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工作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的内容及控制措施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的内容及控制措施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的内容及控制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6T07:38:36.59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2期作者:杜晓芹[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很多工程建设时都会非常注重环保问题。

为了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理念,需要及时对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并采取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相关单位需立足实际情况,深入调研,以科学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大力统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工作体系。

本文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工作内容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探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很多工程建设时都会非常注重环保问题。

为了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理念,需要及时对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并采取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相关单位需立足实际情况,深入调研,以科学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大力统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工作体系。

本文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工作内容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控制措施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展项目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可以有效的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的基础,不仅可为环境影响预测、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数据,还可为建设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鉴于此,应当选择合适的工程分析方法,着重把握工程分析要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以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而保持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的内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工程分析章节尤为重要,做好工程分析工作有助于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工程分析章节质量的高低对于整本环评报告质量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欢迎大家分享。

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指预测和评价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活动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破坏和其他影响的书面报告。

它是项目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环境影响评价负责单位组织协作单位进行编制。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目的,是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远期影响和拟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和论证,并提出防治措施,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和布局上合理、对环境不利影响较小的方案。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周围环境现状、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方案。

1.项目概况项目概况主要是对项目的基本情况做简要介绍,包括项目名称、地址、各参与方、起止时间和项目总投资等。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报告书中要明确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额度。

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 项目的地理位置(附平面图)。

2) 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气象情况。

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 生活居住区分布、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8) 交通运输情况。

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3.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方案(1) 主要污染源分车间叙述产生污染物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入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振动、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气体的装置和车间;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运输线路(指厂内外自运)、储存库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运输线路、储存和使用场所及其位置。

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工作流程

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工作流程

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工作流程总结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提高环评服务质量,确保环评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行政审批服务部门不断完善环评服务工作流程。

本报告对环评服务工作流程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环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

二、环评服务工作流程概述环评服务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项目受理:行政审批服务部门接收建设单位提交的环评文件和相关材料。

2. 文件审查: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对环评文件进行形式审查,确保文件齐全、符合规定。

3. 实质审查:生态环境部门对环评文件进行实质审查,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 公众参与:征求公众对环评文件的意见,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

5. 审批决定:行政审批服务部门根据审查结果和公众意见,作出审批决定。

6. 后期监管:生态环境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管,确保项目落实环评要求。

三、环评服务工作流程优化措施1. 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如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等。

2. 强化部门协同: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环评服务质量。

3. 提高信息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环评文件审查和公众参与效率。

4. 强化培训与指导:加强对环评编制单位、审批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环评工作水平。

5. 加强公众参与: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公众参与度,确保公众环境权益得到保障。

四、环评服务工作流程实施成效1. 提高审批效率: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强化部门协同等措施,审批时限得到压缩,提高了审批效率。

2. 保障项目质量:通过实质审查、公众参与等环节,确保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保障了环境安全。

3.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培训、指导等措施,提高了环评文件编制质量,提升了环评服务工作水平。

4. 促进绿色发展:环评服务工作流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绿色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环评报告实施方案

环评报告实施方案

环评报告实施方案一、引言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规划、建设和改造项目之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管理的过程。

环评报告是EIA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环评报告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环评报告实施方案的制定目的环评报告实施方案的制定目的在于明确环评工作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时间安排,为环评报告的编制和审批提供指导。

同时,环评报告实施方案还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环评工作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三、环评报告实施方案的内容1. 项目概况环评报告实施方案应当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单位等。

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评报告实施方案应当明确评价的环境影响范围,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

3.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评报告实施方案应当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等。

4. 环境影响评价时间安排环评报告实施方案应当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度,保证评价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 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组成环评报告实施方案应当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确保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6. 环境影响评价费用预算环评报告实施方案应当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费用进行预算,包括人力成本、设备费用、材料费用等。

7.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和审批程序环评报告实施方案应当明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程序和审批程序,包括报告的撰写、评审、修改、批准等流程。

