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与施工

合集下载

浅论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浅论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浅论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杜宏代-李长得:(1.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2.核工业部第五研究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00)H商要]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f生和经.齐挂,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保证结构的质量。

[关键词】后浇带;设计;施工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

起到消化沉降或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

目前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后浇带的设置,可起到简化建筑结构设计、避免设置永久性变形缝、加快施工进度、I聋f l t防水施工的难度等作用,故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就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谈谈笔者的看法。

1后浇带的设计1.1后浇带的分类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3种: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2)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收缩后浇带。

3)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12后浇带位置的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

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此位置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到40米。

后浇带位置还应避开竖向承重构件。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

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高层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或地下室】连成整体。

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

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较为妥当。

后浇带设计与施工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设计与施工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设计与施工的质量控制摘要:后浇带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施工工序,它起到了加固结构、提高建筑物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并重点讨论了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后浇带工程的质量。

引言:后浇带是指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对部分结构进行加固和加固的施工工序。

它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还可以对主体结构进行补强,以满足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由于后浇带工程的重要性,对其设计与施工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1. 后浇带设计的要点1.1 结构的合理性后浇带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

各个部分的尺寸、形状、布置等都需要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以保证后浇带的加固效果。

1.2 材料的选择在后浇带的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例如混凝土、钢筋等。

这些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对后浇带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选择。

1.3 耐久性的考虑后浇带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荷载和变形,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后浇带的耐久性。

这涉及到材料的抗压性、抗张性等参数的选择,以及结构的合理布置。

2. 后浇带施工的要点2.1 施工流程的规范性后浇带的施工过程需要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现场、检查施工工具和设备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搅拌、浇注、养护等环节,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2.2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要求后浇带施工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施工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和施工方法。

同时,施工人员应具备责任心和团队精神,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3 质量控制的措施为保证后浇带工程的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其中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以及施工后的质量验收等。

此外,还需要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避免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 后浇带质量控制的重点3.1 施工安全在后浇带施工中,首先要关注施工安全。

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等。

浅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浅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些结构 设计者将后 浇带和伸缩缝 等 同起 来 的看 法是错 误的 ,因为两者 的作用并 不相 同。 进行地基 基础设计 时 ,结构 设计者应 结合工程具体 情况 ,多方面
对 比 ,选择经济合 理 的方 案 。后 浇带部位 的钢筋一般 不宜断开 ,而应 当地下室 结构超长过 多 ,单靠设 置后浇 带不足 以解决混凝 土收缩 让钢筋 连续通过 ,即只将 后浇带处 的混凝 土临时断开 。有 的工程将后
浇筑 即无缝施工 。但 应注意 ,采用膨胀 加强带 取代部分施 工后浇 二 、后浇带 的施工 施工 中必须 保证 后浇 带 两侧 混凝 土 浇筑 质量 ,防止 漏浆 ,或 混 严 格的技术保 障措施 ,保 证混凝 土原材料 的质量 和微膨胀 剂的配合 比 凝土疏松 。后 浇带两侧 应采用 钢筋支架 钢丝网 隔断 ,并 由结构设计 人
保温 隔热 ,采用 可靠 的、高效 的外墙外 保温 ,并适 当提高外纵 墙 、山 率 ,用 以抵抗后 浇带封 闭后 由剩余 差异沉 降差所 引起 的结构 内力 。为 墙 、屋 面等重要部位 的纵 向钢筋配筋率 。当地 上结构 由于抗震设 计需 减小后 浇带封 闭后 由剩余 差异沉 降差所 引起 的结构 内力 ,尚应采取其 要而设 置 了防震缝 时 ,伸缩缝 宽度应 满足 防震 缝宽度 的要求 。地下室 他措施 ,通常可考室顶 板和处 于室外 地面 以上 的地下 1 . 建筑采 用桩基 或其他 地基基础 处理方 法 ,或补偿基 础 ,尽 高层
式 、上部结构 布置等条件综 合确定 。当地基 持力层 土质较好 ,例如高 毛 ,涂刷界 面剂 ,后浇 带混凝 土应 比两侧 混凝土强度 等级增大一级 , 层 建筑基础做 在基岩层或 卵石层上 ,或采用 桩基 时 ,高层 建筑沉降变 并且 采用掺加 了微 膨胀剂 的补 偿收缩混凝 土浇筑 。

后浇带设计与施工

后浇带设计与施工

浅谈后浇带设计与施工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设计后浇带时考虑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施工后浇带的做法及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

