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合集下载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1. 制定母乳喂养政策: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制定并实施支持母乳喂养的政策。

这些政策应该包括保护母乳喂养权益、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服务等内容。

2. 建立母乳喂养支持体系:建立起全面的母乳喂养支持体系,包括提供母乳喂养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培训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以及建立婴儿友好型医院等。

3. 促进母乳喂养的法律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母乳喂养者的合法权益,禁止对母乳喂养行为的歧视和限制。

4. 加强母乳喂养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母乳喂养的情况和问题,为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5. 提供母乳喂养的咨询和支持:为孕妇和新生儿家庭提供全面、科学的母乳喂养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确保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6. 经济保障:为母乳喂养者提供经济保障,例如提供产假和哺乳假等福利措施,让母乳喂养者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来进行母乳喂养。

7. 建立母乳喂养的监管机构:建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监管母乳喂养工作的实施和评估,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

8. 提供母乳替代品的监管:加强对母乳替代品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和安全,防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9. 推广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人们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意识。

10. 建立母乳喂养的合作网络:建立起各方合作的网络,包括政府、医疗机构、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共同推动母乳喂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通过以上十项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母乳喂养的普及和提高。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母亲的健康和身心发展有积极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母乳喂养的工作,并通过制定这些措施,为各国提供了指导和倡议。

希望各国能够重视母乳喂养工作,采取积极措施,为婴儿和母亲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措施ppt课件

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措施ppt课件

八、鼓励按需哺乳
• • • • • • • • • • (一)医护人员指导与鼓励母亲按需母乳喂养 1.儿科、产科、保健科的医护人员了解按需喂养的意义: 只要新生儿饥饿或母亲奶胀就可喂哺新生儿 喂奶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 2.指导和鼓励母亲按需喂养。 3.加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护理和哺乳指导。 (二)所有母乳喂养的产妇做到按需母乳喂养 1.所有母乳喂养的产妇按需母乳喂养。 2.产妇了解按需哺乳的含义和重要性。 3.产妇学会识别新生儿饥饿的信号。
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措施
一、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 规地传达到全体卫生人员
• (一)有本院制定的母乳喂养具体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 • 1.规定包含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和《国 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与《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保持一致。 • 2.在产科、儿科和保健科的门诊、病区、候诊区和公共区 域展示规定内容。 • (二)有爱婴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 • 1.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业务院长、产儿科主任、儿保部和护 理部的主任和护士长,并有职责分工。 • 2.技术指导小组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定期开展工作并有工 作记录。
(三)有具体负责爱婴工作的职能部门 1.指定具体职能部门负责爱婴工作。 2.有爱婴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爱婴工作相关资料按年归档。 (四)建立爱婴工作监督和检查机制 1.每年开展爱婴工作自查并及时整改,有自查及整改记录。 2.将母乳喂养促进工作纳入入院告知、护理记录、岗位职 责、环节质控、健康教育等。 • (五)将“规定”贯彻到产科、儿科、保健科、护理部、营 养科等相关科室 • 产科、儿科和保健科的医护人员熟悉该规定和相关文件 • • • • • • •
四、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 乳喂养
• (一)分娩后阿氏评分8-10分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应尽早地 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和早吸吮,接触和吸吮时间不少于30分钟 • 1.自然分娩的新生儿经适当处理后,裸体抱放在产妇胸前进行完全皮 肤接触和早吸吮,时间不少于30分钟。 • 2.剖宫产的产妇在手术室进行部分皮肤接触,回病房后半小时内,进 行母婴皮肤接触并早吸吮,时间不少于30分钟。 • (二)病历记录皮肤早接触和早吸吮情况 • 1.病历中记录皮肤早接触和早吸吮情况。 • 2.如未能进行皮肤早接触和早吸吮,记录原因。 • (三)产后观察关注母婴 • 产后2小时结束产房观察回到病房。除有医学指征外,母婴同室,同 时注意婴儿保暖与常规观察 • (四)为孕、产妇提供“母亲友好”服务 • 分娩过程能够提供一项人性化服务:丈夫陪产/导乐陪伴分娩/鼓励自 由体位/适量进食饮水