四、环评报告实施方案的编制流程1. 确定编制机构和负责人确定环评报告实施方案的编制机构和负责人,明确责任分工。

2. 调查研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调查研究工作,收集项目相关的环境数据和资料。

3.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环评报告实施方案,包括评价范围、方法、时间安排、人员组成、费用预算等内容。

环评工作方案编写

环评工作方案编写

环评工作方案编写篇一:环评工作方案环评工作方案1、贵单位工作程序(1)与环评单位签订合同;(2)为环评单位提供环评所需资料,如锅炉原有环评资料、排污监测报告等;(3)报告报审版报送藁城市环保局,藁城市环保局提出修改意见;(4)根据藁城市环保局修改意见,可能需要贵单位提供相关补充资料;(5)报批版报告报送藁城市环保局批复。

(6)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贵单位向藁城市环保局提出试生产申请,藁城市环保局自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

(7)贵单位自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藁城市环保局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

(8)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藁城市环保局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编制。

(9)藁城市环保局自收到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验收时对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现场检查和审议,提出验收意见。

2、环评单位工作程序及内容环评单位进行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阶段:(1)评价单位到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调查,主要对厂址周围环境敏感性进行调查,确定环境保护目标;(2)收集当地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概况、生态环境概况、企业环评等资料。

第二阶段为报告编制阶段:(1)评价单位根据可研报告进行工程分析,确定项目排污节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2)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完成报告初稿,提交贵方审核;(3)根据贵方意见进行修改,完成报告报审版。

第三阶段:报告修改阶段:(1)藁城市环保局对报审版提出修改意见,环评单位根据意见补充完善报告;(2)出环评报告报批版。

3、环评单位提交成果形式提交《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批版。

4、报告编写工作进度安排在环评所需资料齐全后,我公司在7天内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工作,工作进度安排见下表。

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控制方案模板

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控制方案模板

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控制方案模板一、前言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控制方案模板是指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为解决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而制定的框架性文件。

该文档必须包含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方式和计划等相关信息,以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控制方案模板的制定应遵循相应的标准要求,并严格按照预定计划执行。

二、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控制方案模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靠性。

同时,该方案也要求确保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为评价过程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信度提供保障。

三、主要内容1. 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评价的项目、范围等方面的规定。

2.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指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等相关方面的规定。

3. 环境影响评价的计划:包括评价的时间安排、工作内容、提交的报告等方面的规定。

4. 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管理:指评价工作中组织管理、责任分配等方面的规定。

5. 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控制:指在评价过程中对工作内容、报告等方面的质量控制。

6.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监管:包括评价工作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等相关方面的规定。

四、制定程序1.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控制方案应当由专业人员制定,并经项目领导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确认后生效。

2.制定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控制方案的具体流程如下:(1)明确环评工作的任务及要求,确定评价范围。

(2)明确评价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及技术,并制定环评计划。

(3)组织编制评估报告,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和审核。

(4)针对评价报告的偏差及时调整,确保评价报告符合相关标准。

(5)进行环评报告的制定,保证报告质量的控制。

(6)严格按照环评计划进行评价工作,并不断调整和改进。

五、质量保证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控制方案模板进行出评工作,保证各项评价任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在评价完成后,应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审核及报告主体的评估,并修订评估报告,提高评价报告质量。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做好环评工作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做好环评工作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做好环评工作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而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预防和减轻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又该如何做好环评工作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

简单来说,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它是一种科学的评估手段,旨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建设在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的前提下进行。

环评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是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项目的环境风险和潜在影响,从而做出更加合理和明智的决策。

二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项目建设前进行环评,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

三是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环评过程要求公开相关信息,征求公众意见,使公众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那么,如何做好环评工作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做好环评工作的第一步是明确环评的对象和范围。

环评对象包括各类建设项目、规划等。

在确定环评范围时,要综合考虑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环境敏感区等因素,确保涵盖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所有区域和环节。

收集全面、准确的基础资料是做好环评的关键。

这些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资源状况、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以及同类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为环评提供充分的依据和参考。

