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竞赛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运动竞赛学

运动竞赛学

A名词解释:1.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为研究对象,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2. “博弈”就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需要依靠策略去战胜对手的,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的现象。

3.比赛能力:特指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表现出的能力。

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至少由三个方面的能力组合而成,即认识能力、基础能力、善用机遇及适应与调整能力。

4.竞赛战术:是指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

目的:为了战胜对方或表现出理想的竞技水平。

5.战术观念: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用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

6.战术指导思想:指在战术观念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

7.战术知识:指关于比赛战术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

有经验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两种形态。

8.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形成的状态。

---------------------------------------------------------------------------------------------------------------------- B简答题:1.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对象:运动竞赛过程。

研究范围包括:1)微观层面:运动竞赛的内在发展规律2)中观层面:运动竞赛与其他体育活动的关系3)宏观层面:探讨运动竞赛和社会的交互影响---------------------------------------------------------------------------------------------------------------------- 2.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人类为什么需要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价值功效问题2)如何在运动竞赛中获胜,即制胜问题3)如何科学地组织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管理问题---------------------------------------------------------------------------------------------------------------------- 3.高水平竞技比赛的复杂性问题:1)具有多重复杂性,服从多种规律2)规律具有深隐性质3)复杂度呈动态变化4)运动员赛前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对应关系赖以发展的条件不易确定5)比赛现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难度---------------------------------------------------------------------------------------------------------------------- 4.博弈的三要素 :1)参与人或者局中人,2)他们可以选择的行动或策略,3)每个参与人在各种情况下的博弈所得叫做赢利或得益---------------------------------------------------------------------------------------------------------------------- 5.制胜系统的结构:主体因素:1)教练员因素:指导训练的能力、指挥比赛的能力2)运动员因素:技术、战术、智能、心理、运动素质、经验(集体配合)客体因素:使用的器械设备和工具---------------------------------------------------------------------------------------------------------------------- 6.制胜系统的基本特征:1)要素的全面性与结构的合理性2)适应能力的广泛性7.对比赛节奏的认识:1)控制,统治,左右比赛节奏是运动员比赛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控制了比赛的节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等于把握了比赛的主导权2)不同类的比赛项目,其节奏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因而要求运动员所具备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3)运动员控制,左右比赛节奏的关键之处是对比赛节奏转换关系的动态处理,以及对技战术运用时机的动态把握能力---------------------------------------------------------------------------------------------------------------------- 8.善用机遇的条件:1)较强的观察力2)敏捷的判断和果断的决策3)丰富的专项运动经验---------------------------------------------------------------------------------------------------------------------- 9.适应比赛环境需具备的基本能力:1)自我控制能力2)抗干扰能力3)应变能力4)有效利用比赛环境的能力---------------------------------------------------------------------------------------------------------------------- 10.战术的分类:1)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划分:阵形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心理战术2)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划分:个人战术,小组战术,集体(全队)战术3)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划分,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相持战术4)按战术的普适性划分:常用战术,特殊战术5)按战术的共通性质划分 (身体对抗性战术,有球无球战术,比赛阵形战术,以多打(防)少或以少打(防)多的战术,快攻战术,定位球战术)---------------------------------------------------------------------------------------------------------------------- 11.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1)战术任务和具体目标2)预测对手的战术意图,包括进攻,防守和心理等3)确定战术原则4)己方(全队、小组或个人)的战术行动,包括具体的任务分工5)预测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应变措施6)适应竞赛环境的措施7)赛前战术训练的安排8)对本方案的保密要求及赛前隐蔽工作---------------------------------------------------------------------------------------------------------------------- 12.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1)及时收集准备的情报2)处理好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关系3)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4)充分利用竞赛规则5)计划性与可变性相结合---------------------------------------------------------------------------------------------------------------------- 13.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1)深刻把握项目制胜规律2)培养战术意识3)培养战术运用能力4)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5)重视战术组合6)加强创新研究14.如何调整运动员竞技状态以争取最佳成绩:1)从训练的角度:调整负荷量和符合强度,调整训练手段和方法,调整训练内容,调整训练目标2)从运动员心态角度:树立自信心,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提出适宜的参赛目标,保持求胜心和决战心,培养平常心和忍耐心3)从营造适宜竞赛环境的角度:要考虑气候、地理、场馆、饮食裁判、观众等因素---------------------------------------------------------------------------------------------------------------------- 15.教练员临场指挥计划的内容:1)对局势发展的若干种可能性做出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2)换人方案3)暂停的使用4)临场指挥所用的语言5)遵循和利用规则---------------------------------------------------------------------------------------------------------------------- 16.什么情况实施换人方案:1)队员受伤或体力不佳且发挥不了正常作用时2)某一队员发挥失常时3)胜局已定,保存主力队员的体力,锻炼新手时4)队员作风不好影响较坏时5)需要绝招队员上场时6)对方顺利,我方被动,需要改变打发时============================================================================== 17.运动竞赛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专门的学术组织2)研究队伍相对薄弱3)学术交流不够4)实证性研究成果不多---------------------------------------------------------------------------------------------------------------------- 18.运动竞赛的社会价值1)促进人类和平2)更新传统观念3)参与政治活动4)推动经济发展---------------------------------------------------------------------------------------------------------------------- 19.运动竞赛的分类1.运动会2.单项比赛3.对抗赛4.友谊赛5.邀请赛6.通讯赛7.表演赛8.选拔赛9.测验赛或达标赛10.等级赛或联赛---------------------------------------------------------------------------------------------------------------------- 20.临场指挥能力的构成1.对全局的综合评判能力2.抗负荷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C论述题:设立参赛目标的注意事项(参赛目标的弹性特征):1.实力相差悬殊,强方可将取胜列为明确的参赛目标2.实力接近,赛前不应建立绝对明确的或保证完成的目标,而应建立通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弹性”名次目标3.不同项群比赛中,运动员竞技水平参赛目标的可预见性有所不同4.设立参赛的目标应考虑的因素:A主要竞技对手的竞技水平及其竞技的潜力,对未来比赛竞争强度数进行科学估计,B客观面对未来比赛地点、气候、场地器材特点,观众自发倾向性,裁判行为可能出现不公平现象等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赛前训练计划的制定的注意事项:1.时间长度:短跑项目一般为4周,举重项目以7周为宜,柔道项目以8周为宜,长跑项目以10周为宜2.训练内容的选择与要求:技术方面,分解练习的比例减少,完整练习的比例增加。

