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中基性火山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研究
松辽盆地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成岩作用:矿物晶出序列、杏仁体充填和储层效应

松辽盆地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成岩作用:矿物晶出序列、杏仁体充填和储层效应刘万洙;黄玉龙;庞彦明;王璞珺【摘要】利用露头和钻井资料,通过显微镜观测、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的矿物晶出系列和杏仁体充填及其储层效应.本区中基性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和粗安岩.斑晶矿物的晶出顺序为:橄榄石最早并几乎全部蚀变为蛇纹石、伊丁石和磁铁矿,仅保留橄榄石假象;辉石被斜长石包含或与之交生,说明辉石晶出有的略早于斜长石、有的与之同时.基质呈间隐间粒结构,为比斑晶偏酸性/碱性的板条状微晶长石堆积搭成格架、内充填玻璃质及微晶粒状矿物(橄榄石、辉石和磁铁矿).基质结晶晚于斑晶,晶出序列为微晶粒状矿物→微晶长石→玻璃质.有单成分和复成分两种杏仁体.单成分者主要见硅质和钙质,具结晶世代性,为后生流体沉淀充填形成,可作为储层变差或非储层的标志.复成分杏仁体是原生火山玻璃固态下水合与蚀变作用的结果:包括蛇纹石/绿泥石-火山玻璃、石英-方解石-皂石/方解石和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等组合类型,通常可作为储层改善或有效性增加的标志.中基性火山玻璃蚀变分为四个阶段:新鲜火山玻璃(折光率1.57)→水合火山玻璃(折光率降至1.53)→橙玄玻璃(铁镁质微晶矿物集合体)→新生矿物(石英、方解石、蛇纹石、绿泥石、皂石);由火山玻璃变为新生矿物的体积减小或孔隙增加效应为7%~10%.【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0(026)001【总页数】7页(P158-164)【关键词】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成岩作用;杏仁体;矿物结晶序列【作者】刘万洙;黄玉龙;庞彦明;王璞珺【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16371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44;P588.1451 引言火山岩从喷出地表到成为油气储层,其间历经了固结成岩、风化淋滤、抬升剥蚀和埋藏改造等地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经受了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改造。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地区营城组层序地层与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地区营城组层序地层与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松辽盆地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勘探开发区之一,是大庆油田的主要产油区域。
营城组是该区域主要的烃源岩和储层岩层,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对象。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营城组层序地层和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掌握该区域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开发的基本规律,为该区域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区域及岩石样品采集研究区位于松辽盆地北部昌德地区,采集地层为营城组,主要包括2个样点。
采集样品包括沉积岩和火山岩等。
2. 岩石薄片观察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薄片制备和观察,对样品的成因、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3. 层序地层分析通过对采样地点地层及钻孔数据等的综合分析,确定该区域的层序地层格架,以及各层序体系的组成及特征。
4. 储层评价通过对火山岩储层的石学特征、物理性质和成因进行分析,评价其储层性质。
5. 地质历史分析结合研究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探讨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的油气地质特征及其成藏规律。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精细刻画营城组层序地层和火山岩储层的特征,深入理解研究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开发的规律。
2. 对火山岩储层进行评价,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3. 探讨火山岩储层形成的成因和演化历史,为该区域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和启示。
