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岩体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矿山法、新奥法)资料

合集下载

钻爆法施工技术

钻爆法施工技术

钻爆法开挖作业程序包括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支护、装碴、运输等工序。

①钻孔:要先设计炮孔方案,然后按设计的炮孔位置、方向和深度严格钻孔。

单线隧道全断面开挖,采用钻孔台车配备中型凿岩机,钻孔深度约为2.5~4.0米。

双线隧道全断面开挖采用大型凿岩台车配备重型凿岩机,钻孔深度可达5.0米。

炮孔直径约为4~5厘米。

炮孔分为掏槽孔(开辟临空面)、掘进孔(保证进度)和周边孔(控制轮廓)。

②装药:在掘进孔、掏槽孔和周边孔内装填炸药。

一般装填硝胺炸药,有时也用胶质炸药。

装填炸药率约为炮眼长度的60%~80%,周边孔的装药量要少些。

为缩短装药时间,可把硝胺炸药制成长的管状药卷,以便填入炮眼;也可利用特制的装药机械把细粒状药粉射入炮孔中。

③爆破:19世纪上半期以前用明火起爆。

1867年美国胡萨克铁路隧道开始采用电力起爆。

此后,电力起爆逐渐推广。

在全断面掘进中,为了减低爆破对围岩的震动和破坏,并保证爆破的效果,多采用分时间阶段爆破的电雷管或毫秒雷管起爆。

一般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

近期发展的非电引爆的导爆索应用日益广泛。

④施工通风:排出或稀释爆破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由内燃机产生的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同时排除烟尘,供给新鲜空气,借以保证隧道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改善工作环境。

通风可分主要系统和局部系统。

主要系统可利用管道(直径一般为1~1.5米,也有更大的)或巷道(平行导坑等),配以大型或中型通风机;局部系统多用小型管道及小型通风机。

巷道通风多采用吸出式,将污浊空气吸出洞外,新鲜空气由正洞流入。

新鲜空气不易达到的工作面,须采用局部通风机补充压入。

⑤施工支护:隧道开挖必须及时支护,以减少围岩松动,防止塌方。

施工支护分为构件支撑和喷锚支护。

构件支撑一般有木料、金属、钢木混合构件等,现在使用钢支撑者逐渐加多。

喷锚支护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支护方法,其特点是支护及时、稳固可靠,具有一定柔性,与围岩密贴,能给施工场地提供较大活动空间。

2 岩体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

2 岩体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

ITC320-V45
ITC312-SL
(5)铲斗式装渣机 多采用轮胎走行,也有采用履带走行或轨道走 行的。轮胎走行的铲斗式装渣机多采用铰接车 身,燃油发动机驱动和液压控制系统。
ZL40轮式装载机
制造厂: 上海柴油机厂 型号: 6535-13 额定功率: 125kw(170ps) 额定转速: 2000r/min 额定负荷: 4t 斗容(通用斗): 2m 最大卸载高度(倾卸角45度): 2895mm 最大卸载高卸载时距离: 975mm 机重: 12.8t 装置举到最高位置时总高度: 4870mm 长度: 6795mm 宽度: 2700mm 高度: 3170mm
2.4
一、装渣
装渣与运输
装渣就是把开挖下来的石渣装入运输车辆。 (一)渣量计算 出渣量应为开挖后的虚渣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Z RLS
式中,Z——单循环爆破后石渣量; R——岩体松胀系数,见表;
第二节
一、装渣
装渣与运输
爬道是由两根前端切割成尖形的10#槽钢和钢板条焊 连而成的,如图所示。使用时将爬道槽钢扣在正式 轨道的钢轨上,用装渣机铲斗贴紧钢轨面顶撞爬道 尾端,即可实现轨道的延伸。爬道适用于机械装渣。
I I
20~3 0
I—I
100
80
400 枕木 单位(cm)
短轨节与正式轨道相似,它是用1.5~2.0m长的短钢 轨与木枕钉制或与扁钢焊接而成的。当正式钢轨前 端与开挖面渣堆之间清出一个适宜位置时,即可先 铺上短轨节,并用夹板与正式轨道连接,随后继续 出渣。也可在短轨节上安放爬道进行出渣。 4.轨道布置与调车方法 常用的轨道布置形式有单车道和双车道。
1 2
3
4 5 6
7 1-立爪;2、6-链板输送机;3-机体;4-立爪(左右位置); 5-机架;7-立爪(前方位置)

