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盆地煤铀共生条件下资源有效开发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电、“ 西煤东运 ” 及 煤 制 气 的主 要 基地 。“ 十一五” 期问, 新 疆 定程 度 上 形成 资 源 互补 。
煤炭产量快速增长 , 5 年累计生产原煤3 . 4 2 亿吨。 2 0 1 0 年新疆煤
煤炭资源可持 续发 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煤 炭产品结构不
新 疆 虽 然 煤 炭 资源 丰 富 , 但 是 在 很长 一 段 时 间里 , 以原 炭产量约1 亿吨, 本地 需求约为8 0 0 0 万吨左右, 有少量 煤炭输 合 理 。
4 6 . 7 %, 有8 8 %被用于工业和城 乡居民生活消费。
新疆 煤炭资源可持续 发展的优势 和制约 因素
二是环境承载 能力差与环境破坏加剧。 新疆在发展煤炭 工业 的同时, 对环境或多或少产生着负面影响。 新疆地处干旱
草原与 山区树林的生态环境系统异常脆弱, 一旦开 新疆煤 炭资源可持 续发展 的优势。 一是资源优 势明显。 新 少雨地 区, 疆煤炭资源储 量极为丰富。 具有煤质优 良、 埋藏浅、 煤层厚、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 先后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有利 是 大 量 重 复 建 井 造 成 的永 久 煤 柱 损 失 和 边 界资 源 损 失 , 这 主
于 新 疆 进 一 步拓 宽国 内外领 域 合 作 , 吸引资 金 、 技术 和人 才 等 要是 由于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矿权设置混乱, 人为地随意划分
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 占工业总值平均却不超过2 %。
一方面可通过铁路直接输入内地, 另一方面可通 根据新疆煤 炭资源 的分布和资源 开发战略, 新疆规划 准 的输出市场。 使 输入和输 出资源成为可能, 并在一 东、 吐哈、 库拜、 伊犁、 和丰一克拉玛依等五大煤田作为新疆煤 过边境线进行跨国贸易,

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p新疆改革与发展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吴筠摘要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未来,尤其现代煤化工是最具潜力和最具优势的产业,是加速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支点。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应本着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指导方针,统筹有序地进行,合理有序地开发,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乱采滥挖,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破坏环境,因此要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大力提升/疆煤外运0能力,抢占内地煤炭市场份额;打造煤电一体化产业链,全力推动/疆电外送0;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全力推进煤化工项目建设。

关键词新疆煤炭资源疆煤外运疆电外送煤化工一、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概况新疆煤炭资源极为丰富。

在垂深2000米以浅、面积76394平方公里范围内,新疆煤炭资源预测总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的40%以上,居全国首位。

截至2009年末,全区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312亿吨,仅次于山西、内蒙古,位居全国第3位,同时,新疆还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其预测量约9.5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总量的26%。

新疆煤炭呈/北富南贫0区域分布,百亿吨储量煤田24处,千亿吨煤田储量5处,大于3000亿吨煤田储量3处。

其中,准东煤田煤炭资源预测量3900亿吨、吐哈煤田煤炭资源预测量近7000亿吨,属世界级大煤田。

新疆煤炭资源分布集中,大多是整装待开发煤田,储量大、埋藏浅、开采条件好,煤炭种类齐全,总体以低变质的中灰)特低灰、低硫)特低硫、低磷)特低磷的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为主,具有热值高、活性大、不易结渣等特征,是优良的工业动力用煤和煤化工、煤制油用煤。

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神华、鲁能、新汶、庆华等64家内地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开发建设煤炭、煤电煤化工项目。

仅准东就入驻大企业大集团43家。

目前,准东、吐(鲁番))哈(密)、伊犁、库(车))拜(城)四大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13个重点矿区和11个一般矿区的总体规划和开发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

