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合集下载

昭通市发展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

昭通市发展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
一、发展机遇
(一)《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了发展的前景机遇 国务院办于2013年2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以下简称《休闲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落实职 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保障休闲时间,改善休闲环境,推进国民旅 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业内人士 指出,纲要的出台将为旅游业未来5-10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昭通在旅游发展中根据充分调研本地区的休闲旅游发展状况,解 读《休闲纲要》,在十三五期间在政策落实、休闲旅游体系搭建 等方面实现“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 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国民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 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形成。昭通在旅游规划中融入绿 色旅游休闲理念、保障市民旅游休闲时间、鼓励市民旅游休闲消 费、丰富国民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市民旅游休闲品质”。 (二)区域旅游产业升级的机遇 近几年,昭通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城镇化 水平、旅游功能、相关配套都得以提升和完善,市政道路建设和 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古城恢复工程建设, 城市文化品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推动“五个一批” 项目的建设,昭通大山包列入云南10个国家公园建设的行列。昭 通应在机遇来临之际,通过精品项目的打造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使大山包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和科普考察的经典景 区,从而带动昭通整体旅游的发展。 (三)政府培育支柱产业机遇 在昭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全市旅游规划体系初步建立,旅 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旅游产业的发展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昭通市各区县旅游局均已制订完善了各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
(作者单位:昭通学院)
11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昭通当地的民俗风情资源进行调查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云南昭通当地的民俗风情资源进行调查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云南昭通当地的民俗风情资源进行调查并写一篇调查
报告
昭通是一个民风民俗特别丰富的市区,保存了较好的传统文化,例如:汉族民间艺术、昭通唱书、涧经音乐等。

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

舞龙和舞狮,在古时是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

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四筒鼓舞是流传于昭通市的传统祭祀舞蹈。

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又称“跳鼓”、“跳丧鼓”,流传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汉族居住的农村,是由男性集体演跳的丧葬舞蹈。

因舞者四人身挎“筒鼓”击之、舞之而得名。

四筒鼓舞属于丧葬祭祀舞蹈,是昭通民间较有特色和影响的舞蹈之一,舞姿朴素,节奏鲜明。

其舞蹈形式与文化内涵,与先民的生死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昭通端公戏是随着汉族移民的到来,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种以宗教祭祀为主要活动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端公戏根植于滇东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代表着这一地区别样的文化,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

昭通在线旅游发展现状

昭通在线旅游发展现状

昭通在线旅游发展现状
昭通市是中国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坐落在滇东北高原地区。

该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因此,旅游业在昭通市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昭通市的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自然风光方面,昭通市拥有美丽的高山、绿水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位于市区附近的鲁甸古镇。

这座古镇保存完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

此外,昭通市还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点,如石林和龙骨山,引人入胜。

除了自然风光,昭通市还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

它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元谋人遗址的所在地,这个遗址证实了该地区早期人类聚居的历史。

此外,还有许多古寺庙和历史遗迹可以参观,如昭通市内的红军广场和城墙。

这些历史遗迹提供了一个了解该地区文化背景的机会。

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昭通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们增加了对旅游景点的投资,改善了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

此外,他们还积极推广昭通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尽管昭通市的旅游业发展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交通不便,尤其是到达一些偏远景点的交通困难。

此外,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总的来说,昭通市的在线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好,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资源。

通过政府的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相信昭通市的旅游业将会继续蓬勃发展。

云南昭通景点介绍

云南昭通景点介绍

云南昭通景点介绍云南昭通地处滇、黔、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充满神奇和魅力的地方。

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昭通值得一游的景点。

第一站,昭通大峡谷。

昭通大峡谷位于云南昭通市西北部,是一个集自然奇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里山峦叠嶂,河水悠悠,峡谷深邃,景色壮丽。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澜沧江上游览,欣赏两岸的绝壁峭壁和奇异的地貌。

此外,峡谷内还有着丰富的植被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天然的生态保护区。

第二站,昭通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和鲁甸县境内,是中国唯一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也是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

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数以千计的黑颈鹤从西藏、青海等地飞到这里越冬。

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到黑颈鹤的优美飞姿和悠闲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神秘。

第三站,昭通金沙江第一湾。

金沙江第一湾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南部,是金沙江在昭通境内的第一个大湾,也是金沙江最为壮观的一段。