(整理)《运动竞赛学》复习提纲.

(整理)《运动竞赛学》复习提纲.

《运动竞赛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构成运动竞赛的三要素是竞赛规程规则、运动场地、设施和组织者与参加者。

2、体育运动竞赛的种类有竞技类、学校类、民族传统类3、运动竞赛规则、规程是组织、实施运动竞赛的法规性文件和纲领性文件,是竞赛组织者工作、参赛者参加比赛的依据。

4、制定运动竞赛规程、规则的一般原则是公正平等(竞赛的地位、条件的同一性);有利于提高运动竞赛水平;促进竞赛健康发展,保障运动安全;制止竞赛中不良行为;有利于竞赛的组织与开展。

5、制定竞赛规程的依据是竞赛计划、竞赛目的和任务实际条件6、循环赛分为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

7、淘汰赛的种类有单淘汰赛、双淘汰赛和交叉淘汰赛。

8、单淘汰比赛场数=参赛者数-19、单淘汰比赛轮数=参赛者数对2的乘方数10、裁判员是体育竞赛的组织者,竞赛规则的执行者,体育竞赛中的教育者,体育运动的推动者。

11、竞技体操竞赛内容男子六个项目是自由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四个项目是: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操12、竞技体操的竞赛方式有:团体赛、个人全能赛、个人单项决赛、团体决赛13、基本体操比赛可以采用累积计分法(累积平均法、分数累积法)或取中计分法。

14、健美操团体赛规定每队男子3人、女子3人,每队必须参加五个单项(每人不得超过3项),预赛中每队5个单项得分之和为团体总分,总分高者名次列前,分数相等,以单项高分多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名次并列,下一名次空缺。

