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考核作业指导书

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考核作业指导书

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考核作业指导书1样品1.1本次年度考核采用规格为:HRB400E16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测试样品。

1.2重量偏差检验依据:GB/T 1499.2-20181.2.1 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少于500mm。

长度应逐支测量,应精确到1mm.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1.2.2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式计算。

重量偏差=[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100%1.2.3结论:符合6.6重量及允许偏差1.3弯曲试验方法:依据:GB/T 232-2010正向弯曲:180°,弯头4d反向弯曲:+90°,-20°,弯头5d1.4最大力(Fm)-为实测值,下屈服力(Fel)-为实测值下屈服强度(Rel)=下屈服力(Fel)/公称截面面积拉伸强度(Rm)=最大力/公称截面面积强屈比=拉伸强度/下屈服强度(Rel)超屈比=下屈服强度(Rel)/标准屈服强度(400Mpa)1.5最大力总延伸率Agt=Ag+Rm/2000检验依据:GB/T28900-2012中5.3条实验程序中规定。

采用手工方法:原始标距统一长度为100mm,等分格间距为10mm。

1.6断后伸长率检验方法:GB/T228.1-2010中第20条规定。

A=(l u-l0)/l0×100l0=原始标距;l u=断后标距。

1.7修约:1.7.1实验结果平均值处理依据以下条件: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修约至1Mpa;最大力总延伸率修约至0.1%。

1.7.2实验结果单次处理依据以下条件: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修约至0.1Mpa;最大力总延伸率修约至0.01%,下屈服力,最大力修约至5N,重量偏差保留一位小数。

1.8 使用设备:为了避免试验速率不同对试验数据的影响,使本次考核具有可比性,请被考人员均采用量程(0-1000kn)HUT106A型电液伺服试验机,速率控制至20mpa左右,直至拉断。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

建筑用钢筋检验指导书1、试验目的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钢筋混凝土用钢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弯曲变形性能、平面反向弯曲变形性能及钢筋的耐反复弯曲性能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焊接钢筋。

3、引用标准: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238-2002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热轧光园钢筋》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园盘条》GB13788-92 《冷轧带肋钢筋》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4、检测的环境要求试验室的温度应在10℃-35℃范围内。

5、试验项目和质量要求5.1实验项目钢筋拉伸试验: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钢筋冷弯试验钢筋焊接接头试验5.2质量要求5.2.1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符合表一、表二、表三、表四,冷弯试验时受弯曲部位外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热轧直条光圆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13013-91)表一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屈服点σsMp a抗拉强度σbMp a伸长率σ5% 冷弯d-弯芯直径α-钢筋公称直径不小于光圆I R235 8~20 235 370 25 180ºd=α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T701-1997)表二牌号力学性能冷弯试验180˚d-弯芯直径α-试样直径屈服点σs,Mpa 抗拉强度σb,Mpa 伸长率δ10,%不小于Q215 215 375 27 d=0Q235 235 410 23 d=0.5α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1499-1998)表三牌号公称直径mmσs(或σpo.2)Mpaσb Mpa σ5% 弯曲试验180˚弯心直径d试样直径α不小于HRB335 6~2528~50335 490 16d=3αd=4αHRB400 6~2528~50400 570 14d=4αd=5αHRB500 6~2528~50500 630 12d=6αd=7α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13014-91)表四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屈服点σsMpa抗拉强度σbMpa伸长率δ5% 冷弯d-弯芯直径α-钢筋公称直径不少于月牙形ⅢRRB400 8-2528-40440 600 1490º d=3α90º d=4α5.2.2 冷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符合表五,冷弯试验时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钢筋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检测作业指导书

第九项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钢筋机械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A、钢筋材质机械性能检测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建筑常用钢筋(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园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和冷轧带肋钢筋等)的材质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试验。

二、试验依据《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冷轧扭钢筋》JG190-2006《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弯曲验方法》GB/T232-1999《金属材料线型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02三、主要试验设备WE-10A电液式万能试验机编号:157WES-100数显式万能试验机编号:1WSI07113WA-300电液式万能试验机编号:1WA39111WES-300数显式万能试验机编号:1WS306C17WA-600电液式万能试验机编号:1WA61513WES-1000B数显式万能试验机编号:1WSB00C12WE-160液压式钢筋弯曲试验机编号:W-0406试验用电脑、游标卡尺、500mm钢尺等(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在有检定有效期内且使用正常。