4. 为松辽盆地北部地区的石油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支持。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采样及薄片观察分析第二年:层序地层和储层评价分析第三年:地质历史分析和成果撰写五、预期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背景地质研究:通过对营城组层序地层和火山岩储层特征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演化史,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2. 油气勘探开发:通过对火山岩储层的评价和成藏机制的探讨,为该区域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高勘探开采效率和成果。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与火山岩储层的关系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大庆目标区火山喷发岩储层建模机制分析及数学表达”(NSFC )49894190-12 收稿日期:2002-04-16文章编号:0253-9985(2003)01-0018-06松辽盆地火山岩相与火山岩储层的关系3王 1,陈树民2,刘万洙1,单玄龙1,程日辉1,张 艳1,吴海波2,齐景顺2(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根据钻井岩芯/岩屑和剖面地质研究结果,火山岩相可分为4类12型。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层具有孔隙和缝隙相互组合的所谓“双孔介质”。
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受岩相控制,不同岩相带发育的火山岩储层其孔-缝及其组合关系差异很大。
喷溢相主要发育气孔、流纹理层间缝隙和节理缝;爆发相的主要空隙类型为粒间孔隙;侵出相以角砾间孔和原生裂缝为主;火山通道相主要发育节理缝和各种原生裂隙。
爆发相中每个冷却单元的底部经常发育有“松散层”,它们是未熔结的碎屑砂流层或原基岩的风化壳被快速披盖保存而形成的。
侵出相内带亚相经常会出现大规模的“岩穹内松散体”,它们是大的珍珠岩球体的堆积体。
在中酸性火山岩储层发育区应特别注意寻找这两类储集体。
松辽盆地主要的构造裂隙是一组共轭的、高角度的(断层面倾角50°~90°)、走向NNE 和NNW 向的、剪性或压剪性的断层缝。
这组高角度构造裂缝是松辽盆地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关键词:火山岩相;火山岩储层;分类;松散层;松辽盆地第一作者简介:王 ,男,43岁,教授,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中图分类号:TE112.222 文献标识码:A1 火山岩相分类目前盆地火山岩相的研究主要是应用已有的剖面火山岩相的分类方案。
这样的分类体系主要是依据火山作用方式或喷发/搬运方式,对于研究现代火山作用和火山岩是适合的。
在各家的分类方案中对成岩方式论述较少[1~11],未涉及到岩相与储层物性的相关性,这样的分类对于以储层建模、评价和预测为主要目的的盆地火山岩相研究而言,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_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_高有峰

火山熔岩类由熔浆喷溢至地表经“冷凝固结”而 用的表现是岩浆由地下深部上升到地下较浅处或地
成 , 具有火山熔岩结构 或玻璃质结构 , 常见块 状构 表冷凝固结过程中产生的作用 ;而火山碎屑岩以压
造 、流纹构造 、气孔(杏仁)构造及珍珠构造 。 松辽盆 实固结为主 , 成岩方式等同或类似于沉积岩 , 其早期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不同岩石类型在不同成岩作用的影响下孔隙发育特征也有所不同图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及成因tableporetypesvolcanicreservoirsyingchengformationsongliaobasin孔隙类型成因分布原生孔隙气孔岩浆中的挥发气体游离聚集呈气泡状向压力较小的顶面大气方向溢出火山熔岩石泡空腔孔酸性熔岩的表面由于凝固时气体逸出体积缩小而产生的多层同心圆球体中空腔酸性火山熔岩杏仁体内孔矿物充填气孔未充填满形成的杏仁体内矿物之间的孔隙火山熔岩岩浆喷出地表压力降低温度升高使斑晶遭受熔蚀形成的孔隙火山熔岩粒间孔隙火山碎屑颗粒间经成岩压实和重结晶作用后残余的孔隙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基质收缩缝岩浆喷发时由于基质近于等体积条件下的快速冷却形成见于各种火山熔岩次生孔隙晶内溶蚀孔斑状火山熔岩中斑晶或火山碎屑岩中晶屑被溶蚀产生的孔隙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基质内溶蚀孔基质中的微晶长石微晶石英火山凝灰物质被溶蚀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杏仁体溶蚀孔气孔或石泡内充填物质遭受溶蚀形成的孔隙具气孔杏仁构造的火山熔岩矿物碎裂缝聚斑结构矿物斑晶在压实作用下破碎形成的裂缝各种含斑晶或晶屑的火山岩重结晶晶间孔火山岩中玻璃质脱玻化作用产生的雏晶微晶之间的晶间孔隙含火山玻璃的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熔岩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岩性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关系fig1relationshipvolcaniclithologydiagenesisporetypesyingchengformationsongliaobasin早期压实作用对粒间孔隙的破坏不强烈火山碎屑岩中仍可保留部分粒间孔隙
