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任务单第4单元1-2课时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层任务策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层任务策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层任务策划1. 任务概述本策划旨在针对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设计一份具有针对性、分层次的教学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单元内容分析2.1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2.2 学习目标- 能识别和描述各种几何图形,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 学会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等。

-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提高层和优秀层。

4. 分层任务设计4.1 基础层- 任务一:能识别和描述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并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 任务二:学会计算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面积。

4.2 提高层- 任务一:在基础层任务的基础上,增加对梯形、椭圆形等复杂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描述。

- 任务二:学会计算梯形、椭圆形的周长和面积。

4.3 优秀层- 任务一:能独立解决有关几何图形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 任务二:开展几何图形探究活动,如:自己设计一个几何图形,并解释其特点和性质。

5. 教学评估- 对每个层次的任务,设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以检测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能力的掌握。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力、思考力、交流能力等。

6. 教学资源-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几何模型等。

- 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有关几何图形的教学视频和案例。

7. 时间安排- 基础层:共计10课时。

- 提高层:共计12课时。

- 优秀层:共计14课时。

8. 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对基础层学生的辅导。

- 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提高提高层和优秀层学生的创新能力。

- 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以上就是对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层任务策划的详细说明,希望能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供有益的指导。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探索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知道“速度×时间=路程”,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3.初步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感知速度,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列式计算:(1)一盒酸奶 8 元,买 6 盒要多少钱?(2)一个面包 12 元,买 2 个要多少钱?(3)一千克苹果 10 元,买 4 千克要多少钱?学习任务二:自己说一说标签上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学习任务三: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解答出来。

(1)篮球每个 80 元,买 3 个要多少钱?(2)每瓶酸奶多少钱?学习任务四:王老师负责学校的采购。

他得到了几位老师购买教学用具的信息:美术老师需要 30 包彩纸,每包彩纸 12 元,还需要 15 包卡纸,每包卡纸 18 元;体育老师需要一些篮球、足球和乒乓球拍,篮球每个 50 元,要买 12 个,足球每个 45 元,要买 15个,乒乓球拍每个 34 元,要买 20 个。

怎样整理才能一目了然呢?【作业设计】1.数学书第 54 页第 3 题。

2.数学书第 55 页第 8 题。

【参考答案】1.提出一个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问题。

答案略,合理即可。

2. 有 3 种不同的买法:方案一:18×3=54(元)54<60 答:可以买 3 份 18 元的套餐。

方案二:18×2+21=57(元)57<60 答:可以买 2 份 18 元套餐和 1 份 21 元套餐。

方案三:18+21×2=60(元)60=60 答:可以买 1 份 18 元套餐和 2 份 21 元套餐。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角的度量( 第2课时)-任务单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角的度量( 第2课时)-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2020QJ04SXRJ018 学科数学年级四学期上
课题角的度量(第2课时)
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4年3月第1版
学生信息
姓名学校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认识量角器,能在量角器上找到相应度数的角,进一步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加深对角的意义的理解。

2.经历量角的探索的过程,能正确量角,体会度量的本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量角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前学习准备
量角器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这些都是30°的角吗?
【学习任务二】
量一量∠2的度数
2
【学习任务三】
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填数学书P41)
【学习任务四】
挑战量角
1.任意画两个比较难测量的角。

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们的度数。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负数-学习任务单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负数-学习任务单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负数-学习任务单第四单元认识负数⼀、学习内容: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负数⼆、学习⽬标:1.结合现实⽣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

2.会⽤正、负数表⽰⼀些⽇常⽣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并会正确读写。

3.在⽤正、负数描述⽣活中的现象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活的联系,渗透数学符号化的思想,体会数学的简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重点:在⽣活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会⽤正、负数表⽰⼀些⽇常⽣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四、学习难点:对正、负数表⽰意思相反的量的抽象理解。

五、学习准备:学习任务单、家⽤温度计、练习本、笔六、学习任务:(⼀)课前⼩游戏:说正反话游戏规则:请将下列语句的相反意思的话补充完整向上看()向前⾛()向东⾛100⽶()⽀出300元()银⾏存⼊5000元()超市盈利1万元()(⼆)情境导⼊1.从信息窗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三)探究新知,解决以下问题1.零上13℃与零下3℃是什么意思?怎么表⽰?⽐海平⾯低155.31⽶是什么意思?怎么表⽰?2.什么是分界线?举例说明3.正、负数怎样读、写?举例说明4.“0”是正数还是负数?5.你能找出⽣活中运⽤正、负数的例⼦吗?举例说明(四)巩固练习1.写出下⾯温度计上显⽰的⽓温各是多少摄⽒度,读⼀读,并在⾃⼰的温度计上找出以下温度。

