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鞋里的阳光

合集下载

课文 7 棉鞋里的阳光(5篇)

课文 7 棉鞋里的阳光(5篇)

课文 7 棉鞋里的阳光(5篇)《棉鞋里的阳光》教学片段及其评析《棉鞋里的阳光》的一个教学片段:师:刚才,小朋友们预习了课文,又认识了13个生字新朋友,还把他们送回到课文中去再读再认。

下面请小朋友们再听朗读录音。

(放录音)生:(急切地)错了,错了!题目是《棉鞋里的阳光》,不是《棉被里的阳光》。

师:(惊讶地)错了?糟了!录音后忘了核对课文,出错的地方肯定还不少。

那就请大家合上课本,从头听起,找找老师的错,谁找出最多,谁帮助老师也就最大。

(学生听完录音,互相交流核对纠错情况,纷纷发言指出错处)师:瞧我,太马虎了,一篇文章读错12处,大家帮我指出来了,谢谢大家。

下面请你们打开课文,边听录音边找错,将录音与原文对照分析,举出实例,说明原文为啥更好。

发言时先读原文,再指出录音错误,最后说清原文为啥好。

(再放录音)生:“妈妈在给奶奶晒棉被”,录音少了“给奶奶”,不清楚晒谁的棉被。

师:是呀,丢了“奶奶”,(生笑,指出:“是‘给奶奶”’)对,丢了“给奶奶”,晒的棉被可指妈妈的,也可指小峰的,看来说话写话还得交待清楚对象才行。

生:“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录音少了“一点儿”,没原句好。

师:怎么没原句好?这不是更简洁吗?(生窘迫,师轻拍其头)老师打你疼吗?(生:不疼)“不疼”与“一点儿也不疼”有区别吗?生:老师没有真打我,一点也不疼;棉被没沾水,还有妈妈晒,一点儿也没湿,所以——生:(接话)所以小峰才更加好奇:“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师:很好!生:“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录音成了“他把奶奶的棉鞋放在阳光晒不到的地方”,少了“轻轻地”,多了“不”,“摆”改成了“放”。

师:听得真仔细,可录音怎么没原文好呢?生:多加一个“不”字,棉鞋就晒不成,因为没阳光。

师:对了,多加一个“不”字,把句意都搞反了,看来说话写话,这个“不”字不能乱用。

生:少了“轻轻地”,奶奶会被声音吵醒。

师:吵醒?生:小峰晒鞋“轻轻地”,就没声音,奶奶就睡得很香甜。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及反思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及反思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棉鞋里的阳光》,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和温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棉鞋里的阳光》内容简介:本文讲述了一个冬天,母亲为了让孩子保暖,将自己的棉鞋给了孩子,自己却光着脚在寒冷的天气里行走的故事。

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生字词学习:棉、鞋、阳光、温暖、伟大、无私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温馨,培养学生的爱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母爱的伟大。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4.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母亲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棉鞋给孩子?她自己光着脚走路会感到冷吗?6.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温暖。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8.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9.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0. 持续关注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成长。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朗读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观察,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心得,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请学生思考并描述自己如何关爱家人,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亲子活动,让学生体验家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2. 推荐类似主题的读物,如《妈妈我要孝顺你》、《感恩的心》等,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一年级下册《棉鞋里的阳光》课件

一年级下册《棉鞋里的阳光》课件

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1 2
小组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选定一个小 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
合作探究
指导各小组围绕课文主题进行合作探究,如讨论 “棉鞋里的阳光”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3
成果展示
各小组将合作探究的成果以PPT、手抄报、情景 剧等形式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展示 能力。
CHAPTER 06
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家庭 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
意识。
CHAPTER 04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阅读前预测和提问策略
激活学生的前知
讨论学生是否有过在冬天穿棉鞋的经历,棉鞋带来的温暖和舒适 感受。
预测课文内容
根据课文标题《棉鞋里的阳光》,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可能讲述的内 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THANKS
[ 感谢观看 ]
情感表达与传递
亲情
通过小峰和妈妈对奶奶的关心, 表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感情
和互相扶持的精神。
孝心
课文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让学生 懂得尊敬长辈、关心家人是一种美 德。
感恩
奶奶对小峰和妈妈的感激之情,让 学生明白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学会珍惜他人的付出并懂得感恩。
CHAPTER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句子理解
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 ,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 义和表达的情感。
句子赏析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 美句子,感受语言的韵律 和美感。
相关文化知识链接
太阳与阳光
介绍太阳的特点和作用,以及阳 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棉鞋的制作与特点
介绍棉鞋的制作过程和特点,让 学生了解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家庭亲情与关爱