松辽盆地中生代火山岩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及分布预测

1 地质背 景
松 辽盆 地是 我 国东部 大 型的 中生 代含 油气 裂谷 盆
“ 东部深层天 然气富集规律与 目标评价” (0 X 5 0— 0 ) 2 1Z 0 0 7 0 5 。 1
第一作者 简介 :杜 金虎,男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 中国石 油勘探 与生产公司副总经理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勘探工作 。 收稿 日期 :2 1-0 - 7 0 1 9 0 l修 改 日期 :2 1-0 -0 02 6 4
亚 类
储 集 空 间
原 生 孔 隙 次 生
原生 气孔、杏仁体内孔 、晶间孔 、粒 间孔 、砾 间孔 、基质微 孔 晶内溶孔 、基质溶孔 、杏仁体 内溶孔 、铸模孔
复合型
原 生
裂 缝 次 生
粒间溶孔 、超大孔 隙、伸展状孔 隙
收缩缝 、层间缝 、粒沿缝 、节理缝 、炸裂缝
构造缝
性 。一 个 完整 的火 山机 构 从 中心 向 边 部依 次 发育 火 山通 道 相 、溢 流 相 、侵 出相 、爆 发相 、火 山沉 积 相 ,通 过 已钻 井 资 料
对 比分 析发现,岩相控 制火 山机构 内优质储层的分布 , 近火 山口的爆发相、溢流相上部亚相为有利 的相带。裂缝是深部 流体运 移的重要通道 ,可以改善渗透条件 , 促使次生孔 隙发育 , 高产气藏形成的关键 , 是 高角度裂缝和溶 蚀孔隙组合带 是火山岩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总之 , 根据 以上认识 ,应用地震等资料 综合识别预测火山岩总个数为 2 2 ,并评价 出 7个
生代火 山岩 [ 】 1 和准噶 尔盆地古生代火 山岩[,油 气勘 缝是 影 响火 山岩 优 质储层 的关键 因素 。基于 目前火 山 11 78 探获 得重 大突破 , 山岩成 为油 气勘探 重要领 域之 一 。 岩优 质储层主控因素方面研 究的现 状和存在的一些关键 火 火 山岩储 层物性 由于 受埋深 的影 响较小 , 因此 , 在 问题 , 本文 以松辽盆地 中生 代火 山岩 为研 究对象 , 用 利 深部油气勘探中火 山岩储层较碎屑岩储层具有更大的 岩心 和野外观 察 、 地震测井 响应特征 , 结合勘探生产 实 优 势和前 景 ,这在 松辽 盆地 深 层天然 气勘 探 中表现 得 践 , 系统 阐述 火 山岩优 质储 层发育 的主控 因素 , 开展 了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是一项重要的地质调查与勘探技术。
它可以揭示出深层火山岩储层的特征,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地质构造及油气分布情况,进而可以有效开发利用深层火山岩储层的油气资源。
松辽盆地位于辽宁省中部,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油气田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开发的重要油气田之一。
松辽盆地的深层火山岩储层主要包括中、新生代火山岩,岩性以火成岩为主,其中以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碳酸盐岩为主。
为了进一步揭示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的特征,改善对其发育机制的认识,科学地开发利用其潜在的油气资源,必须对其进行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
测井响应的主要工作包括测井录取、数据处理、曲线解释、测井响应特征及储层识别等。
录取测井时,需要精细地记录每一条测井的深度、孔隙度、电阻率等基本曲线及其分析结果。
数据处理时,要求对所有测井的原始数据进行精细地平衡处理,使其保持一定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曲线解释时,要求对各类测井曲线进行精细地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识别不同岩性层位及其特征。
测井响应特征是根据测井曲线及其分析结果的比较和分析,结合地质调查资料及其他地质资料,形成的具有一定地质意义的测井响应特征。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岩性特征,识别出不同的层位及其特征,从而揭示出深层火山岩储层的特征。
最后,需要对深层火山岩储层进行储层识别,以便更好地识别储层的岩性、孔隙及油气分布情况。
根据测井曲线及其分析结果,以及结合地质调查和勘探资料,进行深入的地质解释,并结合现场试验资料,最终得出储层的岩性、孔隙及油气分布情况。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为其资源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对于深入认识深层火山岩储层的地质构造及油气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将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深层火山岩储层的油气资源,实现更高效的勘探。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中基性火山岩的时代与其成因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中基性火山岩的时代与其成因的报告,600
字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中基性火山岩的时代与成因报告》