(课本第58页第1题)2.读出下⾯各数,并按要求填⼀填(课本第58页第2题)8+4 7 -20 +16 - 15.7 -8 +2.8 0 +9正数负数3.下图每⼀格表⽰1⽶,⼩卫开始所在的位置在0处。

(课本第59页第3题)(1)如果⼩卫从0点向东⾏3⽶,表⽰为+3⽶,那么从0点向西⾏4⽶,表⽰为()⽶。

(2)如果⼩卫现在所在的位置是+5 ⽶处,说明他向()⾏⾛了()⽶。

(3)如果⼩卫现在所在的位置是-7⽶处,说明他是向()⾏了()⽶。

(4)如果⼩卫从0点先向西⾏6⽶,⼜向东⾏5⽶,这时⼩卫的位置表⽰()⽶。

第四单元_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学习任务单)-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_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学习任务单)-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总价学习任务单【课前任务单】1.去超市购买上学所需要的文具,留存购物小票,记录上面的相关数据。

2.观察购物小票中的数据,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中任务单】任务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1.问题:那种酸奶更便宜?酸奶1:3杯15元酸奶2:4杯16元2.问题:求出下面物品的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购物小票中的单价数量总价,请你找一找。

任务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1. 问题1:一个文具盒8元,3个文具盒多少钱?问题2: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问题3: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1)找出单价数量总价;(2)列式计算:(3)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问题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趁热打铁。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3.老师不小心把购物发票弄脏了,你能帮他算出羽毛球每筒多少元吗?。

第四单元_ 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_  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2课时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复习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及整数的数位顺序表,为学生自己整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打好基础,自然地导入新课。

1.说一说:37255在( )位上,表示5个( );2在( )位上,表示2个( );7在( )位上,表示7个( );3在( )位上,表示3个( )。

师:这是什么数?(整数)整数的数位、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填一填:整数数位顺序表。

3.想一想:(1)0.7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导入新课。

小数也和整数一样有个位,十位,百位……之类的相应数位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板书课题: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学习任务一:探究小数的构成【设计意图:】根据主题图编成一道抢答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猜长颈鹿的高度,因为可能会出现小数,让学生先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小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1.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知道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吗?预设:长颈鹿。

(2)谁能猜一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只成年的长颈鹿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出示主题图) 2.读图得信息(1)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预设:小长颈鹿身高是1.8 m,大长颈鹿的身高是5.63 m。

(2)你还能说出不同的小数吗?预设:学生说不同的小数,老师再补充一个小数12.378。

3.探究小数的构成(1)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预设:不一样。

(2)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征?预设:这些数都多了一个点。

第四单元_第02课时_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学习任务单)-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_第02课时_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学习任务单)-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2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学习任务单【课前任务单】1.口算下面各题。

2.回顾口算乘法的方法:。

【课中任务单】任务一: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1.问题引导:买30个玉米农炮,需要多少个阳光?(1)怎样口算?(2)如何笔算:(3)方法总结:2.趁热打铁。

(1)填空题。

420×20,先算( )×( )=( ),然后,在积的末尾添( )个0,得( )。

根据算式38×17=646,可以380×17=( ),38×170=( ),380×170=( )。

(2)把竖式补充完整。

任务二:探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1.问题引导:买30个坚果投手,需要多少个阳光?(1)怎样口算?(2)如何笔算:(3)方法总结:2.问题引导:15世纪意大利的一本算术书中介绍了一种“格子乘法”。

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算出“357×46”的积吗?3.趁热打铁列式计算。

305×50=401 ×30=任务三:小试身手,监测成效1、口算。

30×61= 30×30=70×90= 301×5=21×40= 102×4=2、选择题。

(1)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最小的积是( )A.10000B.1000C.100000(2)5600乘50,积的末尾有( )个0。

