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
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

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果园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果园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将从果园设计规划、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摘包装等方面来谈谈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
首先,果园设计规划是果园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果园设计规划可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果园设计规划中,需要考虑果树的品种选择、地块布局、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因素,确保果园的生长环境良好,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和结果。
其次,种植管理是果园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科学的种植管理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产品质量。
在种植管理中,需要注意果树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果园卫生等工作,确保果树的生长良好,果实的质量优良。
另外,病虫害防治是果园标准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可以保证果园的生产稳定和产品质量。
在病虫害防治中,需要根据果树的生长特点,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果园的生产不受病虫害的侵害。
最后,采摘包装是果园标准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科学的采摘包装可以保证果实的完整和产品的质量。
在采摘包装中,需要注意采摘的时间和方式,以及包装的规范和卫生,确保果实的完整和产品的卫生。
总之,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是提高果园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果园设计规划、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摘包装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可以实现果园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希望各地果农能够重视果园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果园的管理水平,促进果业的健康发展。
现代苹果园标准化建园管理模式

果农之友2020.12栽培技术近年来,随着果园标准化管理措施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果园的现代化建设,而数字化管理是标准化管理的最直观体现,根据多年的观察,现代苹果园标准化管理中的要求及最理想化的数据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栽植苗木要求苗木质量直接决定所建园的成活率高低及进入结果期的迟早。
为了提高建园质量,生产中提倡应用优质壮苗建园,要求苗干直立,不倾斜,无弯曲,整形带以下苗干光滑无伤,嫁接口以上10厘米处粗度0.8~1厘米,嫁接部位愈合良好,乔化苗高在1.2米以上(图1),矮化苗木(图2)苗高在1.5米以上,根系舒展不弯曲,主根长度在15厘米以上、有6条以上长度在25厘米左右、粗度在0.4厘米的侧根,侧根分布均匀,并有多个须根。
2栽植模式及密度要求按照目前苹果发展趋势,根据山西省及甘肃静宁生产实际,在旱作条件下,乔化大冠栽培(图3)、乔砧+短枝型密植栽培(图4)、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矮化自根砧栽培(图5)、双矮栽培可以采用较适宜的株行距分别为4米×5米、2米×5米、2米×4米、1.5米×4米、1.2米×5米,每亩栽植株数分别以33、66、83、111、111株为宜。
现代苹果园标准化建园管理模式赵彦华1,陶铃1,籍艺文1,王田利2(1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2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和草原甘肃静宁743400)图3乔化大冠稀植图5矮化自根砧密植图1乔化壮苗图2矮化壮苗图4乔砧+短枝型密植13果农之友2020.12栽培技术3树体要求3.1树高的确定大量生产实践证明,树过高操作不便,树体间遮光严重,树高一般在行距的70%左右时,单株对相邻植株的光照影响最小,全园光照最大化,因而树高应控制在行距的70%以内,如果行距为4~5米,树高控制在3~3.5米较适宜。
3.2枝量的确定每亩枝量要控制在7万~8万条。
每亩栽33株时,单株枝量应在2000条左右(图6);每亩栽66株时,单株枝量应在1000条左右(图7);每亩栽84株时,单株枝量应在800条左右(图8);每亩栽111株时,可培养高纺锤树形,单株枝量应控制在650条左右(图9)。
昭阳区新植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技术规程

昭阳区新植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技术规程一、园地选择(一)园地条件要求:新植苹果园地要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二)地势适宜:新植园一般选择在地势平坦或比较缓和的丘陵地带,果园座向要求背风向阳,排水良好。
在山地建园,坡度最好在25°以下。
(三)土壤肥沃:要求土质疏松透气,以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为好,PH值6-7。
二、规划设计(一)道路:新植园要合理规划道路,一般40-50亩为一个小区,小区间道路宽4米,主干道宽6米。
(二)排灌: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灌溉水质量应符合无公害要求,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措施。
(三)防护林:在果园四周或园内营造林带,以减轻果园的风害、寒害和旱害,减少气温变幅,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三、土壤改良(一)平地果园种植前,要求对园地进行耕犁、耙平,进行土壤改良,每亩施用2000-3000公斤有机肥并深翻,或以草代肥,一般每亩施用3000公斤的农作物秸杆或者杂草,并配合施用120-140公斤磷肥,掺土拌匀,浇足水。
(二)缓坡地建园,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挖深宽0.8-1米的定植沟,挖好定植沟后,将表土与有机肥或稻草、玉米秆、烟秆等混匀,一般有机肥50-100公斤/穴、磷肥1-2公斤/穴,回填至高于地面20厘米后,灌透水,使土沉实。
四、栽植技术要求(一)品种:根据昭阳区实际,主栽品种选定为优质的神砂、美国八号、红将军、2001富士等早中熟品种及优系红富士,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5:1的比例配置授粉树,同一果园内配置1-2个授粉品种,配植红露、新红星、元帅等为授粉品种。
(二)栽植时间:在春季2-3月及秋季9-11月进行。
(三)苗木的选择与处理:选用优质壮苗,苗高1米以上,嫁接口以上5厘米处苗木直径达0.8厘米以上,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健全,具三条以上完整主根,无病虫害。
按规格选取苗木后,用200倍多菌灵和1000倍蚜灭多浸根15-20分钟。
(四)栽植密度:平地果园种植密度为2.5米×5米,缓坡地果园种植密度为3米×4米,亩栽55-60株。
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

