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2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2

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有两根半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一根是直形的,另一根一端是直的,另一端呈弧形弯曲,端口与直端同向。

今将两毛细管的直端插入水中,若在直形毛细管内水面上升高度为h ,使弯曲毛细管顶端离水面的距离为h /2,端口离水面的距离还有h /3,水在此毛细管的行为是( )A. 水从毛细管端滴下B. 水面呈凸形弯月面C. 水面呈凹形弯月面D. 水面呈水平面2、在等压下化学反应0>∆→+m r H C B A 的,则反应一定是( )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恒温反应D. 无法确定吸热、放热或恒温反应3、系统经历某个状态函数始终保持不变的途径是什么途径( )A. 一定是可逆途径 B. 一定是不可逆途径C. 不一定是可逆途径 D. 绝热途径4、对于某些纯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熔化焓一定大于蒸发焓 B. 升华焓一定大于蒸发焓C. 熔化焓一定小于升华焓 D. 温度升高蒸发焓降低5、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冬季建筑施工中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盐内物质,其主要作用是( )A.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 防止建筑物被腐蚀C. 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 D. 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6、某纯物质的膨胀系数TT V V p 1)(1=∂∂=α(T为热力学温度),则该物质的摩尔恒压热容( )A. 与温度无关 B. 与压力无关 C. 与体积无关 D. R C C m V m p +=,,7、非理想气体进行节流膨胀,若S ∆汤姆逊系数、为焦耳-μ为过程的熵变,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A. 0,0<∆>S μ B. 0,0>∆<S μC. 0>∆S 不一定,μ D. 0<∆S 不一定,μ8、对于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S V T )/(∂∂应等于( )A. 5T /3V B. -2T /5V C. 5V /3T D. -7T /5V9、若3AlCl 溶于水中发生水解生成一种氢氧化物沉淀,则该溶液系统的组分数( ) A. C=1 B. C=2 C. C=3 D. C=410、恒温恒压下,物质A与物质B形成均相溶液系统。

成考物理化学成人高考(高起本理科)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成考物理化学成人高考(高起本理科)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物理化学(高起本理科)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C、物质是由离子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哪种物质的标准摩尔熵最大?A、H₂O(l)B、H₂O(g)C、H₂O(s)D、H₂(g)3、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Zn + CuSO4 → ZnSO4 + CuB、2H2 + O2 → 2H2OC、Fe + 2HCl → FeCl2 + H2D、CaCO3 → CaO + CO24、在下列反应中,哪一个反应的ΔH(焓变)为化合物的生成焓?A. H₂(g) + 1/2O₂(g) → H₂O(l)B. C(s) + O₂(g) → CO₂(g)C. Na(s) + 1/2Cl₂(g) → NaCl(s)D. Fe(s) + S(s) → FeS(s)5、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₂ + O₂ → 2H₂OB、Fe + CuSO₄ → FeSO₄ + CuC、2H₂O → 2H₂ + O₂D、CaCO₃ → CaO + CO₂6、在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氧气(O₂)B、水(H₂O)C、二氧化碳(CO₂)D、氢氧化钠(NaOH)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B、化学反应速率总是与温度成正比C、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8、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H2OB、CO2C、NaClD、CH4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时间越长。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0套)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0套)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1)(试卷共4页,答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0 分,共 2 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主要原因是 ( ) A. 盐碱地的土壤有毒 B. 使农作物肥料不足C. 很少下雨的原因D. 渗透压的存在使农作物水分倒流2、已知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用0.5法拉第电量可从CuSO 4溶液中沉淀出Cu ( )。