伊犁盆地蒙其古尔铀矿床后生蚀变及铀矿物组成研究

伊犁盆地蒙其古尔铀矿床后生蚀变及铀矿物组成研究

S u yo i e ei tr to sa d Ur n u i e a sCo p st ni t d f Ep g n t Ale a i n n a i m M n r l m o ii c o n M e g i u rUr n u De o i f sn n qg e a i m p st Ba i o Hi
引言
近年来 ,我国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方 面 ,已成功地在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等发现了层
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 。该类型矿床埋藏浅 ,采用地 浸开采工艺 ,开采成本 仅有传统方法 的 4%左右 , 0 而且环境污染小 ,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本
1 区域地质 背景
蒙其古尔地 区位 于伊犁盆地南缘斜坡带东部构
Z A -n H NGHu u j
(at hn stto T cn lg, nhn 30 3C ia E sC iantue f eh ooyNacag3 0 1, hn) I i
Ab t a t s r c :Ba e n g o o i a u v y c r b e v t n a d d c me tto , o mi g o s r ai n u d rmi r s o e a d s d o e l g c ls r e , o e o s r ai n o u n a i n c mb n b e v t n e co c p n o o ee to c o r b n l ss p g n t l r t n a e n d v lp d i e g i u r u a i e o i h l rt n lc r n mir p o e a a y i,e ie ei a t a o s h s b e e e o e n M n q g e rn u d p s ,te at a o c e i m t e i i cu e m o i o , a l i ai n h d o c z t n s rct ai n c l r e c r o aa i n p r i ai n T e u a im n e as n l d sl n t n k o i z t , y r mia a i , e i i z t , h o i , ab n tt , y i z t . h r n u mi r l i i n o o i o t o t o o r r i h ln e a d c f n t . a i n r l r h p fl p , r n lro n e s a d g a u a ,lmp ,a d foeaept be d o c n i i Ur n u mi e a e s a e o u s g a u a r f ev i r n l r u y n e m a m i n n b ry l e p rt , h c a ,q a t,f l s a n t e l s u res h s e t r s s g e tt a e d p sto d s il e r - k y i c a o l u rz ed p a d o h r c o e q a tr .T e e f au e u g s h tt e o i fi u t a i e r r h n r u a i n r l a i n a d t er l f p g n t l r t na e co e r n u mi e ai t o eo e i e e i at a i r l s . m z o n h c e o Ke r s e i e ei l r t n ; a i n e l M e g iu r a i e o i y wo d : p g n t at ai s u n u mi r ; n q g e n u d p st c e o r m a r u m

新疆伊犁盆地铀成矿特征及其形成地质条件

新疆伊犁盆地铀成矿特征及其形成地质条件

新疆伊犁盆地铀成矿特征及其形成地质条件
古抗衡
【期刊名称】《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20)001
【摘要】本文通过对伊犁盆地区域地质,地貌景观,地层,构造特征的描述,和对铀成矿地质特征的概括归纳,分析总结出了盆地内铀矿床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它们是丰富的铀源,良好的地层结构和砂体,规模较大的斜坡带等基础条件,造山运动是成矿作用的驱动力。

