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籍调查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农村地籍调查实施方案

农村地籍调查实施方案

农村地籍调查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笔尖轻轻触碰着纸张,关于农村地籍调查的实施方案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我们要明确农村地籍调查的目的。

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旨在摸清农村土地资源状况,为农村土地管理、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基础数据。

那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前期准备1.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由政府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测绘单位、村(居)委会等相关单位组成,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农村地籍调查的相关知识、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水平。

3.收集资料。

搜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资源分布等基础资料,为调查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实施1.划分调查区域。

根据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将调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便于调查和统计。

2.实地调查。

调查人员深入农村,逐村逐户进行实地调查,填写《农村地籍调查表》,内容包括土地面积、土地类型、使用权人、使用权性质等。

3.测绘工作。

测绘单位对调查区域进行地形测绘,绘制地形图,为土地权属界限划分提供依据。

4.数据整理。

将实地调查和测绘数据整理归档,建立农村地籍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化管理。

三、成果汇总与分析1.成果整理。

将调查成果进行汇总,形成《农村地籍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区域概况、调查成果、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2.数据分析。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农村土地管理、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3.成果发布。

将调查成果向政府部门、村(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发布,提高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利用率。

四、后期工作1.建立健全农村地籍管理制度。

根据调查成果,制定和完善农村地籍管理法规,规范农村土地管理。

2.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依据调查成果,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3.开展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调查成果,编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跟踪监测。

建立农村地籍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及时掌握农村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实施方案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实施方案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实施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附件: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切实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要求,进一步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全力保障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工作目标全面查清农村范围内包括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用途、地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基本情况,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紧密围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据《地籍调查规程》等要求,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重点完成农村范围内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同步开展地上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调查工作,建立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并通过农村日常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工作,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范围内国有土地、地上房屋及附属设施可参照本技术方案执行。

(一)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

以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为基础,调查农村范围内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状况,获取每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属、位置、用途等信息,测量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地籍要素,填写地籍调查表,测绘地籍图,制作宗地图。

(二)农村房屋调查。

在开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的同时,调查地上房屋产权状况,测量房屋的房角点和房屋边长,量算房屋面积,并将房屋调查成果记载在地籍调查表等地籍资料中,实现农村房、地调查的同步开展和调查成果的统一管理。

(三)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

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平台,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建设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实现对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图形、属性、档案等信息的一体化存储、管理与应用。

三调实施方案内容

三调实施方案内容

三调实施方案内容一、背景介绍。

三调是指土地调查、农户调查和地籍调查,是国土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工作。

三调实施方案是指在三调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标准等内容。

三调实施方案的编制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内容。

1. 土地调查,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等内容。

其中,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对农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质量等信息;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是对土地利用变更的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土地利用变更的原因、变更的方式、变更后的土地利用情况等信息;土地资源调查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利用状况等进行调查。

2. 农户调查,主要包括农户基本信息调查、农业生产情况调查、农村生活水平调查等内容。

其中,农户基本信息调查主要是对农户的户籍情况、家庭人口状况、土地资源状况等进行调查;农业生产情况调查主要是对农户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养殖情况、农业生产设施情况等进行调查;农村生活水平调查主要是对农户的生活水平、收入情况、教育医疗情况等进行调查。

3. 地籍调查,主要包括地籍测绘、地籍档案整理、地籍调查成果管理等内容。

其中,地籍测绘主要是对土地界址、地块面积、地籍图件等进行测绘;地籍档案整理主要是对地籍档案进行整理、归档、管理;地籍调查成果管理主要是对地籍调查成果进行管理、利用。

三、调查方法。

1.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包括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效率。

2.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准确的调查数据。

3. 加强对调查人员的培训,提高调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调查质量。

四、调查标准。

1.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土地调查标准和方法进行调查,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统一调查数据的格式和标准,便于数据的整合和利用。

地籍调查工作方案

地籍调查工作方案

地籍调查工作方案地籍调查工作方案1. 概述地籍调查是对土地及其权属关系进行系统调查、记录和归档的工作,是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基础工作之一。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地籍调查的目的、范围、方法、流程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目的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健全土地权属登记制度,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交易。