A. 16gB. 32gC. 64gD. 128g3、在298K 、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A. 31La 3+B. 21Mg 2+ C. NH 4+ D. H +4、273 K ,10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达到平衡时,其关系为( )A μ(l) >μ(s)B μ(l) = μ(s)C μ(l) < μ(s)D 不能确定5、在温度、压力恒定条件下,设A(l)和B(l)混合形成理想溶液,则有:( )A. 0,0,0,0<∆>∆=∆=∆m mixm mix m mix m mix G S H V B. 0,0,0,0=∆=∆>∆<∆m mix m mix m mix m mix G S H V C. 0,0,0,0<∆<∆>∆>∆m mix m mix m mix m mix G S H VD. 0,0,0,0=∆<∆<∆<∆m mix m mix mix m mix G S H V6、在302K 时,A →B 过程△H=-102kJ ,△S=-330 J·K -1,可判断该过程: A.自发 B.非自发 C.平衡 D.无法判断7、对反应CH 4 (g) + 2O 2 (g) = CO 2 (g) + 2H 2O (g),若压力增大1倍,则将发生: A.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不改变平衡 D.反应进行到底 8、如果其它条件系统,沉淀在电池阴极的物质的量正比于:A. 阴极表面积B. 通过电池的电荷量C. 溶液中电解质浓度D. 电极间距离 9、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A SB (∂G /∂p )TC (∂U /∂V )TD C V 10、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C 不能断定A 、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对于一个U 、V 、N 一定的系统,任何一种分布都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和2、25℃时某KCl 溶液中,如果K +迁移数为0.490,则Cl -迁移数为____。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二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二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二)一. 概念题(20题, 共40分)1. 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98K, 2p 经历: (1)等温可逆; (2)绝热可逆; (3)等压可逆三条途径膨胀至体积为始态的2倍, 所作的功分别为W ,W 和W , 三种功之间的关系为: ( )01232. 298K气相反应: CO(g)+0.5O (g)=CO (g), 该反应的ΔG_____ΔF, ΔU_____ΔH. (填入>,<,或= 号)223. 298K, 1p 下, 1mol甲苯和1mol苯混合形成理想溶液, 此混合过程的ΔH= _______, ΔS= _____ ____, ΔV= ______, ΔG= _____.0mix mix mix mix 4. 已知373.2K下, 液体A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2 kPa, 另一液体B可与A形成理想溶液. 当A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5时, A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3, 则在373.2K, 纯B的饱和蒸汽压为: __________.5. 4.4%的葡萄糖(C H O )水溶液的密度ρ=1.015×10 kg.m , 在300K时, 此溶液的渗透压为:__________.61263-36. 将固体NH HCO (s)放入真空容器箱中恒温至400K, NH HCO (s)按下式达分解平衡: NH HCO (s) = NH (g) +H O(g) +CO (g), 此体系的物种数s=__________, 独立组分数C=________, 相数Φ=__________, 条件自由度f =___________.434343322*7. 合成氨反应: N (g) + 3H (g)= 2NH (g) 可视为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 且保持体系的温度, 总压不变, 则有: n(N ):_______, n(H ): ___增大________减小____, K :______.22322p 08. 用分子配分函数q表达赫氏自由能F时, 独立可别粒子体系的F=________, 不可别粒子体系的F=________; 若用体系配分函数Q来表达赫氏自由能F, 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9. I 分子的振动能级间隔为0.43×10J, 在298K下, 碘分子某振动能级与较底振动能级上分子数之比N /N 为_________.2-20i i-110. 分子配分函数q可以分解为分运动形式配分函数的____, 其数学表达式为:q=__________.11. 在平行反应中, 要提高活化能较底的反应的产率, 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为:_____.12. 在碰撞理论中, 有效的反应碰撞数占总碰撞数的分数为:___ ___.13. 