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果园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果园建设标准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果园建设的标准化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果园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果园建设的选址要选择在土地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无病虫害等条件较好的地方。
其次,果园的面积和形状要合理规划,根据果树的生长习性和管理便利性,合理划分果园的各个区域,确保果园的整体布局合理。
同时,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防护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果园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在果园建设的过程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也是至关重要的。
果树的种植密度、行距、栽植方式等也需要按照标准进行规划和实施。
此外,果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管理工作也需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果园的生产效益和果品的质量。
标准化果园建设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果园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采取生态友好的栽培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果园建设要注重节水、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果园建设标准化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引导果农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果园建设和管理,确保果园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总之,标准化果园建设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果园建设要选择合适的地块,合理规划果园的面积和形状,建设基础设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果园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
希望本文对果园建设的标准化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果园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苹果建园技术

苹果建园技术建园是果园的基础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果园面貌、果树生长和成花结果等问题,实践中应严格要求、合理选址、科学规划、精心配置、规范建园、标准栽植,提高果苗成活率和果园保存率,确保幼树生长正常,达到全、齐、壮、优要求。
第一节合理规划规范建园根据果树生物学的特点,按照绿色食品生产目标,首先应进行科学规划,从建立生态型果园出发,选择无污染的产地环境,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以满足苹果商品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生产需要。
一、栽培区划(一)国家区划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区(二)区域定位全市董志、早胜、宫河、西华池、屯字、平泉、盘克、孟坝、临泾、永和、春荣、新集等12条大塬共有土地2368.4平方公里,是庆阳发展优质苹果的优势区域。
区域内雨热同季,降雨适中,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是发展优质鲜食苹果生产的最佳区域二、园地选择(一)一般要求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一是指选择最适宜生态环境为园址,二是为既定果园选择最适宜品种,两者都需要先明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
(二)无公害果园三、规划设计(一)园地规划以基地建设、产业规划为基础,本着因地制宜、连片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符合果树生长要求、便于田间作业、利于果园经营管理的原则,对建园地的各栽植区(户),出入道路、排灌设施、防护林带、管护用房、水保措施等应精心设计、统筹规划,以便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面积较大果园主栽品种以2~3个为宜,不宜过多过杂,面积较小一般只确定一个品种。
(二)授粉品种一般良好授粉树应具备:适应陇东栽植条件;始果年龄和花期与主栽品种基本一致,经济寿命相近;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结实良好;花粉量大,成熟好,大小年结果不明显;果实品质好,商品价值高。
一般1个主栽品种只配1个授粉品种,但三配体苹果品种必须配置2个授粉品种。
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一般比例为1:4~6。
(三)栽植密度1、栽植方式:一般在庆阳川原地,以行距大雨株距的单行长方形栽植方式为主。
标准果园

标准果园、精品茶园建设标准附件1 苹果园建设标准一、标准园规模在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内或青岛市优势产区内,成龄果园面积500亩以上,新建园面积300亩以上。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水、电、路、沟、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
1、水源充沛。
标准园附近要有充沛的水源保证。
2、灌溉设施设备完备。
标准园的最低灌溉要求为低压管道灌溉系统。
要求泵房、管网齐全,出水口到地头。
标准园涉及农户的,每户留1-2个出水口。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滴灌或喷灌系统。
3、电力配套齐全。
标准园电力配套要齐全,能保证灌溉和基本生产需求。
4、作业道路平坦。
标准园主干道要硬化,并与乡镇以上主要公路连接;作业道路的最低要求为砂石路面,配套排水沟渠、绿化带等。
路面平坦,适于生产作业、车辆通行。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
三、示范推广6项关键技术1、培肥地力。
每亩每年增施土杂肥2吨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以上。
2、果实套袋。
要求全园实行果实套袋。
果袋采用优质中档或者高档的单层或双层纸袋。
3、壁蜂授粉。
全园实施壁蜂授粉技术,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
4、果园生(覆)草。
全园实行生草或覆草技术,提高节水和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
5、铺设反光膜。
要求全园铺设反光膜。
套袋果园一般在摘除果袋3-5天后铺设,没有套袋的果园宜在采收前30-40天铺设。
6、绿色控害技术。
推广应用物理、农业、人工等措施防治病虫害。
按照控制半径80m一盏的标准,全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
示范推广生物农药、性诱剂、防虫网、粘虫色板等绿色控害技术。
科学安全用药,农药以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为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采收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来源不明、成分含量标注不清的农药。
努力实现100%农药统购统供、100%病虫害统防统治。
四、郁闭园改造对树龄在15年以内、亩产量1500kg以上、亩枝量超过13万条、树势健壮的成龄郁闭苹果园进行改造。
1、改造方法。
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高标准建园

