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标准站台长度
站台限界标准

站台限界标准
站台限界标准是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中用以确保列车安全通过站台区域的一系列技术要求。
这些标准定义了列车在站台区域内运行时所需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以防止列车与站台、候车乘客或站台上的任何结构物发生碰撞。
站台限界标准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
1. 站台边缘距离:站台边缘到最近轨道的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这个距离需要足够大,以确保列车的车门可以安全打开,乘客可以安全上下车,同时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防止乘客不慎跌入轨道。
2. 站台高度:站台表面到轨道顶面的垂直距离。
这个高度需要与列车的车门高度相匹配,以便乘客能够方便地进出车厢。
3. 动态限界:考虑到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侧倾和摆动,动态限界是指列车在通过站台时必须保持的最小横向和纵向距离。
4. 静态限界:当列车停靠在站台时,车辆与站台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
5. 站台设施限界:站台上的任何设施(如候车亭、座椅、广告牌、标识牌等)都应位于限界线内,以确保不会与停靠或通过的列车发生碰撞。
站台限界标准的具体数值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定、轨道系统的设计以及使用的列车类型而有所不同。
在设计新的站台或对现有站台进行改造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
这些标准确保了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安全乘坐。
火车站标准站台长度

火车站标准站台长度
火车站标准站台长度是指符合国家标准的火车站所设立的标准站台长度。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铁路线路设计标准》(GB50151-2009)规定,标准站台长度应为600米,其中包括550米的停车长度和50米的折返区域。
标准站台长度的设置有助于提高火车站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列车的停靠需求,减少列车的等待时间和人员安全风险,同时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准确性和速度。
此外,标准站台长度也能够适应未来火车运输的发展需求,为铁路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火车站标准站台长度的设置需要考虑到车站所处地理位置、交通流量、列车类型、客流量等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在建设和改扩建火车站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确保站台长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1 -。
站台设计知识点总结

站台设计知识点总结1. 站台尺寸站台尺寸是站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尺寸过小会导致拥挤和安全隐患,尺寸过大则会浪费空间。
因此在设计站台时需要考虑到站台的客流量和列车的长度,以及站台的使用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尺寸。
2. 安全设施站台设计必须考虑到乘客的安全,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和警示标识,以及一定距离的安全区域,确保乘客在站台上的行为不会引发安全事故。
3. 站台设备站台设计中需要设置一些设备,如候车亭、座椅、垃圾箱等,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此外,站台还需要设置信息发布设备,以便乘客获取到列车时刻表和其他信息。
4. 无障碍设施站台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乘客的需求,包括行动不便或残疾人士,因此需要设置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坡道、轮椅坡道等,以便他们可以自由便捷地使用站台。
5. 照明设计站台设计中的照明设计也非常重要,确保站台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依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以便乘客安全候车和上下车。
6. 设施位置站台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设施的位置,如候车亭、座椅、垃圾箱等设施的位置设置要合理,以便乘客能够方便地使用。
7. 可达性站台设计必须考虑到站台的可达性,包括乘客从车站大厅到站台的便捷度,以及从站台到其他出口或设施的可达性。
8. 美观性站台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美观性,站台的设计应该融入周围的环境,符合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整体要求。
9. 车站连接站台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站台与周边的车站连接,必须设计出方便乘客换乘和出行的布局和设施。
10. 舒适性站台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提供舒适的候车和乘车环境,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乘客的舒适性,包括座椅设计、通风和环境控制等方面。
站台设计知识点虽然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上这些方面。
站台设计对城市交通和乘客出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设计出满足需求的站台。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站场客运建筑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站场客运建筑6.1 站台、雨篷6.1.1 客货共线铁路车站站台的长度、宽度、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 50091的有关规定。
客运专线铁路车站站台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及铁路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6.1.2 铁路站房或建筑物最外凸出部分外缘至基本站台边缘的距离,特大型站宜为20~25m;大型站宜为15~20m;中型站宜为8~12m;小型站宜为8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6m。
6.1.3 当旅客站台上设有天桥或地道出入口、房屋等建筑物时,其边缘至站台边缘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型和大型站不应小于3m。
2 中型和小型站不应小于2.5m。
3 改建车站受条件限制时,天桥或地道出入口其中一侧的距离不得小于2m。
4 当路段设计速度在120km/h及以上时,靠近有正线一侧的站台应按本条1~3款的数值加宽0.5m。
6.1.4 旅客站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站台应采用刚性防滑地面,并满足行李、包裹车荷载的要求,通行消防车的站台还应满足消防车荷载的要求。
2 站台地面应有排水措施。
3 旅客列车停靠的站台应在全长范围内,距站台边缘1m处的站台面上设置宽度为0.06m的黄色安全警戒线,安全警戒线可与提示盲道结合设计。
当有速度超过120km/h 的列车临近站台通过时,安全警戒线和防护设施应符合铁路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6.1.5 当中间站台上需要设置房屋时,宜集中设置。
6.1.6 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应设置与站台同等长度的站台雨篷。
客货共线铁路的特大型、大型旅客车站应设置与站台同等长度的站台雨篷。
根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中型及以下车站宜设置与站台同等长度的站台雨篷或在站台局部设置雨篷,其长度可为200~300m。
6.1.7 旅客站台雨篷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雨篷各部分构件与轨道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 146.2的有关规定。
2 中间站台雨篷的宽度不应小于站台宽度。
铁路站场设计规范

