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诘问(jié)震悚(sǒng)哀悼(dào)塌败(tā)B。
憎恶(zēng)取缔(dì)伛仍(yǔ)滞笨(zhì)C。
愧怍(zuò)孤孀(shuāng)霹雳(pīlì)烦躁(zào)D。
呵斥(hēchì)翳(yì)拔涉(báshè)惶恐(huángkǒng)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中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B。
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XXX,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C。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发脾气批评人。
3.(资阳中考)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3分)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
“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XXX,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
③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
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
⑥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1)第①句的标点应改为。
2)第②句的“”一词应该改为“”。
3)第⑥句应删去“”和“”。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XXX,原名XXX,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憎.恶(zèng) 荒僻愧作.(zuò) 烦燥B.疮.疤(chuāng) 取蒂诘.向(jí) 镶嵌C.哀悼.(diào) 烦琐侮.辱(wǔ) 振悚D.门槛.(kǎn) 糟糕晌.午(shǎng) 滞笨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王教授殚精竭虑....地钻研科学,终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夜晚,街上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看得我眼花缭乱....。
C.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阵地。
D.中央电视台的访谈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三亚的春天是个迷人的地方。
B.我市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积累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积累的飞跃。
4.下列各项中,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①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无比优越的。
②有人说,人生充满了沉重与乏味,即使偶有轻松也是稍纵即逝。
③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④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①③②④D.④①③②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A.举荐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不拘一格B.举荐人才如获至宝,发现人才不拘一格C.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D.发现人才不拘一格,举荐人才求贤若渴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试(三)(含答案)

单元测试(三)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诘.问(jié)震悚(sù) 哀悼.(dào) 塌.败(tā)B.憎.恶(zèng) 取缔(dì) 伛.(yě) 滞.笨(zhì)C.愧怍(zà) 孤孀(shuānɡ)霹雳..(pī)(lì) 烦燥.(zào)D.呵斥(chì) 翳.(yì) 拔涉.(shè) 惶.恐(huáng)(解析:A.“悚”应读sǒng;C.“怍”应读zuò,“烦燥”应改为“烦躁”;D.“拔涉”应改为“跋涉”。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中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B.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C.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发脾气批评人。
(解析:B.“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一提。
而句中的意思是跨过了一道高难度的门槛,所以使用不当。
)3.(资阳中考)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3分)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
“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
③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
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
⑥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1)第①句的标点句号应改为逗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朗润.(rùn)应和.(hé)着.落(zháo)分歧.(qí)B.贮.蓄(zhù)粗犷.(kuàng)静谧.(bì)絮叨.(dāo)C.澄.清(dèng)霎.时(chà)吝啬.(sè)徘徊.(huí)D.憔悴.(cuì)匿.笑(nì)祷.告(dǎo)侍.弄(shì)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搓捻缭亮霹雳翻来复去B.烘托葱茏询职人迹罕至C.优雅伶仃劫掠沉墨寡言D.宽敞点缀倜傥妄下断语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桂林的奇山胜景,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游客去观赏。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前线,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克服困难,开展救援工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5、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D.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惟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6、下面这段话的语序被打乱了,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澄.清(chéng)黄晕.(yùn)抖擞.(sǒu)B.济.南(jǐ)看.护(kàn)萧瑟.(sè)应和.(hé)C.贮.蓄(zhù)莅.临(wèi)发髻.(jì)粗犷.(guǎng)D.吝啬.(sè)静谧.(mì)栖.息(xī)竦峙.(zhì)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摧枯拉朽记忆尤新惨绝人寰延续B.苍海桑田风华正茂色彩斑斓镌刻C.天翻地覆恢宏壮丽殚精竭虑缅怀D.从容不迫眼花瞭乱震耳欲聋由衷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 201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桃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理解: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花儿们“争相斗妍”的繁荣景象。
