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

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

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水果的需求越来越高,苹果园的建设也成为近年来热门的话题。

但是,在建设苹果园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才能够保证果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吧!一、确定规模:果园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规模过小,则难以实现成本的收回,规模太大,则会带来管理上的问题。

建议在园区规模的选择上,应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土地利用、气候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二、土地选择:园地的选择应该考虑如下方面:地形起伏和坡度、土壤肥沃度、地下水情况和水利条件、气候适宜程度、运输和市场情况等因素。

对于苹果树来说,地势起伏的斜坡适宜种植,土壤优质、排水性好的地方最适合,水源要充足,最好有渠系或水井等资源。

三、树种培育:选择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补植或逐年更新品种,坚持优质高产的原则。

这样会促使苹果树的耐性更好,果树的抗病能力更强,并且收获的果实品质更加优质。

四、施肥:正确施肥能提高果树的抗性和产量,为获得优质苹果提供条件保障。

施肥时应按照果树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比和施用方法。

五、防治虫病:苹果园若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实,必须重视防治果树病虫害。

选择合适的药剂,如有条件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

六、适当修剪:果树健康的基础,是通过修剪调整要素等方式来掌控。

定期对苹果树进行适当修剪,对均匀抽长、营养平衡、增加花芽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病害防治:定期对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果树健康和进行优质果实生产的重要举措。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防治剂,以及正确定期铲除病源和病树等,都是防治苹果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总之,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必须遵循标准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原则。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去维护苹果园的管理,才能在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果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按照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方案的要求,为规范创建工作,统一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园地要求(一)环境条件。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关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

(二)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

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区、生活区布局合理。

具备采后处理、产品初步检测等设施设备。

(四)果园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果园主干道硬化,能通过运输车辆。

园区主干道入口处设立植物检疫警示牌。

(五)栽培模式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和和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露地、促成、延迟、避雨),具备必要的促成、延迟、避雨、防寒、防风设施。

二、栽培管理要求(六)品种和砧木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同一果园,要求主栽品种一致,纯度99%以上。

除果园土壤类型或抗病性等特定需要外,同一个果园,相同的接穗品种应采用相同的无病毒砧木,砧木纯度98%以上。

无检疫性病虫为害。

(七)土壤管理。

适宜采用生草栽培的果园,在适宜季节应采取生草栽培或种植绿肥,要求草和绿肥种类与果树没有共生性病虫害,且为浅根、矮秆和非藤蔓类。

适宜覆盖的果树,旱季或冬季提倡树盘覆盖或全园覆盖。

保持树盘下及周边地表疏松。

地表严重板结的,在非雨季适度中耕。

(八)肥水管理。

根据年周期内不同物候期对肥料的需要量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果树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三种方式,力争做到配方施肥。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灌水时期、方法、用量合理。

提倡节水灌溉(喷灌、滴灌),科学合理用水。

(九)花果管理。

综合应用土肥水管理和植保措施,维持正常开花结果,无明显大小年。

产量连续3年高于当地省(市、区)相同树龄果园平均水平20%以上。

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外观等基本整齐,优质果率80%以上。

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

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

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果园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果园建设标准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果园建设的标准化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果园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果园建设的选址要选择在土地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无病虫害等条件较好的地方。

其次,果园的面积和形状要合理规划,根据果树的生长习性和管理便利性,合理划分果园的各个区域,确保果园的整体布局合理。

同时,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防护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果园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在果园建设的过程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也是至关重要的。

果树的种植密度、行距、栽植方式等也需要按照标准进行规划和实施。

此外,果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管理工作也需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果园的生产效益和果品的质量。

标准化果园建设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果园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采取生态友好的栽培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果园建设要注重节水、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果园建设标准化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引导果农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果园建设和管理,确保果园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总之,标准化果园建设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果园建设要选择合适的地块,合理规划果园的面积和形状,建设基础设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果园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

希望本文对果园建设的标准化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果园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验收评分标准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验收评分标准