)四、试验步骤1、试验准备工作检测人员先打开试验机和电脑电源,检查其运转是否正常;然后将试验机工作油缸调整到适当的工作位置,同时输入自己的名字和密码进入检测程序,在检测项目中找到“钢筋材质检测”,准备试验。

2、抗拉强度试验检测配合人员将标有试件编号的标签递给检测员,检测员应先检查试件的钢筋类别、钢筋直径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同时在电脑中找到相应的检测编号,检查电脑中的情况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根据钢筋类别在钢筋试件上用细线标出原始标距(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园钢筋的原始标距为5d ,冷轧带肋钢筋CRB550的原始标距为10d,CRB65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原始标距为100mm),并在钢筋材质试验原始记录上记下检测编号。

检测配合人员将标好原始标距的试件按规定的方法放入试验机夹具并夹持好,检测员在电脑中确认开始检测的同时对试件按规定的加荷速度匀速、稳定的加荷,同时注意观察电脑中的加荷曲线。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最新整理)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最新整理)

建筑用钢筋检验指导书1、试验目的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钢筋混凝土用钢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弯曲变形性能、平面反向弯曲变形性能及钢筋的耐反复弯曲性能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焊接钢筋。

3、引用标准: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238-2002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热轧光园钢筋》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园盘条》GB13788-92 《冷轧带肋钢筋》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4、检测的环境要求试验室的温度应在10℃-35℃范围内。

5、试验项目和质量要求级代号直径mmR2358~20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ⅢRRB40028-40冷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符合表五,冷弯试验时受弯曲部位550650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有脆断、焊接盘)进行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的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应钢丝的检验规则应按GB2103-80《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执行;对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屈服强度和松驰试验每季度抽验一次,每次海次不少于3根。

盘条的质量检查与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每批盘条由同一冶炼炉号、同一牌号、同一尺寸的盘条组成;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组批规则按GB701—9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规定执行。

冷拉钢筋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不大于20t的同级别、同直径的冷拉钢筋组成,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当用作预应力筋时应逐根检查;从每批冷拉钢筋中抽取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当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则该批冷拉钢筋为不合格;冷拉钢筋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计算,应采用冷拉前的截面面积。

钢筋重量偏差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重量偏差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重量偏差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通过钢材力学性能及弯曲试验,可以了解相应钢材的品质。

2、引用标准:2.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2.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2.3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1-20102.4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2.5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82.6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3、仪器设备:万能试验机、SHT微机液压试验机、弯曲试验机、引伸计、标距仪、游标卡尺、钢板尺。

4、环境要求:室温10℃~35℃。

5、检验程序5.2重量偏差检验5.2.1从不同钢筋截取5个试样长度逐支测量(精确到1 mm),试样的总重量(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1%)。

5.2.2重量偏差(%)按下式计算: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重量偏差= 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1005.3力学性能检验5.3.1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5.3.1采用WES万能材料试验机(根据试样的尺寸选择试验机)5.3.1.1打开试验机、打开程控器及配用的电脑,运行正常后填写使用记录。

5.3.1.2根据试样估计最大力值,选用相应量程,调整配砣。

5.3.1.3在电脑桌面中找到数据采集系统的检验图标,并双击打开进入检验模块。

5.3.1.4根据试样形状及尺寸,把相应的夹具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5.3.1.5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油缸上升10mm,然后关闭送油阀。

5.3.1.6在电脑检验模块窗口中输入检验编号回车。

5.3.1.7输入5个试样的长度、总重量及弯曲试验结果和其他信息。

5.3.1.8将试样的一端夹于试验机上钳口中,调整指针回零。

5.3.1.9打开送油阀,将下钳口升降到适当高度,将试样另一端夹在下钳口中(注意使试件垂直)。

5.3.1.10按试验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的拧开送油阀进行试验,同时按下电脑键盘中的回车键进行自动数据采集。