关键词:后浇带;设计;施工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施工人员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探寻有效的施工方法,以期能够科学地控制混凝土裂缝,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后浇带作为一种弥补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施工措施,对控制混凝土裂缝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后浇带实际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共同探讨。

1 设计后浇带时考虑的主要问题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超长结构,大底盘多塔式结构或形体不规则结构的建筑不断涌现。

特别是对地下防水有特殊要求的超大面积地下建筑的不断出现。

广大建筑师为了建筑立面及空间使用功能的要求,又往往希望结构工程师不留变形缝。

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项措施中,可以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必要的保温等防裂措施,用以减小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或者用设置施工后浇带的方法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

我国建筑施工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

1.1 后落带的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缝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

1.2 在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

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方认可。

1.3 设计后浇带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高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1.4 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许断开,必须贯通。

后落带在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1.5 后浇带的施工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四周,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摘要】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构件浇筑结束后,在其上部或侧面再次浇筑混凝土的构件,用于加固和连接构件,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承担着重要的功能作用,包括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改善构件的受力性能、加强结构的连接性能等。

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工艺、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关乎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选择合适的后浇带材料,严格执行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后浇带质量的关键。

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必要性体现在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建筑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建议在建筑施工中重视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必要性、建筑结构影响、建议。

1. 引言1.1 后浇带的定义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建筑中,为了加固或连接构件而在构件之间设置的一种临时支承构件,通常为梁或板状。

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起到连接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够有效地解决混凝土构件之间的接头问题,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后浇带的设置需要根据结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来确定,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后浇带的质量和工程的施工质量。

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整个结构安全稳定的关键之一。

在后续的我们将详细介绍后浇带的功能作用、施工技术、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后浇带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和必要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后浇带的重要性和施工要点,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后浇带的作用不仅是连接和固定梁柱结构,还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增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后 浇带 法施 工措 施
1 . 后 浇带浇筑 的时间
由于后浇带 的类 型不同 ,所以后浇带后浇部分 的混凝 土浇灌的时 间 的, 使两 主体 结构能够衔接 良好 , 从而很好 的将沉降差 问题解 决掉 , 确保 也会不 同。由于混凝土的养护条件 、 水灰 比、 水泥不同 , 所 以要依照混凝土 了工程的稳定性以及 工程的质量 。 收缩完成 的情况来确定后浇带 的浇筑时间。但通常情况下 , 要将混凝土 的
在建设工程 时, 由于要分 开对低层裙 楼和高层建筑进行施工 , 于是 便 难 , 还可 以适 当的增加后浇带 的宽度。 会造成两个主体结构间 出现明显的沉 降差 。然而, 在施工 中使用后浇带能
- _
够将低层 裙楼 与高层建筑暂时性分开 , 待结束主体结构的施工 , 并且绝 大
部分的沉 降量都完成 之后 , 对连 接两主体结构的地方实行混凝土 的浇筑 , 如此便可起到调节低层裙楼 与高层 主楼间的标高差、 时间差 、 压力差 的 目
4 . 混 凝 土 的 选 料 和 浇 筑
对后浇带 中的后浇混凝 土 , 宜 采用无 收缩 的混凝土 , 从而杜 防新 老混 成的扭转 影响也 会增大 。通常状况下 , 假如主楼和裙房组合起来 的总长度 凝 土的接缝 出现收缩 开裂的情况。假如没有收缩混凝土可 以在混凝 土中 和 主楼 长 度 之 比 大 于2 . 5 之时 , 适宜设置永久变形缝 , 或 者 也 可 考 虑 设 置 临 掺入适量 的微膨胀剂 , 或 直接使 用膨胀剂来配制水泥 , 例如矿渣水 泥。重 时的变形缝 , 也就是施工后浇带。 新配制 的混凝 土的等级 强度上要比先浇的混凝土高 。由于后浇带混凝 土
二、 后 浇带 法设 计
1 . 后 浇 带 法 适 用 的条 件

