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6-10章)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各章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各章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各章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内容,是机械设计的理论和基本方法。

它包含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规范,并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软件和工具。

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对于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机械工程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铜等,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聚合物等。

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条件和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第三章: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机械零件设计应遵循设计规范和原则,确保零件的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零件设计需要考虑零件的材料选择、尺寸设计、工艺性和可制造性等问题。

在进行机械零件设计时,还需要考虑零件与其他零件的配合、连接和传递力的问题。

第四章:机械传动基础机械传动是机械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它是将动力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的过程。

机械传动有很多种形式,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

机械传动的设计需要考虑传动效率、传动比、传动扭矩和传动功率等因素。

第五章: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机械结构设计包括机架、支撑件、外壳等结构的设计。

机械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刚性、强度、稳定性和装配性等因素。

第六章:机械设计中的涉及计算机械设计中经常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计算。

比如,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有力学计算、热传导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等。

机械设计中的计算需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工具,以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第七章: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法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法是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法包括设计思维、设计过程和设计工具等。

在机械设计中,创新方法可以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可靠性和适应性,同时也能够减少设计的时间和成本。

总结:机械设计基础各章知识点涵盖了机械设计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1. 嘿,你知道啥是自由度吗?就像人能自由活动的关节一样,机械里也有这样的概念呢!比如一个简单的平面机构,它的自由度就决定了它能有多少种运动方式,这是不是很神奇呀?
2. 哇塞,齿轮传动可重要啦!它就好比是机械的小火车头,带着各种部件前进。

像自行车的链条和齿轮,那就是一个典型的齿轮传动例子呀,它们让我们能轻松地骑行,厉害吧!
3. 说起来机构的运动简图,这可真是个简洁又好用的东西呢!它就像一幅机械的速写画,能快速地把复杂的机构给清晰呈现出来。

比如工厂里那些大型机械的运动简图,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很酷吧!
4. 机械中的连杆机构呀,那简直就是变形金刚的一部分!看看那些能变换形状和运动的机械臂,就是连杆机构在发挥作用呀。

像挖掘机的起重臂,就是通过连杆机构来实现各种动作的,是不是超有意思!
5. 力的分析在机械设计中可太关键啦!就像给机械装上一双敏锐的眼睛,能看清各个方向的力。

比如起重机吊起重物时,就得好好分析力,才能保证安全呀,这多重要啊!
6. 转动副呀,它可是机械连接的小能手呢!就像是把东西稳稳连接在一起的小关节。

像门的合页就是一种转动副,让门能灵活开关,很实用吧!
我觉得呀,这些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就像是机械世界的宝藏钥匙,掌握了它们,就能打开机械奥秘的大门啦!。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详解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详解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详解绪论1、机器的特征:(1)它是人为的实物组合;(2)各实物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去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要求:握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机构确定性运动的条件,熟练掌握机构速度瞬心数的求法。

1、基本概念运动副:凡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复合铰链:两个以上的构件同时在一处用回转副相联构成的回转副。

局部自由度:机构中常出现的一种与输出构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或多余自由度。

虚约束:对机构运动不起限制作用的重复约束称为虚约束或称消极约束。

瞬心:任一刚体相对另一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其相对运动可看作是绕某一重合点的转动,该重合点称为瞬时回转中心或速度瞬心,简称瞬心。

如果两个刚体都是运动的,则其瞬心称为相对速度瞬心;如果两个刚体之一是静止的,则其瞬心称为绝对速度瞬心。

2、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具有三个自由度,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即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F=3n-2PL -PH机构要具有确定的运动,则机构自由度数必须与机构的原动件数目相等。

即,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F>0,且F等于原动件个数。

3、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a)K个构件汇交而成的复合铰链应具有(K-1)个回转副。

(b)局部自由度虽然不影响整个机构的运动,但滚子可使高副接触处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少磨损,所以实际机械中常有局部自由度出现。