世界卫生组织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母乳喂养是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对于婴儿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致力于促进母乳喂养,通过多年的努力,成功推出了十项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母乳喂养。

第一项措施是制定母乳喂养政策。

政策的制定可以为母乳喂养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母亲选择母乳喂养。

第二项措施是培训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是母乳喂养的重要推动者,他们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提高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为母亲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第三项措施是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

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可以为母亲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支持,帮助她们克服母乳喂养中的困难和挑战。

第四项措施是促进母乳喂养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很大,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改变人们对母乳喂养的看法和态度。

第五项措施是提供母乳喂养的支持和服务。

医院和社区应该提供母乳喂养的支持和服务,包括提供母乳喂养设施和器具,为母亲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第六项措施是建立母乳喂养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监测和评估可以了解母乳喂养的情况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的水平。

第七项措施是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教育。

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母亲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意识,鼓励更多的母亲选择母乳喂养。

第八项措施是建立母乳喂养的法律保障。

法律保障可以保障母乳喂养的权益,防止母乳喂养受到歧视和侵害。

第九项措施是加强母乳喂养的研究和发展。

研究和发展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水平和质量,为母乳喂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第十项措施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国际合作和交流可以促进母乳喂养的发展和推广,为全球婴儿的健康和成长做出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成功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为母乳喂养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为全球婴儿的健康和成长做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母乳喂养,为婴儿的健康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

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

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常规地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

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婴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其新生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
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更新版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更新版

更新版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更新版

更新版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更新版母乳喂养是婴儿营养和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对于妈妈和宝宝都有诸多好处。

为了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我们可以推出一些更新版的措施,以下是十项这样的措施。

1.提供更多的母乳喂养教育:社区保健工作者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准妈妈和新妈妈的母乳喂养教育,包括孕期、产后和喂养技巧方面的知识。

2.支持产假延长:政府可以制定政策,支持妈妈们延长产假,为她们提供更多时间来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

3.设立母乳喂养室:在公共场所、商场和工作场所等地方设立母乳喂养室,为妈妈们提供方便和舒适的环境来哺乳。

4.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该进行更多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关于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为妈妈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5.推广母乳喂养友好医院:设立母乳喂养友好医院认证制度,并向认证的医疗机构提供额外的资源和支持,以鼓励更多医院加入到母乳喂养促进的行列中。

6.建立相互支持的社群:鼓励妈妈们加入母乳喂养的社群,分享经验、交流问题,并互相支持。

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组织相关活动和讨论。

7.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通过广告、宣传和公共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了解,鼓励更多的妈妈选择母乳喂养。

8.加强公司支持:企业可以制定相应政策,包括设置母乳喂养室、延长产假、提供母乳喂养期间的弹性工作时间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母乳喂养支持。

9.提供更多的母乳储存设施:在各种公共场所、商场和医疗机构里,设立更多的母乳储存设施,让妈妈们可以方便地保存母乳。

10.加强家庭支持:家人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支持和鼓励作用,因此需要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和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家庭更好地支持妈妈的母乳喂养。

通过以上十项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提高婴儿的营养和健康水平,为母婴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支持母乳喂养的环境,为妈妈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便利条件。

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汇报人:2023-12-24•建立支持母乳喂养的政治承诺•实施母乳喂养的医疗保健服务•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工作场所目录•社区参与和支持母乳喂养•媒体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提高对母乳喂养好处的认识•促进婴儿和儿童营养的全球行动•监测和评估母乳喂养政策和实践的效果•加强母乳代用品的销售和营销监管目录•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儿童生存状况的长期效益和影响。

01建立支持母乳喂养的政治承诺制定政策鼓励母乳喂养,如延长产假、支持母乳喂养工作场所等。

制定政策对违反母乳喂养规定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保障母乳喂养的合法权利。

制定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母乳喂养的权利和义务。

制定相关政策0102资金投入政府应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支持母乳喂养的公益事业,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政府应加大对支持母乳喂养的资金投入,包括提供资金支持母乳喂养宣传教育、培训和建设哺乳室等设施。

