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_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

合集下载

牛生产学实验

牛生产学实验

第一篇牛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牛的品种识别实验二牛的编号、打号和去角实验三牛的外貌认识、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实验四牛的年龄鉴别实验五牛的体型外貌评定实验六奶牛体型线性评定实验七奶牛体况评分实验八母牛配种产犊计划的编制实验九牛群周转计划的编制实验十奶牛生产力的计算与分析实验十一牛群产奶计划的编制实验十二牛奶采样和感观、密度、新鲜度测定实验十三牛奶的卫生质量检测实验十四牛奶脂肪含量(乳脂率)的测定实验十五肉牛屠宰和肉用性能的测定实验十六泌乳奶牛的日粮配方制定实验十七计算机在奶牛场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附录Ⅰ牛场参观教学实习提纲附录Ⅱ牛场生产常用表格第二篇羊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分析毛样的采集实验二羊毛(绒)纤维组织结构观察实验三羊毛纤维类型分析及羊毛种类的识别实验四羊毛(绒)细度的测定实验五羊毛长度测定实验六羊毛密度的测定实验七净毛率的测定实验八羔皮与裘皮的品质鉴定实验九羊品种的识别实验十细毛羊、半细毛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一乳用山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二肉用山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三绒用山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四肉用羊的屠宰测定实验十五羊肉品质的测定实验十六现代化养羊场的设计与布局第三篇猪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猪的品种、外貌鉴定与仔猪编号实验二种猪卡认识与猪的系谱图建立实验三规模化猪场建设常规知识实验四公猪的采精与精液品质检查实验五猪的配种技术实验六仔猪接产与管理实验七猪的行为特征观察实验八猪的屠宰测定实验九猪的肉质评定实验十猪场生产经营管理实验十一猪场生产记录档案实验十二猪场生产计划的编制第四篇禽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家禽外貌识别、鉴定及生产性能评定实验二家禽内部器官观察实验三家禽品种识别与鉴定实验四家禽的屠宰和肌肉品质测定实验五禽蛋构造及品质鉴定实验六家禽人工授精实验七孵化器的构造及操作管理实验八胚胎观察与孵化效果检查实验九孵化计划的编制和孵化效果的计算实验十初生雏鸡的雌雄鉴别实验十一雏鸡的分级、剪冠、断喙、去趾及其他管理技术实验十二家禽饲养设备的构造及其使用实验十三家禽场的参观实验十四家禽饲养管理综合技术实例(录像或VCD)实验十五禽场计划编制参考文献。

第3章--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资料

第3章--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资料

第三章 牛的体型外貌及其鉴别第一节 牛体各部分的特征一、牛的体表部位名称 牛体二、牛的各部位特征(一)头部:头部所表现的品种特征最为明显,亦可区别生产用途和性别特征。

品种用 途役牛 头较粗重 性 别公牛: 头宽短而深,粗重,眼大,鼻孔大,嘴宽肉牛 头短宽 奶牛头细长母牛: 头轻狭长,清秀细致※如果牛头公母不分,甚至公牛母相或母牛公相,都是严重缺点。

一般标准:头长/体斜长>34%→长头 头长/体斜长<26%→短头 最大额宽/头长>47% 最小额宽/头长<37—40%正常(二)颈部:颈长一般为体长的27—30%,超过此限则为长颈或短颈。

