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ppt

合集下载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PPT大纲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PPT大纲

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治理、国际合作等
2024/2/2
12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2024/2/2
13
失业类型、原因及影响分析
01
02
03
失业类型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等。
2024/2/2
失业原因
经济周期波动、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 市场不完善等。
失业影响
浪费劳动力资源、减少产 出、增加社会成本、影响 社会稳定等。
工具选择依据
经济形势判断、政策目标取向、金融 市场状况等。
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 开市场业务等。
2024/2/2
1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评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调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
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通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货币政 策效果。
27
06
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探讨
2024/2/2
28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融合趋势
1
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传统界限
介绍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法 和假设上的传统区别。
2 3
融合趋势的表现
分析近年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理论、方 法和政策上的相互融合趋势,如宏观微观一体化 模型的发展等。
融合的意义和影响
相机抉择原则
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灵活选 择财政政策措施
2024/2/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相互配合,共 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实践与挑战
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动稳定 器作用和相机抉择原则,是宏观经济 调控面临的重要挑战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方法
01
02
03
GDP核算体系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包括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核算方法。
GNP核算体系
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注重 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
通过一系列账户体系全面 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分配 账户、消费账户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
指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 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
财政政策与国际贸易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来影响国际贸易,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影响国 际贸易环境。
•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供给量也会增 加。
•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需求量会减少 。
• 模型分析:当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 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如财 政政策变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 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发生变化。通过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预 测和解释这些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工具选择考虑因素
经济形势、政策目标、工具特点 等。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
• 丁伯根法则对目标的实现需要假设前提:各种政策 工具可以供决策当局集中控制,即通过各种工具的紧 密配合来实现政策目标。但它没有明确指出每种工具 在调控中是否应侧重于某一目标的实现,不能满足实 际调控的需要。
2. 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
则”
• 蒙代尔(R·Mundell)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关 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弥补了丁伯 根原则的不足。蒙代尔对于政策调控的研究是基于 这样一个出发点:在许多情况下,不同政策工具实 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并不能 紧密协调这些政策而是独立地进行决策的话,就不 能达到最佳的政策效果。他的结论是,如果每一工 具都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 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则仍有可能得到最 佳调控效果。
第一节 开放经济政策的目标
长期目标
1、经济增长
2、充分就业

内部平衡
期 目
3、物价稳定

4、国际收支平衡
外部平衡
二、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
• (一)米德冲突 •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
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 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他 指出,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运用影 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将 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这种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见书中的图表的1、4种情况。
(二)主要内容(Main Content)
– 在固定汇率下,如果资本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则 一国不可能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任何扩张或紧 缩货币供给的企图,都将被巨额资本的迅速流动 及央行保持固定汇率的努力而抵消。而财政政策 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PPT课件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PPT课件

O
Y
NM NM
NM2
NM1
O
Y1
Y2
Y
i
BP
i2 E″
E●
i1

E′
O Y1
Y2
Y
NM NM=NF
45
O
NF1
NF2
NF
i
NF
O
NF1 NF2
NF
BP曲线的三种形状
i
O
Y
2、BP的移动
价格水平 汇率 外贸政策
(三)内外部均衡
i
LM BP
●E
IS
O
Y
二、宏观政策手段
(一)支出-调整政策 通过直接影响总需求或总支出来调节内
IS
O
Y0 Y1
Y
2、资本相对不流动情形下
i
BP LM′
LM
i2
E2
i1
E1
i0
E0
IS′
IS
O
Y0 Y2 Y1
Y
3、资本相对流动情形下
i
LM
i1
E1
LM′
BP
i2 i0
E2 E0
IS′
IS
O
Y0 Y1 Y2
Y
4、资本完全流动情形下
i
LM
E1
LM′
i1
i0
BP E0
IS′
IS
O
Y0 Y1 Y2
部均衡。 同时,总需求或总支出的变动又通过边
际进口倾向和利率机制来影响外部均衡。
(二)支出-转换政策
在改变总需求方向的基础上,调节 总支出中国内外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比例, 即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内外经济。

2024版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版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04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 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 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06
结构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 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 上涨现象。
13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此消彼 长的关系。即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通 货膨胀率下降。
会。
02
汇率与货币政策
全球化使得汇率和货币政策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各国央行需
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态,适时调整汇率和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稳
定。
03
国际经济风险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如国际金融危机、
贸易战等。这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经济风险。
32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影响
绿色经济发展
发展绿色经济是应对环境问题的 重要途径。通过推广清洁能源、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措施,促 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 环。
环境政策与宏观调

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 并将其纳入宏观调控体系。通过 环境税、绿色信贷等手段引导企 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 境资源。
2024/1/25
2023
REPORTING
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1/25
1
2023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 失业与通货膨胀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国际经济部门 •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 当代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
2024/1/25
2
2023 PART 01