通过地籍调查,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关系;- 建立完善的土地档案,提供可靠的土地信息服务;- 推动土地市场化交易,促进经济发展。

3. 范围地籍调查的范围包括土地基本信息调查、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3.1 土地基本信息调查- 土地位置、面积、地形等基本信息;- 用地性质、土地等级和土地利用状况等;- 与土地相关的地籍、地形图、卫星影像等资料搜集。

3.2 权属调查- 查明当前土地权属人及其权利状况;- 调查土地权属转用情况、地役权和抵押权等;- 确认土地权属归属并办理相关手续。

3.3 地籍测量- 进行现场测量,绘制详细的地籍图;- 标注地界、地形及相关建筑物等信息;- 完成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4. 方法地籍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档案查阅和测量绘图。

具体步骤如下:4.1 实地调查- 前期准备:了解调查区域的背景信息,制定调查计划,准备调查工具和设备。

- 实地勘察:到调查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土地相关信息,记录并拍摄照片。

- 数据整理:整理实地调查数据,核实和整合各类信息,建立数据库。

4.2 档案查阅- 查阅土地档案:梳理土地权属、转用、地役权等相关档案,获取土地历史信息。

- 验证权属关系:通过核对档案记录和实地情况来验证土地权属关系。

4.3 测量绘图- 地籍测量:利用测量设备进行地籍测量,测量地界、地形、建筑物等。

- 绘图处理:根据测量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绘图处理。

- 地籍图制作:根据绘图处理结果绘制和输出地籍图,并进行质量检查。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1. 引言地籍调查是指通过对土地进行详细调查、测量和记录,确定土地边界及其所有权、权属关系的过程。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基础,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土地所有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地籍调查实施方案,包括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方法、调查流程等内容。

2. 调查对象本次地籍调查的对象为位于XXXX地区的土地,包括农田、林地、建设用地等。

3. 调查范围本次地籍调查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土地边界调查通过测量和记录土地边界的坐标信息,确定土地的几何形状和范围。

3.2 土地权属调查调查土地的所有权和权属关系,包括土地使用权、土地转让、租赁等相关信息。

3.3 土地利用调查调查土地的利用状况,包括农田的耕种面积、林地的树种、建设用地的规划用途等信息。

4. 调查方法本次地籍调查将采用以下方法:4.1 野外测量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使用全站仪等测量工具对土地进行测量,获取土地边界的几何坐标信息。

4.2 资料调查方法通过调阅相关资料,包括土地权属证书、土地规划图等,获取土地的权属和利用信息。

4.3 邻近调查方法与邻近地块的土地所有者、农户等进行交流,了解土地的权属和利用情况。

5. 调查流程本次地籍调查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5.1 前期准备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范围和方法,组织调查人员,准备调查工具和设备。

5.2 野外测量进入田野,通过全站仪等测量工具对土地进行测量,记录土地边界的几何坐标信息。

5.3 资料调查调阅相关资料,包括土地权属证书、土地规划图等,整理土地的权属和利用信息。

5.4 邻近调查与邻近地块的土地所有者、农户等进行交流,了解土地的权属和利用情况。

5.5 数据整理将野外测量数据、资料调查数据和邻近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生成地籍调查报告。

6. 人员安排本次地籍调查的人员安排如下:•调查组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整个调查工作,对调查结果负责。

•测量人员:负责野外测量工作,记录土地边界的几何坐标信息。

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省农村地籍调查 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省农村地籍调查 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省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01号)精神,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地籍调查,开展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建设用地、零星国有建设用地地籍调查,兼顾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补充调查,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通过实施全省农村地籍测量工作,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夯实农村地籍管理基础,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推动建立现代地籍管理和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严格土地资产管理,有效保障土地权益,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奠定不动产统一登记坚实基础,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1.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结合已确权登记、发证档案等资料,根据国土资源部《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等规范的要求,开展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国有建设用地农村地籍调查,兼顾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补充调查。

2.利用五年时间,按照全省统一标准,采用航空遥感、数字化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完成全省农村地区不小于1:2000比例尺数字地籍调查。

3.建立图属一致、城乡一体的市、县级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全省统一的地籍数据库标准汇交成果,建设省、市、县三级地籍数据库。