(c)虚约束对机构运动虽不起作用,但是可以增加构件的刚性和使构件受力均衡,所以实际机械中虚约束随处可见。

4、速度瞬心如果一个机构由K个构件组成,则瞬心数目为N=K(K-1)/2瞬心位置的确定:(a)已知两重合点相对速度方向,则该两相对速度向量垂线的交点便是两构件的瞬心。

机械设计基础分章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分章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分章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是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选材、制造工艺等方面内容。

它是机械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个行业的机械产品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材料力学基础在机械设计中,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考虑。

了解材料力学基础知识对于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结构具有指导作用。

材料力学基础涉及弹性、塑性、疲劳等内容。

第三章: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是机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包括螺栓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具有固定和传递力的作用。

机械连接的设计需考虑连接强度、连接刚度和连接可靠性等因素。

第四章:轴系设计轴系设计主要涉及轴的强度计算、轴的选择和轴的配合等内容。

合理的轴系设计可以保证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失效。

第五章: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零件的尺寸设计、几何形状设计、加工工艺选择等内容。

合理的零件设计可以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六章: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设计中的关键部分。

它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多种形式。

机械传动的设计需要考虑传动比、传动效率和传动可靠性等因素。

第七章:机械弹性变形机械弹性变形是指机械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变形。

了解机械弹性变形的原因、计算方法等对于机械结构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章:机械设计的优化机械设计的优化是指通过改变设计参数,使设计方案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等。

机械设计的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力学性能、制造成本、使用寿命等。

第九章:机械设计的检验与试验机械设计的检验与试验是为了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它包括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性能测试等内容。

合理的检验与试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第十章:机械设计的CAD与CAM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汇总1、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器。

(1)都是人为的各种实物的组合。

(2)组成机器的各种实物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可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2、机构主要用来传递和变换运动。

机器主要用来传递和变换能量。

3、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也是机器的制造单元,机器是由若干个不同的零件组装而成的。

各种机器经常用到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

特定的机器中用到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

4、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一般由若干个零件刚性联接而成,也可以是单一的零件。

若从运动的角度来讲,可以认为机器是由若干个构件组装而成的。

根据功能的不同,一部完整的机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 原动部分:机器的动力来源。

2. 工作部分:完成工作任务的部分。

3. 传动部分:把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机。

4. 控制部分:使机器的原动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运动,完成给定的工作循环。

5、物体间机械作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力对物体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者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对于变形体而言,二力平衡公理只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者减去任意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推论1 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公理 3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在刚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推论2 三力平衡汇交原理:作用在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机械设计基础 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  知识点

二、例题解析
1. 图示的四杆机构中,各杆长度为 a=25mm,b=90mm,c=75mm,d=100mm,试求: 1)若杆 AB 是机构的主动件,AD 为机架,机构是什么类型的机构? 2)若杆 BC 是机构的主动件,AB 为机架,机构是什么类型的机构? 3)若杆 BC 是机构的主动件,CD 为机架,机构是什么类型的机构?
缺点:要求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加工成本高、不适宜远距离传动(如单车)。
2、渐开线齿廓 1、渐开线的形成和特性
1.渐开线的形成:―条直线在圆上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一点的轨迹-渐开线 BK-发生线,基圆-rb
θk-AK 段的展角
2.渐开线的特性
① AB = BK;②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切于基圆纯③离中心越远,渐开线上的压力角越大。 ④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基圆。当 rb→∞,变成直线。⑤基圆内无渐开线。
3.机构的死点位置
摇杆为主动件,且连杆与曲柄两次共线时,此时机构不能运动.称此位置为:“死点”
6
机械升本参考资料 QQ:365991175
相信天道酬勤,爱拼才会赢!
避免措施:两组机构错开排列,如火车轮机构;靠飞轮的惯性(如内燃机、缝纫机等)。
也可以利用死点进行工作:飞机起落架、钻夹具
3、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
机械升本参考资料 QQ:365991175
相信天道酬勤,爱拼才会赢!
第 1 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一、理论要点
1、运动副及其分类
1.构件-独立的运动单元 零件-独立的制造单元
2.运动副
定义: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仍能产生某些相对运动的联接。 a)两个构件、b) 直接接触、c) 有相对运动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运动副元素-直接接触的部分(点、线、面)例如:凸轮、齿轮齿廓、活塞与缸套等。 运动副的分类:按运动副元素分 ①低副-面接触,应力低例如:转动副(回转副)、移动副。 ②高副-点、线接触,应力高。例如:滚动副、凸轮副、齿轮副等。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重点复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重点复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要点绪论;基本概念:机构,机器,构件,零件,机械第1章:1)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2)机构自由度的概念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4)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第2章: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及判断方法。