评分 评分 标准 结果 5 3 0 5 3 0 5 3 0 3 0 4 2 2 0 4 0 3 2 0 4 2 0 5
产地环境 (5) 园地要求 (15分)
创建规模 (5) 园地基础设 施(5)
技术规程 (3)
品种和砧木 (4)
土壤管理 (4) 肥水管理 (3) 花果管理 (4)
栽培管理 (30分)
树体管理 (5)
栽培管理 (30分)
项目
类别
评分内容
评分 评分 标准 结果 3 2 0 4 3 0 3 0 5 3 0 5 0 5 0 5 3 0 5 0 5 4 3 1
商品化处 理(15 分)
质量与品 牌建设 (15分)
有株间严重交叉,树冠大小、树形不 树体管理 一致,缺株率>2%三种情况之一的 (5) 有株间严重交叉,树冠大小、树形不 一致,缺株率>2%三种情况之二的 株间交叉严重;树冠大小、树形不一 致;缺株率>2% 采取病虫害统防统治,应用杀虫灯、 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物理措施 病虫防控 采取病虫害统防统治,未应用杀虫灯 (4) 、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物理措施 未采取病虫害统防统治,未应用杀虫 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物理措施 清洁田园 进行果园清洁和越冬病虫害防治 (3) 未进行果园清洁和越冬病虫害防治 有专门的采后处理场地及分级、包装 设备、预冷设施 设施设备 专门采后处理场地、分级包装设备、 (5) 预冷设施缺一者 没有专门的采后处理场地 分等分级 采取分等分级措施 (5) 未采取分等分级措施 包装标识 有统一的包装标识 (5) 无统一的包装标识 100%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 准 安全质量 1年内1次抽检不合格 (5) 1年内2次抽检不合格,或检出含有禁 限用农药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 产品认证 食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或地 (5) 理标志登记之一 未通过上述任何认证或登记 有国家级权威机构授予知名品牌或著 名品牌 有省级权威机构授予知名品牌或著名 产品品牌 品牌 有地市级权威机构授予知名品牌或著 (5) 名品牌 商标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标准果园

标准果园

标准果园、精品茶园建设标准附件1 苹果园建设标准一、标准园规模在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内或青岛市优势产区内,成龄果园面积500亩以上,新建园面积300亩以上。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水、电、路、沟、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

1、水源充沛。

标准园附近要有充沛的水源保证。

2、灌溉设施设备完备。

标准园的最低灌溉要求为低压管道灌溉系统。

要求泵房、管网齐全,出水口到地头。

标准园涉及农户的,每户留1-2个出水口。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滴灌或喷灌系统。

3、电力配套齐全。

标准园电力配套要齐全,能保证灌溉和基本生产需求。

4、作业道路平坦。

标准园主干道要硬化,并与乡镇以上主要公路连接;作业道路的最低要求为砂石路面,配套排水沟渠、绿化带等。

路面平坦,适于生产作业、车辆通行。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

三、示范推广6项关键技术1、培肥地力。

每亩每年增施土杂肥2吨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以上。

2、果实套袋。

要求全园实行果实套袋。

果袋采用优质中档或者高档的单层或双层纸袋。

3、壁蜂授粉。

全园实施壁蜂授粉技术,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

4、果园生(覆)草。

全园实行生草或覆草技术,提高节水和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

5、铺设反光膜。

要求全园铺设反光膜。

套袋果园一般在摘除果袋3-5天后铺设,没有套袋的果园宜在采收前30-40天铺设。

6、绿色控害技术。

推广应用物理、农业、人工等措施防治病虫害。

按照控制半径80m一盏的标准,全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

示范推广生物农药、性诱剂、防虫网、粘虫色板等绿色控害技术。

科学安全用药,农药以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为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采收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来源不明、成分含量标注不清的农药。

努力实现100%农药统购统供、100%病虫害统防统治。

四、郁闭园改造对树龄在15年以内、亩产量1500kg以上、亩枝量超过13万条、树势健壮的成龄郁闭苹果园进行改造。

1、改造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2.2.2 小区划分小区按照地形、小气候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划分,平地面积25~30亩,山坡地8~15亩。

2.2.3 道路系统设置道路系统由主路、支路和田间作业道路组成。

一般主路宽5~7m,支路4~5m,作业道路宽1~2m。

主道与当地干线公路相通。

2.2.4 排灌系统设置排灌系统包括排水和灌水两部分,作到旱能浇,涝能排。

蓄水灌溉果园应配套修建蓄水池,沟渠与蓄水池相连。

井水灌溉果园,每100亩要有1~2口井。

建立配套的管道灌溉系统,最好配备完善的滴灌、喷灌或渗灌等节水栽培设施。

平地果园排水沟深80~100cm、宽80cm,山地果园则由坡顶到山脚,沟由浅到深(深30~60cm、宽30~40cm),排水沟与果园围沟相接。

2.2.5 防护林营造果园外围的迎风面应有主林带,一般6~8行,最少4行。

林带要乔灌结合,不能栽植果树病虫害寄主的树林。

2.2.6 辅助建筑物建设主要包括办公室、包装车间、果品贮藏库及生产资料库房等辅助建筑物。

2.2.7 电力配套生产用电按电力安全要求,电源到田,设施规范,便于机械化作业。

3 品种和砧木选择3.1 品种选择以早中晚优良品种为主,如藤木一号1号、美国八号、嘎拉系、华冠、短枝型元帅系、富士系以及华美、华玉、早红等。

3.2 砧木选择提倡矮化砧、矮化中间砧,实生砧以西府海棠(八楞海棠)为主。

4 栽植4.1 果园密度乔化砧株行距3~4m×5~6m;矮化自根砧苗株行距1.5~2m×3~4m;矮化中间砧,株行距1.5~2.5m×4~4.5m;短枝型品种株行距为(2~3) m×(4~4.5) m。