B.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150分12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3分)A.疮.疤(cāng)惧惮.(dàn)震悚.(sǒng)B.镶嵌.(qiàn)取缔.(dì)愧怍.(zuò)C.晌.午(xiǎng)门槛.(kǎn)头颅.(lú)D.自矜.(jīn)忿.然(fēn)憎.恶(zēng)【解析】A项,疮—chuāng。
C项,晌—shǎng。
D项,忿—fèn。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3分)A.诘问竹竿粗拙茉莉B.惶恐肿胀荒辟滞笨C.厚道糟糕醒悟烦燥D.哀悼书斋门筐降格【解析】B项,辟—僻。
C项,燥——躁。
D项,筐—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B.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1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C.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解析】C项,“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4.(荆州中考)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A.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B.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C.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解析】D项成分残缺,后半句可改为“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式的滋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阿长与<山海经>》——《呐喊》——鲁迅B.《老王》——《杨绛散文》——杨绛C.《台阶》——小说集《台阶》——李森祥D.《卖油翁》——《归田录》——欧阳修【解析】A项,《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xùn)滑稽.(jī)烧灼.(zhuó)哄.堂大笑(hǒng)B.慷慨.(kǎi)干涸.(hé)狭隘.(ài)刨.根问底(páo)C.热忱.(chén)榉.树(jǔ)恍.惚(huǎng)拈.轻怕重(liān)D.鄙薄.(bó)琢.磨(zuó)抽噎.(yè)参差..不齐(cēn cī)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遮弊各得其所美不盛收呼朋引伴B.蝉褪人生鼎沸截然不同疲倦不堪C.分岐高枕而卧小心翼翼不求深解D.尴尬众目睽睽花团锦簇油然而生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B.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整饰,老城区的许多破旧房屋面貌一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C.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4、下面表述准确,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是()A.七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来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夸张、对偶) 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比喻、拟人)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一) (二) (三) 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A.磐.石(pán)含蓄.(xù)白皙.(xī)钦.佩不已(qīn)B.荒缪.(miù)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彷.徨(pánɡ) 暑.名(sh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ɡ)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 A.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莫泊桑总是听取福楼拜的积极地讲解。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仿写句子。
(2分)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莫泊桑在《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7.默写填空。
(4分)(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三)(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钦.佩不已(qīn)B.荒谬.(miù) 气氛.(fèn)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轻捷.(jié) 深邃.(suì) 滑稽.(jì) 气冲斗.牛(dǒu)D.涉.猎(shè) 头颅.(lú) 澎湃.(bài) 目不窥.园(kuī)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2分)全神惯注心会神凝忘乎所以慷慨淋漓历尽心血搏学多识一拍既合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日前,人民网强国论坛推出“文明旅游大讨论”之“十大旅游陋习,哪个最令你深恶痛绝....?”B.上海抗美援朝纪念馆于10月25日正式开馆迎客,展厅内收藏了抗美援朝期间的文物数千件,真实还原了6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
C.2013年,广丰县农民郑春枫参加了人生中第四次高考。
他年过半百锲而不舍....,终于圆了自己几十年的大学梦。
D.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4.(2013·济宁中考)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5.仿照下面的句子,发挥想象,再写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2分)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 ;,。
6.(2013·泉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10分)【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莫言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1)根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
(3分)【话标题】莫言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莫言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谁给了莫言奖金?》《莫言悟到了诺奖密码》《莫言代言天价香烟诺奖只是过眼烟云》《诺奖颁奖礼10日举行莫言启程赴瑞典领诺奖》《莫言作品遭抢凸显诺奖效应过度消费折射社会心态》(2)请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
