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概论
建筑结构概论

钢筋混凝土结构商住楼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筋安装
绪论
土木工程中常用的砼结构主要包括 : 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纤维混 凝土结构等。 2. 砌体结构——走向没落 由块体(砖、石材、各种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 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包括砖 砌体结构、石砌体结构和砌块砌体结构。 3. 钢结构——发展方向是超高层、大跨度和特殊造型。 以钢材为主制作的结构。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绪论
1.本课程与建筑力学、建筑识图
学习要求
与构造、建筑材料等先修课程联 系紧密,必须要不断复习上述课
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
2.本课程的内容多、符号多、计算公式多、构造规
定也多,学习时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贯彻
“少而精”的原则,加强重点内容的学习,注重
难点的突破;
3. 要求熟练掌握、深刻理解有关结构构造要求,
的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木结构), 而墙、柱基础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体材料。
纵墙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
结构布置方案
纵横墙承重方案
内框架承重方案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绪论
2. 框架结构体系—— 以由钢筋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作为竖向承重
和抗水平作用的结构体系。
优点:建筑室内空间布置灵活,平面和立面变化丰富。 缺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水平位 移较大,故称其为柔性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较差, 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层数较少、 建造高度不超过60m的建筑中。
4.多看、多动、多问、多联想,并能做 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建筑学--建筑结构概论

3、 空间结构承重体系
1。定义:
由许多杆件按照受力的合理性规律的排列组合而成。
2。特点:
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有利于抗震
充分发挥材料强度、节省材料
结构高度小,有效利用空间
杆件规格统一、利于工业化生产
建筑形式多样。
3、适用:
常用建造大跨度公共建筑的屋顶
由网架结构覆盖的音乐厅
第第二3篇节 常常用用结的构建支筑承结系构统承所重适方合式的建筑类型
1、水平构件
用以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 (1)板:包括平板、曲面板、斜板。 (2)梁:包括直梁、曲梁、斜梁。 (3)架、网架等。
第第一3篇节 常建用筑结结构构绪支论承系统所适合的建筑类型
肋形梁
曲梁
井格梁
第第3一篇节常建用筑结结构构支绪承论系统所适合的建筑类型
2、竖向构件
(1)柱 (2)墙体 (3)框架
4、适用:
地震烈度较高地区不宜采用
10层左右住宅楼及办公楼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第第二3篇节 常常用用结的构建支筑承结系构统承所重适方合式的建筑类型
2、 骨架结构承重体系
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承的大型体育馆的看台下部室内空间
二层平面
第第二3篇节 常常用用结的构建支筑承结系构统承所重适方合式的建筑类型
钢制刚架结构的玻璃暖房
第第二3篇节 常常用用结的构建支筑承结系构统承所重适方合式的建筑类型
2、 骨架结构承重体系
钢制刚架结构的飞机库
第第二3篇节 常常用用结的构建支筑承结系构统承所重适方合式的建筑类型
2、 骨架结构承重体系
⑧ 排架结构 1。定义:
由屋架(或屋面梁)、柱、基础等组成,柱顶与屋架为铰 接,柱底与基础顶面为固接。 2。特点: 构造简单、 施工方便的 3、适用: 常用单层工业厂房中
建筑结构技术概论

其它部分2cm。
(3)建筑工业化要求。
砖石结构的住宅和小型旅馆
混合结构的多层教学楼
二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把承重的骨架和用来围护或分割空间 的帘幕式的墙面明确地分开。 原始人类由穴居而转入
地面居住时,就逐渐学会了
用树干、树枝、兽皮等材料 搭成类似于后来北美印第安
人式的帐篷,实际上是一种
原始形式的框架结构。
典型的印第安人式帐篷的骨架是由许多根树干或树枝做成的, 树干的下端插入地下,上端集束在一起,四周覆以兽皮、树皮或 人工编织的席子,形成了一个圆锥形的空间。这种原始形式的帐 篷结构极其简单、内部空间狭小局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在其 中的生活。 在欧洲逐渐发展起来的半木结构(half—timber),是一种 露明的木框架结构。随着构件之间的结构技巧日趋完善,可形成
墙体按受力情况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
是指承受上部楼板、屋顶等传来荷载的墙。
承重墙的设计要求:
(一)结构要求
(二)热工要求
墙的名称
(一)结构要求
1、合理选择结构布置方案 墙体结构布置主要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和半 框架承重四种。 (1)横墙承重是将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纵墙只承担自身的 重量。适用于横墙数量多且间距较小、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房屋空 间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对抗风、抗震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 适用于住宅、宿舍等。
高达数层并具有相当稳定性的整体木框架结构。
半木结构不仅具有规则的平面形状,而且使立柱、横梁、屋顶 结构、斜撑等不同构件明确地区分开来,各自负担不同的功能,同 时又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按照建筑的规模,可以分为若干 个开间,开间之间设置立柱,门窗等开口可以安放在两根相邻的立 柱之间,内部空间随着开间的划分可作灵活的分隔。欧洲的许多国
建筑结构概论课程总结复习课件