2)四杆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方法$3)掌握了解:极限位置、死点位置、压力角、传动角、急回特性、极位夹角。

4)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第3章:1)凸轮机构的基本系数。

2)等速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公式及线图。

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概念及作图。

第4章:1)齿轮的分类(按齿向、按轴线位置)。

2)渐开线的性质。

3)基本概念:节点、节圆、模数、压力角、分度圆,根切、最少齿数、节圆和分度圆的区别。

^4)直齿轮、斜齿轮基本尺寸的计算;直齿轮齿廓各点压力角的计算;m = p /π的推导过程。

5)直齿轮、斜齿轮、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第5章:1)基本概念:中心轮、行星轮、转臂、转化轮系。

2)定轴轮系、周转轮系、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第9章:1)掌握:失效、计算载荷、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许用应力、安全系数、疲劳极限。

了解:常用材料的牌号和名称。

第10章: 1)螺纹参数 d、d1、d2、P、S、ψ、α、β及相互关系。

2)掌握:螺旋副受力模型及力矩公式、自锁、摩擦角、当量摩擦角、螺纹下行自锁条件、常用螺纹类型、螺纹联接类型、普通螺纹、细牙螺纹。

·3)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第11章: 1)基本概念: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齿轮常用热处理方法。

2)直齿圆柱齿轮接触强度、弯曲强度的计算。

3)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计算及受力分析。

第12章: 1)蜗杆传动基本参数:m a1、m t2、γ、β、q、P a、d1、d2、V S及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2)蜗杆传动受力分析。

第13章: 1)掌握:带传动的类型、传动原理及带传动基本参数:d1、d2、L d、a、α1、α2、F1、F2、F0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应力分析:F1、F2、F0、σ1、σ2、σC、σb及影响因素。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第10章 连接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第10章    连接

按螺旋的作用分
按母体形状分
螺旋线旋向:
V母 ω母
左旋(特殊时用)
右旋(常用) 左右手法则:
V母 ω母
右旋
V母
V母
ω母
左旋
ω母
螺母旋入
矩形螺纹
按螺纹的牙型分
三角形螺纹 梯形螺纹
锯齿形螺纹

按螺纹的旋向分
右旋螺纹 左旋螺纹
纹 的
按螺旋线的根数分
单线螺纹 n线螺纹: S = n P 多线螺纹 一般: n ≤ 4
联接的基本物理原理:
1、形锁合(如:普通平键、销等) 2、摩擦锁合(如过盈配合、楔键等) 3、材料锁合(如:焊接)
联接的分类:
静联接(被联接件间相对固定)
动联接(被联接间能按一定运动形式作相对运动)
可拆联接:指联接拆开时,不破坏联接中的零件,重新安装, 可继续使用的联接(键联接、销联接、螺栓联接)。
Fa 螺母
Fn=Fa 当β≠ 0º时,摩擦力为:
F'
f
Fn
f
cos
Fa
螺杆 Fn
f 'Fa