《棉鞋里的阳光》1-完整版课件

《棉鞋里的阳光》1-完整版课件

《棉鞋里的阳光》1-完整版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目录01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简介版本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课文围绕“阳光”这个主题,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奶奶给家人晒棉鞋的情景,展现了家人之间的关爱和孝顺的美德课文背景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无意中发现奶奶的棉鞋湿漉漉的,在妈妈的提示下,他明白奶奶的棉鞋需要阳光的照射和暖和,于是他找来竹棒和绳子,在午后的阳光下为奶奶晾晒棉鞋。

主要内容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描述了小男孩发现奶奶的棉鞋湿了;第二段讲述了小男孩用竹棒和绳子为奶奶晾晒棉鞋;第三段描写了小男孩为奶奶晾晒棉鞋的情景;第四段则总结了全文的主题。

段落结构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孝顺长辈、体贴家人的。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感情朗读。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男孩孝顺长辈、体贴家人的美好情感。

•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02教学过程感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引发兴趣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棉鞋的故事,让学生自由回答,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认真听录音,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细读课文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并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细读课文,并画出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拓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回顾所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总结重点知识点。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适当的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小结作业03教学反思1亮点回顾23课程中包含了关于棉鞋的各种知识,从材料、历史到文化,以及与棉鞋相关的社会议题,内容丰富多彩。

棉鞋里的阳光说课稿(优秀5篇)

棉鞋里的阳光说课稿(优秀5篇)

棉鞋里的阳光说课稿(优秀5篇)关于棉鞋里的阳光优秀说课稿篇一《棉鞋里的阳光》说课稿一、教材简说我执教的《棉鞋里的阳光》选自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以专用家庭温暖为主题知识组织教材,教育学生关爱家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

初读《棉鞋里的阳光》,首先会被课题所吸引,带着疑问读下去,你会觉得文章不像涌动着骨肉亲情的抒情散文那样感人肺腑,不过就是一种生活中极普通的小事:一位母亲给婆婆晒棉被,这举动濡染了小峰幼小的心灵。

文章却也含而不露地给人以启示,亲情的温馨扑面而来。

这是继《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

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棉鞋里的阳光》安排两课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根据学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立为: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加一加、给词语排序、汉字的演变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棉、照等一三个生字。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能熟练运用。

2、认识皿字底,并通过皿字底的演变,了解皿字底这一部首的由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出识记生字的方法,以扩词造句的方式来巩固生字的识记。

2、通过观察、讨论,会写晒字,并初步了解左窄右宽类型汉字的书写方法。

3、通过对两段对话的重点词句的理解,掌握问句的朗读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等多种朗读形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其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爱如阳光的温暖,并产生关心家人的愿望,体贴家人、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朗读、感悟,树立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三、教法学法为了要构建自主有效的课堂。

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生活中提高认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棉鞋里的阳光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棉鞋里的阳光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棉鞋里的阳光》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棉鞋里的阳光》知识点字:晒、湿、摆、醒词:暖热、棉鞋、被窝、阳光重点句子:1、早晨,阳光照到了阳台上,妈妈在给奶奶晒棉被。

小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有湿,干吗要晒呢?”2、吃过午饭,奶奶要睡午觉,妈妈收了棉被铺到床上。

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热。

”她惬心地合上了眼睛。

3、奶奶醒了,小峰把棉鞋放回床前。

奶奶起床了,把脚伸进棉鞋里,奇怪地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热?”【篇二】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棉鞋里的阳光》教案第一课时(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出示课件,教师叙述课文内容。

