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土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土试卷答案
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一、填空题 1.石黑一雄
览》
3.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意为木 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旧时遍布蒙 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今数量已大减。原来是在辽 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 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4.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又叫做“产婆术”式的教学对话。苏格拉底在教学过程 中采用问答法,环环紧扣,层层解析,步步推进,启发诱导,其判断的标准是一 般的社会通则。实际上,问答法是一种探讨和辩论教学方法,即不直接向学生传 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争辩、诱导或暗示,把学生导向预定的 结论。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把获得一般规律性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 教导学生在认识中逐渐排除非本质的成分,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于这种教学 方法重视学生的“学思结合”,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又找到了获得知识的途 径,因而一直为进步的教育家们所肯定与弘扬,并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重要 方法。 四、简答题 1.文化导入法: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有人称之为“文化揭示”,主要方法有 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知识;文化内容融汇到课文中去;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
能力。 2.单时制文化: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较强的私有财产观念;专注工作;习惯于 短期关系:严肃对待时间约定低语境文化;注重任务的按时完成:遵守计划
2018年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2018年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无效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一.填空1.在京城的郊外祭祀天2.荀子3禅4讲会制度5.编年6.立秋7.对称8.司马相如9.《广陵散》10.桃符二、名词解释1.颜肥柳瘦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画写得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作品极多,著名的如《多宝塔感应碑》《东方画赞碑》《元结墓志》及《颜氏家庙碑》等。
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他有意避开颜体竖画的肥壮,把横竖画都写得均匀硬瘦,把点画写得如刀切一般,独创“柳体”,世称“颜肥柳瘦”,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义阳郡王待磷碑》《神策军碑》2.天干“天千”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
天干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其组合方法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称为“六十甲子”,每个单位代表一天。
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断。
这一方法从殷商中叶一直用到1911年,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3.客卿制春秋时期的一种选土制度,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士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到管仲为相的齐桓公时代,已形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位居第一。
各国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竞争,纷纷招贤纳士,将相重臣往往从下层军士或平民中选拔,只要他们有技之长,能够解决君主或其他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登上政治舞台展才千。
就像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贤才那样;贵族和士大夫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也纷纷开门养士,就像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那样,他们的门客多达千人,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人才。
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中医学的特点我国的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遗产之。
2018 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答案-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1.墨子【解析】墨子主张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兼相爱,交相利”。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周公4.苦【解析】苦、集、灭、道为“四谛”,“谛”为佛经中所指的“真理”。
5.章太炎6.彩陶文化7.《春秋》、鲁解析】鲁国史官把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记录,概括成《春秋》。
8.19119.九州;华夏10.六艺;射;御11.杜甫【解析】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12.陆游【解析】出自宋朝陆游的《示儿》13.周邦彦14.《石头记》15.乐府【解析】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
16.戴望舒17.散文诗【解析】散文诗1918年产生,到《野草》完成的1926年走向成熟。
18.汪曾祺19.一20.胡适21.《暴风骤雨》22.《等待戈多》23.软实力【解析】一切非物化要素所构成的实力就是软实力24.颜筋柳骨25.汝26.蒙古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错解析】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法家思想的影响。
2.错解析】“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出自《诗经·大雅·民劳》3.对【解析】商朝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个王朝。
4.错5.对6.错【解析】播种面积最大的是水稻,产量最高的小麦。
7.√8.错【解析】本句出自《诗经·国风·秦风·蒹葭》9.错【解析】《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焦仲卿妻》。
10√11.对12.对【解析】《向太阳》创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刚刚开始。
13.×14.错【解析】“五四”之后,成就最高的创作门类散文15.√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1.D【解析】荀子认为天不是神秘莫测,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是自然的必然性。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一、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1.错。
“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2错。
宋元以来由于市民阶层的兴起,产生了与市民艺术趣味密切相关的白话小说——“话本”。
3.错。
低接触性文化包括北欧大部、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族人和日本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方志:是“地方志”的简称,所谓方志就是以行政区划为记述内容的历史书,志”即“记”的意思,取“永志不忘”之意。
2善本:在版本辨别的基础上,产生了“善本”的概念,所谓善本,就是好的版本。
我们将善本的含义规定为“三性”:一是因年代久远而具有的“历史文物性”;是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料性”:三是印刷考究、裝帧精美的“艺术代表性”3.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牵涉到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
4交际法:又称“交际语言教学”、“意念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三、简答题(共70分)1.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分外在和内在两种,外在特点有四个方面:(1)统一性,是说中国文化在发展中以远古时代的华夏文化(即后来的汉文化)为核心,同时吸收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一个统一体。
(2)连续性,这是说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没有发生中断现象,是一环扣一环向前发展的。