4.建立调查成果的动态更新长效机制,以土地登记为切入点,动态更新农村地籍调查成果资料,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

三、主要内容农村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土地权属调查、农房调查、地籍测量、地籍数据库与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果质量检查验收、成果资料整理与归档、成果更新等工作。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1.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呀!比如说,就像我们要给一个大大的城市绘制一幅超级详细的地图,每一块地、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漏。

咱得认真去测量、去记录、去核实,不然怎么能保证准确无误呢?2. 你想想看,地籍调查就像是给土地做一次全面的体检!我们要去到每一处,仔细查看它的状况,一点小细节都不能放过。

这可不得好好计划一下,想好每一个步骤该怎么做,不是吗?比如在哪个区域先开始,安排哪些人去负责哪些工作,可不能瞎搞啊!3.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不就像是一场战斗的计划嘛!我们是勇敢的战士,要去征服那一片片土地。

每一次的调查行动都要精心策划,就好比打仗要排兵布阵,不能乱了阵脚。

像遇到复杂的地形,我们就得想办法巧妙应对,不是吗?4. 嘿,地籍调查实施方案呀,可关系到好多好多呢!就像给一个大拼图找到每一块正确的位置。

我们得有条有理地去做,不能毛毛躁躁的。

比如怎么和当地居民沟通,让他们配合我们呀,这都是要好好琢磨的呢!5. 哇塞,地籍调查实施方案,就如同为土地编织一张细密的网!每一条线都要拉好拉紧。

我们要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把土地的秘密都找出来。

这得需要多么细心和耐心呀!就像我们找丢失的宝贝一样,能马虎吗?6.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简直是一项超级大工程!相当于要建造一座坚固的大厦。

从根基开始,一步一步稳稳当当的。

要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天气啦、地形啦,就和建大厦要考虑材料和结构一样,能随便乱来吗?7. 哎呀,地籍调查实施方案呀,那可真是个挑战呐!就像爬山一样,得一步步往上爬,还得注意脚下别踩空了。

怎么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呀,怎么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呀,这些都得好好想想,对不对?8.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可不能小瞧了它哟!它就如同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我们得跟着它的指示,稳稳地走向目标。

例如调查的顺序、重点区域,都要靠这个方案来明确,可不是小事儿呀!9. 总之,地籍调查实施方案非常重要!就像心脏对于人体一样。

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

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

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一、引言地籍调查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掌握土地利用状况、建立土地数据库、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范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制定了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地籍调查测量工作。

二、地籍调查概述地籍调查是指对土地的权属、位置、用途、面积、等级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测量、整理、归档等活动。

地籍调查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前提,可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规划等提供基础数据。

三、地籍调查测量工作流程1、准备工作:明确调查范围,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调查计划。

2、外业调查:通过实地勘察、测量、走访等方式,收集土地利用状况信息。

3、内业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形成地籍图和相关报表。

4、成果验收:提交调查成果,接受相关部门验收。

5、资料归档:将调查成果进行归档,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四、技术规范1、调查范围: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合理的调查范围。

2、测量方法: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遥感影像解译等。

3、数据处理:按照相关规范,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整理。

4、成图规范:遵循成图规范,绘制地籍图,标注必要的信息。

五、质量控制1、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调查测量成果合法、准确。

2、对调查测量成果进行检验、审核,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对调查测量成果进行评估,确保其满足相关要求。

4、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六、结语本实施细则是为了规范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

各相关部门应认真执行本实施细则,做好地籍调查测量工作,为广东省的土地管理事业做出贡献。

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一、引言为了规范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地籍调查实施方案
1.1.1、针对本项目的技术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推进广东省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XXX实际,形
成以下技术路线和方法,在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实际工作中遇到
本技术方案未涉及的其他问题或国家、省出台的新的要求,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执行。

1.1.1.1、技术路线
XXX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工作以“权属清楚、界址清晰、面
积准确”为原则,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21)、《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21)、《土地登记办法》、《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
等相关技术规定、办法和标准,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调查成果和登记成果,以及航天航空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和数据库等技术,采用地籍总调查模式,通过内业清理整
合(一是查清已经调查和发证的宗地数量和位置情况,为外业调查做好准备;二是查清和
完善已有地籍数据库结构和数据质量,使得数据库结构及数据质量达到《广东省城乡一体
化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的要求,为完成地籍数据汇交做好准备)、外业调查、地籍
测量、复核审查、内业建库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的地籍调查、土地确权、宗地编码、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统计汇总等各项工作。