A.5B.4C.3(3)805×50,它们的积是( )。

A.4250B.4025C.402503、李老师带了3000元钱,要为学校选购15台同样的电话机,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分别还剩多少钱?。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分级任务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分级任务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分级任务设计一、任务背景数学课程是小学四年级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我们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任务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分级任务设计任务一:基础任务1. 学生需要熟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例如:$\frac{a}{b}+\frac{c}{b}=\frac{a+c}{b}$,$\frac{a}{b}-\frac{c}{b}=\frac{a-c}{b}$。

2. 学生需要熟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例如:$\frac{a}{b}+\frac{c}{d}=\frac{ad+bc}{bd}$,$\frac{a}{b}-\frac{c}{d}=\frac{ad-bc}{bd}$。

任务二:进阶任务1. 学生需要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例如: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分母都不相同,需要通分后比较。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frac{3}{4}$块巧克力,小红有$\frac{1}{2}$块巧克力,他们一起有多少块巧克力?任务三:挑战任务1. 学生需要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释其原理。

2. 学生需要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释其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例如:一个水果篮子里有苹果和橘子共12个,苹果有$\frac{5}{8}$,橘子有$\frac{3}{8}$,请问苹果和橘子各有多少个?四、任务评价1. 基础任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任务单
命题人:佘雪珠审核人:罗彩凤
班别:姓名:用时:___分钟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47页,完成以下内容:
①题目已知:时间: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_____小时;
速度:火车每小时行_______千米,表示为_____千米/小时;
②题目所求:路程:该城市到______的距离;
③根据时间×速度=路程
(填数字)____×____=路程,根据四舍五入法估算,你觉得路程大概为___千米;
④ 1 4 8
× 1 2
__ __ __…………先用148×2,2在个位上,积的末尾跟个位对齐
__ __ __ ……………再用148×1,1在十位上,积的末尾跟__位对齐
1 7 7 6…………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_______(选填“相加”“相减”)
⑤47页例1的完整答题格式为
148×12=_____(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学指导:小组成员讨论,完成以下内容:
①组内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1)应先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

②小组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③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检验运算结果。

④小组讨论在计算54×145时,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快乐小测
1、课本47页“做一做”。

2、用竖式计算。

164×32= 54×145= 254×36= 217×83= 43×139= 328×25=
3、列式计算。

(1) 123的35倍是多少?
(2) 13个451相加得多少?
4、解决问题。

(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
(2)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少人?
(3)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3套,儿童百科每套125元,数学大全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至少提出一个并解答)
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任务单
命题人:佘雪珠审核人:罗彩凤
班别:姓名:用时:___分钟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48页,完成以下内容:
①口算下面各题。

30×4= 700×8= 6×50= 5×800= 25×4=
7×300= 80×6= 12×3= 600×4= 13×30=
②算一算。

1 6 0
× 3 0 ………先_____出16×3=_____,再在____的末尾添_____个0。

__ __ __
1 0 6
× 3 0 ……在计算106×30时,乘数中间有0,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

__ __ __ __
③完成课本48面做一做;
互学指导:小组成员讨论,完成以下内容:
1、讨论:800×50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为什么不是3个0。

你觉得怎样计算更
为简便?为什么?
2、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应注意什么?
3、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快乐小测
1、笔算下面各题
180×15 20×135307×11 12×280
2、口算
40×72= 600×300= 30×23= 101×90= 608×5=
30×12= 23×4= 280×4= 4×140= 4×150= 130×20= 180×5= 170×5= 500×5= 77×3=
3、填空
(1)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

(2)200个18是(),125的40倍是()。

(3)400×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4)270×40末尾有()个0,250×40末尾有()个0,280×50末
尾有()个0。

四、应用题
1、一个电影院共有812个座位,这场的票都卖完了。

每票15元。

这场电影的收
入是多少元?
2、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

5000元买票够吗?
3、如果这架飞机平均每分钟飞行14千米,飞行2个小时有多少千米?
4、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30元/盆,买5盆送一盆。

王阿姨一次买5盆,每盆便宜多少元?
5、有套书一共有2300页,小明打算每天看18页,问小明150天能看完吗?
6、服装店早上销售收入2578元,下午卖出衣服23件,平均每件124元。

问整天销售收入多少元?
7、用0、1、2、3、4五个数字组成两个数进行乘积,要求积最大。

问这两个数是各多少,并算出积?3、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任务单
命题人:审核人:
班别:姓名:用时:___分钟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51页,完成以下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