(3)包容性,这是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吸纳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
(4)多样性,这是说中国文化在统一性里具有多样性,在整体里具有差异性。
内在特点:一是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
二是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
三是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2第一是虚拟的时空环境。
它没有固定的环境,时间和空间自由灵活,完全用虚拟的手法来表现。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普通话辅音系统中,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的声母是(国际音标)_______。
(北京大学)正确答案:[]2.普通话中的复元音ua属于_______响复元音。
(北京大学)正确答案:后3.明清以来,北方说Ⅱ昌文学中押韵时常使用的韵辙共有_______。
(北京大学)正确答案:十三个4.古浊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应该读为_______或阳平。
(北京大学)正确答案:去声5.“奶奶”这个词中,第一个汉字实际读音的调值数应该是_______。
(北京大学)正确答案:216.轻声音节不仅可以区别词义,还有区别_______的作用。
(北京大学) 正确答案:词性7.音位和其他音位组合时,可能会受到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和_______四种。
(北京大学)正确答案:脱落8._______是p不同于b的区别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正确答案:送气与否9.f是唇齿、清、_______音。
(北京师范大学)正确答案:擦10.普通话里的四声用五度标记法的调值表示应该是_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正确答案:55、35、214、5111.“波”的国际音标_______。
(北京语言大学)正确答案:[po55]12.“一寸光阴一寸金”中“一”的读音是_______。
(北京语言大学)正确答案:阳平13.“……来啊”中“啊”的读音是_______。
(北京语言大学)正确答案:ya判断题14.所有声母都不能和ueng拼合。
(北京师范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ueng”韵母不能有辅音声母,但可以和零声母音节相拼。
15.舌尖后、塞擦音、清、不送气辅音是ch[ts]。
(北京师范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发元音时,声带必定振动;发辅音时,声带必定不振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A.正确B.错误17.有人把“n”发成“ng”,是发音部位不准确造成的。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样卷及答案)

附件二: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样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
3.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现河南境内。
4.《格尔尼卡》是画家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6.中国思想史上,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7.京剧中,表示刚正稳健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
8.佛教的创始人是。
9.在中国,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10.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时期。
11.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中国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族的著名史诗。
12.《》是明代修撰的一部最大的类书,原书22937卷,可惜因历史浩劫,散毁殆尽。
13.被称为“亚圣”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14.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15.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
16.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17.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18.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
19.耶路撒冷旧城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地。
20.中国戏剧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包括生、旦、、丑。
21.二十四节气歌谣里,“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芒”指的是。
22.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23.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下一句是。
24.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5.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组成的国家,其中native American所指的族群是。
26.中国现存最早的神话故事集是《》。
27.浮世绘是国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语言学中,把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_______词。
(北京大学)正确答案:合成词2.词义包括_______和感情色彩、形象色彩、_______、形象意义等附加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正确答案:概念义语体色彩3._______是有文化内涵意义,结构固定,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北京语言大学)正确答案:熟语4.一个词的词汇意义主要包括它的理性义与_______。
(中国人民大学) 正确答案:色彩义5.惯用语以三个音节为主,大多是_______结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正确答案:动宾6._______构成一个词的词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正确答案:词根7.词汇意义的主体是_______。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正确答案:概念义8.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叫作_______。
(山东大学)正确答案:词根9.“老人”“老鼠”都是合成词,从构词法角度看,前一个“老”是_______,后一个“老”是_______。
(上海外国语大学)正确答案:词根词缀10.“咖啡、果汁、可乐”可以提取的共同义素是_______。
(上海外国语大学)正确答案:可饮用的液体11._______是意义上有共同特征的词所形成的聚合体。
(厦门大学)正确答案:语义场12.多义词派生义的产生方式主要有隐喻和_______两种。
(厦门大学)正确答案:转喻13.“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是_______歇后语。
(上海大学)正确答案:谐音判断题14.词的基本义就是词最初的意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词的基本义是词最基本最常用的,是对转义而言的,并不一定是最初的意义。
15.现代汉语中,凡是单音节的词,就一定是单纯词。
(厦门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详解(材料分析写作)【圣才出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详解第三部分材料分析写作1.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材料:约翰是个美国小伙子,他在美国纽约一所汉语培训学校里学习过两年汉语,可是他既不能读中文书报,也不能用汉语进行简单的沟通。
今年夏天他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习汉语,四个月之后他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了特别显著的提高。
由此我想到《孟子》里讲的一个故事:有个楚国人学习齐国话,请一个齐国人教他,可是一个齐国人教他齐国话,而众多的楚国人整天跟他说楚国话,因而他的齐国话总是学不好,后来把他送到齐国首都临淄去学习,很快他的齐国话就说得呱呱叫。
答:(1)发现问题案例中的约翰是个美国小伙子,他在美国纽约一所汉语培训学校里学习过两年汉语,可是他既不能读中文书报,也不能用汉语进行简单的沟通。
今年夏天他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习汉语,四个月之后他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了特别显著的提高。
由约翰学习外语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二语习得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生理、认知、情感等个体因素是习得第二语言的内部因素,而环境则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部条件。
无论是习得第一语言还是习得第二语言都离不开环境,环境又分为课堂语言环境和社会语言环境。
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离不开这两种环境,只有充分认识到课堂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才能够很好的掌握外语。