浅谈建筑后浇带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建筑后浇带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
钢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
需要而 设置 了防 震缝 时, 伸缩 缝宽 度应 满足 防震 缝 宽度 的要求 。 下 室结构 超 地 长的情况 较为 常见, 除地 下室顶 板和 处于 室外地 面 以上 的地 下室外 墙受温 度变 化影响相 对较 大外, 下室 内部和基础 结 构在使 用阶段 受室 内外温度 变 化影 响 地 比较小 , 需解 决 的主 要 问题是 混凝 土收 缩 应力对 结 构 的影 响 。 对高层 建筑 主体与 裙房之 间是设 置永久 变形缝 , 还是 在施工 阶段 设置沉 降 后浇带 , 该根 据建筑 场 地地 基持 力层 土质 情况 、 础形 式 以及上 部 结构布 置 应 基 等 条件 综合 确定 。当地 基持 力层 土质较 好 , 或采用 桩基 时 , 高层建 筑沉 降变 形 量 较小 , 此时可 考虑采 用 施工 后浇 带将 高层 建筑 与裙 房基 础连 成整 体, 而不 用 设置永 久变 形缝 当地 基持 力层 压缩 性较 高, 且厚 度较 大, 高层建 筑主 体 与裙 房 之 间的高 差悬 殊较 大, 高层 建筑 荷载 较大 时, 由于高层 建 筑与 裙房 之间 的 则 差异沉 降量 较大 , 在采 用 天然 地基 的情 况下 , 以设 置永 久变 形缝 将高 层建 筑 则 与裙房 彻底 脱开 为 好 。 除此之 外, 在施工 前, 工单 位应组 织专业 技术人 员进行 图纸会 审, 施 认真 学 习和掌握 有关 后浇带 的设计 规范 的相关 规定, 析各规 范 的相关条 文对 后浇 带 分 要求的差 异, 充分 利用所 掌握 的设计 规定 和施工 经验 与设计 人员进 行探 讨沟通 争 取达 到 既优 化 设计 又 方 便施 工 的 目的与 效 果。 3奠筑 后 浇带 施 工 3 1 施工准 备 阶段 . 首 先, 通过 设计 技术 交底 消 除设计 和施 工相 关疑 问。在设 计技 术交 底 时, 应与建 设单 位 、监 理 单位 一起就 采用 后浇 带存 在 的疑 问与 设计 单位 人员进 行 探 讨, 而选择 适合 本工 程 的施工 后浇 带接 缝形 式 、 从 后浇 带 两侧混 凝 土接 缝收 口形式 、地 下室底 板 、 筋处 理方 式 、 板 与两侧 混 凝土 接缝 防水 做法 , 时 钢 墙 同 需设计 明确 后浇 带 的宽度 、 间距 、后 浇 带混 凝土 的浇筑 时 间和养 护 时间 等 问

浅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浅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7 0o~ 10 0 mm 。 0
图 1 后浇 带 留置 示 意 图
施 工后 浇带沉降一般沿高层 与低层 连接处在低层裙楼一侧 第一跨 l , 3处附近设置 , 应上 下结 构对齐 , 并 一般不宜错开。《 高 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 J—2 0 )以下简称 )高规》 (G3 o 2 ( 《 第 1.. 21 0条规定 ,可沿基础长度每隔 3 ~4 1 O 0i n留一道贯通顶板 、 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 , 缝宽不宜小于 8 0n 且宜设置在柱 0 m, I 距三等分 的中间范围内。 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 B 0 1- 2 0 《 ) 500-02 G - 第 91 .3条规定 , . 合理设置有效 的后浇带 , 并有可靠经验 时 , 可适 当增大伸缩缝的间距 , 但不能用后浇带代替伸缩缝 。
科学 之 友
Fed fcne m t r rn ic a u i oS e A e s
21年1月 00 2
浅 淡后 浇 带 的设 计 与施 工
汤建新
( 湖南长沙金 阳建设工程监理有 限公 司,湖南 长沙 4 0 0 ) 10 4
摘 要 : 随着经济的快速 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 国的大型小区、高层 、超 高层的建筑群 不断涌现 。后浇带越 来越在工程中使 用得 多,其技术复杂和难度也越来越大。 后 浇带既可以解 决大体积混凝 土浇筑中的施工 问题 ,又可解决高低层 结构 的沉 降变形的 协调 , 以及混凝土硬化过程 中的收缩问题 。 后浇带的设 置确 实是解决 了钢筋混凝 土结构在 混凝土强度 增长过程 中因温度 变化 、 混凝土收缩 、 高层建筑主楼与低层裙房 间差异沉降等 产 生的裂缝 , 以期达到释放施工期 间大部分 变形、 小约束 力 , 减 避免混凝 土结构 出现 贯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与施工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施工人员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探寻有效的施工方法,以期能够科学地控制混凝土裂缝,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后浇带作为一种弥补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施工措施,对控制混凝土裂缝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后浇带实际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共同探讨。