而上白垩统-第三第砂砾岩层覆盖才是最重要的矿床定位条件。

【总页数】6页(P18-23)
【作者】古抗衡
【作者单位】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零三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140.5
【相关文献】
1.新疆伊犁盆地尼勒克凹陷铀成矿潜力 [J], 康勇;张大绪;王冰
2.新疆伊犁盆地洪海沟地区煤岩型铀成矿分析 [J], 王毛毛;李华;邱余波
3.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加格斯台地区铀成矿潜力分析 [J], 王毛毛
4.伊犁盆地南缘铀成矿与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J], 王福东;魏显珍
5.伊犁盆地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的关系 [J], 何忧;荣辉;黄琨;王宗星;万军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加格斯台地区铀成矿潜力分析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加格斯台地区铀成矿潜力分析
2 2 岩性 一岩 相 .
新 构造运 动 的不均 匀形成 了盆地 北 强南 弱 的箕 状断 陷 构 造产 出特征 , 可进 一 步划 分 出盆 地 次级 构 造 单 元 南 部斜 坡带 、 中央 凹 陷带 和北 部断 隆 带 。加 格 斯 台地 区 位 于伊 犁盆地 南部斜 坡带 中东部 构造 相对 活动 区 。 盆 内地层 由 古 生 代 褶 皱 基 底 和 中 新 生 代 盖 层 组 成 。直接 基底 为 石 炭 系一 二 叠 系 的火 山 岩 系 , 中酸 以 性 熔岩 和火 山碎 屑 岩 为 主 , 在南 侧 的察 布查 尔 山广 泛 出露 。 中新 生 代 地 层 从 下 到 上 依 次 为 三 叠 系 小 泉 沟 群、 中下侏 罗统水 西 沟 群 、 中侏 罗统 头 统 河 组 、 白垩 系
收 稿 日期 :2 1 —0 3 ;改 回 日期 :2 1 —0 0 0 1 5— 1 0 1 6— 9
作者简介 :王毛毛 ( 92一) 18 ,男 ,助理工程师 ,地质学专业 ,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 。E—ma :c n26 @13 cn i n c1 1 6 .o l
斯台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已控制资源量数十亿吨, 是伊 南煤 田的重要组成部 分 。同时 , 自上 世纪 9 0年代 以来 , 伊犁 盆地南 缘逐步成为 中国 的铀矿 大基 地 , 已经提交 了 系列 大型砂 岩 型铀矿 床 , 以其 经济 、 并 环保 的地浸 开 采优势得 以重点开 发利 用 。铀 矿体 主要 赋 存 在 中下 侏 罗统水西 沟群含煤碎屑建 造 中 , 与煤呈 伴生 、 共生关 系 。 有序勘查 、 理 利用 、 合 确保 资 源开 发 与环保 协 调 发展 将 成为 该地 区今 后 需要 重 点 关 注 的 问题 。本 文 以 “ 犁 伊 式 ” 间氧化 带 可地浸 砂 岩型铀 矿 成矿 理论 为指 导 , 层 分 析 了加格 斯 台地 区岩 性一岩 相 、 构造 、 地下 水 动 力等 铀 成矿控 矿因素 , 综合评价 了加格斯台地 区铀 成矿潜力 。

探讨新疆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

探讨新疆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

探讨新疆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约占国内煤炭总储量的40%。

在煤炭资源开采和向外输出的过程中,新疆作为能源战略基地的地位日益凸显。

标签:新疆煤炭资源勘查开发0前言我國主要聚煤盆地都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背景,聚煤结束后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部分煤炭资源埋藏深度大。

深部煤炭资源赋存状况的复杂性对其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发缓解了国内的煤炭需求,新疆已成为我国矿产资源的战略接替区。

1煤田构造与深部煤炭资源勘查中国大陆是由若干个稳定地块和构造活动带镶嵌而成的复式大陆,稳定地块规模小、刚性程度低、盖层变形强烈。

与发育于单式大陆上的北美、欧洲煤田相比,中国聚煤盆地所经历的地质演化历史要复杂得多,导致含煤岩系赋存的时空差异十分显著。

成煤期后的各次构造运动,使原始大面积近水平连续分布的煤层和煤系抬升剥蚀、沉降深埋、褶皱断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分离的含煤块段。

构造运动对煤系的改造,是决定煤炭资源勘查难易程度、勘查手段选择和勘查工程布置的首要地质因素。

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和煤炭工业的布局不均衡,80%以上的煤炭产量集中于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以东,但该区已发现资源仅占全国的11%t31。

经过数十年勘查开发,东部地区浅层煤炭资源基本上均已动用,开采深度越来越大。

在未来2O年内很多煤矿将进人到1000~1500m的开采深度问。

煤炭资源勘查作为煤炭开发的先导性工作,东部地区的重点也由暴露型煤田和浅部煤田转向巨厚新生界覆盖区、推覆体下、老矿区深部等区块嘲。

上述区块通常工作程度低、已知信息少,煤系赋存条件相对较复杂,给煤炭地质勘查带来很大的难度。

由于中国煤田构造的复杂性和时空差异性,加强对深部勘查区构造规律的研究,对于建立合理的勘查模式、取得最佳勘查成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东部地区成煤条件分析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东部地区成煤条件分析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东部地区成煤条件分析伊犁盆地是新疆四大产煤基地之一,预测煤炭资源量达2817亿吨,至2010年9月已探明资源量为546亿吨,其中伊犁盆地南缘预测资源量1813亿吨。