2、请你们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课文插图)3、学生看图,解放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4、板书课题,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借助拼音解放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相互交流)2、小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识记生字的办法识字。

3、汇报并挑选同学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4、其他同学边听边画,课文有哪几个人物?哪些字音读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1、小组交流。

2、各小组派代表指出要注意读音的字词。

3、老师相应指出字词。

4、请小老师范读、领读,多种形式读。

5、学生自读自纠,互读互纠。

6、师生共做识字游戏。

(四)读顺课文,发现感知1、把生字宝宝请回到课文中你们能不能读好?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练读,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边读边想,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什么?(五)提出问题,自读自悟1、读了课文,自己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问自己答。

2、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六)看图对文,情感升华1、出示课文插图,找一找与插图相应的段落。

2、想一想: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板书设计《棉鞋里的阳光》棉照晒被盖午收脱躺合眼晴第二课时(一)交流讨论、巩固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开火车多种形式认读。

人教版一年级下课件《棉鞋里的阳光》

人教版一年级下课件《棉鞋里的阳光》

照样子,写句子 例:因为妈妈给奶奶晒了棉被, 所以奶奶盖上很舒服。 1.因为小峰____________,所以 奶奶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脚›
给生字找词语朋友。先说说再连线。
‹页脚›
奶奶 醒了,小峰 把棉鞋放回 床前。奶奶 起床了,把 脚伸进棉鞋 里,奇怪地 问:“咦, 棉鞋怎么这 么暖和?”
小峰笑了笑,说: “奶奶,棉鞋里 有好多阳光呢!”
‹页脚›
奶奶 醒了,小峰 把棉鞋放回 床前。奶奶 起床了,把 脚伸进棉鞋 里,奇怪地 问:“咦, 棉鞋怎么这 么暖和?”
小峰笑了笑,说: “奶奶,棉鞋里 有好多阳光呢!”
gà i wǔ
照 到
shōu
晒 棉 被
tuō
盖 上
tǎng
午 饭

收 起
yǎn jing
‹页脚›
脱 下
bǎi
躺 进
合 上
眼 睛
摆 在
早晨,阳光照到了阳台上,妈妈在给奶奶晒棉被。小 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有湿,干吗要晒呢?”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妈妈说。 “为什么呢?”小峰又问。 妈妈说:“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 暖和不暖和?” 吃过午饭,奶奶要睡午觉,妈妈收了棉被铺到床上。 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她舒 服地合上了眼睛。 奶奶睡着了。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 于是,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 奶奶醒了,小峰把棉鞋放回床前。奶奶起床了,把脚 伸进棉鞋里,奇怪地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小峰笑了笑,说:“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棉鞋里的阳光

棉鞋里的阳光
棉鞋里的阳光
课文欣赏
课文阅读
生字认读
课堂练习
课文理解
生字书写
棉 照 晒 被 盖 午 收 脱 躺 合 眼 睛 摆
棉鞋 棉花 棉衣 棉线
照射 照顾 对照 关照
晒干 晒衣服 晒太阳
棉被 被单 羊毛被
盖紧 盖章 盖子
中午 午饭 午休 午睡
收获 丰收 收齐 收藏
脱下 脱去 脱帽
躺下 躺着
合作 合上 合眼
眼睛 眼光
字眼
眼睛 目不转睛
摆动 摆放 摆脱 摆布
认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1
5
2 3 4
6
7
8
棉鞋 午睡 合作
照相 收好 眼睛
晒棉被 脱下 摆放
盖棉被 躺下
晓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 ,干吗要晒呢?” “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妈 妈说。 “为什么呢?”小峰又问。
妈奶
(妈妈) 中午) (上午) (合同)


放收
(放下) (爸妈) (收下) (回收)
fànɡ
shōu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 他为什么这么做?
棉被晒过了,奶 奶盖上会更暖和。
奶奶的棉被一 点儿也没有湿,干 吗要晒呢?
棉被里有棉花, 让阳光钻进棉花里, 你说暖和不暖和?
为什么?
连一连 晒 摆 放 钻
拖鞋 棉被 被窝 音乐
连一连 轻轻地 暖和的 慢慢地 快乐地
棉鞋 摆放 成长 合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二册《棉鞋里的阳光》。