2.混凝土结构 优点: 1)强度高;2)耐久性好;3)耐火性好; 4)可模性好; 5)整体性好;6)易于就地取材。 缺点: 结构自重大、抗裂性较差、一旦损坏修复比较困难、施工 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等。
3.钢结构
优点: 1) 钢结构自重轻而承载力高 。 2) 钢材最接近于匀质等向体 。 3) 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 。 4)钢材具有可焊性 。 5) 钢结构具有不渗漏的特性 。 6) 钢结构制造工厂化、施工装配化 。
环向受 拉而开
裂
第3单元 高层建筑结构
图12.1.1是高层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的 材料用量或土建造价与建筑物层数之 间的关系。由图可见,随着建筑物层 数的增加,楼面结构所耗用的材料几 乎不变,而柱和墙为了承受竖向荷载 所消耗的材料与层数近乎呈线性的关 系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为承受侧向 荷载所需要的材料的增长与层数成抛 物线关系。在超高层范围内,层数的 增加会引起土建造价的大幅度上升。
自重大、强度低、 抗震性能差、砌筑 工作繁重、粘土用 量大
五六层以下的民用房 屋、中小厂房的沉重 结构、大型工业厂房 的围护结构
结
构
钢结构
强度高、重量轻、 质地均匀、运输方 便
易锈蚀、耐火性能 差
大跨重型结构、受动 荷载结构、可拆卸结 构、轻型结构、容器 及其它
木结构
取材加工方便、材 质轻且强度较大
桁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桁架结构则具有与简支梁完全不同的受力性能。尽管从结构整体来说, 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图与剪力图与作用在简支梁上时完全一致,但在 桁架结构内部,则是桁架的上弦受压、下弦受拉,由此形成力偶来平 衡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力则是由斜腹杆轴力中的 竖向分量来平衡。因此,在桁架结构中,各杆件单元(上弦杆、下弦 杆、斜腹杆、竖杆)均为轴向受拉或轴向受压构件,使材料的强度可 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论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5.1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3.楼板层
楼板层是建筑物的水平分隔构件,也起承重作用。 就承重而言,其承受着家具设备、人体荷载,并将这 些荷载传给墙或梁。楼板作为分隔构件,沿竖向将建 筑物分隔成若干楼层,借以扩大建筑面积
5.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5.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5.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原则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2.建筑构件的竖向定位
⑴楼地面的竖向定位:楼地面的竖向定位应与楼地
面的上表面重合,即用建筑标高标注。 ⑵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与洞 口结构层表面重合,为结构标高。 ⑶屋面的竖向定位:屋面的竖向定位应为屋面结构 层的上表面与距墙内缘120mm处或与墙内缘重合处 的外墙定位轴线的相交处,即用结构标高标注。
• 绝对标高——青岛市外黄海海平面年平均高度为
+0.000标高 • 相对标高——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为+0.000标高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学习目标:
1.掌握建筑构造的概念; 2.了解建筑构造的任务、房屋的基本组成 和各组成部分在房屋中所起的作用; 3.掌握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及建筑构
建筑构造概论

