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习俗_关于习俗的优秀句段

合集下载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五篇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五篇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五篇篇一: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正月的第15天。

作为春节的尾声,元宵节是一个家庭团聚、欢乐狂欢的节日。

那么,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呢?据史书记载,元宵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

相传汉武帝时期,圣贤郭长传授人们击退饕餮怪物的方法,这一天也恰好是正月的第15天。

为了感谢郭长慷慨教诲,后世的人们纷纷观赏元宵、燃放烟火,以示纪念。

从此,元宵节便成为了一个传统节日。

元宵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人间仙女嫦娥飞升月宫与玉帝相会的故事。

为了让人们能够欣赏到她的美丽,她就在每年的元宵节那天,化身为一轮明月,陪伴人们度过这个愉快的节日。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观赏花灯、品尝元宵、赏月、猜灯谜等活动。

这些活动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元宵节的到来,使得整个春节更加热闹、喜庆。

篇二: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元宵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开展各种庆祝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有哪些吧!首先,最受欢迎的活动莫过于赏花灯了。

人们会去公园、广场等地方,观赏各种形状和颜色各异的花灯。

有的花灯形似动物,有的花灯形似人物,还有的花灯可以变幻出各种颜色。

晚上的时候,整个城市都会变得五光十色,犹如仙境。

其次,元宵节还是品尝元宵的好时机。

元宵是元宵节的特色食品,由糯米制成,里面包着各种馅料。

有花生、芝麻、豆沙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

吃元宵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元宵,一边开怀畅谈,其乐融融。

此外,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会把灯谜写在红纸上,贴在花灯上,供大家猜解。

有些灯谜既风趣幽默,又寓意深远,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想象力才能猜中。

猜灯谜不仅锻炼了人们的智力,还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

元宵节还有舞狮、舞龙、放烟火等庆祝活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

无论是动静相结合的舞狮舞龙,还是绚丽多彩的烟花爆竹,都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热闹。

搜集春节和元宵节的其他习俗仿写句子

搜集春节和元宵节的其他习俗仿写句子

搜集春节和元宵节的其他习俗仿写句子1、元宵炸麻串
薪柴出自田野间,
鞭炮喜溢百姓颜.
团团紧扎成麻串,
声声噼啪震青天.
麦田青青影不现,
火焰熊熊映乾坤.
只愿风调雨也顺,
浊酒当歌盼收成.
2、元宵夜
火树银花爆竹声,
天际更添孔明灯。

元夜忽来闲情步,
风送暗香不染尘。

近观乃知俏春梅,
花影交映满月轮。

银光点点树梢落,
恰似正报万里春。

3、元宵节
远方亲爱的你
现在好吗
月光下灯火阑珊你可知
我在祝福你吗
远方亲爱的你
现在好吗
街头上漫天花雨我知道
每一朵炫丽的绽放都是你深深的祝福。

元宵节的习俗(精选15篇)

元宵节的习俗(精选15篇)

元宵节的习俗(精选15篇)元宵节的习俗(精选15篇)元宵节的习俗1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

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

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

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

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

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

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

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

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

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桔皮制成。

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

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

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

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更多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更多人看热闹。

关于描写元宵节的片段句子

关于描写元宵节的片段句子

关于描写元宵节的片段句子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下面是小编整合的描写元宵节的片段句子,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元宵节的片段句子1、点起彩灯万盏,赏月祈祷许愿,燃放好运火焰,庆猜灯谜乐欢,共吃元宵迎福,合家团聚美满,同庆佳节和美,其乐融融无边;元宵佳节到来,祝你幸福美满,团团圆圆相伴!2、元宵节到来,出门在外的朋友们,记得多与远方的家人联系。

祝愿大家工作顺利,事业兴旺,身体健康,幸福满满,早日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回头建设自己的家乡,元宵节快乐!3、送你一碗圆圆汤圆,以幸福快乐为馅,用开心久久包围,用团圆来熏陶,以吉祥为汤水,在好运上慢慢熬制,只为在元宵佳节送你,愿你幸福一生安康!4、考虑到你,有理想有远见,且智慧过人,宇宙超级无敌天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到时会有海量短信堵塞,所以,早点恭祝:元宵节快乐!5、瑞雪兆丰年,花灯报平安,今宵月儿圆,朋友不相见,短信传思念,祝福不间断,愿快乐常相伴,好友记心间,亲情常保鲜,幸福生活甜,来年必团圆!元宵节快乐!6、元宵来临,重大新闻,招聘嫦娥,请你准备:一寸免冠彩照两张,身份证复印件,学位证复印件,个人简历各一份发送到航天局。

