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要防止“四重四轻”Word

合集下载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四点注意(标准版)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四点注意(标准版)

( 安全文化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四点注意(标准版)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四点注意(标准版)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固然重要。

但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落实在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进而达到“我会安全”的境界,抓好企业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全面建设是基础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运用“三级教育”模式、检修前教育、开停车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亲情教育、“三不伤害”定置管理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培养全体员工的良好安全心态,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技能,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人的安全意识指导安全行为,用安全行为有效控制生产事故。

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系统安全评价、全面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体系、严格执行“三同时”、安全例会制、安全工作定期汇报制、检查制、奖惩制、岗位责任制等行之有效的传统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促进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意识与管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强化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增加安全投入,避免违章指挥,全面控制三因(人、物、境)事故。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1。

必须注意“度”的把握。

有些企业一说到企业文化重要,就把企业文化建设的调子唱的过高、计划涉的过全、摊子铺的过大、行动操之过急,其结果是:宣传呼呼啦啦,人心安安静静;形式热热闹闹,内容粗粗浅浅;工作风风火火,效果平平常常,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哄哄闹闹,没啥成效。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适宜。

在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调子时,一定要紧紧围绕企业自身的实际、社会发展的实际。

任何脱离实际的文化建设规划、口号、决心、行动,都只能使员工产生厌恶情绪、行为背离。

有的企业脱离自身实际高呼“争创一流企业的”口号,不长时间却倒闭了;有的企业不顾社会实际宣扬“争创名牌”的理念,结果却臭名昭著了。

这不是别的问题,根本上是企业文化的“高度”脱离实际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厚度”适当。

企业文化建设,没有适当的厚度支撑,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

企业文化的厚度,来自于深入的学习思考、广泛的调查研究、反复的加工提炼,深度的思路梳理。

没有学习思考,缺乏调查研究,忽视加工提炼,轻率确定思路,企业文化建设是不可能有节、有力、有效的`。

计划涉及过全,摊子铺的过大,必然导致企业文化的内容浅薄粗糙,难有作为。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速度”适中。

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难以立竿见影。

虽缺不了一朝一夕的工作,但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工作,必须循序渐进、缓上台阶登高坡。

行动操之过急,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停留在形式上、面子上、浅层次上,不可能对企业发展有什么作用。

2。

必须做好“旧”的传承。

企业文化,是自企业创建就开始形成的,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建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文化,值得发扬和继承;也会存有不适宜企业发展的文化,必须剔除和革新。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作者:赵轶频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在引入到中国企业以来,虽然,有很多的企业家在不断的为建设企业文化而努力着,这其中也有不少的企业家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魅力,享受到了企业文化带来的巨大财富。

但是,综观中国的企业文化,仍处在初级阶段,对企业文化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践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中,传统的经验管理、制度管理等模式已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越显苍白;而文化管理却大行其道,日渐盛行。

实践证明,一套优秀的文化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的效率大大提高。

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当今的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

文化管理才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认可。

那么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就简要的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企业领导者观念的转变和价值观的提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观念的转变,对文化管理的认可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性条件。

一直以来,我们的很多企业家都对企业文化概念比较模糊,他们总觉得是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比较抽象,看不到摸不着。

尤其是对于一些自身素质比较低的企业家来说,与其搞企业文化倒不如拿出时间精力多生产产品来的实惠些。

因此,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一直走的很慢。

所以对于一些企业家的观念要有一个质的转变,只有转变了企业家的观念,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开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有必要的经济基础和权力保证;其次,企业领导者价值观的提升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起点和品味。

企业文化的塑造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领导者或者说企业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企业家在创立企业之初,就已经自觉不自觉的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经营管理企业。

虽然,这时的价值观还是雏形,但却为以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制定了蓝本。

在之后的经营过程中,企业家会将自己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等等都体现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并将其转化成一种企业的发展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 要注意防止“四重四轻”

企业文化建设 要注意防止“四重四轻”

