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全国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全国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拐骗拐骗B. 悠然自得悠然自得悠然自得C. 蹉跎岁月蹉跎岁月蹉跎岁月D. 振聋发聩振聋发聩振聋发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B. 他不仅学习努力,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C. 我很佩服他的勇气,他能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D.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需要请教老师和同学。
3. 下列词语中,最接近“一箭双雕”的成语是()A. 一举两得B. 一石二鸟C. 一箭双雕D. 一举两全4.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 下列名著中,主要讲述中国农民起义的故事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6. 下列词语中,属于“四字成语”的一项是()A. 独占鳌头B. 胸有成竹C. 画龙点睛D. 狐假虎威7.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她的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这篇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
D. 我很喜欢这个节目,觉得很有趣。
8. 下列诗句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一项是()A.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B. 落花时节又逢君,正是江南好风景。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振聋发聩振聋发聩振聋发聩B. 悠然自得悠然自得悠然自得C. 蹉跎岁月蹉跎岁月蹉跎岁月D. 拐骗拐骗拐骗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B. 他不仅学习努力,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与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与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新语文中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yàn)胸有成竹(zhú)B. 妙手回春(chūn)振聋发聩(kuì)C. 惊天动地(jīng)一触即发(jí)D. 眉清目秀(xiù)妙笔生花(huā)答案:D解析:A选项中“沉鱼落雁”应为“沉鱼落雁(yàn)”,B选项中“妙手回春”应为“妙手回春(chūn)”,C选项中“惊天动地”应为“惊天动地(jīng)”。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非常感谢您的帮助,没有您的帮助,我就无法完成这项任务。
B. 我们班同学都很有爱心,他们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C. 这本书非常有趣,读起来让人百读不厌。
D. 她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答案:C解析:A选项中“没有您的帮助,我就无法完成这项任务”应改为“没有您的帮助,我就无法完成这项任务。
”;B选项中“他们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应改为“他们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D选项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应改为“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二、填空题1. 下列词语中,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yàn)胸有成竹(zhú)B. 妙手回春(chūn)振聋发聩(kuì)C. 惊天动地(jīng)一触即发(jí)D. 眉清目秀(xiù)妙笔生花(huā)答案:C解析:A选项中“沉鱼落雁”应为“沉鱼落雁(yàn)”,B选项中“妙手回春”应为“妙手回春(chūn)”,D选项中“眉清目秀”应为“眉清目秀(xiù)”。
2. 下列句子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班同学都很有爱心,他们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B. 这本书非常有趣,读起来让人百读不厌。
C. 她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没有您的帮助,我就无法完成这项任务。
新语文中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气概(gài)B. 招呼(hu)C. 呼吁(yù)D. 嘶吼(sī)答案:A解析:选项A中,“气概”字形、字音都正确;选项B中,“招呼”应为“招呼(zhōu)”;选项C中,“呼吁”应为“呼吁(hū)”;选项D中,“嘶吼”应为“嘶吼(sī hǒu)”。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她在比赛中跑得非常快,获得了第一名。
B. 他不但学习好,还擅长体育运动。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
D. 我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生气。
答案:C解析:选项A中,“她”与“比赛”之间缺少谓语动词;选项B中,“不但”应放在“学习好”之前;选项D中,“他的行为”应改为“他的做法”。
3. 下列诗句中,用词最生动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答案:C解析:选项A中,诗句用词较为平淡;选项B中,诗句用词较为平实;选项D中,诗句用词较为平淡;选项C中,“拂堤杨柳醉春烟”用词生动形象,描绘出春天的美景。
二、填空题1. 下列句子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匆匆》这篇散文通过描写时间流逝的痕迹,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感慨。
答案:时光流逝解析:根据文章内容,作者通过描写时间流逝的痕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______。
答案:ABC解析:选项A中,“气概”字形、字音都正确;选项B中,“招呼”字形、字音都正确;选项C中,“呼吁”字形、字音都正确。
三、作文题题目:我最难忘的一件事答案: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小学时参加的一次班级运动会。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比赛当天,阳光明媚,我们全班同学穿着统一的运动服,站在赛场上。
我报名参加了百米赛跑,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新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翱翔(áo xiáng)灵巧(líng qiǎo)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B. 沉默(chén mò)梦寐以求(mèng mèi yǐ qiú)奔腾(bēn téng)C.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D. 红红火火(hóng hóng huǒ huǒ)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让听众如痴如醉。
B. 她做事总是有条不紊,让人敬佩不已。
C. 那本书内容丰富,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爱不释手。
D. 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A. 他走进教室,看见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课。
B. 这本书我很喜欢,你要不要借我看看?C. 我在公园里散步,看见小鸟在树上唱歌。
D. 她唱得真好听,掌声经久不息。
4.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 下列对联中,对仗工整的是:A. 上联:山清水秀风光好;下联:花红柳绿景色新B. 上联:红梅傲雪迎春到;下联:翠竹凌霜送暖来C. 上联:海阔凭鱼跃;下联:天高任鸟飞D. 上联:梅花香自苦寒来;下联:宝剑锋从磨砺出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________。
新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ié)老态龙钟(zhōng)眉清目秀(xiù)B. 碧血丹心(dān)息息相关(xī)息息相通(xiū)C. 轻歌曼舞(màn)倾国倾城(qīng)雕梁画栋(liáng)D. 红颜薄命(hóng)美轮美奂(huàn)呕心沥血(tì)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让人深受感动。
B.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答案:C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D4. 下列名著中,出自鲁迅的作品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呐喊》D. 《西游记》答案:C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精益求精B. 一帆风顺C. 独具匠心D. 奋不顾身答案:A二、填空题6. 《出师表》中,诸葛亮上表的原因是()。
答案:报先帝之仇,兴复汉室。
7.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被称为()。
答案:木石前盟。
8.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败北的原因是()。
答案:北风劲吹,火攻不利。
9. 《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唐僧为师的原因是()。
答案:受观音菩萨的指点。
10. 《水浒传》中,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
答案:被官府追捕。
三、简答题11. 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上表的原因。
答案:诸葛亮上表的原因是为了陈述自己的忠诚,表达对先帝的怀念,请求皇帝让儿子刘禅接替自己的职位,继续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12.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的特点。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两人性格互补,相互吸引;二是命运多舛,经历坎坷;三是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新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B. 毛遂自荐(suì)C. 漫不经心(màn)D. 碧空如洗(bì)答案:C解析:A项中“悠”应读作“yōu”,B项中“遂”应读作“suí”,D项中“碧”应读作“bì”。
C项字形、字音、词义均正确。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好青年。
B. 他说:“我国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C.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
D. 他非常喜欢运动,如跑步、游泳、篮球等。
答案:C解析:C项中“著名作家”是“鲁迅”的定语,应将“著名作家”改为“著名的作家”。