本报告旨在阐述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中基性火山岩的时代及其形成原因。
首先介绍长岭断陷,它位于中国东北部的松辽盆地内,断陷的宽度约3.5公里,深度在5-6公里。
该断陷由一系列均向南北向变形组成,并且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断层。
在该断陷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基性火山岩。
其次,基性火山岩属于火成岩,由多种岩石组成,其中包括钙镁系岩石,如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黑云母等,以及质量较轻的钾长石系岩石,如微晶石、杂岩、珊瑚岩等。
基性火山岩属于浅源型火山岩,具有较强的柱状结构,并且显示出钙镁系火成岩的特征,如钙镁铁矿物及矿物组合的特殊类型等。
最后,经过对长岭断陷中基性火山岩的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其形成的时代跨越从二叠纪到中新纪,即大约251—125 Ma。
在该时期,因太平洋和波罗的海板块交汇、碰撞,及松辽盆地作为中国东北部构造带中块体滑动而造成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形成,并在该断陷充沛的火山活动环境中形成基性火山岩。
总之,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中的基性火山岩主要形成于251—125 Ma间,是板块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造成的。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_类型_特征和储层意义_王璞珺

文章编号:16715888(2003)04044908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王璞1,迟元林2,刘万洙1,程日辉1,单玄龙1,任延广2(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2.大庆油田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松辽盆地火山岩相可分为5相、15亚相。
5相为火山通道相、爆发相、喷溢相、侵出相和火山沉积岩相。
火山岩孔、缝及其组合关系受亚相控制。
喷溢相上部亚相原生气孔和构造裂缝发育,储集物性优良;爆发相各个亚相之间常发育松散层构造,是有利的储集空间;侵出相内带亚相原生裂缝和粒间空隙发育,是优质的大型储集体。
不同亚相的成岩方式不同,有熔浆冷凝胶结、压实成岩和二者复合3种方式。
火山沉积岩相、爆发相的空落亚相和热基浪亚相均以压实成岩为主,其物性随埋深增加变差;火山通道相、喷溢相和侵出相均以熔浆冷凝固结成岩为主,其孔、渗与埋深无关。
爆发相的热碎屑流亚相是复合成岩,其储层物性与埋深的关系视两种成岩方式相对弱而变化。
关键词: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火山岩储层;中生界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304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9419013)作者简介:王璞(1959),男,黑龙江绥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学者,主要从事油气地质勘查和沉积学研究,E mail :wpjslw @public .cc .jl .cn .1火山岩相研究回顾“相”是地质体中能够反映成因的地质特征的总和。
火山岩相一词(volcanogenous facies ,volcanic fa -cies ,volcanic phase )由前苏联学者较早引入地质文献[1]。
早期主要指火山熔岩,即溢流相火山岩。
火山岩相能够揭示火山岩空间展布规律和不同岩性组合之间的成因联系。
不同岩相带的孔隙和裂隙及其组合不同。
因此,岩相是火山岩成因和物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辽盆地中基性火山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研究孙茹雪;潘保芝;郭宇航【摘要】综合利用岩芯物性资料、压汞资料及试气资料,采用经验统计法、中值压力法、0.1 μm进汞饱和度法、最小孔喉半径法和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确定下限值,并用试气法进行验证,得出松辽盆地南部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值分别为3.558%和0.008 5×10-3μm2.%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ore physical property,mercury injection data and gas test data,the authors determined the lower limit value by empirical statistics,median pressure method,0.1 μm mercury saturation method,pore throat radiusmethod,porosity-permeability cross-po method,and used the method of gas testing for validation.It is concluded that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lower limit value were 3.558%and 0.008 5 × 10-3 μm2 for the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of W studied area in southern Songliao Basin.