企業文化建設 要注意防止“四重四輕”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優秀的企業文化既是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助推器,也是企業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2010年10月,民航發起成立了行業文化建設與傳播理事會,經過幾年的探索和發展,民航文化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提煉出了“民航精神”,並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鮮明特色的企業文化。

然而,從實際情況看,民航行業文化特別是民航企業文化建設的路還很漫長,部分基層民航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四輕四重”等認識和實踐上的誤區。

企業文化建設要防止“四重四輕”一、重創建 輕改進。

企業文化建設的漸進性和潛移默化特性,決定了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企業內外部條件與環境的變化,需要在傳承原有企業文化的基礎上,根據新的環境變化,不斷對企業文化進行修正、調整、補充、更新和發展。

因此,企業文化要跟上企業變化發展的步伐,與時俱進,不斷破舊立新,保持企業文化的生機和活力。

目前,很多民航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沒有科學具體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少數民航企業甚至將企業文化搞成政績工程。

上級要求搞企業文化,於是急功近利,“大幹快上”,採取揠苗助長的方式加快文化建設的進程。

一旦建立起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就“大功告成”,沒有堅持企業文化持續改進原則,造成僵化、教條的企業文化,引起員工反感和管理層次的斷檔。

只有遵循企業文化與時俱進的特點,堅持創建與持續改進並重,建立起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發展的企業文化,才能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持續、健康、平穩地發展。

二、重外化 輕內化。

企業文化建設不僅要注重企業視覺識別等“外化”工程建設,更重要的是要將企業文化理念“內化”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要通過文化建設改善企業軟環境,提升企業軟實力,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激勵力、創新性和一致性,使每個人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促進各項工作持續發展。

然而,從現實來看,有些企業為了完成文化建設任務,提出幾個口號,張貼幾條標語,制定幾項制度,統一著裝,搞一些活動,認為這就是企業文化建設,最後的結果是形式上火熱,收效卻甚微。

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什么

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什么

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什么鉴于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更加重视,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聘请咨询专家,层层动员,广泛宣传等不一而足。

结果形成了一套朗朗上口的文件化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的标志、标识等焕然一新;但是,企业的管理效率没有提高,员工的精神面貌没有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增长,企业文化建设成了企业领导人一厢情愿自吹自唱自我欣赏的“卡拉OK”,甚至由于个别企业强制灌输和宣传,反而引起员工的强烈反感和抵触;企业文化建设成了豪华的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误区,甚至有些企业领导人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玩虚的,给别人看的,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为此,要建设好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了解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其结构层次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什么?小编给你解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操作要点1.内化于心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从企业愿景开始,企业愿景必须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否则,企业文化只与企业领导有关,与员工无关,与社会无关,企业领导者再怎么倡导,也不可能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也不会获得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内化于心就做不到。

企业愿景、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的核心层组成部分,要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符合企业实际,要互为支撑和补充,能够经得起推敲和实践检验;经营理念要为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要能实现企业愿景,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应起到价值导向和激励士气的作用,使企业文化能够内化于心,切实为广大员工所认同,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价值导向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2.固化于制企业愿景和发展战略都必须通过具体的经营计划来实现,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实现企业经营计划的保证。

为此,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都具有指导作用,在企业文化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凡是与企业文化相违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都应进行相应的修正,使其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完善的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来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应四要四不要