1.一般役用牛和肉用牛的颈较短粗,肌肉发达;乳用牛颈较薄 长,两侧有许多皱纹。

2.公牛颈部比母牛粗短而隆起。

(三)鬐甲亦称肩峰 肉用牛或兼用牛比奶牛及役牛的要宽、厚,公 牛的鬐甲比母牛的高而宽。

(四)前肢:肢势应端正,肢间距离宽,肢间距离很近时会影响胸部的发育。

(五)胸部:胸要宽大,并有足够的深度。

肋骨扩张愈好,弯曲成弓形。

胸腔的容积大,因而其心、肺发达。

(六)背部:良好的背应该是长、直、平、宽,与腰结合良好。

由耆甲到十字部成一水平线,不可有凹陷或拱起。

(七)腰部:长、宽、平,与背和十字部结合良好。

(八)腹部:腹内有消化器官,故应充实,容积宜大呈圆筒形,不应有垂腹或卷腹。

垂腹也叫“草腹”,表现在腹部左侧显得特别膨大而下垂,多由于幼年期营养不良,采食大量质量低劣的粗料,瘤胃扩张,腹肌松弛的结果。

卷腹:由于幼年期采食体积小的精料的结果,腹部两侧扁平,下侧向上收缩成犬腹状态。

消化器官不发达。

(九)尻部:尻部要求长、宽、平直,肌肉丰满。

母牛尻部宽广,有利于繁殖和分娩,而且两后肢相距也宽,有利于乳房的发育,产肉量也多。

(十)臀部:要宽大,肌肉丰满。

(十一)乳房:乳用牛要求乳房形状巨大,乳腺发达,结缔组织不宜过分发达。

肉用牛同样要求发育良好的乳房,以便有足够的奶汁哺育犊牛。

牛的体型外貌及其鉴别

牛的体型外貌及其鉴别

2014-5-29
牛的体尺测量
1-2:头长 3-4:额小宽 5-6:额大宽
2014-5-29
牛的体尺测量
1-2:体高 3-4:胸围 5-6:背高 7-8:腰高 9-10:臀端高 9-11:体斜长 9-12:臀长 14:胸宽 A.腰角宽 B.髋宽 C.坐骨端宽
2014-5-29
牛的年龄鉴别方法
牙齿鉴别 牛牙齿的生长、更换、磨损程度是有一定规律的,鉴定 牛的年龄可以根据牛的门齿变化来判定。 外貌鉴别 只能鉴定其老幼,而不能判断准确年龄。 角轮鉴别 母牛每分娩1次,角的表面即形成一凹轮。所以,角轮 数加配种年龄,即为母牛年龄。但每年也不止形成一个。 对于饲养条件好的种公牛来说,角上一般是没有角轮的。
就乳房而言:紧紧地直接连接在 两股之间的腹下,四个乳区发育 均匀对称,四个乳头大小适中, 间距较宽,乳房充奶时底线平坦, 即“方圆乳房”,乳静脉弯曲明 显,被毛稀疏,富有弹性,乳腺 发达,即“腺质乳房”,另外乳 井要大。
2014-5-29
肉牛的外貌特点
就整体而言:体躯低垂,皮 薄骨细,全身肌肉丰满,疏 松而匀称,属“细致疏松” 体质类型。
2014-5-29
牛外貌鉴定的方法
观察鉴定
用肉眼观察牛的外形及品种特征,同时辅之以手的触摸以初 步判断牛的品质好坏和生产能力的高低。
测量鉴定
活重测量(实测法、估测法) 体尺测量(体斜长、胸围、体高、胸深、胸宽等) 体尺指数的计算(体长指数、体躯指数、胸围指数等)
评分鉴定
将牛体各部位依据其重要程度分别给予一定的分数,总分是 100分。
2014-5-29
役用牛的外貌特征
就整体而言:皮厚骨粗,肌 肉强大而坚实,富于线条, 皮下脂肪不发达,全身粗糙 而紧凑,属于粗糙紧凑体质 类型。

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

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

* *第三章牛的体型外貌及其鉴别第一节牛体各部分的特征一、牛的体表部位名称- 头部头颈部颈部r 鬐甲前驱前肢胸部「背部中躯彳腰部〜胸肋部腹部尻部臀部■ 生殖器二、牛的各部位特征(一)头部:头部所表现的品种特征最为明显,亦可区别生产用途和性别特征。

「早熟品种的牛:头短而宽晚熟品种的牛:头狭而长4役牛:头较粗重肉牛:头短宽,多为、奶牛:头细长尾乳房牛体品种用役牛头较粗重性:公牛:头宽短而深,粗重,眼大,途-肉牛头短宽别L鼻孔大,嘴宽奶牛头细长母牛:头轻狭长,清秀细致※如果牛头公母不分,甚至公牛母相或母牛公相,都是严重缺点」般标准:头长/体斜长>34% T长头头长/体斜长<26% -短头最大额宽/头长>47% 最小额宽/头长<37 —40%(二)颈部:颈长一般为体长的27 —30% ,超过此限则为长颈或短颈。

