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作业
(精选)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全册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时作业2019年整理1.1亿以内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一、填一填。
1、392008009是一个()位数,其中“3”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8”在( )位上,表示( )。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六位是()位,百万位在第()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二、我来当包公:对的打“√”,错的打“×”。
1、万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和千万。
2、在48后面添上八个0得到48万。
3、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都是数位。
4、由八十、八十万和八十亿组成的数为800080080。
三、左挑右选出真知——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是四个()。
A、计数单位B、位数C、数位D、数2、()是计数单位,()是数位。
A、万级B.十万C、百位1.2亿以内数的读法一、填一填。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广东省人口最多,达到104303132人,读作___________2、7200000读作()。
3、3,4,8,和四个0,组成一个不读零的数是(),组成一个读三个零的数是()。
4、3400800是由3个()、4个()和8个()组成的,这个数读作()。
二、左挑右选出真知——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下面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是()。
A、3000300B、3003000C、30300002、下面各数中,读零最多的是()。
A、606000B、6060000C、6060606D、60606003、在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4000960B、4008600C、40806004、下面各数中,读两个零的是()。
A、606000B、6060000C、6060606D、6060600三、火眼金睛辨真伪:对的在()里打“√”,错的打“×”。
1、读数时读几个零,写数时就写几个零。
()1.3亿以内数的写法练习题:1、一个数由6个百万,5个百和3个十组成,这个数是()位数,写作()。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分类及识别方法;3. 学会绘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够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概念理解:学生需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教学视频,明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及特点。
特别要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 图形识别:布置一系列图形识别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判断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并说明理由。
例如,给出不同角度、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判断并分类。
3. 图形绘制:要求学生使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绘制标准和平行四边形及梯形。
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周长和面积计算:提供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要求学生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此部分需强调计算方法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计算。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答案;2. 概念理解部分需结合教材和视频内容,准确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及特点;3. 图形识别部分需附上判断依据,说明为何是或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4. 图形绘制要求线条笔直、图形规范;5. 周长和面积计算需列明计算步骤和结果,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概念理解是否准确;2. 图形识别判断是否合理;3. 图形绘制是否规范;4. 周长和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并反馈给学生以便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将根据作业情况,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对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教师还将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质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7.2 用1格表示2个数据课时练试卷习题

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试卷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
来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吧
7.2 用1格表示2个数据
一、下面是学校花园栽种的花树统计表。
树名 玉兰
木槿 樱花 连翘 棵数 16
16
20
14
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的条形图中表示出来。
1.左边统计图中,1格表示( )棵树。
2
.( )的棵数最多,( )与( )的棵数相同。
二、下面是第二实验中学五周每天主食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
2.把上面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答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米饭 馒头 米饭 圆饼 馒头 米饭 大包子 馒头 米饭 馒头 大包子 米饭 馒头 米饭 馒头 馒头 米饭 圆饼 米饭 圆饼 馒头 米饭 圆饼 馒头 米饭 馒头 大包子 馒头 米饭 圆饼 米饭 馒头 米饭 圆饼 馒头
食品 馒头 米饭 大包子 圆饼 天数
一、图略 1.2
2.樱花玉兰木槿
二、1.13 13 3 6
2.略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第6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人教版,2020年秋)

第6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 口算除法一、直接写出得数。
400÷80= 420÷60= 180÷20= 150÷30= 50×4= 80×2= 80×6= 60÷20= 240÷40= 150÷50= 280÷40= 400÷50= 560÷70= 490÷70= 540÷90= 720÷80= 360÷40= 480÷80= 560÷70= 200×4=二、比一比,在○里填“>”“<”或“=”。
三、实验小学一年级共招收新生560名,平均每80名学生编一个班,能编多少个班?四、一架直升机每小时飞行630千米,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这架直升机的速度是火车的多少倍?参考答案:543÷90240÷40450÷90100÷10240÷40480÷80120÷30220×0900÷90720÷78180÷202×4一、5 7 9 5 200 160 480 3 6 3 7 88 7 6 9 9 6 8 800二、><=><>三、560÷80=7(个)四、630÷90=7第6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2课时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1)一、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30×( )<163 20×( )<8470×( )<300 40×( )<18660×( )<378 90×( )<59650×( )<345 40×( )<25080×( )<627二、竖式计算。
三、一盒鸡毛毽子有40个,三年级有100人参加踢毽子比赛,每人发2个毽子。
第四单元第2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重点讲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正确计算相关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
2. 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特点,总结计算规律。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规律,互相学习、补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点评、讲解,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5. 练习巩固: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2. 板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注意事项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找零等。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是否存在共性问题。