(3分)答:(答一点即可)【用新闻】获知莫言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分析: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莫言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方案分析: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莫言获奖”的专题报道。
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
(3)请运用新闻相关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方案分析”。
(4分)方案一分析:方案二分析:二、阅读品悟(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13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解释下列词语。
(3分)(1)卿今当涂掌.事( )(2)见往事..耳( )(3)及.鲁肃过寻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9.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是,目的又是。
(2分)10.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文中孙权、吕蒙各有怎样的性格?(4分)答:11.文章本来是写孙权劝学的,而段尾却写了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及交往,有什么作用?(2分)答:(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13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⑧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⑨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⑩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①~⑦段的内容。
(不超过30个字)(3分) 答:13.闻一多在古代典籍的研究上取得了哪些硕果?(2分)答:14.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典籍的目的何在?体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15.⑦⑧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答:16.闻一多前期和后期的“说”和“做”矛盾吗?为什么?(3分) 答:(三)阅读下文,回答17~22题。
(14分)他是一片温暖的湖泊张守仁我和汪老曾有较多的接触,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1年4月红塔山笔会期间,俩人共住一室达半个月之久,我面对面地向他学到了许多东西,终身难忘。
汪老对我说:写作就是写语言。
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他年轻时写的作品都能背出来,因为作品的语言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
记得《沙家浜》剧本在传阅过程中,有一场戏的稿子丢失了,团里领导和打字员急得团团转。
汪老安慰他们,叫他们放心,不要着急。
然后,他坐在打字机旁,将这场戏从第一个字一直背到了最后一个字。
汪老说:要随时随地注意用文字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
他下放到张家口劳动住羊舍时,外面有一带树墙,夜班火车驶过时,车窗里的灯光一一照射在树墙上。
怎样描述这种现象呢?他在《羊舍一夕》中是这样写的:“车窗蜜黄的灯光,一一照在树墙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你总觉得刮下满地枝叶来似的……”“刮”字,表示火车灯光的力度和速度。
汪曾祺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演讲的题目就是“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由此可见他对文学语言的重视。
我喜欢写散文,利用深夜长谈的机会,向汪老请教写散文的经验。
他告诉我:写散文应克制,要像画画似的留白。
有的散文家的作品像一团火,熊熊燃烧,但看完觉得空空洞洞,留不下什么印象。
写散文需要阅历,没有坎坷,没有痛苦,便写不出好文章。
散文不能落入俗套,切忌拿腔拿调。
所以,他一直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易自然,写得平淡一点,像家常话,亲切、朴素;当然也可以工笔、繁密,如何其芳的《画梦录》,别有风采,像一丛秾丽的花,“但这样的散文,我写不出来”。
有一次我对汪老说:我不是京剧迷,但对您执笔写的《沙家浜·智斗》中阿庆嫂的那段唱词特别欣赏,即:“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汪老手里夹了一支烟,凑到嘴边猛吸一口,笑道:“你对这段唱词别太认真,我在那里搞了一组数字游戏。
‘铜壶煮三江’,是受到苏东坡诗词的启发。
‘人一走,茶就凉”,也是数字概念,它表示零。
”我说:“没有诗词修养,古文功底,是写不出这段唱词的。
”于是,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他的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年的拔贡,从小就督促他握笔描红,背古文。
到了小学五年级,祖父亲自给他讲《论语》,叫他多练毛笔字。
祖父说:“你要耐心,把基础打好了,够你受用一辈子。
”汪老说:“我13岁那年写了一篇八股文,祖父见了叹息道:‘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
’祖父见我有了长进,就送我几本名贵的碑帖和一方紫色端砚。
”在南国的那些春夜里,汪老跟我畅谈西南联大。
谈在张家口时农科所叫他画土豆和马铃薯花,画成了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可惜没有像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样留传下来。
那部《图谱》的原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了,他十分遗憾。
有一天到了大理,我们在下关市游了洱海,参观了蝴蝶泉,晚上看了大理白族歌舞团演出的三道茶歌舞晚会。
回到宾馆就寝,汪老把头靠在床栏上,颇为得意地对我说:“小张,你知道吗,我之所以写这几篇论述烹饪的文章,是因为我是《中国烹饪》杂志的特约撰稿人。
要当一个名厨,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创新,创造出新菜、新味来。
照着菜谱做菜,绝没有出息。
比如油条,你把它剪成一段一段,中间嵌入拌有榨菜、葱花的肉末,再放到油锅里煎,捞出来就特别好吃。
这种菜不妨叫作“夹馅回锅油条”,对此我有申请专利的权利。
”汪老是美食家。
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女作家们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到哪一桌;他爱吃什么菜,女作家们跟着吃,很快那盆菜就吃得精光。
经过那次笔会,我和汪老互相熟悉了起来,他把出版的《蒲桥集》签上名送给我,还写了一首七言诗,叫我去拿。
记得前两句是“独有慧心分品格,不随俗眼看文章”。
汪老的诗好,画好,文好,所以我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位文人作家”。
他不仅古诗写得好,白话诗也极有味道。
但就是因为一首新诗《早春》,给他带来了灾难。
1992年春天,我和《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迟,还有王元化先生,在深圳西湖度假。
一日,徐迟到我的房间小坐,见桌上放着一本《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拿起来翻了翻,突然用书掩住脸,怀着歉疚的心情说:“是我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