15、健美操单项赛由团体赛中取得单项前六名者参加决赛,其总分=预赛得分+决赛得分,总分高者名次列前;分数相等,决赛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名次并列,下一名次空缺。

16、健美操的竞赛项目有男单、女单、混双、三人(男三、女三、混三)、男女混六17、健美操赛前一天进行的身体素质测定的内容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测量身高。

18、武术个人项目比赛中在得分相等的情况下:难度分高者列前;如仍相等,演练水平高者列前;如仍相等,一动作质量扣分内容中无效扣分累积低者列前;如仍相等,名次并列。

运动竞赛学知识重点

运动竞赛学知识重点

运动竞赛学知识重点重点是竞争对手之间的直接对抗,如田径比赛、游泳比赛等。

这些比赛的目的是为了争取优胜,通过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品质的相互比赛来决定胜负。

竞赛规程是由竞赛组织委员会或筹备组制定并实施的某一项赛会的政策与规定。

它是指导性文件,也是参赛者和组织者进行比赛和工作的具体依据,其内容对该项活动的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因此,举行任何一项竞赛活动首先必须制定竞赛规程。

竞赛方法是指在运动竞赛中为了合理比较参赛者的竞技水平和公正排定参赛者的竞赛名次所采用的活动方式、程序以及手段的总和。

循环赛是指参赛队或个人之间相互轮流比赛,最后按各参赛队在全部比赛中的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来排定名次的比赛方法,即循环赛,它在对抗性项目的比赛中经常被采用。

综合性运动会指包括若干不同运动类别和项目的规模较大的竞赛。

竞赛规则是运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裁判员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行为规范。

淘汰赛即参赛各方按照排定的竞赛秩序,两两之间捉对比赛,比赛逐轮进行,甚至最后评出优胜者的比赛方法,即淘汰赛。

体育裁判员是指在体育竞赛过程中,依据竞赛规则和规程,判定参赛者或队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员。

竞赛环境由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的因素构成。

自然因素包括场地、器材、设备、气候、饮食等等,人为因素主要指观众情绪和裁判员的作用。

观众情绪对于竞赛成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是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

而裁判员在竞赛活动中既是控制者,又是环境的制造者。

对抗性体育竞赛是指比赛双方的直接对抗。

竞赛的双方都是在对方的直接干扰和破坏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

同样,每一方也都在竭力干扰和破坏对方实现其目的。

运动竞赛技术从竞赛学的角度看,也称为“动作技术”,是指符合人体运动的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力,有效地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

技术细节指完成动作时,在不影响技术结构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细微技术。

技术风格指运动员个体在完成动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技术细节和个体技术特点所构成的个体技术模式。

《运动竞赛学》复习提纲word资料17页

《运动竞赛学》复习提纲word资料17页

《运动竞赛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构成运动竞赛的三要素是竞赛规程规则、运动场地、设施和组织者与参加者。

2、体育运动竞赛的种类有竞技类、学校类、民族传统类3、运动竞赛规则、规程是组织、实施运动竞赛的法规性文件和纲领性文件,是竞赛组织者工作、参赛者参加比赛的依据。

4、制定运动竞赛规程、规则的一般原则是公正平等(竞赛的地位、条件的同一性);有利于提高运动竞赛水平;促进竞赛健康发展,保障运动安全;制止竞赛中不良行为;有利于竞赛的组织与开展。

5、制定竞赛规程的依据是竞赛计划、竞赛目的和任务实际条件6、循环赛分为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

7、淘汰赛的种类有单淘汰赛、双淘汰赛和交叉淘汰赛。

8、单淘汰比赛场数=参赛者数-19、单淘汰比赛轮数=参赛者数对2的乘方数10、裁判员是体育竞赛的组织者,竞赛规则的执行者,体育竞赛中的教育者,体育运动的推动者。

11、竞技体操竞赛内容男子六个项目是自由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四个项目是: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操12、竞技体操的竞赛方式有:团体赛、个人全能赛、个人单项决赛、团体决赛13、基本体操比赛可以采用累积计分法(累积平均法、分数累积法)或取中计分法。