简析该地区地质背景、煤层划分,重点分析伊犁盆地南缘主要有利含煤地层的形成,与成煤后构造活动对煤层空间展布影响,预测在盆地南缘东部地区成煤潜力。

标签:煤炭;侏罗系;构造;伊犁盆地煤矿资源丰富,全盆预测资源量约3000多亿吨。

区域上的煤矿地质工作程度较高,最早的煤矿勘查和开采年代已无从考证,大多数是私营企业不规范和小范围勘探开采。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各地质工作部门陆续在伊犁盆地南缘中西部开展过不同性质的地质勘查工作,大部分均涉及到侏罗纪含煤岩系,中东部地质工作较少,煤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1 地质背景1.1 地层伊犁盆地具有多层复合基底,可以分为前震旦纪结晶基底、震旦纪——寒武纪初始盖层基底和古生界褶皱基底。

前震旦纪结晶基底:由两类同期但性质不同的基底拚合而成,一类为前震旦纪浅变质岩系,原岩为稳定相浅水沉积,反映基底具有稳定的地块性质;另一类为中、深变质岩系,原岩为沉积-火山岩系,属于裂谷环境下的产物。

震旦纪-寒武纪初始盖层基底:作为新疆统一克拉通地块的组成部分,在前震旦纪结晶基底之上,覆盖了以震旦纪冰碛层和寒武纪初含磷岩层为代表岩性的沉积。

盆地盖层自下而上发育有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第四系。

其中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J):广泛分布于伊犁盆地内,出露盆地南北两缘,不整合上覆于不同时代地层之上。

位于中央洼陷带南部的伊参1井揭穿厚度达1656m。

自下而上划分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和中上侏罗统艾维尔沟群,1.2 构造伊犁盆地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上归属于天山造山带中的伊犁-中天山微地块,该微地块除南天山外,总体上属于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其南侧以南天山为边界与塔里木板块相接,是在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南北对冲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大型内陆山间拗陷盆地。

新疆伊犁盆地尼勒克凹陷铀成矿潜力

新疆伊犁盆地尼勒克凹陷铀成矿潜力

新疆伊犁盆地尼勒克凹陷铀成矿潜力康勇;张大绪;王冰【摘要】尼勒克断陷是在石炭纪和二叠纪裂谷变形基底上的裂陷盆地,早期的控盆构造活动使得盆地断陷成形并沉积了巨厚的侏罗系砂岩,提供了有利的铀储层.阐述了尼勒克盆地侏罗系地层发育特征,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分析了早期控盆构造及新构造活动对铀成矿的影响;从水补-径-排特征、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特征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尼勒克凹陷铀成矿的有利因素.分析认为尼勒克凹陷内吉林台—乌拉斯台地区,侏罗系地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宽广,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完整,铀源充足,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5(031)003【总页数】4页(P90-93)【关键词】尼勒克凹陷;铀储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特征;成矿潜力【作者】康勇;张大绪;王冰【作者单位】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正文语种】中文新疆伊犁盆地为一内陆坳陷盆地,盆地内侏罗系期沉积了1套厚度巨大的冲积和湖泊成因的碎屑岩沉积体,为铀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储存空间。

到目前为止,盆地南缘发现并提交了库捷尔太、乌库尔其、扎基斯坦、蒙其古尔等铀矿床。

而在盆地北缘,由于其构造活动相对较剧烈,成矿条件和铀矿化的发育规模都远不及盆地南缘。

但通过航空伽玛测量、地面物探、地质勘探等工作,在盆地北缘仍陆续发现了新城子、卡占奇、皮里青、南台子、外比里克奇、汗松树图等铀矿化异常点带,其中汗松树图铀矿化异常点正位于研究区内的乌拉斯台地区。