已知HI的光分解机理为:HI+h ν→H+IH+HI →H +I2I+I+M →I +M2 该反应的量子效率Φ=______.14. 迁移数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 .)15. 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K PO 溶液, 其平均活度系数为γ, 则K PO 的活度a为: ( )34±34 A: 4γ(m/m ), B: γ(m/m ), C: 4γ(m/m ), D:27γ(m/m ),±404±40±0±40416. 用Zn(s)和Ag(s)插在HCl溶液中所构成的原电池是不可逆电池, 其主要原因是:( ).17. 用Pt电极电解SnCl 水溶液, 在阴极因H 有超电势故先析出Sn(s), 在阳极上析出O 气,已知: a(Sn )=0.10, a(H )=0.01, 氧在阳极上析出的超电势为0.3V, 已知ϕ=-0.140V, ϕ= 1.23V, 则此电池的实际分解电压= ( ).2222++0Sn2+,Sn 0O2,H2O,H+18. 表面超量Γ是指: ( ), 当d γ/da <0时, Γ>0, 此时将发生222 ( )吸附; 反之, 当d γ/da >0时, Γ<0, 此时将发生( )吸附.2219. 在298K下, 已知A液的表面张力是B液的一半, A的密度是B的两倍, 如果A液的毛细管上升是1cm, 则用相同的毛细管测定B液, B在毛细管中将会上升 ( )cm.20. 混合等体积的0.08 mol.dm KI和0.1 mol.dm AgNO 溶液所得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 ), 胶团电泳方向为 ( ); 比较 MgSO , Na SO , CaCl 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大小循序为: ( ).-3-3 34242二. (10分) 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由始态(300K, 10p ), 经历如下途径膨胀到1p :(1)等温可逆膨胀; (2)等温恒外压(1p )膨胀; (3)向真空膨胀; (4)等外压(1p )绝热膨胀, 求此过程的Q, W, ΔU, ΔH, ΔS, ΔF, ΔG? (最后一条途径不必求ΔS,ΔF和ΔG)0000三. (10分) 下图为SiO -Al O 体系的相图, 固体二氧化硅有白硅石和鳞石英两种晶形, 白硅石在较高温度下稳定, 鳞石英在较低温度下较稳定. (1) 指出图中各区域由哪些相组成; (2) 图中EF, CD, AB线代表哪些相平衡共存; (3) 画出x, y, z点的步冷曲线? ( 莫莱石的化学式为: 2Al O ·3SiO ).223232四.(10分) 复相反应 2CuBr (s)=2CuBr(s)+Br (g) 在487K下达平衡时, p(Br )=0.046p . 现有10升的容器, 其中装有过量的CuBr (s), 并加入0.1mol I (g),由于发生气相反应: Br (g)+I (g)=2BrI(g), 使体系在达平衡时的总压为0.746p , 试求反应Br (g)+I (g)=2BrI(g)在487K的平衡常数? (设气相反应可视为理想气体反应)22202222022五. (15分) 硝胺在水中按下式分解: NO NH →N O(g)+H O 反应的经验速率方程为: d[N O]/dt=k[NO NH ]/[H O ]. 试求:22222223+(1) 在缓冲溶液中, 此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为多少;(2) 下列反应机理中, 哪一个最能说明上述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并给出理由;机理A: NO NH 22N O+H O22机理B: NO NH +H O 223+NO NH +H O (快速平衡)23+2 NO NH 23+ N O+H O (控制步骤)23+机理C: NO NH +H O NO NH +H O (快速平衡)2222- 3+NO NH 2-N O+OH (控制步骤)2-H O +OH 3+-2H O (快反应)2(3) 试说明OH 离子催化硝胺分解的作用;-(4) 在恒温恒压的缓冲溶液中研究此反应,测定N O的分压得如下结果: (设N O不溶于水)22t(min): 0 5 10 15 20 25p(Pa): 0 6800 12400 17200 20800 24000在足够时间后, 压力稳定在40000Pa. (a.) 将压力表达为时间t和速率常数k的函数;(b) 计算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 ,并给出其单位?'六. (10分) 298K下有反应: H (g,1p )+I (s)=2HI(aq, a=1)202(1) 将此反应安排为电化学反应, 写出电池表达式;(2) 求298K下此电池反应的ΔG , 反应平衡常数K , 电池电动势E和E ;r m 0a 00(3) 若反应写为: 0.5H (g,1p )+0.5I (s)=HI(aq, a=1), 求其ΔG , K , E和E ;202r m 0a 00(已知: I (aq)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G (I ,aq,a=1)=-51.67 kJ.mol )-f m 0--1七.(5分) 试求NO(g)在298.15K, 1p 下的标准摩尔熵(不考虑核运动和电子运动对熵的贡献)? 已知: NO的Θ=2.42K, Θ=2690K, 电子基态与第一激发态的简并度均为2, 两能级之差为2.473×10 J.0r v -21。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选择题1.某封闭系统经历了所有i 个步骤变化之后,又回到了始态,则有( )。