教材分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人都有年幼之时,也有年老之日。

《棉鞋里的阳光》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这是继《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

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

文章贴近儿童的生活,是儿童身边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事情。

文章语言朴实纯真,深受学生喜爱。

但文章散发出的浓浓亲情,关心长辈与现在独生子女的行为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一下子难以领悟。

另外,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对话较多,且第一次出现了叙述语置后的形式,学生也难以理解。

学情分析:家庭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文选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学生易进入情景,所以在教学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育才会更富有意义。

在朗读时也更易激发学生的感情。

本文生字也较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会写‘妈、奶、午’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

2、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实录:
一、复习:
师:(出示生字词)请同学们跟生字宝宝大招呼。

(生齐读生字词)
师:(出示生字卡)我们来开火车,好吗?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读。

(全班齐读。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题知道阳光可以给我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究竟阳光还可以有什么用呢?它是怎么钻进棉鞋里去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板贴:阳光、棉鞋图
二、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找课文主要写了几个人,把她们画起来。

用横线标出她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请一位同学看挂图说说图意。

生:妈妈正在给奶奶晒被子;奶奶睡了觉起来,小峰正在给奶奶穿鞋子,奶奶很高兴。

师:板书:妈妈晒棉被、小峰晒棉鞋、奶奶
师:(展示课件)问:文中的哪几段是写这两幅图的?
(一)、品读1--4自然段:
生:课文1--4自然段是写第一幅图的。

师:(课件出示图1和课文1--4自然段)
师:仔细地读读课文1--4自然段想想:
(1)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
(2)为什么棉被晒过会变暖和?
师: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小峰和妈妈的话。

(两生分角色读读小峰和妈妈的话)
10、说话训练:
师:谁能用“因为……所以……”说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和说说为什么棉被晒过会暖和。

生1:因为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所以妈妈要给奶奶晒棉被。

生2:因为棉被里有棉花,所以棉被晒过会暖和。

师:好,不错。

请男、女同学再分角色读读1--4自然段。

(男、女同学再分角色读。


12、拓展:
师:同学们,当小峰听到妈妈这么说,他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吗?他会说些什么?
生:小峰听到妈妈这么说,他会想:妈妈真孝顺奶奶,我也要孝敬妈妈。

(二)、品读第5、6自然段
师:当奶奶盖上被子觉得怎样?
生:奶奶盖上被子觉得很暖和、很舒服。

师:奶奶是怎么说的?
生:奶奶说:“这被子真暖和!”
师:她心情怎么样呢?
生:她很高兴。

师:我们试着高高兴兴地朗读奶奶说的话。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让我们能感受到奶奶的高兴心情?
(生读奶奶的话。


师:听到奶奶这么说,小峰想到了什么?
生:听到奶奶这么说,小峰想:奶奶的棉鞋也有棉花……
5、认识:……(省略号)
师:板“……”这是什么号?它有什么用吗?
生:不知道。

师:这是省略号。

“……”它表示后面还有话没有写出来。

拓展训练:
师:哪位聪明的小朋友知道这里省略了什么?
生1:我也要给奶奶晒棉鞋,让奶奶舒服舒服。

生2: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我拿去阳台晒一晒,让阳光钻进棉花里,那奶奶睡醒穿起棉鞋不也暖和吗?
师:好,看这个同学答得多完整!
(出示挂图2
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一句:他轻轻地……
师:干吗要“轻轻地”?
生:奶奶睡觉了,不要吵醒奶奶。

师:我们读的时候要轻声一点。

师:我们一起加上省略号省掉的内容读读。

生:奶奶睡着了,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我拿去阳台晒一晒,让阳光钻进棉花里,奶奶睡醒穿起棉鞋也觉得很暖和。

于是,他……
师: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谁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