国际金融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金融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
2024/10/14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 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IS-LM-BP模型的建立 BP曲线斜率的形状取决于: 1、 边际进口倾向(m越大,BP越陡); 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资本流动程度 越高,BP曲线越平缓)。 简单模型中,假定m为常数; 本币贬值,BP右移 BP曲线左上方的点为国际收支顺差,右下方的 点为国际收支逆差
2024/10/14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 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IS-LM-BP模型的建立 ►商品市场均衡——IS曲线:斜率为负,政府支出 增加及汇率贬值都会使其右移;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斜率为正,货币供应 量增加,曲线右移; ►外汇市场均衡——均衡条件为: BP=CA+KA=X(e)-M(Y)+KA(i,i*)=0
Y0 Y* Y’
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
i LM(BP)
O
2024/10/14
IS
Y
Y0 Y’ (Y*)
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 (资本流动程度高)
i
LM
BP
O
2024/10/14
IS Y
Y0 Y’ Y*
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
i LM
BP
O
2024/10/14
IS Y
Y0 Y’ Y*
(%) 变动 (%) (亿美 额(亿
(%)
元) 美元)
资本与金 融账户差 额(亿美 元)
1994 12.6 24.1 34.5 75.6 304.2 326.5
1995 10.5 17.1 29.5 16.2 219.6 386.7
1996 9.6 8.3 25.3 72.4 314.5 399.7

国际经济学-第十一章 开发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学-第十一章  开发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高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如E点
i
i′
紧缩的货币政策
扩张的财政政策
i0
BP LM′
E′
LM
E
IS′
IS
O
Y0 YF
Y
高失业与国际收支赤字同时存在时两种工具的运用
高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如E点
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i
BP LM
E i0
LM′
E′ i′
IS IS′
O
YF Y0
Y
高通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同时存在时两种工具的运用
A
变。导致金融资产流出增加, i1
资本项目出现逆差。这时,外 汇市场上本币将贬值。本币贬
BP2(E2)
值有利于出现经常项目顺差。 i2
B
直到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
逆差完全相抵时,国际收支重 O Y’
Y
新实现均衡,这时新的均衡汇
率E2出现。
国际收支平衡线与汇率
IS-LM-BP模型
二、IS-LM-BP模型
对内均衡
情况:失业;国际收支顺差 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 货币政策
情况: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 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 货币政策
情况:失业;国际收支逆差 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 货币政策
对外均衡,BP=0
情况: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 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 货币政策
蒙代尔的政策工具的分配
IS-LM-BP模型
BP曲线向上倾斜:
利率提高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从而使国际收 支出现盈余。此时,只有通过减少净出口才能抵销净 资本流入的增加,而净出口又取决于国民收入,所以 只有在实际国民收入也提高的情况下,才能使进口增 加,出口减少,进而抵销由资本项目变化所导致的国 际收支盈余,使国际收支重新恢复平衡。要保持国际 收支平衡,利率与国民收入一定要同方向变动。

《国际金融》13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金融》13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封闭经济下政府三大目标:经济增长、充 分就业、物价稳定,开放经济增加了国际 收支平衡,目标增加了,手段并未增加。
第三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 政策效应分析
• 一、 开放小国的含义 • 二、固定汇率下小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 析(以扩张为例)
一、 开放小国的含义
• 经济学意义上的小国是指生产能力相对较小,该国 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的变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可以 忽略不计。 • 在固定汇率,资本流动(部分或完全流动)情形下, 如果央行不实行冲销政策,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 策效应放大,且资本流动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产 出效应越突出。 • IS: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时产出与利率关系的曲线 • LM: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时产出与利率关系的曲线 • BP:反映国际收支均衡时产出与利率关系的曲线 •
– 如IS、LM相交于A点,但在BP线左侧,则意味着内部均衡,但外部失衡且 为顺差; – 如IS、LM相交于A点,但在BP线右侧,则意味着内部均衡,但外部失衡且 为逆差。