摩擦系数为 f 的非矩形螺纹所产 线
生的摩擦力与摩擦系数为 f ’ ,的
β
螺母 Fa
α
矩形螺纹所产生的摩擦力相当。 故称 f ’ 为当量摩擦系数。
β 螺杆 Fn Fa
f ' f tg' cos
(于(67螺))纹牙螺轴型线纹的角平升面角α的夹ψ轴角向中截径面d内2t圆g螺ψ柱纹上=牙,型πn螺相dP旋邻2 线两的侧切边线的与夹垂角直。牙
型侧边与螺纹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
牙侧角 β
S
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6-10章)
第六章齿轮传动
1.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优点: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传递功率大,使用寿命长,适用的速度和功率范围广,工作可靠,可实现平行轴、相交轴及交错轴之间的传动
缺点:要求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成本较高,不宜与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类型:(1)按两齿轮轴线相对位置分:平行轴齿轮传动、相交轴齿轮传动、交错轴齿轮传动。

(2)按齿轮工作条件分:闭式齿轮传动、开式齿轮传动。

(3)按齿面硬度分:软齿面齿轮传动、硬齿面齿轮传动。

2.齿廓啮合的基本规律:
(1)齿廓啮合基本定律:C 点为过啮合点所作的齿廓的公法线与两齿轮转动中心的连心线的交点,两齿轮的角速度w1、w2与C点所分割的两线段长度O1C、O2C 成反比关系。

(2)齿轮的基本参数:
模数:是齿轮的一个基本参数,用m来表示。

模数反映了齿轮的轮齿及各部分尺寸的大小,模数越大,其齿距、齿厚、齿高和分度圆直径都将相应增大。

为减少标准刀具数量,模数已经标准化。

齿数:在齿轮的整圆周上轮齿的总数,用z来表示,齿数z应为整数。

分度圆压力角:α=arccos(rb/ r),分度圆上压力角为标准值:α=20°
(3)齿轮各部分名称:见下图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
(1)正确啮合条件: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即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安装:两轮的分度圆相切作纯滚动,分度圆与节圆相重合,标准中心距。

(3)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重合度ε大于1。

重合度越大,表示同时啮合的轮齿对数越多。

4 齿轮加工的基本原理
(1) 加工方法:成形法和范成法
(2) 轮齿的根切现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过程中,有时刀具
齿顶会把被加工齿轮根部的渐开线齿廓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根切。

(3) 改变根切的办法:设计齿轮的齿数大于不根切的最小齿数17;设计成变位齿轮。

5 齿轮的失效形式和齿轮材料
(1)齿轮的失效形式: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和齿面塑性变形。

(2)齿轮材料:锻钢、铸钢以及铸铁。

6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啮合特点及基本参数:斜齿轮的法面模数参数为标准值。

(2)斜齿轮传动正确啮合的条件:
第七章蜗杆传动
1 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模数m和压力角α
2 正确啮合条件;
γ——蜗杆的导程角β2——蜗杆螺旋角
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齿面胶合、点蚀、磨损、轮齿的折断。

4 蜗杆传动材料:蜗杆一般用碳素钢或合金钢制成,要求齿面光洁并具有较高硬度。

蜗轮材料为铸造锡青铜、铸造铝铁青铜、灰铸铁。

5 受力分析:各分力的方向判定如下:
当蜗杆为主动轮时,作用在蜗杆上的圆周力Ft1与受力点的运动方向相反,作用在蜗轮上的径向力Ft2与受力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蜗杆上的径向力Fr1与涡轮上的径向力Fr2分别由啮合点指向各自的轮心;蜗杆上的轴向力Fa1与蜗轮上的圆周力Ft2方向相反,蜗轮上的轴向力Fa2与蜗杆上的圆周力Ft1方向相反。

主动件上的轴向力Fa的方向还可用左右手定则来判断,即轮齿左旋用左手,轮齿右旋用右手,四直弯曲的方向表示主动件的传动方向,拇指伸直时所指的方向就是所受轴向力Fa的方向
第八章轮系
1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其传动比:
式中负号表示外啮合,正号表示内啮合
Tips:计算轮系传动比不仅要计算其数值,还要确定其相对转动方向。

2 一般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公式:
式中:m-表示定轴轮系中外啮合的齿对数。