钢材的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材的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材的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1、钢材标准、试验方法标准、检验项目及取样:1.1钢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每批(捆)钢材均应有标牌,进厂时应按同一牌号、同一炉罐(批)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分批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2检验规则1.2.1钢板的检查、验收、复检与判定:应按GB/T247《钢板和钢带检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执行,每批钢板应是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

1.2.2从每批钢板中选取一张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取样应按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执行,先取3个试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再从末检验过的钢板中抽取一张进行复检,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即判定为不合格。

如试验合格再抽取一张进行复检合格则该批判定为合格。

1.2.3型钢的检验则应按GB2102《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执行,型钢按GB/T2975标准取样,从每根型钢中取3个试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当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则该批型钢为不合格。

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均合格则该批判定为合格。

2、钢材力学性能试验方法:2.1收样:2.1.1样品挂牌编号,送检单编号。

2.1.2测量样品尺寸。

2.1.3技术标准:必须符合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与GB/T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2.2拉伸试验:试验目的:试验测定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是为了评定钢材质量。

2.3仪器设备:2.3.1 WDW-10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示值误差在±1%,达到试验机检定的1级精度;有加载调速装置;有数据记录或显示装置;由计量部门定期进行检定。

2.3.2标点划分器、游标卡尺2.4试验步骤:钢材拉伸与弯曲试验框图2.5性能的测定:2.5.1屈服强度的测定:对有显著屈服现象的钢材应测定其屈服强度。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
1.拉伸试验
首先对钢筋进行尺寸测量、称重、记录数据及标距打点,记录钢筋生产厂家、牌号及炉号。

打开电脑主机及万能试验机电源,进入工作状态。

让机器上升一点距离、把开关对准夹紧位置把钢筋夹紧,再把开关对准工作位置,进入主机自动操作程序。

把钢筋形状及规格输入系统内调整速率点击开始键。

开始拉伸期间试验人员不准站在试验机正面以免钢筋掉渣和断裂伤击人员,直至钢筋拉断记录屈服负荷和最大极限负荷测量伸长量进入下根钢筋试验。

结束后关闭电源打扫卫生。

2.冷弯试验
根据钢筋的直径调整冷弯冲头和冷弯座间距一定要对准中心,以免偏位形成受力不匀,对钢筋进行弯曲试验。

打开电脑主机及万能试验机电源,进入加载状态。

弯曲期间任何人员不准站在试验机正面以免钢筋受力不匀至钢筋撞伤人员,直到把钢筋弯曲至180度卸载,取下钢筋观察钢筋是否有裂纹起层等现象、有则不合格、无则合格。

结束试验后关闭电源打扫卫生。

钢筋物理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物理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物理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保证扬州市钢筋物理性能检测能力验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次钢筋力学性能检测能力验证。

三、样品说明:1、本次能力验证计划采用公称直径(do)为16mm,总长(Lt)为350mm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能力验证样品。

2、本次能力验证计划向每个实验室发放2 支拉伸试样。

四、操作说明:1、依据标准参照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本次能力验证计划要求实验室填报:下屈服强度(R eL)、抗拉强度(R m )、断后伸长率(A)如果试验过程中没有明显屈服,采用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 p0.2)代替下屈服强度(R eL)时,R p0.2为参考项,此项试验结果不影响对实验室的评定2、试验步骤:2.1 实验室在试验前请使用其它试样先试拉,并调整好仪器设备的状态;2.2应变速率控制模式(方法A)采用方法A进行拉伸试验的实验室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能实现应变闭环控制,且符合GB/T228.1-2010附录A要求的试验;2)屈服之前采用应变闭环控制,应变速率为0.00025 s-1;3)屈服阶段采用横梁位移控制,横梁位移速率为0.00025 L C mm·s-1或者整个屈服阶段直接采用应变闭环控制,应变速率为0.00025 s-1;4)屈服完成之后采用横梁位移控制,横梁位移速率0.002L C mm·s-1。

2.3 应力速率控制模式(方法B)应力控制模式仅仅适用于拉伸在弹性变形阶段的速率控制:1)在弹性阶段应力速率控制在20 MPa·s-1,屈服之前转换成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控制(横梁位移速率),控制在0.00025 s-1,直至屈服结束;屈服之后,增加到0.002·s1。