(2)分析问题在二语习得中,如果想要更好的习得外语,学习者仅仅处于大量的言语输入的教学环境中是不够的,还应该尽量处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以达到较好的二语习得效果。
①环境因素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始注意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所谓环境因素,广而言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言语输入获得的环境以及教学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壹中外文化基础
一、常识填空
1、法显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450。
2、《哭晁衡》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453。
3、《中华帝国志》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457。
4、京剧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342。
5、“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说”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232。
6、《仪礼》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199
7、神格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36
8、《淮南子》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227
9、秦三苍
10、《天主实义》
二、名词解释
1.永乐大典:是明代规模最大的类书,由明成祖命解婚、姚广孝等人主持编撰,
也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百科辞典。
2儒学:所谓“儒”,最早是指在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如巫、史、祝、卜等。
后来孔子出现以后,因其弟子众多,影响扩大,“儒”就
1.√一、判断题贰教育心理学基础的路线图超越儒家,取而代之,达到以夷变夏的目的实则策划通过“合儒-补儒-超儒”“阳辟佛而阴贬儒”“贬佛毁道,援儒攻儒”窦补的儒是孔孟时代孔孟以前的中国文化中较原始的“儒家”思想,所谓“先儒”,
2.利玛窦采用的是“驱佛近儒”的手段进行传教,这种方法佛教也曾用过。
利玛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刻的变化。
国的“四大发明”也通过它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地区,是整个人类文明都发生了深佛教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大大改变了原有的哲学、文学和艺术风格,中及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绘画等也在汉唐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特别是印度陶瓷等绚丽多彩的工艺产品被运往中亚及欧洲,而异域的核桃、胡萝卜、葡萄以丝绸之路的开通,在古代东西方之间架起了文化交往的桥梁,中国的丝绸、往。
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了这条陆上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沟通着中国与外国的交绸之路”。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到达敦煌后分为南路和北路继续西进。
除1.答: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中西交通要道——“丝三、简答题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糅阴阳五行、道、法诸家学说,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建立起一个以“天人感应”儒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汉代的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独尊地位,指导中国社会生活达数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
汉代以后,承和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到汉武帝时代,儒学被推上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由孔子创立的学说称为“儒学”。
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
2.对
3.对
4.X
5.X
二、名词解释
1学习风格: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s,也译为学习方式)指学习者在完成学
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在这里,学习策略指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
等方面的偏爱。
并非所有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都属于学习风格范畴。
有些学习
策略和学习倾向会随着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有些则表现出持
续一惯性,即能够稳定地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持久性),在完成类似的任务时始
终表现出这种稳定性(一致性)。
正是这些稳定、持久、一致而独特的学习策略
和学习倾向,构成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2.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self-eficacy)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
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在20世纪80年代,自我效能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不同自我效能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各有不同。
自我效能是自我做某特定的工
作时对自己的能力的一种具体的判定,具有未来导向。
三、简答题
韦纳在海德和罗特的基础上,对归因理论进行系统的探讨,他提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大多数解释都有三个特征:第一,原因是内部的(internal)还是外部的(external):第二,原因是稳定的(stable)还是不稳定的(unstable);
第三,原因是可控(controllable)还是不可控(un-controllable)。
韦纳认为,归因的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
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
表现于以下方面:
(1)对成功和失败的情感反应,如果将成功归为内部因素,个体才感到自豪和满意,如果成功是源于他人或外部力量,学生感到的是感激而不是自豪。
相反,
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学生会感到自责、内疚和羞愧。
如果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感到生气和愤怒。
(2)对成功和失败的期望。
学生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时,对未来结果的期待和目前的结果一致,即成功者预期以后的成功,失败者看到的是以后的失败。
但如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则对以后的成败预期影响较小。
(3)所投入的努力。
如果学生认为失败是因为不努力导致,他在以后有可能更加努力,遇到困难也能坚持。
若将失败归因缺少能力,即努力也无法取得成功,那他就很容易放弃。
郭德俊对初中生考试成绩归因模式硏究亦验证了这些规律。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Thompson,Da-vidson, &Barber,1995)。
故当活动成功时,个体倾向将成功归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反之,活动失败时,归因于一些不可控的原因,以挽回自己的面子。
叁对外汉语教学
一.判断题
1.对
【解析】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191
2.X
【解析】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48
3.对
【解析】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3
4.√
5.错
解析】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367,精讲多练。
6.×
7.错
【解析】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385。
8对.
【解析】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168。
9.错
结:联系实际,做出总结,升华。
交际方面。
联:联系材料,说明刘老师应采取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改善现状,主要是跨文化议:根据课本理论阐述问题。
括。
引:引述本材料的事实,对材料中刘老师在生活和教学上遇到的问题进行简短概议—联—结参考要点:引三、案例分析与写作结:联系实际,做出总结,升华学方面。
联:联系材料,说明周老师应采取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改善现状,主要是课堂教议:根据课本理论阐述问题
周老师的做法进行评论。
引:引述木材料的事实,对材料进行简短概括,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理论,对参考要点:引——议—联——结二、小案例分析10.√
【解析】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