14、健美操团体赛规定每队男子3人、女子3人,每队必须参加五个单项(每人不得超过3项),预赛中每队5个单项得分之和为团体总分,总分高者名次列前,分数相等,以单项高分多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名次并列,下一名次空缺。

15、健美操单项赛由团体赛中取得单项前六名者参加决赛,其总分=预赛得分+决赛得分,总分高者名次列前;分数相等,决赛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名次并列,下一名次空缺。

16、健美操的竞赛项目有男单、女单、混双、三人(男三、女三、混三)、男女混六17、健美操赛前一天进行的身体素质测定的内容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测量身高。

18、武术个人项目比赛中在得分相等的情况下:难度分高者列前;如仍相等,演练水平高者列前;如仍相等,一动作质量扣分内容中无效扣分累积低者列前;如仍相等,名次并列。

运动竞赛学知识重点

运动竞赛学知识重点

1.运动竞赛:指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根据规则要求而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品质的相互比赛。

2.竞赛规程:是由竞赛组织委员会或筹备组制定并实施的某一项(届)赛会的政策与規定,它是指导性文件.也是参赛者和组织者进行比赛和工作的具体依据,其内容对该项活动的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因此,举行任何一项竞赛活动首先必须制定竟赛规程..3.竟赛方法:是指在运动竞赛中为了合理比较參赛者的竟技水平.公正排定參赛者的竞赛名次.所采用的活动方式、程序以及手段的总和,4.循环赛:指参赛队或个人之间相互轮流比赛,最后按各参赛队在全部比赛中的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来排定名次的比赛方法,即循环赛,它在对抗性项目的比赛中经常被采用。

5.综合性运动会:指包括若干不同运动类别灬项目的规模较大的竞赛。

6.竞赛规则:是运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裁判员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行为规范。

7.淘汰赛:即参赛各方按照排定的竞赛秩序,两两之间捉对比赛,比赛逐轮进行,甚至最后评出优胜者的比赛方法,即淘汰赛。

8.裁判员:体育裁判员是指在体育竞赛过程中,依据竞赛规则和规程,判定参赛者或队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员。

9. 竞赛环境:竞赛环境由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的因素构成,自然因素:包括场地、器材、设备.气候、绝理、饮食等等,人为因素:主要指观众情绪和裁判员的作用.观众情绪对于竞赛成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是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 而线判员在竞赛活动中既是控制者.又是坏境的制造者,.10.对抗性体育竞赛:是指比赛双方的直接对杭.竞赛的双方都是是在对方的直接干扰和破坏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样,每一方也都在竭力干扰和破坏对方实现其目的.11.运动竞赛技术:从竞赛学的角度看‘也称“动作技术”是指符合人体运动的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力,有效的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

12.技术细节:指完成动作时,在不影响技术结构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细微技术13.技术风格:指运动员个体在完成动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技术细节和个体技术特点所构成的个体技术模式。

运动竞赛学知识点总结

运动竞赛学知识点总结

运动竞赛学知识点总结1.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1.微观层面为揭示运动竞赛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即运动竞赛的内在发展规律2中观层面为分析运动竞赛与其他体育活动的关系3宏观层面为探讨运动竞赛和社会的交互影响2.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人类为什么需要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价值功效问题2怎样才能在竞赛中获胜即制胜问题3如何科学的组织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管理问题3.运动竞赛的起源1游戏2战争3劳动4宗教祭祀4.运动竞赛的社会价值1促进人类和平2更新传统观念3参与政治活动4推动经济发展5丰富文化生活5.运动竞赛的形式1运动会2单项比赛3对抗赛4友谊赛5邀请赛6通讯赛7表演赛8选拔赛9测验赛或达标赛10等级赛或联赛6.高水平竞技比赛基本特征1目的的综合性2对抗的激烈性3影响因素的庞杂性随机性及边界的开放性4比赛结果有时存在不确定性7.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的关系1目的和时序的异同2在特定前提下相互“包容”3具有双向制约性44竞赛对训练的检验作用8.比赛能力特指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表现出的能力。

