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分类,2.分析归纳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能从书本图表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用地理语言准确表达出来,4.通过对实例材料的思考、探究、讨论与合作分析,使学生确实感受和构建知识规律,分析产业转移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重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难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1、生成教学法。

提供分层次的问题与材料,并进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行分析发现知识、构建知识。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发展。

这是本节设计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2、启发式教学。

提供材料,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并提出方案与设想。

在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多有采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1、图片展示――汽车标志(按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是大众、奥迪、宝马、奔驰、雪佛兰、本田、劳斯莱斯、现代、雷克萨斯、三菱、丰田和法拉利)[问题探究]这些品牌都是国外的,但工厂都建在中国,到中国来干嘛?2、微笑的背后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微笑曲线”理论是台湾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再造宏基”提出的,现在已成为经济学的一条著名定律。

所谓“微笑曲线”就是在产业链中,研发、生产、流通诸环节的附加值曲线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形态,类似于微笑嘴型。

在这条曲线上,产品的高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两端。

在“微笑曲线”中,一端是研发、设计、专利,另一端是品牌、销售、服务,中间是组装、加工、生产。

处在两端的研发、流通环节利润率较高,一般在20%至25%之间;处在中间的生产环节利润率较低,一般只有5%左右,甚至更少,而且生产环节容易被同行以更低的成本优势所取代。

2020高中地理 第五章第2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20高中地理 第五章第2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读图思考:读图5.7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点拨: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点拨: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点拨: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分类: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图5.8给出了这类产业随时间推移而在东亚转移的轨迹。

思考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019-2020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3学案: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2019-2020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3学案: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姓名,年级:时间: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1。

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

2.运用实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的影响。

1。

能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

学会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区和产业迁出区的影响。

课前预习一、产业转移概况1。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

分类: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扩大,追求更高的。

2。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①劳动力:具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A。

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推动企业家向转移产业.B.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③市场:国内市场趋于或者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

(2)其他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 的调整,原生产地、地价昂贵,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调整。

2。

促进区域.3。

改变了。

4.改变劳动力.课堂探究一、产业转移[自主探究一]阅读教材P图5。

7,思考以下问题:871。

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二、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P图5.8“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88化",完成思考题:1.图5.8中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试解释其原因.2。

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4。

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自主探究二]1.阅读教材P88图5.9“出口加工区企业生产组织示意”,完成教材P89上面的“思考”。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温馨提示]产业转移并非只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影响因素 原因 影响劳动力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内部交易成本 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很高迫使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 ①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国内市场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②一国产品销往另一国往往受到多①企业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②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方面的限制2.其他影响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意义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②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①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产业转移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5.反思与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案例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国家发展战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地理现象的欲望。
2.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战略,理解我国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策导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4.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接着,提出引导性问题:“为什么产业会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有哪些影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明确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2.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如劳动力成本、市场、政策等因素,并举例说明这些因素在东亚地区的具体表现。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方面,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产业会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产业转移对我国和东亚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疑惑,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产业以东亚为例》学案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产业以东亚为例》学案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产业以东亚为例》学案(共9页)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案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重、难点重点: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预习案一、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___________产业转移和___________产业转移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________________.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①劳动力: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厂逐步停止招工.据此回答1~2题.1.该企业由深圳向郑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追求更大的消费市场 B.降低劳动力的成本C.深圳原材料日趋枯竭 D.郑州科技实力增强2.该类企业的转移将( )A.增大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推动迁出地的城市化进程C.利于迁入地、迁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D.促进迁入地、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改善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服装经销商多从我国订购服装成品,但从21世纪初开始将订单转移到东盟国家.尽管近年来东盟国家纺织服装工业迅猛发展,但一些纺织企业无法满足欧美客商对产品的高要求,导致仍需从我国大量进口一些纺织服装产品,尤其是高档面料产品.目前,我国已成为东盟地区最大面料供应国.据此完成3~5题.3.欧美服装经销商将订单由我国转入东盟国家是因为( )A.东盟原材料更丰富B.东盟产品质量更优良C.东盟劳动力成本更低 D.东盟距欧美市场更近4.影响东盟国家从我国大量进口面料产品的主要原因是( )A.与我国交通联系便捷B.自身生产工艺较薄弱C.本国生产规模较小D.当地产业升级的需求5.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某知名服装企业到东盟国家设立服装生产厂,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B.接近欧美市场C.塑造品牌形象D.增强集聚效应【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材料一20世纪的东亚,工业“雁形起飞”。

2024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4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其次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读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该产业可能是( )A.碳酸饮料B.计算机软件开发C.电子装配D.汽车制造2.承接该产业的地区往往( )①科技发达②劳动力丰富③工业基础好④市场广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4湖北武汉高二上期中)2024年6月24日,有着84年相机生产历史的奥林巴斯宣布退出相机市场。

在此前的2017年,日本著名相机制造企业尼康突然宣布关闭位于我国无锡的工厂,并且裁减2 000余名员工。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奥林巴斯宣布退出相机市场的主要缘由是( )A.摄影需求不足B.智能手机的普及C.技术工人缺乏D.新冠疫情导致购买力下降4.尼康公司最可能( )A.向美国转移B.回迁日本C.向欧洲转移D.向印度、东南亚转移下图示意某高科技公司的制造部门和研发中心四个不同时期的分布变更,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Ⅳ时期,与丙国相比,甲国( )A.科技发达B.资金雄厚C.交通便利D.劳动力廉价6.该公司制造部门区位选择不断变更的主要目的是( )A.靠近消费市场B.获得高额利润C.降低运输费用D.加强技术合作(2024山东聊城高二上期中)2024年4月,阿迪达斯宣布关闭其位于德国安斯巴赫市和美国亚特兰大市的两家高科技机器人工厂,这两家工厂的产量占比较小,且均运用机器人和3D 打印技术生产运动鞋。