站在湾边,可以俯瞰整个湾区,感受金沙江的雄浑和壮美。

湾区周围山峦起伏,景色优美,是一个徒步、摄影的好去处。

第四站,昭通大山包国家森林公园。

大山包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北部,是一个以原始森林、奇异地貌和丰富动植物资源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有着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瀑布,还有着独特的岩石地貌和神奇的溶洞景观。

在这里,游客可以进行徒步、登山、观鸟等多种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神秘。

第五站,昭通石宝山。

石宝山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境内,是一个以奇特的石头地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区。

这里有着形态各异的石头和石头雕塑,如石狮、石鼓、石柱等,被誉为“中国石雕博物馆”。

此外,这里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明代的石宝寺和清代的石宝庙,是研究明清历史和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以上就是昭通一些值得一游的景点介绍。

昭通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昭通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昭通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昭通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第一部分:序言调查区:昭通距省会昆明430公里,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历史上为云南通往中原的重要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也是云南通往四川和长江中下游的北大门。

区域选择原因:就昭通市单个县的旅游资源来说不是特丰富,数量也不多,所以就从整个市入手,增加资源的丰富度。

目的:通过对昭通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在其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全面的总体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调查人员: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08——阳丽工作量:包括昭通地区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收集(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报告文本材料的制作等。

主要资料来源:百度搜索;昭通旅游网;云南旅游咨询网;昭通风物志;入滇第一关——豆沙作者:黄代本;入滇第一镇——水富作者:盛学伦王罡第二部分:旅游资源概况1、基本概况①地理位置、面积、行政区划、人口构成昭通地跨东经102°52′~105°19′,北纬26°55′~28°36′。

东西宽241公里,南北长234公里,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

东面与贵州省接壤,西北与四川为邻,南面与曲靖地区会泽县接界。

昭通市辖昭阳区和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水富、镇雄、彝良、威信10县,共11个县(区);有143个乡镇(办事处),1220个村民委员会。

2007年末总人口545.97万人,其中有苗、彝、回等23个少数民族54.2万人。

②.历史沿革昭通市历史悠久。

昭阳区北闸过山洞内曾发现1枚距今5~10万年的人牙齿,经鉴定为早期智人牙化石,学术界称之为“昭通人”。

昭通夏、商属梁州域。

春秋为靡莫部。

秦为蜀郡辖地。

西汉时属犍为郡,始称朱提、南广、堂狼,东汉置朱提郡。

三国时为蜀地。

两晋、南北朝仍置朱提郡。

隋置恭州,后为开边县辖地。

唐复置恭州,后分置曲州、靖州、协州;南诏时始称乌蒙部。

论昭通市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论昭通市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论昭通市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节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这里所谓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指的就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民族文化、风俗、节庆活动等项目,能提供给人们旅游的各种自然资源、人文景观、配套服务等的软硬件基础设施。

近年来,昭通市相继成立彝学会、苗学会、回学会等少数民族学术研究组织,为进一步挖掘、保护昭通市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例如,昭通市苗学会倡导的“花山文化”开发理念,得到了广大苗族同胞的热烈拥护,得到了市委、政府的认可,以市一级的名义举办苗族花山节,目前在全国还是第一家。

首届昭通市苗族花山节在大关黄连河的举办,成为2005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一大亮点。

显现了旅游品牌的价值,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效益,即现实效益、连带效益和社会效益。

交通、通讯、餐饮、小商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率的提高,既发展了旅游业,促进昭通的苹果、天麻等行业的发展,又推动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开发。

本文旨在让大家关注重视民族特色资源的保护、挖掘、传承、开发利用,为做大做强昭通市民族特色旅游品牌做初步探讨。

一、开发文化产业资源,办好特色旅游。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地区开民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昭通市的情况,以下就开发文化产业资源,办好民族特色旅游提出几人个措施供大家探讨和交流。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加大旅游产业的民族文化含量。

一是走出观念误区,树立通过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观念。

应克服把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树立起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为了开发利用,而开发利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观念。

正确认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

人文景观旅游是文化产业和朝阳产业,是有效益的产业,项目建成后政府和企业完全可以从税收和利润中收回投入。

昭通家乡调研报告

昭通家乡调研报告

昭通家乡调研报告根据关于昭通家乡的调研报告,以下是我对昭通家乡的一些观察和总结。

昭通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是一个充满自然美和历史文化的地方。

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美丽的山脉、湖泊和江河,以及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首先,昭通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