1•一般役用牛和肉用牛的颈较短粗,肌肉发达;乳用牛颈较薄长,两侧有许多皱纹。

2•公牛颈部比母牛粗短而隆起。

(三)鬐甲亦称肩峰肉用牛或兼用牛比奶牛及役牛的要宽、厚,公牛的鬐甲比母牛的高而宽。

(四)前肢:肢势应端正,肢间距离宽,肢间距离很近时会影响胸部的发育。

(五)胸部:胸要宽大,并有足够的深度。

肋骨扩张愈好,弯曲成弓形。

胸腔的容积大,因而其心、肺发达。

(六)背部:良好的背应该是长、直、平、宽,与腰结合良好。

由耆甲到十字部成一水平线,不可有凹陷或拱起。

(七)腰部:长、宽、平,与背和十字部结合良好。

(八)腹部:腹内有消化器官,故应充实,容积宜大呈圆筒形,不应有垂腹或卷腹。

垂腹也叫“草腹”,表现在腹部左侧显得特别膨大而下垂,多由于幼年期营养不良,采食大量质量低劣的粗料,瘤胃扩张,腹肌松弛的结果。

卷腹:由于幼年期采食体积小的精料的结果,腹部两侧扁平,下侧向上收缩成犬腹状态。

消化器官不发达。

(九)尻部:尻部要求长、宽、平直,肌肉丰满。

母牛尻部宽广,有利于繁殖和分娩,而且两后肢相距也宽,有利于乳房的发育,产肉量也多。

第3章__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

第3章__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
肋骨扩张愈好,弯曲成弓形。胸腔的容积大,因而其心、肺发 达。
(六)背部:良好的背应该是长、直、平、宽,与腰结合良好。由 耆甲到十字部成一水平线,不可有凹陷或拱起。
(七)腰部:长、宽、平,与背和十字部结合良好。 (八)腹部:腹内有消化器官,故应充实,容积宜大呈圆筒形,不
应有垂腹或卷腹。
垂腹也叫“草腹”,表现在腹部左侧显得特别膨大而下垂,多 由于幼年期营养不良,采食大量质量低劣的粗料,瘤胃扩 张,腹肌松弛的结果。 卷腹:由于幼年期采食体积小的精料的结果,腹部两侧扁平,下侧 向上收缩成犬腹状态。 消化器官不发达。 (九)尻部:尻部要求长、宽、平直,肌肉丰满。母牛尻部宽广, 有利于繁殖和分娩,而且两后肢相距也宽,有利于乳房的发 育,产肉量也多。 (十)臀部:要宽大,肌肉丰满。 (十一)乳房:乳用牛要求乳房形状巨大,乳腺发达,结缔组织不
性别
特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等
二等 三等

85
80
75
70

80
75
70
65
说明:对公、母牛进行外貌鉴定时,若乳房、四肢和体躯其中一项有明显生理缺陷者, 不能评为特级;两项时不能评为一级;三项时不能评为二级。
肉牛外貌鉴别评分表
部位
鉴别要求
评分 公牛 母牛
整体结 品种特征明显,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肉用体型明 构 显,肌肉丰满,皮肤柔软有弹性
牛乳齿与永久齿的区别
区别项目
乳齿
永久齿
色泽 齿颈 形状 生长部位 排列情况
乳白色 有明显的齿颈 较小而薄,舌面平坦、伸 展 齿根插入齿槽较浅 排列不够整齐,齿间空隙 大
稍带黄色 不明显 较大而厚,齿冠较长 齿根插入齿槽较深 排列整齐,且紧密而无空 隙