3. 教学方法、手段的适用性,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作业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课时:笔算乘法(1)一、填空:1、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一个因数的()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这个因数的()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笔算155×13时,先用13个位上的( )乘145,得数的末尾和()位对齐;再用13十位上的( )乘145,得数的末尾和( )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二、口算训练:10×25= 90×21= 30×12= 20×14= 4×45= 47×3= 32+9=60×3=22×4=66÷6= 71-7=400÷2=90÷3=69÷3=62÷2= 28+17=三、笔算。
164×32= 54×145= 254×36=217×83= 43×139= 328×25=264×42= 154×45= 54×236=17×89= 243×39= 28×525=四、列式计算。
1.最大的两位数与112的乘积是多少?2、315个48是多少?五、解决问题。
1.小明每分钟打134个字,他15分钟打多少个字?一小时呢?2、阅览室新购进300本图书,现在只有3个空书架,每个书架有 4 层,每层能放24本书。
这300本书能全部上架吗?第二课时:笔算乘法(2)一、口算。
640÷80= 15×5= 23×3=12×2×5= 480÷80= 16×5= 27×3= 90÷15= 48÷4= 640÷16= 39÷3= 24×20=32×3= 48÷16= 12×8= 27×3=二、列竖式计算.216×32= 114×22= 128×24=334×32= 248×19= 317×21=14×312= 514×45= 54×76=17×87= 53×39= 28×75=三、列式计算。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1.1 认读亿以内的数一、我会填。
1.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位,第()位是百万位,它的右边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2.一个数千万位上和千位上的数都是3,其余各数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是()。
3.由5个百万,7个十万,8个百组成的数是()二、我会读。
90900704 读作251600 读作3985001 读作三、按要求写数。
760500 80010039017020451036880000858005000 只读一个零:()读两个零:()一个零也不读:()四、用3、5、6、0、0能组成哪些一个零都不读的五位数?答案:一、1.万七十万十万2.300030003.5700800二、九千零九十万零七百零四二十五万一千六百三百九十八万五千零一三、只读一个零:(760500 8001003 90170 8800008)读两个零:(20451036 )一个零也不读:(58005000)四、35600 36500 53600 56300 63500 653001.2 亿以内数的写法一、写出下列各数。
八万三千零八写作();一千零一十万二千写作()七千万写作();三万写作();二、下面算盘上拨出的数是多少?写一写,读一读。
三、我会写。
1.全世界动物种类约九千二百个。
写作:()2.“世界家园”住宅小区占地约十二万八千平方米。
写作:()3.一天有八万六千四百秒。
写作:()4.四年级的语文书有二十万字。
写作:()5.巴西足球闻名世界,巴西的国土面积为八百五十一万一千九百六十五平方千米。
写作:()四、数学乐园。
亮亮家的电话号码是八位数,百万位上数字是5,万位上数字是8,任意相邻三个数字的和刚好是20,你能猜出她家的电话号码吗?( )答案:一、83008 10102000 70000000 30000二、50781369 五千零七十八万一千三百六十九62000305 六千二十百万零三百零五三、1.92002.1280003.864004.2000005.8511965四、857857851.3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在里填上“>”“<”或“=”。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作业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作业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计数单位,掌握数位顺序表》1、有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2、尝试完成第4页第一题。
3、读一读含有两级的数,有什么困难,与同桌交流。
4、练习设计:(1)读出下面各组数,想想每组的两个数在读法上有什么区别?35和350000 读作:和3006和30060000 读作:和350和35000000 读作:和3060和3060000 读作:和(2)填空48007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读作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它是()位数万位的左边第一位是()位,右边第一位是()位(3)读出下面各数24000 读作90000000 读作800050803 读作1065385 读作73031064 读作19000763 读作12345678 读作10203040 读作10020030 读作10002003 读作10000020 读作10000003 读作第二课时《根据数级写数及两级数的写法》1、写含有两级的数,你觉得怎么写又对又快?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写作:三千零八十万写作: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2、有“零”的数的写法,你会吗?有什么困难?(小组里交流)3、练习设计:(1)写一写最大的七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最大的八位数是(),最小的八位数是()比59999多1的数是(),比59999多1万的数是()(2)连一连六千五百零二百 65005200六千零五万二千 65000200六千万五千零二十 60005020六千零五十万零二 60500002(3)写出下面各数1、二百零五万零四十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四千零八十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六千零一万五千三百四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千万零二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五百二十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五千零七十万零三百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八万三千零八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一千零一十万二千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三千七百万零四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四千八百三十二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时《练习课》P11-12 第10-16题1、读数:35860 读作: 654321 读作:12964 读作: 605004 读作:440000 读作: 800401 读作:2、写数:五千八百万零九十六写作:五千零七十万零三百写作:二千三百七十万六千写作:三千七百万零四十写作:三万零七写作:六千零一万零三百四十写作:四百一十万零一百写作:二百零五万零四十三写作:3、按要求写数5个万,3个千,6个百组成的数是()读作:6个十万,2个百,8个十组成的数是()读作:4个千万,9个十万,3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8个百万,8个千组成的数是()读作:3个千万,3个十万,3个千和8个一组成的数(),读作:十位上和千位上都是4的五位数中,最大的数是(),读作:一个数,它的千万位和万位上都是9,十万位上是5,其他各个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读作:4、选择: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作业
一、根据25×4=100直接写得数。
25×8=
25×20=
25×32=
25×12=
25×24=
25×36=
25×16=
25×28=
二、如果食堂每天烧煤的吨数不变,请完成表格。
三、填空题。
(1)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8,积是(),如果把第二个因数8乘4,第一个因数25不变,积是()。
(2)两个因数分别是125和20,积是(),如果把第二个因数20除以5,第一个因数125不变,积是()。
四、选择题。
(1)由210×11=2310,可得210×22的积是()。
A.2310
B.4620
C.1155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积()。
B.除以8
C.不变
(3)一个因数不变,要使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应()。
A.不变
B.扩大为原来的9倍
C.扩大为原来的3倍
五、先口算,再填空。
(1)2×5=
2×10=
2×20=
2×200=
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_________。
(2)900×3=
300×3=
30×3=
15×3=
规律: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也_________。
六、列竖式计算。
710×18=
306×54=
519×24=
225×60=
42×78=
七、解决问题。
(1)一箱货物重297千克,62箱这种货物共重多少千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准备将练习本发给15个班级,每班144,学校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有一块面积是360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坪,宽是9米。
现在要把宽扩大到36米,长不变,扩大后的草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果店2千克梨售价5元,3千克香蕉售价10元。
小明的妈妈要买6千克梨和9千克香蕉,共需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数学智慧园。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
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
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小马虎做乘法计算题时,把其中一个因数5看作了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多140.你能帮小马虎算出正确的积是多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