2大型性建筑
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大 型火车站和航空港、大型博览馆等。这些建筑规模巨大,耗资也大,
不可能到处都修建,与大量性建筑比起来,其修建量是很有限的。但
如日晒雨淋、风雪冰冻、地下水等。对于这些影响,在构造上必须考虑必要
的相应防护措施,如防水防潮、防寒隔热、防温度变形等。
3、人为因素的影响 如火灾、机械振动、噪声等的影响,在建筑构造上需采取防火、防
振和隔声的相应措施。
(二)技术条件及建筑材料自身的影响 (三)经济条件的影响
§5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B、砖石结构建筑
指以砖或石材作为承重墙柱和楼板(砖拱或石拱)的建筑。 这种结构在就地取材的情况下能节约钢材水泥和降低造价,但它的抗 灾害性能差,自重大,不宜用于抗震设防地区和地基软弱的地方。
C、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指以钢筋混凝土作承重结构的建筑。 由于它具有坚固耐久、防火和可塑性强等优点,在当今建筑领域中应 用很广泛,而且发展前途最大。
这些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的面貌影响也较 大大量性建筑。
3.按建筑层数分类
A、按住宅建筑层数分类 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小高层;
10层以上为高层。其中,普高层建筑:9~15层,最高50m
中高层建筑:16~25层,最高75m 高高层建筑:26~40层,最高100m
具体判定条件如下: (1)失去支持能力—非承重构件失去支持能力的表现为自身解体或垮塌;
梁、板等受弯承重构件,挠曲率发生突变,为失去支持能力的情况,当
建筑学 建筑结构概论共58页PPT