而后将其鞋类产品生产重新转移到中国及越南,之前开发的机器人工厂的一些技术将会被利用上。

一位阿迪达斯高管表示:假如亚洲新工厂运用3D打印等技术,也可满意其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的环保需求。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阿迪达斯关闭机器人工厂的缘由是( )①环境成本高②产量占比小③产能过剩④劳动力成本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阿迪达斯重回中国和越南的最大优势是( )A.政策实惠B.市场广袤C.技术先进D.交通便利题组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上期中)2024年3月27日上午,四川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人教版 地理 必修三 第五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设计

人教版 地理 必修三 第五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设计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习目标】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

2.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基础梳理】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1.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导致产品成本差异。

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较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地方服务、生产组织和职工培训等的资金投入。

(3)市场因素市场饱和或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要,促使企业转移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影响产业迁出区产业迁入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污染产业移出,环境质量改善,区域景观改变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强,区域景观改变改变就业的空间分布随着产业移出,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大量产业移入,就业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力【重难讲解】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同步练习】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

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以东亚产业转移为例,说明产业在国内和国际间转移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概述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____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②
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形式
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1)三个重要因素 影响
因素
原因
影响
劳动力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③________很小且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差异较大
具有④__________________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内部交 发达国家⑤________________很高,内
迫使发展中国家改善⑥________以减少
(2)其他影响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⑪______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而顺利实现⑫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⑬__________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成熟或⑭____________的产业。

(2)发达国家:主要发展处于开发和⑮______________的产业。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表现⎩⎪⎨⎪⎧
改变了区域的⑯ 伴随着⑰ 的转移和扩散
(2)警示: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⑱__________,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⑲____________。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产业转移国或地区: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会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引起⑳__________的增加。

(2)产业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21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
1.
2.
3.
探究点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探究材料】
材料一芭比娃娃销售遍及了全世界150多个国家的市场,每一秒钟就有两个芭比娃娃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售出。

自1959年以来,出售整套芭比娃娃及其家庭成员的数量加起来,比绕地球7圈的数量还要多。

材料二目前制造芭比娃娃的头发、塑料,产自日本与中国台湾省,模子、油漆及关键装饰材料产自美国,而服装则产自中国大陆,最后在中国大陆“组装”。

美国市场售价10美元的芭比娃娃,玛太尔公司拿走了8美元,香港商人拿走1美元,中国大陆玩具厂得到的收益,大约是35美分。

1.生产芭比娃娃的企业将产品的部分或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
2.促成芭比娃娃的服装生产和最后的组装都选在中国大陆的因素是什么?
3.和制造芭比娃娃不同的是,目前,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直接到我国办厂的越来越多,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考例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的冬天,全球经济“寒意”阵阵。

各类经贸洽谈会规模上都不同程度地缩了水,成效自然也要打不小的折扣。

而带有明显“双转移”(所谓“双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却逆势飘红,无论是参展规模、参会人数,还是最为重要的签约项目,都实现了逆势飘红。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制糖业罐头食品业⇒服装、印刷、金属制品、塑料制品⇒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油化工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2)纵观“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其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原料导向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

(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探究点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探究材料】
材料一台湾产业发展历程
材料二见教材P91图5.13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和图5.14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1.50年代后台湾产业结构经过了哪些调整?带来什么影响?
2.由探究一中的芭比娃娃和产品生产环节的附加值图。

我们分析:“美国市场售价10美金的芭比娃娃,玛太尔公司拿走8美元,香港商人拿走了1美金,中国大陆玩具厂得到的收益,大约是35美分”。

这说明了什么?长期这样发展下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应怎么办?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考例探究2】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巧学速记】框图法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
我国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主要形式最容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易出考题
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是热点问题,也是常考点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原生产地 ②国内 ③流动性 ④充足、高素质 ⑤社会消费水平 ⑥投资环境
⑦国际市场 ⑧限制 ⑨市场广阔 ⑩市场 ⑪国家政策 ⑫产业结构调整 ⑬工业化 ⑭衰退期 ⑮增长期 ⑯地理景观 ⑰环境污染 ⑱负面影响 ⑲综合治理 ⑳失业人口 ○21就业压力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

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原因,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使生产成本提高,或扩大产品销售市场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往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外设立工厂等方式,进行产业转移。

2.
(1)劳动力因素
⎩⎪⎨⎪⎧
数量
质量价格
――→差异较大
产品生产成本差异大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
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
工业联系
接受服务管理生产组织职工培训

在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
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
成本也很高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外资
3.
1市场
因素
⎩⎪⎨⎪⎧
开辟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或国内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避开各方面限制→政治、经济、文化、政策 的不同和差异
(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考例探究1 (1)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低廉。

(2)劳动力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 (3)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上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解析“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接受产业转移的地区。

早期产业转移的主体方向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看重的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低。

随着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迫使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向技术导向型转变。

探究点二
1.经过了从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的变化。

自50年代开始,台湾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

每一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或区外转移,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2.产品生产环节包括设计、加工和营销,但各阶段的附加值是不同的,设计和营销的附加值较高(玛太尔公司拿走8美元);而加工环节的附加值较低(中国大陆玩具厂得到35美分)。

这种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但长期这样发展下去,会使发展中国家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其差异可列表比较:
考例探究2 D [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污染较轻,其向国外转移不会带来污染的大量转移和扩散;重化工业污染严重,向国外转移势必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劳动力数量比较少,它的转移不可能导致大量人口失业;产业转移也使就业机会发生相应转移,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也就增加了就业机会,从而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