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16记叙文阅读散文重点难点(原卷版)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16记叙文阅读散文重点难点(原卷版)

记叙文阅读(散文)关于“散文阅读”的要求为:(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已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一、散文阅读综合【考点讲解】一、知识点讲解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

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2.散文的特点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的取材十分的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段谈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形散”还体现为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率下,得到尽情的发挥。

所谓“神不散”,指的是散文的立意高远,主题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式多么灵活,都应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3.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特点: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藤野先生》。

(2)抒情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等。

特点: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包含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茅盾的《白杨礼赞》。

(3)哲理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的说理,直接发表议论。

特点:议论、抒情和描写三者相结合,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的杂文更具有文艺性。

如:周国平的《落难的王子》。

4.散文的线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哲理散文(附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哲理散文(附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哲理散文(附答案)第一篇:中考语文阅读复习:哲理散文(附答案)中考语文阅读复习:哲理散文【知识导学】哲理散文是通过对社会、人生、日常生活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哲理的散文。

那么,我们如何阅读和鉴赏哲理散文呢?一、整体阅读,明确主旨哲理散文往往通过一两件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深刻的哲理。

阅读时,应先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辨明是托物言志,还是阐述人生哲理?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旨。

哲理散文一般采用卒章显志的结构方式,所以,如果我们认真研读文章的结尾部分,大多能明确文章的主旨。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一般来说,散文总有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哲理散文也不例外。

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人物,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的文章线索单一;有的文章线索双重,或虚实结合,或纵横交错,或一主一次,或平行发展。

找准文章线索的办法是抓文章的关键词句。

作者写作时,往往会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段落中安排一些起统摄、提挈、凸现作用的词语或句子。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和句子,找准文章的线索,从而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鉴赏技巧,品悟效果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自己的阅读品位。

所以,阅读哲理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表达技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2.结构安排: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4.表达方式: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肖像、心理、语言、动作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抒情和议论等。

散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梳理(附中考真题)

散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梳理(附中考真题)

散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梳理(附中考真题)散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梳理散文因其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往往令同学们抓不住文章的中心,从而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深意。

所以在阅读散文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些散文的基础知识,以便在阅读时更有针对性。

今天,《七彩语文·初中》编辑部为大家梳理汇总了散文相关的基础知识,让我们在欣赏作者优美文笔的同时,一起探究他的内心世界!知识归纳一、明确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均可。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融为一体。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分类1.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时将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多种因素,从某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2.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3.哲理散文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加以评论总结。

哲理散文一般十分工整,不但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还具有行文对仗的特点,十分有韵味,不仅余音绕梁,而且内容丰富,比起哲理诗歌、记叙文、议论文,语言更加优美。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等。

五、散文的线索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寻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中考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考散文作为语文考试的重要题型,对于考生而言承载着重要的分数和考核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散文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中考散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散文的定义与特点散文是一种抒发思想情感、描写事物的文学形式。

相对于诗歌和戏剧,散文形式更自由,没有特定的韵律和节奏,注重对事物以及人物的真实描写和感悟。

散文的特点如下:1. 真实性:散文追求真实,注重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反映。

2. 文学性:散文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性,需要通过合适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

3. 表现性:散文强调对感受和想法的个性表达,体现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散文的分类散文可以按照内容主题、写作目的、散文形式等方面进行分类。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散文分类进行介绍:1. 抒情散文:以抒发个人的情感为主要目的,表达对生活、自然、人物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2. 游记散文:以作者亲身经历的旅行为背景,生动地描绘旅途中的风景、人物和感受。

3. 散文小品:短小精悍的散文作品,以一个小的事件、角色或场景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感悟表现作者的思考。

4. 骈文散文:以抒发情感为核心,兼顾文辞修饰的散文形式。

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对偶、排比等。

5. 议论散文:通过对一个具体问题的议论和分析,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观点和主张。

三、散文的写作技巧想要写好一篇散文,除了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散文写作技巧:1. 描述细腻:散文通过对事物、人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要注重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 表达思想情感:散文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工具,要通过对事物的感悟和思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语言优美:散文是一种具备文学性的写作形式,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比喻等,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艺术性。

4. 结构合理:散文的结构要合理,能够体现出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散文知识点总结中考

散文知识点总结中考

散文知识点总结中考一、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散漫的文学体裁,它以平实的语言、自由的形式,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散文写作的范围很广,可以写人、物、事,也可以写景、情、意,可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赞美风景、记叙往事等,因此散文被誉为文学的百科全书。