2)对于液压万能试验机:在弹性阶段应力速率控制在20MPa/s 左右,屈服前应力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此时油阀不再调节,直至屈服结束;屈服之后,等效的横梁位移速率增加到约0.002 s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用钢筋检验指导书1、试验目的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钢筋混凝土用钢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弯曲变形性能、平面反向弯曲变形性能及钢筋的耐反复弯曲性能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焊接钢筋。

3、引用标准: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238-2002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热轧光园钢筋》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园盘条》GB13788-92 《冷轧带肋钢筋》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4、检测的环境要求试验室的温度应在10℃-35℃范围内。

5、试验项目和质量要求5.1实验项目钢筋拉伸试验: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钢筋冷弯试验钢筋焊接接头试验5.2质量要求5.2.1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符合表一、表二、表三、表四,冷弯试验时受弯曲部位外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热轧直条光圆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13013-91)表一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屈服点σsMpa抗拉强度σbMpa伸长率σ5 % 冷弯d-弯芯直径α-钢筋公称直径不小于光圆I R235 8~20 235 370 25 180º d=α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T701-1997)表二牌号力学性能冷弯试验180˚d-弯芯直径α-试样直径屈服点σs,Mpa 抗拉强度σb,Mpa 伸长率δ10,%不小于Q215 215 375 27 d=0Q235 235 410 23 d=0.5α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1499-1998)表三牌号公称直径mmσs(或σpo.2)Mpaσb Mpa σ5% 弯曲试验180˚弯心直径d试样直径α不小于HRB335 6~2528~50335 490 16d=3αd=4αHRB400 6~2528~50400 570 14d=4αd=5αHRB500 6~2528~50500 630 12d=6αd=7α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13014-91)表四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屈服点σsMpa抗拉强度σbMpa伸长率δ5%冷弯d-弯芯直径α-钢筋公称直径不少于月牙形ⅢRRB400 8-2528-40440 600 1490ºd=3α90ºd=4α5.2.2冷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符合表五,冷弯试验时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冷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13788-2000)表五级别代号δb 抗拉强度(MPa)不小于伸长率(%)不小于弯曲试验180˚反复试验次数δ10 δ100CRB550 550 8.0 —D=3d —CRB650 650 — 4.0 — 3 CRB800 800 — 4.0 — 3 CRB970 970 — 4.0 — 3 CRB1170 1170 — 4.0 — 3反复弯曲试验的弯曲半径(mm)钢筋公称直径 4 5 6弯曲半径10 15 155.2.3钢筋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应符合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试件断口位置和断裂形态符合规定。

闪光对焊接头和气压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符合规定。

6、取样6.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进场时应按同一牌号、同一炉罐(批)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分批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有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检验规则:钢筋的检查、验收、复检与判定,应按GB2101—89 的规定执行,每批钢筋应是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

从每批钢筋中选取10%盘数(不少于25 盘)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该格盘应作报废处理,再从未试验过的钢筋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即判为不合格,但供方可以重新分类,作为新的一批提交验收;从每批钢筋中抽取10%的盘数(不少于25 盘)进行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的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应将该批钢筋进行逐盘检查。

钢丝的检验规则应按GB2103-80《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执行;对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屈服强度和松驰试验每季度抽验一次,每次海次不少于 3 根。

盘条的质量检查与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每批盘条由同一冶炼炉号、同一牌号、同一尺寸的盘条组成;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组批规则按GB701—9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规定执行。

冷拉钢筋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不大于20t 的同级别、同直径的冷拉钢筋组成,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当用作预应力筋时应逐根检查;从每批冷拉钢筋中抽取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当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则该批冷拉钢筋为不合格;冷拉钢筋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计算,应采用冷拉前的截面面积。

在施工现场实行见证随机取样。

钢筋的验收批重量不大于60t。

6.2拉伸和冷弯试验的取样方法:任选两根钢筋切取,且应在钢筋的任意一端截去500mm 后各取一套试样。

拉伸和冷弯试验试样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拉伸试验钢筋的长度L=5d o+200mm 或10d o+200mm。