试验乳牛的体尺测定与外貌鉴定

试验乳牛的体尺测定与外貌鉴定

实验二、乳牛的体尺测定与外貌鉴定实验目的:通过体尺测定检查牛的个体生长发育状况;通过外貌鉴定评分,为选种提供依据。

实验内容:一、体尺测定:(一)体尺1、头长——由枕骨脊至鼻竟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2、额的最大宽度——即眼眶的最远的两点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3、鬐甲高(体高)——自鬐甲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4、背高——最后一个脊椎骨结节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5、荐骨部高(尻高)——由荐椎骨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6、胸深——沿肩胛骨后面作一垂线,测其由鬐甲至胸骨间的距离,(测杖或圆形测定器)7、胸宽——肩胛骨后缘体躯垂直切面的最大宽度(测杖或圆形测定器)8、腰角宽——后躯的最大宽度(圆形测定器)9、髋宽(臀宽)——左右两臀角(髋骨关节)的宽度(圆形测定器)10、坐骨宽——左右坐骨结节最外隆凸间的宽度(圆形测定器)11、体斜长——由肱骨前突起的最前点(即肩端)到坐骨结节最后两隆突间的距离(测杖或卷尺)12、尻长——由腰角的前隆突到坐骨结节最后隆突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13、胸围——在肩胛骨后角(即肩胛软骨后角)处作一垂线,用卷尺围绕一周测量之14、前管围——前掌骨(管骨)上1/3处周径(即管骨最细处)(卷尺)15、十字部高——由两腰角间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二)体尺指数1、体长指数体斜长————х100鬐甲高2、胸宽指数胸宽————х100胸深3、体躯指数胸围————х100体斜长4、尻宽指数坐骨宽————х100腰角宽5、胸围指数胸围————х100鬐甲高二、外貌鉴定中国荷斯坦牛母牛外貌评分鉴别表母牛等级标准:特等:85分;一等:80分;二等:75分;三等:70分三、产奶性能的测定前乳房指数(%)=(两个前乳区奶量/总奶量)х100品种不同,前乳房指数不同,原西德荷斯坦奶牛初胎为44%,成年牛为43%(可用4个乳罐的挤奶机或手工分别挤奶称量)四、作业:1、测定15项体尺,并计算5个体尺指数2、对奶牛进行外貌评分。

第3章--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资料

第3章--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资料

第三章 牛的体型外貌及其鉴别第一节 牛体各部分的特征一、牛的体表部位名称 牛体二、牛的各部位特征(一)头部:头部所表现的品种特征最为明显,亦可区别生产用途和性别特征。

品种用 途役牛 头较粗重 性 别公牛: 头宽短而深,粗重,眼大,鼻孔大,嘴宽肉牛 头短宽 奶牛头细长母牛: 头轻狭长,清秀细致※如果牛头公母不分,甚至公牛母相或母牛公相,都是严重缺点。

一般标准:头长/体斜长>34%→长头 头长/体斜长<26%→短头 最大额宽/头长>47% 最小额宽/头长<37—40%正常(二)颈部:颈长一般为体长的27—30%,超过此限则为长颈或短颈。

1.一般役用牛和肉用牛的颈较短粗,肌肉发达;乳用牛颈较薄 长,两侧有许多皱纹。

2.公牛颈部比母牛粗短而隆起。

(三)鬐甲亦称肩峰 肉用牛或兼用牛比奶牛及役牛的要宽、厚,公 牛的鬐甲比母牛的高而宽。

(四)前肢:肢势应端正,肢间距离宽,肢间距离很近时会影响胸部的发育。

(五)胸部:胸要宽大,并有足够的深度。

肋骨扩张愈好,弯曲成弓形。

胸腔的容积大,因而其心、肺发达。

(六)背部:良好的背应该是长、直、平、宽,与腰结合良好。

由耆甲到十字部成一水平线,不可有凹陷或拱起。

(七)腰部:长、宽、平,与背和十字部结合良好。

(八)腹部:腹内有消化器官,故应充实,容积宜大呈圆筒形,不应有垂腹或卷腹。

垂腹也叫“草腹”,表现在腹部左侧显得特别膨大而下垂,多由于幼年期营养不良,采食大量质量低劣的粗料,瘤胃扩张,腹肌松弛的结果。

卷腹:由于幼年期采食体积小的精料的结果,腹部两侧扁平,下侧向上收缩成犬腹状态。

消化器官不发达。

(九)尻部:尻部要求长、宽、平直,肌肉丰满。

母牛尻部宽广,有利于繁殖和分娩,而且两后肢相距也宽,有利于乳房的发育,产肉量也多。

(十)臀部:要宽大,肌肉丰满。

(十一)乳房:乳用牛要求乳房形状巨大,乳腺发达,结缔组织不宜过分发达。

肉用牛同样要求发育良好的乳房,以便有足够的奶汁哺育犊牛。

牛的体尺测量与外貌鉴定

牛的体尺测量与外貌鉴定

牛的体尺测量与外貌鉴定一、肉眼鉴定通过人的观察和用手触摸,对牛的外形与体质进行评定称为肉眼鉴定。

进行鉴定时,将牛置于水平地面或平台上,鉴定人员站在3倍于畜体长度距离的位置上,从畜体的正面、侧面和后面进行整体全面观察,看其是否具有该品种的典型特征,看其生产用途和选育方向是否一致,体质是否结实,整体发育是否良好,肢蹄是否健壮,有无损征。

