后续的治疗及预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科室给予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7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每间隔1例选取1例,以此模式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35例)和心理干预组(35例)。
常规护理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的是19岁,最大的是54岁,平均年龄(39.12±3.62)岁;烧伤原因:热液烧伤11例,电烧伤8例,蒸汽烧伤6例,火焰烧伤15例。
心理干预组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最小的是18岁,最大的是53岁,平均年龄(39.23±3.53)岁;烧伤原因:热液烧伤10例,电烧伤5例,蒸汽烧伤4例,火焰烧伤16例。
入选患者意识清楚,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征求患者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无全身异常状况,无精神疾病史。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进一步比较价值。
烧伤患者情绪变化的心理护理

未来婚姻 、家庭 、社会交往等 诸 因素 ,使病 人失去生 活勇气 , 因此 医护人员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心理 矛盾 的冲突,制 定 出 自动 与被动 功能锻 炼 ,尽量 减轻功 能障
碍 ,恢 复 生 活 处 理 能 力 。病 情 初 期 ,肢 体 活 动 受 限 ,生 活不 能 自理 ,应尽量满足病人 的要求 。一旦创面基本愈合 为避 免四肢
识
求。
坏皮肤 、肌肉、骨骼并能引起全身一系列的病 理生理变化而危 及生命。烧伤给患 者生 理上 和心理 上带 来严重 创伤 和情 绪改 文 变 。因此 ,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患者病情 变化 ,同时 ,还要注 章 意患者的情绪波动 。 编
号 1 病 情 与 情 绪 关 系 通过 对 13例治愈 的烧伤 病人 ,其 中面 积 1 % 一 0 3 2 0 3 %6 8 例 ,3 % ~ 0 9例 ,5 % 以上 1 ,7 % ~ 5 9例 ,电 l 5 %1 O 6例 ∞ 0 9% 一 击 伤 8例 ,烧 伤 后 瘢 痕 挛 缩 8例 ,其 中植 皮 手 术 2 O例 ,从 中 7 观察 到他们共具备 有生 活 自理能力低下 、 自控能力下降、遵 医 行为差、对环境适 应能力低 下 ,依 赖心理 及焦虑心理 、紧张、 恐怖 的心理状态 。通过上述 问题的分析 ,烧伤病人病情与病人 加 m 情绪变化有着密切 的关系 。烧伤面积越大 、深度越深 、病情越 重 ,情绪波动和行 为变 化就显 突 出。如颜 面、双手烧 伤 的患 鸺 一 者 ,入 院 时情 绪 极 度 低 落 , 自感 以 后 无 脸见 人 ,家人 、 同事 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 1 年 8旦箍 墨鲞筮 墨 00 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患者治愈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2-10-26T16:00:23.2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0期供稿作者:张敏慧[导读] 心理护理对烧伤患者的完全康复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张敏慧(济南军区人民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烧伤科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要】通过于我院烧伤科300例住院患者中抽取200例,对抽取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并与未进行相应心理指导的患者
对比,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心理护理对烧伤患者的完全康复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烧伤心理护理治愈中瘢痕的形成
烧伤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性刺激源,患者在其愈合过程中经历着疼痛、毁容和功能障碍等各种伤害,这些均可引起烧伤患者明显的心理应激障碍,进而对烧伤患者造成生理应激,还可能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发生。
为了探讨如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因形成瘢痕影响美观造成的问题,我科于2011年6月至今将心理护理学融入整体护理程序当中,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性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对象
我院烧伤科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的Ⅲ°烧伤或25%以上大面积烧伤病人病情严重,部分创面不能愈合需要手术治疗,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影响就医行为的较少,所以此次研究对象主要为Ⅰ°、Ⅱ°等中小面积烧伤及面部烧伤的病人。
通过这段时间我们对病人的病例收集,与病人及家属交流,在烧伤面积、烧伤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1.2方法
1.2.1对患者于入院时行常规入院宣教,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谈心,每班护士至少花10min时间与患者交谈,及时发现患者情绪及心理变化。
当患者有不良情绪时给予宣泄、疏导,让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并给予理解、关心、支持。
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避免过多的限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听收音机、看电视、读报、听音乐等,以缓解各种不良心理,降低应激所致的焦虑心理反应,再予音乐疗法,通过和谐优美的音乐来调整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并激发培养爱好兴趣,让患者尽情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利于康复。
1.2.2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瘢痕形成的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包括:(1)做好心理疏导。
对于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患者,从病情、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心理障碍的因素,针对病性制订相应护理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加强患者对烧伤创面愈合病理过程的认知,提高患者对烧伤创面愈合过程的了解,解除思想上不必要的恐惧,增加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的信心。
帮助患者建立自尊心和自我独立意识,克服自悲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瘢痕皮肤的护理。
①愈合后的皮肤经常用温水(水温38~39℃)浸浴,以柔软的毛巾涂以中性肥皂轻拭瘢痕,去除皮屑,但需注意勿损伤表皮。
可以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排除污物,预防或软化增生性缀痕。
②使用防止瘢痕增生、促进组织修复的药物,护理人员要熟悉各种药物的作用,指导患者使用。
③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压迫疗法,监督患者持续使用弹力绷带,穿弹力外衣,佩带弹力手套,抑制局部瘢痕增生。
每天清洗愈合的创面污垢及清洗弹力绷带和弹力网套,防止因压力治疗时引起创面的溃烂。
④认真对待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创面瘙痒。
(3)健康教育。
对于烧伤早期完成关节部位皮肤移植的患者,应指导其落实患肢的功能锻炼,改善局部皮肤愈合过程中的挛缩程度。
可根据烧伤患者全身愈合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职业劳动中挑选一些作业对患者进行训练,从而改善和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
外出时,遮盖暴露部位创面,防止紫外线与红外线照射。
为减少创面局部摩擦,应穿柔软的棉质内衣、袜子,避免对瘢痕创面的机械性刺激,并采用创面弹力套压迫,防止瘢痕增生。
2 结果
经调查分析:70%的病人伤前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家庭的核心和经济支柱,此类病人已发生心理障碍,80%的病人担心伤后毁容,这是中青年病人普遍关注的问题。
70%以上的病人出现过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心理反应。
面部烧伤病人除了需要经济保障外,90%以上的病人更需要心理支持,被人关爱、理解、尊重。
同时我们发现大部分青少年病人造成烧伤的原因都与其父母的疏忽而未能及时及早的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有直接关系。
这样不仅使孩子受到疾病的折磨,还造成了家长严重的愧疚心理,手术的多次性对大部分家庭也是一个经济负担。
建议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做好安全教育,在其周围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免日后造成对孩子和自己不必要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结果比较显示逐步将心理学融入整体护理程序对病人能坚持治疗、彻底治愈是有利的。
3 讨论与分析
虽然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轻、中度烧伤患者,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此方法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逐渐意识到心理干预对于烧伤患者治疗的重要性,我国一些单位逐步开始烧伤患者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这些干预措施也对烧伤患者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为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应以精湛的医术解除病人躯体的畸形,同时要认真细致的作好患者的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黎鳌,主编.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18.
[2]左成业.心理冲突与解脱.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