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高标准建园作者:孙建设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7年第09期当前我国苹果产业正处于升级转型期,早期的乔砧密植栽培已不能满足现代果业的规模化发展需求,矮砧密植的集约化栽培是今后的主流模式。
因此,高标准的建园模式是未来果园现代化要素有效配置应用的基础,是果园运营成败的关键。
建园时,首先按照“适地适栽”的原则进行选址,遵循机械通行无障碍原则,进行土地整理、确定行距和道路宽度;同一品种集中栽植,以便于目标化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
1.园址选择优先选择苹果栽培适宜区,交通便利,有水源,避免重茬;土层厚度不少于60厘米,土质疏松、通透性好,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或沙壤土。
为便于经营管理和机械化作业,应尽量选择集中连片土地。
2.土地整理土层较薄的地区,可以进行客土,使土层厚度达60厘米以上。
山地、丘陵地区坡度小于20度以下的梯田改为坡面,便于机械化管理;平原地区土地应整理成具有一定坡度,以便于排水。
根据行距起垄,垄高20~30厘米,上顶宽1.5米,下底宽1.8米。
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也要规划出种植区域、仓库、生活区等。
3.定植沟松土与施肥定植行向以南北向偏西南20~30度为宜,按设计好的行距,在定植沟附近2米宽地表每667平方米撒施4~6立方米腐熟有机肥,然后在定植沟内用机械松土,松土宽深各60厘米。
4.道路设计园区中央设南北主路,路宽4~6米,东西路将南北行向以100~120米间隔分区,路宽4~6米,路面与行间地面高度相近或略低,以便于排水。
5.灌溉系统现代化苹果园一般都需要修建蓄水池,蓄水池有几个功能:储备水源直接灌溉,同时还可以在缺水时当作应急水源;缓解水井出水量不足的情况,一般滴灌系统要求水井出水量充足,对于水井出水量较小的情况,可以修建蓄水池解决这种状况;可以解决喷施农药等临时用水问题,方便生产过程中的其他用水需求;对于水中有杂质的水源,蓄水池还可以起到沉淀杂质的功能,减少杂质对滴灌系统的影响。
(完整word版)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水果的需求越来越高,苹果园的建设也成为近年来热门的话题。
但是,在建设苹果园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才能够保证果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吧!
一、确定规模:果园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规模过小,则难以实现成本的收回,规模太大,则会带来管理上的问题。
建议在园区规模的选择上,应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土地利用、气候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二、土地选择:园地的选择应该考虑如下方面:地形起伏和坡度、土壤肥沃度、地下水情况和水利条件、气候适宜程度、运输和市场情况等因素。
对于苹果树来说,地势起伏的斜坡适宜种植,土壤优质、排水性好的地方最适合,水源要充足,最好有渠系或水井等资源。
三、树种培育:选择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补植或逐年更新品种,坚持优质高产的原则。
这样会促使苹果树的耐性更好,果树的抗病能力更强,并且收获的果实品质更加优质。
四、施肥:正确施肥能提高果树的抗性和产量,为获得优质苹果提供条件保障。
施肥时应按照果树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比和施用方法。
五、防治虫病:苹果园若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实,必须重视防治果树病虫害。
选择合适的药剂,如有条件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
六、适当修剪:果树健康的基础,是通过修剪调整要素等方式来掌控。
定期对苹果树进行适当修剪,对均匀抽长、营养平衡、增加花芽等方
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病害防治:定期对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果树健康
和进行优质果实生产的重要举措。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防
治剂,以及正确定期铲除病源和病树等,都是防治苹果病虫害的有效
措施。
总之,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必须遵循标准化、
科学化、合理化的原则。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去维护苹果园的管理,才能在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果品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