隧道人工钻爆法开挖技术讲解

隧道人工钻爆法开挖技术讲解

一.炮孔种类及作用
为了克服围岩的夹制作用、改善岩石破 碎条件、控制隧洞开挖轮廓以及提高掘进 效率 按作用原理、布置方式及有关参数的不 同,开挖断面上布置的炮孔分成三类: (1)掏槽孔 (2)周边孔 (3)崩落孔
周边孔
崩落孔 掏槽孔
三)炮孔种类及布置
1)掏槽孔:
பைடு நூலகம்
位置:开挖断面中下部
起爆次序:最先起爆。
率。 由下列因素确定:1)围岩的岩性。2)凿岩机的
允许钻孔长度、操作技术和钻孔技术水平。3)掘 进循环的作业安排。 一般可根据经验和工程类比确定孔深。 对于大中断面水工隧洞的开挖,Ⅰ ~ Ⅱ类围岩, 钻孔深度为2 ~ 3m;Ⅲ~Ⅳ类围岩,钻孔深度2 ~ 3m;对于小断面隧洞,钻孔深度一般为1.2 ~ 2.0m。
人工钻爆技术
黑龙江科技大学 王龙 2021年
第二节 钻孔爆破法开挖
钻爆法一直是地下建筑物岩石开挖的主要 施工方法。
钻爆法的优点: 对岩层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开挖成本低。 尤其适合岩石坚硬、长度相对短的洞室施
工。
地下洞室开挖爆破施工的特点:
(1)因照明、通风、噪声及渗水等影响,钻爆作业条 件差;钻爆工作与支护、出渣运输等工序交叉进行, 施工场面受到限制,增加了施工难度。
装药)。
于崩落孔爆破后起爆周边孔内的装药,炸除沿 洞周留下的厚度为周边孔最小抵抗线的岩体 (光爆层)从而获得较为平整的开挖轮廓。
优点:
实现洞室断面轮廓成型规整。 减小围岩应力集中和局部落石现象。 减少超挖和混凝土回填量。 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 尽可能保存围岩自身原有的承载能力,改善支护
根据用药平衡的原则,将上述每一循环总装药量Q分配到 各个炮孔中。

第2章岩体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矿山法、新奥法)

第2章岩体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矿山法、新奥法)

(2)台阶开挖法
将设计断面分上半部断面和下半部断面两次开挖成 型;或采用上弧形导坑超前开挖和中核开挖及下部开挖 (即台阶分部开挖法)。
台阶开挖法特点:
(1)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尤其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 断面作业就较为安全;
(2)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和较快的施工速度,但上下部作 业有相互干扰影响;
(4)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断面及早闭合,以有效地发挥支护体 系的作用,保证隧道的稳定;
(5)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 筑的,围岩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因而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 全度;
(6)尽量使隧道断面周边轮廓圆顺,避免棱角突变处应力集中; (7)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
爆破附加知识:
• 地基加固 • 核武器当量 • 广岛原子弹
爆破作用指数
• 爆破作用指数(英译:index of blasting action),它是爆破漏斗半径r和最小抵抗 线W的比值,以n表示,可以用下式表示:

n=r/w
• 自由面——被爆破的岩石与空气接触的面 叫做自由面,又叫临空面。自由面在工程 爆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自由面 ,爆破后的岩石才能向这个面破坏和移动 。在工程爆破中为了控制爆破作用人们常 常在爆破附近人为地创造自由面。在长期 爆破实践中人们总结下一条简单的经验, 即自由面多,爆破效果好。
锚杆
• 锚杆,英文“Bolt”;“bolting(准确称 谓)”;“anchor(早期称谓)”是当代 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他将巷道的围岩加固在一起,使围岩自身 支护自身。现在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 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 主体加固。
新奥法施工程序流程:

隧道新奥法施工 新奥法施工技术

隧道新奥法施工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五、新奥法施工
3、分部开挖法
分部开挖法包括环形开 挖预留核心土法、侧壁导坑 法、中洞法、中隔壁法等。
1)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常
用于Ⅵ级围岩单线和V-Ⅵ级 围岩双线隧道掘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③ ②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示意图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五、新奥法施工
短台阶法可缩短支护闭合时间,改 善初期支护的受力条件,有利于控制围 岩变形。缺点是上部出渣对下部断面施 工干扰较大,不能全部平行作业。
1
1
2
2
L
>(1~1.5)L
短台阶法示意图
新奥法施工技术
五、新奥法施工 3)超短台阶法
新奥法施工技术
1 1
2
2
L
3~5m
超短台阶法示意图
适用于Ⅴ-Ⅵ级围岩,一般为3-5m的台阶长度。 超短台阶法上下断面相距较近,机械设备集中,作业时相互干扰 大,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五、新奥法施工
1、全断面开挖法
➢ 适用条件 (1)I-Ⅲ级围岩,在用于Ⅲ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
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
1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一、新奥法的优点
(1)经济、快速
若以面积A为100m2,设计衬砌量B和超挖

山岭隧道主要施工方法简介

山岭隧道主要施工方法简介
及 先墙后拱法两大类。后者又可按分部情 况细分为漏斗棚架法、台阶法、全断面 法和上下导坑先墙后拱法。在松软地层 中,或在大跨度洞室的情况下,又有一 种特殊的先墙后拱施工法──侧壁导坑先 墙后拱法。此外,结合先拱后墙法和漏 斗棚架法的特点,还有一种居于两者之 间的蘑菇形法。
• 新奥法施工在巷道开挖后采取了一系列综 合性措施:构筑防水层、围岩巷道排水; 合性措施:构筑防水层、围岩巷道排水; 选择合理的断面形状尺寸; 选择合理的断面形状尺寸;给支护留变形 余量;开巷后及时做好支护、封闭围岩等, 余量;开巷后及时做好支护、封闭围岩等, 都是为保护巷道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 都是为保护巷道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使 围岩的扰动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围岩的扰动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加 固围岩,提高围筵强度。 固围岩,提高围筵强度。使其与人工支护 结构共同承受巷道压力.允许围岩由一定量 结构共同承受巷道压力 允许围岩由一定量 的变形,以利于发挥围岩的固有强度。 的变形,以利于发挥围岩的固有强度。同 时巷道的支护结构, 时巷道的支护结构,也应具有预定的可缩 以缓和巷道压力。 量,以缓和巷道压力。
放映结束,谢谢大家!
• (3)安全 ) 用掘进机施工,不但减少了爆破工序, 用掘进机施工,不但减少了爆破工序,同时 在许多环节上避免了工人直接操作, 在许多环节上避免了工人直接操作,改善了工 人的劳动条件,极大地降低了伤亡事故率, 人的劳动条件,极大地降低了伤亡事故率,使 生产安全有了进一步保证。 生产安全有了进一步保证。 • (4)岩层适应性好 ) 我国使用的大多数岩石掘进机均遇到过较复杂 的地层条件,从漂石砾岩、砂砾岩、泥岩、 的地层条件,从漂石砾岩、砂砾岩、泥岩、粉 砂岩、砂岩、板岩夹千枚岩到花岗岩, 砂岩、砂岩、板岩夹千枚岩到花岗岩,岩石抗 压强度2.8-300MPA,在西康秦岭铁路隧道 号 压强度 ,在西康秦岭铁路隧道!号 线掘进中还遇到岩爆现象。 线掘进中还遇到岩爆现象。掘进机在长大隧洞 施工中,特别在岩石破碎、高山缺氧、 施工中,特别在岩石破碎、高山缺氧、严寒等 恶劣条件下有它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恶劣条件下有它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第2章岩体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矿山法、新奥法)

第2章岩体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矿山法、新奥法)