再令其走动,看其步态、精神状态和反应是否灵敏。

然后检查者靠近畜体,按头、颈、背腰、胸腹部、尻部和四肢的顺序进行分部观察和评定。

农民的相牛经验是:“先看一张皮,后看四肢蹄;前看胸膛宽,后看屁股齐。

肉眼鉴定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用特殊器械。

但要求鉴定人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鉴定的品种要有充分的了解。

鉴定时尽可能同体尺测量和评分鉴定结合进行。

体尺测量鉴定可以避免肉眼鉴定带有的主观性。

用于测量的工具有测杖、圆形测定器、卷尺和测角计。

测定之前先杉查并调整到正确的刻度。

二、体尺的测量部位测量体尺部位的多少,依据需要而定。

估计牛的体重只需测体长和胸围。

为了观察和评定生长发育状况,可测多个部位。

1.头长从头顶(角间线)至鼻镜上缘的距离,以厘米为单位。

用卷尺或圆测器测定。

2.额小宽在颞颥面额的最窄处。

用圆测器测定。

3.额大宽两眼眶间的最远点距离。

用圆测器测定。

4.鬐甲高自鬐甲最高点到地平面的垂直距离,亦称为体高。

用测杖测定。

5.背高最后胸椎棘突后缘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用测杖测定。

6.腰高两腰角的中央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为十字部高。

用测杖测定。

7.尻高荐骨最高点到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测定。

8.臀端高坐骨结节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用测杖测定。

9.胸深沿肩胛骨后方,从髻甲到胸骨的垂直距离。

用测杖测定。

10.尻长从腰角前缘至臀端后缘的直线距离。

用测杖测定。

11.体斜长从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又称体长。

用卷尺或测杖量取,但须注明所用量具。

12.胸宽左右第六肋骨间的最大距离,即肩胛后缘的距离。

用测杖或圆测器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牛的体型外貌及其鉴别第一节牛体各部分的特征一、牛的体表部位名称牛体二、牛的各部位特征(一)头部:头部所表现的品种特征最为明显,亦可区别生产用途和性别特征。

品种用途役牛头较粗重性别公牛:头宽短而深,粗重,眼大,鼻孔大,嘴宽肉牛头短宽早熟品种的牛:头短而宽晚熟品种的牛:头狭而长役牛:头较粗重肉牛:头短宽,多为奶牛:头细长奶牛头细长母牛:头轻狭长,清秀细致※如果牛头公母不分,甚至公牛母相或母牛公相,都是严重缺点。

一般标准:头长/体斜长>34%→长头头长/体斜长<26%→短头最大额宽/头长>47%正常最小额宽/头长<37—40%(二)颈部:颈长一般为体长的27—30%,超过此限则为长颈或短颈。