研究区尽管构造活动强烈,但仍存在像乌拉斯台这样的相对稳定区,从构造活动、铀存储空间、水动力条件等方面看,该地区具备了有利的成矿条件。

尼勒克断陷是在石炭纪和二叠纪裂谷变形基底上的裂陷盆地,充填了侏罗纪碎屑岩与含煤岩系的河流湖泊相堆积,物源来自南北两侧,尤其南侧阿吾拉勒山已隆起,是其主要蚀源山地,山前发育扇裙堆积,厚度巨大[1]。

由西向东,可划分为苏布台斜坡带,加林郭勒洼陷、也列莫顿次凸和乌拉斯台洼陷等4个次构造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专业化 的铀矿l 士 l 踬 队伍进行戡『 查。
但伊犁盆地已被列 ^ 新疆 噪 炭资源规划区, 煤化工的重要新型工 业化基地, 目前有多家大型煤炭企业在铀矿勘查工作区和找矿远景区 进行煤矿探矿和开发工作 , 致使部分铀矿资源被破坏, 资源浪费的同 时 亏 染了环境。 ( 二 、铀资源有序开发利用 问题。 由于铀 、煤产出在空间上 具有密切关系, 若进行煤炭的先行开采, 将会造成地层结构和地下水 系统的破坏 , 破坏了地浸开采的基本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 使铀 矿资源因无法开采而被浪费 , 同时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也会 造成很大影响, 造成永远无法消除的放射 陛污染。 由于 目前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政策引导, 在伊犁盆地煤炭资源开发 如火如荼的形势下, 铀、煤两种优势矿产资源女 1 1 何合理开发利用的问 题愈发突出。由于没有合理有序勘查、开发机制, 存在铀资源浪费和 放射陛污染隐患问题。当前现状是煤炭资源的先行勘查及开发严重 影响了伊犁盆地铀资源勘查评价和开发利用, 部分铀矿储量甚至成为 呆矿 。 ( 三 发的相互影响关系。 1 、煤矿先开采对铀矿利用及环境的主要影响。 a . 煤矿先开采则破坏了地下水的状态, 大量的排水可能会使含矿 含水层疏干, 也破坏了地下的水动力机制 , 使矿区不再具有补给一径 流 一排泄的地 下水循环体系。这样就破坏了铀矿地浸的基本水文地 质条件而无法进行铀矿地浸开采。 b . 煤矿开采形成了 大量采空区, 对于采用钻孔系统原地浸出的地 浸采铀来说, 很难完成开采工艺孑 L 的施工和成井。 本来经济可采的大 量铀资源就成为呆矿。 c . 在砂岩型铀矿区域煤矿开采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放朴陛废渣, 对 周围环境会产生放射 『 生 污染。 d . 局部富含铀的煤层若开采利用则产生灾难性的放射性污染。 2 、铀矿先开采对煤矿及环境的影响 a . 铀矿体的产状稳定 , 地浸开采所使用的钻孑 统不会对地层结 构造成破坏。从开采条件方面来说对开采煤的影响可以忽略。 b . 地浸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小程度。地浸开采过程 无井巷开拓, 只采用单一的钻探施工方式 , 并对含铀含水层顶底板进 行水泥封孔 , 不会造成矿层开启 , 无废渣堆放地表。矿山开采时注浸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u d g I 产业研究
新疆伊犁盆地煤铀共生条件下资源有效开发模式研究
王贯 东 景 继 东 张 鹏 山东 能源 新 矿集 团伊 犁 能源 公 司 新疆 伊 犁 8 3 5 0 0 0
摘要: 本文 以处 于伊 犁 的新矿 集 团伊 犁 能源二号矿 井 与中 国核工 业地质局 二一六 大队察布 查 尔县 乌库 尔其铀 矿形