二、固定汇率下小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 (以扩张为例)
– 1、资本部分流动条件下,性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 2、资本部分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有效,且效果 随着资本流动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 3、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 4、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
• • • • •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 第三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四节 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五节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支出增减政策 • 汇率制度、汇率水平、贸易管制——支出转 换政策, • 两类政策均属于间接调节手段 • 直接调节国际收支的工具:国际信贷,包 括政府、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的贷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Q【爱】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7
Hale Waihona Puke 三、一国经济均衡与失衡的状态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经济追求的目标是产品市场 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即一国的均衡状态落在 IS-LM的交点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要保持 内外的同时均衡,均衡点要落在IS-LM-BP曲线的 交点上。通常的情况是,一国经济均衡点总是偏 离于IS-LM-BP交点的某一位置,处于非均衡状态, 即不是存在内部失衡问题,就是存在外部失衡的 问题。WHQ【爱】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5
资本完全不流动
当BP曲线垂直时,表示资本完全不流动。此时的 BP曲线基本成为CA曲线,由于净出口基本上与利率 无关,而主要与国民收入有关。所以CA曲线成为 一条垂线。在下图(c)中,BP曲线右方的点,表示 净出口为负,因为右方的点代表的国民收入水平 超过了维持经常账户平衡的水平,较高的国民收 入通过边际进口倾向而扩大了进口;BP曲线左方 的点则表示净出口为正。在资本完全不流动情况 下,当本币实际贬值时,净出口得以改善,从而 收入增加,CA曲线会向右移动;而当本币实际升 值时,CA曲线则会向左移动。
如上图所示,如果一国经济的 均衡点落在LM曲线右边,表示 货币市场的通货紧缺;如果落 在左边,表示通货过多。货币 供给的增加会使LM曲线右移, 货币供给的减少会使LM曲线左 移。WHQ【爱】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3
3、BP曲线
BP曲线,简单地说就是一条国际收支(综合收支)平衡曲线。 BP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着一对能够使得国际收支实现平衡 的利率(i)和国民收入(Y)组合。WHQ【爱】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6
资本完全流动
当BP曲线水平时,表示资本完全流动。此时,本 国利率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因为微小的利率差 异都会立即带来巨额的资本套利活动而使利率迅 速达成一致。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意味着一国可以 随时以世界利率借入或贷出任何数量的资本,这 样对于任何水平的进出口差额都可以通过资本的 迅速流动使整个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在下图(c)中, BP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国际收支处于顺差状态,因 为此时国内利率高于世界利率而带来大量资本流 入;而BP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国际收支处于逆差 状态。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本币汇率的变动 不会改变BP曲线的位置。
WHQ
二 、宏观经济管理的 政策工具
1、IS曲线
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实现 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水 平的关系。因此,IS曲线 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着一 对能够使得商品市场实现 供需平衡的利率(i)和国民 收入(Y)的组合。
IS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 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因为利 率上升会降低投资和消费 需求,使收入减少。
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与政策工具 一、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一般认为,在开放经济下条件下,一国所追求的经济目标 主要有四个:①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物价稳定;④国际 收支平衡。
其中,经济增长的目标是长期的,而且经济增长也包含了 充分就业的目标;因此从短期来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主要是后三个,这三个目标从内外经济的角度看,又可以分成 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两大类目标。对内平衡是指一国内部经济 要保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状态;对外平衡则是一国的国际收 支处于平衡状态,既无国际收支的逆差,也无国际收支顺差。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是:同时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国际收支平衡线 —— BP 曲线
i 顺差 BP i 逆差
顺差 逆差
i BP
BP
顺 差
逆 差
WHQ
(a)
YY(b)【爱】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Y (c)
4
资本不完全流动
当BP曲线斜率为一有限正数时,表示资本不完全流动。资 本不完全流动是指一国资本市场不完全开放,或资本流动 由于受到信息、交易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本国利率与 世界利率的差异只会带来有限数量资本的持续流动。在下 图 (a)中,BP曲线左上方的点表示国际收支处于顺差状态, 而BP曲线右下方的点则表示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在资 本不完全流动情况下,本币实际汇率贬值会导致BP曲线右 下移,因为,本币实际汇率贬值时,会导致净出口增加, 从而形成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的压力,此时只有降低本国利 率水平,才能刺激资本的净流出(或抑制资本的净流入), 以抵消本币实际贬值所导致的国际收支顺差压力,从而保 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意味着BP曲线的右下移;而本币实际 汇率升值,则会导致BP曲线左上移。
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 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水 平的关系。因此,LM曲 线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 着一对能够使得货币市 场实现供需平衡的利率 (i)和国民收入(Y) 组 合
LM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因为当收入增加时会提 高货币需求,此时只有 利率也随之上升才能维 持货币需求保持不变和 货币市场的供需平衡。WHQ【爱】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8
假定一国的IS曲线、LM曲线和BP曲线的交点E为均衡点, 偏离该点时,就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如图所示,IS、 LM、BP 三条曲线把E点以外的空间分割成六个区域,分别 代表着六种不同的失衡状态。在现实中,根据一国对资本 管制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将BP曲线进一步进行细分,由于 既不存在完全的资本流动(BP水平)也不存在完全的不流 动(BP垂直),因此我们看到的一般情况是各国允许资本 流动的程度,即BP曲线倾斜的程度。图(a)和表(a)反映了 BP曲线比LM曲线更为陡峭的情况,图(b)和表(b)则反映了 BP曲线比LM曲线更为平坦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 上六种失衡状态之外,E点又把这三条曲线分割成六段, 而这些曲线上的点又分别代表着六种不同的局部均衡-失 衡状态。
如上图所示,如果一国经济的 均衡点落在IS曲线的右边,表 示该国商品市场的商品过剩, 通缩,失业;落在左边,则表 示商品短缺,通胀。财政扩张 和本币实际汇率贬值都会使IS 曲线向右移动;相反,财政紧 缩或本币实际升值则会使IS曲 线左移。WHQ【爱】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2
2、LM曲线
通常,BP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如下图所 示。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进口会相应增加,从而恶化净出口, 此时一国只有相应提高利率以改善资本的净流入,才能维持其 国际收支的平衡。而BP曲线的倾斜程度取决于国际间资本流动 的利率弹性,其倾斜程度与该弹性成反比,即弹性越大BP曲线 越平;弹性越小,BP曲线越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