宣传教育开展广泛的母乳喂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和指导能力。

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鼓励母亲选择母乳喂养。

02实施母乳喂养的医疗保健服务为确保医护人员具备足够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应定期开展培训课程,提高医护人员在母乳喂养咨询、支持和解决母乳喂养问题方面的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技巧、如何解决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等,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为妈妈提供有效的指导。

培训医护人员培训内容培训医护人员提供哺乳咨询设立专门的哺乳咨询门诊,为有哺乳困难的妈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咨询内容包括解决哺乳疼痛、提高乳汁分泌等。

咨询方式哺乳咨询可以通过面对面、电话或在线方式进行,以满足不同妈妈的需求。

同时,咨询过程中应对妈妈进行耐心的倾听和指导,建立信任关系。

建立哺乳室在医院、公共场所和办公室等地方建立哺乳室,为妈妈提供私密、舒适的环境进行母乳喂养。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ppt课件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ppt课件

八、 鼓励按需哺乳,不限制时间及次数。
九、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 守则》。不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 的馈赠和赞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十、建立产后电话随访制度,在产妇分 娩出院后3天内,由主管医生及护士电话随 访母乳喂养情况。 母乳喂养咨询热线电话:8022919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 项措施
一、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 及时传达到全体医护人员。 成立爱婴医院母乳喂养领导小组 及技术指导小组,保证母乳喂养规定 的实施。
二、对所有接触母亲和婴儿的医护 人员应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经考 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 规范孕妇学校管理,开设母乳 喂养课程,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 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及其家属。
四、帮助产妇在产后1小时开奶, 进行母婴皮肤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 钟。
五、指导产妇如何喂奶,以及在需 与其新生儿分开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六、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 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不要 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人工奶嘴或使用 奶嘴作安慰物。
七、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因治疗护 理母婴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

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完整版

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完整版

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完整版1.遵循“十全十美”喂养原则。

这包括在宝宝的头部和身体位置上保持舒适和关注,确保宝宝能够完全张开嘴巴,使乳房和乳晕都能够完全进入口腔。

另外,使宝宝的下巴触碰到乳房,以促进有效的吮吸。

2.早期接触。

尽早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进行喂养。

这有助于建立母乳喂养的习惯和母子情感的纽带。

3.确保正确的胎脂酸水平。

胎脂酸是宝宝获得脑发育所需的必要脂肪。

让宝宝尽早接触到乳房,从而摄取到胎脂酸。

4.确保早期连续喂养。

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并确保每天至少有8次喂养。

这有助于刺激乳腺产生更多的乳汁。

5.避免使用奶瓶和奶嘴。

如果宝宝需要其他方式的喂养,应优先选择使用杯子或勺子等器具进行喂养,并尽量不使用奶瓶和奶嘴,以免干扰乳头和乳晕的形状。

6.不要限制喂养时间。

宝宝应在需要时进行喂养,并充分吮吸乳房。

不要限制喂养的时间,让宝宝自行调节吮吸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8.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给予家庭和饲养员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包括解答他们的疑问,鼓励他们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并提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9.确保家庭友善环境。

家庭应该给予母亲和宝宝良好的支持,创造一个有利于母乳喂养的环境。

家庭成员也需要理解和尊重母亲的选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10.建立母乳喂养的支持网络。

建立母乳喂养的支持网络,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其他有经验的母亲。

与他们分享经验和困难,并互相支持和鼓励。

以上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的完整版。

通过遵守这些措施,母亲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母乳喂养,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同时,社会也需要为母乳喂养提供更大的支持和鼓励,以帮助更多的妈妈们成功进行母乳喂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要求每个妇幼保健机构都应做到: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的保健人员。

2.对所有的保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婴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剂。