这里有丰富的山地,包括雪山、森林和峡谷。

乌蒙山是昭通最著名的山脉之一,被誉为“云南的后花园”。

乌蒙山脉的壮丽景色吸引了许多游客和登山爱好者。

此外,昭通还拥有美丽的湖泊,如铜鼓湖和正大湖,这些湖泊是休闲娱乐和观赏美景的理想场所。

其次,昭通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这个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的古迹和传统文化。

在昭通市区,有保留完好的明代建筑、清代建筑和传统民居,这些建筑展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手工艺品。

此外,昭通还有许多古寺庙和宗教场所,如泸沽寺和光裕寺,这些寺庙对于佛教徒和文化爱好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昭通还以多民族的特色而闻名。

这个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等。

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建筑和饮食文化在昭通得以保留和传承。

例如,白族的三道茶、哈尼族的梯田种植和彝族的芦笙音乐都是昭通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昭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增长,昭通的一些自然景区面临着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风险。

另一个挑战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当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年轻一代的追求现代化,使得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对于昭通家乡的未来发展,我认为应该在旅游和文化产业方面发挥其优势。

增加对自然景区的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昭通。

此外,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力度,通过教育、活动和项目,使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总而言之,昭通作为一个拥有自然美和历史文化的地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昭通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欣赏其美景和文化遗产,同时保护和传承自己独特的家乡文化。

昭通调查报告

昭通调查报告

昭通调查报告昭通调查报告近期,我们对昭通市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昭通市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北部,地处滇、黔、川三省交界处。

这座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昭通市的发展现状、经济状况、人口结构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情况。

一、发展现状昭通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在过去几年里,昭通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城市建设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特别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昭通市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二、经济状况昭通市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农产品产量居云南省前列。

特色农产品如烟叶、蔬菜、水果等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此外,昭通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铅、锰等,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昭通市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仍然薄弱,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另一方面,昭通市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三、人口结构昭通市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人口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昭通市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300万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流入昭通市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这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

四、社会问题尽管昭通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社会问题。

首先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

其次是医疗问题,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不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此外,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也是昭通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昭通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通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第一部分:序言调查区:昭通距省会昆明430公里,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历史上为云南通往中原的重要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也是云南通往四川和长江中下游的北大门。

区域选择原因:就昭通市单个县的旅游资源来说不是特丰富,数量也不多,所以就从整个市入手,增加资源的丰富度。

目的:通过对昭通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在其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全面的总体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调查人员: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08——阳丽工作量:包括昭通地区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收集(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报告文本材料的制作等。

主要资料来源:百度搜索;昭通旅游网;云南旅游咨询网;昭通风物志;入滇第一关——豆沙作者:黄代本;入滇第一镇——水富作者:盛学伦王罡第二部分:旅游资源概况1、基本概况①地理位置、面积、行政区划、人口构成昭通地跨东经102°52′~105°19′,北纬26°55′~28°36′。

东西宽241公里,南北长234公里,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

东面与贵州省接壤,西北与四川为邻,南面与曲靖地区会泽县接界。

昭通市辖昭阳区和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水富、镇雄、彝良、威信10县,共11个县(区);有143个乡镇(办事处),1220个村民委员会。

2007年末总人口545.97万人,其中有苗、彝、回等23个少数民族54.2万人。

②.历史沿革昭通市历史悠久。

昭阳区北闸过山洞内曾发现1枚距今5~10万年的人牙齿,经鉴定为早期智人牙化石,学术界称之为“昭通人”。

昭通夏、商属梁州域。

春秋为靡莫部。

秦为蜀郡辖地。

西汉时属犍为郡,始称朱提、南广、堂狼,东汉置朱提郡。

三国时为蜀地。

两晋、南北朝仍置朱提郡。

隋置恭州,后为开边县辖地。

唐复置恭州,后分置曲州、靖州、协州;南诏时始称乌蒙部。

宋大理国时分设乌蒙、园畔、芒部、易娘、易溪等部。

元时设乌蒙、芒部、东川三路。

明洪武时委四川布政司代管,分设乌蒙、芒部、东川三军民府。

清雍正时改土归流“复改隶云南省”,改“乌蒙府”为“昭通府”,降“镇雄府”为“镇雄直隶州”,仍存东川府。

民国二年(1913年)后废府设县,初属滇中道,后废道直属省辖。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昭通解放,设昭通专区专员公署,后为昭通地区行政公署。