接下来,要选择合适的环评方法和技术。

目前,常用的环评方法有类比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实地监测法等。

在选择环评方法时,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环评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提高环评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环评工作程序与要求

环评工作程序与要求

环评工作程序与要求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评工作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必须遵守的程序和要求。

环评工作旨在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环评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环评工作的程序环评工作的程序主要包括项目申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预和环境许可等环节。

首先是项目申报阶段。

建设项目的申报是环评工作的第一步,申报者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项目申报书,并提供项目的基本信息、环境影响预测报告等材料。

相关部门会对项目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接下来是环境影响评价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评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定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进行现场调查、数据采集、模型摹拟等工作,由专业的环境评价机构进行。

第三个环节是公众参预阶段。

公众参预是环评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听取公众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环评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在公众参预阶段,项目申报者需要向公众发布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是环境许可阶段。

环境许可是环评工作的最终目标,惟独获得环境许可证书,项目才干正式进行建设。

环境许可证书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认可,证明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二、环评工作的要求环评工作的要求主要包括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三个方面。

首先是科学性要求。

环评工作需要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评报告应包括项目的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境风险评估等内容,评估结果应基于充分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其次是公正性要求。

环评工作应公正、公开、透明,确保各方利益的平衡。

公众参预是保障环评工作公正性的重要手段,公众有权了解项目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环评机构应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和疑虑,确保公众参预的实质性。

最后是可操作性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评工作主要内容
一、了解项目背景
1、了解该项目用地是否经过土地局、发改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的审批;
2、了解该项目的工艺、设备、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3、了解当地的产业和发展总规划
二、项目开展
1、实地调研
厂址(四周边界情况、用地情况、居民点分布)
(1)场地建设情况(已建设的房屋不考虑施工影响)
(2)该地生态状况(植被、河流等)
(3)保护区
敏感点确定(要有照片)
(1)居民点(距离、方位、影响人数、居民点名称)
(2)河流(方位、距离、水文特征)
(3)地下水(有无水井、温泉等)
2、进行公共参与(环评报告书有要求)
(1)贴公示(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需对公示进行拍照)
(2)对相关政府部门(村镇居委会等)及公众(附近居民点)进行问卷调查
3、安排监测(联系监测公司,了解监测因子)
(1)声(场界噪声、居民点噪声)
(2)气(居民点空气污染)
(3)水(河流、地下水)
三、编写环评报告
1、分配章节(看导则、了解评价内容和重点)
2、书写
(1)总论(体现标准要准确、评价等级)
(2)工程分析(用总结性的语言分析污染源及要采取的措施)
A、工况(现有状况、遇到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
B、污染源分析(污染物种类、量、浓度)
C、概述污染防治措施
(3)环境概况
A、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B、当地规划概况
C、环境现状(通过监测,包括背景值的调查和现状叠加)
(4)施工期环境影响
A、生态(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占地情况)
B、噪声(施工机械噪声)
C、水(施工期生活污水、设备废水)
D、气(扬尘、施工机械排放废气)
E、固废(生活垃圾、土渣、建筑垃圾)
(5)运营期环境影响
A、噪声(产生噪声设备、位置、原强)预测并作出等声线图
B、水(排放的污染因子对水环境的影响、属于正常还是非正常排放)
C、气(气象参数,包括:风速、方向、预测敏感点增量)
D、固废
E、生态(主要针对生物量方面)
(6)环保措施(分施工期和运营期,其核心因子为公共参与)
A、通过公示反映出来
B、问卷调查情况(调查人员信息、调查结果)
C、意见反馈(对于反对者的意见回访)
(7)总量控制
A、大气(SO2、NO X)
B、水(COD、氨氮:排气量x浓度)
(8)清洁生产
A、绿色原料
B、节能工艺
C、绿色产品
D、排污减排
(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设立了哪些部门,履行哪些职责、工作(10)监测计划
A、施工中
B、运营期(监测项目、监测品质:多久一次)
C、环境因子监测
(11)结论建议(总结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