注意:限女性。

春节祝福短信7、明明月色,朦胧美好;盏盏花灯,摇曳浪漫;个个汤圆,团团圆圆;声声祝福,温馨美好。

赏月,观灯,吃汤圆,送祝福,元宵佳节我想你,发条短信思念你,元宵节快乐!8、圆圆的圆圆的月亮的脸,甜甜的甜甜的鲜灵的汤圆,满满的满满的盛给你一碗,装上我美美的美美的元宵祝愿!9、无论相聚,还是别离,共品元霄千里传情;无论快乐,还是烦恼,快乐过节好运来到!祝元霄节快乐,心想事成!10、正月十五庆庆多,合家团圆幸福多,心十五佳节闹元宵,圆圆明月高高照,月儿弯弯对你笑,把酒赏月食元宵,景美人美心更美,短信祝福送一条,愿你开心乐到爆,11、元宵佳节送礼物给你:十分快乐十分甜蜜十分浪漫十分温馨十分幸福十分顺利!还有十分月光十分灵气,映衬你百分百的美丽。

元宵节风俗介绍

元宵节风俗介绍

元宵节风俗介绍1. 哎呀,小伙伴们,咱们今天来聊聊元宵节这个超级有意思的节日吧!说起元宵节,你们脑子里是不是立马蹦出一堆圆滚滚、香喷喷的汤圆啊?没错,吃汤圆可是咱们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一大传统呢!2. 不过啊,元宵节可不只是吃汤圆那么简单。

这个节日可有意思了,简直就像是一场全国范围的大派对!你们知道为啥叫元宵节吗?因为它在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咱们老祖宗可聪明了,把这么热闹的节日安排在月亮最圆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特别浪漫?3. 说到热闹,元宵节最有名的活动就是看花灯啦!哇,你们想象一下,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灯笼,有的像动物,有的像花朵,还有的会动会转,简直比春晚还要精彩!有个小朋友问我:"为啥要看花灯啊?"我告诉他:"这是为了庆祝新年,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呀!"4. 哎呀,说到灯笼,我想起来了,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一大乐趣!你们猜猜这是什么灯谜:"一个黑孩子,从小在屋里,长大下河去,从此没人理。

"答案是啥?是墨斗啦!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古人可真聪明,把学习和娱乐结合在一起,让大家在玩的时候还能动动脑筋。

5. 咱们再来说说舞龙舞狮。

哇,这可是元宵节上最热闹的节目之一啦!你们见过吗?一条长长的龙,在街上扭来扭去,好像真的活过来了一样。

还有威武的狮子,跳来跳去,把大家都逗乐了。

有个小朋友说:"我长大了也要去舞龙!"我说:"那你可得多吃点饭,长得壮壮的,不然抬不动龙头啊!"6. 元宵节的美食可不止汤圆哦。

在北方,有些地方还会吃元宵。

你们可别以为元宵就是汤圆,其实它们是不一样的。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的,里面包着各种馅儿,煮熟了吃。

有个朋友跟我说:"我最喜欢吃黑芝麻馅的元宵了,又香又甜,简直是人间美味!"7. 在南方,有些地方过元宵节还有"走桥"的习俗。

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好词好句有哪些

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好词好句有哪些

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好词好句有哪些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它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下面是小编整合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好词好句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正月十五元宵节好词好句有哪些1、乐一乐,美味汤圆给你一大个;笑一笑,幸福快乐生活真美妙;哈一哈,健康美满到你家,嘻一嘻,今年坐上好运直升机!元宵节来了,愿你开心一整年!2、元宵节到了,愿你:一家团团圆圆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天天精精神神灿灿烂烂,月月风风光光喜气洋洋;年年财源广进,岁岁平安祥和!3、元宵节到了,把开心包在元宵里,愿你吃着元宵,笑容挂在脸旁;把幸福放在花灯里,愿你赏着花灯,幸福围在身旁;把祝福融入手机里,愿你看着短信,话语响在耳旁:元宵节快乐!4、对你的思念,就像这元宵一样,塞得鼓鼓的,捏得圆圆的,煮在锅里沸了,盛在碗里满了,含在嘴里,哇塞,太甜了,就像你一样!5、我用十分小心,九分真心,八分开心,七分舒心,六分适心,五分用心,四分爱心,三分童心,二分尽心,一分孝心煮碗永恒汤圆,祝元宵节快乐,永远快乐!6、浓浓的情,粘粘的面,擀成薄皮包汤圆;深深的爱,甜甜的馅,裹在心里意绵绵;欢乐的水,快活的翻,煮出美味暖人心;白白的元宵,滚滚的圆,吃在嘴里香又甜。