2001年8月建昭通市,所辖范围不变。

2、自然环境及其要素特征(1)地理、气候全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境内最高点是巧家县药山,海拔4041米,最低点是水富县云富镇的中嘴,海拔267米。

山脉由两大山系组成,东北包括鲁甸、昭阳、大关、盐津、彝良的东北部分和威信、镇雄的全部,为乌蒙山脉西伸尾端,这部分占全市总面积的1/2。

西南部包括水富、绥江、永善和延伸至大关、昭阳、鲁甸三个县区的西南部分,为横断山脉凉山山系五莲峰分支东伸边缘。

境内有大小河流393条,属长江水系,均属雨水补给的高原河流类型。

主要河流有金沙江(境内流程458公里)、牛栏江(113公里)、大关河(306公里)和洛泽河。

气候属亚热带、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区域,可分为江边河谷、平坝和一般山区、高二半山和高寒山区3类。

江边河谷地区,热量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霜期短;平坝和一般山区,气候温暖,日照长;高二半山和高寒山区气候温良。

按地理位置划分,全市可大体分为南干北湿两大区域。

东北面的镇雄等县,面积约占全市的2/3,阴雨多,日照少,冷涝严重,农作物成熟较晚。

西南面的巧家等县,面积约占全市的1/3,温度高,日照多,干旱严重。

年平均气温12.6℃,全年无霜期5~7个月,年平均日照时数1900小时,年降水量760毫米。

(2)旅游资源状况昭通地区为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受深邃湍急的金沙江水系纵横切割,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势陡峻,自然风光十分秀美。

独特的区位优势,特殊的地理构造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昭通境内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纵观昭通,旅游资源数量较多、类型齐全,全市共有367个旅游资源点,在全国的74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昭通市就有58种,但在丰富众多的旅游资源种类中,最主要的是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以水域风光为主要特色,特别是瀑布旅游优势最为明显;人文旅游资源以古迹建筑类为主体特征:古驿道、摩崖字画、僰人悬棺、革命纪念地不仅数量多,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品位极高,开发前景广阔。

昭通旅游资源就空间分布可划分为五个旅游资源区:山水旅游资源区,主要有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拖姑清真寺、药山自然保护区、大龙洞景区、景风公园等;瀑布旅游资源区:有黄连河瀑布群、罗汉坝森林、小草坝森林瀑布群、彪水岩瀑布等;豆沙关旅游资源区,有石门关、五尺道、僰人悬棺、唐袁滋题记摩崖、及白水江漂流等;历史名胜旅游资源区,主要有扎西会议纪念馆、水田寨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大河滩中央政治局会议会址、扎西烈士陵园、两合岩峡谷、观斗山石雕群、天星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山溶洞等;金沙江旅游资源区,以水富为中心,主要有水富温泉大峡谷、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三江口原始森林、码口溶洞等。

全市有国家A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15个。

(2.1):山水旅游资源景区:1.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部大山包乡,地处云贵高原凉山山系五莲峰山脉分支的高原面上,地貌类型单元为高山丘陵。

处于云南对内大通道的主干线上,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航运与外界相联,距昭阳区城区约79公里。

是集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

景区于2002年开始规划建设,总面积192平方公里,海拔2215~3364米,气候垂直分带,年平均气温6.2摄氏度,是世界濒危珍稀物种黑颈鹤(1300余只,约占世界已知黑颈鹤种群的四分之一)的温馨家园。

这里的草场、山峦、湖泊、峡谷、雾淞、云海及民俗风情等已逐步引起国内外的旅游者、科技工作者、环保人士、摄影家、探险者关注。

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景区集山水、湿地、草场、湖瀑、珍禽于一体,融辽阔、俊秀、奇险、神秘、珍稀于一身,是一块没有污染的、生态完美的净土,是极为少见的观光、摄影、科考、探险、休闲、娱乐……的综合生态旅游景区。

2.拖姑清真寺:拖姑清真寺位于鲁甸县城东部的桃源乡拖姑村,因其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被誉为云南省十大清真寺之一。

199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拖姑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有“甲誉全滇”、“祖寺”的美称。

建筑技艺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鲁甸“伊斯兰城堡”位于桃源乡境内,总面积20.9万平方米。

建成后的“伊斯兰城堡”,将融汇国内外伊斯兰建筑风格和人文风情,全面展现伊斯兰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和园艺文化。