包括认识能力基础能力善用机遇及适应与调整能力9.基础能力:运动员以具备的竞技能力,可称为运动员的“综合实力”。

现代运动比赛是参赛双方综合实力整体效应的较量,既是运动员通过体能,技术,战术,心理,运动智能的协同组合来制约对手,一确定自己在比赛中的优势地位。

10.竞赛战术: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11.竞赛战术的构成: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战术行动。

12.战术观念: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即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

13.战术指导思想:指在战术观念的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14.战术意识: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想活动过程。

15.战术形式:战术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形态和结构的行为方式16.战术行动:是指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

运动竞赛学复习资料

运动竞赛学复习资料

《运动竞赛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运动竞赛学:是在概括和总结运动竞赛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其它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和阐明运动竞赛活动过程的普遍规律及运动竞赛方法总称的应用学科。

2.运动竞赛规则:在竞争和较量时,评定技术的优劣和胜负的标准,就是赛前所有参赛者都必须共同遵守的竞赛法规。

3.世界杯赛:是由国际各单项运动协会(国际足联、篮联、田联等)组织的单项运动竞技比赛。

4.对抗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联合组织,并协商按同等条件参加的竞赛。

5.选拔赛:选拔赛:是指为选拔优秀运动员或组成代表队而组织的比赛者的一种竞赛方法。

6.友谊赛:.由一个或几个学校、班级,邀请其他学校、班级进行的体育竞赛活动。

7.冠军赛:指进行一个运动项目的比赛,并以确定个人或团体冠军为竞赛目的的活动,又称单项锦标赛。

8.综合性运动会:是指有若干个不同运动类别或项目,在同一时间举行的比赛。

9.单循环赛: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均能相遇一次,最后按各队在全部比赛中的积分、得失分率排列名次。

10.双循环赛: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均能相遇两次,最后按各队在两个循环的全部比赛中的积分、得失分率排列名次。

11.分组循环赛:是在参赛队(人)数较多时,根据参赛队的基本情况,采用相应的“种子法”,把强队分散在各组,各组在进行循环赛。

12.淘汰赛:是指参赛队之间或个人之间相互进行淘汰式比赛,逐步淘汰成绩差的队或个人,最后评出优者的一种竞赛方法。

13.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

14.田赛:以竞赛的高度或远度计量成绩的竞赛活动。

二、填空题1.公元前77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2.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3.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4.运动竞赛构成的三要素:竞赛规程与规则、运动场地与设施和竞赛组织者与参与者。

5.运动竞赛的过程:筹备、竞赛和结束三个部分。

运动竞赛学知识重点

运动竞赛学知识重点

1.运动竞赛:指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根据规则要求而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品质的相互比赛。

2.竞赛规程:是由竞赛组织委员会或筹备组制定并实施的某一项(届)赛会的政策与規定,它是指导性文件.也是参赛者和组织者进行比赛和工作的具体依据,其内容对该项活动的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因此,举行任何一项竞赛活动首先必须制定竟赛规程..3.竟赛方法:是指在运动竞赛中为了合理比较參赛者的竟技水平.公正排定參赛者的竞赛名次.所采用的活动方式、程序以及手段的总和,4.循环赛:指参赛队或个人之间相互轮流比赛,最后按各参赛队在全部比赛中的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来排定名次的比赛方法,即循环赛,它在对抗性项目的比赛中经常被采用。

5.综合性运动会:指包括若干不同运动类别灬项目的规模较大的竞赛。

6.竞赛规则:是运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裁判员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行为规范。

7.淘汰赛:即参赛各方按照排定的竞赛秩序,两两之间捉对比赛,比赛逐轮进行,甚至最后评出优胜者的比赛方法,即淘汰赛。

8.裁判员:体育裁判员是指在体育竞赛过程中,依据竞赛规则和规程,判定参赛者或队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员。