铁路站场设计规范铁路站场设计规范是指为了保障运行安全、提高站场效能和服务水平,规范站场设计的一系列准则和标准。
下面就是一份铁路站场设计规范的示例,大约1000字。
1.站场布局设计:(1)站场总体布局应科学合理,采用分级布局,确保站场内流线清晰,旅客便利。
(2)站场进出站口与人流、车流分离,确保安全通畅。
(3)站场内设有足够的候车区、出入口、服务设施等,保证旅客需求。
(4)根据站场客流量和车辆运行情况,设置足够数量和合理位置的站台和股道。
2.站台设计:(1)站台宽度不小于4米,长度适当,以满足高峰期旅客的需求。
(2)站台设有防护栏杆、候车亭和座椅等基本设施。
(3)设有足够数量和位置合理的候车标识牌、电子显示屏,提供旅客信息。
(4)站台设有应急通道,确保旅客安全疏散。
3.股道设计:(1)股道数量和长度应根据列车停站时间、车辆组合和运行速度等因素确定。
(2)站场内设有清晰明确的信号系统和标志,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3)股道设置有轨道无障碍设施,根据需要配置轨旁照明、护坡、防护栏杆等设施,确保工作人员和旅客安全。
4.站场接触网设计:(1)站场的接触网应满足列车运行和停站时的供电需求。
(2)接触网高度和应力应满足相关技术标准,保证供电稳定。
(3)接触网设备应布置在安全位置,确保工作人员和旅客不会触碰到高压线。
5.站场设备和设施设计:(1)设置足够数量和位置合理的候车室、洗手间、票务设施等。
(2)设有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门等自助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效率。
(3)站场内的出入口、通道和电梯应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不便的旅客。
(4)站场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便利店、快餐店等商业设施,满足旅客购物和就餐需求。
6.站场安全设计:(1)站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指示牌,提醒旅客注意安全。
(2)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3)根据需要布置警示灯、隔离栅栏等安全设施。
以上是一份铁路站场设计规范的示例,旨在提供一些基本的设计准则和标准,以保障铁路运行安全和提高服务水平。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2)8.2客运设备8.2.1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和旅客乘降所,应设置为旅客服务的设施,并视需要预留发展的条件。
旅客站房的布置应与城市规划相配合。
通过式车站的旅客站房宜设于靠城市中心区一侧。
尽端式车站的旅客站房宜设于站台端部或线路一侧。
8.2.2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和旅客乘降所应设置旅客站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旅客站台的数目和位置,应与旅客站房和旅客列车到发线的布置相配合。
2客运站的旅客站台长度应按550m设置;当客运站位于Ⅲ级铁路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的下限地区时,其站台长度应按450m设置。
改建客运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个别站台长度可采用400m。
对接发短途和市郊旅客列车的站台长度,可按短途和市郊旅客列车的实际长度确定。
采用尽头线的尽端式客运站的站台长度,应较上述规定增加机车及供机车出入的必要长度。
其他车站的旅客站台长度,应按近期客流量和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短于300m。
在人烟稀少地区或客流量较小的车站和乘降所,站台长度可适当缩短。
3旅客站台的宽度应根据客流密度,行包搬运工具和站台上的建筑物等情况确定。
1)旅客基本站台的宽度:在旅客站房和其他较大建筑物范围以内,由房屋突出部分的边缘至站台边缘,客运站宜采用20~25m;其他站宜采用8~20m;在困难条件下,中间站不应小于6m。
在其他地段不宜小于中间站台的宽度;在困难条件下,中间站不应小于4m。
2)旅客中间站台的宽度:设有天桥、地道并采用双面斜道时,大型客运站不应小于11.5m;客运站不应小于10.5m;其他站不应小于8.5m,采用单面斜道时不应小于9m,仅需设雨棚时不应小于6m。
不设天桥、地道和雨棚时,单线铁路中间站不应小于4m;双线铁路中间站不应小于5m;当中间站台设于到发线外侧时,可适当减小。
改建车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当旅客站台上设有天桥或地道的出入口、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时,站台边缘至建筑物边缘的距离,客运站不应小于3m;其他站不应小于2.5m。
站台布置要求