【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8页(P226-233)【关键词】中基性;火山岩;物性下限;物性特征【作者】孙茹雪;潘保芝;郭宇航【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4;P588.124近些年,由于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及油气田勘探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基性火山岩油气藏被发现,并在一些地区经试气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
因此,这种具有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的复杂火山岩油气藏成为中国油田勘探的又一个主要关注对象。
中基性火山岩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是影响产能计算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储层评价中的重要参数,储层物性下限确定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油气勘探开发及决策阶段的关键问题。
近几年,大多数学者对于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砂岩地区[1--9],对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下限做了系统的研究。
如李烨等人进行了致密砂岩储层岩石样品不同范围的注汞压力实验,并讨论了注汞压力的变化对物性下限的影响[10];张安达等人改进了传统的经验统计法,并且用最大孔喉半径与孔隙度及渗透率做交会图的新方法计算出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下限,并对储层物性进行分类[11];丛琳等人探讨埋藏深度、温度等因素对致密砂岩物性下限的影响[12]。
姜航等人认为砂岩储层物性下限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随着储层和围岩介质的毛细管力比值而发生变化[13]。
庄华用经验统计法、岩芯分析饱和度分析法等6种方法确定了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层的孔渗下限值[14]。
康婷婷等人探讨了沉积相、岩性等因素对有效储层下限的影响,并利用含油产状等方法确定了碎屑岩储层下限值[15]。
相比于砂岩,火山岩这种复杂的油气藏物性下限研究相对较少。
汤小燕讨论了储集空间、岩性岩相等因素对火山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并采用试油法和束缚水饱和度法确定出物性下限[16]。
陈恭洋等人主要利用了宏观参数确定出研究区火山岩储层的物性下限值[17]。
松辽盆地南部中基性火山岩油气藏岩性复杂,尚未有物性下限的确定性认识。
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南部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总结了储层物性特征,并利用各个岩样的微观参数,采用经验统计法、中值压力法、0.1μm进汞饱和度法、最小孔喉半径法、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5种方法确定出了该区域中基性火山岩储层的物性下限值,并采用试气法验证孔渗下限值的准确性。
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孔渗下限值是可靠的,为中基性火山岩储层进一步的勘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松辽盆地南部W研究区的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随机分布的裂缝与孔洞往往形成裂缝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等储层类型,从而导致火山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使有效储层的划分和储层参数的计算变得困难。
W研究区火山岩类型以中性粗安岩为主,约占总厚度的39.00%,大类岩性主要以火山熔岩为主,约占总厚度的85.22%,研究区火石岭组的岩性除了粗安岩、安山岩、粗面岩和玄武岩外,还存在部分凝灰(角砾)熔岩。
研究区的部分取芯物性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孔隙度的最小值为0.03%,最大值为22.4%,分布区间跨度较大,其平均值为7.475%,渗透率值的分布范围是(0.01~187.09×10-3)μm2,其平均值为2.931×10-3μm2。
一般情况下,将有效储层的最小孔隙度值和渗透率值作为物性下限值,对于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同样利用这2个值来确定物性下限。
利用不同资料确定储层下限时,使用的方法不同,得到的储层下限值也可能存在差异。
利用单一方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具有片面性,计算的下限值偏大或偏小,不能真正代表储层的特征[18]。
因此,为避免单一方法在分析储层物性下限时产生偏差,需要综合多种方法确定下限值。
本文利用岩芯物性资料和压汞资料,采用经验统计法、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中值压力法、0.1μm进汞饱和度法、最小孔喉半径法确定出下限值,取各方法计算出的孔渗下限平均值作为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并用试气法进行验证。