9. 竞赛环境:竞赛环境由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的因素构成,自然因素:包括场地、器材、设备.气候、绝理、饮食等等,人为因素:主要指观众情绪和裁判员的作用.观众情绪对于竞赛成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是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 而线判员在竞赛活动中既是控制者.又是坏境的制造者,.10.对抗性体育竞赛:是指比赛双方的直接对杭.竞赛的双方都是是在对方的直接干扰和破坏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样,每一方也都在竭力干扰和破坏对方实现其目的.11.运动竞赛技术:从竞赛学的角度看‘也称“动作技术”是指符合人体运动的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力,有效的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

12.技术细节:指完成动作时,在不影响技术结构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细微技术13.技术风格:指运动员个体在完成动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技术细节和个体技术特点所构成的个体技术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竞赛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构成运动竞赛的三要素是竞赛规程规则、运动场地、设施和组织者与参加者。

2、体育运动竞赛的种类有竞技类、学校类、民族传统类3、运动竞赛规则、规程是组织、实施运动竞赛的法规性文件和纲领性文件,是竞赛组织者工作、参赛者参加比赛的依据。

4、制定运动竞赛规程、规则的一般原则是公正平等(竞赛的地位、条件的同一性);有利于提高运动竞赛水平;促进竞赛健康发展,保障运动安全;制止竞赛中不良行为;有利于竞赛的组织与开展。

5、制定竞赛规程的依据是竞赛计划、竞赛目的和任务实际条件6 循环赛分为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

7、淘汰赛的种类有单淘汰赛、双淘汰赛和交叉淘汰赛。

8、单淘汰比赛场数二参赛者数-19、单淘汰比赛轮数=参赛者数对2的乘方数10、裁判员是体育竞赛的组织者,竞赛规则的执行者,体育竞赛中的教育者,体育运动的推动者。

11、竞技体操竞赛内容男子六个项目是自由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四个项目是: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操12、竞技体操的竞赛方式有:团体赛、个人全能赛、个人单项决赛、团体决赛13、基本体操比赛可以采用累积计分法(累积平均法、分数累积法)或取中计分法。

14、健美操团体赛规定每队男子3人、女子3人,每队必须参加五个单项(每人不得超过3项),预赛中每队5个单项得分之和为团体总分,总分高者名次列前,分数相等,以单项高分多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名次并列,下一名次空缺。

15、健美操单项赛由团体赛中取得单项前六名者参加决赛,其总分=预赛得分+决赛得分,总分高者名次列前:分数相等, 决赛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名次并列,下一名次空缺。

16、健美操的竞赛项目有男单、女单、混双、三人(男三、女三、混三)、男女混六17、健美操赛前一天进行的身体素质测定的内容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测量身18、武术个人项目比赛中在得分相等的情况下:难度分高者列前;如仍相等,演练水平高者列前;如仍相等,一动作质量扣分内容中无效扣分累积低者列前;女口仍相等,名次并列。

19、武术个人全能项目比赛中在得分相等的情况下以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 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的第二名多者列前,以此类推,均相等,则并列。

20、武术集体项目比赛中在得分相等的情况下以全队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 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的第二名多者列前,以此类推,均相等,则并列。

21、武术比赛采用10分制,A组裁判员负责动作质量分,分值为5分;B组裁判员负责动作演练水平分,分值2分;C组裁判员负责动作难度分,分值3分。

名词解释:1、体育运动竞赛:体育运动竞赛是人类有目的、有组织的体育竞技活动。

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特点,体育竞赛是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所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相互比赛。

2、竞赛规程:是由竞赛组织委员会或筹备组制定并实施的某一竞赛活动的法规性文件。

其内容对该项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3、循环赛制(循环赛):所有参赛者(队或人)相互之间都轮流进行比赛,最后按照其在循环比赛中得分的多少排定名次的竞赛方法。