站台布置要求
1)车站站台计算长度为118m,地下车站采用屏蔽门系统,高架车站采用
安全门系统,屏蔽门、安全门计算长度均为113.5m,并且在门两端外侧应留出一定的空间供列车驾驶员使用,宽度不小于1.5m;
2)车站站台上电梯门应尽量避免正对屏蔽门或安全门,电梯位置应尽量利
用电梯井道墙体作为受力构件,尽可能不要在紧靠电梯的位置再设置结构柱;3)双柱车站的柱网布置应尽可能按照屏蔽门或安全门的模数布置,使柱子
避开屏蔽门或安全门的活动门,以方便乘客上下车;
4)站台两端布置的设备与管理用房,其伸入站台乘降区部分不应超过半节
车厢长度,且不得侵入侧站台的最小规定宽度,并应满足距梯口的距离不小于8m;
5)站台上楼扶梯宜沿纵向均匀布置,并应满足站台计算长度内距最近梯口
或通道口的距离不得大于50m;
6)站台两端每侧均应设站台至轨行区的工作楼梯,兼作疏散楼梯使用,宽
度不小于1100mm,该楼梯距设备区站台板下墙体之间应留出电缆通道的空间,一般情况不小于500mm。
站台限界标准

站台限界标准
站台限界标准是指火车或地铁站台上的特定安全空间范围,用于确保乘客和列车之间的安全间距。
站台限界标准通常由交通运营部门或相关监管机构制定,以确保站台上的乘客和列车之间的足够安全距离,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站台限界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最小站台宽度:站台的宽度应足够容纳乘客下车、上车和转移。
最小站台宽度的要求通常由当地法规或标准规定。
2. 最小站台长度:站台的长度应足够容纳最长的列车车厢停靠。
最小站台长度可能因列车类型、车厢数量和站台使用需求而有所不同。
3. 安全距离:站台上的乘客和列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以避免人员受到列车运行和车门开关等设备运作的伤害。
安全距离通常以站台边缘为基准,具体数值由当地法规或标准规定。
4. 安全栏杆和屏蔽门:为了进一步确保站台的安全,一些站台可能会设置安全栏杆或屏蔽门,以防止乘客误闯或跌落到铁轨区域。
站台限界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减少事故风险,并提高运营效率。
不同地区和交通系统可能会有不同的站台限界标准,根据当地情况和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车站标准站台长度
火车站标准站台长度
火车站标准站台长度是根据铁路部门的规定而定的,其长度因不同类型的火车而异。
在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城际列车等全部按照规定的长度设计建造。
标准的高速铁路站台长度为550米,其中面向出站方向的站台长度为450米,面向进站方向的站台长度为100米。
此外,该长度还可以按需求进行延长,一般可以达到600米左右。
这种情况在出现列车不够长的情况下使用,可以避免车头或车尾部分停在站外。
对于普通的城际列车,标准的站台长度为400米,其中面向出站方向的站台长度为300米,面向进站方向的站台长度为100米。
同样的,该长度也可以按需求进行延长,但通常不会超过500米。
对于货车列车,在站台长度的要求上会更加严格,标准的站台长度为700-800米,面向出站方向的站台长度为550-600米,面向进站方向的站台长度为150-200米。
由于货车列车通常比城际列车或者高速铁路列车要长,所以站台的长度也会更加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火车站台长度在具体实施中会有所调整,这取决于当地的铁路部门制定的具体规定。
此外,在一些地方,高速铁路站台长度和城际列车站台长度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火车站台长度是不同的,人们要根据偏好和实际需要来选择乘坐车辆。
在具体实施中,火车站台长度也会按照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其所服务的旅客和货物的需求,为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带来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