Tips:(1) 平行定轴轮系中各轮的转向可用计算法来确定。

(2) 如果轮系是含有锥齿轮、螺旋齿轮和蜗杆传动等组成的空间定轴轮系,其传动比的大小仍可用上式来计算,但式中的(-1)m不再适用,只能在图中以标注箭头的方法确定各轮的转向。

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转换机构法:利用相对运动原理,使系杆的转动速度为零,将其转化为定轴轮系进行计算。

一般公式,设nG和nJ为周转轮系中任意两个齿轮G和J的转速,nH为行星架H的转速
Tips: (1)此式只适用于单一周转轮系中齿轮 G、J和转臂 H轴线平行的场合。

(2)代入上式时,nG、nJ、nH值都应带有自己的正负符号,设定某一转向为正,则与其相反的方向为负。

(3)上式如用由锥齿轮组成的单一周转轮系,转化轮系的传动比的正负号(-l)m不再适用,此时必须用符号法标注箭头的方法确定
4 混合轮系的传动比:
(1)分清该混合轮系是由几个单一的定轴轮系和几个单一周转轮系组成。

(2)分别对这些基本轮系列出传动比计算方程。

(3)对组合方程式联立求解。

第九章间歇运动机构
1 间歇机构的类型及作用;
(1)棘轮机构:
组成:棘轮、驱动棘爪、制动棘爪和机架。

特点:结构简单、转角可调、转向可变。

但只能有级调节动程, 且棘爪在齿背滑行会引起噪音、冲击和磨损,高速时不宜采用。

棘轮(棘爪)正常工作的条件:棘轮齿面角α大于摩擦角γ。

(2)槽轮机构:
组成:主动拨盘、从动槽轮和机架
特点: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准确控制转动、机械效率高。

转角不可调。

重要参数:槽数z,通常取为z=4~8
拨盘圆销数K,当z=3时,圆
销的数目可为1~5;当z=4或5
时,K可为1~3;当z≥6时,K
可为1或2
(3)不完全齿轮机构:
组成:主动轮1、从动轮2、机架
特点:结构简单、匀速传动。

(4)凸轮间歇机构:
组成:带曲线槽的圆柱凸轮1(主动),带滚子3的转盘2(从动),机架
特点:运动可靠, 平稳,运动规律任意, 用于高速间歇运动
第十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1 预紧的目的:预紧可使联接在承受工作载荷之前就受到预紧力F’的作用,以防止联接受载后被联接件之间出现间隙或横向滑移。

预紧也可以防松。

预紧力过大--会使整个联接的结构尺寸增大;也会使联接螺栓在装配时因过载而断裂。

预紧力不足--则又可能导致联接失效
2 螺纹连接的防松:摩擦放松、机械防松、破坏螺纹副关系
3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1)普通螺栓设计准则:保证螺栓的拉伸强度
(2)铰制孔螺栓设计准则:保证螺栓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挤压
强度
(3)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对于螺钉等其他螺纹连接方式也同样适用
4 松螺拴连接的设计计算
式中: d1—螺纹小径 mm
F—螺纹承受的轴向工作载荷 N
[σ]—螺纹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5 只受预紧力作用的紧螺栓连接
(1)靠摩擦力传递横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式中:
f —接合面摩擦系数
m —接合面数
z —螺栓数目
ks —可靠性系数
(2)靠摩擦力传递转矩的紧螺栓连接
F’—预紧力 N
d1 —螺纹小径 mm
[σ]—螺纹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6 受预紧力F’及受轴向工作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连接
设:缸内总压力为Q,螺栓数为z,则每个螺栓所受的工作载荷为:
设:螺栓的刚度为Cb,被联接件的刚度为Cm。

因为
所以
式中Cb/(Cb+Cm)称为相对刚度系数,它与螺栓和被联接件的材料、结构、尺寸以及工作载荷作用位置、垫片等因素有关。

强度条件式:γe=4*1.3F0/γd12≤[γ]
式中:F0—螺栓的总拉力 N
d1—螺栓的小径 mm
[σ]—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7 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1)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
(2)降低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0
(3)避免或减小附加应力
(4)减少应力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