1.1.1.2、技术方法
根据XXX地籍数据的基础条件以及调查区域的人口聚集度、产业集中度、经济发达程
度等实际情况,本次调查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加地籍调查的方法。

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加地籍调查是指采用大比例尺全野外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对将来
可能作为界址点的房角点、墙角点的测量精度必须达到界址点精度要求)加地籍调查的方
式(即与城镇地籍调查技术方法一致)。

主要做法是按照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籍地形测
量的技术要求,充分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等现代化设备,采用数字地籍测量技术和
方法开展大比例尺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准确确定和获取每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等信息,并建立数据库。

对于已有的符合精度要求的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籍地形图要充分利用,没有的区域
要补充测量;由于某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分布较为零星和分散,国对
于这一部分地区的宗地的调查测量可以采用1:2000比例尺正摄影像图为底图,实地解析
法测量宗地边长的方式进行。

1.1.1.3、工作依据
1.1.1.3.1、法律法规及行政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主席令[2021]第62号)(2)《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2021]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 号)(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21)(5)
《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令第40号,2021年)
(6)《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土籍字第26号,1995年)(7)《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令第17号,2021年)(8)《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2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10)《土地调查条例》(2021年2月,国务院)(11)《宗地编码规则(试行)》(2021,国土资源部)
(12)《关于全面加强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测量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地籍)字[2002]247号)
(13)《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2021,国土资源部)(14)
《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省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2021,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15)《广东省农村地籍调查工作指南(解析法)(试行)》(2021,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16)《广东省实施办法》
(17)《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1999,广东省国土厅)(18)《广
东省农村地籍调查作业细则》(2021,广东省国土资源厅)(19)《佛山市XXX农村地
籍调查技术方案》(2021,XXX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1.1.1.3.2、地籍测量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21)(2)《全球定位系
统(GPS)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3)《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21)
(4)《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21)
(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21-2021) (6)
《1:500 1:1 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5967)
(7)《1:500 1:1 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1-2021)(8)《佛山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范――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编码、属性与
符号定位规范》(简称《佛山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范》)
1.1.1.3.3、数据库建设标准
(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21)(2)《广东省城乡一
体化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3)《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21) (4)《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21
1.1.1.3.4、检查验收标准
(1)《数字测绘成果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21) (2)《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
验收》(GB/T 24356)
(3)《1:500 1:1 000 1:2000 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CH/T 1020) (4)本
项目技术设计方案(5)其他有关文件
1.1.1.4、主要数学基础
1.1.1.4.1、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为保持本次调查成果与原有地籍成果有效衔接,充分运用调查区域已有控制点成果,
本次调查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完成调查后将有关调查数据转换为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1.1.4.2、成图比例尺
按照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充分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
等现代化设备,采用数字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开展地籍图的测绘工作。


籍图分幅按照图式规定进行标准分幅,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编号用图幅左
下角的坐标值,以公里为单位,取2位小数,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

宗地图采用任意分幅的方法,宅基地的宗地图比例尺范围一般在1:100至1:400之间。

集体建设用地宗地图的比例尺视宗地面积而定。

宗地图比例尺最小为50进位。

1.1.1.4.3、计量单位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长度单位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用平方米(�O),面积汇总用公
顷(hm),均保留两位小数。

2
1.1.1.4.4、主要精度指标
(1)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0cm。

(2)
界址点的精度: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相邻界址点间距误差级别中误差一二±5.0cm ±7.5cm 允许误差±10.0cm ±15.0cm (3)地籍图的精度:
①采用解析法测量的界址点,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和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为图上±0.3mm,限差取中误差的2倍;
②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为图上±0.6mm,限差取中误差的2倍,山区放宽至1.5倍。

1.1.1.5、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土地总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做好地籍调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制订工作计划,编制实施方案。

2、在工作全面开展前,对行政领导、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等。

在进场前,采用各种形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