企业文化建设应四要四不要

二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要大而空。当前,我们的企业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十七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市场经济秩序将更加规范有序,将更加法制和理性,对企业带来的是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也就是在同一个舞台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一切围绕市场转,全方位参与市场,融入市场,包括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更包括企业的作风、意识、精神、追求等。可以说,参与市场竞争是企业综合素质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而我们建设先进的文化,就是要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要为企业参与市场服务。这样,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要以及国内外的大政方针,确立企业的经营理念、进军方向、行为准则、思想观念等,以多承揽任务、揽好工程为前提,真抓实干,争创一流,敢于做市场经济的排头兵和弄潮儿。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想要为企业拓展市场领域服务,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瞄准前进方向,找准自身的切入点,快速、有效、持久。如果一味地大而空,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就等于作茧自缚,毫无价值,最终只能是劳民伤财。
企业文化建设应四要四不要
[ 作者:王景柱 点击数:131 更新时间:2008-8-3 ]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建设由技术中心、制度中心、产品中心等向文化中心的战略转移,是当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灵魂,是企业做强做优的基石,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举措,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对照我们企业实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始终做到“四要四不要”。
三是要以施工生产为重点,不要抹杀“个性”。社会、公众、政府是企业的服务对象。我们的最终产品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交出一份优质的工程。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可以培养意志、提高技能、凝聚力量,树立施工就是服务、施工就是价值、施工就是发展、施工就是效益等新的思想观念,从而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万无一失。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通过大家的行动,体现我们企业高人一筹、快人一步优势,体现我们善于在高、精、尖、新上做文章,擅长在急、难、险、重上显身手的个性,体现我们企业一直彰显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我们交付使用的工程要为装扮祖国大好河山添光彩,要为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产品是凝固的音符,是永恒的文化,是矗立的丰碑。人们在使用观看的过程中,就会自然想到我们,赞美我们的产品精致、优美、典雅、大气。这样的赞誉就是对我们的最好奖赏,就是我们今后树立形象、开拓市场、滚动发展的基石。如果产品大众化、人员素质低靡化、工作效率一般化,毫无自己的“个性”、特色和亮点,久而久之,就会被大众和市场所忘记。因此,我们建设企业文化一定要结合活生生的施工来进行,将企业文化建设完全融进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保证文化建设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塑造企业文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DOC 11页共10页word资料

塑造企业文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DOC 11页共10页word资料

塑造企业文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企业文化通常指的是企业的环境或个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方面面。

它是“我们在这儿的办事方式”,连同其自身的特性,它很象一个人的个性。

具体定义为:1) 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去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

2) 由管理作风和管理观念(管理者说的话、做的事、奖励的行为)构成的管理氛围3) 由现成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构成的管理氛围。

4) 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标准和程序。

企业文化是无形的,但它是最具权威性的。

它的效力高于企业内所有的制度,甚至凌驾于企业的有形权力之上。

所以一个企业有无健康、成熟、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决定其生存质量和寿命的关键因素。

从根本上说,平均寿命为五年的中国企业与外国百年老店的核心差距在于企业文化水平的不同。

企业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能使其长寿的文化氛围呢?首先,企业必须遵守“三大纪律”。

1、企业经营必须遵守社会公德管理行为是由管理假设决定的。

企业经营的道德假设最早是由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

1962年,他在其《企业的人事方面》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经营道德性假设的概念。

它是管理者经营活动与伦理道德关系的假设,或者说是企业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假设。

企业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顾客、供应者、竞争者、政府、社区、所有者、员工等。

在怎样看待企业经营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或怎样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上,存在着两个对立的假设:非道德经营假设和道德经营假设。

前者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为企业经营的宗旨,企业可以从事一切能够赚取利润的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就可以了。

后者在承认企业是营利性组织的同时,还强调企业的社会性,认为企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要赢利,还要符合道德的要求。

经过二十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一部分代表中国的品牌,如海尔、长虹、张裕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经营的道德性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海尔的口号是“海尔,中国造”其发展方向是“创世界的中国名牌”;长虹是一家理想主义色彩很浓的企业,长虹人始终有着浓厚的民族情结,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企业文化建设四要

企业文化建设四要

100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引入企业管理。

如何将企业文化更好地融入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要着力把握四个重点,即企业文化建设要重梳理、重融合、讲传承、讲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要重梳理历史梳理和文化梳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注重过程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对企业历史和文化脉络的梳理也同样重要。

企业文化总是和企业的历史同根共生,与企业的发展相生相伴。

在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企业发展的实践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