2.1 经验统计法经验统计法是一种将岩芯分析的孔隙度及渗透率资料作为基础、适用于非均质性储层的物性下限研究方法。
该方法用孔隙能力和渗透能力来分别描述储层的储集油气能力及产油气能力,在国内外得到普遍的应用。
将样品孔隙度乘以样品长度定义为样品的孔隙能力,样品的渗透能力是指样品长度乘以其渗透率[19]。
当取样密度不变时,孔隙能力即为取样次数和孔隙度的乘积,而取样次数与渗透率的乘积即为渗透能力。
本文所用中基性火山岩累计孔隙能力丢失百分比、累计渗透能力丢失百分比的计算公式为:式(1)中,Qφ为累计孔隙能力丢失百分比,Hi为第i块中基性火山岩样品的长度,m为极限值以下被统计样品数,n为被统计的中基性火山岩样品总数,φi为第i块中基性火山岩样品的孔隙度,式(2)中,QK为累计渗透能力丢失百分比,Ki是第i块中基性火山岩样品的渗透率。
考虑到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孔渗值相对较低,故将物性下限值确定原则定为:累计频率丢失<20%,累计储能丢失<10%。
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频率分布、累计频率及累计能力丢失曲线见图1。
结合物性下限值确定原则,当储层孔隙度下限值为3%时,累计孔隙能力丢失为2.947%,累计频率丢失为17.39%;符合下限确定的原则,所以将孔隙度的下限值定为3%。
同理,当储层渗透率下限值为0.01×10-3μm2时,也符合物性下限的标准。
因此,利用经验统计法可确定出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值分别为3%和0.01×10-3μm2。
2.2 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利用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的岩芯物性资料,用线性刻度的岩芯孔隙度做横轴,用对数刻度的渗透率为纵轴,绘出两者的交会图(图2)。
根据渗透率随孔隙度增长速率的快慢将数据点大致分为A、B两部分。
A区域渗透率随孔隙度的增大几乎无变化,认为该区域的储层大多无渗透能力,即为无效储层。
B区域随孔隙度数值的增大,渗透率增加的速率变快,认为是渗流能力较好的有效孔隙。
因此,在中基性火山岩岩样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图中,可将A、B两区域的分界点作为储层物性下限值[20],即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的孔隙度下限值为3.6%、渗透率下限值分别为0.01×10-3μm2。
2.3 中值压力法由于孔隙喉道大小通过毛管压力曲线反映,故分析岩石样品的孔隙结构特征时需要毛管压力资料。
饱和度中值压力是在非湿相情况下,饱和度为50%时实验室测量的毛管压力数值。
如果所测中值压力较低则说明岩石物性较好,相反,中值压力高说明岩石的孔渗能力差;有些岩石的中值压力值不存在,说明岩石的物性极差[21]。
分别绘制出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孔隙度、渗透率与中值压力的交会图(图3)。
从图3a上看出孔隙度和中值压力交会的数据点集中分布于孔隙度>3.73%的区域,这部分区域的孔渗能力较好,故确定出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孔隙度的下限值为3.73%。
同理从图3b中可确定出W研究区渗透率的下限值为0.007 4×10-3μm2。
2.4 0.1μm进汞饱和度法评价岩石储集性和渗透性好坏时,0.1μm进汞饱和度是重要参数之一。
如果0.1μm进汞饱和度值越大,则岩石的物性越好;反之,0.1μm进汞饱和度值越小,岩石的物性越差[22](图4)。
从图4a上看出孔隙度和0.1μm进汞饱的数据点集中分布于孔隙度>3.73%的区域,这部分区域的岩石物性较好,故确定出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孔隙度的下限值为3.73%。
图4b中渗透率的数据点集中在>0.007 6×10-3μm2的区域中,因此确定出渗透率的下限值0.007 6×10-3μm2。
2.5 最小孔喉半径法根据流体在孔隙中的渗流能力,将孔隙分为2个大类:有效孔隙和无效孔隙。
一般情况下,将油气能通过的那部分连通孔隙,称为有效孔隙;无效孔隙则为流体被滞留而无法流动的那部分孔隙,如微毛管孔隙和不连通的孔隙。
对于中基性火山岩,气主要存储在喉道较大且连通的有效孔隙中,而水主要存储于喉道小的无效孔隙中,因此,可将2类孔隙的分界值作为中基性火山岩物性下限值,用这种方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值的方法即为最小孔喉半径法[23]。
图5为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样品中值半径与孔隙度、渗透率的交会图,一般取最小孔喉中值半径为0.01μm,则中值半径对应的孔隙度值为3.73%,即为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孔隙度下限值,同理,渗透率下限值为0.007 6×10-3μm2。
本文依据W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的岩芯物性、压汞资料,运用经验统计法、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0.1μm进汞饱和度法等5种方法分别确定了有效储层下限值,鉴于每种方法均具有自己的局限性,岩芯资料数量有限,虽能确定含油气部位,但不能反映孔隙的结构。
所以,将所有方法确定出的物性下限值取平均值作为有效储层下限值(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