元宵节,愿你快乐度过,吃美满汤圆,走幸福人生!7、外白内黑,一白一黑是汤圆。

外软内甜,柔软甜蜜是汤圆。

元宵节到了,送你一只汤圆,愿你无论白天黑夜都有温柔相伴,都有甜蜜相随。

元宵节快乐!8、元宵到,生活俏,吉祥之星为你绕,五彩花灯为你放,快乐之树为你茂,好运之粥为你甜,幸运汤圆为你圆。

祝你元宵佳节幸福盎然,快乐无极限!9、盛一碗滚烫元宵,香气扑鼻,闻盛世之芬芳;口感滑腻,品亲情之幽香;形似珍珠,若爱情之浪漫;美味可口,享幸福之时光。

元宵佳节,赏花灯,吃汤圆,快乐走过幸福生活!10、鲜花会凋谢,爱情会失温,朋友之间,只有真挚的付出感情,才能收获真心,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想要告诉你,朋友,感谢你,祝你元宵快乐!11、十五的月儿圆又圆,给你全家拜晚年!家好运好人也好,幸福美满更团圆!12、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花灯锣鼓齐庆贺,烟火冲天送祝福,祝朋友好消息不断,好运气连连,好福气多多,好财气旺旺,全家团圆幸福多!13、月光捎去我对你无尽的思念,汤圆送去我对你甜蜜的祝福;祝你的人生多姿多彩!生活甜甜蜜蜜!工作顺顺利利!身体健健康康!14、月光如水,思念无悔,祝愿你日子比花美,汤圆如愿,祝福蜜甜,祝愿你生活常笑颜,短信如心,问候最亲,祝愿年元宵最称心。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10篇)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10篇)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10篇)元宵节的习俗作文1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的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2元宵节到了,民间有三个习俗:一吃元宵;二看花灯;三放烟花,今天我就在这儿说一说。

元宵节的六大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六大传统习俗

【导语】农历正⽉⼗五⽇,是我国传统节⽇—元宵节。

正⽉是农历的元⽉,⼗五⽇是⼀年中第⼀个⽉圆之夜,所以称正⽉⼗五为元宵节。

⼜称为⼩正⽉、元⼣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个重要节⽇。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元宵节的六⼤传统习俗,欢迎阅读!1.元宵节的六⼤传统习俗 1、吃元宵 正⽉⼗五吃元宵,“元宵”作为⾷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种元宵节吃的新奇⾷品。

这种⾷品,最早叫“浮元⼦”后称“元宵”,⽣意⼈还美其名⽈“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糖、玫瑰、芝⿇、⾖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糯⽶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是在糯⽶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团团圆圆。

“元宵”作为⾷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种元宵节吃的新奇⾷品。

这种⾷品,最早叫“浮元⼦”后称“元宵”,⽣意⼈还美其名⽈“元宝”。

古时“元宵”价格⽐较贵,有⼀⾸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时来。

帘前花架⽆路⾏,不得⾦钱不得回。

” 北⽅“滚”元宵,南⽅“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感都不同的⾷品。

2、闹花灯 农历正⽉⼗五是“元宵节”,此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隋唐以后,历代灯⽕之风盛⾏,并沿袭传于后世。

⽽正⽉⼗五,⼜是⼀年⼀度的闹花灯放烟⽕的⾼潮。

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西的县城⼀级城廓甚⾄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五晚上达到⾼潮。

正⽉⼗五的“观灯”已经成为⼭西民间群众⾃发的活动,在正⽉⼗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挂,有宫灯、兽头灯、⾛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太原⼀带,太⾕县的灯是很有名⽓的。

太⾕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出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宵节的习俗_关于习俗的优秀句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

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

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

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

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

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

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

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

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

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