4.2 授粉树配置以行为单位配置授粉树,较稀植时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配置比例为1~3∶1;密植时可按4∶1配置。

以株为单位,配置授粉树最低比例为8∶1。

5 土肥水管理5.1 果园土壤管理推行行间种草、株间清耕方式,定植带内保持1.5 m清耕带,可选择三叶草、黑麦草、毛叶苕子等草种。

5.2 果园营养与施肥采用有机肥为基础,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配方施肥。

有机肥不低于当年产量的1.5倍。

果树生长期根部追肥按氮、磷、钾为2:1:2的比例施入化肥。

施肥量按正常的成龄丰产园,每亩施纯氮20~30kg,磷(P2O5)10~20kg,钾(K2O)25~35kg。

提倡采用叶片、土壤营养分析的先进方法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条件的果园应每隔3~5年做一次土、叶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果园的施肥方案。

5.3 果园水分管理提倡采用微灌、渗灌、穴贮肥水等节水灌溉方式,也可采用地面沟灌,限用漫灌。

在发芽前后至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后至土壤封冻前3个时期分别灌水一次。

6 树形管理标准果园应根据果园砧木和栽培密度选择合适树形,可采用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细长纺锤形等。

标准果园同一小区应力求树形一致。

7 花果管理7.1 花期授粉花期采取壁蜂、蜜蜂传粉和人工授粉等方法提高坐果率和果实整齐度。

7.2 疏花疏果严格根据负载量进行疏花疏果,以单果为主,个别小型果品种可适当留部分双果。

疏果在幼果期和生理落果后分两次进行,生长季节及时疏除病虫、畸形果和过大过小的果实。

7.3 果实套袋提倡苹果套袋,选用不同质量的纸袋按照技术方案进行操作。

8 病虫害防治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建立主要病虫害的监测监控系统,准确测报,对其进行统控统防,做到有针对性的适时用药,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害虫比合理的情况下不用药。

必须严格按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2—2001)的要求推广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有限度地使用中毒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允许使用的农药(见附表4、5),每种每年最多使用2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期间隔应在20 d以上。

限制使用的农药(见附表6),每种每年最多使用1次。

施药距采收期间隔应在30d以上。

禁止使用的农药包括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硫磷、氧化乐果、磷胺、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杀虫脒、三氯杀螨醇、克螨特、滴滴涕、六六六、林丹、氟化钠、氟乙酰胺、福美胂及其它砷制剂等。

9 果实采收按照不同品种适时采收。

采果前要对采收、运输、贮存果品的用具、场所进行清理、清洗、消毒,确保对采摘的果实无污染隐患。

采果、选果人员工作前要进行卫生清洁准备,工作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果实碰伤、刺伤、擦伤。

果实采后应必须放入专门的贮藏容器中,容器内不得有枝、叶、砂、石、尘土及其它异物。

采后4h内进入库中贮藏,严禁地面堆放和长时间的室外放置。

贮藏果实的库房无异味。

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

不得使用有损无公害苹果质量的保鲜试剂和材料。

10 果品的分级包装和冷藏10.1 果品分级果品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级,提倡采用先进的分级设备进行机械化选果分级。

10.2包装果品进入流通前必须进行商品包装,内包装材料应新而洁净、无异味,且不会对果实造成伤害和污染。

同一包装件中果实的横径差异不得超过5mm。

各包装件的表层苹果在大小、色泽等各个方面均应代表整个包装件的质量情况。

10.3 冷藏果品在销售前必须进入冷链系统,提倡果园自建或租用冷库进行贮藏。

11 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11.1 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异味。

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装卸时轻拿轻放。

11.2 品牌与标志每一果园应具备体现自有特色的品牌商标,在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品牌、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等。

12 果园档案管理12.1 果园定植图果园定植图是果园重要永久档案,定植图需标明种植日期、品种、砧木、授粉树和株行距等。

12.2 果园管理记录果园的管理记录需保存两年以上,包括: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均应有记录,包括时间、处理方式等。

每年施肥的时间、用量、肥料种类、生产厂家等。

每年植保喷药的时间、用量、农药种类、生产厂家,以及防治对象和防治效果等。

果实采收日期、数量、运输及人员劳务情况。

果园每年的气候资料记录。

果园异常情况记录。

主要参考材料和标准:1.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3—2001)2.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 5012)3.黄土高原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1082—2006 )4.渤海湾地区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1083—2006 )5.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程文件—控制点及遵循标准6.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附表1 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附表2 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附表3 土壤中各项污染的含量限值附表4 苹果园允许使用的主要杀虫杀螨剂附表5 苹果园允许使用的主要杀菌剂附表6 苹果园限制使用的主要农药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