二、散文的特点1. 以平实的语言为主。

散文一般使用通俗、平实的语言,能够贴近生活,贴近读者。

2. 以自由的形式为主。

散文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可以自由安排段落,行文组织比较自由。

3. 以抒发思想感情为主。

散文可以表达作者的真实感情,可以赞美、抒情、抒怀、议论等。

4. 以真实生活为素材。

散文的写作素材一般来自真实的生活,能够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三、散文的分类散文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抒情散文、议论散文、描写散文、游记散文、随笔散文等多种类型。

其中,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的情感为主,议论散文以阐释作者的观点为主,描写散文以描绘客观事物为主,游记散文以写游历见闻为主,随笔散文以抒发碎片化的思想感情为主。

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的写作特点和表现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区分。

四、散文的修辞手法散文中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象征等。

比喻是将一个事物或概念和另一个事物或概念相比较,从而产生某种隐晦意义。

拟人是人格化的修辞手法,将无生命的东西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行为特征。

排比是通过排列并列的词、短语和句子来加强修辞效果。

对偶是用平行、对称或相对的句子表达同一意义。

夸张是为了夸大事物的特征或者程度,以便产生强烈的语言效果。

象征是用具体的形象来代表抽象的概念或者抽象的概念来代表具体的形象。

以上就是散文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散文的相关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文体,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用心感悟,才能真正领会其中蕴含的美丽与魅力。

愿同学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展现散文的美丽风采!。

(完整版)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整理

(完整版)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整理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整理 一、要点概括类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 3.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 二、感想启迪类 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 1. 词语品味: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2. 句子品味: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四、献策举例类 1.问题献策分类A.自然环境问题:大气水体污染、生态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问题等等B.社会环境问题:农村城市差别问题、留守儿童问题、辍学问题、文明问题等等 2.问题献策举例类解题注意事项 A.看清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

B.所提出的方法措施必须是可行的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忌纸上谈兵空想主义。

C.主张创新 五、句子仿写类 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

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

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 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

(杭州专版)中考语文专题一 第一类 散文阅读( 考点一、二、三、四)

(杭州专版)中考语文专题一   第一类 散文阅读( 考点一、二、三、四)

范文剖析:《老王》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 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他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 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他物质上艰苦,精神上凄苦。 因为是单干户,没有组织,思想上怀有极大的恐惧。他愿意给 作者家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 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接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 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 门感谢),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 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 和尊重。老王去世几年后,作者感到当年对老王的行为“是一 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引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 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而且比较零碎(当然这 以致后来猫死在邻居的屋脊上。作者对这只
中心事件 是表达中心的需要), 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的亡失更为难过。因为是
提炼法 但其中必有一件是中心 作者自己判断的过失,冤枉了一只不会说话、
事件。这时候,就需要 不能辩诉的小生灵。因此,作者的良心受到
以中心事件为材料来归 了刺激,对自己的暴怒、虐待进行了自我谴
范文剖析:《精神的三间小屋》是毕淑敏的一篇带有比喻 和哲理意蕴的关于“精神大厦建设”的散文。作者以一般家庭 ,住上三居室算是有了容身之所,来阐述我们心灵的空间也需 要三间小屋,可以盛放下情感、事业和我们自己的思想。文章 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 令人耳目一新。强调布置情感小屋时要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让这间小屋光明温暖;布置事业小屋时,要自我寻找,要慎重 规划,使这间小屋坚固优雅;布置思想小屋时,要有自己独特 的思考,要留下自己独特的声音,使这间小屋独特丰富。当我 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后,不妨扩大 疆域,增修新舍,处理我们的精神大厦。

完整word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文档

完整word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文档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表达、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一、散文特点:
1、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2、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信马由缰,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

所谓“形散神聚”。

二、散文分类:
1、咏物散文:通过对景或物的环境和外表特征的记叙和描写,反映景或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主题。

咏物散文通常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托物喻人。

2、抒情散文: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或直抒胸意,抒发对人或事物的情感。

多采用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

3、哲理散文:通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寓喻道理三、散文阅读考点:
1)字音、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表层、深层)
2)呼应句、过渡句、仿写句子、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表层、深层)、句子的修辞手法等等;
3)概括文段内容;
4)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5)写自己的设想,谈自己的感悟;
6)品味语言;
7)文章的写法(表现手法)。

四、常见的三种写法:
1)对比;
2)衬托;
写景衬托: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
主次衬托:突出主角。

3)象征(托物言志)。

五、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修辞本身及句子本身作用作答)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排比:增强语势,写出了……
3)对比、夸张:鲜明地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加强语气
6)对偶、互文:句式整齐,音节和谐。

7)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趣味性(增强文采、增强说服力)
六、结构上的作用:
1)点题
2)总起下文(或引出下文)
3)设悬
4)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
5)铺垫
6)过渡(承上启下)
7)对比
8)总结上文
9)提示中心(深化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