3. 下列句子中,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
B.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我国成功举办了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
答案:A解析:A项中“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好像一双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B. 小明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C.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D. 这座大楼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答案:C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比喻不当;B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但夸张过度;C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正确;D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但夸张过度。
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惋惜不已。
B. 他慷慨解囊,资助贫困学生。
C. 她的舞姿翩翩,如同一只美丽的蝴蝶。
D. 他英勇无畏,屡立战功。
答案:A解析:A项中“一落千丈”表示地位、声誉、经济状况等下降得很快,用在此处不恰当。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B. 毛遂自荐(suì)C. 漫不经心(màn)D. 碧空如洗(bì)答案:C解析:A项中“悠”应读作“yōu”,B项中“遂”应读作“suí”,D项中“碧”应读作“bì”。
新中考试卷语文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是()A. 悲鸣(bēi míng)鸿鹄(hóng hú)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B. 崭新(zhǎn xīn)瞒天过海(mán tiān guò hǎi)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C.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骄阳似火(jiāo yáng sì huǒ)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D. 神采飞扬(shén cǎi fēi yáng)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为了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他的发言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是()A. 我喜欢听古典音乐。
(爱好)我喜欢看动画片。
(喜爱)B. 她的画技非常高超。
(技艺)他的歌唱得很好听。
(声音)C. 这本书非常有趣。
(有趣)这个电影很感人。
(感人)D. 我昨天去了公园。
(去)我明天要去图书馆。
(去)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是()A. 这座山像一头巨兽,静静地躺在那里。
(比喻)B. 他的脸色铁青,仿佛一块冰。
(拟人)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比喻)D. 这场雨下得很大,仿佛要把整个城市淹没。
(夸张)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是()A. 他非常勤奋。
(勤奋)她很聪明。
(聪明)B. 我喜欢读书。
(喜欢)他爱看电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全国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对于语文中考的复习,我们要注意做一些综合练习,并且还要掌握好做题的时间,重视知识的积累,不断积累解题规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全国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全国语文中考试题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缄(xián)默迸(bèng)发苗圃(pǔ) 津(jīn)津有味B.哀号(háo) 溃(kuì)退忐(tǎn)忑长吁(yū)短叹C.哺(bǔ)育诘(jié)问蓬蒿(gāo) 歇(xiē)斯底里D.亢(kàng)奋啜(chuò)泣沉湎(miǎn) 随声附和(hè)2、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A拮据扶夜工匠精神根深蒂固B栈桥睿智轻而易举格物至知C发窘狡黠浮想联翩不求甚解D伦理繁衍趋之若骛味同嚼蜡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B、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在轰轰闹闹的现代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春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5、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2分)老虎正要①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②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③下。
A. 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B. 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分)A、《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 中,“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B、古人以九为阳。
九月初九有两个九,所以叫重阳。
C、“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D、“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B、我国拟把足球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C、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我市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D、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8、古诗句默写:(6分)①采菊东篱下, __________________ 。
陶渊明《饮酒》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③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⑤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这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的美景。
⑥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9.名著阅读(4分)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练就了孙悟空的①____________;在翠云楼里,一把火烧得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智多星”吴用的②__________(形象特点)。
一腔情,在经典名著中火花迸溅,为了兄弟之情,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了好友③____________(人名);一株生长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为了报答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脱去了草木形质化身为一名女子,这名女子就是④____________(人名)10、综合性学习(6分)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我校九年级(3)班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
假定你是被调查的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中/华-资*源%库(1) 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
(2 分)重阳节元旦节元宵节母亲节清明节国庆节中秋节愚人节感恩节端午节【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2分)【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现在的`青年人都喜欢过洋节,如“情人节”“圣诞节”,你认为应该吸引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二、阅读理解(40分)(一)樵夫词(5分)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分)1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二)(8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得之则生____ ②蹴尔而与之____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万钟于我何加焉而山不加增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C.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 呼尔而与之日出而林霏开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三)治国犹栽树(7分)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ěn,丰收。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征求不已已_________ ②惟欲清净惟 _______18、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四)艾在端午(7分)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
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
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
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
每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
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
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20、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2、第④段首先采用了列数字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艾用于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然后采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五) 光明行(13分)杨轻抒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
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