A .=0 B .=0 C .=0 D .>0【答案】C【解析】体系功W 和热Q 都不是状态函数,是与过程有关的量,而=U ,U 是状态函数,与过程无关,只要最终状态一样,U 就不变。

2.焦耳-汤姆逊系数μJ -T =(p T/∂∂)H =-(p H/∂∂)T /(T ∂∂H/)p ,则对于理想气体,有μJ -T ( )。

A .>0B .<0C .=0D .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理想气体中H 是温度T 的单值函数,所以-(p H/∂∂)T =0,由μJ -T =(p T/∂∂)H =-(pH/∂∂)T/(T∂∂H/)p ,得μJ-T=0。

3.系统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有两条途径1和2,1为可逆过程,2为不可逆过程,以下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S1=△S2B.△S2=C.D.△S1=【答案】C【解析】熵是状态函数,当始态终态一定时,△S有定值,它的过程可以用可逆过程的热温熵来求。

C项,由克劳修斯不等式可知,可逆过程热温商应该是大于不可逆过程热温商的。

4.Na2CO3(s)与H2O(l)可生成水合物Na2CO3·H2O(s),Na2CO3·7H2O(s),Na2CO3·10H2O,则-3℃时,与Na2CO3水溶液、冰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可有()种。

A.0B.1C.2D.3【答案】B【解析】自由度f=2-Φ+1(Na2CO3 水溶液体系,K=2,温度一定,所以只有压力一个条件可变),而自由度最大值为3,所以Φ最大值为3,(代表体系最多有3相共存,Na2CO3 水溶液为一相,冰为一相,还可能有一种水合物),故与Na2CO3水溶液及冰共存的水合物最多可能有1种。

5.-5℃,101.325 kPa下的过冷水,凝固成同温同压下的冰,则此过程有()。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以下是物理化学练题及其答案:
1. 已知氯气在0℃时密度比空气大
2.44倍,求氯气的摩尔质量。

答案:70.91 g/mol
2. 算出10mol一氧化碳和15mol氧气在完全燃烧下产生的水的
质量并写出反应式。

答案:反应式2CO + O2 → 2CO2;水的质量为180g。

3. 有一容积为1L的,温度为25℃,内装有SO2Dioxide,在标
准状况下浓度为1mol/L。

求体积为1L的内的SO2质量。

答案:64.07g
4. 已知非极性H2O2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为0.25 g/L,求该物
质在正己醇中的溶解度。

假设两种溶剂的体积相等。

答案:0.2 g/L
5. 已知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A和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B在相同的条件下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之比为27:22,求A 和B的分子式。

答案:A为C4H10,B为C2H6O2。

6. 在65℃时,硫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均匀自由某室温下倾斜的中慢慢流出。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96,2.07和2.30g/cm³。

问它们按照密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先流出的是哪一个?
答案:轻硫S8。

以上是物理化学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第七章电化学选择题1.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A) 强电解质溶液 (B) 弱电解质溶液(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D) 理想稀溶液答案C2. 电解质水溶液属离子导体。

其离子来源于(A) 电流通过溶液, 引起电解质电离(B) 偶极水分子的作用, 引起电解质离解(C) 溶液中粒子的热运动, 引起电解质分子的分裂(D) 电解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引起分子电离答案:B3.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A) 直流电源(B) 交流电源(C) 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D) 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答案:D4. 德拜-休克尔为了推导出"极限定律",作了一些基本假定。

下列假定不在他们的假定之列的是(A) 溶液中导电的是离子而不是分子(B) 任何浓度的强电解质都是完全电离的(C) 离子之间以静电力相互作用, 其间的吸引能大于它们的热运动能(D) 在稀溶液中离子是刚性的圆球形点电荷, 不极化答案:A5. 电解质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温度一定时,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离子的本性 (B) 电解质的强弱(C) 共存的它种离子的性质 (D) 离子浓度及离子电荷数答案:D6. 采用电导法测定HAc的电离平衡常数时, 应用了惠斯登电桥。

作为电桥平衡点的示零仪器,不能选用(A)通用示波器 (B)耳机 (C)交流毫伏表 (D)直流检流计答案:D7. 电位滴定法是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分析方法。

在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是(A) 测量溶液电阻的变化 (B) 测量电极电位的突跃变化(C) 选用合适的指示电极 (D) 测定溶液pH值的突跃变化答案:B8. 离子的迁移数是指正负两种离子在作电迁移运动时各自的导电份额或导电的百分数, 因此, 离子的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