1.一般役用牛和肉用牛的颈较短粗,肌肉发达;乳用牛颈较薄长,两侧有许多皱纹。

2.公牛颈部比母牛粗短而隆起。

(三)鬐甲亦称肩峰肉用牛或兼用牛比奶牛及役牛的要宽、厚,公牛的鬐甲比母牛的高而宽。

(四)前肢:肢势应端正,肢间距离宽,肢间距离很近时会影响胸部的发育。

(五)胸部:胸要宽大,并有足够的深度。

肋骨扩张愈好,弯曲成弓形。

胸腔的容积大,因而其心、肺发达。

(六)背部:良好的背应该是长、直、平、宽,与腰结合良好。

由耆甲到十字部成一水平线,不可有凹陷或拱起。

(七)腰部:长、宽、平,与背和十字部结合良好。

(八)腹部:腹内有消化器官,故应充实,容积宜大呈圆筒形,不应有垂腹或卷腹。

垂腹也叫“草腹”,表现在腹部左侧显得特别膨大而下垂,多由于幼年期营养不良,采食大量质量低劣的粗料,瘤胃扩张,腹肌松弛的结果。

卷腹:由于幼年期采食体积小的精料的结果,腹部两侧扁平,下侧向上收缩成犬腹状态。

消化器官不发达。

(九)尻部:尻部要求长、宽、平直,肌肉丰满。

母牛尻部宽广,有利于繁殖和分娩,而且两后肢相距也宽,有利于乳房的发育,产肉量也多。

(十)臀部:要宽大,肌肉丰满。

(十一)乳房:乳用牛要求乳房形状巨大,乳腺发达,结缔组织不宜过分发达。

肉用牛同样要求发育良好的乳房,以便有足够的奶汁哺育犊牛。

(十二)生殖器官:公牛应有发育良好的睾丸,副睾发育良好。

(十三)后肢:奶牛要求大腿四周肌肉适当的薄,以便容纳庞大的乳房。

肉牛要求大腿厚实而丰满,是多肉的象征。

后管比前管长,肌腱愈发达,则侧面愈宽,是强壮有力的象征。

如管围呈圆形,则是肌腱发育不良的表现。

(十四)尾部:一般要求尾根部不宜过粗,要着毛良好,粗细适中。

(十五)皮肤和被毛:一般奶牛和肉牛的皮肤较薄,富弹性。

被毛平整,光滑的牛,表示健康的牛。

第二节各种用途的外貌特点一、乳用牛基本特点:皮薄骨细,血管暴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十分发达;全身细致、紧凑而棱角明显。

1.侧望:构成一个楔形,即前躯浅后躯深,表示其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泌乳系统发育良好。

2.前望:△又构成一个楔形:表示耆甲和肩胛部肌肉不多,胸部宽阔,肺活量大。

3.上望:构成楔形:表示后躯宽大,发育良好。

4.乳房:①要求外形结构良好,乳腺充分发育,容积大,附着紧凑,向前后延伸扩大,充满两股间,并突出于后方但不下垂。

② 4个乳区均匀发育,乳头距离均等,大小适中,呈圆柱状。

③乳房上的被毛短而稀,皮肤柔软,乳静脉显露,乳静脉粗大,弯曲而且分枝多是血液循环良好的标志。

乳井的粗细是说明乳静脉大小的标志。

④乳房内部腺体组织约占75—80%,结体组织占20—25%。

挤奶前后形状变异较大。

二、肉用牛外貌特点:体躯低垂,皮薄骨粗,全身肌肉丰满,疏松而匀称,体型呈“矩形”。

1.前望:头短额阔,面宽,角细。

胸宽而深,耆甲平广,肋骨十分弯曲,构成“矩形”。

2.侧望:颈短而宽,胸、尻深厚,前胸突出,股后平直构成“矩形”。

3.上望:鬐甲宽厚,背腰和尻部广阔,构成“矩形”。

4.后望:尻部平宽,两腿深厚,同样构成“矩形”。

★局部来看,与产肉性能最关重要的有耆甲、背腰、前胸和尻等部位,其中尤以尻部为最重要。

●鬐甲要求宽厚多肉,与背腰在一条直线上。

●腰要求宽广,与耆甲及尾根在一条直线上,显得十分平坦而多肉。

沿脊椎两侧和背腰肌肉非常发达,常形成“复腰”。

●尻部应宽、长、平、直而富有肌肉,忌尖尻和斜尻。

第三节牛的外貌鉴定一、肉眼鉴别这是用眼睛观察牛的外貌,并借助于手的触摸对家畜各个部位和整个畜体进行鉴别的方法。

1.被鉴别的牛自然地站在宽广而平坦的广场上,鉴别者站在距牛5—8米的地方。

2.首先进行一般的观察,对整个畜体环视一周,掌握牛体各部位发育是否匀称。

3.站在牛的前面,侧面和后面分别进行观察。

●从前面观察头部的结构,胸和背腰的宽度,肋骨的扩张程度和前肢的肢势等。

●从侧面观察胸部的深度,整个体形,肩及尻部的倾斜度,颈,背,腰,尻等部的长度,乳房的发育情况以及各部位是否匀称。

●从后面观察体躯的容积和尻部发育情况。

4.肉眼观察完毕,再用手触摸,了解其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毛,角和乳房等发育情况。

5.最后让牛自由行走,观察四肢的动作、肢势和步样。

二、测量鉴别(一)体尺测量:用于确定牛的生长发育情况,以便及时提出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案,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测量时场地要平坦,站立姿势要端正。