因此,本文将针对后浇带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要点与施工方法,以期能够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要点;施工方法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相关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技术应用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为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常会涉及到后浇带施工问题,高质量的后浇带施工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混凝土施工裂缝,从而避免混凝土裂缝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后浇带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后浇带施工与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所以,笔者将在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实例调查与分析,对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问题进行探讨,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一、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的设置是主要的工作之一,它对解
决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温度应力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后浇带施工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后浇带作用的有效发挥。

(1)后浇带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即是钢筋构件,对钢筋构件类型的选择关系到后浇带施工的质量。

但是,一些施工人员为了节省施工成本、缩短工期而统一采用贯通钢筋方法,钢筋不断开,则会导致钢筋附近的砼收缩受到制约,产生拉应力,严重时候将导致砼开裂,降低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2)后浇带施工中,工程养护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后浇带第一次浇筑留设后,更是需要充足的养护以保证后浇带的质量。

但是,有些建筑工程忽视了养护的重要性,未进行适时养护,从而给后浇带的进一步施工带来难度。

二、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要点
建筑工程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通常都是以良好的后浇带施工作保障的。

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将后浇带分成收缩后浇带与沉降后浇带两种,起到不同的作用。

收缩后浇带主要是利用增大混凝土裂缝间距的方法,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但是它不能代替伸缩缝,需要施工人员区别对待;沉降后浇带则主要应用在建筑主体与地下室之间沉降量较小的情况,起到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作用。

对后浇带的设计,可以根据相关设计规范从以下几个要点进行。

(1)综合考虑后浇带结构的位置。

后浇带是一种辅助结构,主要起到降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收缩的作用,但是由于后浇带本身承载
力降低,因此,后浇带应该设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力较小的位置,并设置适宜的间隔,以保证后浇带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般来说,后浇带主要设置在梁板跨度内1/3处,以提高后浇带的性能;(2)高层建筑后浇带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与地下室之间的沉降问题,通常需要施工人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土质情况、建筑结构等,以便针对具体情况考虑是设置后浇带还是设置变形缝。

通常,当高层建筑地基的厚底较小、且持力层收缩性不大,后者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的情况,则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以提高高层建筑的荷载。

三、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根据相关设计规范等,对后浇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为后浇带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施工人员在后浇带施工设计图纸的指导下,全面考虑建筑工程施工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以便达到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的目的。

(1)施工前期清理工作。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设置后浇带,是提高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因此,在后浇带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洁、对钢筋进行除锈拉直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后浇带施工中不会留下缝隙,增加后浇带结构的有效截面积,保证后浇带施工的质量;(2)施工技巧的运用。

后浇带施工中,对于支模、钢筋绑扎、防水等施工都有一定的技巧,需要施工人员提高重视。

对于后浇带的支模施工,可以采用在后浇带两侧设置同向独立支模
的方法来保证后浇带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在后浇带强度达到标准之后,可以再将支模拆除,以保证混凝土机构的安全性;对于后浇带钢筋绑扎,则需要根据设计图纸与实际需求,选择适宜规格的钢筋进行等间距的绑扎,并加设加强筋,以便提高钢筋的质量与应用效率;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可以采用设置集水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加设防水层等方法来保证后浇带的防水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效果;(3)后浇带的养护。

后浇带第一次浇筑留设后,需要一定时间的养护,以达到提高后浇带强度的目的。

一般来说,后浇带养护时间可以分成不同类型,这个与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有关。

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后浇带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后浇带作用的充分发挥。

结语:
总而言之,在后浇带施工中,相关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必须提高重视,并针对实际建筑施工情况,科学合理设计后浇带,并运用适宜的施工技术,以促进后浇带弥补混凝土裂缝作用的有效发挥。

虽然现阶段,我国后浇带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随着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研究与探讨,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水平必将得到有效提高,从而避免混凝土裂缝,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杰雄. 后浇带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设计和施工[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7,75(09):190-192 .
[2] 朱晓忠,孙建安. 主楼裙房结构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浅析[j]. 陕西建筑, 2009,37(10):26-28 .
[3] 杨斌.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浅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89(11):126-129 .
[4] 李要坚.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设计和施工的几点认识[j]. 科技资讯, 2009,82(17):91-93 .
[5] 谷晨明, 陈晓丹,刘世平.浅谈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j]. 民营科技, 2011,227(06):28-3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