4、轮数:当所有参赛队都赛完一场(轮空队除外),成为循环赛的一个轮数。

5、场数:两个场比赛者相互比赛一次,称作一场比赛。

6 同名次赛:各小组相同名次编在一起进行比赛第一名组决出1〜4名;第二名组决出5〜8名,余此类推。

7、交叉赛:根据各组的比赛成绩交叉排列进行下一阶段比赛。

(如:小组前两名出线进行交叉比赛,两组的胜者决1〜2名,负者决3〜4名)8、录取名次赛:根据规程规定录取的名次限制,各小组录取一定数量的队进入决赛。

其余队不再进行比赛。

9、淘汰赛(淘汰制):是指所有参赛者按照排定的顺序进行比赛,胜者进入下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田径竞赛日程的编排应注意BA、先排单项,后排全能,再集体C、先排全能,后排集体,再单项D2、田径竞赛日程的编排应注意_A_A、先排径赛,后排田赛A、先排跨栏项目,后排其他项目C 再集体,注意赛次顺序,常规与兼项。

B、先排全能,后排单项,再集体、先排集体,后排全能,再单项;注意赛次顺序,常规与兼项。

B、先排田赛,后排径赛、先排长距离项目,后排短距离项目错开安排在同一时间D 。

、错开安排、先决赛后预赛一轮,负者推出比赛直至产生最后一名获胜者(冠军)的竞赛方法。

10、“号码位置”:在淘汰赛中安排参赛者位置的号码称为“号码位置”11、分区:把全部号码位置分几个相等的部分,称为“分区12、混合法:在比赛过程中既有循环赛又有淘汰赛的竞赛方法13、田径运动竞赛:是由在田径跑道上进行的径赛、在平地上进行的田赛,以及由跑步、跳跃和投掷运动的部分项目所组成的全能运动竞技的综合性运动竞技活动。

是竞赛项目和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

14、佩奇制(Page Playoff System ):是体育竞赛中一种赛制,介于淘汰制和双败淘汰制之间。

该赛制于1931年首次被使用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足球联赛的决赛阶段中,是由该联赛专员珀西•佩奇( Percy Page )首倡的,因而得名佩奇制。

3、田径竞赛编排中不同组别、不同性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J进行;A、不要安排在同一时间 B 、错开B、衔接 D 、安排在同一时间3、田径竞赛编排中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A_进行。

A、不要安排在同一时间BC、衔接D4、游泳比赛中同一场不同项目的预、决赛,A、同一时间安排BC、衔接安排 D 5、游泳比赛应按按报名成绩优次顺序分别安排在_C—泳道。

A 3、4、5、6、2、7、1、8B 、先排中间4道、再排两边4道C 、 4、5、3、6、2、7、1、8D 、2、7、1、8、3、4、5、6&游泳比赛混合接力竞赛四种姿势顺序为A 、 仰、蝶、蛙、自C 、蛙、蝶、仰、自D 7、游泳比赛,决赛弃权,须在预赛结束后 补。

A 、 一个半小时B C 、一小时D B_。

B 、蝶、仰、蛙、自 、蝶、蛙、仰、自 C 内提出,方可按预赛成绩依次替、两小时 、30分钟8、游泳比赛,A 组有三名,B 组有一名成绩相同,需要确定两名参加决赛,则_C_ 优胜者与A 组第一者参加决赛。

A 、 A 组后两名运动员与B 组运动员同赛B 、四名运动员一起重赛 C 、淘汰A 组终点名次最后者,第二者与 B 组成绩同者重赛 D 淘汰A 组终点名次最后者,其余与B 组成绩同者重赛9、 游泳比赛,如A 组有两名成绩与B 组两名成绩相同,需要确定两名参加决赛, B ,录取前两名参加决赛。

A 、 A 组后两名运动员与B 组运动员同赛B 、 四名运动员一起重赛C 、淘汰A 组终点名次最后者,第二者与 B 组成绩同者重赛 D淘汰A 组终点名次最后者,其余与B 组成绩同者重赛 10、 男子单杠、吊环、双杠、跳马竞赛时允许一名辅助人员站在器械旁或附近,但不能给予运动员帮助,如果给予了帮助,扣 D 。