建筑学 建筑结构概论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建筑构造概述

• 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即大气温度、太阳热 辐射以及风雨冰雪等
• 为了防止和减轻自然因素对建筑物的危害, 对建筑物各部位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如防 潮、防水、保温、防冻
• 5.4.2人为因素的影响
•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也对建筑物产 生影响,如机械振动、化学腐蚀、噪声、 生活生产
的办公楼等。
• b.医疗建筑医院、疗养院等。 • c.文教建筑学校、图书馆、文化宫等。
• (2)工业建筑工业 • (3)农业建筑农业建筑 • 4.按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分类 • 1)墙承重式 • 2)排架结构主要承重体系 • 3)框架结构主要承重体系 • 4)空间结构
• 1.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重 要性和建筑物的质量标准而定
• 1.按建筑物的层数分类
• 建筑物按其高度和层数可分为低层建筑、 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具体 划分如
• 下:‘
• (1)住宅建筑一般把1-3层称为低层建筑46层称为多层建筑7-9层称为中高层
• 建筑;10层以上称为高层建筑。
•
• (2)公共建筑及综合建筑我国建设部《民用 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把总高度超过24 m
• 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线(轴线)之间 的距离,以及建筑物制品、构配件及有关 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是应用最广泛 的房屋构造的定位尺寸。
• 2)构造尺寸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构图5-1 三种尺寸的关系配件等生产的设计尺寸。
• 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寸等于 标志尺寸。缝隙尺寸的大小宜符合模数数 列的规定。
• 建筑构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它涉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 建筑设备和建筑施工等有关知识。
• 只有全面地、综合地运用好这些知识,构 满足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概论】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Conspectu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0321116】
课程学分:【2 】
面向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院系:艺术设计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建筑结构概论庄艳自编教材】
辅助教材【同上】
参考教材【基本体系概念】
先修课程:【无】
并修课程:【建筑设计与原理】
后续课程:【建筑设备】【建筑装修材料与构造】【建筑设计与原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结构认识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备的结构安全的知识,是从事室内设计、装修施工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三. 选课建议
本课程适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第三学期学习。
四.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基本的结构受力分析。
2.掌握建筑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3.掌握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建筑结构的结构布置、受力特点,具备初步确定
承重构件受力特点和断面尺寸的估算方法。
4.掌握结构安全的知识,具备在室内设计及环境小品设计中解决设计中结构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深入理解建筑结构的定义与功能;理解建筑结构、建筑力学与建筑装饰工程的关系。
掌握建筑结构的定义与功能,了解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三者之间的发展关系,了解建筑力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掌握该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基础
理解静力学基本知识;深入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建筑结构的特点及功能要求、建筑结构传力路线及建筑结构构成。
深入理解荷载及荷载分类,理解常见的约束类型;深入理解杆件、内力与应力结构的特点;了解结构的极限状态;理解建筑结构传力路线及建筑结构构成。
第三章骨架结构
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了解钢筋种类及力学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和锚固受弯构件;了解各类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荷载、内力分析、弯矩图、剪力图;掌握凸阳台的结构布置,了解预应力混凝土预加应力的方法;会各类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断面尺寸的确定。
掌握梁板布置原则、板的类型,梁的配筋、梁、板、柱混凝土保护层。
第四章建筑结构的类型
掌握建筑结构的类型;掌握各种承重类型的建筑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各类型建筑的受力特征;了解筒体结构的结构形式。
熟练掌握砖混合结构的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设计要求;重点掌握砖混结构各种承重方案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五章木结构与钢结构
了解木结构用材的种类及分类及木材的力学性能;理解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钢梁的断面类型及尺寸。
掌握木结构的连接构造;掌握钢结构的连结方法。
第六章建筑结构体系与结构选型
理解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和形式类型;了解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结构受力分析。
掌握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结构特点和形式类型;理解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结构受力分析。
第七章建筑装修中常见结构安全问题
理解钢筋混凝土梁板上孔洞的开设与加固的设计要求,理解装饰装修中增加在梁板上荷载、改变梁板的受力状态、拆墙开洞带来的结构安全隐患;掌握墙上凿槽的设计要求;熟练掌握建筑装饰装修禁止的行为及原因。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
课程试验一
实验名称:各种基本受力变形的实例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搜集轴向压缩、轴向拉伸、弯曲变形、扭转变形、剪切变形的实例。
课程试验二
实验名称:受弯构件、悬挑构件模型制作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按给定尺寸,根据简支板和悬臂板的受力特点,进行简支板和悬臂板的设计制作。
课程试验三
实验名称:框架结构建筑模型制作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根据给定的建筑平面图,根据框架结构的结构要求,进行框架结构建筑模型制作。
课程试验四
实验名称:钢筋混凝土受力构件断面尺寸的估算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对一给定外观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景观小品进行受力构件断面尺寸的估算。
课程试验五
实验名称:建筑结构模型设计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对一给定建筑使用性质和外观尺寸的建筑,自选合适的建筑结构类型,并绘出其平面图,设计并制作结构模型。
七.教学进度
八.作业
第二章作业及思考题
2-1荷载按其作用在结构上的时间的变异性和出现的可能性分为哪几类?
2-2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有哪些?试各举一例。
2-3什么是杆件?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有哪些基本形式?
2-4什么是几何可变体系?结构应采取何种体系?
2-5内力与应力有何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2-6要保证结构能正常使用,结构构件应满足哪些要求?
第三章作业及思考题
3-1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为什么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
3-2简述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及其主要规定,在一类环境下,采用C20、C25时,梁板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各为多少?
3-3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它们的受力有什么区别?
3-4如何根据跨度估算主梁、次梁、板的截面尺寸?
3-5受弯构件如梁、板各有哪些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在构件中各起什么作用?
3-6受压构件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
3-7现浇悬挑阳台有哪些出挑方式?传力路线如何?
3-8简述预应力混凝土的方法与特点。
第四章作业及思考题
4-1常用的结构体系有哪些?试述每一种结构体系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2混合结构有哪几种承重墙布置方案,各有何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4-3针对不同部位可采取哪些措施加强混合结构?
3-9非承重墙按构造方式分为哪几类?
第五章作业及思考题
5-1同一种类的厚钢板和薄钢板,强度是否相同?
5-2木结构的连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和适用范围?
5-3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六章作业及思考题
6-1对本章所述的结构形式各列举一例,搜集对应的建筑物的图片资料并以文字说明其所属的结构形式。
6-2什么是空间结构?本章所述的各结构形式各有何特点?
6-3观演性大跨度建筑可考虑采用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第七章作业及思考题
7—1 现浇板上开洞时不同的洞口尺寸有什么不同的构造要求?
7-2 在梁腰上开洞,孔洞位置在沿梁跨方向的什么部位较合理?
7-3 试举一例说明为什么在房屋装修时要防止作用在梁板上的荷载增加?
7-4 试举一例说明若房屋装修改变了原梁、板受力状态会带来哪些结构隐患?
7-5 试举一例说明在房屋装修时,任意拆墙开洞会带来哪些结构隐患?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及格分为60分;上课纪律、出勤状况及平时作业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二部分构成。
撰写:庄艳审阅:
教研室主任:郑孝正教学系主任:
日期: 08年8月29日修订稿
注:教学大纲一式三份,一份教师,一份教研室,一份存系。
并将电子版发送到教务处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