10、促使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一、早早吸吮
婴儿娩出后,产妇适当休息调整,即应担当起养育婴儿的重任,及时让婴儿吸吮乳头,这对产妇和乳房充盈都是十分重要的。

分娩之
后尽快给宝宝喂奶,最好是在分娩后第一个小时之内,之后每当宝宝出现饿的迹象就给他喂一次奶。

宝宝饿的表现有努嘴、用鼻子拱乳头等。

如果想试探宝宝是不是饿了,可以把手放在他的脸颊上,如果宝宝张着嘴扭过头来找你的手,那就说明他已经嗷嗷待哺了。

除白天让婴儿有足够的哺乳次数外,还应注意夜间喂养。

夜间泌乳素的产生是白天的50倍。

通过频繁的乳头刺激,既有利于反射地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又有利于泌乳系统分泌更多的泌乳素,有利于增加乳汁,乳母康复,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

据临床对比观察,早吸吮比晚吸吮的泌乳状况要好得多。

二、母婴同室
有人曾认为,婴儿刚刚娩出,那频繁的哭闹声会影响乳母休息,故采取母婴分离的办法,只是在喂奶时才让婴儿回到母亲身边。

其实,这样做对乳母、婴儿均不利。

母子触摸、婴儿哭闹、母子对视、婴儿气味等,不仅可以增进母婴感情,而且还是一个个良好的刺激信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系统,解除下丘脑的抑制,导致泌乳素增高,乳汁分泌自然,状如涌泉。

三、产妇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尤其重要
据临床观察,凡是产妇重视母乳喂养者,多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主动设法尽快喂养,饮食状况良好,情绪较为稳定,心情舒畅。

有些母亲担心身材走样而不愿意给孩子哺乳,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哺乳是不会引起乳房下垂的,相反哺乳能够促进母体催产素的分泌,而催产素会增强乳房悬韧带的弹性。

女性在妊娠时期乳房仍继续发育,乳房张大后如果护理不当,极易松驰。

因此孕妇应从怀孕后就开始注意乳房的护理,使用宽带乳罩支撑乳房,同时注意按摩或局部使用特殊油脂增加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弹性,就会减少发生乳房下垂的可能,哺乳后乳房是否下垂与哺乳前乳房的情况有关。

不愿意哺乳者,常常不能及时排空乳房内的乳汁,缺乏足够的吸吮刺激,使反射性泌乳素及催产素释放终止,乳汁形成及分泌减少。

四、不定时喂奶,按需供给好处多
初生几天内,母乳分泌量较少,不宜刻板固定时间喂奶,可根据需要调节喂奶次数。

因为母亲乳汁较少时,给小儿吃奶的次数相应增加,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小儿的生理需要。

另一方面通过小儿吸吮的刺激,也有助于泌乳素的分泌,继而乳汁量也会增加,到此时吃奶间隔就可以相应延长。

假如固定喂奶,小儿因饥饿哭闹,时间长了小儿哭累了,等到了喂奶时间小儿也因困乏疲劳,吃奶也不会多,且哭闹使小儿胃内进入许多气体,吃奶后也会引起呕吐。

足月儿大致隔三四小时喂奶一次。

至于每次喂奶的时间,第一天每次每侧奶约2分钟,第二天约4分钟,第三天约6分钟,以后大约为8至10分钟,即一次喂两侧共约15至20分钟。

吸奶时间过久,会咽入过多空气,易引起呕吐,而且也会养成日后吸吮乳头的坏习惯。

五、保持乳房健康有利于泌乳
健康的乳房乳腺,是泌乳的基本条件。

保持乳房(特别是乳头)卫生,防止乳房挤压、损伤,对有效地提高泌乳质量极其重要。

产后宜经常用开水清洗,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涤剂等,以免造成乳头干燥皲裂。

对于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房胀痛不适者,可轻轻按摩,以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和乳汁分泌。

一旦出现乳头感染,应及时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乳腺炎的发生。

乳母内上衣应该穿着软布料衣衫,不宜衣着化纤、粗糙之衣,谨防对乳头的不良刺激。

六、适当增加乳母营养,是乳汁充盈的重要保证
产后,妈妈要摄取营养丰富、水分充足的食物以满足月子里对营养的需要,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饮食方法。