它们的关系是(A) 无论什么离子,它们的运动速度愈大,• 迁移的电量就愈多,迁移数也愈大(B) 同一种离子的运动速度是一定的, 故它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 迁移数相同(C) 在只含某种电解质的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D) 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答案:C9.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 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守恒定律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C. 热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但不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D.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答案:D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与气体体积成正比?A. 温度B. 压力C. 摩尔数D. 气体常数答案:B二、填空题1.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_________升。

答案:22.42.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_________。

答案:金属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平衡,并解释勒夏特列原理。

答: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以相同的速率进行,系统宏观性质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如浓度、压力或温度的变化),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以减少这种改变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2. 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它在物理和化学中有哪些应用?答: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保持不变。

在物理中,能量守恒定律是分析机械系统的基础,如碰撞问题和能量转换问题。

在化学中,能量守恒定律用于解释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四、计算题1. 给定一个理想气体,其初始状态为 P1 = 2 atm,V1 = 3 L,T1 = 300 K。

若该气体经历一个等温过程,最终压力为 P2 = 4 atm,求最终体积 V2。

解:根据等温过程的玻意耳定律,P1V1 = P2V2。

代入数值得:2 atm * 3 L = 4 atm * V2。

解得 V2 = 1.5 L。

2. 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Kc = 0.5,初始时反应物 A 的浓度为1.0 M,生成物 B 的浓度为 0.0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问答题气体的 PVT 性质1. 什么在真实气体的恒温 PV -P 曲线中当温度足够低时会出现 PV 值先随 P 的增加而降低,然后随 P 的增加而上升,即图中 T1 线,当温度足够高时,PV 值总随 P 的增加而增加,即图中 T2 线?108642T2T1RT2RT10 246 810P答:理想气体分子本身无体积,分子间无作用力。

恒温时 pV=RT ,所以 pV- p 线为一直线。

真实气体由于分子有体积且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此两因素在 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大小不同时,其 pV-p 曲线就会出现极小值。

真实气体分子间 存在的吸引力使分子更靠近,因此在一定压力下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小,使得 pV <RT 。

另外随着压力的增加真实气体中分子体积所点气体总体积的比例越来 越大,不可压缩性越来越显著,使气体的体积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大,结果 pV >RT 。

当温度足够低时,因同样压力下,气体体积较小,分子间距较近,分子间 相互吸引力的影响较显著,而当压力较低时分子的不可压缩性起得作用较小。

所以真实气体都会出现 pV 值先随 p 的增加而降低,当压力增至较高时,不可压 缩性所起的作用显著增长,故 pV 值随压力增高而增大,最终使 pV >RT 。

如图 中曲线 T1 所示。

当温度足够高时,由于分子动能增加,同样压力下体积较大,分子间距也 较大,分子间的引力大大减弱。

而不可压缩性相对说来起主要作用。

所以 pV 值 总是大于 RT 。

如图中曲线 T2 所示。

2.为什么温度升高时气体的粘度升高而液体的粘度下降?答: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气体的定向运动可以看成是一层层的,分子本身 无规则的热运动,会使分子在两层之间相互碰撞交换能量。

温度升高时,分子p V m热运动加剧,碰撞更频繁,气体粘度也就增加。

但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度迅速下降,这是由于液体产生粘度的原因和气体完全不同,液体粘度的产生是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作用力减速弱,所以粘度下降。

3.压力对气体的粘度有影响吗?答:压力增大时,分子间距减小,单位体积中分子数增加,但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减小,两者抵消,因此压力增高,粘度不变。

4.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其分子平均平动能相同,但气体的密度不同。

问它们的温度是否相同?压力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温度相同。

因为气体的温度只取决于分子平移的动能,两种不同的气体若平移的动能相同则温度必然相同。

但两种气体的压力是不同的,因为气体的压力与气体的密度是成正比的。

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当然它们的压力就不同。

第二章问答题热力学第一定律1.dVVT pVdTpTdp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体积V是温度T和压力p的函数,V=f(T,P),当T,p同时发生微小变化时,所引起V的变化是此两独立变化之和。