全断面开挖法优点:
(1)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振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2)施工工序少,相互干扰小,便于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
(3)开挖断面大,钻爆施工效率较高,可以采用深孔爆破的 方法,掘进速度快;劳动生产率高,施工速度快,质量好; (4)作业空间大,有条件充分使用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改善 劳动条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分部开挖法优缺点:
(1)分部开挖减小了每个坑道的跨度,有利于增强坑道围 岩的相对稳定性,易于进行局部支护。因此,它主要适用 于软弱破碎围岩或设计断面较大的隧道施工。 (2)采用导坑超前开挖,有利于提前探明地质情况,便于 及时处理或变更施工手段等。 (3)其缺点是分部开挖法作业面较多,各工序相互干扰较 大,增大施工组织和管理难度。分部钻爆掘进,增加了对 围岩的扰动次数,不利于围岩的稳定。若采用的导坑断面 过小,则会使施工速度减慢面影响总工期等。
三、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一)隧道开挖方式
隧道施工中,开挖方法是影响围岩稳定的重要因 素之一,因此,在选择开挖方法时,应对隧道断面大 小及形状、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条件、工期要 求、工区长度、机械配备能力、经济性等相关因素进 行综合分析,采用适当的开挖方式和方法。
按开挖隧道的横断面分部情形可分为:
二、岩体隧道施工方法 (一)矿山法
它是以木或钢构件作为临时支撑,待隧道开挖成形后, 逐步将临时支撑撤换下来,而代之以整体式衬砌作为永久 性支护的施工方法。
矿山法施工的“十二字原则”
(1)少扰动; (2)早支撑; (3)慎撤换; (4)快衬砌。
预备知识:岩体应力圈
• 岩爆,是一种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 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 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发生 在围岩级别为I类围岩中。

第2章岩体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矿山法、新奥法)