增加餐次:
每日以5-6餐为宜,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胃肠负坦。

食物应干稀搭配:
干的能保证营养的供给,稀的能保证水分的供应。

荤素搭配,避免偏食: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种类及数量不同,而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只有全面摄取食物,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清淡适宜:
一般认为,月子里应该吃清淡适宜的食物。

清淡适宜,就是葱、大蒜、花椒、酒、辣椒等应少于一般人的量,食盐也应少放。

注意调理脾胃:
月子里应该吃一些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食物。

如山楂、大枣、蕃茄等。

山楂可以开胃助消化,还有促进子宫恢复等作用。

七、充分排空乳房,可促进乳汁分泌
在以往,很多产妇认为,乳房排空了,乳汁就会越产越少。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充分排空乳房,会有效刺激泌乳素大量分泌,可以产生更多的乳汁。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手挤奶或使用吸奶器吸奶,这样可以充分排空乳房中的乳汁。

当然,也可以使用优良品牌的电动吸奶器,这种吸奶器能科学地模拟婴儿的吸吮频率和吸力,能更有效地达到刺激乳汁分泌的目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八、正确的哺乳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次喂哺先让婴儿的唇触及乳头,诱发觅食反射,使宝宝的嘴张得足够大,含住乳头和大部分浮晕。

当婴儿嘴张大,舌向下的瞬间,即将婴儿靠向母亲,使其能大口地把乳晕也吸入口内,吸吮时婴儿两颊向外鼓起,嘴唇凸起,两侧乳房应交替哺乳,以免两侧乳房不对称,
影响将来的美观。

对于乳头凹陷或较短者,应避免在口腔负压下拉出乳头,以防止引起乳头疼痛和损伤。

哺乳结束后,可挤少量的乳汁均匀地涂抹在乳头上,以保护乳头表皮。

喂饱婴儿后,乳头应及时脱离婴儿口腔。

九、注意哺乳细节
哪怕婴儿有吸奶问题时,也千万不能给他喂奶嘴。

一旦吃了奶瓶,婴儿就很难再学会正确的吸奶头的方式了。

而且吸橡皮奶嘴比较省力,也会使婴儿不愿意吃母乳。

实际上,即使婴儿没有吃奶问题,在一个月以内,也应该尽量避免喂奶瓶。

开始引入奶瓶时,每天只喂一次,观察婴儿吃母乳不受影响,再逐渐增加吃奶瓶的次数。

在婴儿吮吸乳头的时候,应该含住大部分乳晕,因为压迫乳晕有益于刺激乳汁分泌及流出。

同时,还应该注意两个乳房轮流喂哺,以保证营养全面均衡。

双侧乳房轮流喂哺,婴儿在一天内可以从两边的乳房获得大致等量的奶水,既能吃到前奶,也可吃到后奶,营养全面,不仅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乳汁的正常分泌与“休整”。

十、注意防止婴儿吐奶
婴儿吐奶现象较为常见。

如果吐奶严重,往往影响婴儿的吃奶“兴趣”。

由于婴儿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不容易关闭,而且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婴儿吃奶时如果吸入较多
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

其实,只要注意哺乳方法,吐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下列的步骤可以减轻溢奶的情况:
·喂奶时要平静缓慢。

·在喂奶中避免突然地中断,有声响或亮光的刺激,或存在其他容易分神的事物。

·在喂奶后让婴儿采直立姿势。

·喂奶后不要和婴儿剧烈的玩耍。

·在婴儿很饿之前就喂奶(别让婴儿哭的很厉害)。

·如果喂奶瓶,确定奶洞没有过大或过小。

·睡觉时整个小床头部垫高,让婴儿的头比肚子高或右睡。

所吐的奶如果是豆腐渣状,属于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为正常现象。

假如婴儿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属于病态,应该去医院及时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