U2.T pUTVUVV TTp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上式表明,在恒压下改变温度而引起内能变化是由两方面引起的,也就是上式右端的两项。

一方面,是由于恒容下改变温度而引起内能的变化。

此变化是由于温度改变分子运动的动能改变,从而引起内能的变化;另一方面,恒压下,温度改变会引起体积变化,使分子间距发生变化,引起势能变化,内能亦随之变化。

3.对理想气体来说ΔU T=0,是否说明若水蒸气为理想气体则在25℃下将水蒸发成水蒸气时ΔU T=0?答:温度不变内能则不变的说法只是对理想气体才适用。

水蒸发变为水蒸气不符合此条件,故不成立。

实际上水蒸发过程需吸收热量q=ΔU-W,可见所吸之热一部分对外做功,一部分使内能增加。

4.说明下列有关功的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

(1)W=-p(外)ΔV(2)W=-nRTlnV2/V1(5)W nR(T2 T1)/(1)γ=Cp/Cv2答:由体积功计算的一般公式W p(外)d V 可知:(1)外压恒定过程。

则W=-p(外)ΔV。

(2)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此时p(外)=p(内),pV=nRT,WnRTVdV RT ln V2V1。

(3)液体在恒温恒压p(外)=p(内)下蒸发成气体,此蒸气为理想气体,且液体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较可以略去。

W p(外()V氯-V液)-p(内)V氯=-nRT 。

(4)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ΔU=W=CvΔT(5)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

p1V 1 p2V2k,代入功的积分式可得W nR(T 2 T1)/(1)。

5.从同一始态膨胀至体积相同的终态时,为什么理想气体的恒温膨胀功总大于绝热可逆膨胀功?答:两过程中压力下降程度不同,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中从环境吸热因此压力下降较小,而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过程中无法从环境吸热故压力下降较大,因此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所做的功总是大于绝热可逆膨胀过程所做的功。

6.为什么膨胀功和压缩功均使用相同的公式W p(外)dV ?答:热力学中功是以环境为基础,即以环境所留下的变化来衡量的。

膨胀时,系统抵抗外压对环境做功,环境得到功,相当于将一重物升高。

因此W p(外)dV 。

当外压大于系统压力时,系统被压缩,环境对系统做功,相当于重物高度下降,环境损失掉做功的能力,本身做功的能力就减小。

因此压缩过程中,起作用的压力不是内压而是外压,外压决定了系统做功的大小,故其体积功的表达式仍为W p(外)dV 。

7.理想气体恒温条件下反抗恒外压膨胀,则ΔH=ΔU+Δ(pV),ΔU=0,Δ(pV)=0,故ΔH=0ΔH=ΔU+pΔV,ΔU=0,pΔV≠0,故ΔH≠0上面两个考虑问题的方法哪个是正确的?答:方法(1)是正确的。

理想气体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因恒温故ΔU=0,理想气体恒温下pV=nRT为常数,故Δ(pV)=0。

方法(2)的错误在于H=U +pV中的p 是指系统的压力。

在反抗恒外压膨胀过程中,系统的压力既不是常数亦不等于外压,因此不能认为Δ(pV)=pΔV。

8.系统经一个循环后,ΔH、ΔU、Q、W是否皆等于零?答:否。

其中H和U为状态函数,系统恢复至原态后其值复原,即ΔH=0、ΔU=0。

而热与功是与途径有关的函数,一般不会正好抵消而复原,除非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可逆绝热膨胀后又可逆绝热压缩回至原态,或可逆恒温膨胀后又可逆恒温压缩回至原态等。