常用的测量部位有:1.体高(鬐甲高):由耆甲最高点距地面的垂直距离(测杖)。

2.体斜长:从肩端到坐骨端的距离(测杖或卷尺)。

3.胸宽:左右第六肋骨间的最大距离,即肩胛后缘的距离。

4.胸深:沿着肩胛骨后方,从耆甲到胸骨的垂直距离。

5.胸围:肩胛骨后缘胸部的圆周长度。

6.尻长:从腰角前缘至臂端后缘的直线距离。

7.尻宽(髋宽):髋的最大宽度。

8.腰角宽(后躯宽):腰角处的最大宽度。

9.坐骨宽:两坐骨端的距离。

10.管围:左前肢管骨最粗处的围径。

(二)体尺指数的计算所谓体尺指数,就是畜体某一部位尺寸对另一部位尺寸的百分比,这样可以显示两个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1.体长指数:体斜长/体高×100胚胎期发育不全的家畜,由于高度上发育不全,此种指数相当大,而在生长期发育不全的牛,则与此相反。

2.体躯指数:胸围/体斜长×100。

表明家畜体质发育情况。

3.尻宽指数:坐骨宽/腰角宽×100。

高度培育的品种,尻宽指数大。

4.胸围指数:胸围/体高×100。

牛应用较多。

5.管围指数:前管围/体高×100。

役牛应用较多。

6.胸宽指数:胸宽/胸深×100。

(三)活重测定1.实测法(也叫称重法)为了减少误差,应连续在同一时间称重两次,取平均值。

2.估测法:根据活重与体积的关系计算出来的。

一般估重与实重相差不超过5%,即认为效果良好,如超过5%时则不能应用。

(1)凯透罗氏法:体重(Kg)=胸围2(m)×体直长(m)×适用于乳牛与乳肉兼用牛。

(2)肉牛估重公式:①体重(Kg)=(体直长(m)×胸围(m))/100。

②估重(Kg)=胸围(m)×体直长(m)×1003.约翰逊法:估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10800。

校正的约翰逊法:估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11420。

4.一般体重估测的公式是:体重(Kg)=胸围2×体斜长/估测系数。

估测系数=胸围2(cm)×体斜长(cm)/实际体重(Kg)。

三、评分鉴定:中国荷斯坦牛母牛外貌评分鉴别表中国荷斯坦牛公牛外貌评分鉴别表外貌鉴别等级标准不能评为特级;两项时不能评为一级;三项时不能评为二级。

第四节 牛的年龄鉴别一、牙齿鉴别年龄牛是没有上牙的,年龄的鉴别要依据下颌生长的牙齿情况来确定。

牙齿有乳齿和恒齿的区别。

不同年龄的牛乳齿与恒齿的替换和磨损程度不一,使生长在下颌的牙齿的排列和组合,随着年龄出现变化,这叫做齿式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作为年龄鉴别的依据。

牛乳齿与永久齿的区别由牙齿鉴别年龄的方法: 4—5月龄:乳门齿已全部长齐。

1—岁:内中间乳齿齿冠磨平。

—2岁:乳钳齿脱落,到2岁时在这里换生永久齿,俗称“对牙”。

—3岁:内中间乳齿脱落,到3岁时在这里换生永久齿,俗称“四牙”。

岁:外中间乳齿脱落,到岁时在这里换生永久齿,俗称“六牙”。

4—岁:乳隅齿脱落,岁时在这里换生永久齿,但此时尚未充分发育,4—9岁时在这里换生永久齿,俗称“齐牙”。

5岁:隅齿前缘开始磨损。

6岁:隅齿磨损面积扩大,钳齿和内中间齿磨损很深。

7—岁:钳齿和内中间齿的磨损面近似长方形。

8岁:钳齿的磨损面近似四方形。

9岁:钳齿出现齿星,内外中间齿磨损面呈四方形。

10岁:全部门齿变短,呈正方形。

11—12岁:全部门齿变短,呈圆形或椭圆形。

二、根据角轮鉴别母牛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营养消耗过多和大量分泌乳汁,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因此营养不足,使角组织不能充分发育,牛角表面凹陷,形成环状痕迹,称为角轮(见图3-20)。

母牛每分娩一次,就会形成一个角轮,所以母牛的角轮数与产犊数大致相同。

当母牛每年能产一胎时,其年龄为角轮数加上初产年龄。

通常母牛多在~岁时初次产犊,故将角轮数加~,即可得出牛的大致年龄。

一般的计算方法为:母牛年龄=第一次产犊时年龄+(角轮数目-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