A 、 0.1 分B 、0.2 分C 、0.3 分D 、0.4 分 11、 竞技体操比赛采用负分评分法, C 。

A 、 男子最小扣分单位为0.1分,每套动作起评分为9.8分;女子最小扣分单位为 0.1,每套动作起评分为10分。

B 、 男子最小扣分单位为0.05分,每套动作起评分为9.8分;女子最小扣分单位 为0.05,每套动作起评分为10分。

C、男子最小扣分单位为0.1分,每套动作起评分为9.8分;女子最小扣分单位为0.05,每套动作起评分为10分。

D、男子最小扣分单位为0.05分,每套动作起评分为9.8分;女子最小扣分单位为0.1,每套动作起评分为10分。

12、健美操赛身体素质俯卧撑测定的及格标准为—B_。

A、男子1分钟不少于25次,女子1分钟不少于15次B、男子30秒不少于25次,女子30秒不少于15次C、男子30秒不少于25次,女子1分钟不少于15次C、男子30秒不少于20次,女子30秒不少于15次13、健美操赛身体素质仰卧起坐测定的及格标准为:D、。

A、男子30秒不少于25次,女子30秒不少于15次.D 男子1分钟不少于20女子1分钟不少于15次.E、男子30秒不少于20次,女子1分钟不少于10次.D、男子30 秒不少于15 次,女子30 秒不少于10 次.四、简答题:1、运动竞赛有哪些特征?(1)公平性:参赛条件的公平性;裁判员执法的公正性(严肃认真、公正严明、快速准确、团结协作)(2)竞赛规则的制约性:竞赛规则、规程是基础(禁用兴奋剂;场地、器材、设施的规范;运动技术合理性;竞技性、观赏性)(3)竞争性:竞争是体育比赛的基本属性,追求快、高、远等身体素质的极限和技术、技能的完美,使比赛精彩纷呈,竞争的激烈带来了良好的观赏价值。

(4)竞赛结果的随机行(不确定性):使体育比赛产生了巨大的魅力。

2、贝格尔轮转法编排方法有哪些优点?简述贝格尔轮转法编排的具体方法。

可以使每一个号码在编排中的前后位置在排列上达到最大限度的均等,使竞赛更合理。

具体编排方法如下:第一轮:与逆时针轮转法同第二轮:将第一轮右上角的号码(最大号数或0)移到左上角(第三轮又移回到右上角,即1、3、5 单数轮次在右上角,2、4、6 双数轮次在左上角)然后将“ 1”朝逆时针方向移动(移动几个位置根据参赛数目不同而不同)参赛不是双数,在最后的单数后加“ 0” ,最大号码数或“ 0”先于“ 1” 移动到所在位置;当“ 1”进行间隔移动时,凡遇到最大号码(或“ 0”)时应该越过,不作间隔数计算;最后一轮时,必定是最大的号码(或“ 0”)在右上角,“1”在右下角。

3、单淘汰赛制有哪些特点与不足?可采用哪些措施去克服其中的不足?特点: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较少场地条件下,安排较多的参赛者进行比赛;2、比赛具有强烈的竞争性,激烈精彩;3、但参赛者学习、交流、锻炼的机会少;排定的名次有限,比赛的结果有一定的偶然性。

为弥补不足,可采用以下措施加以克服:1、运用种子队法、分区法、抽签法和定位法以避免强队过早相遇;2、采用补赛法(附加赛)帮助确定第2名以后的名次;(见教材P47图3-1 )3、增设双淘汰赛,增加一次参赛机会。

4、什么叫“抢号”?在淘汰赛中,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抢号”的编排方法?简述“抢号”的操作方法?淘汰赛中,当两个参赛者(队)用同一个号码位置时就出现“抢号” 。

当参赛者(队)的人数稍大于2 的某个乘方数,采用安排轮空的的方法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可采用抢号的方法进行编排。

其方法:选用最接近的、较小的2 的乘方数作为号码位数,超过号码位数的参赛者安排抢号。

抢号的号码亦可查轮空位置表获得。

如:19(参赛者)-16(号码位置数)=3(6人争夺3个位置)5、举例说明排球单循环比赛顺序的贝格尔表编排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