第2章岩体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矿山法、新奥法)
工程序,进行隧道工程的信息化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三、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一)隧道开挖方式
隧道施工中,开挖方法是影响围岩稳定的重要因 素之一,因此,在选择开挖方法时,应对隧道断面大 小及形状、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条件、工期要 求、工区长度、机械配备能力、经济性等相关因素进 行综合分析,采用适当的开挖方式和方法。
(3)台阶开挖法宜采用轻型凿岩机钻孔,而不宜采用大型 凿岩台车设备;
(4)台阶开挖增加了对围岩的扰动次数,下部作业对上部 稳定性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台阶开挖法类型:
1、长台阶法; 2、短台阶法; 3、微台阶法。
提问:台阶长短如何确定?
(3)分部开挖法
它是将隧道断面分部开挖逐步成型,且一般将某一 部分超前开挖,故称为导坑超前开挖法。
它是以木或钢构件作为临时支撑,待隧道开挖成形后, 逐步将临时支撑撤换下来,而代之以整体式衬砌作为永久 性支护的施工方法。
矿山法施工的“十二字原则”
(1)少扰动; (2)早支撑; (3)慎撤换; (4)快衬砌。
预备知识:岩体应力圈
• 岩爆,是一种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 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
全断面开挖法适用条件:
(1)一般适用于Ⅰ~Ⅳ级围岩,在用于Ⅳ级围岩时,围岩 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施作初期支护时间段内,保持其自 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一般不应小于1km,
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 (4)可采用深孔爆破,深度可取3m~3.5m。
(1)少扰动; (2)早喷锚; (3)勤量测; (4)紧封闭。
新奥法施工特点:
(1)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并尽量采用大断面或较 大断面开挖,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法施工顺序:
(1)先墙后拱法:又称为顺作法,它通常是在隧道开挖成 形后,再由下至上施作模筑混凝土衬砌。 (2)先拱后墙法:又称为逆作法,它是先将隧道上部开挖 成形并施作拱部衬砌后,在拱圈的掩护下,再开挖下部并 施作边墙衬砌。
(二)新奥法
新奥法以既有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 以维护和利用围岩自稳能力为基点,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 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进行支护,以便控制 围岩的变形与松驰,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一部分,形成 了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隧道围岩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承载结 构,共同支承岩体压力。
锚杆
• 锚杆,英文“Bolt”;“bolting(准确称 谓)”;“anchor(早期称谓)”是当代 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他将巷道的围岩加固在一起,使围岩自身 支护自身。现在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 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 主体加固。
Hale Waihona Puke 新奥法施工程序流程:新奥法施工采取的基本原则:
全断面开挖法适用条件:
(1)一般适用于Ⅰ~Ⅳ级围岩,在用于Ⅳ级围岩时,围岩 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施作初期支护时间段内,保持其自 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一般不应小于1km, 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
岩爆-特点
• 1.岩石砂岩为主,岩石坚硬干燥,在未发 生前,无明显的征兆,虽经过仔细寻找, 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 方,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一般 应声而下。 • 2.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的掌子面及 距离掌子面1~3倍洞径范围内,个别的也 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
• 3.岩爆时围岩破坏的规模,小者几厘米厚, 大者可达数吨重。小者形状常呈中间厚、 周边薄、不规则的鱼鳞片状脱落,脱落面 多与岩壁平行。 • 4.岩爆围岩的破坏过程,一般新鲜坚硬岩 体均先产生声响,伴随片状剥落的裂隙出 现,裂隙一旦贯通就产生剥落或弹出,属 于表部岩爆。 • 5.由于爆破振动影响,造成开挖洞段应力 重新分布,造成碛头较大面积岩爆、爆落 出的小块鱼鳞片状碎屑甚至堵塞整个巷道。
二、岩体隧道施工方法 (一)矿山法
它是以木或钢构件作为临时支撑,待隧道开挖成形后, 逐步将临时支撑撤换下来,而代之以整体式衬砌作为永久 性支护的施工方法。
矿山法施工的“十二字原则”
(1)少扰动; (2)早支撑; (3)慎撤换; (4)快衬砌。
预备知识:岩体应力圈
• 岩爆,是一种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 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 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发生 在围岩级别为I类围岩中。
(1)全断面开挖法; (2)台阶开挖法; (3)分部开挖法; (4)若干变化开挖方案。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就是将全部设计断面一次开挖成型,再 修筑衬砌的施工方法。
全断面一次开挖法主要工序:
使用移动式钻孔台车,首先全断面一次钻孔,并进行 装药连线,然后将钻孔台车退至安全地点,再起爆,使得 断面一次爆破成型,出渣后钻孔台车再推进至开挖面就位, 开始下一个钻爆作业循环,同时进行先墙后拱衬砌。
岩爆-产生的条件
• 1.近代构造活动山体内地应力较高,岩体 内储存着很大的应变能,当该部分能量超 过了硬岩石自身的强度时; • 2.围岩坚硬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 裂隙,且具有较高的脆性和弹性,能够储 存能量,而其变形特性属于脆性破坏类型, 当应力解除后,回弹变形很小;
• 3.埋深较大(一般埋藏深度多大于200m) 且远离沟谷切割的卸荷裂隙带; • 4.地下水较少,岩体干燥; • 5.开挖断面形状不规则,大型洞室群岔洞 较多的地下工程,或断面变化造成局部应 力集中的地带。
第一节 概述
一、隧道施工方法分类方式:
传统矿山法 矿山法(钻爆法) 新奥法 山岭隧道 掘进法 明挖法 盖挖法 隧道施工方法 浅埋及软土隧道 浅埋暗挖法 盾构法 沉管法 水底隧道 盾构法
(1)少扰动; (2)早喷锚; (3)勤量测; (4)紧封闭。
新奥法施工特点:
(1)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并尽量采用大断面或较 大断面开挖,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隧道开挖后,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 支护作用; (3)根据围岩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支护类型和参数,适时施作密贴 于围岩的柔性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初期支护,以控制围岩的变形和 松驰; (4)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断面及早闭合,以有效地发挥支护体 系的作用,保证隧道的稳定; (5)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 筑的,围岩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因而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 全度; (6)尽量使隧道断面周边轮廓圆顺,避免棱角突变处应力集中; (7)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 工程序,进行隧道工程的信息化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三、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一)隧道开挖方式
隧道施工中,开挖方法是影响围岩稳定的重要因 素之一,因此,在选择开挖方法时,应对隧道断面大 小及形状、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条件、工期要 求、工区长度、机械配备能力、经济性等相关因素进 行综合分析,采用适当的开挖方式和方法。
按开挖隧道的横断面分部情形可分为:
第2章 岩石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
预备知识:
岩石是由单体矿物或碎屑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 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成具有某种联结作用的集合 体,是岩体的组成部分。岩石按成因可分为沉 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 在工程地质中,把工程作用范围内具有一定的 岩石成分、结构特征及赋存于某种地质环境中 的地质体称为岩体。岩体是在内部的联结力较 弱的层理、片理和节理、断层等切割下,具有 明显的不连续性。这是岩体的重要特点,使岩 体结构的力学效应减弱和消失。使岩体强度远 远低于岩石强度,岩体变形远远大于岩石本身, 岩体的渗透性远远大于岩石的渗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