9.理想气体从 p1 绝热膨胀至 p2 时,W =ΔU ,绝热膨胀时若外压为零则 W =0,ΔU=0;若外压不为零则 ΔU ≠0。

以上两 ΔU 不相等与 U 为状态函数的 性质是否矛盾?答:不矛盾。

在本例中,从同一始态出发进行绝热膨胀,若外压不同则终 态是不可能相同的。

因此 ΔU 亦不会相同。

若外压不等于零时,系统的内能要 消耗一部分用以转化为功,同时系统的温度要下降;当外压等于零时,系统不 对外做功,不消耗内能故 ΔU=0,同时系统的温度也不变。

10.理想气体绝热膨胀时并不恒容,为什么仍可使用公式 δW=CvdT?答: dUUTVdTU VTUdV 。

对理想气体VT0 ,故dUdTU TV或 dU C V dT 。

因此在本例中 dU W C V dT 完全适用。

11.物系的 Cv 是否有可能大于 Cp ?答:有可能。

根据 Cp 与 Cv 的关系式: C pC VUTp VTP一般 V 情况下,TP>0 故 Cp 总大于 Cv 。

但有些系统如液体水在 0℃至 3.98℃其密V 度随温度的增加反而增大,即TP<0 。

此时 Cv 大于 Cp 。

12. 25℃101.325Kpa 下 Cu-Zn 电池放电做功时放热 4561J 。

问些反应的 ΔH 是否就是 4561J?答:否。

Qp =ΔH 的条件是恒压、只做体积功。

此电池放电时做出电功, 不符合上述条件,故 ΔH≠Qp。

13.25℃100KPa 下液态氮的标准摩尔生成热fH m (298 K ) 为零吗?答:否。

因为按规定只有 25℃100Kpa 下最稳定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才 为零。

液态氮虽为单质,但在 25℃100Kpa 下不能稳定存在,故其fH m (298 K ) 不等于零。

只有气态氮的fH m (298 K ) 才为零。

V$$$系统的焓等于等压热。

系统的焓改变值ΔH等于等压热。

系统的焓等于系统的热量。

答:(1)不正确。

系统的焓H=U+pV。

焓具有能量的单位,但其绝对值是不知道的,焓并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因此系统的焓不等于等压热。

(2) 不正确。

ΔH=Qp的条件是等压且不做其它功。

符合上述条件时ΔH 才等于等压热。

4(3) 不正确。

焓为状态函数,状态一定焓有确定值。

而热是与过程有关的函数。

只有ΔH(而不是H)在等压和不做其它功的条件下才等于过程的热。

1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时,内能与焓是否一定?是否对所有气体来说温度一定,内能与焓都一定呢?答:对理想气体来说,其内能与焓只是温度的函数。

故温度一定内能与焓就一定。

其它气体内能与焓不仅是温度的函数而且是压力或体积的函数,故温度一定还要指定压力或体积内能与焓才有确定值。

16.1mol理想气体从0℃恒容加热至100℃和从0℃恒压加热至100℃,ΔU是否相同?Q是否相同?W是否相同?答:理想气体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ΔU是相同的。

因热和功是与过程有关的,故Q和W是不相同的。

恒容加热不对外做功,而恒压加热系统对外做体积功。

17.一个绝热气缸有一理想绝热活塞(无磨擦、无重量),其中含有理想气体,内壁绕有电阻丝,当通电时气体就慢慢膨胀。

因为是一等压过程,Qp=ΔH,又因为是绝热系统,Qp=0,所以ΔH=0。

这结论对吗?答:不对。

此过程因环境对系统做了电功,故Qp≠ΔH。

18. 下列两个过程是否都是循环过程?(1)由H2与O2合成水,然后再电解成H2与O2;(2)金属铜在试管中氧化成氧化铜,然后再通入氢气,使氧化铜还原为铜(以铜为体系与以铜和氧为体系有何不同)。

答:(1)为循环过程。

(2)若以铜为系统,是循环过程;若以铜和氧为系统,则不是循环系统。

因为若用氢气还原,氧生成水而未能还原成氧。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章问答题1.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做功时ΔU=0,故Q=-W,即所吸之热全部转化为功。

此与Kelvin说法有否矛盾?答:不矛盾。

Kelvin的说法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本例中,虽然热全部转化为功但却引起了系统的体积的变化。

2.孤立系统从始态不可逆进行到终态ΔS>0,若从同一始态可逆进行至同一终态时ΔS=0。

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熵是状态函数与变化的途径无关,故只要始态与终态一定ΔS必有定值。

孤立体系中的不可逆过程ΔS>0而可逆过程ΔS=0是勿庸置疑的。

问题是孤立体系的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若从同一始态出发是不可能达到相同终态。

3.有人认为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是等熵过程。

因为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时温度不变,故dU=0;对外不做功,故pdV=0。

所以由dU=TdS-pdV可得TdS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