因此,只有认真梳理和审视企业发展的历史和企业当前发展的现状,才能更好地理清企业文化发展的脉络,深化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对企业文化梳理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重新审视和总结提升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梳理,有利于统一和深化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修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通过对文化基因的梳理,可以更好地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通过对企业业绩的梳理,可以唤起更多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更好地凝聚发展的力量;通过对企业核心理念的梳理,可以更好地用先进的理念指导经营管理的实践,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典型案例的梳理,可以在回顾中更好地总结提炼企业精神,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因此,利用周年庆典、文化论坛等形式对企业文化加强梳理,对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文化建设要重融合文化的交流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讲融合、共发展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着眼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大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这些理念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企业要成为基业长青的企业,既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要善于学习其他企业的长处。

封闭保守的企业只有死路一条。

文化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企业亦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企业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2010年10月,民航发起成立了行业文化建设与传播理事会,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民航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提炼出了“民航精神”,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民航行业文化特别是民航企业文化建设的路还很漫长,部分基层民航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四轻四重”等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

一、重创建轻改进。

企业文化建设的渐进性和潜移默化特性,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企业内外部条件与环境的变化,需要在传承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新的环境变化,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修正、调整、补充、更新和发展。

因此,企业文化要跟上企业变化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破旧立新,保持企业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目前,很多民航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科学具体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少数民航企业甚至将企业文化搞成政绩工程。

上级要求搞企业文化,于是急功近利,“大干快上”,采取揠苗助长的方式加快文化建设的进程。

一旦建立起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就“大功告成”,没有坚持企业文化持续改进原则,造成僵化、教条的企业文化,引起员工反感和管理层次的断档。

只有遵循企业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坚持创建与持续改进并重,建立起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平稳地发展。

二、重外化轻内化。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企业视觉识别等“外化”工程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将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要通过文化建设改善企业软环境,提升企业软实力,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激励力、创新性和一致性,使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促进各项工作持续发展。

然而,从现实来看,有些企业为了完成文化建设任务,提出几个口号,张贴几条标语,制定几项制度,统一着装,搞一些活动,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最后的结果是形式上火热,收效却甚微。

这种只注重“外化”表层的形象工程建设,一味在视觉识别和环境建设上做文章,而对思想作风、制度建设、流程再造和工作效能等“内化”工程重视程度不够,就会造成“笔下文化”或“墙上文化”现象。

虽然有文化,却始终不能落地;虽然表面上企业活力无限,实际上却外强中干,一盘散沙。

三、重上层轻基层。

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领导者的文化,是从企业创立开始,一代代企业领导者在企业发展及管理实践中,系统设计、长期积累的产物。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上层领导者的个人文化,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设计、培育、提高乃至创新一刻也离不开企业的基层员工。

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

但是,在相当多的企业中,往往看不到基层员工蕴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惯用的做法是依靠个别企业高层管理者或外聘咨询公司专家“关门”设计。

有些企业虽然在企业文化创立的调研访谈阶段,也以一定形式征求了部分基层员工的意见,但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做到“唯上”与“唯下”的统一。

殊不知,基层员工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最终
贯彻、落实与展现者,外界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最直接的感受就来自基层员工的一言一行,来自他们的价值观念、服务理念和行为规范。

四、重系统轻个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当前诸多民航企业采取外聘咨询公司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下,作为专业的咨询公司,对企业文化的系统性把握很强,但对企业自身特点往往把握不够,甚至出现直接移植相关联企业的文化,脱离自身企业实际的情况。

初看起来,企业文化的各要素,如文化主旨、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口号、企业标志等一应俱全,各项内容似乎也与企业“挂得上钩”,但总觉得提炼得不贴切,不能百分之百与企业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与企业员工的文化取向完全匹配。

原因就在于这样的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企业个性。

民航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军队文化的影响,统一生产、统一调配、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产品等从形式到内涵常常与别的企业相似或雷同。

有的民航企业的企业精神虽然很具有时代意义与进取精神,但如果把它放到铁路企业、军工企业似乎都行。

几乎所有的民航企业都提出了“安全第一”“旅客至上”等一系列口号,唯独没有突出自身个性特点的宣传。

文化缺乏个性,就会缺乏吸引力和黏合力,企业也会因此失去竞争力。

资料出自MBA巴巴商学网,建议直达MBA巴巴浏览下载更多权威资料。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