3.巧家药山自然保护区:药山位于巧家县境内。

金沙江和牛栏江环山而过。

药山山体面积220平方公里,主峰金顶山海拔4042米,雄踞于昭通群峰之上。

药山被以乌蒙冷杉为主的针页林和以高山栎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构成的原始森林覆盖。

天然林的葱郁,为野生药材、珍稀植物生长和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药山因出产各种药材而得名,著名的野生药材有柴胡、党参、贝母、天麻、虫草、黄芪、草乌、防风、龙胆草、仙茅参、刺参、黄连等药,在中药市场素享盛名;大面积的珙桐群落,更是国内外罕见的奇观。

4.大龙洞景区:大龙洞景区位于昭通市北郊,距昭通城12公里,这里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楼台上雕梁画栋,飞檐彩亭。

轩内苍松成林、翠竹成荫、绿茵满地、碧水环绕,曲径通幽,古寺藏于林深洞口处,洞口恢宏,洞顶钟乳石倒悬,千姿百态,一泓清泉从侧洞中汩汩流出,水质优良,清澈见底,是昭通市的城市主要水源之一,整个景区总面积134公顷,其中山林68公顷,庭院28公顷,水库38公顷,是一个天然森林公园,是人们览胜、休息、划船、垂钓的避暑胜地。

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当明月升空后,天上的月亮就会倒映在龙泉之内,龙泉中的明月又会反映在洞内岩上,“三个月亮”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人称“龙洞吸月”。

5. 景风公园:景风公园地处昭通市南郊守望乡境内,离城12公里,交通便利,四周山体环绕,森林葱郁,水源丰富,目前,已具备一定的旅游、休闲度假基础。

为充分利用景风水库优美的自然环境,宣传昭通民族文化,将其建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会议、娱乐、垂钓健身、花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2.2):瀑布旅游资源区:1.黄连河瀑布群片区:黄连河瀑布群片区位于大关县城东南侧5公里,紧邻213国道,面积42平方公里。

该景区以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的瀑布群为其主要特色,方圆5平方公里的主游览区内就有大小瀑布40余个,较大的14个,特别是“大滑板”、“水帘长廊”等景观独特绝妙,游客多愿参与景点娱乐活动,此外还有地下溶洞——白象洞、奇峰峭壁、密林山花、古刹名胜、苗族风情等景观,集山、水、林、洞融为一体,以峻、秀、奇、幽蔚为大观。

该景区是大关旅游的主景区,更是开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疗养的旅游胜地。

主要景点有:对歌瀑、双瀑迎客、团圆瀑、水上舞台、月老瀑及鸳鸯瀑、水帘长廊、大滑板、少女瀑、情郎瀑、白象洞等。

该片区已于1993年10月对外开放。

2.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小草坝位于彝良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9公里,昭阳区103公里,面积163平方公里。

景区以雄、奇、幽、秀、朴为特色,森林覆盖率达78.6%,原始森林、次生林、竹林相映生辉;在原始森林中有珙桐、红豆杉、水青树等2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猕猴、红腹锦鸡等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仙女俯卧的万佛溶洞等大型溶洞5个;有雄奇、险峻的瀑布群,有气势磅礴、美丽状观的瀑布叠水130余处,13条大小溪流清冽甘醇,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旅游前景十分可观。

3.罗汉坝原始森林片区:罗汉坝原始森林位于天星镇政府东北约15公里,距县城53公里,景区面积为76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99%。

这里秀竹挺拔,山花烂漫,原始森林神秘幽深,杜鹃湖泊风光旖旎,草甸宽阔秀美,是游览观光、避暑度假、登山攀岩及开展湖泊游乐活动的理想场所。

主要景点有:九层岩、龙塘瀑布、天外来客、竹海、原始森林、杜鹃湖(罗汉坝水库)、转转河、大草甸、九天瀑、玉盘瀑、观音岩、天星古生物化石点、凉风坳基督教堂等。

该片区由于交通不便,现未开发。

4.彪水岩瀑布:位于县城北茂租区拖姑乡金沙江畔,汇集后山狮子岩、花椒湾二水跌落而成。

高约150米,洪水暴发时,飞瀑直下,龙腾虎啸,十分壮观。

(2.3):豆沙关旅游资源区1.五尺道:强秦在占据巴蜀之后,让蜀郡太守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办法,开山凿岩,修筑了一条从中原内地到云南的通道,其时称僰道,绵延逶迤三百公里,从四川宜宾(其时为僰道县)经石门关,一直南下昭通(千顷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