(三)、品读第7、8自然段
师: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生:“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师:“咦”说明奶奶怎么样?
生:奶奶觉得很奇怪?
.师:朗读时,要读出怎样语气?
生: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师:你能读读吗?
生(齐读):“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师:听到奶奶这么说,小峰怎么样了?
生:小峰笑了笑。

.师:说明他怎么样?
生:说明他很开心。

.师:为什么?
生:因为是他把棉鞋那去晒的,奶奶舒服他也开心。

师:他又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他的话?
生:小峰笑了笑说:“奶奶,棉鞋里有许多阳光呢?”
师:要读得怎样?
生:要读得很自豪。

师:女同学读奶奶的话,男同学读小峰的话,看谁读得好、读得像。

(男、女同学分角色读)
拓展:
师:想想:当奶奶听到小峰这么说,她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她会说些什么?
生:奶奶从小峰的话里知道棉鞋肯定是小峰拿去晒的。

她会说:“谢谢你,小峰。

你真是奶奶的乖孙。


师:听到奶奶这么说,小峰心里怎样,他又会说些什么?
生:小峰会很高兴,他会说:“不用谢,您是我奶奶,孝顺您是我们应该做的!”
师:我们又来找几个同学读妈妈、奶奶的话,、小峰的话,看谁读得好、读得像。

(生分角色读全文)
四、总结: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指板书说)课文讲了妈妈给奶奶晒被子;小峰看见了也学着妈妈趁奶奶睡觉时给奶奶晒棉穿鞋子,奶奶很高兴,小峰也很高兴。

师:是呀,小峰这一举动是学妈妈的,妈妈是在给小峰传递爱心,让他知道从小要关爱老人。

(完成板书:学、传递爱心、关爱老人)师:学了课文你觉得我们应该向小峰学习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我们应该学习小峰孝顺长辈,关爱老人。

五、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合、放、收”)
师:谁能比较一下“放”、“收”。

生:“放”、“收”大家都是左右结构,右边都是“攵”,“放”的左边是“方”,“收”的右边是“叫”的右边部分。

(学习“攵”。


师:(板书“攵”。

)谁知道这个偏旁叫什么?
生:这个偏旁叫反文旁。

师:(板书“攵”。

)请同学们跟老师空书。

撇、横、撇、捺。

(声举起手指空书)
师:谁又能比较一下“合”与“会”?
生:“合”、“会”大家都是上下结构,上面都是“人”,“合”的下面是“一、口”,“会”的下面是“云”。

师:请同学们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谁能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那些笔画?
生1:“合”字的“人”撇、捺在竖中线开始,不能超过横中线,一横在横中线上;“口”在横中线下。

生2:竖中线把“放”的两边分开,“攵”一横要出头。

生3:“收”跟“放”差不多,也是竖中线把“收”的两边分开,“攵”一横要出头。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怎样写这几个字,然后自己描一描、写一写这几个字。

(师范写,生书空、描红。


(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同桌互相评价所写的字。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学会了写几个形近的生字,知道小峰跟妈妈一样,孝顺奶奶,关爱老人,我们要向小峰学习。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发现一年级孩子虽然已经听到过一些词句,但是,看着书面语言,要准确、连贯地读出来、读好它是很难的。

因此,我在指导朗读时,注重了词、句、段、篇以及标点符号的指导。

2.《棉鞋里的阳光》这一课,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

学习课文后,我让孩子们说说你有过关心家里人的事吗?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学习学习。

这个问题虽然简单易答,也确有孩子能列举出一两件事出来,但都千篇一律。

当我准备把自己的生活结合教学适时地展示给学生时却突然发现竟然也就如此。

细细想来,这两年,我结婚后就很少和父母住在一块儿,平时生活成了两点一线,学校里忙完,忙家里,哪里还有心想父母,照顾父母。

我已想不出“为老人做了什么”?啊!这难道就是一个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生活吗?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我们为人师表,应以身作则,不光是在课堂上用书本上的内容去熏陶教育学生,教孩子做人,更应该用生活中的言行去潜移默化,去感染学生。

想到这儿,我知道了下节课该怎么上,更明白了生活中该怎么去做……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及反思红寺堡二小李学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