拉力试样的长度与试验机上下夹头间最小距离和夹头的长度有关,可灵活掌握。

冷弯试验钢筋长度L≥5d o+150mm,亦可根据钢筋直径和试验条件来确定试样长度。

(d o为钢筋直径mm)6.3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

作拉力试验的2 根试样中,如有一根试样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三个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不符合标准时,即为拉力试验不合格,应取双倍试样重新测定。

在第二次拉力试验中,如仍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拉力试验项目定不合格,表示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6.4焊接试样,从每300 个焊接接头中随机切取3 个试样做拉伸试验,闪光对焊接头、气压焊接接头再取3 根试样做冷弯试验。

做冷弯试验的试件必须把焊接增大部份磨至原钢筋表面基本齐平。

7、检验方法7.1钢筋的拉伸试验7.1.1采用的仪器设备液压式万能试验机WE-1000A液压式万能试验机WE-100液压式万能试验机WE-300游标卡尺量程200mm, 精度0.02mm7.1.2拉伸试验步骤:(1)确定钢材的品种和直径,确定钢材的原始标距l0l0=δ5(5 倍的钢筋直径)或δ10、δ100(2)用标点机在钢筋表面打标点,标点要清晰、分明。

(3)接通试验机电源,启动油泵,使拉力机油缸升起,度盘指针调零。

根据钢筋的直径的大小确定试验量程、砣盘,控制好回油阀。

(4)夹紧钢筋,使上下夹持点在同一直线上,保证试样轴向受力,试样标距部位不得夹入钳口中,试样被夹持部分不小于钳口的三分之二。

(5)启动油泵,控制拉力机上升速度,在钢筋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s,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负荷下的移动速度为不大于0.5lc/min,lc 为平行长度,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的平行长度。

(6)用指针法记录屈服点负荷P s,即当测力度盘的指针停止转动的恒定负荷或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最小负荷,即为所求屈服点负荷。

记录屈服点负荷。

(7)屈服点测出后,向试样连续施荷,直至拉断。

从测力度盘读出最大负荷P b,即为抗拉强度值。

记录最大负荷数值。

(8)卸去试样,关闭油泵。

(9)断后标距 l1的测量:拉断后标距部分长度 l1的测量:将试样拉断后的两段在拉断处紧密对接起来,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条线上。

如拉断处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部分长度内。

l1用下述方法之一测定。

直测法:如拉断处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1/3L o时,直接测标距两端点间的距离。

移位法:如拉断处上述距离≤1/3Lo 时,采用移位法。

在长段上从拉断处0取基本等于短段格数,得 B 点,再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如为偶数)的一半得 C 点;或取所余格数(如为奇数)分别减1与加1的一半得C和 C1点。

则移位后的 L1=AB+2BC 或L1=AB+BC+BC1。

伸长率计算:A=L1-Lo/Lo×100%试样标距采用固定数值,如 Lo=100 则测得的伸长率用 A100表示(这种标距称为:定标距)。

7.1.3钢筋拉伸试验结果计算:(1)钢筋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按下式计算:p sσ= ····························s(1)F0式中:σs——屈服强度Mpap s——试样到达屈服平台时最小负荷N1F0——试样原截面积πd2mm24(2)钢筋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p bσb = (2)F0式中:σb——抗拉强度 Mpap b——试样拉断后最大荷载值 N1F0——试样原载面积πd2mm24(3)钢筋伸长率计算:l1-l0δ=··························( 3)l0式中:l0——试样原标距长度 mml1——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 mmδ——试样伸长率(%)7.1.4钢筋拉伸试验结果评定钢筋做拉伸试验的 2 根试样,其 3 个指标(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均符合本指导书表一、表二、表三、表四、表五的规定,为合格。

如果其中 1 根试样在 3 个指标中有 1 个指标不符合规定时,则为不合格。

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新测定 3 个指标,第二次拉伸试验中,如仍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拉伸试验项目即作为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予验收。

7.1.5试验条件及注意事项(1)试验速度试样拉伸速度可根据试验机特点及试样材质、尺寸及试验目的来确定,但需保证所测性能的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