三、对类似煤 、铀伴生条件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 一) 对煤、铀聚集区进行整装勘探 。疆内与伊犁盆地存在类似 情况的几大产煤区( 如吐哈、东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等) , 建议 参照铀煤综合勘查开发的方法 , 由 专业铀矿勘查单位按区 域进行整装 勘查 , 统筹考虑、统一部署 、 统—设计、统一实施 , 开展 以 铀为主的 综合勘查工作 , 查清铀资源状况, 规划资源综合开发的总体方案。铀 矿勘查过程中发现的其它矿产 由自治区政府根据相关规定处置。避 免煤炭开发过程中对铀矿资源的破坏以及造成妖 洼 晓影响。 ( 二) 建立健全煤矿放射性 日 常检测管理工作。政府有 关部门要 建立健全放射l 生监控管理机构和放射陛日常监测机制 , 放射洼日常监 测工作依据国家技术规范实施, 对监测到超标、异常现象的煤矿, 必 须严格控制煤炭的开采和销售 , 否则将对生态环境 带来极大的破坏。 ( 三) 遵循 “ 先铀后煤 、互不影响、责任 自负”的开采原则。遵 循 “ 先铀后煤、互不影响、责任 自负”的开采原则 , 充分发挥煤矿、 铀矿各 自资金、专业、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对煤、铀资源开发进行 系统规划, 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的铀、煤两种优势资源勘查开发机 制, 避免资源浪费, 确保矿山和生态环境安全。 ( 四) 积极争取国家支挣 洼 政策。符合条件的煤 、铀综合开发利 用单位要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 0 1 3 年3 月2 6 日联合下发的 《 矿产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财建【 2 o ] 3 ] m号) 积极争取 国家支挣 眭政策, 使得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伊犁能源公司与核工业地质局就伊犁二矿煤炭资源和乌库尔其 铀矿资源建立的科学、合理、有序的合作开发模式,既保证了铀矿 资源的有效利用 , 又保护了煤矿后续的开采安全, 大大降低了放射性 污染对当 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 同时符合国家 “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 用”政策陛支持的范围, 实现了煤矿、铀矿双方在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共赢 , 其他煤、铀伴生条件的资源开发单位可
二、伊犁盆地煤 .铀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 r 、 铀煤资源有序勘查问 题 。 伊犁盆地 已 探明较大规模的 铀矿资源/ 储量 , 部分正在开展铀矿勘查的区域也已取得重大找矿进 展。铀作为放射 沅 素, 本身及其衰变子体部会对环境及人类产生长 期影响。其勘查开发也有特定的要求和技术防范措施, 长期以来—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疆伊犁盆地煤 .铀资源概况
伊犁州直拥有多期次、多层系 、多类型的地质构造单元, 州直 由北向南分为六个成矿带, 即: 博罗科努金、铜、钼 、铅、锌成矿带 , 阿吾拉勒铁铜成矿带 , 乌孙山—伊什基里克金、铜、铅、锌、钼 、多 金属成矿带, 那拉提钼、铬、钻 、金、铅、锌、白云母、稀有金属成 矿带 , 哈尔克他乌金、有色金属成矿带 , 伊犁盆地煤、铀、石油聚集
区。
液浓度较小, 易溶矿物少 , 区域地下水位变动不大, 仅在采区内有水动 力变化 , 浸出液中岩石成分较少。因此,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也很 小。整套地浸开采的工艺流程中不产生任何尾矿, 对矿山及周边环境 基本不产生放射陛污染 , 是目前铀矿开发利用过程中最经济、最有效 最环保的开采选冶方式。 c . 铀矿开采完后可继续开采煤矿并不会影响采煤工作。
成的有效开 发模 式 为研 究对 象, 通过对 当地 资源赋存 、开采 条件 等调 查分析 , 有针 对性的提 出了提 高开 发效率 、防 治放 射性环境 污染 的对 策和措 施 , 以期 为今后 类似伴生矿产 资源的有 效开 发提 供有 力依据和 可行的参考模 式 。 关键 词 : 伊犁盆地 ; 煤铀 共生 ; 有效开 发; 新模 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